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修改狀態(tài)日期修改原因及內容摘要修改人審核人批準人編制:審核:批準:本版修改內容日期:日期:日期: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1、標準貫入試驗1.1目的推定砂土、粉土、黏性土、花崗巖殘積上等天然地基的地基承載力,鑒別其巖土性狀。 推定非碎石土換填地基、強夯地基、預壓地基、不加填料振沖加密處理地基、注漿處理地基 等處理土地基礎的地基承載力,評價其地基
2、處理效果。評價復合地基增強體的施工質量。 1.2適用范圍1. 2.1標準貫入試驗可用于以下地基檢測:1、推定砂土、粉土、黏性土、花崗巖殘積上等天然地基的地基承載力,鑒別其巖土性 狀。2、推定非碎石上換填地基、強夯地基、預壓地基、不加填料振沖加密處理地基、注漿 處理地基等處理土地基礎的地基承載力,評價其地基處理效果。3、評價復合地基增強體的施工質量。1. 2. 2標準貫入試驗鑒別混凝上濯注樁樁端承載力層巖土性狀可參照本章執(zhí)行。1.3設備1. 3.1標準貫入試驗的設備應符合表1. 3.1的規(guī)定。表1. 3. 1標準貫入試驗設備規(guī)格落錘錘的質量(kg)63. 5±0. 5落距(cm)76&
3、#177;2貫入器對開管長度(mm)>500外徑(mm)51±1內徑(mm)35±1管靴長度(mm)50 76刃口角度(° )18 20刃口單刃厚度(mm)2.5鉆桿直徑(mm)42 50相對彎曲<0. 5%1. 3. 2應采用自動脫鉤的自由落錘法進行標準貫入試驗。1. 4現場檢測1.1.1 標準貫入試驗孔應采用回轉鉆進。標準貫入試驗孔鉆進時,應保持孔內水位略高 于孔外地下水位。當孔壁不穩(wěn)定時,可用泥漿護壁。鉆至試驗標準高以上15cm處,清除孔 底殘土后再進行試驗。1.1.2 標準貫入試驗落錘高度為76±2cm,錘擊速率應小于30擊/min。
4、試驗時,應保 持貫入器、探桿、導向桿連接后的垂直度,減小導向桿與錘間的摩阻力避免錘擊偏心和側向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晃動。1. 4. 3貫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開始記錄每打入10cm的錘擊數,累計打入30cm的錘 擊數為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N'。當錘擊數已達50擊,而貫入深度未達30cm時,應記 錄50擊的總貫入深度,按式(1.4.3)計算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N',并終止試驗。N' = 30x 迫 (1.4.3)式中N,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AS
5、一50擊的總貫入深度(cm)。注:當鑒別混凝土潼注樁樁端持力層巖土性狀時,標準貫入錘擊數應達100擊方可終止試驗。1. 4. 4貫入器拔出后,應對貫入器中的土樣進行鑒別描述。1. 4. 5每個檢測孔的標準貫入試驗次數不應少于3次,同一檢測孔的標準貫入試驗點間 距宜為等間距,深度間距宜為1. 0-1. 5m.當鑒別混凝土灌注樁樁端持力層巖土性狀時,宜在距樁底1m內進行標準貫入試驗。1. 4. 6標準貫入試驗數據可按記錄表格TR361的格式進行記錄。1. 5檢測數據分析與判定1. 5.1當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時采用經過修正的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當判別砂 上、粉土液化和鑒別上的巖土性狀時宜采用標準
6、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N'.當須作桿長修正 時,錘擊數應按式(1.5.1)進行鉆桿長度修正。N = aN' (1.5.1)式中N:標準貫入試驗修正錘擊數:N'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a觸探桿長度修正,可按表1. 5.1確定。表1. 5. 1標準貫入試驗觸探桿長度修正系數觸探桿長度(m)W33612151821a1.000. 920. 860.810. 770. 730. 702. 5. 2對于天然上地基和處理上地基,標準貫入試驗結果應提供每個檢測孔的標準貫入 試驗修正錘擊數N(或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M)及上層分類與深度的關系曲線或表格。 對于復合地基增強體,標準貫入試驗結
7、果應提供每個檢測孔的標準貫入試驗修正錘擊數N 與深度的關系曲線或表格。3. 5. 3應根據不同深度的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采用平均值法計算每個檢測孔的標準貫 入錘擊數代表值。4. 5.4單位工程同一上層的標準貫入錘擊數標準值應根據各檢測孔的同一土層的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平均值按DBJ 15-60-2008附錄B的計算方法確定。統(tǒng)計同一土層標準 貫入試驗錘擊數平均值時,應剔除異常值。5. 5. 5砂土、粉上、黏性上、花崗巖殘積上等巖土性狀可根據標準貫入試驗實測錘擊數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
8、8日標準值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評價:1 砂上的密實度可按表L5.5-1分為松散、稍密、中密、密實。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密度度NY10松散10VNV5稍密15(N'W30中密N'>30密實2 粉上的密實度可按表L5.5-2分為松散、稍密、中密、密實。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密度度NV5松散5VN'W10稍密10VN'W15中密N'>15密實3 黏性上的狀態(tài)可按表L5.5-3分為流塑、軟塑、可塑、硬塑、堅硬。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狀態(tài)NV2流塑2VNY4軟塑4<N'W18可塑18(N'W35硬塑N'
9、>35堅硬4花崗巖類巖石的風化程度可按表1. 5. 5-4確定。風化軟巖可參照執(zhí)行。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狀態(tài)N'<30殘積土30WN'<50全風化N'250強風化5 樁端持力層巖土性狀的判別可參照本條第14款執(zhí)行。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L5.6砂上、粉上、黏性上、花崗巖殘積土等地基上承載力特征值可根據標準貫入試驗 修正錘擊數標準值N4參照表1. 5. 6-1表1. 5. 6-4進行推定。1. 5. 6-1砂上承載力特征值。人(
10、攵尸”)士的名稱10203050中砂、粗砂180250340500粉砂、細砂1101802503401. 5. 6-2粉土承載力特征值,式攵尸4)3456789101112131415fak1051251451651852052252452652853053253451. 5. 6-3黏性上承載力特征值叢式攵尸”)357911131517192123fik1051451902352803253704305156006801. 5. 6-4花崗巖殘積上(全風化巖)承載力特征值357911131517192123f2k1001502002402803203604205005806601. 5. 7
11、處理上地基的地基處理效果宜根據檢測孔的標準貫入錘擊數代表值、同一上層的 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標準值作出相應的評價:1、非碎石土換土墊層(粉質黏上、灰上、粉煤灰和砂墊層)的施工質量(密實度、均 勻性)。2強夯地基、預壓地基、不加填料振沖加密處理地基、注漿地基等處理土地基的均勻性: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有條件時,可結合處理前的相關數據評價地基處理有效深度。3判定處理后的砂土、粉上液化應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執(zhí)行。2. 5. 8非碎石上換填地基、預壓處理地基、強夯
12、處理地基、不加料振沖加密處理地基等 處理上地基可參照本規(guī)范第1. 5. 6條推定地基承載力和本規(guī)范第1. 5. 5條判斷巖土性狀。1. 5. 9復合地基增強體的施工質量宜根據單樁檢測孔的標準貫入錘擊數代表值作出相 應的評價,評價內容可包括樁身強度和均勻性。1. 5.10檢測報告除應包括DBJ 15-60-2008第3. 7. 7條內容外,還應包括下列內容:1標準貫入錘擊數及土層分類與深度關系曲線;2每個檢測孔的標準貫入錘擊數代表值:3同一土層或同一深度范圍的標準貫入錘擊數標準值;4巖土性狀分析或地基處理效果評價:5對地基(上)檢測時,提供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1. 6記錄表格標準貫入試驗記錄
13、表TR361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2、圓錐動力觸探試驗1.1 目的圓錐動力觸探試驗可用于推定天然地基的地基承載力,鑒別其巖土性狀:推定處理土地 基的地基承載力,評價其地基處理效果:檢驗復合地基增強體的樁體成樁質量;評價強夯置 換墩著底情況:鑒別混凝土灌注樁樁端持力層巖土性狀。2. 2適用范圍2. 2.1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的類型有輕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種。應根據地質條件合理選擇圓錐動力觸探試驗類型。2. 2. 2輕型動力觸探試驗可用于推定換填地基、黏性上、粉上、粉砂、細砂及其處理上地
14、基 的士承載力,鑒別地基上性狀,評價處理土地基的施工效果。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可用于推定 黏性上、粉土、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上及其處理土地基以及極軟巖的地基上承載力,鑒別 地基上巖土性狀,評價處理土地基的施工效果;也可用于檢驗振沖樁、砂石樁的成樁質量。 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可用于推定密實碎石上、極軟巖和軟巖等地基承載力。2. 3設備2. 3.1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的設備規(guī)格應符合表2. 3.1的規(guī)定表2. 3. 1圓錐動力觸探試驗設備規(guī)格類型輕型重型超重型落錘錘的質量(kg)10.0±0.263.5±0.5120±1落 距(cm)50±276±2100&
15、#177;2探頭直 徑(mm)40±174±174±1錐 角(° )60±260±260±2探桿直徑(mm)25±142 5050 60貫入深度(cm)301010記錄錘擊數(名稱)工一2. 3. 2重型及超重型圓錐動力觸探的落錘應采用自動脫鉤裝置。2. 3. 3觸探桿應順直,每節(jié)觸探桿相對彎曲宜小于0.5%,絲扣完好無裂紋。2.4現場檢測1. 4.1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應采用自由落錘。2. 4.2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應連續(xù)錘擊貫入,錘擊速率宜為1530擊/min。輕型動力觸探錘的 落距應為50cm,重型動力觸探錘的落距應
16、為76cm,超重型動力觸探錘的落距應為100cm。 試驗時,應避免錘擊偏心和側向晃動,圓錐動力觸探孔傾斜度不應大于3. 4.3每貫入1m,應將探桿轉動一圈半。4. 4. 4應及時記錄試驗段深度和錘擊數。輕型動力觸探記錄每貫入30cm的錘擊數(記為N】。); 重型及超重型動力觸探記錄每貫人10cm的錘擊數(分別記為5、。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5. 4. 5對于輕型動力觸探,當Nh, >100或貫入15cm的錘擊數超過50時,可終止試驗。貫 入15cm時錘擊數超過50時,輕型
17、動力觸探錘擊數取為2倍的實際錘擊數。6. 4. 6對于重型動力觸探,當連續(xù)三次N;3.5 >50時,可終止試驗或改用超重型動力觸探。當 有硬夾層時,宜穿過硬夾層后繼續(xù)試驗。7. 4. 7當探頭直徑磨損大于2mm或錐尖高度磨損大于5mm時應及時更換探頭。8. 4. 8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數據可按記錄表格TR362的格式進行記錄。9. 5檢測數據分析與判定10. 5.1重型及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應按DBJ 15-60-2008附錄C的規(guī)定進行修正。11. 5.2對于每個檢測孔,動力觸探試驗結果宜繪制動力觸探錘擊數與試驗深度關系曲線圖 表。12. 5. 3應根據不同深度的動力觸探錘擊數,采用平均值
18、法計算每個檢測孔的動力觸探錘擊數 代表值。13. 5.4單位工程同一土層的動力觸探錘擊數標準值,應根據各檢測孔的同一土層的動力觸探 錘擊數平均值按DBJ 15-60-2008附錄B的計算方法確定。統(tǒng)計同一上層動力觸探錘擊數平 均值時,應剔除臨界深度以內的數值、超前和滯后影響范圍內的異常值。應根據動力觸探錘 擊數沿深度的分布趨勢結合巖土工程勘探資料進行土層劃分。14. 5. 5地基土的巖土性狀、處理土地基的處理效果可根據單位工程各檢測孔的動力觸探錘擊 數代表值、同一上層的動力觸探錘擊數標準值、變異系數進行評價。處理上地基的處理效果 宜根據處理前后的檢測結果進行評價。15. 5. 6當采用圓錐動力
19、觸探試驗實際錘擊數評價復合地基豎向增強體的施工質量時,宜僅對 單個增強體的試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和評價。16. 5. 7可參照表2. 5. 7,根據輕型動力觸探錘擊數標準值,推定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2. 5. 7 A%輕型動力觸探試驗推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成(kPa)L5101520253035404550一般黏性土地基5070100140180220260300340380黏性素填上地基608095100120130140150160170粉土、粉細砂土地基一 一00708090100110125140150160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
20、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2. 5.8可參照2.5.8,根據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標準值,推定地基(上)承載力特征值。2. 5. 8乂3.5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推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力JkP”)63.52345678910111213111516一般 黏性 土地 基120150180210240265290320350375400425450475500黏性 素填 土地 基80120160200240280320360400440480520560600640粉 土、 粉細 砂土 地基751001251501752002252502.5,9可參照表2.5.9T表25.9
21、-6,根據重型或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標準值,評價黏 性上狀態(tài)、砂上密實度、碎石土(樁)密實度和推定碎石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5.9-1黏性土狀態(tài)按N63.5分類心5乂350515<乂3,5 W33</V635 7. 57. 5<A63510乂35>1°狀態(tài)流塑軟塑可塑硬塑堅硬2. 5. 9-2砂土密實度按分類Nq% W44<心,"66<心與 W963.5 >9密實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實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2. 5.
22、9-3碎石土密實度按 % 分類密實度以5密實度心5 W5松散10<乂3,5 W20中密5<心500稍密N635 >20密實2. 5. 9-4碎石樁密實度按義35分類必5 <44心產W763,5 >7密實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實2. 5. 9-5碎石土密實度按分類乂20密實度N密實度N小3松散11VM 2G W14密實3<NnoW6稍密120 >14很密6 V N.W11中密2. 5. 9-6碎石土承載力特征值*(kPa)密實度土的名稱稍密中密密實卵石300500500-8008001000碎石200400400-700700900圓礫200300300-50
23、0500700角礫150200200400400600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2 . 5. 10換填地基、預壓處理地基、強夯處理地基、不加料振沖加密處理地基可參照第2. 5. 7 和第2. 5. 8條推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3 .5.11檢測報告除應包括DBJ 15-60-2008第3. 7. 7條內容外,還應包括下列內容:1動力觸探錘擊數與貫入深度關系曲線圖(表);2每個檢測孔的動力觸探錘擊數代表值;3同一上層的動力觸探錘擊數標準值;4提供地基(上)密實度和承載力特征值。2. 6
24、記錄表格圓錐動力觸探試驗記錄表TR362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3、靜力觸探試驗2.1 目的靜力觸探試驗可用于推定軟土、一般黏性土、粉上、上和含少量碎石及其經過強夯處理、 預壓處理等地基(土)載力。2.2 適用范圍靜力觸探試驗可用于推定軟土、一般黏性上、粉上、上和含少量碎石及其經過強夯處理、 預壓處理等地基(土)載力。3. 3儀器設備3. 3.1靜力觸探試驗的觸探頭根據其結構和功能,主要分為橋觸探頭和雙橋觸探頭兩種,單橋觸探可測定比貫人阻力(p,、雙橋觸探可測定錐尖阻力(心)和側
25、壁摩阻力(人)。3. 3.2單橋觸探頭和雙橋觸探頭的規(guī)格應符合表3. 3.2的規(guī)定且觸探頭的外形尺寸和結構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錐頭與摩擦筒應同心:2雙橋探頭的摩擦筒應緊挨錐頭,當連接部位有倒角時,其倒角應為45° ,且摩擦筒與錐 頭的間距不應大于10mm:3雙橋探頭錐頭等直徑部分的高度,不應超過3mme3. 3.2單橋和雙橋靜力觸探頭規(guī)格錐底截而積 (cm-)錐底直徑 (mm)錐角 (°)單橋觸探頭雙橋觸探頭有效側壁長度 (mm)摩擦筒表面積 (cm-)摩擦筒長度 (mm)1035.76057150133.71543. 76070300218.52050.460813001
26、89.53. 3. 3靜力觸探頭應連同儀器、電纜進行定期率定,率定方法應符合DBJ 15-60-2008附錄D 的規(guī)定。室內探頭率定的非線性誤差、復復性誤差、滯后誤差、溫度漂移、歸零誤差均應小 1%FS:現場歸零誤差應小于3樂 絕緣電阻不小于500MO。3. 3.4靜力觸探試驗的量測儀器宜采用專用的靜力觸探試驗記錄儀。儀器應能在溫度 -1045的環(huán)境中工作,溫度漂移誤差應小于0. 01%FS/ro3. 3. 5靜力觸探試驗的信號傳輸線應采用屏蔽電纜,雙橋觸探頭兩組橋路的信號傳輸線宜分 別屏蔽。3. 3. 6觸探桿直徑應小于觸探頭的錐底直徑。3.3.7觸探桿應順直,每節(jié)觸探桿相對彎曲宜小于0.5
27、隨 絲扣完好無裂紋。3. 4現場檢測3. 4.1靜力觸探設備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檢測孔應避開地下電纜、管線及其他地下設施:2應根據檢測深度和表而上層的性質,選擇適應的反力裝置3靜力觸探設備安裝應平穩(wěn)、牢固。3.4. 2靜力觸探頭的選擇與率定應符合下列要求: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1應根據上層性質和預估靜力觸探試驗貫入阻力,選擇分辨率合適的靜力觸探頭。3.4.1 靜力觸探頭應連同儀器、電纜在室內進行率定。測試時間超過三個月時,每三個月應對靜力觸探頭率定一次;當發(fā)現異常情況時,應
28、重新率 定。率定結果應滿足本規(guī)范第3. 2. 3條的技術要求。率定方法應符合DBJ 15-60-2008附錄 D的規(guī)定。3.4.3 靜力觸探試驗現場操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現場量測儀器應與率定觸探頭時的量測儀器相同。貫入前,應連接量測儀器對觸探頭進行 試壓,檢查頂柱、錐頭、摩擦筒是否能正常工作。2裝卸觸探頭時,不應轉動觸探頭。3先將觸探頭貫人士中0.51.0如然后提升510cm,待量測儀器無明顯零位漂移時,記錄 初始讀數或調整零位,方能開始正式貫入。4觸探的貫人速率應控制在(L 2±0. 3)m/min范闈內。在同一檢測孔的試驗過程中宜保持勻 速貫入。3.4.4 靜力觸探試驗記錄應符合
29、下列規(guī)定:1貫入過程中,可每隔23m提升探頭一次,測讀零漂或調整零位。終止試驗時,必須測讀 和記錄零漂值。2測讀和記錄貫入阻力的測點間距宜為0. l0. 2m,同一檢測孔的測點間距應保持不變。3應及時核對記錄深度與實際孔深的偏差。當有明顯偏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糾正措施。4應及時準確記錄貫入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異?;蛴绊懻炄氲那闆r。3. 4. 5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終止試驗:1達到試驗要求的測試深度;2觸探頭的貫入阻力達到額定荷載值;3反力裝置失效:4靜力觸探孔傾斜度大于2%o3.4.6試驗完成后,應及時起拔觸探頭,并清洗干凈,妥善保存,不應使觸探頭暴曬.嚴禁 用電纜線提拉觸探頭。3. 4
30、.7 .當采用人工記錄時,靜力觸探試驗數據可按記錄表TR363的格式進行記錄。3. 5檢測數據分析與判定3. 5.1出現下列情況時,宜對試驗數據進行處理:1出現零位漂移超過滿量程的±1$時,可按線性內插法校正。2記錄曲線上出現脫節(jié)現象時,應將停機前記錄與重新開機后貫入10cm深度的記錄連成圓 滑的曲線。3記錄深度與實際深度的誤差超過土通時,可在出現誤差的深度范闈,等距離調整。3. 5.2單橋探頭的比貫入阻力,雙橋探頭的錐尖阻力、側壁摩阻力及摩阻比,應分別按下列 公式計算:七="(%-/) % = 5 一與)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
31、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K/ (?-%)a = *q0式中 P.,單橋探頭的比貫入阻力(kPa );qe雙橋探頭的錐尖阻力(kPa):fs雙橋探頭的側壁摩阻力(kPa):a摩阻比(%)雪單橋探頭率定系數(kPa/照):尤雙橋探頭的錐尖阻力率定系數(攵P/£);Kf雙橋探頭的側壁摩阻力率定系數(kPa / fis ;£p單橋探頭的比貫入阻力應變量(£):£q雙橋探頭的錐尖阻力應變量(£):4雙橋探頭的側壁摩阻力應變量(M );觸探頭的初始讀數或零讀數應變量(£):3. 5.
32、3對于每個檢測孔,單橋探頭應整理并繪制比貫入阻力與深度的關系曲線,雙橋探頭應 整理并繪制錐尖阻力、側壁摩阻力、摩阻比與深度的關系曲線。3. 5.4當采用單橋探頭測試時,應根據比貫入阻力與深度的關系曲線進行上層力學分層。當 采用雙橋探頭測試時,應以錐尖阻力與深度的關系曲線為主,結合側壁摩阻力和摩阻比與深 度的關系曲線進行土層力學分層。劃分上層力學分層界線時,應考慮貫入阻力曲線中的滯后現象,宜以超前和滯后的中點作為 分界點。進行上層力學分層時,每層中最大貫入阻力與最小貫之比,不應超過表3. 5. 4的規(guī)定。表3. 5. 4 土層力學分層按貫入阻力變化幅度的分層標準p、.或%. (MPa)最大貫入阻
33、力與最小貫入阻力之比W1.01.0-1. 51.0-3. 01. 5 2. 023.02.0-2. 5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3. 5. 5應根據不同深度的靜力觸探試驗結果,采用平均值法計算每個檢測孔的比貫入阻力或 錐尖阻力代表值。計算平均值和標準值時,應剔除臨界深度以內的數值、超前和滯后影響范 圍內的異常值。3. 5.6應根據上層力學分層和地質分層綜合確定同一土層。單位工程同一上層的比貫入阻力 或錐尖阻力標準值,應根據各檢測孔的同一上層比貫入阻力或錐尖阻力平均值按DBJ 15-
34、60-2008附錄B的計算方法確定。3. 5.7靜力觸探結果宜結合平板載荷試驗結果對地基(上)載力特征值作出評價。當單獨采 用靜力觸探結界評價地基(上)時,可參照表3.5.7T表3.5.7-2,根據比貫入阻力或錐尖阻力標準值(當采用外值時,取.,二1.1仁),推定地基(上)承載力特征值,比和變形模量反)。表3. 5. 7-1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力與比貫入阻力或錐尖阻力標準值的關系(單位:kPa)幾Ps適用范圍適用土類0. 112 +585 800軟土(淤泥、淤泥質土)0. 02 ps +59. 51000-15000粉細砂0. 036 p、.+76. 61000-10000中粗砂0. 03
35、6/7v+44. 6粉土5.8p-46W6000一般黏性土0. 094$+18.82000-6000老黏性土表3.5.7-2變形模量與與比貫入阻力或錐尖阻力標準值的關系(單位:kPa)E。Ps適用范圍適用土類6. 030.80. 085-2. 5軟土、飽和黏性上(Q4)11.78凡一4.6936黏性土(Q1Q4)3. 57/7/6341-20細砂、粉砂、粉土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3.5.8檢測報告除應包括DBJ 15-60-2008第3. 7,7條內容外,還應包括下列內容:1錐
36、尖阻力、側壁摩阻力、摩阻比隨深度的變化曲線,或比貫入阻力隨深度的變化曲線:2每個檢測孔的比貫入阻力或錐尖阻力代表值:3同一上層的比貫入阻力或錐尖阻力標準值:4提供地基(上)變形模量參考值和承載力特征值。3. 6記錄表格靜力觸探試驗記錄表TR363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4、十字板剪切試驗3.1 目的十字板剪切試驗檢測軟黏性上及其預壓處理的不排水抗剪強度和靈敏度。3.2 適用范圉十字板剪切試驗檢測軟黏性上及其預壓處理地基的不排水抗剪強度和靈敏度。4. 3儀器設備4. 3.1十字板剪
37、切儀根據其測力方式,主要分為機械式和電測式。機械式十字板剪切儀是利用蝸輪旋轉插人上層中的十字板頭,由開口鋼環(huán)測出抵抗力矩,計 算上的抗剪強度。電測式十字板剪切儀是通過在十字板頭上連接一貼有電阻片的受扭力矩的傳感器,用電阻應 變儀測剪切扭力。4.3.2十字板形狀宜為矩形,寬高比1: 2,板厚宜為23mm:其規(guī)格應符合表4. 3. 2的規(guī) 定。表4. 3. 2十字板主要規(guī)格板寬(B) (mm)板高(H) (mm)板厚 (mm)刃角(° )軸桿直徑 (mm)面積比 (%)5010026013147515036016134. 3. 3扭力測量設備的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 3. 3的規(guī)定表4
38、. 3. 3扭力測量設備主要技術指標扭矩測量范圍(N.m)扭矩角測量范圍(°)扭轉速率(° /min)0-800-3606124. 3.4十字板剪切儀的性能指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試驗前,十字板探頭應連同量測儀器、電纜進行率定,室內探頭率定測力傳感器的非線性 誤差、重復性誤差、滯后誤差、歸零誤差均應小于端FS,現場歸零誤差應小于3%,溫度漂 移應小于0. 01%FS/-C,絕緣電阻不小于5002十字板剪切儀的測量精度應達到IkPa,3儀器應能在溫度-1045c的環(huán)境中工作。4. 3. 5十字板剪切試驗的量測儀器宜采用專用的試驗記錄儀。4.3.6十字板剪切試驗的信號傳輸線應采用
39、屏蔽電纜。4. 3. 7觸探桿應順直,每節(jié)觸探桿相對彎曲宜小于0.5%,絲扣完好無裂紋。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4. 4現場檢測4.1.1 平整場地和安裝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檢測孔應避開地下電纜、管線及其他地下設施:2當檢測附近處地面不平時,應平整場地:3設備安裝應平穩(wěn)。4.1.2 機械式十字板剪切儀試驗操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利用鉆孔輔助設備成孔,將套管下至欲測深度以上3飛倍套管直徑處,并清除孔內殘土。2將十字板頭、軸桿與探桿逐節(jié)連接并擰緊,然后下放孔內至十字板頭與孔底接觸
40、。3接上導桿,將底座穿過導桿固定在套管上,用制緊螺釘擰緊,然后將十字板頭壓入上內欲 測深度處:當試驗深度處為較硬夾層時,應穿過該層再進行試驗。十字板插入至試驗深度后 至少應靜止3min,方可開始試驗。4先提升導桿23cm,使離合器脫離,用旋轉手柄快速旋轉導桿十余圈,使軸桿摩擦減至最 低值,然后再合上離合器;5安裝扭力測量設備,測讀初始讀數P”6施加扭力,以6°12° /min的轉速旋轉,每1°2°測讀數據一次。當出現峰值或穩(wěn) 定值后,再繼續(xù)測讀Imin。其峰值或穩(wěn)定值讀數即為原狀上剪切破壞時的讀數.7松開導桿夾具,測讀初始讀數代或調整零位,再用扳手或管鉗
41、快速將鉆桿反方向轉動6圈,使十字板頭周闈上充分擾動,進行重塑上的試驗,測得最大讀數°8依次進行下一個測試深度處的剪切試驗。9待全孔試驗完畢后,逐在提取探桿與十字板頭,清洗干凈,檢查各部件的完好程度,妥善 保存,不應使板頭暴曬。4.1.3 電測式十字板剪切試驗操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十字板探頭壓入前,宜將探頭的電纜線一次穿入需用的全部探桿。2現場量測儀器應與率定探頭時的量測儀器相同c貫入前,應連接量測儀器對探頭進行試力, 檢查探頭是否能正常工作。3將十字板頭直接緩慢貫入至欲測深度處,使用旋轉裝置卡盤卡住探桿;至少應靜止3min 后,測讀初始讀數EE或調整零位,方可開始正式試驗。4施加扭力
42、,以6°12° /min的轉速旋轉,每1°2°測讀數據一次。當出現峰值或穩(wěn) 定值后,繼續(xù)測讀Imin。其峰值或穩(wěn)定值讀數即為原狀上剪切破壞時的讀數5松開導桿夾具,測讀初始讀數說或調整零位,再用扳手或管鉗快速將鉆桿反方向轉動6圈,使十字板頭周闈上充分擾動,進行重塑上的試驗,測得最大讀數月。6依次進行下一個測試深度處的剪切試驗。7待全孔試驗完畢后,逐行提取探桿與十字板頭,清洗干凈,檢查各部件的完好程度,妥善 保存,不應使探頭暴曬,嚴禁用電纜線提拉探頭。江門市新會區(qū)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作業(yè)指導書JXJ-W-36第20頁共21頁巖土原位測試細則第6. 0版第0次修訂頒布日期:2009年6月28日4. 4. 4每個檢測孔的十字板剪切試驗次數不應少于3次,深度間距宜為1. 52. 0m,深度間距 最小值不應小于0. 8mo4.4.5十字板剪切試驗記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記錄初始讀數、扭矩的峰值或穩(wěn)定值:2十字板探頭的編號、十字板常數K,、率定系數;3及時記錄貫入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異?;蛴绊懻X炄氲那闆r。4. 4. 6當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習編寫高效網頁的最佳實踐試題及答案
- 啟發(fā)靈感2025年軟件設計師試題及答案
- 考慮個人學習情況2025年計算機二級VB考試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師考試常見知識點及試題及答案
- 學習網絡設備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試題及答案
- 確保通過軟件設計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法律宣傳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試題及答案
- DevOps 實踐與案例試題及答案
- 專題針對網絡管理員試題及答案解析
- 風險評估與應急管理試題及答案
- 教育學研究答辯模板
- 消化道穿孔并發(fā)癥護理查房課件
- 《民航危險品運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中小學(幼兒園)公共安全教育教師說課比賽評分細則
- TSG 07-2019《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規(guī)則》
- 新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冊課本練習題可編輯可打印
- 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小學四年級上冊《環(huán)境教育》教案-全冊
- 藝術概論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寧波財經學院
- 社會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及實施導則知識培訓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總)
- 創(chuàng)業(yè)管理-易學實+用的創(chuàng)業(yè)真知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天津工業(yè)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