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東省廣州市欖核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化學期末試題含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1. 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兩容器內分別充滿由14n、13c、18o三種原子構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所含分子數和質量均不相同 b.含有相同的分子數和電子數 c.含有相同的質子數和中子數 &
2、#160; d.含有相同數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參考答案:略2. 下列有關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說法正確的是()a將固體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釋至刻度線,配制成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b稀釋硫酸時,往裝有濃硫酸的燒杯中注入水c用托盤天平稱取10.600 g的na2co3固體,溶于1 l的水可配成0.1 mol/l的溶液d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將容量瓶倒過來,若不漏水,將瓶塞旋轉180°,再倒過來,看是否漏水參考答案:d考點:溶液的配制專題:實驗評價題分析:a、根據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項分析;b、稀釋濃硫酸一定要把濃硫酸注入水中;c、考慮托盤天平
3、的精確度及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d、容量瓶的檢漏方法合理解答:解:a、配制溶液時,應在燒杯中溶解固體,待冷卻后轉移到容量瓶,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故a錯誤;b、稀釋濃硫酸一定要把濃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否則會引起迸濺,故b錯誤;c、托盤天平的精確度為0.1g,不能稱量10.600g,且物質的量濃度中的體積是溶液的體積而不是溶劑的體積,故10.600g的碳酸鈉溶于水1l水得不到0.1mol/l的溶液,故c錯誤;d、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將容量瓶倒過來,若不漏水,將瓶塞旋轉180°,再倒過來,看是否漏水,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容量瓶的使用及物
4、質的量濃度的概念等,較基礎特別注意濃硫酸的稀釋方法3. 下列實驗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參考答案:d略4. 二氧化硒(seo2)是一種氧化劑,其被還原后的單質硒可能成為環(huán)境污染物,通過與濃hno3或濃h2so4反應生成seo2以回收se在回收過程中涉及如下化學反應: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se+2h2so4(濃)2so2+seo2+2h2o;se+4hno3(濃)seo2+4no2+2h2o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seo2、h2so4(濃)、i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2so4(濃)seo2i2b反應中se是氧化產物,i2是還原產物c反應中生成0.6 m
5、ol i2,轉移的電子數目為2.4nad反應、中等量的se消耗濃h2so4和濃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參考答案:a【考點】氧化還原反應【分析】反應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中,se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i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反應se+2h2so4(濃)=2so2+seo2+2h2o中,se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s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根據在同一反應中氧化劑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氧化性判斷氧化性強弱,結合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計算轉移電子數目【解答】解:a在同一反應中氧化劑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氧化性,則根據可知氧化性:seo2i2,中氧化性:h2so
6、4(濃)seo2,則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2so4(濃)seo2i2,故a正確;b反應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中,se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i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則se是還原產物,i2是氧化產物,故b錯誤;c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可知,反應中每有0.6moli2生成,轉移的電子數目應為0.6mol×2×(10)×na=1.2na,故c錯誤;d由反應可知,設se均為1mol,由反應、可知等量的se消耗濃h2s04和濃hn0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4=1:2,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
7、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解答的關鍵,側重氧化還原反應基本概念及轉移電子的考查,注意氧化性比較的規(guī)律,題目難度不大5. (2001·上海卷)22.c8h18經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轉化為c4h8、c3h6、c2h4、c2h6、ch4五種氣體的混合物。該混合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可能是() a.28 b.30 c.38
8、 d.40參考答案:bc略6.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y、w組成的一種化合物甲,25 時,0.05 mol·l-1甲溶液中,c(h+)/c(oh-)=1.0×l0l2;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簡單離子半徑:y<z<wbz分別與x、y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學鍵類型均相同cx分別與y、w形成的最簡單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w<yd由以上四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能促進水的電離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0.05 mol·l-1甲溶液中
9、c(h+)/c(oh-)=1.0×l0l2可知此溶液為強酸溶液且為一元酸, 可知x為h、y為o,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1/2,可知z為na,同時可知w為cl;a簡單離子結構相同時核電荷數大,離子半徑小,則na+o2-,故a錯誤;bna分別與h形成的nah中只存在離子鍵,而na與o形成的na2o2中除離子鍵,還有非極性共價鍵,故b錯誤;c非金屬性越強,氫化物越穩(wěn)定,氧的非金屬性比氯強,則h分別與o、cl形成的最簡單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hcl<h2o,故c正確;d由以上四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clo因水解能促進水的電離,但naclo4不水解,故d錯誤;答案為c?!久麕燑c晴】
10、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的熟練理解程度,能結合題中條件快速確定元素的名稱是解答的前提,這對學生基礎要求比較高,建議復習時要重視雙基的學習與檢測,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解答的關鍵點是(1)結合甲溶液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之間的關系準確判斷甲為強酸溶液;(2)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隨核電荷數遞增而減小,同族元素的原子半徑隨周期數增大半徑增大,而離子結構相同的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判斷越上,結合這二點可準確確定元素,再結合元素周期表的位、構、性解題,就容易多了。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1、 a欲除去
12、co2中混有的hcl氣體,可通過足量的飽和nahco3溶液 b欲除去o2中混有的n2氣體,可通過足量灼燒的cuo c欲除去hcl中混有的cl2氣體,可通過足量的agno3溶液 d欲除去co中混有的co2氣體,可通過足量na2o2固體參考答案:a8. 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探究接觸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相同溫度下,取等質量的大理石塊、大理石粉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濃度的鹽酸中b證明mg(oh)2沉淀可以轉化為fe(oh)3沉淀向2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先
13、加入3滴1 mol·l-1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1 fecl3溶液c檢驗蔗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幾滴稀硫酸,水浴加熱幾分鐘,然后加入適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d測定鋁箔中氧化鋁的含量取a g鋁箔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逸出的氣體通過堿石灰后,測其體積為b l(已轉化為標準狀況下)參考答案:bb選項中naoh過剩,會與fecl3反應生成fe(oh)39. 過濾后的食鹽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雜質,通過如下幾個實驗步驟,可制得純凈的食鹽水:加入稍過量的na2co3溶液;加入稍過量的n
14、aoh溶液;加入稍過量的bacl2溶液;滴入稀鹽酸至無氣泡產生;過濾。操作順序不正確的是()a b c d參考答案:b略10. 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a苯甲醛: bmg2+的結構示意圖:cco2的電子式:o
15、:c:o d核內有8個中子的碳原子:c 參考答案:b考點:電子式、化學式或化學符號及名稱的綜合專題:化學用語專題分析:a其官能團為cho;bmg的質子數為12,其離子核外有10個電子;c二氧化碳中c、o周圍均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d有8個中子的碳原子,其質量數為14解答:a苯甲醛為,故a錯誤;bmg2+的結構示意圖為,故b正確;cco2的電子式為,故c錯誤;d核內有8個中子的碳原子為c,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常見化學用語的正誤判斷,題目難度中等,該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與重要的考點,該題基礎性強
16、,難易適中,側重考查學生對常見化學用語的熟悉掌握程度,該類試題需要明確的是常見的化學用語主要包括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電子式、原子結構示意圖、結構式、結構簡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種模型等,需要學生熟練記住11. 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手性碳原子的催化氫化、氧化反應”研究領域作出貢獻的美、日三位科學家。在有機物分子中,當碳原子連有4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時,這種碳原子稱為“手性碳原子”,凡具有一個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光學活性。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acbr2f2
17、; bch3ch2ohcch3ch2ch3 dch3ch(o
18、h)cooh參考答案:d略12.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煤的干餾和石油的分餾均屬化學變化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現象,不屬于膠體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鑒定,14c與12c互為同素異形體dbaso4在醫(yī)學上用作鋇餐,ba2+對人體無毒參考答案:b考點:膠體的應用;同素異形體;石油的分餾產品和用途;煤的干餾和綜合利用專題:化學應用分析:a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b根據溶液和膠體的不同來判斷;c同素異形體是同一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d根據baso4的溶解度來分析解答:解:a石油的分餾屬物理變化,因為石油的分餾是利用石油中各種成分沸點
19、不同將其分離的一種方法,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是物理變化,煤的干餾是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故a錯誤; b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不屬于膠體,丁達爾現象是膠體具有的性質,故b正確;c14c與12c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互為同位素,故c錯誤;d鋇離子對人體有害,它是一種重金屬離子,可以使人體中毒硫酸鋇在醫(yī)學上用作鋇餐是因為硫酸鋇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會產生可溶性鋇離子,所以它對人體無害,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物理變化、膠體、同位素等,難度不大,注意硫酸鋇在醫(yī)學上用作鋇餐是因為硫酸鋇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會產生可溶性鋇離子,所以它對人體無害13.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20、60; ) a. 95純水的ph<7,說明加熱可導致水呈酸性 b. 常溫下,ph3的醋酸溶液,稀釋至10倍后ph4 c. 常溫下,0.2moll的鹽酸,稀釋至2倍后phl d. 常溫下,ph=3的醋酸溶液,與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7參考答案:c略14. 若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16g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原子的數目0.5nab1mol cl2與足量的鐵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c1 l 0.5mol
21、83;l1 alcl3溶液中含有的al3+數目為0.5nad在標準狀況下,22.4l hcl與22.4l h2o2所含有的電子數均為18 na參考答案:c15. 實驗室里保存下列試劑的方法,有錯誤的是()a新制氯水盛放在棕色試劑瓶中,存放于低溫避光的地方b液溴易揮發(fā),盛放在用水液封的棕色試劑瓶中c碘易升華,盛放在有水的棕色廣口試劑瓶中d濃鹽酸易揮發(fā),盛裝在無色密封的細口玻璃試劑瓶中參考答案:c略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16. 某學生研究小組欲探究cuso4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產生的藍綠色沉淀組成,小組進行下列實驗探究【提出假設】假設1:沉淀為cu(oh)2假設2:沉淀為c
22、uco3假設3:沉淀為堿式碳酸銅化學式可表示為ncuco3?mcu(oh)2【查閱資料】無論是哪一種沉淀受熱均易分解(假設均不含結晶水)【物質成分探究】步驟1:將所得懸濁液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再用無水乙醇洗滌步驟2:甲同學取一定量固體,用氣密性良好的如圖裝置(夾持儀器未畫出)進行定性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假設2中的沉淀為 (2)假設1中沉淀為cu(oh)2的理論依據是
23、60; (3)無水乙醇洗滌的目的 (4)若反應后a中藍綠色固體變黑,c中無明顯現象,證明假設 (填寫序號)成立(5)乙同學認為只要將上圖中b裝置的試劑改用 試劑后,便可驗證上述所有假設(6)乙同學更換b試劑后驗證假設3成立的實驗現象是
24、60; (7)在假設3成立的前提下,某同學考慮用ba(oh)2代替ca(oh)2,測定藍綠色固體的化學式,若所取藍綠色固體質量為27.1g,實驗結束后裝置b的質量增加2.7g,c中的產生沉淀的質量為19.7g則該藍綠色固體的化學式為 參考答案:(1)cuco3;(2)碳酸根水解,溶液中含有較多的oh;(3)利用乙醇的易揮發(fā),帶走洗滌的水;(4)1;(5)無水cuso4;
25、(6)a中藍綠色固體變黑色,b中無水cuso4固體變藍,c中有白色沉淀產生;(7)2 cuco3?3cu(oh)2 或 3cu(oh)2?2 cuco3 或 cu5(oh)6(co3)2 【考點】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專題】定量測定與誤差分析【分析】(1)提出假設:氫氧化銅和碳酸銅都是藍色沉淀;(2)na2co3溶液中碳酸根能水解,產生氫氧根離子,所以與cuso4溶液混合產生的藍綠色沉淀可能為氫氧化銅;加熱時,碳酸銅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加熱氫氧化銅時生成水蒸氣和黑色氧化銅;(3)用無水乙醇洗滌懸濁
26、液,可以洗去固體中殘留的水分,乙醇具有揮發(fā)性;(4)加熱時,碳酸銅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加熱氫氧化銅時生成水蒸氣和黑色氧化銅;(5)實驗驗證碳酸銅或氫氧化銅是利用受熱分解生成的產物性質驗證,加熱時,碳酸銅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黑色氧化銅,加熱氫氧化銅時生成水蒸氣和黑色氧化銅,所以需要驗證水的存在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就可以證明產生的物質成分;(6)依據(5)的分析表述實驗現象;(7)b中吸收的是水,c中吸收的是二氧化碳,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測得氧化銅的質量,根據原子守恒確定其化學式【解答】解:(1)cuso4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產生藍綠色沉淀,可能是反應生成了碳
27、酸銅沉淀,或雙水解生成了氫氧化銅沉淀,或是堿式碳酸銅,假設1中沉淀為cu(oh)2,假設2為cuco3,故答案為:cuco3;(2)na2co3溶液中碳酸根能水解,產生氫氧根離子,所以與cuso4溶液混合產生的藍綠色沉淀可能為氫氧化銅,故答案為:碳酸根水解,溶液中含有較多的oh;(3)所得懸濁液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再用無水乙醇洗滌,可以洗去固體中殘留的水分,通風晾干可以讓乙醇完全揮發(fā),故答案為:利用乙醇的易揮發(fā),帶走洗滌的水;(4)加熱時,碳酸銅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加熱氫氧化銅時生成水蒸氣和黑色氧化銅,若反應后a中藍綠色固體變黑,c中無明顯現象證明一定
28、不含有碳酸銅,現象的產生為氫氧化銅,假設1正確,故答案為:1;(5)實驗驗證碳酸銅或氫氧化銅是利用受熱分解生成的產物性質驗證,加熱時,碳酸銅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黑色氧化銅,加熱氫氧化銅時生成水蒸氣和黑色氧化銅,所以需要驗證水的存在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就可以證明產生的物質成分,裝置a中加熱是否變化為黑色固體,裝置b選擇無水硫酸銅驗證是否生成水,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證明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要將上圖中b裝置的試劑改用無水cuso4,故答案為:無水cuso4;(6)裝置a中加熱是否變化為黑色固體,裝置b選擇無水硫酸銅,是否變藍色驗證是否生成水,裝置c中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證明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證明假設
29、是否正確的現象為:a中藍綠色固體變黑色,b中無水cuso4固體變藍,c中有白色沉淀產生,故答案為:a中藍綠色固體變黑色,b中無水cuso4固體變藍,c中有白色沉淀產生;(7)b中吸收的是水,水的物質的量=0.15mol,c中吸收的是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根據碳原子守恒得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0.1mol,氧化銅的物質的量=0.25mol,則銅離子、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0.25mol:0.3mol:0.1mol=5:6:2,所以其化學式為:2 cuco3?3cu(oh)2 或 3cu(oh)2?2 cuco3 或 cu5(oh)6(co3
30、)2,故答案為:2 cuco3?3cu(oh)2 或 3cu(oh)2?2 cuco3 或 cu5(oh)6(co3)2【點評】本題考查了探究物質的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明確物質的性質探究實驗的基礎,難點是化學式的確定,難度較大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17. 下表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編號代表對應的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1)表中屬于d區(qū)元素的是 (填編號)。(2)寫出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
31、#160; 。(3)元素形成的ro32- 含氧酸根的立體構型是 ,其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 。(4)元素的一種氫化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把該氫化物的產量作為衡量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標志。有關該氫化物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32、 。a分子中含有氫鍵 b屬于非極性分子c含有4個鍵和1個鍵 d該氫化物分子中,原子采用sp2雜化(5)元素(用x表示)的氫化物和元素(用y表示)的一種氫化物的主要物理性質比較如下: 熔點k沸點k標準狀況時在水中的溶解度h2x1872022.6h2y22
33、72423以任意比互溶h2x和h2y2相對分子質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質差異的主要原因 、
34、 。(6)元素和形成的化合物,其立方晶胞結構如右圖所示,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若該化合物晶體的密度為a 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為6.02×1023,則晶胞的體積是_(只要求列出算式)。 參考答案:18. (6分)在等聞等容條件下,某氣體反應aa(g)bb(g)gc(g)hd(g),達平衡?,F考慮達平衡的兩條途徑和:a、b起始時的物質量分別為a摩,b摩:a、b起始時的物質量分別為2a摩,2b摩論問,當abgh時,兩條途徑最終實現的平衡態(tài)是否相同?為什么?參考答案:不相同略19. a、b、c、d都是中學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境風險管理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 物流配送網絡優(yōu)化策略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 校園內科學教育課程的深度探索
- 校園金融知識普及新生的理財觀念培養(yǎng)
- 游戲化營銷電子游戲在商業(yè)推廣中的應用
- 員工滿意度方案
- 構建多元科普模式促進科學素質提高研究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 第1節(jié) 人口增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說課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3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5章 軸對稱圖形與等腰三角形15.1 軸對稱圖形第1課時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 (新版)滬科版
- Unit5 Colours(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一年級上冊
- DZ/T 0430-2023 固體礦產資源儲量核實報告編寫規(guī)范(正式版)
- (高清版)WST 442-2024 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
- 歷史時間軸全
- 高速行業(yè)網絡安全與維護
- (2024年)房地產銷售人員心態(tài)培訓
- T-BJCC 1003-2024 首店、首發(fā)活動、首發(fā)中心界定標準
- 外科手術及護理常規(guī)
- 出口潛力分析報告
- 大美陜西歡迎你-最全面的陜西省簡介課件
- 三位數減三位數的減法計算題 200道
- 米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