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學(xué)豆薯類實(shí)用教案_第1頁
食品原料學(xué)豆薯類實(shí)用教案_第2頁
食品原料學(xué)豆薯類實(shí)用教案_第3頁
食品原料學(xué)豆薯類實(shí)用教案_第4頁
食品原料學(xué)豆薯類實(shí)用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禾谷類保藏與衛(wèi)生1 1、保藏條件:10-1510-15,相對濕度:70-80%70-80%2 2、衛(wèi)生安全問題(1 1)生產(chǎn)過程(guchng)(guchng)中環(huán)境污染防止(2 2)貯藏、流通中霉變、蟲害和有害物質(zhì)混入防止第1頁/共45頁第一頁,共45頁。思考題1 1、試述稻谷籽粒特征2 2、簡述小麥面筋蛋白特點(diǎn)3 3、各類小雜糧的營養(yǎng)(yngyng)(yngyng)特點(diǎn)是什么?4 4、禾谷類作物營養(yǎng)(yngyng)(yngyng)成分特征是什么?第2頁/共45頁第二頁,共45頁。一、豆類生產(chǎn)二、豆類性狀與成分三、消費(fèi)與流通四、保藏條件五、主要品種(pnzhng)(pnzhng)(大豆、蠶豆

2、) )第三節(jié)豆類原料(yunlio)第3頁/共45頁第三頁,共45頁。一、豆類的生產(chǎn)豆類:雙子葉植物豆科,谷類、油料作物 大豆、花生、蠶豆、豌豆、綠豆、小豆、 豇豆、普通菜豆、小 扁豆(bindu)(bindu)、飯豆等 脂質(zhì)含量高(25-50%25-50%), , 蛋白質(zhì)(20-20-40%40%)第4頁/共45頁第四頁,共45頁。第5頁/共45頁第五頁,共45頁。第6頁/共45頁第六頁,共45頁。二、豆類性狀二、豆類性狀(xngzhung)與營與營養(yǎng)成分養(yǎng)成分1 1、性狀:果實(shí)為莢果,種子成熟于莢皮中、性狀:果實(shí)為莢果,種子成熟于莢皮中 種皮:表層角質(zhì)層種皮:表層角質(zhì)層, ,含較多難消化的

3、纖維素、半含較多難消化的纖維素、半纖維素纖維素種子種子 子葉:主要子葉:主要(zhyo)(zhyo)可食部分可食部分 外側(cè):表皮、薄外側(cè):表皮、薄膜組織膜組織 內(nèi)部:蛋白質(zhì)、脂肪內(nèi)部:蛋白質(zhì)、脂肪 、淀粉顆粒淀粉顆粒 胚:胚: 發(fā)芽部分發(fā)芽部分第7頁/共45頁第七頁,共45頁。2 2、營養(yǎng)成、營養(yǎng)成分分 1 1)蛋白質(zhì)、脂肪:含量高,)蛋白質(zhì)、脂肪:含量高,1 1倍至數(shù)倍于谷類倍至數(shù)倍于谷類 2 2)碳水化合物:大量)碳水化合物:大量(dling)(dling)淀粉細(xì)胞淀粉細(xì)胞 3 3)維生素:)維生素:VBVB含量多,不含含量多,不含VCVC(青豆,豆芽菜中含有(青豆,豆芽菜中含有VC VC

4、 ) 4 4)活性成分:皂角苷,卵磷脂豐富;黃酮,)活性成分:皂角苷,卵磷脂豐富;黃酮,亞麻酸等亞麻酸等第8頁/共45頁第八頁,共45頁。三、消費(fèi)三、消費(fèi)(xiofi)與流通與流通1 1、主食、主食(zhsh)(zhsh):米、面混用:米、面混用2 2、副食:加工品、副食:加工品, , 如蔬菜、調(diào)味料如蔬菜、調(diào)味料四、保藏 注意防潮,防霉。大豆(ddu)(ddu),花生發(fā)霉產(chǎn)生黃曲霉素第9頁/共45頁第九頁,共45頁。五、主要五、主要(zhyo)品種品種1 1、大豆、大豆(ddu) Glycine max(ddu) Glycine max 豆科,大豆屬, ,又名黃豆,白豆(bi du)(bi

5、du)。葉菱狀卵形,花白色或淡紫色,莢果肥大,矩形,略彎,下垂,綠色,密被黃色長硬毛。種子2-52-5,橢圓形、卵圓形,皮色分黃色(90%90%)和雜色(青、黑、褐茶、赤等),花期6-76-7月,果期7-97-9月。起源于中國,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第10頁/共45頁第十頁,共45頁。生產(chǎn)、流通生產(chǎn)、流通(litng)(litng)與與消費(fèi)消費(fèi)第11頁/共45頁第十一頁,共45頁。大豆大豆(ddu)(ddu)的性狀的性狀大豆籽粒由種皮(8%8%)、子葉(90%90%)、胚乳殘存組織(zzh)(zzh)(2%2%)組成第12頁/共45頁第十二頁,共45頁。大豆(ddu)(ddu)的營養(yǎng)成分蛋白質(zhì):

6、溶解性不同分為球蛋白(90%90%)和白蛋白(清蛋白) 氨基酸組成合理(hl)(hl),利用率高。賴氨酸含量較高第13頁/共45頁第十三頁,共45頁。大豆大豆(ddu)的營養(yǎng)成分的營養(yǎng)成分脂質(zhì):甘油三脂、磷脂(脂質(zhì):甘油三脂、磷脂(1.3-3.2%1.3-3.2%)碳水化合物:低聚糖、多糖碳水化合物:低聚糖、多糖(du (du tn)tn)維生素:維生素:B B族豐富族豐富,VE,VE礦物質(zhì)礦物質(zhì): : 豐富,豐富, Ca Ca 、FeFe含量高含量高 Ca Ca含量是米的含量是米的4040倍倍第14頁/共45頁第十四頁,共45頁?;钚猿煞郑?(1 1)大豆異黃酮:弱雌性激素活性化合物。含量0

7、.05-0.7%,0.05-0.7%,具抗氧化性 已分離出染料木黃酮、黃豆甘元、大豆黃素三種 (2 2)大豆皂苷:具有抗氧化、抑制(yzh)(yzh)腫瘤生長、抗病毒、溶血作用抗?fàn)I養(yǎng)因子:抑制(yzh)(yzh)大豆?fàn)I養(yǎng)物質(zhì)消化、吸收,影響健康 (1 1)熱敏性:蛋白酶抑制(yzh)(yzh)因子、植物凝集素、抗維生素因子 (2 2)非熱敏性:大豆抗原:過敏反應(yīng) 寡糖:棉子糖、水蘇糖 植酸:強(qiáng)鰲合作用。發(fā)芽、浸泡、發(fā)酵可降低活性第15頁/共45頁第十五頁,共45頁。大豆大豆(ddu)(ddu)的利用的利用(1 1)傳統(tǒng)大豆食品)傳統(tǒng)大豆食品(shpn)(shpn):豆腐、腐竹、豆芽、發(fā)酵制品等

8、:豆腐、腐竹、豆芽、發(fā)酵制品等(2 2)油脂:大豆油(食用、工業(yè)用)油脂:大豆油(食用、工業(yè)用)(3 3)大豆蛋白:大豆蛋白粉()大豆蛋白:大豆蛋白粉(ProPro50%50%)、大豆?jié)饪s蛋白()、大豆?jié)饪s蛋白(ProPro65%65%) 大豆分離蛋白(大豆分離蛋白(ProPro90%90%)第16頁/共45頁第十六頁,共45頁。大豆的品質(zhì)大豆的品質(zhì)(pnzh)(pnzh)規(guī)格與標(biāo)準(zhǔn)規(guī)格與標(biāo)準(zhǔn)第17頁/共45頁第十七頁,共45頁。2. 2. 落花生落花生 Arachis hypogaeaArachis hypogaea 落花生屬,原產(chǎn)于南美,根系落花生屬,原產(chǎn)于南美,根系(gnx)(gnx)發(fā)

9、達(dá),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圓發(fā)達(dá),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圓形,莢果蠶繭狀長橢圓形,果皮革質(zhì),有網(wǎng)紋?;ㄆ谛?,莢果蠶繭狀長橢圓形,果皮革質(zhì),有網(wǎng)紋?;ㄆ?-76-7月,果期月,果期9-9-1010月。大約月。大約1616世紀(jì)進(jìn)入我國,主產(chǎn)國為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世紀(jì)進(jìn)入我國,主產(chǎn)國為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產(chǎn)量的亞,產(chǎn)量的50%50%用于榨油。用于榨油。 脂肪脂肪353556%56%,飽和脂肪酸較多,飽和脂肪酸較多, ,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242430%30%,主要是球蛋白,主要是球蛋白 氨基酸構(gòu)成合理氨基酸構(gòu)成合理, , 吸收率吸收率90%,90%,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低 B1 B1

10、豐富豐富, , 鉀和磷較多鉀和磷較多第18頁/共45頁第十八頁,共45頁。 豆科蠶豆屬,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胡豆、佛豆、羅漢豆。莢果種粒2-82-8。起源于中近東、地中海。我國產(chǎn)量(chnling)(chnling)世界第一,主產(chǎn)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蘇、青海等省。成分:蛋白質(zhì)25-34%25-34%,碳水化合物48%48%,脂質(zhì)1%1%用途:食用、釀造(醬油、醬)、淀粉產(chǎn)品(粉絲、涼粉等)第19頁/共45頁第十九頁,共45頁。4.4.豌豆豌豆(wn du) Pisum sativum(wn du) Pisum sativum 豆科豌豆屬,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又名麥豌豆、寒豆、麥豆

11、。莢果長圓筒狀,含種子2-102-10。種子球形,淡綠黃色?;ㄆ? 4月左右,果期5-65-6月。種子、嫩莢、嫩苗均可食用。主產(chǎn)國為俄羅斯、中國、法國。成分:蛋白質(zhì)22-24%22-24%,碳水化合物55-60%55-60%,脂質(zhì)1.5-2.7%1.5-2.7%用途: (1 1)食用:雜糧、點(diǎn)心(din xn)(din xn)(豌豆黃)、蔬菜 (2 2)提取蛋白質(zhì)、淀粉:粉絲、涼粉 (3 3)飼料和綠肥第20頁/共45頁第二十頁,共45頁。5. 5. 綠豆綠豆(l du) Vigna radiata(l du) Vigna radiata 豇豆屬,又名青小豆。莢果圓柱狀,長豇豆屬,又名青小豆。

12、莢果圓柱狀,長6-86-8厘米,含厘米,含11-1411-14種子,開裂。種子,開裂。種子短矩形,稍具棱角;花期種子短矩形,稍具棱角;花期6-76-7月,果期月,果期8 8月。原產(chǎn)于亞洲南部,印度栽種月。原產(chǎn)于亞洲南部,印度栽種面積最大,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面積最大,我國各地均有栽培成分:蛋白質(zhì)成分:蛋白質(zhì)24%2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53%53%,脂質(zhì),脂質(zhì)1%1%,賴氨酸含量高,賴氨酸含量高用途:用途: (1 1)食用:清熱解毒、利尿、明目之效)食用:清熱解毒、利尿、明目之效 (2 2)綠豆淀粉)綠豆淀粉(dinfn)(dinfn):粉絲、涼粉:粉絲、涼粉 第21頁/共45頁第二十一頁,

13、共45頁。6. 6. 豇豆豇豆(jin du) Vigna sinensis (jin du) Vigna sinensis 豆角,菜豆角,菜豆豆 豇豆屬,一年生纏繞豇豆屬,一年生纏繞(chnro)(chnro)草本植物。又名蔓豆、黑臍豆。莢草本植物。又名蔓豆、黑臍豆。莢果線狀圓柱形,寬果線狀圓柱形,寬5-135-13毫米,具多數(shù)種子,種子腎形,種皮多為紅色毫米,具多數(shù)種子,種子腎形,種皮多為紅色(白、紫、黑)?;ㄆ冢ò住⒆?、黑)?;ㄆ?-86-8月,果期月,果期8-98-9月。原產(chǎn)非洲,分布于熱帶、亞月。原產(chǎn)非洲,分布于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qū)。主生產(chǎn)國尼日利亞,我國廣為栽培熱帶、溫帶地區(qū)。主

14、生產(chǎn)國尼日利亞,我國廣為栽培成分:蛋白質(zhì)成分:蛋白質(zhì)18-30%18-30%,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40-60%40-60%,脂質(zhì),脂質(zhì)1%1%,賴氨酸含量高,賴氨酸含量高用途:用途: (1 1)菜用()菜用(2 2)與谷類配用()與谷類配用(3 3)加工食品(豆沙、罐頭等)加工食品(豆沙、罐頭等)第22頁/共45頁第二十二頁,共45頁。7. 7. 普通普通(ptng)(ptng)菜豆菜豆 Phaseolus vulgaris Phaseolus vulgaris 菜豆屬,又名蕓豆、四季豆、龍爪豆等。籽粒較大,多為橢圓形、菜豆屬,又名蕓豆、四季豆、龍爪豆等。籽粒較大,多為橢圓形、腎形。粒色以花

15、斑、白和褐色為主。起源于美洲,主要分布在拉丁美腎形。粒色以花斑、白和褐色為主。起源于美洲,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主生產(chǎn)國印度、巴西、中國洲、亞洲和非洲。主生產(chǎn)國印度、巴西、中國成分:蛋白質(zhì)成分:蛋白質(zhì)22%2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50-60%50-60%,脂質(zhì),脂質(zhì)1.3-2.6%1.3-2.6%,與小豆相近,與小豆相近用途:用途: (1 1)菜用)菜用 (2 2)與谷類配用主食)與谷類配用主食 (3 3)加工)加工(ji gng)(ji gng)食品(豆沙、糕點(diǎn)、罐頭等)食品(豆沙、糕點(diǎn)、罐頭等)第23頁/共45頁第二十三頁,共45頁。8. 8. 扁豆扁豆(bindu) La

16、blab (bindu) Lablab purpureuspurpureus9. 9. 小扁豆小扁豆 Lens culinarisLens culinaris豆科菜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cobnzhw)(cobnzhw)。用途:(1) (1) 蔬菜 (2) (2) 加工食品(豆沙餡) (3) (3)種皮、花入藥(消暑、健脾解毒)豆科小扁豆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濱豆、洋扁豆、雞眼豆等。用途: (1) (1) 蔬菜 (2) (2) 食用 (3) (3)加工食品(shpn)(shpn):粉絲、涼粉、嬰兒食品(shpn)(shpn)(易消化)第24頁/共45頁第二十四頁,共45頁。10. 1

17、0. 小豆小豆(xiodu) Vigna angularis(xiodu) Vigna angularis11. 11. 利馬利馬(l m)(l m)豆豆 Phaseolus lunatus Phaseolus lunatus 菜豆(cidu)(cidu)族豇豆屬的栽培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紅小豆、飯豆、五色豆等,起源于中國。用途:(1) (1) 主食、粥 (2) (2) 加工食品 (豆沙優(yōu)質(zhì)原料、冷飲、冰糕等) 菜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雪豆、香豆、金甲豆等。豆類中最香的煮豆。用途: (1) (1) 主食 (2) (2) 優(yōu)質(zhì)蔬菜(3)(3)加工食品(罐頭、豆粉、糕點(diǎn)等)第25頁/共45

18、頁第二十五頁,共45頁。12. 12. 木豆木豆(m du) Cajanus cajan(m du) Cajanus cajan13. 13. 黎豆黎豆(l du) Mucuna pruriens(l du) Mucuna pruriens豆科木豆屬,多年生木本植物。主要作糧食,直接(zhji)食用。 豆科屬中的一個(gè)變種,一年或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作飼料、牧草,少量煮食。第26頁/共45頁第二十六頁,共45頁。1 14. 4. 四棱豆四棱豆 Psophocarpus 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tetragonolobus1 15. 5. 瓜爾豆瓜爾豆 Cyamops

19、is tetragonolobaCyamopsis tetragonoloba豆科四棱屬中唯一栽培(zipi)種,一年或多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主要作蔬菜、豆制品。蝶形花科瓜爾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用途:(1) (1) 蔬菜(shci) (2)(shci) (2)植物膠中最好品種 (增稠劑)(3)(3)優(yōu)質(zhì)蛋白飼料第27頁/共45頁第二十七頁,共45頁。16. 16. 刀豆刀豆(do du) Canavalia gladiata(do du) Canavalia gladiata1 17. 7. 羽扇豆羽扇豆 LupinusLupinus豆科刀豆(do du)屬的栽培亞種,一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

20、腌制、炒食,少量入藥(活血)豆科羽扇豆屬的栽培種,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cobnzhw)。主要作飼料,少量蒸煮食用第28頁/共45頁第二十八頁,共45頁。豆類作物營養(yǎng)特征(tzhng)(tzhng)谷類: TS(51-66%) : TS(51-66%) 、Pro(17-30%) Pro(17-30%) 、fat(1-2.6%)fat(1-2.6%)油料: fat(25-50%) : fat(25-50%) 、Pro(20-40%), Pro(20-40%), 生物價(jià)高維生素、礦物質(zhì)含量豐富,CaCa、FeFe多米面混用、溶脹特性第29頁/共45頁第二十九頁,共45頁。第四節(jié)薯類第30頁/共45

21、頁第三十頁,共45頁。1. 1. 生產(chǎn):全球產(chǎn)量生產(chǎn):全球產(chǎn)量2.62.6億噸(億噸(19921992),我國占),我國占20%20%(第一)(第一)2. 2. 消費(fèi)、流通消費(fèi)、流通(litng)(litng):我國:鮮食:我國:鮮食55%55%,加工,加工7%7%,飼料,飼料14%14%,種薯種薯24%24%一、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Solanum tuberosum第31頁/共45頁第三十一頁,共45頁。淀粉顆粒被厚細(xì)胞壁包裹淀粉顆粒被厚細(xì)胞壁包裹(bogu)以細(xì)胞淀粉形式存在以細(xì)胞淀粉形式存在第32頁/共45頁第三十二頁,共45頁。4. 營養(yǎng)成分碳水化合物:淀粉(din

22、fn)為主。維生素: Vc 、A 、 B 、 E多酚氧化酶、酪氨酸酶易酶促褐變, 龍葵素(茄素):毒害第33頁/共45頁第三十三頁,共45頁。5. 5. 貯藏(zhcng)(zhcng)管理第34頁/共45頁第三十四頁,共45頁。二、甘薯二、甘薯(gnsh) Ipomoea batatas(gnsh) Ipomoea batatas 旋花科甘薯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番薯、紅薯、地瓜、白薯旋花科甘薯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番薯、紅薯、地瓜、白薯等。莖匍匐,較粗壯。葉片寬卵形等。莖匍匐,較粗壯。葉片寬卵形(lun xn)(lun xn)或心狀卵形或心狀卵形(lun (lun xn)xn)?;ㄆ?。

23、花期9-109-10月。原產(chǎn)美洲中部,月。原產(chǎn)美洲中部,1616世紀(jì)傳入我國世紀(jì)傳入我國 全球產(chǎn)量全球產(chǎn)量1.371.37億噸(億噸(19971997),亞洲占總產(chǎn)),亞洲占總產(chǎn)91%, 91%, 我國產(chǎn)量第一我國產(chǎn)量第一第35頁/共45頁第三十五頁,共45頁。第36頁/共45頁第三十六頁,共45頁。 營養(yǎng)成分營養(yǎng)成分淀粉酶把部分淀粉轉(zhuǎn)化為麥芽糖,增加(zngji)甜味第37頁/共45頁第三十七頁,共45頁。 天星南科魔芋屬, ,又名花桿蓮,塊莖扁圓球形,黃紅色, ,直徑可達(dá)2020厘米。原產(chǎn)菲律賓, , 適于半干半濕氣候環(huán)境。我國能食用的大約有1313種, , 四川、湖北等省多栽培, ,為重要(z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