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二氧化碳在氯化銨類聚乙烯(離子溶液液狀)中的吸收_第1頁
低壓二氧化碳在氯化銨類聚乙烯(離子溶液液狀)中的吸收_第2頁
低壓二氧化碳在氯化銨類聚乙烯(離子溶液液狀)中的吸收_第3頁
低壓二氧化碳在氯化銨類聚乙烯(離子溶液液狀)中的吸收_第4頁
低壓二氧化碳在氯化銨類聚乙烯(離子溶液液狀)中的吸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低壓二氧化碳在氯化銨類聚乙烯(離子溶液液狀)中的吸收摘要:胺類離子液態(tài)單元以及他們相對的高分子(或聚合物,不知道該選哪個解釋,下文同)【聚乙烯(離子液態(tài))】是為了吸收co2而合成的,而這也是他們的特點。這些高分子相比于室溫離子液體和咪唑類聚乙烯(離子液態(tài))來說對于co2有更好的吸收力。比如說,有聚苯乙烯作為主干的PVBTMAPF6有著10.67 mol%.的co2吸收量。Co2對于N2和O2的吸收是有選擇性的。本文討論了陽離子、主干(這個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怎么翻)、取代基、陰離子和交聯(lián)對于CO2吸收的作用。對于吸收機制的研究表明了聚乙烯(離子液態(tài))對于CO2的吸收是大量的且表面的。1:

2、介紹離子液體是融點低的有機鹽,他們有著顯著的CO2溶解性。因此它們被開發(fā)成為不揮發(fā)的可撤銷的的CO2吸收劑,并且支持為了支撐液膜開發(fā)的多孔擔(dān)體。最近,我們發(fā)現(xiàn)由咪唑類離子液體單體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比室溫下的離子液體有著更大的CO2吸收量和更快的吸收、解吸速率。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陰離子、陽離子、主干對于CO2的吸收量與室溫下的離子液體不同。比如說,陽離子在聚乙烯(離子液體)對于CO2的吸收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離子液體中,負離子是決定性的參數(shù)。為了更好理解陽離子在聚乙烯(離子液態(tài))對于CO2的吸收中的作用,我們結(jié)合了對于胺類聚乙烯(離子液態(tài))對CO2吸收的研究。相比與咪唑類聚乙烯(離子液態(tài))來說,

3、這些這些高分子聚合物大大地提高了對于CO2的吸收能力。與它們相應(yīng)的氟化鹽(這些鹽的水合氧鋁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酸性氣體【CO2,H2S】滲透性及選擇性【或譯成分離性】)相似,這些材料作為CO2分離的吸附劑和土工膜類制品前景光明。這篇論文描述了這些高分子詳細的綜合體【或合成法】及特性,還有他們的CO2吸收等溫線、動力學(xué)【?】、還有這些聚合物的結(jié)構(gòu)對于CO2吸收能力所起的作用。2:實驗性2.1材料4-乙烯基芐氯(氯甲基苯乙稀)(90%),含水的(或水成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烷基】三甲基氯化胺溶液(75 wt%),(p-乙烯基芐)三甲基氯化銨(98%),三乙胺(99.5%),NNNN;-四甲基乙二胺

4、(99%),鋰三氟甲烷磺醯亞胺(99.95%),六氟磷酸鉀(98%),四氟硼酸鈉(98%),2 - 6 -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98%),2,2偶氮二異丁腈,2,2二甲基甲酰胺(99.8%),以及乙腈(99.5+%)購于奧德里奇。O-化息香的 鈉鹽水合物氫氧化鈉(97%)購于蘭開斯特綜合公司。所有化學(xué)產(chǎn)品都以收到時的狀態(tài)為準(zhǔn)。2.2離子液體單體的合成【2-(甲基丙烯酰氧)乙烷基】三甲基四氟:將(30 ml,0.12 mol)含水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烷基】三甲基氯化胺溶液(75 wt%)注入250ml的燒瓶。在真空狀態(tài)下將水除去后,將NaBF4 (14.5 g, 0.132 mol)及CH

5、3CN (150 ml)注入燒瓶。整夜攪拌這些混合物。這些鹽逐漸融化,形成白色沉淀。用過濾法除去沉淀物。濃縮濾液后,將之倒入乙醚中。收集沉淀的白色晶體并在室溫(28 g, 90%).下的真空中弄干。如上文所述,運用NaBF4,NaPF6, O-化息香的 鈉鹽水合物氫氧化鈉(NaSac)或鋰三氟甲烷磺胺劑作為離子交換鹽合成出(p-乙烯基芐)三甲基四氟(VBTMABF4), (p-乙烯基芐)三甲基六氟磷酸鹽(VBTMAPF6), O-化息香的(VBTMA液囊),(p-乙烯基芐)三甲基三氟甲烷磺胺劑(VBTMATf2N)。出產(chǎn)量分別為94.0, 90.0, 47.6, 41.9%,MATMABF4:

6、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d6.09 (d, 1H) 5.75(d, 1H) 4.53 (m, 2H) 3.70 (m, 2H) 3.14 (s, 9H)1.91 (s, 3H). mp: 102.9105.3 8C.VBTMABF4: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 d7.59 (d, 2H) 7.49(d, 2H) 6.78 (m, 1H) 5.94 (d, 1H) 5.36 (d, 1H)4.47 (s, 2H) 3.00 (s, 9H). mp: 154.8156.4 8C.VBTMAPF6 1H NMR (DMSO-

7、d6, 400 MHz, ppm): d7.62 (d, 2H) 7.51(d, 2H) 6.81 (m, 1H) 5.96 (d, 1H) 5.39 (d, 1H)4.50 (s, 2H) 3.02 (s, 9H). mp: 172.7175.8 8C.VBTMASac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 d7.587.69 (m, 6H) 7.52 (d, 2H) 6.81 (m, 1H) 5.96 (d, 1H) 5.38(d, 1H) 4.53 (s, 2H) 3.04 (s, 9H).VBTMATf2N 1H NMR (DMSO-d6, 400 MHz,

8、ppm): d7.61 (d, 2H) 7.51 (d, 2H) 6.81 (m, 1H) 5.94 (d, 1H) 5.37 (d, 1H)4.50 (s, 2H) 3.02 (s, 9H) mp: 68.6 C.乙烯基芐三甲基四氟VBTEABF4和乙烯基芐芐基四氟VBTBABF4:在50ml的燒瓶中,將4-乙烯基芐氯(6.1 g, 0.04 mole)和三乙胺(4.2 g,0.042 mol)混合,在N2中將之加熱到50度并持續(xù)2天。用二乙醚將形成的固體清洗。取生成的白色固體(8.5 g, 0.033 mol)與NaBF4 (3.8 g, 0.035 mole)在50 mm的乙腈中混合,并

9、在室溫下攪拌2天。用過濾法除去這些鹽的沉淀物。集中這些沉淀物并將之倒入200ml的二乙醚。用過濾法收集形成的白色沉淀,并在真空中烘干??偖a(chǎn)出量為9.2 g (75%). VBTBABF4以相同的程序合成,產(chǎn)出率為64%.VBTEABF4: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 d7.61 (d, 2H) 7.50 (d, 2H) 6.81 (m, 1H) 5.96 (d, 1H) 5.39 (d, 1H)4.46 (s, 2H) 3.16 (m, 6H) 1.31 (m, 9H). mp: 117.5120.2 8C.VBTBABF4 1H NMR (DMSO-d6,

10、 400 MHz, ppm): d7.63 (d, 2H) 7.46(d, 2H) 6.80 (m, 1H) 5.97 (d, 1H) 5.39 (d, 1H)4.51 (s, 2H) 3.11 (m, 6H) 1.74 (m, 6H) 1.32 (m, 6H) 0.96 (m,9H). mp: 105.8107.4 8C.1,2-雙(p-乙烯基芐二甲基)乙烷BVDEABF4: 將NNNN-四甲基乙二烷(5.8 g, 0.05 mol),4-乙烯基芐氯(16.0 g, 0.105 mol)和0.1 g DBMP(甲基磷酸二丁酯)混合在二甲基甲酰胺。將得到的溶液加熱到50度,持續(xù)2天。將溶液倒入

11、400ml的乙醚中以得到沉淀。經(jīng)過過濾及在室溫下烘干后,得到了15.8g的白色結(jié)晶體。將結(jié)晶與NaBF4 (4.3 g, 0.04 mol)放入50ml烘干的乙腈中2天。在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將不能溶解的氯化鹽過濾出去。將之用以太(醚基)沉淀,用過濾法收集沉淀物,并在真空狀態(tài)下烘干。總的出產(chǎn)量為16.7 g (63.7%)。H NMR (DMSO-d6, 400 MHz, ppm):d 7.66 (d, 4H) 7.59(d, 4H) 6.83 (m, 2H) 5.99 (d, 2H) 5.41 (d,2H) 4.60 (s, 4H) 3.94 (s, 4H) 3.07(s, 12H).十二烷基三乙基

12、胺三氟甲烷磺胺劑(DTEATf2N): 將1-bromododacane 不知道什么意思啊 (4.2 ml, 0.0175 mol)和多一些的三乙胺(8ml)混合,然后加熱到60度,持續(xù)5天。過濾除生成的白色沉淀。在真空中烘干后,將沉淀物(4.2 g,0.012 mol) 與鋰三氟甲烷磺醯亞胺(3.8 g, 0.013 mol)在25ml的丙酮中混合。將此混合物攪拌2天。過濾出沉淀下來的鹽。濃縮濾液后,倒進乙醚中。用離心機分離出一種透明的粘滯的液體,并將之在真空中烘干??偟某霎a(chǎn)量為4.8 g(51%). 1H NMR (CDCl3, 400 MHz, ppm): 3.26 (m, 6H), 3

13、.07(m, 2H), 1.62 (m, 2H) 1.151.4 (m, 27H), 0.88 (m, 3H) mp: 2 8C. 2.3聚乙烯(離子液體)的合成用偶氮二異丁腈作為引發(fā)劑,通過自由游離基引發(fā)聚合,這些高分子被合成出來了。一個典型的例子是:VBTMABF4 (3 g), AIBN (30 mg) and DMF(3 ml)撞進(我覺得應(yīng)該就是倒進去的意思吧)一個反應(yīng)管。此管密封且脫氣(除去瓦斯),浸在60度的油中6小時。將溶液倒進甲醇中以沉淀出聚合物。這些聚合物在100度的真空中烘干,產(chǎn)出量為2.85 g (95%).PMATMABF4: 1H NMR (DMSO-d6, 400

14、 MHz, ppm):4.33 (br, 2H), 3.67 (br, 2H), 3.16 (s 9H), 2.20.2 (m, 14H).Anal. Calcd for C9H18NO2BF4: C, 41.7 H, 7.0; N, 5.4. Found:C, 40.45; H, 6.80; N, 5.12.PVBTMABF4: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7.08 (br, 2H), 6.50 (br, 2H), 4.30 (br, 2H) 2.92 (br, 9H), 1.81(br, 1H), 1.48 (br, 2H). Anal. Calcd for

15、 C12H18NBF4: C, 54.8;H, 6.8; N, 5.3. Found: C, 55.21; H, 6.1; N, 5.4.PVBTMASAC: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7.508.20 (m, 4H), 6.907.50 (br, 2H), 6.206.9 (br, 2H) 4.53(br, 2H), 2.92 (s, 9H), 0.82.3 (br, 3H). Anal. Calcd forC19H22N2O3S: C, 63.7; H, 6.14; N, 7.8. Found: C, 62.27; H,6.12; N, 7.66.PVBT

16、MATf2N: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7.01 (br, 2H), 6.49 (br, 2H), 4.28 (br, 2H) 2.85 (br, 9H), 1.99(br, 1H), 1.44 (br, 2H). Anal. Calcd for C14H18N2O4S2F6: C,36.84; H, 3.95; N, 6.14. Found: C, 36.59; H, 3.95; N, 6.01.PVBTMAPF6: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7.16 (br, 2H), 6.58 (br, 2H), 4.24 (br,

17、2H) 2.86 (br, 9H), 2.01(br, 1H), 1.43 (br, 2H) Anal. Calcd for C15H18NBF4: C, 44.86;H, 5.60; N, 4.36. Found: C, 43.97; H, 5.63; N, 4.26.PVBTEABF4: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7.13 (br, 2H), 6.54 (br, 2H), 4.27 (br, 2H) 3.05 (br, 6H), 2.300.70 (m, 12H) Anal. Calcd for C15H24NBF4: C, 59.0; H,7.87; N

18、, 4.59. Found: C, 58.17; H, 8.10; N, 4.28.PVBTBABF4: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7.08 (br, 2H), 6.54 (br, 2H), 4.40 (br, 2H) 3.02 (br, 6H), 2.300.20 (m, 24H). Anal. Calcd for C21H36NBF4: C, 64.8; H, 9.26;N, 3.6. Found: C, 65.10; H, 9.40; N, 3.49 2.4測量值(尺寸)用氘代二甲基亞砜作為溶劑,在一臺Bruker AdvanceDRX-400分光儀上測

19、量出核磁共振光譜。由(美國)中西部麥博有限責(zé)任公司完成元素分析。由一臺有著正常傳播模式的SCINTAG XDS2000自動化粉末衍射系統(tǒng)以鎳銅嘉輻射過濾記錄下X射線衍射。差示掃描量熱則是由TA儀器數(shù)碼相機Q900差掃描量熱完成。這些樣本加熱至200度,然后在室溫下放涼。在第二次掃描時,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是在20 8C min-1(自己看一下文章喔,是負1,我打不出來)的升溫速率下計算出來的。掃描電子顯微鏡作用在模型飛利浦505上。這些粉末的BET比表面積是由氮吸附(三星3000,Micromeritics 儀器公司)決定的。 2.5 CO2的吸收和解吸用卡恩1000電動天平或電平衡(圖1.)測量出

20、聚乙烯(離子液體)的CO2吸收。勻稱地(平衡的)配置樣品盤和配重的平衡以最小化浮力效應(yīng)【彈性效應(yīng)】。微量天平有100g的容量,又可以辨別出1微克的差距【看得懂什么意思的吧】,所以很適合測量氣體在固體上、或氣體在固體中【你自個兒琢磨吧,文科生已在抓狂】及液態(tài)物質(zhì)的吸收與擴散。經(jīng)過2層干燥塔(length×diameter: 15 in.×2 in.)后CO2 gas (99.995%)被干燥了,在其中注滿P2O5。這些離子液體聚合物的超微粒經(jīng)過12h的、70度真空狀態(tài)下的烘干和脫氣【除去瓦斯】以除去或其他不穩(wěn)定的【揮發(fā)性的?爆炸性的?】物質(zhì)【污染物】。然后通過疏散塔在高真空再

21、將之放在the balance【平衡?剩余?】中干燥,以達到至少30的恒量。在“室”【恐怕只有你們知道是什么室】內(nèi)引入CO2,然后在樣本在30min【也不太懂這min在化學(xué)中的意思啊】不再有大的變動的情況下記錄下樣本重量。這些測量值的彈性效應(yīng)在文字中是正確的。吸附能力以mol%作為單體單位-這單位以 (N_CO2/N_單體單位)×100%為計算(什么東東)。3結(jié)果與分析3.1離子液體單體【單元結(jié)構(gòu)】的合成與特性離子液體單體的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它們通過離子交換反應(yīng)從鹵化胺中得來。這些鹵化胺的前體細胞在水和二甲基甲酰胺中可溶,但在丙酮和乙腈中卻不可溶,雖然它們的包含BF4中陰離子的離子液體

22、單體卻不僅在水和二甲基甲酰胺中可溶,還在丙酮和乙腈中可溶。室溫下, MATMABF4,VBTMABF4,VBTMAPF6,VBTMATf2N,VBTEABF4,VBTBABF4是晶狀固體。VBTMASac是粘性液體。所有這些單體都在高極性溶劑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乙腈和丙酮中可溶,在低極性溶劑和非極性溶劑例如乙醚、乙烷中不可溶。它們還有著不同的水溶度:VBTMABF4,MATMABF4, VBTEABF4, VBTMASac在水中可溶,而 VBTMAPF6, VBTMATf2N 和VBTBABF4 卻不可。 3.2聚乙烯(離子液態(tài)的合成)用偶氮二異丁腈作為引發(fā)劑,通過自由游離基引發(fā)聚合

23、,從離子液體單體中得到了聚乙烯(離子溶液)。選用二甲基酰胺作為溶劑因為所有的聚乙烯(離子液體)都在其中可溶。用甲醇或二氯甲烷沉淀聚乙烯(離子液體)以除去未反應(yīng)的單體。在真空中加熱至100度以除去高分子中的二甲基酰胺殘留。聚乙烯(離子液體)因其取代基和陰離子的不同,其水溶性也不同。例如,PVBTMABF4, PMATMABF4, PVBTEABF4在水中可溶。PVBTMATf2N 和PVBTMA Sac可在水中溶解一部分。PVBTBABF4 和PVBTMAPF6在水中可溶。所有的聚乙烯(離子液體)在高極性溶劑如二甲基酰胺、二甲基亞砜、乙腈(PVBTMASac除外)中可溶,而在低極性溶劑如乙醚、乙

24、烷中不可溶。核磁共振譜光譜及元素分析表分析表明了我們已得到了純凈的聚乙烯(離子液體)。 【圖略】圖1:這是氣體吸收、解析裝置的原理圖。干燥機(P2O5)塔器(1),真空管(2),3通閥(3),2通閥(4),汞水庫(5),卡恩1000電動天平(6)圖2:單體結(jié)構(gòu)圖及室溫下離子液體DTEATf2N的結(jié)構(gòu)圖 3.3聚乙烯(離子液體)的熱力性質(zhì)【熱特性】下圖1顯示了聚乙烯(離子液體)的DSC【動態(tài)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差示掃描量熱法?】曲線。陰離子強烈地影響了這些高分子的玻璃化溫度(圖1(1)。這些擁有著聚乙烯(乙烯基芐三甲基)(PVBTMA)作為主干但陰離子不同的高分子的TgS【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如下:PV

25、BTMASac(65度)!PVBTMATf2N (74 度)!PVBTMABF4(235 度)!PVBTMAPF6 (255度)。有機的.Tf2NK和SacK 陰離子可以大幅減少這些高分子的Tgs。這是由于這些陰離子的塑化作用。圖1(2)顯示了這些陰離子相同而陽離子不同的聚乙烯(離子液體)的DSC曲線。它們的tgs如下: PVBTBABF4 (135 C)!PVBTEABF4(185 C)!PMATMABF4 (216 C)!PVBTMABF4(235 C)。隨著胺陽離子從甲基向乙基變化,它上面的取代烷基鏈不斷增長,兒這些聚合物【高分子】的Tg則不斷減少。有著聚苯乙烯作為主干的PVBTMABF

26、4比有著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的PMATMABF4有著更高的Tg。因此,聚乙烯(離子液體)的陽離子和主干上的陰離子及取代基能影響它們的玻璃化溫度。圖略圖1為有著不同陰離子(1)及主干(2)的聚乙烯(離子液體)的DSC曲線。PVBTMASac(a), PVBTMATf2N(b), PVBTMABF4(c), VBTMAPF6(d), PVBTBABF4 (e), PVBTEABF4 (f),PMATMABF4 (g).PVBTMABF4 和PMATMABF4的X射線衍射廣譜如圖2所示。這些高分子的XRD【X射線衍射】圖譜上沒有晶峰,而這表明了這些高分子是非晶形的。圖略圖2 聚乙烯(離子液體)的XRD圖

27、譜。 (a) PVBTMABF4; (b) PMATMABF4.圖3為這些聚乙烯(離子液體)的CO2吸收動力學(xué)【?】,他們相對應(yīng)的單體,以及室溫下的離子液體(592.3 mmHg CO2, 22 8C).PVBTMABF4 (a), PMATMABF4 (b), DTEABF4 (c), bmimBF4(d), VBTMABF4 (e), MATMABF4 (f). 3.4這些聚乙烯(離子液體)的CO2吸收動力學(xué)【?】CO2在咪唑類離子溶液中有很好的溶解度,因為它能與溶液中的陰陽離子相互作用。我們測試了聚乙烯(離子液體)及它們相應(yīng)的單體對于CO2的吸收,如圖3所示。我們首先測試【離子液體】BF

28、4的CO2溶解度,發(fā)現(xiàn)同文字記錄一致,而這證明了裝置設(shè)備的有效性。在平衡狀態(tài)下,PVBTMABF4 和 PMATMABF4吸納10.22,即7.99 mol% 的CO2,這相當(dāng)于咪唑類聚乙烯(離子溶液)的4-5倍吸收能力。而它們的單體,VBTMABF4 和MATMABF4,因為自身的晶狀結(jié)構(gòu)幾乎不能吸收CO2。此外,室溫下的離子液體在同等條件下,咪唑類的bmimBF4 和胺類的DTEATf2N 只能吸收1.34,即2.09 mol% 的CO2。與咪唑類的離子溶液相似,這些離子溶液對CO2的吸收也很快。只需幾分鐘它們即可達到自己吸收能力的90%,而達到均衡則不到60分鐘。 3.5 聚乙烯(離子液

29、體)吸收C02的等溫線在22度時,不同的CO2壓力下,PVBTMABF4 和PMATMABF4 的吸收等溫線如圖4所示。隨著CO2壓力的增強,它的摩爾分數(shù)減小。亨利常數(shù)將之定義為:【自己看下文章吧,復(fù)制不過來】在此公式中,Hi是亨利常數(shù),xi是依照單體單元,聚合物吸收的氣體的摩爾分數(shù),Pi為CO2壓力。因為這三個參數(shù)在整個的壓力范圍中不是線性的,所以亨利常數(shù)是在數(shù)據(jù)擬合以及讓CO2的分力壓趨近于0的情況下算出來的。得出的亨利常數(shù)為3.7 bar (22 8C) -PVBTMABF4 and 5.4 bar (22 8C) - PMATMABF4,,而這比咪唑類聚乙烯(離子溶液)(26.0 ba

30、r-PVBBIBF4 and 37.7 bar- PMABIBF4 at 22 C)要低好多。3.6聚乙烯(離子溶液)的吸收選擇性這些高分子吸收CO2是有選擇性的,如圖5所示,在同等條件下,這些高分子幾乎不能吸收氮氣或氧氣。3.7重復(fù)CO2的吸收與解吸如圖6所示,我們通過將室內(nèi)注滿CO2,然后再進行真空處理,進行了4輪的PVBTMABF4 和PMATMABF4對于CO2的吸收與解吸測試。吸收與解吸的速度都很快,徹底的完成一次只要1小時。解吸是如此徹底,證明吸收與解吸是可逆的。四輪過后,沒有發(fā)現(xiàn)吸收或解吸動力學(xué)、活吸收量上的差別。3.8聚乙烯(離子液體)的結(jié)構(gòu)對于CO2吸收的影響我們比較了擁有不

31、同主干,陽離子,陰離子的聚乙烯(離子液體)對于CO2的吸收以學(xué)習(xí)結(jié)構(gòu)對此的影響。圖7所示為有著不同主干的聚乙烯(離子液體)的吸收動力學(xué)。在22度的平衡狀態(tài)下,它們的單體單元為592.3 mmHg of CO2,PVBTMABF4 吸收了 10.22 mol%,,PMATMABF4吸收了 7.99 mol%,。在胺陽離子和BF-4【你看下文章】相同時,有著聚苯乙烯作為主干的聚合物比有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有更高的吸收力。圖8展示了胺陽離子上的取代基對于CO2的吸收所能發(fā)揮的功效。它們的吸收力如下:PVBTMABF4 (10.2 mol%)OPVBTEABF4 (4.85 mol%)OPVBTBABF4 (3.1 mol%). 很明顯,取代基鏈的增長會導(dǎo)致CO2吸收力的下降,而這表明了胺陽離子上大的取代基回阻礙CO2地吸收。圖9展示了聚乙烯(離子液體)中的陰離子對于CO2吸收的作用。PVBTMA類聚合的CO2吸收力取決于陰離子的類型。它們的吸收力如下:10.66 mol% for PVBTMAPF6,10.22 mol% for PVBTMABF4, 2.85 mol% forPVBTMATf2N and 2.67 mol% for PVBTMASac, 這個趨勢與有著不同陰離子的咪唑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