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選擇題1 .化學與人體健康及環(huán)境保護息息相關。卜列敘述正確的是A.食品加工時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劑B.掩埋廢舊電池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C.天然氣不完全燃燒會產生有毒氣體D.使用含磷洗滌劑不會造成水體污染【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A.食品加工時,可適當添加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等,如米甲酸鈉,故A錯誤;B.廢舊電池中含有重金屬等金屬離子,會造成土壤污染,水體污染等,故B錯誤;C.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不完全燃燒會產生一氧化誠等有毒氣體,故C正確:D.含磷洗滌劑的排放,使水中磷過多,造成水中藻類瘋長,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體變渾濁,故D錯誤: 故選C。2 .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2、A. 18g重水(D?O)中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IONaB. 3mol的NO?與H2O完全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4NaC. 32g環(huán)狀S式 )分子中含有的S-S鍵數(shù)為INaD. 1L pH=4的O.lmol LCr,O.溶液中Ci2O7'離子數(shù)為【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A.DQ的質子數(shù)為10, 18gD,O的物質的量為心0.9moL則18g重水(D、O)中所含質 -20g/mol-子數(shù)為9Na,A錯誤;B. NO、與H、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O2+H:O=2HNO3+NO,該反應消耗3個NO?分子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個,則有3moi的NO?參與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q B錯誤:C

3、. 一個s式弋會/)分子中含有的S-S鍵數(shù)為8個,32gss的物質的量為8X荔mol = gm°L則含有的S-S鍵數(shù)為:x8xNa=Na,C正確; OD.酸性Kqo溶液中存在:Ci2;+Hq=2CiO:十21r,含Cl元素微粒有Ct2。與和CrO;-,則IL pH=4的0.Imol 1?降5。7溶液中Ci2。子離子數(shù)應小于0.1Na , D錯誤;故選C。3.實驗室制備卜.列氣體的方法可行的是氣體方法A氨氣加熱氯化核固體B二氧化氮將鋁片加到冷濃硝酸中C硫化氫向硫化鈉固體滴加濃硫酸D氧氣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鋅的混合物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氯化

4、鉞不穩(wěn)定,加熱易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但兩者遇冷又會化合生成氯化鉞固體,所以不 能用于制備氨氣,A不可行:B.將鋁片加到冷濃硝酸中會發(fā)生鈍化現(xiàn)象,不能用于制備二氧化氮,B不可行;C.硫化氫為還原性氣體,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不能用濃硫酸與硫化鈉固體反應制備該硫化氫氣體,因為 該氣體會與濃硫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不可行;D.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缽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鉀和氧氣,二氧化缽作催化劑,可用此方法制備氧氣,D可行:故選D。4,卜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醇既可發(fā)生取代反應也可發(fā)生加成反應B.用飽和碳酸氫納溶液可以鑒別乙酸和乙醇C.烷慌的沸點高低僅取決于碳原子數(shù)的多少D.戊二烯與環(huán)戊烷互為同分異構

5、體【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A.甲醇為一元飽和醇,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A錯誤;B.乙酸可與飽和碳酸氫鈉反應,產生氣泡,乙醇不能發(fā)生反應,與飽和碳酸鈉互溶,兩者現(xiàn)象不同,可用 飽和碳酸氫納溶液可以鑒別兩者,B正確:C.含相同碳原子數(shù)的烷燒,其支鏈越多,沸點越低,所以燒燃的沸點高低不僅僅取決于碳原子數(shù)的多少, c錯誤:D.戊二烯分子結構中含2個不飽和度,其分子式為C$Hs,環(huán)戊烷分子結構中含1個不飽和度,其分子式 為C5H處兩者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為同分異構體,D錯誤。故選B。5.W、X、Y、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W和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 也是Y的最外層電子

6、數(shù)的2倍。W和X的單質常溫卜.均為氣體。卜.列敘述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Z>Y>X>WB. W與X只能形成一種化合物C. Y氧化物為堿性氧化物,不與強堿反應D. W、X和Z可形成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健的化公物【答案】D【解析】【分析】W. X、Y、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W和X的最外層電子 數(shù)之和,也是Y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則分析知,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偶數(shù),W和X的單質常溫卜.均為 氣體,則推知W和X為非金屬元素,所以可判斷W為H元素,X為N元素,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56, Y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3,則Y為A1元素,Z為S元素,據(jù)此結合元

7、素及其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質分析解答。2【詳解】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W H元素,X為N元素,Y為A1元素,Z為S元素,則A.電子層數(shù)越多的元素原子半徑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依次減弱,則原子半徑:Y(A1)>Z(S)>X(N) >W(H), A 錯誤;B. W為H元素,X為N元素,兩者可形成NH3和N?H4, B錯誤;C. Y為A1元索,其氧化物為兩性氧化物,可與強酸、強堿反應,C錯誤;D. W、X和Z可形成(NH)S、NH4HS,兩者既含有離子鍵又含行共價鍵,D正確。 故選D。6.已知相同溫度下,K:p(BaSOjvJ(BaCO3)。某溫度下,飽和溶液中-lgc(S。;)、 與

8、回咿產)的關系如圖所示。(gou)2mt 086)3號,卜列說法正確的是A.曲線GX弋表BaCOj的沉淀溶解曲線B.該溫度b BaSO4的長子(BaSC>4)值為1.0 x 1010C.加適品BaCL固體可使溶液由a點變到b點/c(SO;)')eg)B【解析】【分析】BaCO3. BaSCh 均為難溶物,飽和溶液中一lgk(Ba) + lgc(SO:) = lgc(Ba/)xc(SO:) = -lg/C:p(BaSO4),同理可知溶液中一lgc(Ba2-) + -lgc(CO;) = -lgKXBaCO3),因 /C3p(BaSO4)< /C:p(BaCO3),則 一 lg

9、K:p(BaCO3) V -lg/C:p(BaSO4),由此可知曲線為 一 lgc(Ba:')與一 1g式 SO:)的關系, 曲線為一國卜9屐+)與-lgc( CO;月的關系?!驹斀狻緼.由題可知,曲線上的點均為飽和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線為BaSO的沉 淀溶解曲線,選項A錯誤;B.曲線為BaSCh溶液中Tgc(Ba2 )與Tgc(SO;)的關系,由圖可知,當溶液中一lgc(Ba? ) = 3時, -lgc(SO; )=7,則一lgK:p(BaSOM = 7+3 = 10,因此 K:p(BaSOj)= 1.0x10 。,選項 B 正確;C.向飽和BaSOj溶液中加入適量

10、BaCL固體后,溶液中4Ba)增大,根據(jù)溫度不變則K:p(BaSOj)不變可知,溶液中c(SOj)將減小,因此a點將沿曲線向左上方移動,選項C錯誤:D.由圖可知,當溶液中"Ba)=10 5時,兩溶液中SO:)dCO;)=10力-力選項D錯誤;10/19答案選B。7 .乙醛酸是一種ifi要的化工中間體,可果用如卜.圖所示的電化學裝置合成。圖中的雙極膜中間層中的HO解離為H*和OH,并在直流電場作用下.分別問兩極遷移。卜列說法正確的是電源OHC -OHC、 O OII IIHOCCOH(乙二酸)H OHJ- OHC-)/ OHC-酸-醛-OH-C乙石墨電極飽和乙二酸溶液雙極膜乙二醛+KB

11、r酸溶液A. KBr在上述電化學合成過程中只起電解質的作用O OO O8 .陽極上的反應式為:II II +2T+2e-= II II +H:OHO -C-C-OII HO-C-C-HC.制得2moi乙醛酸,理論上外電路中遷移了 Imol電子D.雙極膜中間層中的H-在外電場作用卜向鉛電極方向遷移【答案】D【解析】【分析】該裝置通電時,乙二酸被還原為乙醛酸,因此鉛電極為電解池陰極,石墨電極為電解池陽極,陽 極上B被氧化為Bi:, B口將乙二醛氧化為乙醛酸,雙極膜中間層的H-在直流電場作用卜移向陰極,OH- 移向陽極?!驹斀狻緼. KB1在上述電化學公成過程中除作電解質外,同時還是電解過程中陽極的

12、反應物,生成的Bn 為乙二醛制備乙醛酸的中間產物,故A錯誤;B.陽極上為Br失去電子生成Bn,Bn將乙二醛氧化為乙醛酸,故B錯誤:C.電解過程中陰陽極均生成乙醛酸,Imol乙二酸生成Imol乙醛酸轉移電子為2m01, Imol乙二醛生成Imol 乙醛酸轉移電子為2mol,根據(jù)轉移電子守恒可知每生成Imol乙醛酸轉移電子為Imol,因此制得2mol乙醛 酸時,理論上外電路中遷移了 2mol電子,故C錯誤;D.由上述分析可知,雙極膜中間層的H-在外電場作用卜移向陰極,即IT移向鉛電極,故D正確; 綜上所述,說法正確的是D項,故答案為D。二、非選擇題8.碘(紫黑色固體,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廣泛用于醫(yī)

13、藥、染料等方面?;卮鸩妨袉栴}:(1)11的一種制備方法如卜.圖所示:AgNO,Fe 粉Cl2IJJ凈化除氯后含i海水一靛一 懸濁液一 的一一i2沉淀加入Fe粉進行轉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生成的沉淀與硝酸反應,生成 后可循環(huán)使用。通入C1?的過程中,著氧化產物只有一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反應物用量比n(Cl:)/n(FeI:)=1.5W,氧化產物為:當1】(。)/11位日)1.5,單質碘的收率會降低,原因是(2)以NalOj為原料制備打的方法是:先向NaK)3溶液中加入計量的NaHSOj,生成碘化物: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lO溶液,反應得到L,上述制備L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0(3)KI溶

14、液和CuSOj溶液混合可生成Cui沉淀和I?,若生成消耗的KI至少為 mol。1二在KI溶液中可發(fā)生反應L+1 UI;。實驗室中使用過量的KI與CuSO/容液反應后,過混 濾液經水蒸氣蒸 儲可制得高純碘。反應中加入過量KI的原因是0【答案】(l).2AgI+Fe=2Ag+Fe»+2r(2). AgNO3 (3). FeL+CL=L+FeCl2 (4). L. FeCl5 (5).L被過量的Cl,進一步氧化(6). 2IO;+5HSO;=I,+5SO:+3H-十HQ.4.防止單質碘析出【解析】【分析】【詳解】(1)由流程圖可知懸濁液中含Agl , Agl可與Fe反應生成Fei?和Ag,

15、 Fei?易溶于水,在離子方 程式中能拆,故加入Fe粉進行轉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gI+Fe=2Ag+Fe»+2r,生成的銀能與硝酸反應生 成硝酸銀參與循環(huán)中,故答案為:2AgI+Fe=2Ag+ Fe-+21-; AgNOJ;通入Cl?的過程中,因I還原性強于Fe>, Cl?先氧化還原性強的I-,若氧化產物只有一種,則該氧化產 物只能是X,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Iz+CL=L+FeCL,若反應物用量比n(ClJ/n(F&J=L5時即C1?過 量,先氧化完全部1一再氧化Fe-,恰好將全部和Fe>氧化,故氧化產物為Iz.FeCb,當n(Cl2 )/n(FeIz )

16、>1.5 即CL過量特別多,多余的氯氣會與生成的單質碘以及水繼續(xù)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單質碘的收率會降低,故 答案為:FeL+CL= b+FeCL; X、FeClJ; L被過量的Cl1進一步氧化;(2)先向NaIO3溶液中加入計量的NaHSO3,生成碘化物即含的物質;再向混合溶液中(含1)加入NalC溶液,反應得到L,上述制備L的兩個反應中r為中間產物,總反應為IO;與HS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SO:和L,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及元索守恒配平離子方程式即可得:2IO;+5HSO;=L+5soi+31T+H.O,故答案為:210;十5HSO;=L+5so:十3JT十H.O;(3) KI

17、溶液和CuSOj溶液混合可生成Cui沉淀和I?,化學方程式為4KI+2CuSO4=2CulJ +L+2KzsCh,若 生成ImolL,則消耗的KI至少為4mol:反應中加入過量KI,1濃度增大,可逆反應L+1-I;平衡右移, 增大L溶解度,防止L升華,有利于蒸溜時防止單質碘析出,故答案為:4;防止單質碘析出。 一9.膽砒(CuSO/5Hq)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某小組用工業(yè)廢銅焙燒得到的CuO (雜質為氧化鐵及泥沙) 為原料與稀硫酸反應制備膽磯,并測定其結晶水的含量?;卮鸩?列問題:(1)制備膽研時,用到的實驗儀器除量筒、酒精燈、玻璃棒、漏斗外,還必須使用的儀器有(填標號)。A.燒杯B.容量瓶

18、C.蒸發(fā)皿D.移液管(2)將CuO加入到適量的稀硫酸中,加熱,其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與直接用廢銅和濃硫酸反 應相比,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3)待CuO完全反應后停止加熱,邊攪拌邊加入適量H?O>冷卻后用NH3HO調pH為3.54,再煮沸 lOnun ,冷卻后過濾。濾液經如下實驗操作:加熱蒸發(fā)、冷卻結晶、乙醇洗滌、,得到 膽磯。其中,控制溶液pH為3.54的目的是,煮沸l(wèi)Onrni的作用是o(4)結晶水測定:稱量干燥卅堪的質量為加入膽根后總質量為m丁將坨煙加熱至膽機全部變?yōu)榘咨? 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溫后稱量,重當上述操作,最終總質量恒定為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膽根分子中結晶水的個數(shù)為(寫表達式卜(5

19、)卜列操作中,會導致結晶水數(shù)目測定值偏高的是(填標號)。膽研未充分干燥地期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卻加熱時有少膽磯迸濺出來A【答案】.A、C (2). CUO+H2SO4 = CUSO4+H2O (3).不會產生二氧化硫且產生等量膽磯消耗硫酸少(硫酸利用率高) (4).過濾 (5).干燥 (6).除盡鐵,抑制硫酸銅水解(7).破壞氫氧化鐵膠體,易于過濾(8)80(7% -b)9(嗎一網)(9).©©【解析】【分析】【詳解】(1)制備膽機時,根據(jù)超干信息可知,需進行溶解、過濾、結晶操作,用到的實驗儀器除量筒、酒 精燈、玻璃棒、漏斗外,還必須使用的儀器行燒杯和蒸發(fā)皿,A、C符合題意,故

20、答案為:A、C:A(2)將CuO加入到適品的稀硫酸中,加熱,其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SO尸CuSOj+H。直接用 廢銅和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與二氧化硫和水,與這種方法相比,將CuO加入到適量的稀硫酸中,加熱制 備膽研的實驗方案具有的優(yōu)點是:不會產生二氧化硫且產生等量膽磯消耗硫酸少(硫酸利用率高):(3)硫酸銅溶液制硫酸銅晶體,操作步驟有加熱蒸發(fā)、冷卻結晶、過濾、乙醇洗滌、干燥;CuO中含氧化 鐵雜質,溶干硫酸后會形成鐵離子,為使鐵元索以氫氧化鐵形成沉淀完全,需控制溶液pH為3.54,酸性 環(huán)境同時還可抑制銅離子發(fā)生水解;操作過程中可能會生成氫氧化鐵膠體,所以煮沸10mm,目是破壞

21、氫氧化鐵膠體,使其沉淀,易于過濾,故答案為:過濾:干燥;除盡鐵,抑制硫酸銅水解:破壞氫氧化鐵 膠體,易于過濾:(4)稱量干燥珀煙的質量為犯,加入膽研后總質量為/%,將知期加熱至膽磯全部變?yōu)榘咨?,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溫后稱量,重復上述操作,最終總質量恒定為。則水的質量是(叫一叫應,所以膽研(CuSOeHQ)中n值的表達式為粵普:與誓, loIoO解得口=警誓Mi) 膽磯未充分干燥,搦飭所測g偏大,根據(jù)n-80(/h: 一?3)9(b 一叫)可知,最終會導致結晶水數(shù)目定值偏高,符合題意:用堪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卻,部分白色硫酸銅會與空氣中水蒸氣結合重新生成膽研,導致所測g偏大,根80(八 一/)據(jù)n=7

22、L寧可知,最終會導致結晶水數(shù)目定值偏低,不符合題意:9(一一網)80(八一 八)加熱膽磯晶體時有晶體從珀煙中濺出,會使m3數(shù)值偏小,根據(jù)n=不L-'可知,最終會導致結晶 9("一)水數(shù)目定值偏高,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0.二氧化篋催化加氫制甲醇,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回答卜列問即:(1)二氧化碳加氫制甲爵的總反應可表示為:CO:(g)+3H2(g)= CH3OH(g)+H:O(g)該反應一般認為通過如卜步驟來實現(xiàn): CO2 (g)+H2 (g)=CO(g)+H2O(g) AH=H41kJmol" CO(g戶2H式g)=CH30H(g) AH

23、2 =90kJmo-總反應的AH=kJ mol1;若反應為慢反應,卜列示意圖中能體現(xiàn)上述反應能最變化的是(填標號),判斷的理由是。體系俅M 體系隆M A.CCOMM2H,0+3HCH.OH+HO體 系 偃 B.反應證再反應避冏反應迷界體系像MD(2)合成總反應在起始物n(Hj/n(COj=3時,在不同條件卜達到平衡,設體系中甲憎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 x(CH3OH),在t=250C下的x(CH30H)p、在p=5xlO$Pa下的乂解區(qū)011)t如圖所示。p/lOTa0 IO-23 / 19200 210 220 230 240 230 260 270 290t/X2用各物質的平衡分壓表示總反應的平

24、衡常數(shù),表達式Kp=:圖中對應等壓過程的曲線是,判斷的理由是;當x(CHjOH)=0.10時,CO?的平衡轉化率a=,反應條件可能為或_。p(H9)p(CHQH)p3(H)p(COj質的最分數(shù)變小.33.3%【答案】 (1). -49(2). A (3). AM為正值,A/二為和A/為負值,反應的活化能大于反應的b.總反應A7/V0,升高溫度時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甲醇的物(8). 5xlO5Pa, 210(9). 9X 105Pa, 250c【解析】【分析】【詳解】(1)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總反應可表示為:CO.(g) + 3H.(g) = CH3OH(g) + H.O(g)f該反應 J一般

25、認為通過如下步驟來實現(xiàn):CO2 (g)+H: (g)=CO(g)+H:O(g),CO(g片2H*g)=CH3OH(g) AH2=-90kJ.mor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可得二氧化碳加氮制甲醇的 總 反 應 為 :COz(g) + 3H:(g)= CH3OH(g)+H2O(g)AH=(+4IkJ.mol1) + (OkJ.mol1 )=-49kJ.mol1;該反應總反應為放熱反應,因此生成物總能量低于 反應物總能后,反應為慢反應,因此反應的活化能高于反應,同時反應的反應物總能最低于生成 物總能最,反應的反應物總能最高于生成物總能最,因此示意圖中能體現(xiàn)反應能最變化的是A項,故答案為:-49: A: 從

26、為正值,A必為和M為負值,反應的活化能大于反應的。(24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總反應為CO1(g) + 3H式g)= CH3OH(g) + H2O(g),因此利用各物質的平衡分壓表示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p=p(H9).p(CHQH)p3(H)p(COj,故答案為:p(H:Q).p(CH3QH)p,(H)p(COj °該反應正向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時平衡逆向移動,體系中x(CHjOH)將減小,因此圖中對應等壓過程 的曲線是b,故答案為:b:總反應AHvO,升高溫度時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甲醇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變小。3H2 (g)+CO2 (g)CH3OH(g)+H2O(g)33x3-3

27、x解得x=;mol,平衡時CO?的轉化率起始(mol)設起始(CO:j)=lmol, (氏尸3mol,則在心/ 轉化(mol)平衡(mol)時 x(CHQH)R。時,(3.3x)+(1.x)+x+x=0Xa=3mO1xl()0%=33.3%;由圖可知,滿足平衡時x(CH30H)=0.10 的條件有:5xlO5Pa, 2100c或 9xi()5pa, Imol250。故答案為:33.3%; 5xlO5Pa, 210*C; 9xlO5Pa, 250o【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11.我國科學家研發(fā)的全球首套下噸級太陽能燃料合成項目被形象地稱為“液態(tài)陽光”計劃。該項目通過太陽 能發(fā)電電解水制氫,再

28、采用高選擇性催化劑將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爵?;卮鸩?列問題:(I)太陽能電池板主要材料為單晶硅或多晶硅。Si的價電子層的電子排式為:單晶硅的晶體類型 為。S1CL是生產高純硅的前驅體,其中Si采取的雜化類型為。S1CL可發(fā)生水解反應,機 理如F:含s、p、d軌道的雜化含s、p、d軌道的雜化類型有:dsp二、sp&spd,中間體S1CL(H中Si采取的雜化類型為(填標號)。(2) CO?分子中存在 個。鍵和 個兀鍵。(3)甲醇的沸點(64.7'C)介于水(100)和甲硫酸(CH£H, 7.6C )之間,其原因是(4)我國科學家發(fā)明了高選擇性的二氧化喋加氫合成甲醇的催化劑,

29、其組成為ZnO/ZrO?固溶體。四方ZrO? 晶胞如圖所示。Z盧離子在晶胞中的配位數(shù)是,晶胞參數(shù)為a pm、a pm. cpm,該晶體密度為g-cm-3 (寫出表達式)。在ZrO?中摻雜少量ZrO后形成的催化劑,化學式可表示為ZocZaQy,則 y=(用x表達)。 O ®Zr【答案】 (1). 3s:3p2.原子晶體(共價晶體),sp3 .2(6).2(7).甲硫4x91+8x16醇不能形成分子間氫鍵,而水和甲醇均能,且水比甲醇的氫鍵多.8(9). -yy(10).a-cxAr xlO2-x【解析】【分析】【詳解】(1)基態(tài)S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ls?2s?2P63s?3pL因此

30、Si的價電子層的電子排式為3smp?;品體硅中Si原子與Si原子之間通過共價鍵相互結合,整塊晶體是一個三維的共價鍵網狀結構,因此晶體硅為4-4x1原子晶體;S1CX中Si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 4,因此Si原子采取sp3雜化;由圖可知,SiCUHzO)中Si原子的6鍵數(shù)為5,說明Si原子的雜化軌道數(shù)為5,由此可知Si原子的雜化類型為sp,d,故答案為:3s23p2:原子晶體(共價晶體):spi:(2)CCh的結構式為O=C=O, 1個雙健中含有1個6健和1個n健,因此1個CO?分子中含有2個6鍵和2個兀鍵,故答案為:2: 2: (3)甲醇分子之間和水分子之間都存在氫鍵,因此沸點高于不含分子間氫

31、鍵的甲硫醇,甲醇分子之間氨健的 總強度低于水分子之間氫鍵的總強度,因此甲醉的沸點介于水和甲硫醉之間,故答案為:甲硫醇不能形成 分子間氫鍵,而水和甲幅均能,且水比甲醇的氫健多: (4)以晶胞中右側面心的ZA為例,同一晶胞中與Zy連接最近且等距的O"數(shù)為4,同理可知右側晶胞中有 4個O與Z?,相連,因此Zr*離子在晶胞中的配位數(shù)是4+48; 1個晶胞中含有4個ZrO?微粒,1個晶胞的,1個晶胞的體積為Na4mol x 9 lg/mol + 8mol x 16g/mol(ax 1010cm)x(ax 1010cm)x(cx l(r10cm)-a2cx 103Ocm 因此該晶體密度4x91+

32、8x16 a qnj g 4x91 + 8x16-= Na=一g em-3:在Z2n中摻雜少量Zro后形成的催化劑,化學式可表示V - a ex X10a-cxlO-30cm3A 為ZiixZrpxOy,其中Zn元素為+2價,Zr為+4價,O元素為-2價,根據(jù)化合物化合價為0可知2x+4x(l-x)=2y,4x91+8x16解得產2-x,故答案為:-777右;2-x ncxNa xlO【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12.近年來,以大豆素(化合物C)為主要成分的大豆異黃酮及其衍生物,因其具有優(yōu)良的生理活性而備受關注。大豆索的合成及其衍生化的一種工藝路線如卜.:HOCOOH DBF3/EtQ2)TCTDMFH3CCOO1)H2SO4THF/H2O 2)KOHMeO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