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0 頁共 18 頁12-8 單元1-1、砂類土和粘性土各有那些典型的形成作用?【答】土在其形成過程中有各種風化作用共同參與, 它們同時進行。砂類土主要是由于溫 度變化、波浪沖擊、地震引起的物理力使巖體崩解、破碎形成。粘性土主要是巖體 與空氣、水和各種水溶液相互作用形成。2-2、有一飽和的原狀土樣切滿于容積為21.7cm3的環(huán)刀內,稱得總質量為 72.49g ,經 105C烘干至恒重為 61.28g,已知環(huán)刀質量為 32.54g,土粒比重為 2.74,試求 該土樣的濕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匯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圖,按三 相比例指標的定義求解)。-mw二込匹8 =39%mS61.2
2、8 32.542-3、某原狀土樣的密度為 1.85g/cm3,含水量為 34% 土粒相對密度為 2.71,試求 該土樣的飽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導公式然后求解)。解:(1)%at解:72.49 -32.5421.7=1.84g / cm3msV61.28-32.54217= 1.32g/cm3VV11.21Vs- 10.49= 1.069第 10 頁共 18 頁2m二msmwmw設ms1 V?ds-11 ds185小1=1.87g/cm310.342.71msP1P 1+(1 +國尸W lds丿1 第 10 頁共 18 頁3TW=1.87 1 =0.87g/cm3(3)g=0.87
3、10=8.7kN/cm3十?sat=Psatg=1.870 = 18.7kN/cm3或3v =爲-=18.7-10 = 8.7kN/cm2-4、某砂土土樣的密度為 1.77g/cm3,含水量 9.8%, 土粒相對密度為 2.67,烘干 后測定最小孔隙比為 0.461,最大孔隙比為 0.943,試求孔隙比 e 和相對密實度 Dr, 并評定該砂土的密實度。解:(1)設VS=1_ m _ msmw m$m$1dsW_V_ 1e 一 1e 一 1 e2-5、某一完全飽和黏性土試樣的含水量為 30% 土粒相對密度為 2.73,液限為 33% 塑限為 17%試求孔隙比、干密度和飽和密度,并按塑性指數(shù)和液性
4、指數(shù)分別定出 該黏性土的分類名稱和軟硬狀態(tài)。dsVs:W二.ds=0.30 2.73 = 0.819VS WIp LP=33-17 =16查表,定名為粉質粘土_ p30-17二巾81查表,確定為軟塑狀態(tài)3-1.試解釋起始水力梯度產生的原因?!敬稹科鹗妓μ荻犬a生的原因是T0(或者說為了克服吸著水的粘滯阻力)只菱冇水力坡度 薄贋水就會發(fā)牛一運動 只是出實際的水力坡度小起始水力(2)Jms-Vs;W- Vms VS W VVW -VVWsat整理上式得110.098 2.67 1-1.77一1=0.656(2)Dremaxeemax min0.943 0.6560.943 0.461(中解:sat
5、msVds W1 emsV2.73 11 0.8193=1.50g / cm1 ds %1 +e1 0.32.73 11二1.95g/cm3第 10 頁共 18 頁4V 非常小匚旳 i 井起始水力槪發(fā) I0 是指薄膜水發(fā)生明顯滲流時用以克服其抗剪強度T0 的水第 10 頁共 18 頁5力梯度。3- 2.簡述影響土的滲透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敬稹?大小、形狀及級配影I冋土中孔隙大小及其形狀 因nil影響土的滲透性c土顆粒越粗渾圓、越均勻時阻対 M 從淪十屮總冇校條粉七股粘七擷粒時其滲透系數(shù)就大大降低。2低土的滲透性。3如黃十JI冇豎也方向旳興孔隙 所以豎K方向的滲透系數(shù)夏比水平方向火得多.層 狀
6、粘十常夾冇薄的粉砂層 它在水平方向的瀋透系數(shù)耍比豎方向人得多。4粘滯度。水在土中的滲流速度與水的容重及粘滯度有關也影響到土的滲透性。3-4.拉普拉斯方程適應于什么條件的滲流場【答】當滲流場中水頭及流速等滲流要素不隨時間改變時定種滲流稱為穩(wěn)定滋流血拉普拉斯方和是指適用平面穩(wěn)定滲流的基本方#.化3- 5.為什么流線與等勢線總是正交的【答】在穩(wěn)定滲流場中原理 單位時間內流.人利流出微兀體的水竝應相等即 dqe=dq0b 從而得到 即為二維滲流連續(xù)方程從屮由數(shù)學知識矢匚流線和等勢線正交。3-6.流砂與管涌現(xiàn)象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答】在向上的滲流力作用下現(xiàn)象稱為流砂(土)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多發(fā)生在顆粒級配均勻
7、的飽和細、粉砂和粉土層 中 _在水流滲透作用下土的孔獵不斷擴大 滲流竦度不斷增加 較粗的顆粒也相繼被水逐漸帶走 最終 導致十體內丿沒成貫逋的滲流管道 造成七體堤陷 這種現(xiàn)彖稱為管涌。它多發(fā)牛在 砂性土屮.冃顆粒人小差別大3- 7.滲透力都會引起哪些破壞【答】滲流引起的滲透破壞問題主要有兩大類粒流失或刪部土體產牛移動導致土體變形甚至失穩(wěn)二是由滲流作用使水 壓力誠浮力發(fā)牛-變化導致土體和結構物失穩(wěn)。前才工耍表現(xiàn)為流砂和管涌片者 主要則表現(xiàn)為岸坡滑動或擋土墻等構造物整體失穩(wěn)。3-8、某滲透試驗裝置如圖 3-23 所示。砂I的滲透系數(shù)ki=2 10em/s;砂U的滲第 10 頁共 18 頁6透系數(shù)k2
8、=1 lOcm/s,砂樣斷面積 A=200em2,試問:(1) 若在砂I與砂U分界面出安裝一測壓管,則測壓管中水 面將升至右端水面以上多高?(2) 砂I與砂U界面處的單位滲水量 q 多大?解:(1) k1AL1k2整理得k(60 h2)二 k?h2第 10 頁共 18 頁7所以,測壓管中水面將升至右端水面以上:60-40=20cm(2)q2=k2i2A=k2也A=110J40200 =20cm3/sL2403-9、定水頭滲透試驗中,已知滲透儀直徑D=75mm,在 L=200mm 滲流途徑上的水頭損失 h=83mm,在 60s 時間內的滲水量 Q=71.6cm3,求土的滲透系數(shù)。3-10、設做變
9、水頭滲透試驗的黏土試樣的截面積為30cm2,厚度為 4cm,滲透儀細玻璃管的內徑為 0.4cm,試驗開始時的水位差 145cm,經時段 7 分 25 秒觀察水位 差為100cm,試驗時的水溫為 20T,試求試樣的滲透系數(shù)。兀2,x0 4 = 4.解:aLh|4.145二kIn In1.4 10 cm/sA(t2-t1)h230 4451003-11、圖 3-24 為一板樁打入透水土層后形成的流網。已知透水土層深18.0m,滲透系數(shù)k =3 10mm/s,板樁打入土層表面以下 9.0m,板樁前后水深如圖中所示試求:(1) 圖中所示 a、b、c、d、e 各點的孔 隙水壓力;(2) 地基的單位滲水量
10、。解:(1)Ua =0W=0kPaUb =9.0W=88.2kPar9 _1Uc= 18 4匯y =137.2 kPa、8 yUd=1.0W=9.8kPaUe =0W=0kPa(2)q=k i A=3 1018-9U12 10 m3/s9漢24-1【答】土體在自重、建筑物荷載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均可產生土中應力。一般來 說土中應力是指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土中應力按其起因可分為自重應力和附加應 力兩種。自重應力是指土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產生的尚未完成的壓縮變形 將產牛一十體戍見基的變形c.附加應力它是地基產牛.變形的的丄要.原因也是導致地 基土的強度破壞和失穩(wěn)的60 2 10-2 101 10-=4
11、0cm解:QL71.6 20A Lh t= 6.5 10cm/s兀27.58.3 6049.0m18.0m第 10 頁共 18 頁8重要原因。土中應力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擔作用可 分為有效應力和孔隙應力兩種。土中有效應力是指土粒所傳遞的粒間應力。它是控 制土的體積 氣所傳遞的應力。4-2【答】我們把天然土體簡化為線性彈性體。即假設地基土是均勻、連續(xù)、各向同性 的半無限空間彈性體而采用彈性理論來求解土中應力。當建筑物荷載應力變化范圍比較大土體的非線性問題了。4-3分考慮其影響【答】地下水下降 如產生了一個由于降水引起的應力增量 表大面積沉降。 地下水位長期上升力。(1)、若地下水位上升至基礎底
12、面以上形成浮力使地基土的承載力下降。(2)、地下水位上升黃土造成不良后果(3)、地下水位上升4-4【答】基底壓力的大小和分布狀況與荷載的大小和分布、基礎的剛度、基礎的埋置 深度以及地基土的性質等多種因素。 假設條件依據彈性理論中的圣維南原理。4-5 和基底附加壓力【答】基地壓力 P 計算(中心荷載作用下)(偏心荷載作用下)基地壓力 計算基地壓力 P 為接觸壓力。這里的“接觸”這接塔面r的壓力稱為基庇壓力。 基底附加壓力 為作用在基礎底面的凈壓力。 是基底壓力與基底處建造前土中自重應力之差要原因。4-6【答】由外荷載引起的發(fā)加壓力為主要原因。需要考慮實際引起的地基變形破壞、 強度破壞、穩(wěn)定性破壞
13、。4-7 ?【答】由于附加應力擴散分布積相當大的范圍之下。所以工程中(1)、考慮相鄰建筑物時一定的矗疋 具八體值依原冇基礎荷載利地基土質血定一般不宜小該相鄰基 礎底面高差的 1-2 倍(2)、同樣道理 =.十坡的下滑力增丿口要考慮和分析邊坡的穩(wěn)定性。要求基礎離開邊坡冇一個授小的 控制距離 a. (3)、應力和應變時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地基變彤就小甚令M以忽略不計。因此我們在計算地基授繆沉降竝時寫冗降 計算深度”用應力比法確定4-8、某建筑場地的地層分布均勻,第一層雜填土厚1.5m,=17kN/m3;第二層粉質黏土厚 4m,咐=19kN/m3,G 2.73,川-31%,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2m 深處;第三
14、層淤泥質黏土厚 8m,咐-18.2kN/m3,G2.74,- =41% ;第四層粉第 10 頁共 18 頁9土厚 3m,吋=19.5kN/m3,Gs=2.72,- = 27% ;第五層砂巖未鉆穿。試計算各第 10 頁共 18 頁10層交界處的豎向自重應力 仏,并繪出匚c沿深度分布圖 解:(1)求Ws-VsWWs-VsWGsW-WWGs-1Gs-1VWWs+WWGs?W+coGs?WGS1)由上式得:;=9.19kN/m3, 3=8.20kN/m3,4=9.71kN/m3,(2)求自重應力分布;c1=1h1=1.5 17 =25.5kPa;c水二 山2h = 25.5 19 0.5 =35.0k
15、Pabc2 =bc水+b(4h)=35.0 +9.19x3.5=67.17kPa二c3 -;c23h3= 67.17 8.20 8 = 132.77kPa;c4-;c3h4=132.779.71 3 =161.90kPaJ 不透水層W3.5 8.0 3.0 =306.9kPa4-9、某構筑物基礎如圖 4-30 所示,在設計地面標高處作用有偏心荷載 680kN,偏 心距1.31m,基礎埋深為 2m,底面尺寸為 4mK2m。試求基底平均壓力 p 和邊緣最 大壓力Pmax,并繪出沿偏心方向的基底壓力分布圖。因為(詩H士滬卜從37)出現(xiàn)拉應力(3)平均基底壓力解:(1)全力的偏心距 eF G e 二
16、F 1.311.3仆6806804 2 2 20二0.891m(2)Pmaxmin設計地面V故需改用公式Pmax2 680 4 2 20=301kPaF G 1000= 125k P a(理論上)* I .31m|&8()kN4mVZ2 F G3汽240.891 2丿第 10 頁共 18 頁1110001000Pmax;- =-=1 5 03k P a或-JI )3x1.09x223 e bc =0.108貝 UJM1二 2 0.108 131 = 28.31k PaM2點 作延長線后分成 2 大塊、2 小塊大塊I = 6m,b = 2m, = 3b-1.8查表得:c=0.143小塊l
17、 =3.6m,b =2m丄=1.8b查表第 10 頁共 18 頁12z值。第 10 頁共 18 頁1310廠1.5,查表廿=0.07342= 0.0938b b 2三角形勺=0.0734*100 =7.34kPa匕三角形2=0.0938*100 =9.38kPa所以,邊緣左右兩側的二z為;z1=33.4 7.34 =40.74kPa=33.4 9.38 =42.78kPa6m 處:矩形分布的條形荷載x=0.5二二=3,查表:e矩形=0.198b b 2J 矩形=0.198 100 =19.8kPa三角形分布的條形荷載丄=10匸=6=3,查表:十=0.0476,* =0.0511b b 2;z三
18、角形1=0.0476*100 =4.76kPa;二三角形2=0.0511* 100 =5.11kPa所以,邊緣左右兩側的匚z為-z1=19.8 4.76 = 24.56kPa解:P。均200 100=150kPa中點下3m處xM3m,X=0訂.5,查表得Me = 0.396匚z=0.396 1559.4k Pa6m 處x = 0m, z = 6m,X= 0,- = 3,查表得:eb b= 0.208匕=0.208 150 = 31.2kPa邊緣,梯形分布的條形荷載看作矩形和三角形的疊加荷載3m 處:矩形分布的條形荷載b=0.5,=|=1.5查表鼻e矩形=0.334Cz矩形= 0.334 100
19、 =33.4 kPa三角形分布的條形荷載第 10 頁共 18 頁14-z2=19.8 5.11 二 24.91kPa5-1 通遼円結心釦叫丿,彳 ML 那些十的址港旺指標燈可求得?【答】 壓縮系數(shù),壓縮指數(shù),壓縮模量,壓縮系數(shù),壓縮指數(shù),壓縮模量。5-2 性質指標?【答】 可以同時測定地基承載力和土的變形模量?!敬稹客恋膹椥阅A渴侵竿馏w在側限條件下瞬時壓縮的應力應變模量。他的變形包括了可恢復的彈性變形和不 可恢復的殘余變形兩部分。而室內固結實驗和現(xiàn)場載荷試驗都不能提供瞬時荷載, 它們得到的壓縮模量和變形模量時包含殘余變形在內的。和彈性模量由根本區(qū)別。5-4基本概念、計算公式及適用條件等方面比較
20、壓縮模量、變形模量與彈性模量 I【答】土的壓縮模量 的定義是土在側限條件下的豎向附加應力與豎向應變之比值。 土的壓縮模量是通過土的室內壓縮試驗得到的。土的變形模量的定義是土體在無側限條件下的應力與應變的比值。土的變形模量時現(xiàn)場原位試驗得到的土的壓縮模 量和變形模量理論上是可以換算的。但影響因素較多不能準確反映他們之間的實際關系。土的彈性模量的定義是土體在無側限條件下瞬時壓縮的應力應變模 量。土的彈性模量由室內三軸壓縮試驗確定。5-5【答】正常固結土層:在歷史上所經受的先期固結壓力等于現(xiàn)有覆蓋土重。超固 結土層:歷史上曾經受過大于現(xiàn)有覆蓋土重的先期固結壓力。欠固結土層:先期固結壓力小于現(xiàn)有覆蓋土
21、重。5- 6【答】天然土層在歷史上受過最大固結壓力(指土體在固結過程中所受的最大豎 向有效應力)稱為先期固結壓力,或稱前期固結壓力。先進行高壓固結試驗得到 e IgP 曲線,用卡薩格蘭德經驗作圖法求得。5-7【答】在研究沉積土層的應力歷史時通常悴先川 I 冋給 E 力與刊冇崔需十幣 Z 比值定義為超固結比。5-8 何謂現(xiàn)場原始壓縮曲線?三類土的原始壓縮曲線和壓縮性指標由實驗室的測定 方法有河不同 ?【答】現(xiàn)場原始壓縮曲線是指現(xiàn)場土層在其沉積過程中由上覆蓋土重原本存在的壓 縮曲線歷了卸荷的過和血冃試件在取樣、運輸、試件制作以及試驗過觀屮不川:蛙免地要 受到不同程度的擾動5- 3【答】樣的室內壓縮
22、曲線不能完全代表現(xiàn)場原位處土樣的孔隙比與有效應力的關 系。施黙特曼提出了根據土的室內壓縮試驗曲線進行修正得到土現(xiàn)場原始壓縮曲 線。6- 11、某矩形基礎的底面尺寸為 4mx2m 天然地面下基礎埋深為 1m 設計地面高 出天然地面 0.4m,計算資料見圖 6-33 (壓縮曲線用例題 6-1 的)。試繪出土中豎向 應力分布圖(計算精度;重度(kN/卅)和應力(kPa)均至一位小數(shù)),并分別按 分層總和法的單向壓縮基本公式和規(guī)范修正公式計算基礎底面中點沉降量(P0:0.75fak)。解:1、分層總和法單向壓縮基本公式第 10 頁共 18 頁15(1)求Ws-VsWWs-VsWGsW-WWGs-1Gs
23、-1VWWs+WWGs?W+ccGs?WGS1)又已知,粉質黏土的=19.1kN/m3,Gs=2.72, =31%和淤泥質黏土的3= 18.2kN/m,Gs=2.71, - =40%所以分別為9.2kN/m3和8.2kN/m3(2)地基分層基底面下第一層粉質黏土厚 4m,第二層淤泥質黏土未鉆穿,均處于地下水位以下, 分層厚度取 1m。(3) 地基豎向自重應力二C的計算0 點:二C-181 0.4 =25.2kPa1 點:二c=25.2 9.2 1 -34.4kPa2 點:二c=34.49.2 1 =43.6kPa3 點:二C=43.6 9.2 1 -52.8kPa4 點:二C-52.8 8.2
24、 1 -61.0kPa5 點:二C=61.0 8.2 1 =69.2kPa6 點:二c=69.2 8.2 1 -77.4kPa(4) 地基豎向附加應力二z的計算基礎及其上回填土的總重GmGAd=20 4 2.5 1.4 =280kN基底平均壓力p=F 920型=120k PaA 2.5漢4基底處的土中附加應力P0= P -二co=120 -25.2 =94.8k Pa計算基礎中心點下由基礎荷載引起的附加應力二Z,基礎中心點可看作是四個相等小矩形荷載的公共角點,其長寬比 l/b =2/1.25 = 1.6,取深度 z=0、1、2、3、4、5、6m 各計算點的匚z。占八、l/bz/mz/bGz01
25、.6000.25094.811.610.80.21581.5第 10 頁共 18 頁1621.621.60.14053.1第 10 頁共 18 頁1731.632.40.08833.441.643.20.05822.051.654.00.04015.261.664.80.02911.0(5)地基分層自重應力平均值和附加應力平均值的計算,見表1(6)地基各分層土的孔隙比變化值的確定,見表1。(7)地基壓縮層深度的確定按二z=02匕 確 定深度下限: 5m 深處02上=0.2 69.2 =13.84k P a, 二=15.2 . 13.84kPa,不夠 ; 6m 深處0.2j =0.2 77.4
26、=15.48k P, ;z=1115.48kPa,可以。表 1分層總和法單向壓縮公式計算的沉降量占八、 、深度自重應力附加應力自重平均附加平均 自重+附加 曲線壓前e1i壓后e2i沉降量0025.294.81 1.034.481.529.888.2118.0土樣0.8210.761332 2.043.653.139.067.3106.34-10.8180.769273 3.052.833.448.243.391.50.8080.774194 4.061.022.056.927.784.6土樣4-20.8000.782105 5.069.215.265.118.683.70.7960.78376
27、 6.077.411.073.313.186.40.7910.7816(8)基礎的最終沉降量如下:ns0 =33 2719 10 7 6 =102mmi 12、規(guī)范修正公式計算(分層厚度取 1m)(1)計算P0同分層總和法一樣,P0= p- 二0=120 - 25.2 =94.8kPa(2)分層壓縮模量的計算分層深度01.0自重平均附加平均自重+附加曲線壓前e1i壓后e2i壓縮模量29.888.2118.0土樣0.8210.7612.682.039.067.3106.34-10.8180.7692.503.048.243.391.50.8080.7742.304.056.927.784.6土樣
28、4-20.8000.7822.775.065.118.683.70.7960.7832.576.073.313.186.40.7910.7812.35(3)計算豎向平均附加應力系數(shù):_第 12 頁共 18 頁187當 z=0 時,z=0計算 z=1m 時,基底面積劃分為 四個小矩形,即 42.5= 21.25 *4I/b =2/1.25=1.6,z/b =1/1.25 =0.8,查表 6-5 有:一 =0.2395基底下 1m 范圍內廠=4* 0.2395 =0.958詳見下表。Z(m)l/bz/baza(za )i-( zct )i-1EsiAsiZ Asi11.60.80.9580.958
29、0.9582.68343421.61.60.83161.66320.7052.502761 :31.62.40.70282.10840.4452.30187941.63.20.59882.39520.2872.77108951.64.00.51762.5880.193 d2.57796 :61.64.80.45442.72640.1382.356102(4)確定計算深度由于周圍沒有相鄰荷載,基礎中點的變形計算深度可按下列簡化公式計算:Zn二b2.50.4Inb =2.5 2.50.4In 2.5 = 5.3m(5)確定計算Zn深度范圍內壓縮模量的當量值:p0X 2.72640.958 . 0.
30、7052 . 0.4452 . 0.2868 . 0.1928 . 0.13842.682.52.32.772.572.35查表(當P0:0.75fak時)得:;:s=1.1(6)計算地基最終沉降量ns二sS = s 亠=1.1 102 = 112mmi nnEs八A / Esi -1 1/ 、/ 、/ P0Z o(1 _0畑0P0z2az11P0Znn-厶耳2 nJll+JIJ +I)P0Es1Es2p0ZnGn00( 丿第 12 頁共 18 頁1976-12、由于建筑物傳來的荷載,地基中某一飽和黏土層20第 13 頁共 18 頁產生梯形分布的豎向附加應力,該層頂面和底面的附加應力分別為 二
31、=240kPa和匚;=160kPa,頂?shù)酌嫱杆ㄒ妶D 6-34), 土層平均k = 0.2cm/年,.e=0.88,a = 0.39MPa,Es= 4.82MPa。試求:該土層的最終沉降量;當達到最終沉降量之半所需的時間; 當達到 120mm 沉降所需的時間; 如果該飽和黏土層下臥不透水層,則達到 120mm 沉降所需的時間。解:求最終沉降2Ut=乞=50% (雙面排水,分布 1)s查圖 6-26 得TV=0.23當St= 120mm時Ut二蟲=72% 查圖 6-26 得TV=0.42s抗剪強度(kPa)-2 0軍.法向應力(kPa)(a) 用作圖法土樣的抗剪強度指標 c=20kPa 和=18
32、(b)f tg : c 二 260tg1820 = 104.5kPa.=92kPa.f所以,為破壞。7-9、 某飽和黏性土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的不排水抗剪強度q =70kPa,如果對同空空空型x400 = mm1 0.88k1 eCvtH2 *40.2 1 0.8810工0.39 10 10所以T/H二 0.964m2/年= 0.83(年)0.20.964第 10 頁共 18 頁21一土樣進行三軸不固結不排水試驗,施加周圍壓力J =150kPa,試問土樣將在多大的軸向壓力作用下發(fā)生破壞?.=256 =2 70 150 = 290kPa7-10、某黏土試樣在三軸儀中進行固結不排水試驗,破壞時的孔隙
33、水壓力為Uf,兩 個試件的試驗結果為:試件I:二3=200kPa,=350kPa, Uf=140kPa試件U:二3=400kPa,G =700kPa,Uf=280kPa試求:(a)用作圖法確定該黏土試樣的ecu,;:cu和c, ; (b)試件U破壞面上的法向 有效應力和剪應力;(c)剪切破壞時的孔隙水壓力系數(shù) A。(a)用作圖法確定該黏土試樣的=0,;:cu =16和c -0,=34解:第 10 頁共 18 頁22F 實際=200 -100 = 100kPaC1實際二1極限,所以,不會破壞。7-12、某正常固結飽和黏性土試樣進行不固結不排水試驗得=0,q =20kPa,對同樣的土進行固結不排水
34、試驗,得有效抗剪強度指標c =0,=30,如果試樣在 6+6 卩貯 3 c 420+120 420-120,廠cr =- +-cos2otf=-+-cos2 45 +2,1- ;3420 -1200.=3sin2:fsin(2 620) =124.36kPa2 -(c)在固結.: u =山=Ai -3 I.:280 -140A0.939耳一也b3) (700 - 350(400 - 200 )= 186.12kPa7-11、某飽和黏性土在三軸儀中進行固結不排水試驗,得c二0,280,如果這個試件受到二1=200kPa 和匚3=150kPa的作用,測得孔隙水壓力 u=100kPa,問該試件是否會
35、破壞?為什么?解軍:二1極限=150100 tg2450= 138.49kPa不排水條件下破壞,試求剪切破壞時的有效大主應力和小主應力。23第 16 頁共 18 頁解:當二、200kPa 時,瞬間相當于不排水條件這時=0 ,任何面的抗剪強度均為5 =20kPa當 t:時,二J=200kPa,相當于排水條件該面f必然滿足 “;tg=200 tg3O0=115.47kPa7-14、某黏性土試樣由固結不排水試驗得出有效抗剪強度指標c =24kPaj=22,如果該試件在周圍壓力 匕=200kPa下進行固結排水試驗至破壞,試求破壞時的大主應力i。8-5、 某擋土墻高5m,墻背直立、光滑、墻后填土面水平,
36、填土重度=19kN/m2,=30,c=10kPa,試確定:(1)主動土壓力強度沿墻高的分布;(2)主動土壓 力的大小和作用點位置。解:在墻底處的主動土壓力強度按郎肯土壓力理論為= 31.97 32kN / m解:丄2450+ + 2c沁tg(P450+ 丿2丿= 510.76kPaa = H tan2450-2c tan(450- 2丿i2=19 5 tan/ 0、030、45 -2匯10匯451 2丿2丿二20.12kPa22T22 24 tg-200tg22224主動土壓力為主動土壓力 Ea作用在離墻底的距離為:H -z0/3 = 5 -1.82 /3 =1.06m8-6、某擋土墻高4m,墻背傾斜角=20,填土面傾角一:=10。,填土重度= 20kN/m3,=30。,c=0,填土與墻背的摩擦角:=150,如圖 8-25 所示,試臨界深度Z0=2c/(Y;Ka)=2 0/ 19an 45030二1.82m-2cHtanEaV H2tan225第 17 頁共 18 頁按庫侖理論求:(1)主動土壓力大小、作用點位置和方向;(2)主動土壓力強度沿 墻高的分布。解:根據:=150、:一20、二10、:=300,查表得Ka=0.560,由EaKa/2 =20 40.560/2 =89.6kN/m土壓力作用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輕工業(yè)大學《數(shù)據分析與大數(shù)據技術的數(shù)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做賬實操-快遞公司加盟商保證金的賬務處理分錄
- 2025年江西省建筑安全員考試題庫附答案
- 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材料(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熱力系統(tǒng)工程與仿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寧職業(yè)技術學院《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水利與環(huán)境職業(yè)學院《栽培與耕作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飛行控制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文理職業(yè)學院《輻射防護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工期定額-民用建筑
- 黃土地質災害類型及其危害性評估
- 交際德語教程第二版A1Studio[21] 課后習題參考答案
- 最新修改 班組安全管理建設--5831模式通用課件
- 氣割、電氣焊作業(yè)的應急救援預案
- 2018年柴油機大修工程量單
- 超級精美PPT模版美國經典ppt模板(通用珍藏版2)
- 2022年“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專用稿紙
- 中醫(yī)內科方歌-八
- 氣動控制閥的定義分類及工作原理詳解
- 梯形練字格A4紙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