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中心與工具選項板實用教案_第1頁
設計中心與工具選項板實用教案_第2頁
設計中心與工具選項板實用教案_第3頁
設計中心與工具選項板實用教案_第4頁
設計中心與工具選項板實用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1 觀察(gunch)設計信息啟動(qdng)設計中心【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ADCENTER菜單:“工具”|“選項板”|“設計中心”工具欄:“標準”|“設計中心”快捷鍵:CTRL+2【操作格式(g shi)】命令:ADCENTER第2頁/共22頁第1頁/共22頁第一頁,共22頁。8.1 觀察(gunch)設計信息插入(ch r)圖塊 系統(tǒng)(xtng)根據(jù)鼠標拉出的線段的長度與角度確定比例與旋轉角度。插入圖塊的步驟如下所示。(1)從文件夾列表或查找結果列表選擇要插入的圖塊,按住鼠標左鍵,將其拖動到打開的圖形。 松開鼠標左鍵,此時,被選擇的對象被插入到當前被打開的圖形當中。利用當前設置的捕捉方式

2、,可以將對象插入到任何存在的圖形當中。(2)按下鼠標左鍵,指定一點作為插入點,移動鼠標,鼠標位置點與插入點之間距離為縮放比例,按下鼠標左鍵確定比例。用同樣方法移動鼠標,鼠標指定位置與插入點連線與水平線角度為旋轉角度。被選擇的對象是根據(jù)鼠標指定的比例和角度插入到圖形當中的。第3頁/共22頁第2頁/共22頁第二頁,共22頁。8.1 觀察(gunch)設計信息圖形(txng)復制1在圖形之間復制圖塊 利用AutoCAD 設計中心可以瀏覽和裝載需要(xyo)復制的圖塊,然后將圖塊復制到剪貼板,利用剪貼板將圖塊粘貼到圖形當中。具體方法如下所示。(1)在控制板選擇需要(xyo)復制的圖塊,右擊打開快捷菜單

3、,選擇“復制”命令。(2)將圖塊復制到剪貼板上,然后通過“粘貼”命令粘貼到當前圖形上。第4頁/共22頁第3頁/共22頁第三頁,共22頁。8.1 觀察設計(shj)信息2在圖形之間復制圖層(1)拖動圖層到已打開的圖形:確認要復制圖層的目標圖形文件被打開,并且是當前的圖形文件。在控制板或查找結果列表框選擇(xunz)要復制的一個或多個圖層。拖動圖層到打開的圖形文件。松開鼠標后,被選擇(xunz)的圖層即被復制到打開的圖形當中。(2)復制或粘貼圖層到打開的圖形:確認要拷貝的圖層的圖形文件已被打開,并且是當前的圖形文件。在控制板或查找結果列表框選擇(xunz)要復制的一個或多個圖層。右擊打開快捷菜單,

4、在快捷菜單中選擇(xunz)“復制到粘貼板”命令。如果要粘貼圖層,確認粘貼的目標圖形文件已被打開,并為當前文件。右擊打開快捷菜單,在快捷菜單選擇(xunz)“粘貼”命令。圖形(txng)復制第5頁/共22頁第4頁/共22頁第四頁,共22頁。8.2 工具(gngj)選項板【執(zhí)行方式】命令行:TOOLPALETTES菜單:“工具(gngj)”|“選項板”|“工具(gngj)選項板”工具(gngj)欄:“標準”|“工具(gngj)選項板窗口”快捷鍵:Ctrl+3【操作格式】命令:TOOLPALETTES系統(tǒng)自動打開工具(gngj)選項板窗口,如圖所示。打開(d ki)工具選項板第6頁/共22頁第5頁

5、/共22頁第五頁,共22頁。8.2 工具(gngj)選項板1移動和縮放工具(gngj)選項板窗口2自動隱藏3“透明度”控制工具選項板的顯示(xinsh)控制第7頁/共22頁第6頁/共22頁第六頁,共22頁。8.2 工具(gngj)選項板【執(zhí)行(zhxng)方式】命令行:CUSTOMIZE菜單:“工具”|“自定義”|“工具選項板”快捷菜單:在任意工具欄上右擊鼠標,然后選擇“自定義”命令工具選項板:“特性”按鈕 |“自定義選項板”(或“新建選項板”)【操作格式】命令:CUSTOMIZE新建工具(gngj)選項板第8頁/共22頁第7頁/共22頁第七頁,共22頁。8.2 工具(gngj)選項板(1)將

6、圖形、塊和圖案填充(tinchng)從設計中心拖動到工具選項板上。(2)使用“剪切”、“復制”和“粘貼”命令將一個工具選項板中的工具移動或復制到另一個工具選項板中。向工具選項板添加(tin ji)內容第9頁/共22頁第8頁/共22頁第八頁,共22頁。8.3 實例 手動串聯(lián)電阻啟動(qdng)控制電路圖第10頁/共22頁第9頁/共22頁第九頁,共22頁。8.3 實例(shl) 手動串聯(lián)電阻啟動控制電路圖【繪制步驟】(1)利用各種繪圖和編輯(binj)命令繪制如圖8-10所示的各個電氣元件圖形,并按圖8-10所示代號將其分別保存到“電氣元件”文件夾中。第11頁/共22頁第10頁/共22頁第十頁,共

7、22頁。8.3 實例 手動串聯(lián)電阻啟動(qdng)控制電路圖(2)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設計(shj)中心” 按鈕 ,并打開“工具選項板”對話框,打開設計(shj)中心和工具選項板,如圖8-11所示。第12頁/共22頁第11頁/共22頁第十一頁,共22頁。8.3 實例 手動串聯(lián)電阻(dinz)啟動控制電路圖(3)在設計中心的“文件夾”選項卡下找到剛才繪制電器元件(yunjin)時保存的“電氣元件(yunjin)”文件夾,在該文件夾上單擊鼠標右鍵,打開快捷菜單,選擇“創(chuàng)建塊的工具選項板”命令,如圖8-12所示。第13頁/共22頁第12頁/共22頁第十二頁,共22頁。8.3 實例 手動串聯(lián)電阻啟

8、動(qdng)控制電路圖(4)系統(tǒng)自動在工具選項板上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電氣元件”的工具選項板,如圖8-13所示,該選項板上列出了“電氣元件”文件夾中的各圖形,并將每一個圖形自動轉換成圖塊。(5)按住鼠標左鍵,將“電氣元件”工具選項板中的M圖塊拖動到繪圖區(qū)域(qy),電動機圖塊就插入到新的圖形文件中了,如圖8-14所示。第14頁/共22頁第13頁/共22頁第十三頁,共22頁。8.3 實例 手動串聯(lián)(chunlin)電阻啟動控制電路圖第15頁/共22頁第14頁/共22頁第十四頁,共22頁。8.3 實例 手動串聯(lián)電阻(dinz)啟動控制電路圖(6)在工具選項板中插入的圖塊不能旋轉,對需要旋轉的圖塊,可利

9、用“旋轉”和“移動”命令進行( jnxng)旋轉和移動操作,也可以采用直接從設計中心拖動圖塊的方法實現(xiàn),現(xiàn)以圖8-15所示繪制水平引線后需要插入旋轉的FU圖塊為例,講述旋轉和移動圖塊的方法。第16頁/共22頁第15頁/共22頁第十五頁,共22頁。8.3 實例(shl) 手動串聯(lián)電阻啟動控制電路圖 打開設計中心(zhngxn),找到“電氣元件”文件夾,選擇該文件夾,設計中心(zhngxn)右邊的顯示框列表內顯示該文件夾中的各圖形文件,如圖8-16所示。第17頁/共22頁第16頁/共22頁第十六頁,共22頁。8.3 實例 手動串聯(lián)(chunlin)電阻啟動控制電路圖 選擇其中的fu.dwg文件,按

10、住鼠標左鍵,拖動到當前繪制的圖形中,系統(tǒng)提示如下:命令: _-INSERT 輸入塊名或 ?: D:sanweishuwurenyouAutoCAD 2009電氣設計基礎教程源文件8電氣元件fu.dwg單位(dnwi): 毫米 轉換: 0.0394指定插入點或 基點(B)/比例(S)/X/Y/Z/旋轉(R): (捕捉圖8-17中的1點)輸入 X 比例因子,指定對角點,或 角點(C)/XYZ(XYZ) : 1輸入 Y 比例因子或 :指定旋轉角度 : -90(也可以通過拖動鼠標動態(tài)控制旋轉角度,如圖8-17所示)插入結果如圖8-18所示。第18頁/共22頁第17頁/共22頁第十七頁,共22頁。8.3

11、 實例 手動串聯(lián)電阻啟動(qdng)控制電路圖第19頁/共22頁第18頁/共22頁第十八頁,共22頁。8.3 實例 手動串聯(lián)(chunlin)電阻啟動控制電路圖繼續(xù)利用工具選項板和設計中心插入(ch r)各圖塊,最終結果如圖8-9所示。(7)最后,如果不想保存“電氣元件”工具選項板,可以在“電氣元件”工具選項板上單擊鼠標右鍵,打開快捷菜單,選擇“刪除選項板”命令,如圖8-19所示,系統(tǒng)打開提示框,如圖8-20所示,單擊“確定”按鈕,系統(tǒng)自動將“電氣元件”工具選項板刪除。圖8-19 快捷(kui ji)菜單 圖8-20 提示框 第20頁/共22頁第19頁/共22頁第十九頁,共22頁。8.3 實例(shl) 手動串聯(lián)電阻啟動控制電路圖刪除(shnch)后的工具選項板如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