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總結全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2/70867853-8ad8-47e1-b5dc-6004407a381c/70867853-8ad8-47e1-b5dc-6004407a381c1.gif)
![高中物理公式總結全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2/70867853-8ad8-47e1-b5dc-6004407a381c/70867853-8ad8-47e1-b5dc-6004407a381c2.gif)
![高中物理公式總結全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2/70867853-8ad8-47e1-b5dc-6004407a381c/70867853-8ad8-47e1-b5dc-6004407a381c3.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點八、1.1 直線運動1.1.1 勻變速直線運動1. 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2. 有用推論V2 - V02=2as3. 中間時刻速度V/2 =V平=(Vt +Vo)/24. 末速度 Vt=Vo+at5. 中間位置速度 Vs/2=(V o2 +Vt2)/2 1/226. 位移 S= V 平t=Vot+ at /27. 加速度a=(Vt-Vo)/t以V0為正方向,a與V0同向(加速)a>0 ;反向(減速)那么a<08. 實驗用推論 S=a S為相鄰連續(xù)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 2末速度(Vt)m/s時間 秒(s)位移 (S
2、) 米( m)路程米( m)速度單位換算: 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 t-Vo)/t只是量度 式,不是決定式。(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1.1.2 自由落體1. 初速度 Vo =02. 末速度 Vt=gt3. 下落高度h=gt 2/2 (從Vo位置向下計算)4. 推論 Vt2=2ght=(2h/g) 1/2注:(1) 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guī)22律。(2) a=g=9.8 m/s 10m/s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
3、豎直向下。1.1.3 豎直上拋 運動1. 位移 S=VOt-gt 2/22. 末速度 V= Vo - gt (g=9.8 10m/s2 )3. 有用推論 Vt2- V02= -2gS24. 上升最大高度 Hm= Vo 2/2g(拋出點算起 )5. 往返時間 t=2 V o /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注:(1) 全過程處理 : 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以向上為正方向, 加速度取負值。 (2) 分段處理: 向上為勻減速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 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 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 等。1.2 曲線運動1.2.1 平拋運動1. 水平方向速度 Vx= Vo2. 豎直
4、方向速度 Vy=gt3. 水平方向位移 Sx= Vo t4. 豎直方向位移 Sy=gt2/25. 運動時間 t=(2S y/g) 1/2( 通常又表示為 (2h/g) 1/2)6. 合速度 V=(Vx2+Vy2)"2=Vo2+(gt) 2 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 B : tan 3 =M/Vx=gt/V>2 2 1/27. 合位移S=(Sx + Sy),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a : tan a =Sy/Sx = gt/2 V o8. 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煽醋魇撬椒较虻膭蛩僦本€運動與豎直方向
5、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3)a與3的關系為tg 3= 2tg a 。(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 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 (加速度 )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1.2.2 勻速圓周運動1. 線速度 V=s/t=2 n R/T 2.角速度 co =Q /t=2 n /T=2 n f3. 向心加速度 a=V/R= o 2R=2 n /T 2R=2 n f 2R= Vo2 2 2 24. 向心力 F mv/R=mo R=m2n /T R =m2 n f R =mV o5. 周期與頻率 T=1/
6、f=2 n R/V=2 n / o6. 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 V=o R7. 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 o =2 n n 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n, r/s8. 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 S:米m角度:弧度rad 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 r/s ,r/min 半徑R:米m線速度V : m/s 角速度o : 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 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 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 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 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1.2.3 萬有引力1.
7、 開普勒第三定律/R3=K=4 n 2/GMR:軌道半徑T :周期 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 2 -11 2 22. 萬有引力定律 F=GMm/r G=6.67 x 10 N- m/kg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3. 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mg g=GM/R R:天體半徑m4. 衛(wèi)星繞行 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 1/2o =GM/r31/2T=2 nr 3/GM1/21/25. 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V=g 地 r 地=7.9km/s V 2=11.2km/s V 3=16.7km/s2 2 26. 地球同步衛(wèi)星GMm/R+h=m4冗R+h/TR 3.6 km ,h:距地球外表的
8、高度注:1 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 , F 向 =F 萬。2 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 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 地球同步衛(wèi)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 相同。4 衛(wèi)星軌道半徑變小時 勢能變小 、周期變小、速度變大 動能變大 、角速度變 大、轉速變大 一同三反 。 5 地球衛(wèi)星的最大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均為7.9km/s 。二、力常見的力、力的合成與分解2.1 常見的力221. 重力G= mg 方向豎直向下,g= 9.8m/s 10m/s,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外表 附近2. 胡克定律F= k 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N/m , x:形變量m3. 滑動摩
9、擦力F=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 靜摩擦力OWf靜w 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5. 萬有引力F= GMm/r G= 6.67 x 10-11N?n2/kg 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6. 靜電力F= kQQ/r 2 k= 9.0 x 109N?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7. 電場力F= Eq =Uq/d E:場強N/C, 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228. 安培力 F= BII sin 0 =Bl v/R 0 為 B與 I 的夾角,當 I 丄B 時:F = BII , B/I 時:F =09. 洛侖茲力f = qvBs
10、in 00為B與v的夾角,當 v丄B時:f = qvB, v/B 時:f = 0注:1勁度系數k由彈簧自身決定;2摩擦因數 卩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外表狀況等決定;(3) fm略大于yF N, 般視為f mF N; (4)其它相關內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5)物理量符號及單位 B:磁感強度(T) ,1 :有效長度(m),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 (C); (6) 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那么判定。2.2 力的合成與分解1. 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 F1+F2, 反向:F= F1-F2 (FPF2)2.
11、 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 = (F12+F22+2RF2COS a) 1/2 (余弦定理)FF2 時:F = (F12+F22)"23. 合力大小范圍:|F1-F£ < FW|F 1+F2I4. 力的正交分解:Fx = Fcos 3, Fy= Fsin 3 (3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 3= Fy/F x)注: (1) 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那么;(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 , 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 , 反之也成立 ; (3) 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 , 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4)F 1與Fa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a
12、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運算。三、動力學(運動和力)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 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2.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口玄或a= F 合/m , 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3.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 = - 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 作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 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 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5. 超重:F>G失重:F<G 加速度方向
13、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 向上,均超重6. 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 適用于解決 低速運動問題, 適用于 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 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注 : 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tài)。四、振動和波(機械振動與機械振動的傳播)1. 簡諧振動 F=-kx F: 回復力, k: 比例系數, x: 位移,負號表示 F 的方向與 x 始終反 向1/22. 單擺周期T= 2n (l/g) l:擺長(m) , g:當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條件 :擺角0< 5度3. 受迫振動頻率特點: f= f 驅動力4. 發(fā)生共振條件:f驅動力=f 固, A= max,共振的防止和應用5. 機械波、
14、橫波、縱波6. 波速v= s/t =入f =入/T 波傳播過程中,一個周期向前傳播一個波長;波速大小由介質本身所決定 7. 聲波的波速(在空氣中)0C: 332m/s; 20C: 344m/s ; 30C: 349m/s ;(聲波是縱波)8. 波發(fā)生明顯衍射(波繞過障礙物或孔繼續(xù)傳播)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長小, 或者相差不大9. 波的干預條件:兩列波頻率相同 (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動方向相同 )10. 多普勒效應 : 由于波源與觀測者間的相互運動,導致波源發(fā)射頻率與接收頻率不同 相互接近,接收頻率增大,反之,減小注:( 1 )物體的 固有頻率與振幅、驅動力頻率無關,取決于振動系統本身;
15、( 2)加強區(qū)是波峰與波峰或波谷與波谷相遇處,減弱區(qū)那么是波峰與波谷相遇處;(3)波只是傳播了振動,介質本身不隨波發(fā)生遷移 , 是傳遞能量的一種方式;( 4)干預與衍射是波特有的; (5) 振動圖象與波動圖象; (6) 其它相關內容:超聲涉及其應用 /振動中的能量轉化五、沖量與動量 物體的受力與動量的變化1.動量:p= mv p:動量kg/s , m:質量kg , 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3. 沖量:I = Ft I:沖量N?s , F:恒力N , t:力的作用時間s,方向由F決定4. 動量定理:I =Ap或Ft = mv - mo p:動量變化 p= mv - mo,是矢量式5.
16、動量守恒定律:p初=p末或p= p'也可以是 mvi+niV2= mvi' +阿6. 彈性碰撞: p= 0; AEk= 0 即系統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 7. 非彈性碰撞:A p= O;AEkWAEKm AEk:損失的動能,E<m:損失的最大動能8. 完全非彈性碰撞:A p= 0;AE k=AE Km碰后連在一起成一整體 9. 等質量彈性正碰時二者交換速度動能守恒、動量守恒 10. 子彈m水平速度vo射入靜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長木塊M,并嵌入其中一起運動時的機械能損失E損=mv2/2-M+mv t2/2 = fs相對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對子彈相對長木塊的位 移注:
17、1 正碰又叫對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們“中心的連線上 ; 2 以上表達式除動能外 均為矢量運算 ,在一維情況下可取正方向化為代數運算;3系統動量守恒的條件 :合外力為零或系統不受外力,那么系統動量守恒碰撞問題、爆炸問題、反沖問題等 ; 4 碰撞過程 時 間極短,發(fā)生碰撞的物體構成的系統 視為動量守恒 ,原子核衰變時動量守恒 ; 5 爆炸過程 視為動量守恒,這時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加;6 其它相關內容:反沖運動、火箭、航天技術的開展和宇宙航行。六、功和能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6.1 功 W6.1.1 做功的兩個條件 :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功的大?。?W=Fscosa
18、定義式功是標量W:功 焦耳J , F:力 牛N , s:位移 米m, a :F、s間的夾角1J=1Nm當 0Wa 90? F做正功 F是動力;當a =90?COS a =0F 不作功;當 90* a <180?F做負功 F是阻力6.1.3 總功的求法:Wm、=W+W+WWW=F 合scosa226.1.4 重力做功:WG= mghm:物體的質量,g = 9.8m/s 10m/s , h:高度差h = ho-h t6.1.5 電場力做功:Wb= qUkb q:電量C, Lka與b之間電勢差V即Lk = U Ub電功:W= Lit 普適式U:電壓V, I:電流A , t:通電時間s 6.2
19、功率 P6.2.1 定義: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 . P=W/t 定義式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 率功率是標量 P:功率瓦W , W:t時間內所做的功J , t:做功所用時間s 1w=1J/s1000w=1kw6.2.2 功率的另一個表達式 : P=Fvcosa 當 F 與 v 方向相同 時, P=Fv. 此時 cos0?=1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時功率平均功率:當v為平均速度;瞬時功率:當v為t時刻的瞬時速度6.2.3 額定功率 : 指機器正常工作時最大輸出功率 ; 實際功率 : 指機器在實際工作中的輸出功率;正常工作時:實際功率w額定功率6.2.4 機車運動問題 前提 : 阻力
20、f 恒定 P=FvF=ma+f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汽車啟動有兩種模式 : 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 a 在減小 , 一直到 0P恒定v在增加F在減小 F=ma+f 當F減小=f時,v此時有最大值 汽車以恒定加速度前進 a 開始恒定 , 在逐漸減小到 0a恒定 F不變F=ma+f ,V在增加,P實逐漸增加到最大,此時的P為額定功率即P 一定P恒定 v在增加 F在減小 ,F=ma+f ,當F減小=f時,v此時有最大值vmax= P額/f電功率:P= Ul普適式 U:電路電壓V , I :電路電流A 6.3 功和能6.3.1 功和能的關系 : 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功是能量
21、轉化的量度6.3.2 功和能的區(qū)別 : 能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決定的物理量 , 即過程量 , 功是物體狀態(tài)變化過 程有關的物理量 , 即狀態(tài)量 , 這是功和能的根本區(qū)別 .6.4 動能 . 動能定理641 動能E<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表達式E<=1/2mv2氐動能J , m:物體質量 kg , v: 物體瞬時速度 m/s 動能是標量 也是過程量1kgm2/s 2 = 1J6.4.2 動能定理內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表達式 W合=22Ek=1/2mvt -1/2mv 0適用范圍 :恒力做功 ,變力做功 ,分段做功 ,全程做功 對物體做正功 , 物體的動能增加 6.5
22、 重力勢能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表達式Ep=mgh是標量EP : 重力勢能 J , g: 重力加速度, h: 豎直高度 m 從零勢能面起 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WG=-A &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重力做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增量的負值6.5.3 重力做功 的特點 : 只和初末位置有關 , 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 ; 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 , 和參考平面有關 , 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 ,和參考平面無關6.5.4 彈性勢能 : 物體由于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 彈性勢能存在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 , 跟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
23、來量度6.6電勢能:Ea= q Ua Ea:帶電體在 A點的電勢能J , q:電量C , Ua:A點的電勢V從 零勢能面起 6.7 機械能守恒定律6.7.1 機械能 : 動能 , 重力勢能 , 彈性勢能的總稱總機械能 :E=Ek+Ep 是標量 也具有相對性機械能的變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方阻力做的功 A E=W非重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6.7.2 機械能守恒定律 :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 , 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發(fā)生相互轉化 ,但機械能保持不變表達式 :Ek1+Ep1=Ek2+Ep2 成立條件 : 只有重力彈力做功注: 1 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 ,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轉化多少;2重力彈力、電場力、分
24、子力做正功,那么重力彈性、電、分子勢能減少3 重力做功和電場力做功均與路徑無關;4機械能守恒成立條件:除重力彈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5 能的其它單位換算:1kWh度=3.6 X 10 6J , 1eV= 1.60 x 10-19J6 彈簧彈性勢能E= k A x2/2,與勁度系數和形變量有關。7、分子動理論、能量守恒定律7.1. 阿伏加德羅常數 NA= 6.02 X 10 23/mol ;分子直徑數量級10-10米7.2. 油膜法測分子直徑 d = V/sV:單分子油膜的體積(m3) , S:油膜外表積(m2) 7.3. 分子動理論內容: 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大量分子
25、做無規(guī)那么的熱運動; 分子間存在 相互作用力。7.4. 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1) r<r o, f引<f斥,F分子力表現為斥力(2)r = r o, f引=f斥,F分子力=0, E分子勢能=Emin(最小值)(3) r>r0, f 引 >f 斥 , F 分子力 表現為引力 (4)r>10r0, f 引=f斥0, F分子力0, E分子勢能07.5. 熱力學第一定律W+(=AU(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對物體做的正功(J) , Q:物體吸收的熱量(J) , A U:增加的內能(J),涉及到第一 類永動機不可造出7.6. 熱力學
26、第二定律表述:不可能使熱量由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 而不引起其它變化 (熱傳導的方向性) / 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并把它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它變化(機械能與內能轉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類永動機不可造出7.7. 熱力學第三定律:熱力學零度不可到達宇宙溫度下限: 學零度 0K)注:(1)烈;(2)(3) 力快;(4)(5)(6)用力為零,(7) r273.15 攝氏度(熱力布朗粒子不是分子 , 布朗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 溫度越高 , 布朗運動越劇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 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 但斥力減小得比引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 氣
27、體膨脹 , 外界對氣體做負功 物體的內能是指物體所有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分子勢能為零;0為分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分子間的距離;,在r 0處F引=F斥且分子勢能最小; w<0溫度升高,內能增大AU >0;吸收熱量, (>0對于理想氣體分子間作環(huán)保 / 物體的內能、 分(8) 其它相關內容: 能的轉化和定恒定律 /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子的動能、分子勢能。8、氣體的性質8.1. 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 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物體內局部子無規(guī)那么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關系:T= t+273 T:熱力學溫度(K) , t:攝氏溫度(C)體積V:氣體分子
28、所能占據的空間,單位換算:1m3= 103L= 106mL壓強 p:標準大氣壓: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器壁而產生持續(xù)、均勻的壓力,3521atm=1.01 3X 105Pa= 76cmHg(1 Pa= 1 N/m2)8.2. 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分子間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間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運動速率很大8.3. 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pM/T1= P2V2/T2 PV/T =恒量,T為熱力學溫度(K) 注:(1) 理想氣體的內能與理想氣體的體積無關 , 與溫度和物質的量有關;t 為攝氏2公式 8.3 成立條件均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使用公式時要注意溫度的單位, 溫度C,而T為熱力
29、學溫度K。電學9. 電場9.1. 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兀電荷:e= 1.60 x 10 19 C;帶電體電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29.2. 庫侖定律 : F= kQ1Q2/r 2在真空中 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 , k:靜電力常量 k = 9.0 x 109N?mVc2, Q、Q:兩點電荷的電 量C , 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9.3. 電場強度:E= F/q 定義式、計算式 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9.4. 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 E= kQ/r 2r :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
30、, Q:源電荷的電量9.5. 勻強電場的場強 E= ajdlUAB兩點間的電壓V , 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9.6. 電場力:F= qE F:電場力N , 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 , E:電場強度N/C 9.7. 電勢與電勢差:UAb=© a- $ b, IAb= WAe/q = - AEAB/q9.8. 電場力做功: WAB= qlAB= Eqd 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 , q:帶電量C , 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 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9.9. 電勢能:Ea= q$ a Ea:帶電體在 A點的
31、電勢能J , q:電量C , $ a:A點的電勢V 9.10. 電勢能的變化 AEab= Eb-Ea 帶電體在電場中從 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9.11. 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AEAB=-WAB=-qUAB 電勢能的增量等于電場力做功的負值9.12. 電容 C= Q/U定義式,計算式 C:電容F , Q:電量C , U:電壓兩極板電勢 差V 9.13.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s S/4 n 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 :介電常數9.14.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0= 0 : W=AEk或 qU= mV/2 , V = 2qU/m 1/29.15. 帶電粒
32、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類平拋運動: 垂直電場方向 : 勻速直線運動 L= Vot 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 U/d平行電場方向 :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注:1 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金屬小球接觸時 ,電量分配規(guī)律 :原帶異種電荷的先中和后 平分,原帶同種電荷的總量平分 ;2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fā)終止于負電荷 ,電場線不相交 ,切線方向為場強方向 ,電場線 密處場強大 ,順著電場線電勢越來越低 ,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 ;3常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要求熟記;4電場強度 矢量 與電勢均由電場本身決定 , 而電場力與電勢
33、能還與帶電體帶的電 量多少和電荷正負有關;5處于靜電平衡導體是個等勢體 , 外表是個等勢面 , 導體外外表附近的電場線垂直于導體外表,導體內部合場強為零 ,導體內部沒有凈電荷 ,凈電荷只分布于導體外外表;(6) 電容單位換算:1F= 106卩F= 1012PF;(7 )電子伏(eV)是能量的單位,1eV = 1.60 x 10-19J ;(8) 其它相關內容:靜電屏蔽 /示波管、示波器及其應用 /等勢面。10、恒定電流10.1. 電流強度:I = q/tI:電流強度(A) , q:在時間t內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 t:時間(s ) 10.2. 歐姆定律:I = U/R I:導體電流強度(
34、A) , U:導體兩端電壓(V) , R:導體阻值(Q )10.3. 電阻、電阻定律:R=p L/Sp :電阻率(Q ?m), L:導體的長度(m) , S:導體橫截面積(m2)10.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 = E/(r+R)或E= Ir+IR 也可以是 E= U內+U外I:電路中的總電流(A) , E:電源電動勢(V) , R:外電路電阻(Q) , r:電源內阻(Q)10.5. 電功與電功率:W= UIt , P= UIW:電功(J) , U:電壓(V) , I:電流(A) , t:時間(s) , P:電功率(W)10.6. 焦耳定律:Q= I 2RtQ:電熱(J) , I:通過導體的電流(
35、A) , R:導體的電阻值(Q) , t:通電時間(s) 2210.7. 純電阻電路 中:由于 I = U/R,W= Q,因此 W= Q= UIt = I Rt = Ut/R10.8. 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 , P出=IU, n= 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 , E:電源電動勢(V) , U:路端電壓(V) ,n:電源效率10.9. 電路的串/并聯 串聯電路(P、U與R成正比)并聯電路(P、I與R成反比)電阻關系(串同并反)只串=R+R+R+1/R 并=1/R1 + 1/R2+1/R3 +電流關系I 總=I 1= I 2= I 3I并=I 1+I 2+I 3+電壓
36、關系U 總=Ui+U+U3+U總=U1=U2=U3功率分配P 總=P1+P2+P3+P總=P1 + P2+ P3 +10.10. 歐姆表測電阻(1) 電路組成(2) 測量原理兩表筆短接后,調節(jié)Ro使電表指針滿偏,得I g= E/(r+R g+R)接入被測電阻 Rx后通過電表的電流為I E/(r+R g+R+R) = E/(R+Rx)由于Ix與Rx對應,因此可指示被測電阻大小(3) 使用方法 :機械調零、選擇量程、歐姆調零、測量讀數注意擋位 (倍率 )、撥 off 擋。(4) 注意: 測量電阻時,要與原電路斷開 , 選擇量程使指針在中央附近 ,每次換擋要重新短接歐 姆調零。10.11. 伏安法測
37、電阻電流表內接法:電壓表示數:U= U+UAR x的測量值=U/l =(Ua+LR)/I r= FA+RX>R真電流表外接法:電流表示數:I = Ir+IvR x的測量值=U/l =UR/(I r+I v) = FVR/(Rv+Rx)<R真10.12. 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 限流接法與分壓接法限流接法電壓調節(jié)范圍小 , 電路簡單 ,功耗小分壓接法電壓調節(jié)范圍大 , 電路復雜 ,功耗較大363636注:(1)單位換算:1A= 10 mA= 10 卩 A; 1kV= 10 V= 10 mA 1MQ= 10 kQ= 10 Q(2) 各種材料的電阻率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 金屬電阻率隨溫
38、度升高而增大 ;(3) 串聯總電阻大于任何一個分電阻 ,并聯總電阻小于任何一個分電阻;(4) 當電源有內阻時 , 外電路電阻增大時 , 總電流減小 , 路端電壓增大 ;(5) 當外電路電阻等于電源電阻時 , 電源輸出功率最大 , 此時的輸出功率為 E2/(2r) ;(6) 其它相關內容: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半導體及其應用超導及其應用。磁學11. 磁場11.1. 磁感應強度B是用來表示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單位(T),1T = 1N/A?m11.2 .安培力 F= BIL ;(注:L± B)B: 磁感應強度 (T),F: 安培力 (F),I: 電流強度 (A),L: 導線長度 (m)11.3. 洛侖茲力 F= q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1課 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新課說課稿1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4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Lesson 19(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精通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Unit 1 Teenage Lif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冊001
- 2024年春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3單元 10 老王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 5 Working the Land Reading and thinking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二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 農田整改合同范本
- 作品出版合同范例
- 鄭州水泥化糞池施工方案
- 關于活動執(zhí)行合同范本
- 加盟區(qū)域保護合同范例
- 測繪工程產品價格表匯編
- 拘留所教育課件02
- 語言和語言學課件
-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guī)定》
- 裝飾圖案設計-裝飾圖案的形式課件
- 2022年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單招綜合素質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護理學基礎教案導尿術catheterization
- ICU護理工作流程
- 廣東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全套)
- 市政工程設施養(yǎng)護維修估算指標
- 分布式光伏屋頂調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