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湯_普濟方卷二一一引_十便良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甘草湯_普濟方卷二一一引_十便良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甘草湯_普濟方卷二一一引_十便良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甘草湯_普濟方卷二一一引_十便良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甘草湯_普濟方卷二一一引_十便良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甘草湯_普濟方卷二一一引_十便良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甘草湯_普濟方卷二一一引_十便良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11.原方91.1.組成: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91.2.功效:冷熱痢,心神煩渴,腹痛,胸膈滯悶。91.3.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一引十便良方。91.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92.相似度100%:烏梅煎92.1.組成:烏梅肉5枚(微炒),訶黎勒5枚(煨,用皮),甘草3寸(炙微赤,銼)。92.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92.3.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92.4.功效:小兒冷熱痢,心神煩渴,腹痛,

2、胸膈滯悶。92.5.來源:圣惠卷九十三。93.相似度100%:甘草散93.1.組成:甘草1分(炙微赤,銼),烏梅肉1分(微炒),訶黎勒2枚(煨,用皮)。93.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93.3.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93.4.功效:小兒痢渴不止。93.5.來源:圣惠卷九十三。104.相似度67%:常山酒104.1.組成:恒山3分,烏梅肉半兩(生用),甘草半兩(生用)。104.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04.3.加:恒山104.4.減:訶黎勒104.5.功效:痰實瘧,發(fā)歇不止。104.6.來源:方

3、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圣濟總錄卷三十五。105.相似度67%:烏梅散105.1.組成:烏梅肉半兩(微炒),恒山1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105.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05.3.加:恒山105.4.減:訶黎勒105.5.功效:小兒瘧,發(fā)作不定,多渴心煩。105.6.來源:圣惠卷八十四。106.相似度67%:常山湯106.1.組成:常山1兩,烏梅肉1兩,甘草3分(并生用)。106.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16.3.加:常山116.4.減:訶黎勒116.5.功效:久瘧不愈。116.6.來源:圣

4、濟總錄卷三十五。117.相似度67%:烏梅甘草湯117.1.組成:烏梅肉5個,甘草5錢。117.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17.3.減:訶黎勒117.4.功效:肝氣有余,肝血不足,以致胃氣痛者。117.5.來源:醫(yī)門八法卷三。118.相似度67%:三味丸118.1.組成:桔梗1兩(切,用蜜拌,于飯上蒸3日),訶黎勒(去核)4個(2個炮,2個生用,趁熱搗),甘草1兩(半生半炙)。118.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18.3.加:桔梗118.4.減:烏梅肉118.5.功效:肺虛聲音不出。128.6.來

5、源:圣濟總錄卷四十八。129.相似度50%:黃連散129.1.組成:黃連(去須,炒)1兩,干姜(炮)1兩,訶黎勒(面裹煨,去核)1兩,地榆(炙,銼)1兩,甘草(炙,銼)半兩,烏梅肉(炒)3分。129.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29.3.加:黃連、干姜、地榆129.4.功效:產后冷痢不止。129.5.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五。1210.相似度50%:附子丸1210.1.組成:附子1枚(炮裂,去皮臍),訶黎勒1分(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銼),白礬3分(燒令汁盡)。1210.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

6、枚。1210.3.加:附子、白礬1210.4.減:烏梅肉1210.5.功效:小兒洞泄。1210.6.來源:圣惠卷九十三。1211.相似度50%:干棗杏仁丸1211.1.組成:干棗肉(焙)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研)1兩,烏梅肉(焙)1兩,甘草(炙,銼)1兩。1311.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311.3.加:干棗肉、杏仁1311.4.減:訶黎勒1311.5.功效:口舌干燥。1311.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七。1312.相似度50%:甘草丸1312.1.組成:甘草1兩(炙微赤,銼),人參1兩(去蘆頭),生干地黃1兩,烏梅肉1兩(微炒)。1312

7、.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312.3.加:人參、生干地黃1312.4.減:訶黎勒1312.5.功效:虛勞,口干舌燥。1312.6.來源:圣惠卷二十七。1313.相似度50%:甘草飲1313.1.組成:甘草半兩(半炙半生),黑豆100粒(半炒半生),生姜半兩(半煨半生),烏梅肉1枚(半炒半生)。1313.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413.3.加:黑豆、生姜1413.4.減:訶黎勒1413.5.功效:暴患熱嗽。1413.6.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五。1414.相似度50%:甘桔湯1414.1.組成:

8、桔梗、甘草各等分,紫蘇葉減半,烏梅肉少許。1414.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414.3.加:桔梗、紫蘇葉1414.4.減:訶黎勒1414.5.功效:咳嗽,風寒外感,不熱不渴者。1414.6.來源:幼科發(fā)揮卷四。1415.相似度50%:柴胡散1415.1.組成:柴胡2兩(去苗),烏梅肉2兩(微炒),甘草1兩(炙微赤,銼),麥門冬1兩半(去心)。1415.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415.3.加:柴胡、麥門冬1415.4.減:訶黎勒1515.5.功效:暴渴,心神煩悶,口舌干焦。1515.6.來源:

9、圣惠卷五十三。1516.相似度50%:黃柏丸1516.1.組成:黃柏(去粗皮,炙)3分,烏梅肉(炒干)1兩,熟艾(微炒)1兩,甘草(炙銼)半兩。1516.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516.3.加:黃柏、熟艾1516.4.減:訶黎勒1516.5.功效:白滯痢及食不消化。1516.6.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五。1517.相似度50%:烏梅丸1517.1.組成:烏梅肉2兩(微炒),艾葉2兩(微炒),黃柏2兩(微炙,炒),甘草1兩(炙微赤,銼)。1517.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517.3.加:艾葉、黃

10、柏1517.4.減:訶黎勒1517.5.功效:白痢,食不消化。1517.6.來源:圣惠卷五十九。1618.相似度50%:黃連丸1618.1.組成:黃連(去須,微炒)1兩,當歸(切,焙)1兩,烏梅肉(微炒干)1兩,訶黎勒(炮,去核)1兩。1618.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618.3.加:黃連、當歸1618.4.減:甘草1618.5.功效:久氣痢不止,或愈或劇。1618.6.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七。1619.相似度50%:栝樓根丸1619.1.組成:栝樓根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1兩,烏梅肉(微炒)1兩。1

11、619.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619.3.加:栝樓根、杏仁1619.4.減:訶黎勒1619.5.功效:虛勞煩熱,口干舌燥,煩渴。1619.6.來源:圣惠卷二十七。1620.相似度50%:圣功散1620.1.組成:干姜(炮)1兩,五倍子1兩,訶黎勒(煨,去核)半兩,甘草(炙,銼)半兩。1720.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720.3.加:干姜、五倍子1720.4.減:烏梅肉1720.5.功效:冷熱不和,下痢赤白,臍腹作痛,里急后重。1720.6.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八。1721.相似度50%:烏

12、梅肉丸1721.1.組成:烏梅肉(熬)8分,熟艾8分,黃柏8分,甘草(炙)8分。1721.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721.3.加:熟艾、黃柏1721.4.減:訶黎勒1721.5.功效:冷白膿痢,食不消。1721.6.來源:外臺卷二十五引延年秘錄。1722.相似度50%:烏梅散1722.1.組成:烏梅肉(焙)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生干地黃(焙)3兩,甘草(炙)1兩。1722.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822.3.加:麥門冬、生干地黃1822.4.減:訶黎勒1822.5.功效:虛躁暴渴

13、。1822.6.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九。1823.相似度50%:訶黎勒散1823.1.組成:訶黎勒5枚,母丁香5枚,肉豆蔻(面裹,燒)1枚,甘草(炙,銼)1錢。1823.2.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823.3.加:母丁香、肉豆蔻1823.4.減:烏梅肉1823.5.功效:泄痢無度。1823.6.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四。18171. 原方1.1. 組成: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2. 功效:冷熱痢,心神煩渴,腹痛,胸膈滯悶。1.3. 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一引十便良方。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14、。2. 相似度100%:烏梅煎2.1. 組成:烏梅肉5枚(微炒),訶黎勒5枚(煨,用皮),甘草3寸(炙微赤,銼)。2.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2.3.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2.4. 功效:小兒冷熱痢,心神煩渴,腹痛,胸膈滯悶。2.5. 來源:圣惠卷九十三。3. 相似度100%:甘草散3.1. 組成:甘草1分(炙微赤,銼),烏梅肉1分(微炒),訶黎勒2枚(煨,用皮)。3.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3.3.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3.4. 功效:小兒痢渴不止。3.5. 來源:圣惠卷九十三。4

15、. 相似度67%:常山酒4.1. 組成:恒山3分,烏梅肉半兩(生用),甘草半兩(生用)。4.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4.3. 加:恒山4.4. 減:訶黎勒4.5. 功效:痰實瘧,發(fā)歇不止。4.6. 來源: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圣濟總錄卷三十五。5. 相似度67%:烏梅散5.1. 組成:烏梅肉半兩(微炒),恒山1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5.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5.3. 加:恒山5.4. 減:訶黎勒5.5. 功效:小兒瘧,發(fā)作不定,多渴心煩。5.6. 來源:圣惠卷八十四。6. 相似度67

16、%:常山湯6.1. 組成:常山1兩,烏梅肉1兩,甘草3分(并生用)。6.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6.3. 加:常山6.4. 減:訶黎勒6.5. 功效:久瘧不愈。6.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五。7. 相似度67%:烏梅甘草湯7.1. 組成:烏梅肉5個,甘草5錢。7.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7.3. 減:訶黎勒7.4. 功效:肝氣有余,肝血不足,以致胃氣痛者。7.5. 來源:醫(yī)門八法卷三。8. 相似度67%:三味丸8.1. 組成:桔梗1兩(切,用蜜拌,于飯上蒸3日),訶黎勒(去核)4個(2個炮

17、,2個生用,趁熱搗),甘草1兩(半生半炙)。8.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8.3. 加:桔梗8.4. 減:烏梅肉8.5. 功效:肺虛聲音不出。8.6. 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八。9. 相似度50%:黃連散9.1. 組成:黃連(去須,炒)1兩,干姜(炮)1兩,訶黎勒(面裹煨,去核)1兩,地榆(炙,銼)1兩,甘草(炙,銼)半兩,烏梅肉(炒)3分。9.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9.3. 加:黃連、干姜、地榆9.4. 功效:產后冷痢不止。9.5.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五。10. 相似度50%:附子丸10.

18、1. 組成:附子1枚(炮裂,去皮臍),訶黎勒1分(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銼),白礬3分(燒令汁盡)。10.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0.3. 加:附子、白礬10.4. 減:烏梅肉10.5. 功效:小兒洞泄。10.6. 來源:圣惠卷九十三。11. 相似度50%:干棗杏仁丸11.1. 組成:干棗肉(焙)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研)1兩,烏梅肉(焙)1兩,甘草(炙,銼)1兩。11.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1.3. 加:干棗肉、杏仁11.4. 減:訶黎勒11.5. 功效:口舌干燥。11.6

19、.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七。12. 相似度50%:甘草丸12.1. 組成:甘草1兩(炙微赤,銼),人參1兩(去蘆頭),生干地黃1兩,烏梅肉1兩(微炒)。12.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2.3. 加:人參、生干地黃12.4. 減:訶黎勒12.5. 功效:虛勞,口干舌燥。12.6. 來源:圣惠卷二十七。13. 相似度50%:甘草飲13.1. 組成:甘草半兩(半炙半生),黑豆100粒(半炒半生),生姜半兩(半煨半生),烏梅肉1枚(半炒半生)。13.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3.3. 加:黑豆、生姜

20、13.4. 減:訶黎勒13.5. 功效:暴患熱嗽。13.6. 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五。14. 相似度50%:甘桔湯14.1. 組成:桔梗、甘草各等分,紫蘇葉減半,烏梅肉少許。14.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4.3. 加:桔梗、紫蘇葉14.4. 減:訶黎勒14.5. 功效:咳嗽,風寒外感,不熱不渴者。14.6. 來源:幼科發(fā)揮卷四。15. 相似度50%:柴胡散15.1. 組成:柴胡2兩(去苗),烏梅肉2兩(微炒),甘草1兩(炙微赤,銼),麥門冬1兩半(去心)。15.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5

21、.3. 加:柴胡、麥門冬15.4. 減:訶黎勒15.5. 功效:暴渴,心神煩悶,口舌干焦。15.6. 來源:圣惠卷五十三。16. 相似度50%:黃柏丸16.1. 組成:黃柏(去粗皮,炙)3分,烏梅肉(炒干)1兩,熟艾(微炒)1兩,甘草(炙銼)半兩。16.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6.3. 加:黃柏、熟艾16.4. 減:訶黎勒16.5. 功效:白滯痢及食不消化。16.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五。17. 相似度50%:烏梅丸17.1. 組成:烏梅肉2兩(微炒),艾葉2兩(微炒),黃柏2兩(微炙,炒),甘草1兩(炙微赤,銼)。17.2. 原方對照

22、: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7.3. 加:艾葉、黃柏17.4. 減:訶黎勒17.5. 功效:白痢,食不消化。17.6. 來源:圣惠卷五十九。18. 相似度50%:黃連丸18.1. 組成:黃連(去須,微炒)1兩,當歸(切,焙)1兩,烏梅肉(微炒干)1兩,訶黎勒(炮,去核)1兩。18.2. 原方對照:甘草(炙)2寸,烏梅肉(微炒)5枚,訶黎勒(煨,用皮)5枚。18.3. 加:黃連、當歸18.4. 減:甘草18.5. 功效:久氣痢不止,或愈或劇。18.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七。19. 相似度50%:栝樓根丸19.1. 組成:栝樓根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1兩,烏梅肉(微炒)1兩。19.2. 原方對照:甘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