讓本土幼兒教育資源_第1頁
讓本土幼兒教育資源_第2頁
讓本土幼兒教育資源_第3頁
讓本土幼兒教育資源_第4頁
讓本土幼兒教育資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讓本土幼兒教育資源“活”起來農村幼兒園本土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調查研究報告 旺蒼縣東河鎮(zhèn)第一幼兒園 吳 嵐 摘要:我們幼兒園地處旺蒼縣老城區(qū),蘊藏著非常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無窮無盡的本土幼兒教育資源,可以說處處是教材。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學和幼兒生活中,存在許多問題:一是教師對本土資源挖掘不夠,二是家長和幼兒對本土資源缺乏正確的認識和了解,三是本土文化的價值體現不夠。其原因在于:一是幼兒園和家長對本土資源重視不夠,二是幼兒園管理方式的缺陷,三是本土資源的積累和合理使用問題。幼兒園及時采?。貉刂百N近幼兒生活”回歸自然,整合教育資源的教育理念,開展了本土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課題研究,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資源

2、,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豐富幼兒學習和游戲操作材料,積極開展各類教育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時間、空間,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在“生活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游戲?!?關鍵詞:農村幼兒園 本土資源 開發(fā)與利用 調查研究報告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chuàng)設,并有效地利用環(huán)境,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杯h(huán)境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資源,在指南中被提到較為重要的地位。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提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我們的家鄉(xiāng)旺蒼紅軍城擁有得天獨厚的地方性教育資

3、源,我們試圖根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的探索性主題活動,從家鄉(xiāng)豐富的本土文化資源中科學地篩選和歸納出適合幼兒學習的資源,生成有價值的主題活動,使本土文化資源與主題探究活動有機整合,培養(yǎng)幼兒從小樹立起本土意識。在主題探究活動中促進師生互動,促進師幼整體性和諧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幼兒自主學習意識、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在新課程條件下,環(huán)境的教育價值顯得更為突出。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產生與環(huán)境互動的效應上。它既反映了幼兒的生活,幼兒的經驗,幼兒在家庭和社會中所受的環(huán)境的影響,也凝聚了教師對周圍環(huán)境及幼兒的充分理解

4、。將本土文化滲透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根據我園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資源來選擇和調整活動內容、開展主題探索活動,不僅能充分調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激發(fā)孩子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還能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我園就如何充分利用本土幼兒教育資源,使我們的孩子深入了解和喜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從小具有本土意識作了一個調查研究。一、調查概況根據我園課題農村幼兒園本土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研究的實施方案,2013年5月我再次對幼兒園十個班級的505名幼兒家長和幼兒園32位教師以問卷的方式進行了調查,調查涉及“家長和幼兒對本土資源了解和熟悉的程度”“本土資源開發(fā)的必要性”“如何利用本土資源”“你利用的出發(fā)點”等方面。共發(fā)出問

5、卷537份,收回537份。 二、基本情況 10個班的505名家長和32名教師參與了問卷調查。 表一、家長和幼兒對本土資源了解和熟悉的程度 調查內容調查人數了解和熟悉不了解不熟悉了解和熟悉比率對本土文化了解和熟悉程度537人98人439人18%專題繪畫537人153人348人28.5%歷史人文537人51人486人0.09%自然風景區(qū)537人153人348人28.5%家鄉(xiāng)特產537人237人300人44%從家長對本土資源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來看,幼兒園有必要對家長和老師們進行本土文化的知識教育。表二:本土資源開發(fā)的必要性 調查內容調查人數有必要無所謂必要性比率本土資源開發(fā)的必要性537人351人18

6、6人65.4%從本土資源開發(fā)的必要性來看,大多數人認為在幼兒園有必要對本土資源進行開發(fā)與利用,體現了它的重要性。表三:如何利用本土資源 調查內容調查人數作為教具作為操作材料幼兒自由探索如何利用本土資源537人107人113人317人從如何利用本土資源來看,讓幼兒自由探索的人較多,但是教師有必要引導幼兒合理使用。表四:你利用的出發(fā)點 調查內容調查人數教學計劃幼兒的興趣教師的興趣你利用的出發(fā)點537人301人125人111人從利用的出發(fā)點來看,根據教學計劃來使用的人數較多,但是從幼兒的興趣和教師的興趣來看,有必要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引導他們合理使用本體資源。三、調查結果分析及對策 (一)優(yōu)勢與問題

7、1、通過調查與分析,我園本土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優(yōu)勢在于: (1)大多數家長和幼兒對家鄉(xiāng)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對自然風景和家鄉(xiāng)特產有一定認識。 (2)大多數家長和教師認識到了開發(fā)本土資源的必要性。 (3)大多數家長和教師能為幼兒提供可操作的材料。 (4)大多數人能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來選擇本土資源。2、但是從調查和分析結果來看,我園在本土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中,存在一新問題: (1)家長對本土文化了解程度不夠。 問卷從家鄉(xiāng)的風景區(qū)、歷史、人文、特產等幾大方面進行測查,旨在了解幼兒對家鄉(xiāng)的了解、熟悉程度。作為紅軍城的孩子,家長和幼兒有責任了解家鄉(xiāng)的人文資源、本土文化,讓家鄉(xiāng)的本土文化走進他們幼小的心靈。只有在

8、此基礎上他們才會有責任去自覺地保護它,主動地宣傳它,讓更多的人了解家鄉(xiāng),從而為建設家鄉(xiāng)做貢獻。 2、家長對教育環(huán)境是幼兒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前提的認識不夠。 教育環(huán)境為我們生存和發(fā)展提供了必需的資源和條件。合理利用本土資源,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為家長和教師提供了可操作的材料,家長、孩子都參與,既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又鍛煉了幼兒小手的靈活性。3、教師對本土教育資源對幼兒起到的作用認識不夠。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地體現出了“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目標和要求,其中指出:“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在手工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幼

9、兒的美術表觀力和美工技能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義。日本的一位研究幼兒美術活動的專家板光彥認為:“幼兒美術活動不在于教會幼兒畫成一張或制成一件工藝品,不是為了培養(yǎng)未來的畫家,而是把它當全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種手段。”教師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方式方法單一,幼兒繪畫時間較多,但幼兒動手制作少,提供的材料有限。 (二)研究與對策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結合幼兒園的實際,進行了研究實踐,采取多種方法和策略,經過為期一學年的本土幼兒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主題探究活動之后,我園遵循綱要及指南要求,沿著“貼近幼兒生活”回歸自然,整合教育資源的教育理念,開展了本土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課題研究,充分利

10、用本土教育資源,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豐富幼兒學習和游戲操作材料,積極開展各類教育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時間、空間,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在“生活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游戲?!?獲得了諸多教育經驗和啟迪,幼兒對家鄉(xiāng)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有了明顯提升,幼兒園對本土資源的開發(fā)和合理利用有了較大的認識。 1、教育即是生活,生活中蘊含著教育。 (1)自然資源:沙石土泥、路邊的小花、野草;快活流淌的小溪、溪水中若隱若現的小魚;飛過頭頂的燕子和大雁;電閃雷鳴、風霜雪雨等都是可用的教育資源。比如:隨手可得的蔬菜水果用來作印章畫、樹葉秸稈作拼畫、種子作粘貼畫,五彩石頭彩繪畫等。 (2)傳

11、統的民風民俗、民間藝術、民歌民謠、民間游戲、家鄉(xiāng)的名勝古跡、傳說故事、名優(yōu)特產、紅色革命遺址、英雄事跡等。如:充分利用紅軍城紅色文化資源,開展紅色歷史文化教育活動,激發(fā)幼兒熱愛紅軍城,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2、智慧源于操作,玩耍中獲得教育。 指南中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方生活中進行的?!庇變荷钪谐R姷囊恍┬|西,都可以拿來充實幼兒園的活動區(qū),從而替代那些花錢買來的成品材料,既經濟實惠,還附有特色。如樹葉、果實、沙石等自然材料;報紙、包裝袋、瓶罐等廢舊物品等均可成為孩子們的游玩的操作材料。 (1)利用紙盒、紙盤、包裝紙帶、毛線等廢舊材料制作造型雅致的

12、燈籠、形態(tài)各異的風箏,顏色鮮亮的中國結,天真可愛的表情娃娃等懸掛在活動室的走廊上,形成高低錯落有致,色彩對比強烈,造型變化多樣的視覺美感,營造有營養(yǎng)的教育環(huán)境。 (2)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體育器械、打擊樂器等,開展音樂及體育鍛煉活動。收集了拉罐瓶、奶粉桶、紙盤、紙杯、紙盒、廢舊掛歷、毛線、碎布、包裝紙帶等一切可利用的廢舊物品,分類整理,作為幼兒活動操作材料。比如,將奶粉桶制作腰鼓,用易拉罐制作沙錘和響筒,用舊湯盆和菜碟制作鑼等打擊樂器,供幼兒打擊樂活動使用;又如利用廢舊的輪胎、紙盒、木棒、易拉罐、竹竿等制作體育器械,供幼兒體育鍛煉;再如:廢舊報紙、廣告紙、包裝袋等供幼兒手工操作。 (3)利用自然

13、和廢舊材料,豐富區(qū)角操作材料,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在實際的操作活動中獲取有益的經驗,激發(fā)幼兒學習探究興趣。例如:紐扣、瓶蓋、吸管、彩紙、包裝紙等,供幼兒操作探究使用。 3、真誠溝通、家園互動,親情中體驗教育。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指南本身就是供家長和幼兒園使用的綱領性文件,明確要求家長配合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同時大家也清楚地認識到,家長是孩子啟蒙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是深遠的。(1)引領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正確理解幼兒教育。比如定期開展家長知識講座,學習指南,交流談論探究有效的育兒方法,了解幼兒園的一日常規(guī)活動等。 (2)搭建平臺,邀請家

14、長積極參與幼兒的各類活動。幼兒園經常邀請家長來園參加親子體育游戲、親子手工制作、親子音樂表演、親子趣味益智等活動,增進親子情感,促進家園一致性教育。 (3)適當布置一些家庭作業(yè),促使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活動。比如:每天和孩子講一個故事,每天陪孩子做一會兒游戲,每天陪孩子散一小會兒步??傊?,我們身邊的一切人、事、物以及自然,只要我們有心,就可以挖掘出豐富的教育資源,生成各種幼兒教育活動。最簡單、最常用的東西,只要我們教會了孩子操作、思考,就能變成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最好玩具。因此,我們一定要立足本地、本園實際,從幼兒身邊的生活出發(fā),挖掘出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各類教育活動,形成幼兒園自身

15、的教育特色,促進幼兒園的內涵發(fā)展。4、幼兒得到了愛家鄉(xiāng)的情感體驗 本土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根基,讓家鄉(xiāng)的本土文化走進幼兒心中,這將使他們終身受益。我們通過對幼兒的問卷及日常生活中的了解,發(fā)現幼兒對家鄉(xiāng)的概念很模糊與淡薄,甚至有部分幼兒根本不了解家鄉(xiāng)的概念。通過開展一系列有目標的主題探索活動,幼兒在收集資料、參加各種活動、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逐漸了解、熟悉了家鄉(xiāng)的文化,慢慢強化了家鄉(xiāng)的概念,并從對家鄉(xiāng)的了解過程中自然地衍生出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并產生了一定的自豪感。如在“專題繪畫”這一主題活動中,為了讓幼兒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利用幼兒參加“我是小畫家”后高漲的興趣,我們開展了“美麗的紅軍

16、城”的系列主題探究活動,并舉辦了幼兒繪畫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全部來自幼兒手中的畫筆,內容要求是通過寫生,畫出自己看到的家鄉(xiāng)的名勝古跡、人文景觀,以及人物、花草等,雖然繪畫作品不是盡善盡美,但這些卻是幼兒自己的作品,體現出幼兒對家鄉(xiāng)的美好觀感和殷殷熱情。 5、師幼互動得到充分體現 良好的師幼互動能給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心理、行為空間,在這種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幼兒才能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愉悅,才能使他們主題探索活動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通過教師開啟的互動行為啟發(fā)指導幼兒。例如在“茶文化”這一主題實施過程中,我們帶幼兒參觀了茶園?;貋淼耐局杏幸挥變簡枺骸皹渖系牟枞~是綠的,但我們家的茶

17、葉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針對幼兒的這一問題,我們又設計了炒茶、泡茶和品茶的一系列主題活動,活動中我們通過錄像和實地參觀工人的炒茶工作,讓幼兒了解茶葉的制作過程和品嘗過程。通過這些師幼互動活動,幼兒對茶文化已達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 6、幼兒的多項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在研究活動中,我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大量資料,制定了一套有計劃、有目的的較為完整的主題活動計劃,并通過主題探究活動的形式進行教育實踐。它的操作性強、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探索、交流、分享、合作多種形式,使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我們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將家鄉(xiāng)本地特色融入新的生命活力,以此來發(fā)展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使孩

18、子學會關注生活、熱愛家鄉(xiāng),把本園的鄉(xiāng)土美術推到一個新的起點。同時實現教師與幼兒、與家長與課程的共同發(fā)展、共同成長。比如,我們的走廊各具特色,一樓主要以廢舊紙杯為主,布置了春天的美景;二樓主要以收集的雞蛋包裝盒和廢舊的雪碧瓶為主,一條條活靈活現的小魚在小河里歡快的游玩,給人美的享受;三樓主要以花生殼和廢舊光碟為主一條條花生項鏈各具特色,一個個 光碟娃娃、光碟動物生動形象,給人一種復古的美。本次環(huán)創(chuàng)針對性非常強,教師們利用網絡、書籍、教育雜志等進行學習,不僅在理論知識上收獲很大,而且還受到了全國各地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啟發(fā),開闊了眼界,思想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建立了“玩具、材料、空間就在身邊”的觀念,

19、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農村蘊藏的豐富的教育資源。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們逐步積累本土的,好利用的資源,總結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幼兒體育鍛煉的方式方法,讓幼兒玩出特色而不厭倦,如大大一班的竹竿舞,讓孩子在玩中學習了節(jié)奏,同時幼兒的協調性也大大地增強了;大大二班的玩輪胎,孩子們玩出了許多花樣,訓練了幼兒的多種技能;大一班的玩響筒,孩子們利用響筒訓練了走、跑、跳的基本技能;大二班的玩辮子,孩子們非常感興趣,他們玩?zhèn)鹘y游戲“揪辮子”,用辮子來鋪路、搭橋、鉆山洞等,孩子們體會了游戲的快樂;大三班的玩瓶子,利用瓶子來打保齡球、鋪路、拋接等,孩子們靈活多變,學習了多種技能。各班還利用自己的道具特色,編排了器械操,給大家全新的展示,讓觀摩的老師眼前一亮,原來幼兒早操不需要多么華麗的裝飾,只要我們平時多收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