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內涵儲備的價值取向論文摘要教師的內涵儲備是指根據課程要求,針對教師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教師在專業(yè)技能、精神意志、生命存在等方面的進步和完善,既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同時也使教師在事業(yè)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豐富自己的精神、獲得生命的幸福,成為詩意的存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從知識與技能、精神與意志、生命與存在三個層面詳細闡述了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內涵儲備的價值取向,具有借鑒意義。新課程改革是我國政治、經濟、教育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客觀需要,它的根本任務是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以
2、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課程體系。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是改變傳統(tǒng)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和升學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正確、健康的情感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最終要靠教師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才會產生現(xiàn)實效應,教師是實現(xiàn)這一關系到中華民族振興和每個學生發(fā)展的歷史性改革的關鍵。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以及學科課程結構的多元化要求教師必須能夠密切課程內容與時代生活、學生實際的關系,必須能夠對各種課程資源進行有機有效的整合處理,這對學科教師的數量以及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針對這個
3、要求,學校應該從效益的角度,轉變僅從數量上分科的教師儲備模式,從教師量的儲備轉變?yōu)榻處熧|的儲備,摒棄粗放型儲備模式,尋求教師的內涵儲備之路。教師的內涵儲備是指根據課程要求,針對教師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教師在專業(yè)技能、精神意志、生命存在等方面的進步和完善,既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同時也使教師在事業(yè)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豐富自己的精神、獲得生命的幸福,成為詩意的存在。教師的內涵儲備既可以是學校行為,也可以是教師個體行為,最好是學校行為和教師行為的有機結合。筆者認為,當前教師內涵儲備的價值取向應該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層面。一、知識與技能層面1.豐富專業(yè)知
4、識,完善專業(yè)結構在任何時代,傳授知識都是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蘇格拉底曾提出“知識即美德”的命題;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學中寫下的第一句話就是“求知是人類的本性”,他認為,求知是人的最本質的沖動。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作用更是不容質疑。當代社會中知識更新和衍生的速度加快,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教師必須盡可能多地儲備各種知識,盡可能合理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2.整合交叉學科,開發(fā)教育資源學科交叉的趨勢在當前文化發(fā)展中體現(xiàn)得非常突出,學校的分科教學已經突現(xiàn)不少弊端。作為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本學科知識的教學,而應該將有聯(lián)系的交叉學科進行整合,充分利用其他學科資源,實現(xiàn)學科教學的綜合性和開放性。首先,應該
5、打破文科、理科壁壘,理科教師要懂得一些人文科學、語言科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文科教師也應該了解一些前沿性的自然科學,并且要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將二者融合。其次,應該根據生活化的原則,充分挖掘社會生活資源、社區(qū)教育資源、影像資源、網絡資源等有效資源,引入教育教學。3.提高對話、交往、探究的能力新課程理念認為教育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就一定教學內容進行對話的過程,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對話、民主交往的關系,教師必須講究對話和交往的藝術,提高對話和交往的能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主張學生應該養(yǎng)成的一種主要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而要實現(xiàn)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真正養(yǎng)成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就必須加強
6、學科教育研究,以培養(yǎng)和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二、精神與意志層面1.愛與寬容愛,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形式,更應該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愛,應該是自然的迸發(fā)而不是故作姿態(tài);應該是不求回報的甘心付出,更應該是數十年如一日的長久滋養(yǎng)。愛不僅意味著每個學生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不僅意味著小心翼翼地、深思熟慮地、關懷備至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更意味著擁有一顆寬容之心,去引導學生暫時失當的行為,去喚醒學生暫時迷惘的靈魂,去攙扶暫時迷路的心靈。一顆無愛、無寬容的冷漠之心,必將扼殺學生的智慧和個性。因此,教師應該修煉好自己的愛與寬容,學會微笑,用微笑去點燃學生的
7、興趣、理想、智慧和人格,點燃學生對生命的渴望與追求。2.合作意識新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以及學科課程結構的多元化,決定了教師僅僅依靠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是無法獨立完成課程任務的。此外,隨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向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轉換,學生的自我空間增大,自主意識增強,學生提出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并會涉及不同領域、學科,這些都需要教師加強合作。教師之間必須組成能力和特長互補性較強的關系或組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集體智慧,實施跨年級、跨學科、跨層次的協(xié)同教學,根本改變教師教育行為和工作方式,構建一種共享的課程文化。課程是教師、學生、環(huán)境和教材整體交互、共同構建和作用的動態(tài)統(tǒng)一體,
8、師生雙方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交互影響,以動態(tài)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分享知識和經驗,交流感情,溝通心靈,求得新發(fā)現(xiàn),生成新知識。課堂中互動的動態(tài)資源,是最具開發(fā)潛能的教育資源,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教師應該保持一種理解、接納和支持的態(tài)度,與學生實現(xiàn)平等和諧的溝通與合作,就能由里而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3.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創(chuàng)新精神是衡量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指標。而要培養(yǎng)出適應高科技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所特需的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首先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而教師創(chuàng)新精神的儲備需要內部和外部機制的完善。從外部來講,學校應
9、該努力為教師進行創(chuàng)新打造有效的平臺,營造積極創(chuàng)新的氛圍,在教師考核中適當增加創(chuàng)新指標,并對教師創(chuàng)新成果進行總結表彰、宣傳推廣;從內部來講,教師應該意識到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身專業(yè)發(fā)展之間的密切關系,牢固樹立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發(fā)展的意識,并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積極嘗試,探索新方法,尋求新思維,切實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從而帶動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使我們的教育成為具有創(chuàng)造學內涵和創(chuàng)造性精神的教育。4.個性精神20世紀二三十年代,聞一多著一襲長袍、咬一柄煙斗趁著黃昏夜色開始他的離騷講座,聲情并茂的演講,衣袂翩然的風度,常常讓學生辨不清是聞先生在演講還是屈原在行吟。瀟灑浪漫的詩人徐志摩,對泰戈爾創(chuàng)辦那所“把大自然當成絕
10、妙奇書”、堅持在森林中上課的學校情有獨鐘,“再別康橋”之后,他一度為在國內辦一所類似的大學而奔走,盡管終未如愿,但他經常帶著學生走進茂密的森林,靠著梧桐樹,一手拿書,一手指著藍天白云講授歐洲文學與中國詩學。他們都是獨特而深刻的“這一個”,正因為其獨特和深刻,才不可模仿,才成為教師中的師者。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具有個性精神,成為不可模仿、不可代替的獨特存在。成為一個獨立而深刻的“這一個”絕不排斥合作精神,相反,“這一個”與群體是一種相對的關系,獨立與合作相互映證、彼此交融。學會合作,才能更好地彰顯個體,彰顯個性精神,才能進行深入的合作。當然,個性的張揚必須以共性為前提,任何個性的張揚要顯示其魅力,不
11、能和被無數教育教學實踐證明了的教育規(guī)律背道而馳,不能有悖于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規(guī)律。5.反思精神教師是有缺憾的存在,學生是有缺憾的存在,教育也必然是充滿缺憾的藝術,關鍵是我們以何種心態(tài)面對缺憾。換一種角度思考,缺憾未嘗不是一種美麗。直面缺憾需要勇氣,也需要用智慧去剖解自己的不足,剖解教育的不足,剖解學生的不足。注重反思,教師的精神生命才會有實現(xiàn)的可能。教師要學會在觀察中反思,讓微小的瑕疵轉化為寶貴的教育資源;學會在讀書中反思,讓書籍成為自身精神生長的支點;學會在科研中反思,讓教學與科研成為生成教育智慧的契合點。直面缺憾、學會反思還意味著要正確面對各種評價尤其是批評性評價,并根據反思重
12、新制訂發(fā)展目標,促使自己在不斷的反思中提高自我、發(fā)展自我,并將其轉化為促進學生和學校共同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力。直面缺憾會使自己更真實,學會反思會使自己更趨完美。6.未來精神全球化時代、信息化時代已初見端倪,學校教育已經慢慢呈現(xiàn)出全球性的特點和趨向。教師應對未來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把握,而不能閉門造車、關起門來“傳道授業(yè)解惑”。21世紀的教育必然是立足于未來的教育,它的主要功能必然是為未來社會培養(yǎng)合格人才。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引領精神,更要根據對未來社會發(fā)展前景的預測來設計教育計劃、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真正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價值觀、個性品質等方面的綜合發(fā)展。教師必須是一個未來學者,要具
13、有“未來設計者”的角色意識,更要有深刻的教育預見能力。教師應該記?。航虒W生一年,要為學生想十年;教學生三年,要為學生想三十年。三、生命與存在層面1.生命意識人類的活動從本質上說是維系生命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教育作為一種生命的傳承,實質上就是個體生命依賴教育不斷提高生命質量的過程,它的出發(fā)點和終極目的是生命的和諧、充盈與完滿,是為了人有力量改變外來壓力和內在沖動。忽視生命特征和生命規(guī)律的教育必將因為對個體生命成長的阻礙乃至戕害而在新的文化語境中被否定和揚棄。教育是以生命哲學為基礎的精神運動,而教師應該是擁有濃烈生命意識并能將之貫徹到教育實踐中的“生命工作者”。教師的生命意識應該包括三個層面:學生層面尊
14、重每一個生命,平視每一個生命,不放棄每一個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讓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享有完整的、發(fā)展的、愉悅的、健康的生命;教師層面關注自我的幸福體驗,關注自我的生命質量,關注自我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讓自我在施行教育的過程中享有完整的、發(fā)展的、愉悅的、健康的生命;綜合層面注重互動,注重對話,注重生命軌跡的相交,使教師和學生這兩種群體生命在交往過程中互相交融、互相統(tǒng)一、互相印證。2.理想與激情理想和精神作為指導人的現(xiàn)實行為的內在機制,具有非常強大的內趨力。欠缺了理想和精神的人絕教師應該擁有教育的理想和激情,應該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時常地質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對教育永遠心懷虔誠并像勇敢的堂吉訶德那樣踐行
15、著我們的虔誠?我們是不是追尋不懈的真理并且在有生之年讓真理燭照我們的生命?我們是不是向往更好并且不斷追求教育細節(jié)的完美在這樣的質問中,我們的理想一定會更加熠熠生輝,我們的精神一定會更加絢爛豐富。3.人文關懷人文精神形成于人類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中,并規(guī)范、指導和約束著人類自身的各種活動,是人類對于自我的精神關懷。它是人類文明最根本的精神尺度,在人類整體以及個體的進步中都扮演著“使人成其為人”的重要角色。人文精神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價值尺度,肖川在作為人文學的教育學一文中認為,教育學應該是人文學,人文學的任務是“喚醒和守護人的尊嚴,關注并提升人的價值和意義,維護人的權利,表達人的心聲”,人文學者的任務是“關注、批判、糾正一切不公平、不合理、不人性、不人道的思想、制度、規(guī)則和習慣,去建立一個公正、合理、陽光明媚的社會”。這個任務也正是教育的任務和教師的任務,這種精神也正是教師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失卻人文精神的教師必定不是真正的教師,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傳承者,應該努力養(yǎng)成人文關懷精神。4.實現(xiàn)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借款融資居間服務合同范本
- 加梯安裝合同范例
- 醫(yī)生技術股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單位燈具購買合同范本
- 修車合同范本模板
- 農村建房買房合同范本
- 農村豬場合同范本
- 人事專員勞務合同范本
- 勞務供銷合同范例
- dp付款方式合同范本
- 2022年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英語入學考試真題
- 09式 新擒敵拳 教學教案 教學法 圖解
- 《網店運營與管理》整本書電子教案全套教學教案
- 打印版 《固體物理教程》課后答案王矜奉
- CAD術語對照表
- 學術論文的寫作與規(guī)范課件
- 香港牛津新魔法Newmagic3AUnit4Mycalendar單元檢測試卷
- 中考《紅星照耀中國》各篇章練習題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壓電力線高速載波通信互聯(lián)互通技術規(guī)范 第4-3部分:應用層通信協(xié)議
- 自動化物料編碼規(guī)則
- 第1本書出體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