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脊髓造影影像分析_第1頁
磁共振脊髓造影影像分析_第2頁
磁共振脊髓造影影像分析_第3頁
磁共振脊髓造影影像分析_第4頁
磁共振脊髓造影影像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磁共振脊髓造影影像分析        1材料和方法作者自1996年11月至1997年5月對71例病人進行了常規(guī)MRI及MRM檢查,男49例,女22例,其中頸椎13例次、胸椎7例次、腰椎53例次。采用SIEMENS公司1.5T磁共振掃描儀,Version 25B版本軟件。掃描序列為梯度回波的穩(wěn)態(tài)進動快速三維成像序列(FISP 3D)。腰椎采用脂肪抑制技術(fat suppression),TR=71ms,TE=21ms,激勵角度(flip angle)=7°,

2、采集次數(shù)(no acquisition)=1,矩形掃描野(field of view)為300mm×6/8,矩陣(matrix)181×256,三維掃描帶厚(slab thickness)為36mm,三維分數(shù)(相當于層數(shù)no partition)為24,層厚(slice thickness)為1.5mm,掃描時間(scan time)一般為3分48秒;胸椎及頸椎采用磁化轉移(magnetization transfer),TR=62ms,TE=21ms,flip angle=5°,field of view為200mm×6/8,scan time為3分5

3、4秒,其余參數(shù)同腰椎,掃描方向一般為冠狀面,將得到的三維資料用MIP演算法處理即形成MRM像,可在水平或垂直面旋轉,從各個方向進行觀察。2結果71例行MRM病人,男49例,女22例。頸椎13例次,胸椎7例次,腰椎53例次,1例病人同時行頸、胸、腰椎3處MRM,2例病人同時行頸、胸及胸、腰椎MRM。具體統(tǒng)計結果見表1。Table 1summary of 71 cases MR myelographycervixthoraxlumbertotalnormal33511disc bulge3912disc herniation512935spondyloptosis11vertebral malfo

4、rmation11arachnoid cyst55conjoined nerve root11neurogenic tumor1113Introspinal occupation1236total13755753討論 本組報道采用了FISP 3D法得到MRM像,這種方法于1991年最早為Ross等人采用1。Krudy于1992年報道了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重度T2加權,得到MRM像2,之后,Elgammal等人及國內張雪哲等人也對自旋回波法MRM影像進行了評價3,4。下面我們將具體分析由FISP 3D法所得的MRM影像特點及對于各種病變診斷的應用價值。(1)正常的MRM影像可清楚顯示整個硬膜囊

5、的輪廓及神經根鞘袖,脊髓、神經根及馬尾亦可顯示。與快速自旋回波法比較,由FISP 3D法所得的腰椎MRM影像,其最大的特點是脊神經節(jié)及節(jié)后的一段脊神經亦可清楚顯示(1)。ABFig 1A. Cervical MR myelogram shows normal nerve root sleeves,note collection of lower cervical spine nerves forming brachial plexus; B. Normal lumber MR myelogram shows thecal sac,nerve root sleeves,spinal gangli

6、ons and spinal nerves(2)間盤退變(膨出、突出、脫出)在MRM影像上表現(xiàn)為,突出間盤組織的中等信號影壓迫硬膜囊形成壓跡,以及相應神經根受壓移位,神經根鞘袖抬高、變形、截斷、消失等征象(2)。常規(guī)MRI掃描是依據(jù)矢狀位像來評價間盤退變情況,并以此定位進行軸位掃描。但對于椎間孔處或極外側間盤突出,矢狀位顯示不清,易漏診。另外在神經根型頸椎病中,常規(guī)MRI雖能顯示突出的間盤組織或增生的骨刺,但不能清楚顯示神經根,從而只能間接推斷神經根受壓情況。而MRM影像可以立體地顯示間盤退變及其所造成的神經根壓迫,并清楚顯示頸神經根鞘袖。ABFig 2A. MR myelogram show

7、s disc hernmiation compressing right L5 nerve root; B. MR myelogram shows defect due to disc herniation at C56對于脊髓型頸椎病及胸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常規(guī)MRI像不但可清楚地顯示突出的間盤組織及脊髓受壓的情況,還可顯示脊髓本身信號的改變,即脊髓受壓后水腫變性的情況,而MRM也只是顯示了硬膜囊的外壓性改變,并未提供更多的信息,故MRM對于這組疾病的診斷并沒有多少幫助。(3)椎管狹窄、間盤退變、骨質增生、滑椎等各種原因所致的椎管狹窄,其狹窄的程度在MRM影像上能得到準確顯示,還可同時顯示出

8、常規(guī)脊髓造影所不能顯示的梗阻遠端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的情況。(4)MRM是一種重度T2加權相,對蛛網膜囊腫及神經根囊腫的顯示非常滿意,可清楚地看到囊腫的大小、形狀及有無神經根的壓迫,其立體旋轉的影像可從各個角度觀察。(5)由于MRM能從不同角度顯示神經根,故對于各種神經根走行變異較常規(guī)MRI更具診斷價值,特別是對在椎管內走行較長的腰椎神經根顯示更清楚。還值得一提的是,用FISP 3D法所得到的MRM像能清楚顯示腰椎脊神經節(jié)后的一段脊神經,而常規(guī)MRI、CT、脊髓造影及自旋回波法MRM均不能顯示,因此對于各種原因所造成此段脊神經的損害,F(xiàn)ISP 3D法MRM具有獨一無二的診斷價值,避免了將此段神經

9、根損害誤診為間盤突出而導致錯誤手術的情況。(6)MRM對各種神經源性腫瘤,如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等病的顯示有其獨到之處(3)。神經源性腫瘤多沿著神經根走行分布,可穿過椎間孔呈梭形或啞鈴形,MRM影像可見相應節(jié)段的神經根鞘袖、脊神經節(jié)、脊神經高信號白色影消失,代之以梭形或啞鈴形的略高信號灰白色團塊,其遠端沿神經根走行方向蔓延,逐漸移行為正常的脊神經。MRM較常規(guī)MRI像更能觀察到瘤體的全貌,并增加了多發(fā)神經纖維瘤即神經纖維瘤病的檢出機會,同時顯示多個瘤體。作為MRI像的補充,MRM像更有益于定性診斷及為進一步治療及手術提供更多的信息。Fig 3MR myelogram shows neurofi

10、brosis,note the whole appearance of tumors at L2,L4 and L5 levels(arrows)(7)椎管內占位病變,采用FISP 3D掃描用MIP演算法處理得到的MRM像對于脊髓本身及蛛網膜下腔的顯示不如快速自旋回波方法清楚2,亦不如常規(guī)脊髓造影令人滿意。但原始的三維資料及依據(jù)原始資料所進行的任意方向的多平面重建(multiplan reconstruction;MPR),可明確顯示病變與脊髓的關系,作為對常規(guī)MRI像的補充,有助于病變的定位。綜上所述,MRM不用造影劑,安全無創(chuàng)傷。作為常規(guī)MRI之后附加的序列,所需時間不多,后期像處理亦非常

11、方便,且成像質量完全能達到診斷要求。比較文獻及本組病例所見,作者認為FISP 3D方法所得到的MRM像更有利于神經根、脊神經節(jié)及節(jié)后脊神經的觀察。作為常規(guī)MRI影像的補充,對于間盤退變及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神經損害,蛛網膜囊腫,神經根走行變異及神經源性腫瘤均有其獨到的診斷價值。對椎管內占位病變的定位亦有幫助。 作者單位:袁慧書葉立嫻(100083北京醫(y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放射科)劉曉光(100083北京醫(y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骨科)參考文獻1Ross JS,Tkach J,van Dyke C,et al.Clinical MR imaging of 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pulse sequence,gradient echo techniques,and contrast agents.J Magn Reson Imaging,1991,1:292Krudy AG.MR myelography using heavy T2-weighted fast spin-echo pulse sequence wit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