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_第1頁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_第2頁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展開全文中國這么大,我想 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 嘉峪關一般指的是嘉峪關關城,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 5 公 里一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處古絲路的交通要沖,扼守南北 寬約 15 公里的峽谷地帶。城關兩側的嘉峪長城城墻橫穿沙 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西 端起點。明王朝建立以后,朱元璋采取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的 治國方針,為了加強河西的軍事防御,防止蒙古和女真的侵 擾,征虜大將軍馮勝收復河西后,于明洪武五年 (1372) 在嘉 峪山西麓選址建關,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茫?;哪羞x 址建關還在于 “初有

2、水而后置關, 有關而后建樓, 有樓而后筑 長城,長城筑而后可守也 ”。 嘉峪關長城由西長城、東長城和北長城三部分組成,全長約 60 公里。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山) , 長城內外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 城臺、城壕、墩臺、烽燧縱橫交錯,共同構成了嘉峪關完整 的軍事防御體系。整個工程歷時 168年, 1540 年建成完工。 嘉峪關歷來是古肅州 (今酒泉 )的一部分, 在長城眾多關城中, 嘉峪關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關隘,古樸雄 偉,被譽為 “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周長 733 米。嘉峪關關門為關城的正門,也叫西 城門。門額刻有

3、“嘉峪關 ”,門道留下深深的車轍。西門外套 筑一道凸形城墻,構成一個羅城,也就是外城。外城比內城 高 2.7 米。嘉峪關歷來是古肅州(今酒泉的一部分) ,歷史上是一個屯 兵要塞, “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干;往前看,戈壁灘,往后 看,鬼門關 ”。內城 內城西寬東窄,略呈梯形, 城高 9 米,東西開 “光化門 ”和 “柔遠門 ”兩門。門外各筑有甕城,城樓對稱,三層三檐五間式, 高 17 米。城四隅有角樓,南、北墻中段有敵樓。 內城墻歷經六百多年,墻體雖有剝落,但大部分仍然完整牢 固。石質 “工牌 ”刻有修長城各工程隊隊長的名字,工程結束 要進行嚴格驗收,嚴格的長城工程管理制度,確保了長城工 程的質

4、量。內城光化門為內城東門,建于明正德元年( 1506 年),由時任肅州兵備 副憲李端澄主持修建。 面向東方, 表示旭日東升, 瑞氣普照。 光化樓高 17 米,三層三檐歇山頂,精雕細刻,五彩裝成。 樓閣第一層為磚木結構, 第二、三層為木結構榫卯咬合而成。 光化門、光華樓柔遠門、柔遠樓內城西門, 意為明王朝對邊陲 (關外)各游牧民族實行 “懷柔 政策,安撫邊遠地區(qū),以實現長治久安的治國方略。甕城 在城門外口加筑小城,高與大城相同,或圓或方,圓者稱甕 城,方者亦稱方城。嘉峪關內城東西門外都加設有甕城。 內城東門甕城朝宗門“朝宗 ”表示過往朝廷官員雖遠行 “極邊 ”,但仍要效忠朝廷, 忠于君王。東甕城

5、劈門南向,不與光化門直通,使關城道路 迂回,成為內城的一道防線。內城西門甕城會極門與東甕城相對。 “會極 ”意為從西域而來的諸侯、仕官、商旅 等,親善、友好地在此處相會,從此處經過,共同向中原王 朝朝貢。西甕城也劈門南向,不與內城門直通,使關城更加 肅穆幽深。敵樓、角樓、箭樓 嘉峪關三座城樓在一條中軸線上一字排開,內城四角都有角 樓,也叫 “戍樓 ”,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 南北城墻建有敵樓, 是突出于城外側的建筑, 具有加固城墻, 軍事防御和進攻作用,也是士兵在城墻上巡邏時休息和放置 兵器的地方。箭樓是角臺上的警戒哨位,觀望長城烽火的設 施。游擊將軍府 也稱游擊衙門,是明、清兩代鎮(zhèn)守嘉峪關的游擊將軍處理軍 務的府邸和防御體系的指揮中心,也是朝廷統(tǒng)治地方、檢查 商旅使者往來、聯(lián)系西域和中亞及各少數民族的行政樞紐機 關。文昌閣 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 1822 年)。明清時為文人 墨客會友、吟詩作畫、讀書的場所,清末為文官辦公場所。戲臺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 年)嘉峪關游擊將軍袋什衣主持修建,是當時守城官兵、城內居民及過往商旅的娛樂場所。木制屏 風把前后臺分隔開來。在嘉峪關還有 “一塊定城磚 ”、 “擊石燕鳴 ”的故事傳說。 景區(qū)內有 “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