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進廢退”與“自然選擇”的現代解釋_第1頁
“用進廢退”與“自然選擇”的現代解釋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用進廢退”與“自然選擇”的現代解釋#TRS_AUTOADD_1217985600625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7985600625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7985600625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7985600625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7985600625LIMARGIN-TOP:0px;M

2、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1)“用進廢退”是法國博物學者拉馬克的主要觀點。拉 馬克是最早把生物進化作為一種學說體系提出來的人。他的主要論點包括:1各種生物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而是長時間進化來的。(這個觀點是正確的。)2復雜的生物是由簡單的生物進化來的,簡單的生

3、物是由非生物一下子產生出來的。(這個觀點屬于“自然發(fā)生 說”,是不正確的。生物的起源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3生物要適應環(huán)境,同一物種的生物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 下會發(fā)生變化,來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這個觀點是正確 的。)4生物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器官會發(fā)達, 不使用的器官會退化。而這種通過生物后天的努力所獲 得的變化,可以遺傳給它的后代。(這就是“用進廢退” 和“獲得性遺傳”的觀點,是不正確的。)用“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觀點來解釋某些生 物現象,似乎也可以解釋得通。例如,對于長頸鹿的進 化,拉馬克認為,長頸鹿的祖先由于生活在缺乏青草的 環(huán)境里,不得不努力伸長頸和前肢去吃樹葉,由于經常

4、 使用,頸和前肢逐漸變長。而這些后天獲得的性狀遺傳 給了后代。這樣,經過很多年,終于產生了現在看到的 長頸鹿。但是,上述解釋有明顯的錯誤。首先,現代遺傳學不支 持“獲得性遺傳”的觀點。我們知道,一切生物的遺傳 物質是核酸,性狀本身是不遺傳的。長頸鹿伸長脖子并 不能改變體內的遺傳基因,因此后天獲得的長脖子變異 將不可能遺傳給后代。其次,“用進廢退”能解釋的現 象,用“自然選擇學說”都能解釋,而“自然選擇學說”能解釋的現象, “用進廢退”卻不一定能解釋。 例如,“用進廢退”就無法解釋生物界許多生物的適應性,如 竹節(jié)蟲怎么努力“使用”自己的身體,才能使身體與竹 節(jié)相似呢?所以,“用進廢退”理論是不科

5、學的。(2)現代達爾文主義 隨著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確立,人們已經很少懷疑生 物是否存在進化了。但是,人們在生物是怎么進化的問 題上,還有很多疑惑。特別是近一個世紀以來,遺傳學、 生態(tài)學、分子生物學、群體遺傳學等學科突飛猛進地發(fā) 展,人們對此進行了發(fā)展和補充。群體遺傳學 現在許多生物學者認為,生物的進化是以群體為單位的, 而不是以個體為單位的。所謂群體,是指一群可以相互 交配的個體(群體和種群的概念是不同的)。當群體中的 某些個體發(fā)生了變異,并通過自然選擇使變異得到積累、 加強和擴散,終于差別越來越大,直到不再能和原來群 體中的個體交配繁殖。也就是說形成了“生殖隔離”, 我們就說新的物種形成了

6、,生物發(fā)生了進化。 “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和“遺傳漂變” “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是日本遺傳學家木村于1968年 提出的。該學說雖然承認達爾文進化論對適應性的解釋, 但他強調,突變確實存在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但通過 分子水平的研究,大多數突變是中性的。這些突變沒有 好壞利害之分,也沒有適應不適應之別,自然選擇在這 里顯然無法發(fā)生作用。這些中性突變中,哪一種變異能 夠流傳,哪一種變異趨于消失, 完全靠機遇, 這種隨機 變動被稱為“遺傳漂變”?!胺肿舆M化的中性學說”可以很容易地解釋分子進化學 中進化速率的問題。以血紅蛋白為例,距今4億多年的志留紀起源的魚,與距今5500萬年前的馬,年代上差了 約4億年,血紅蛋白的氨基酸差異為66個。而從馬到人, 氨基酸差異為18個。計算下來,進化過程的速率基本上 是相當的。也就是說,分子進化的速率與種群大小、物 種壽命、物種的生殖能力都無關,也不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 響。這是“自然選擇學說”不能解釋的?!爸行詫W說” 卻能給出既簡單又合理的解釋?!咎骄俊咳祟惖幕顒訉υS多生物物種的進化起到了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