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類物質的測定_第1頁
糖類物質的測定_第2頁
糖類物質的測定_第3頁
糖類物質的測定_第4頁
糖類物質的測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謝謝觀賞第六章糖類物質的測定(第12 次課2學時)一、授課題目第六章糖類物質的測定第三節(jié)淀粉的測定第四節(jié)粗纖維的測定第五節(jié)果膠物質的測定二、教學目的和要求學習本章內容,要求學生了解碳水化合物、還原糖的概念和知識,還原糖 的提取的分離技術,各類測定碳水化合物的方法;熟練地掌握直接滴定法和改 良快速直接滴定法測定還原糖的方法和操作技能;能正確配制和標定葡萄糖標 準溶液,堿性酒石酸銅溶液;掌握總糖的測定的方法。三、教學重點和難點1、直接滴定法2、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四、主要參考資料1、穆華榮、于淑萍主編,食品分析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2、 周光理主編,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20063、楊月欣主編,實用食物營養(yǎng)成分分心手冊(第二版),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4、 曲祖乙、劉靖主編,食品分析與檢驗.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6 五、教學過程1、學時分配:2學時2、輔導手段:自習輔導、習題輔導3、教學辦法:課堂討論、講授4、板書設計:第三節(jié)淀粉的測定1、淀粉的主要性質2、淀粉的作用3、測定方法、酸水解法(一)原理(二)適用范圍及特點(三)說明與討論二、酶水解法(一)原理:(二)適用范圍及特點(三)說明與討論三、旋光法1、原理2. 適用范圍及待點第六章糖類物質的測定第四節(jié)粗纖維的測定一、概述二、粗纖維的測定(一)稱量法(二)纖維素測定儀法三、不溶性膳食纖維

3、的測定1、原理2、適用范圍及特點3、試劑第五節(jié)果膠物質的測定1. 概述2. 測定果膠的方法有: 稱量法咔唑比色法果膠酸鈣滴定法蒸餾滴定法疑難字詞5、教學內容第三節(jié)淀粉的測定淀粉是一種多糖。它廣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莖、葉、種子等組織中,是人類食物的重 要組成部分,也是供給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淀粉是由葡萄糖單位構成的聚合體,按聚合形式不同,可形成兩種不同的淀粉分子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1、淀粉的主要性質如下: 水溶性:直鏈淀粉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熱水,支鏈淀粉常壓下不溶于水。只有在加熱并加壓時才能溶解于水。 醇溶性:不溶于濃度在 30%以上的乙醇溶液。 水解性:在酸或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最終產(chǎn)物是葡萄糖

4、。 旋光性:淀粉水溶液具有右旋性a 20為(+)201.5。一205。 與碘有呈色反應(是碘量法的專屬指示劑)2、淀粉的作用填充料一一糖果穩(wěn)定劑一一雪糕、冷飲食品增稠劑一一肉罐頭,增加制品的結著性和持水性膠體生成劑 保濕劑乳化劑粘合劑3、測定方法淀粉的測定方法有多種,部是根據(jù)淀粉的理化性質而建立的。常用的方法有:酸水解法、酶水解法、旋光法、酸化酒精沉淀法。、酸水解法(一)原理樣品經(jīng)乙醚除去脂肪,乙醇除去可溶性糖類后,用鹽酸水解淀粉為葡萄糖,按還原糖 測定方法測定還原糖含量,再折算為淀粉含量。(二)適用范圍及特點此法適用于淀粉含量較高,而半纖維素等其他多糖含量較少的樣品。該法操作簡單、 應用廣泛

5、,但選擇性和準確性不及酶法。(三)說明與討論淀粉水解于250m1錐形瓶中加入30 ml 6 mol/L 鹽酸,裝上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2 h ,速冷。蔗糖水解:于250m1錐形瓶中加入5 ml 6 mol/L 鹽酸,置68 70C水浴中15 min ,速冷。二、酶水解法(一)原理:含淀粉糊精、麥芽糖葡萄糖樣品(二)適用范圍及特點因為淀粉酶有嚴格的選擇性、它只水解淀粉而不會水解其他多糖,水解后通過過濾可除去其他多糖。所以該法不受半纖維素、多縮戊糖、果膠質等多糖的干擾,適合于這類多 糖含量高的樣品,分析結果準確可靠,但操作復雜費時。(三)說明與討論酶水解開始要使淀粉糊化:將燒杯置沸水浴上加熱15

6、分鐘,使放冷至60 C以下,然后再加入20m1淀粉酶溶液, 在5560 C保溫1小時,并不時攪拌。取1滴此液于白色點滴板上,加1滴碘液應不呈藍色,若呈藍色,再加熱糊化,冷卻至60C以下,再加20m1淀粉酶溶液,繼續(xù)保溫,直至酶解液加碘液后不呈藍色為止,加熱至 沸使酶失活,冷卻后移入 250m1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靹蚝筮^濾,棄去初濾液,收集濾 液備用。淀粉糊化淀粉吸水溶脹,破壞晶格結構,變成粘度很大的淀粉糊, 使其易被淀粉酶作用。?糊化=a 化?糊化度又稱a 化度?酶水解未糊化淀粉速度:酶水解糊化淀粉速度=1 : 20000方便快餐食品經(jīng)a 化 后,復水性強,好消化。方便面檢測項目中有 a 化

7、度 的測定。三、旋光法1、原理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條件下旋光度的大小與淀粉的濃度成正比。用氯化鈣溶液(鈣能與淀粉分子上的羥基形成絡合物,使淀粉與水有較高的親和力而溶于水)提取淀粉,使之與其他成分分離,用氯化錫沉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質后,測定旋光度,即可計算出淀粉含量。2. 適用范圍及待點本法適用于淀粉含量較高,而可溶性糖類含量很少的谷類樣品,如面粉、米粉等。操作簡便、快速。GB/T 5009.9 2003食品中淀粉的測定1. 酶解> 酸解測定還原糖2. 酸水解k測定還原糖第四節(jié)粗纖維的測定一、概述粗纖維是植物性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廣泛存在于各種植物體內?;瘜W上不是單一組分,是混合物。1、

8、粗纖維一一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及少量含N物。集中存在于谷類的麩、 糠、秸桿、果蔬的表皮等處。對稀酸、稀堿難溶,人體不能消化利用的部分。2、 纖維素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聚合物,由3 1 , 4糖苷鍵連接, 人類及大多數(shù)動物利用它的能力很低。不溶于水,但能吸水。3、 半纖維素一種混合多糖,不溶于水而溶于堿、稀酸加熱比纖維素易水解,水解產(chǎn) 物有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等。4、 木質素一一不是碳水化合物,是一種復雜的芳香族聚合物,是纖維素的伴隨物。難以 用化學手段或酶法降解,在個別有機溶劑中緩慢溶解。5、 膳食纖維(食物纖維)一一它是指食品中不能被人體消化酶所消化的多

9、糖類和木質素的總和。它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戊聚糖、本質素、果膠、樹膠等,至于是否應包括作 為添加劑添加的某些多糖(羧甲基纖維素、藻酸丙二醇等 )還無定論。6、 膳食纖維比粗纖維更能客觀、準確地反映食物的可利用率,因此有逐漸取代粗纖維指 標的趨勢。纖維是人類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之一,在維持人體健康、預防疾病方面有著獨 特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食品中纖維的測定提出最早、應用最廣泛的是稱量法。 此外還有中性洗滌纖維法、 酸性洗滌纖維法、酸解重量法等分析方法。這些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分別介紹如下。二、粗纖維的測定(一)稱量法1、原理在熱的稀硫酸作用下,樣品中的糖、淀粉、果膠等物質經(jīng)水解而除

10、去,再用熱的氫 氧化鉀處理,使蛋白質溶解、脂肪皂化而除去。然后用乙醇和乙醚處理以除去單寧、色素 及殘余的脂肪,所得的殘渣即為粗纖維,如其中含有無機物質,可經(jīng)灰化后扣除。2、適用范圍及特點該法操作簡便、迅速,適用于各類食品,是應用最廣泛的經(jīng)典分析法。目前,我國的 食品成分表中“纖維”一項的數(shù)據(jù)都是用此法測定的,但該法測定結果粗糙,重現(xiàn)性差。 由于酸堿處理時纖維成分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使測得值與纖維的實際含量差別很大, 這是此法的最大缺點。(二)纖維素測定儀法纖維素測定儀 5-7萬 長沙肯基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三、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測定1、原理樣品經(jīng)熱的中性洗滌劑浸煮后,殘渣用熱蒸餾水充分洗滌,除去樣

11、品中游離淀粉、 蛋白質、礦物質,然后加入 a 一淀粉酶溶液以分解結合態(tài)淀粉,再用蒸餾水、丙酮洗滌,以 除去殘存的脂肪、色素等,殘渣經(jīng)烘干,即為中性洗滌纖維(不溶性膳食纖維)。2、適用范圍及特點本法適用于谷物及其制品、飼料、果蔬等樣品,對于蛋白質、淀粉含量高的樣品,易形成大量泡沫粘度大,過濾困難,使此法應用受到限制。不包括水溶性非消化性多糖,這是此法的最大缺點。3、試劑中性洗滌劑溶液;十二烷基硫酸鈉GB/T 5009.10 2003植物類食品中粗纖維的測定酸堿處理法GB/T 5009.88 2003食品中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測定不被中性洗滌劑消化的部分。第五節(jié)果膠物質的測定1. 概述果膠物質一一由半乳糖醛酸、乳糖、阿拉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