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初步及平行線、相交線_第1頁
幾何初步及平行線、相交線_第2頁
幾何初步及平行線、相交線_第3頁
幾何初步及平行線、相交線_第4頁
幾何初步及平行線、相交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年級教學教案(人教版)幾何初步及平行線、相交線 課前熱身1. (山東 日照) 如圖所示,把一個長方形紙片沿EF折疊后,點D,C分別落在 D, C的位置若 EFB65°,則 AED等于()A. 70°B.65°C.50°D.25°EDAD BF CC第 1 題2. (福建福州) 已知 1=30°,則 1 的余角度數(shù)是()A160°B150°C 70°D 60°3. (江西?。?如圖,直線 m n, 1 = 55 , 2 = 45 ,則 3的度數(shù)為()A 80B 90C100D 1104. (重慶

2、) 如圖,直線 AB、 CD 相交于點 E , DF AB 若AEC 100°,則D 等于()A 70°B 80°C90°D 100°CAEBDF第 4 題【參考答案】1. C2. D3. C4. B- 1 -考點聚焦知識點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相交線、線段、射線、線段的大小比較、線段的和與差、線段的中點、角、角的度量、角的平分線、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對頂角、鄰角、余角、補角、 點到直線的距離、同位角、 內錯角、 同旁內角、 平行線、 平行線的性質及判定、命題、定義、公理、定理大綱要求1了解直線、線段和射線等概概念的區(qū)別,兩條相交直線確定

3、一個交點,解線段和與差及線段的中點、兩點間的距離、角、周角、平角、直角、銳角、鈍角等概念,掌握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概念,度、分、秒的換算,幾何圖形的符號表示法,會根據幾何語句準確、整潔地畫出相應的圖形;2了解斜線、斜線段、命題、定義、公理、定理及平行線等概念,了解垂線段最短的性質,平行線的基本性質,理解對頂角、補角、鄰補角的概念,理解對頂角的性質,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的性質,掌握垂線、垂線段、點到直線的距離等概念,會識辨別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會用一直線截兩平行線所得的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 同旁內角互補等性質進行推理和計算,會用同位角相等、 內錯角相等、 或同旁內角互補判

4、定兩條直線平行.考點提煉:1 運用兩點確定一條直線解決實際問題2 會比較角的大小,掌握角的表示法,能進行角的有關計算3明確線段、直線、射線的概念及區(qū)別與聯(lián)系,線段的表示方法,?會進行有關線段的計算4 掌握角平分線的定義及性質5 掌握兩角互余、互補的概念,并能進行有關計算6 掌握對頂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等概念7 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并能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有關計算或推理8 掌握兩條直線垂直的概念備考兵法1能運用方程思想解決互余、互補、平行線的性質以及三角形內、?外角和等知識和一些有關計算線段、角的問題2在進行角的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的換算,即1° =60, 1=60- 2 -3要

5、注意區(qū)分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不要混淆濫用.考查重點與常見題型1求線段的長、角的度數(shù)等,多以選擇題、填空題出現(xiàn),如:已知 112°,則 的補角的度數(shù)是_.考點鏈接1.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_ _叫兩點間距離.2. 1 周角 _ 平角 _ 直角 _3.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于90 度,就說這兩個角互余,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_ 互為補角, _ 的補角相等 .4. _ 叫對頂角,對頂角 _.5. 過直線外一點心 _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6. 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 _相等, _相等, _互補 .7. 平行線的判定: _相等 , 或 _相等 , 或 _互補,兩直線平行 .

6、8. 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 _ 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典例精析例 1 ( 湖北黃岡 ) 66°角的余角是 _【答案】 24【解析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于90 度,就說這兩個角互余. 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為24例 2(湖北孝感) 如圖, a b,點 M,N 分別在 a,b 上, P 為兩平行線間一點,?那么1+ 2+ 3=()A 180°B 270°C360°D 540°【答案】 C【解析】方法一:過點P 作 PEa(如圖) a b, PE b 1+ MPE=180°, 3+ NPE=180°, 1+ 3+ 2=180°

7、; +180° =360°方法二:過點P 作 PF a(如圖), a b, PFb 1= MPF, 3= NPF 2+ MPF+NPF=360°,- 3 - 1+ 2+ 3=360°方法三:連結MN(如圖) a b, AMN+ BNM=180°又 MPN內角和為 180°, 1+ 2+ 3=180° +180° =360°方法四:延長 MP交直線 b 于點 D(如圖) a b, 1= 4 2, 3, 4 是 DPN的外角 2+ 3+ 4=360°, 1+ 2+ 3=360°點評 在數(shù)學

8、學習與復習過程中, 通過一題多解, 從不同側面復習數(shù)學知識, ?使大學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提高解題能力例 3已知 n( n 2)個點 P1,P2,P3 , , Pn 在同一個平面內,且其中沒有任何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設Sn 表示過這n 個點中的任意兩個點所作的直線條數(shù),顯然S2=1, S3=3,S4=6, S5=10, ,由此可推斷Sn=_【答案】 Sn= 1 n( n-1 )2【解析】方法一: n 個點中任意三點不在同一直線上其中這一點分別與其他(n-1 )個點可作(n-1 )條直線這樣共可作 n(n-1 )條直線,此時兩點間的直線重復作了一次,故Sn= 1 n(n-1 )2方法二:因要探究

9、Sn 與 n 的關系,可設 Sn 關于 n 的二次函數(shù)關系,即Sn=an2+bn+c( a,?b, c 是常數(shù)),若是一次函數(shù)關系,則a=0,依題意,得4a2bc1,a1,9a3bc3,解得216 a4bc6.b1 ,2c0.即 Sn= 1 n2- 1 n22驗證:當 n=5 時, Sn= 1 × 52- 1 × 5=1022121n(n 1) S =n -n=n222- 4 -方法三: S2=1,S3=1+2, S4=1+2+3, S5=1+2+3+4, Sn=1+2+3+n-1 ,nn( n1)S=答案2n(n1)2點評通過一題多解,讓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認識理解數(shù)學,拓展

10、了解題思路,?提高了數(shù)學能力迎考精練一、選擇題1. (重慶綦江) 如圖,直線 EF 分別與直線 AB、 CD相交于點 G、H,已知 1= 2=90°,平分交直線于點則 3=()GMHGBCDMA 60°B 65°C 70°D 130°EAG1BH2 3MDCF2. (安徽) 如圖直線 l1 l 2 , 則為() .A.150 °B.140°C.130°D.120°3. (遼寧朝陽)如圖,已知AB CD,若 A=20°, E=35°,則 C 等于() .A.20 °B. 35&

11、#176;C. 45°D.55°4. (廣東廣州)如圖, AB CD,直線 l 分別與 AB、CD相交,若 1=130°,則 2=()A.4 0°B.50°C.130°D.140°- 5 -5. (山東臨沂) 下列圖形中,由AB CD ,能得到 12 的是()ABA1BABAB11212C2CCDDDDCA 2CDB6. (廣東清遠) 如圖, AB CD , EFAB 于 E,EF1FC交CD于F ,已知160°,則2 ()2DA 20°B 60°C 30°D 45°AEB7

12、. ( 年廣東佛山) 30°角的余角是 ( )A 30°角B 60°角C 90°角D 150°角8. ( 廣東肇慶) 如圖,Rt ABC中,ACB90°, DE 過點C,且 DE AB ,若ACD55°,則B 的度數(shù)是()AA35°BB 45°C55°D65°DCE9.(山東棗莊)如圖,直線 ,被直線c所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A當12 時, a bcB當 a b 時,121 aC當 a b 時,12902bD當 a b 時,12180二、填空題1. (河南) 如圖, AB/ CD

13、, CE平分 ACD,若 1=250,那么 2 的度數(shù)是.2. (浙江嘉興) 如圖, AD BC,BD平分 ABC,且A110 ,則D- 6 -ADBC3. ( 陜西省 ) 如圖, ABCD,直線 EF 分別交 AB、CD于點 E、 F, 1 47°,則 2 的大小是_ 4. (山東威海) 如圖,直線 l 與直線 a,b 相交若 ab, 1=70°170 ,則 2 的度數(shù)是_ l12第 4題圖ab5. (湖北黃石)如圖, AB CD, 150°, 2 110°,則 3AB132DC6. (吉林?。?將一張矩形紙片折疊成如圖所示的形狀,則ABC=_ 度三、

14、解答題1. (福建莆田) ( 1)根據下列步驟畫圖 并標明相應的字母 : (直接在圖中畫圖)以已知 線段 AB (圖 1)為直徑畫半圓O ;在半圓 O 上取不同于點A、B 的一點 C ,連接 AC、 BC ;過點 O畫ODBC 交半圓 O于點 D( 2)尺規(guī)作圖 :(保留作圖痕跡,不要求寫作法、證明)已知:AOB (圖 2)求作:AOB 的平分線- 7 -AABOB圖 1圖 22. (山東淄博) 如圖, AB CD, AE交 CD于點 C, DE AE,垂足為 E, A=37o,求 D的度數(shù)ECDAB【參考答案】選擇題1. B2. D3. D4. C5. B6. C7. B8. A9. D填空題1. 50°- 8 -2. 35°3. 133°4. 110°5.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