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優(yōu)滑輪組的省力問題輔導(dǎo)專題訓(xùn)練附答案_第1頁
培優(yōu)滑輪組的省力問題輔導(dǎo)專題訓(xùn)練附答案_第2頁
培優(yōu)滑輪組的省力問題輔導(dǎo)專題訓(xùn)練附答案_第3頁
培優(yōu)滑輪組的省力問題輔導(dǎo)專題訓(xùn)練附答案_第4頁
培優(yōu)滑輪組的省力問題輔導(dǎo)專題訓(xùn)練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一、初中物理滑輪組的省力問題1.如圖所示,水平拉力Fi(6N)將物體(G=9N)沿直線勻速拉動si的距離,做功Wi, 借助滑輪組,F(xiàn)2使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勻速直線運動同樣的距離si,F(xiàn)2所拉繩端的上升距離為S2,做功為如2,則()12L廠一】1 1A&_7- !S11+EiA.W2一定小于W1B.S2定小于S1C. F2定大于G/3D.F2定大于F1/3【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水平拉力Fi將物體沿直線勻速拉動做功:W1F1S1 ;借助滑輪組,使物體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同樣的距離,拉繩端的上升距離為S2,做功:W2F2S2;A.做功W2W,W動,故A錯誤;B.有3股繩子

2、承擔(dān)S23s,故B錯誤;1CD.F2G輪F .Fr r r雷尸尸尸丁序【答案】20 6【解析】【詳解】1由圖可知,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段數(shù)為3,不計繩重、動滑輪重及摩擦,則繩端的拉力:11F= f=X60N=20N;33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v繩=3v物=3X0.1m/s=0.3m/s;則拉力F的功率為:P=Fv繩=20NX0.3m/s=6W。3.如圖所示為家用手搖晾衣架,它是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簡單機(jī)械,其中A、B兩滑輪中屬于動滑輪的是;若衣服和晾衣架的總重力為200N,晾衣架上升的高度為1m, 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靜止時繩的拉力FN,繞進(jìn)旋輪上的繩子長度是【解析】【分析】【詳解】1

3、使用時,軸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由圖可知B為動滑輪;2由圖可知承重繩為4股,衣服和晾衣架的總重力為200N,所以繩子的拉力3承重繩為4股,所以繞進(jìn)旋輪上的繩子長度是S=4h=4X1m=4m【點睛】4.如圖所示的滑輪組 (不計滑輪重、G 200Nn 450Nm?!敬鸢浮緽 504繩與滑輪的摩擦),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6N,則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_N。一段時間內(nèi)物體沿水平方向移動了5m,拉力F做功_J?!窘馕觥俊痉治觥俊驹斀狻?由圖可知,n =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6N,則拉力為6N,摩擦力f=2X6N=12N摩擦力為12N。2拉力移動的

4、距離s=2s=2 5m=10m拉力做的功W=Fs=6NX10m=60J拉力做的功為60J。5.名質(zhì)量為55kg、雙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0.04m2的學(xué)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輪組在20s內(nèi)將600N的重物勻速提升1m。(g=10N/kg)求:(1)他站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qiáng)多大?畫出滑輪組的繞線方式。(3)若勻速提升過程中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是75%,拉力的功率多大?【解析】;(3)40W【答案】(1)13750Pa;【分析】【詳解】(1)站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則對地面的壓強(qiáng)為2(2)因為重物運動方向向上,人在地面上通過上方定滑輪改變力的方向,拉力方向向下, 股繩子與動滑輪接觸

5、以省力,故滑輪組的繞線方式如圖所示:有用功為克服重物重力勢能做的功,為有G物h拉力做的總功為拉力的功率與所用時間的乘積,為W總PtW總、100%可知Pt答:(1)他站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qiáng)是13750Pa;(2)滑輪組的繞線方式見解析;拉力的功率是40W。6.如圖所示,某人通過滑輪組將深井中的物體拉至井口物體所受重力720N,人對繩子水平向右的拉力300N.(不計繩重及摩擦)求:600N 1m20s 0.7540WG人Smg 55kg 10N/kgS 0.04m213750Pa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己知物體在10s內(nèi)被提升了2m,(1)人做的有用功SZ有用;動滑輪的重力G動;(3)人拉起貨物時的

6、機(jī)械效率【答案】(1) 1440J;(2) 180N;(3) 80%。【解析】【詳解】(1)物體所受重力720N,被提升了2m,則人做的有用功為:有用=Gh=720NX2m=1440;G+G-由圖可知,滑輪組的有效繩子段數(shù)為n=3,根據(jù)F=-,則動滑輪的重力為:nG-=nF-G=3X300N-720N=180N根據(jù)W有用Gh Gh G=W、_ Fs _ Fnh _ Fn,人拉起貨物時的機(jī)械效率為:G 720N= =80%。Fn 300N 3答:人做的有用功為1440J;動滑輪的重力為180N;(3)人拉起貨物時的機(jī)械效率為80%。7.為了開發(fā)和利用深海的資源,我國某科研考察隊在遠(yuǎn)海進(jìn)行科學(xué)實驗

7、時,使用母船上的 起降設(shè)備,將我國最新自主研制的“潛龍三號”無人潛水器,從母船甲板上吊起并降到海 面上,如圖甲所示,該起降設(shè)備利用了液壓裝置、杠桿、滑輪組等,“潛龍三號”潛水器 是我國最新研制的具有高智能的自動巡航潛水器,長3.5米、高1.5米、重1.5噸,可抵達(dá)3850米深海連續(xù)航行42小時48分鐘、航程15682公里。起降設(shè)備中滑輪組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乙所示,請你用筆畫線代表鋼絲繩,畫出最省力的 繞線方法。(2)該起降設(shè)備若在1min內(nèi)將“潛龍三號”勻速提升了20m,該過程中鋼絲繩的拉力由電動機(jī)提供,電動機(jī)的輸出功率是10kW,則鋼絲繩的拉力是多少 _ ?(3)該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是多少 _

8、?【解析】【分析】(1)在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既要考慮到它的省力情況,還應(yīng)注意動力的施力方向。(2)已知作用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和“潛龍三號”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鋼絲繩拉下的長 度;已知電動機(jī)的輸出功率,可以得到拉力做的功;已知拉力做的功和做功時間,禾U用公W得到拉力。率。【詳解】(1)1對由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可繞線方法有4股和5股兩種,兩種方法都達(dá)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5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4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據(jù)題意可知拉力方向向下,因此從定滑輪上固定,如圖所示:7500N50%根據(jù)G mg和W有Gh求出有用功,再根據(jù)WW總、100%求出該

9、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答案】C.F1F212R P2D.F1F212P1巳2鋼絲繩端移動的距離s nh 4 20m80m把“潛龍三號”提升20m拉力做的功W Pt 10 103W 60s 6 105J鋼絲繩的拉力(3)3“潛龍三號”的重力G mg 1.5 103kg 10N/kg 1.5 104N有用功45W有Gh 1.5 10 N 20m 3 10 J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如圖所示,甲、乙兩套裝置所用滑輪質(zhì)量均相等,用它們分別將所掛重物在相等時間內(nèi)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相同咼度若G G2,所用豎直向上的拉力分別為R和F2,拉力做功的6 105J80m7500N有100%W53 10 J5-6 10

10、J100%50%C.F1F212R P2D.F1F212P1巳功率分別為R和P2,兩裝置的機(jī)械效率分別為1和2(忽略繩重和摩擦),則下列選項B.F1F2F2中正確的是()A.F1F212RP2【答案】10 44【解析】【分析】【詳解】(1)由圖知,n=2,則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h,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答案】B【解析】【詳解】CD.不計繩重及摩擦,因為拉力:F-(G G動)nE 2,n23,所以繩子受到的拉力分別為:F1一(G1G動)21F2-(G2G動)3動因為G!G2,故:FiF2故CD項錯誤;AB.因為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W額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總功相同

11、;由同,即:G輪h,W有用G物h,所以利W有100%可知,機(jī)械效率相W總又因為所用時間相同,由P W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R B故A項錯誤,B項正確。9.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16 N的物體以0.2 m/s的速度勻速提升,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80%,若不計繩重及摩擦,拉力F為_N,拉力的功率為_W,動滑輪的重力為_N.80%W有用Gh Gh GWT FS F2h 2F則拉力(2)拉力端移動的速度拉力做功功率:(3)不計繩重及摩擦,拉力動滑輪重力:G 16NF10N22 80%v=2v物=2XQ 2m/s=0.4m/s,P=Fv=1ONX0)4m/s=4W;1F - G G動2刀G動=2F-G

12、=2X10N- 16N=4N.10.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n與物重G物的關(guān)系,改變G物,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計算并繪出n與G物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一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n隨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后等于100%B.此滑輪組動滑輪的重力為5NC.當(dāng)G物=15N時,滑輪組機(jī)械效率為 滬75%D. G物不變,改變圖甲中的繞繩方式,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仍不改變【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使用滑輪組時,克服物重的同時,不可避免地要克服動滑輪重、摩擦和繩子重做額外功,所以總功一定大于有用功,機(jī)械效率一定小于1,即同一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n隨G

13、物的增大而增大,但最終不能等于100%,故A錯誤;B.由圖可知,G物=12N,此時n=80%,貝V80%G物hFs故C錯誤;D. G物不變,改變圖甲中的繞繩方式,如圖所示因為此圖與題干中甲圖將同一物體勻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忽略繩重及摩擦?xí)r,額外功相同,所以總功相同,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仍不改變,故D正確。故選Do11.如圖甲所示,重為160N的物體在大小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Fi作用下,沿水平地 面以3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所示,保持拉力Fi不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體勻速向右運動了1m,若不計滑輪、繩的質(zhì)量和輪與軸間的摩擦,則()甲乙A.物體向左運動時,拉

14、力F1的功率Pi=60WB.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f=20NC.物體向右運動時,拉力F2=40ND.物體向右運動時,拉力F2所做的功W2=80J且有nF G物G動s nh代入可得12N12N G動80%故滑輪組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3N故B錯誤;C.當(dāng)G物=15N時,滑輪組機(jī)械效率為15N15N 3N83%【答案】CD【解析】【分析】【詳解】A.由圖甲可知,繩子承擔(dān)物體受到的拉力的段數(shù)n為2,物體以3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拉力作用下繩子末端的速度為v 2v物2 3m/s 6m/sR F1v 20N 6m/s 120W故A錯誤;B.圖甲中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15、,而繩子承擔(dān)力的 段數(shù)n為2,所以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f 2F12 20N40N故B錯誤;C.物體向右運動時,由于物體和地面沒有改變,則所受摩擦不變,方向向左,同時物體向左還受到兩股繩子施加的拉力,每股繩子的拉力為20N,物體右側(cè)的滑輪為動滑輪,對物體的拉力為2F2,則有2F22F1f 80N解得F2=40N,故C正確;D.在不計滑輪、 繩的質(zhì)量和輪與軸間的摩擦?xí)r,物體向右運動時,拉力F2所做的功W,F2s240N2 1m 80J故D正確。故選CD。12.質(zhì)量是6kg的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圖所示的裝置使物體以0.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始終保持水平,其示數(shù)為2N,不計滑

16、輪和繩子的重和滑輪組內(nèi)部的摩擦,則(g取10N/kg)()A.作用在繩端的拉力F為6N則物體向左運動時,由FstFv可得拉力Fi的功率B.在1s內(nèi)拉力F做功1.2JC.在1s內(nèi)拉力F的功率是0.4WD.水平桌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是2N【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A.繩子上的力是相等的,因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N,所以,作用在繩端的拉力F為2N.故A錯誤;B.根據(jù)圖示可知,滑輪組動滑輪上有三股繩子。物體A在1s內(nèi)通過的距離為s=vt=0.2m/sx1s=0.2m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3s =3x0.2m=0.6m在1s內(nèi)拉力F做功為W=Fs=2NX0.6m=1.2J故B正確;C.在1s內(nèi)

17、拉力F的功率為故C錯誤;D.由圖可知,承擔(dān)摩擦力的繩子股數(shù)是3,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 f3所以f=6N故D錯誤。故選Bo13.如圖所示,甲滑輪組中滑輪的質(zhì)量均為m,乙滑輪組中滑輪的質(zhì)量均為0.5m,用甲、乙滑輪組分別使重力均為G的重物在相同時間內(nèi)勻速上升相同高度h,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別為F1、F2。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甲乙A.拉力F1小于F2B.拉力F1的功率小于F2的功率C.拉力F1做的功小于拉力F2做的功D.甲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小于乙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1.2J1s1.2W【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由圖知,圖甲、圖乙滑輪組,n=3,因為不計繩重和滑輪軸處摩擦,所以

18、1111Fi= (G+G甲)= (G+mg),F2= (G+G乙)=(G+0.5mg)3333故F1 F2,故A錯誤;BC.重物在相同時間內(nèi)勻速上升相同高度h,則拉力移動距離s相同,拉力做功W1= F1S,W2=F2S故W1 W2,因為做功時間相同,所以拉力F1的功率大于F2的功率,故BC錯誤;D.甲滑輪組和乙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G甲G乙,則甲滑輪組做的額外功多,故甲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小于乙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故D正確。故選D。14.用一動滑輪將重物勻速提升2 m,人對繩子的自由端所用力是40 N,不計滑輪重和摩擦,則物重和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別是A.80N,80JB.80N,160JC. 40N

19、,160JD.40N,80J【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動滑輪省-半力,多費倍的距離,所以物體的重為:G 2F2 40N80N;由h 2m得s 2h 2 2m 4m,提升重物所做的功:W Fs 40N 4m 160J. 故選B.15.如圖所示的甲、乙兩滑輪組,所用滑輪的規(guī)格相同,用它們將相同的重物 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與摩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甲滑輪組所用拉力較大B.甲滑輪組拉力做的功較多C.兩滑輪組拉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D.兩個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G勻速提升【分析】【詳解】A.不計繩重及摩擦,因為拉力F=(G物+G輪)/n,且n甲=3,n乙=2, 所以,繩子受的

20、拉力:F甲=(G物+G輪)/3,F(xiàn)乙=(G物+G輪)/2,即F甲F乙,故A錯誤;B.不計繩重及摩擦,拉力做的功:W甲=F甲s甲=(G物+G輪)/3X3=(G物+G輪)hW乙=F乙s乙=(G物+G輪)/2X2i=(G物+G輪)h,W?=W乙,故B錯誤;C.甲、乙兩滑輪組提升重物的時間不知道,故無法比較功率,故C錯誤;D.因為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Ww=G輪h,W有用=G物h,所以,禾U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總功相同,因為r=W有用/W總,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相同,故D正確;故答案為Do16.小明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分別在相同時間內(nèi)將同一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每

21、個滑輪的重均相等,不計繩重及摩擦,針對這一現(xiàn)象,小明得出了4個結(jié)論:Fi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甲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等于乙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使用乙滑輪組比甲滑輪組更加省力; Fi做功的功率等于F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確的為( )甲乙A.、B.、C.、D.、【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在不計繩重及摩擦?xí)r,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體和動滑輪做的功,因為物重相同,提升 的高度相同,所以兩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W總Fs= G G動h故Fi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正確;在不計繩重及摩擦?xí)r,甲滑輪組和乙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都為W有用GhGW總總、GG動h G G動即機(jī)械效率相等,故正確;甲滑輪組由兩段繩子承重,拉力為F

22、112GG動乙滑輪組由三段繩子承重,拉力為F21GG動3所以使用乙滑輪組比甲滑輪組更加省力,正確;正確;故選D。17.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個重300N的物體,物體與桌面的摩擦力為60N,如圖所示,若不A.300N 0.1m/sC. 60N 0.2m/s【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由于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所受拉力等于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滑輪組 是由兩根繩子承擔(dān)動滑輪,所以繩子末端拉力F1f160N=30N2 2有兩段繩子與動滑輪接觸,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 移動速度是物體移動速度的2倍,即v=0.1m/s 2=0.2m/s兩次拉力做的功,用時也相等,根據(jù)W知,F(xiàn)1做功的功率等于F2做功的功率,考慮繩的重力和繩的摩擦,使物體以 為( )0.1m/s勻速移動時,水平拉力F和其移動速度的大小B.150N 0.1m/sD.30N 0.2m/s2倍,故繩子自由端故選D。18.如圖所示,不計繩子的質(zhì)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平衡狀態(tài)。重物Gi=100N,每一個滑輪重力均為20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扌橈皿陽 G 松丄辿加證蚣AIGiA.b處繩子的拉力為50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