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測量技術設計方案_第1頁
地形測量技術設計方案_第2頁
地形測量技術設計方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 0 0 地 形 測 量 技 術 設 計 方 案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二OO七年六月一、 基本情況:(一)測區(qū)概況本測區(qū)位于德陽與中江交界處,富興鎮(zhèn),富興鎮(zhèn)是典型的丘陵地帶,地 形相對復雜,位于測區(qū)邊緣有德中路, 其中包括富興鎮(zhèn), 富興鎮(zhèn)陽平辦事處, 會棚辦事處,三個測區(qū)面積大約 2 平方公里。(二)目的任務: 為滿足甲方規(guī)劃設計及施工需要, 需對該地區(qū)進行 1:500 比例尺地形圖 的測繪。(三)已有資料 測區(qū)范圍為各集鎮(zhèn)新址范圍,具體范圍由甲方實地現(xiàn)場指定; 二、作業(yè)技術 依據(jù)(一)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 93)(簡稱“規(guī)范”)(二) 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

2、GB/T7929 1995)(三)經審查批準的 1:500 地形測量技術方案(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三、控制測量(一)根據(jù)測區(qū)情況:1、首級控制:由于本次測圖沒有 GPS固全站儀 做首級控制測量。(二)加密控制在首級控制點的基礎上按I、H級導線、圖根點分級進行,標志采用簡易標志,1級導線點按I。1、1 02進行編號,H級導線點按H01、H 02流水編號,圖根點按 Tl、T2流水編號。(三)導線測量主要技術要求等級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km)測角中誤差()測距中誤 差(mm)測距相對中誤差測回數(shù)方位 角閉 合差()相對閉合差DJiDJ2DJ3級40.55151/300002410街11/15

3、000級2.40.258151/140001316荷1/10000級1.20.112151/7000122wn< 1/5000(四)控制測量的觀測均采用日本尼康全站儀進行(已鑒定為I級全站儀)水平方向觀測的技術要求為:等級儀器 型 號光學測微器兩次重合讀數(shù)之差()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中2倍照準差 變動()同一方向 值各測回 較差()一級導線DJ2121812及以下DJ61824(五)I、H級導線點高程控制測量采用全站儀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精度按5等要求,其技術指標為儀器垂直角測回數(shù)指標差較差垂直角較差對向觀測附合或環(huán)形閉合差咼差較差SET2112(對向)< 10< 1060&

4、#174; (mm)30 JD (mm)0(六)I、H級導線的平差計算采用平差易專門軟件進行(南方測繪儀 器公司),平差結果以平差報告輸出。圖根點成果利用全站儀自動記錄計算, 不保留中間觀測成果。四、地形測圖(一)采用全站儀全野外數(shù)字采樣、用計算機配合專門軟件成圖。(二)成圖圖幅為50cm 50cm,圖名及分幅規(guī)格依照圖式及規(guī)范分幅。(三)圖根點的密度以滿足地物、地貌的測繪為原則,通視良好且地形簡單 平坦區(qū)可適當放稀,對居民點等房屋密集區(qū)保證有足夠的點位。(四)地形圖基本精度及要求1、由于咼差較大,基本等咼距選用1.0米;2、 圖根點對于起算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不超過圖上0.1mm高程中誤差 不

5、超過5cm;3、圖上地物點的點位中誤差按“規(guī)范” 4.1.5條執(zhí)行。高程點對相鄰圖 根點中的誤差按“規(guī)范” 4.1.6條執(zhí)行。4、 高程注記點圖上應分布均勻,每平方分米不少于58點。圖根、碎部點高程均取至厘米注記。鐵路、公路中心線交錯排列注記。溝渠底高程圖上注記間隔10cm并測注溝寬。注記以分式標注,分母為溝底高程,分子為 溝寬(注至分米)。并指明測定位置。獨立地物位置、 檢修井蓋頂、 鐵路軌道、道路交叉中心及轉彎處、 河流、 溝渠、塘岸邊、建筑物墻基腳、橋面、較大庭院內、土堆頂、坑穴底、坡度 變化處、坎邊等都應測注高程。一般旱地可不分塊(大片旱地宜分出主要塊),高程注記在圖上每10 cmX

6、10 cm范圍內保證至少8-10個注記。堅固房屋(四層及四層以上以及工廠廠房)內,要測注地平高程。單線田埂上不注記高程,雙線田埂應適當選注高程點。5、測繪內容及表示方法(1)各類控制點一律按“圖示”符號表示。(2)居民地是地形圖的重要地物因素,各類建筑物及主要附屬設施應 按實地輪廓準確測繪。房屋輪廓一律以墻腳外沿測繪,按其樓層、建筑物性質、主要房屋和附 加房屋區(qū)分表示,房屋性質按砼、磚、木劃分。砼:一般指鋼筋混凝框架結 構,磚: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堅固房屋和以磚、木為主要建筑材 料的普通房屋,此類房屋一般,簡單房屋屋頂為瓦者,注“木” ;兩層及兩 層以上的房屋要加注層數(shù)。房屋和建構筑物

7、都應完整測繪,一律不取舍。其輪廓的凸凹在圖上小于0.4mm簡單房屋小于圖上0.6mm可用直線連接。房屋的附屬設施,如圍墻、門墩、門廓、柱廊、臺階、室外樓梯、花臺、谷場、天井(圖上小于6平方 毫米可不表示)。庭院內水井、建筑物下通道、架空房屋、懸空建筑、棚房 等都應很好的表示。臨時性建筑可舍去。建筑中房屋不能測定其準確位置和樓層時,一律按建筑中房屋表示。落地陽臺以圍護結構為準,用實線表示;懸空陽臺用虛線表示;房屋外 的裝飾墻亦應測繪。(3)獨立地物具有方位作用,一律要測繪。尤應注意一、二類方位物 的施測精度,并測注高程。墳地應測繪。(4)道路測繪 普通公路及鋪裝水泥路面公路,要測繪鋪面寬,并注記

8、鋪面材料。路邊 排水溝應表示。機耕道、鄉(xiāng)村路均按實際寬度繪雙線,并加注性質。居民地間應有道路 連接,小路在溝邊時,兩種符號并列,小路位于單線田埂上,則不繪田埂符 號;雙線田埂可代替小路(此時不再繪小路符號) 。路與路之間應接通,組 成網(wǎng)狀,不繪斷頭路。(5)永久性的電力線、通訊線、路燈及電桿位置應實測。永久性的柵 欄、欄桿、籬笆均應測繪。電力線、通訊線在通過集團式村莊和街區(qū)時, 可不連線,只繪連線方向, 電力線入地處應注“入地”二字。地下管線只測繪裸露部分,檢修井實測。(6)河流、塘、堰應測繪河岸線、水涯線。水涯線按測圖時之水位測 定,但應注意上下游及圖幅間的合理、協(xié)調。溝渠寬在 1.0 米至

9、 2.5 米之間用雙線表示,一米以下用單線表示,大于2.5 米以上用陡坎、斜坡配合水涯線表示,應注意高程與流向的協(xié)調。季節(jié) 性水溝不用干溝符號,用一般水溝表示,不繪流向以示區(qū)分。( 7)地貌用地貌符號、高程注記及等高線表示。本區(qū)測繪等高線區(qū)域不多,故應注意加注等高線注記(示坡線、等高線高程)以便于讀圖。土堆和坑穴應予測繪。征用地正建、待建按現(xiàn)狀測繪外圍區(qū)域,內注“施工地” “待建”字樣。(8)本測區(qū)植被主要有稻田、旱地、竹林、經濟作物地等。長年成片 種菜的用菜地表示,經濟作物地應按“圖式”簡注作物種類。植被符號應以能區(qū)分地類為準。 獨立樹需準確測繪。行樹、散樹、獨立竹叢應用相應符號表示,并反映 位置、范圍特征。(9)地理特征要仔細、認真予以調注。居民地必須有名稱注記,當確 無居民地名稱時,可調注主要居住者姓名;當圖內既無地理名稱又無居民地 時,應調注行政村、組名稱。村委會及政府機關所在地,圖上應予標注。鄉(xiāng)(鎮(zhèn)) 、區(qū)(縣)界應認 真調查測繪。(10)圖上有關要素配合表示原則兩個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 可將次要的移位或縮小, 但應保持相互關系, 間隔圖上 0.3mm。房屋、圍墻直接建筑在陡坎上,以建筑物邊線代替陡坎上緣線。 水涯線與陡坎重合時,可用陡坎邊線代替水涯線,水涯線與斜坡腳重合時, 仍將水涯線繪出。五、測繪主要技術人員及儀器設備(一)主要技術人員 龍文星,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