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藝術_管理學的融合之美_第1頁
科學與藝術_管理學的融合之美_第2頁
科學與藝術_管理學的融合之美_第3頁
科學與藝術_管理學的融合之美_第4頁
科學與藝術_管理學的融合之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3期總第201期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N o .23,the 201th issue2009年12月Inner M ongo lia Science T echno logy &Econom y D ec .2009科學與藝術管理學的融合之美馬茹(內蒙古財經(jīng)學院職業(yè)學院會計系,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摘要:文章從管理學的學科特質、管理措施以及管理學追求的方向著手,描述了現(xiàn)代管理的管理境界。關鍵詞:管理學;科學;藝術中圖分類號:C 93-0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6921(200923004202從20世紀初葉開始,人門開始研究什么是管理學,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了。管理學是一門

2、開放性的學問,容納吸收了百家之長,是容匯經(jīng)濟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諸多方面知識的一門綜合學科。鑒于管理學有容百家之長的特點,所以大家都接受管理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的定性。1管理學的學科特質科學與藝術的整合111管理學是一門科學從科學的基本特征出發(fā),首先定義管理學是具有大眾化、概率性、復雜性的一門科學。其研究的對象具有客觀性,使用的方法具有科學性,建立的模型和具體措施對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11111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具有客觀性。弗里德利克泰羅(F rederich W .T ayl o r ,18561915被譽為“管理科學之父”。泰羅所創(chuàng)立的科學管理理論,是以解決生產(chǎn)組織中的管理問題

3、為出發(fā)點,具體的講就是如何提高企業(yè)的生產(chǎn)效率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力求在生產(chǎn)組織中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用準確的科學研究和科學的管理手段來替代舊式的個人主觀管理決策,從而實現(xiàn)管理科學化。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沖破了一百多年來的傳統(tǒng)的落后的經(jīng)濟管理辦法,將科學引入到了管理領域,從而使得管理學具備了它的第一特性科學性,也使得它的研究對象有了它的落腳點客觀存在的實際管理問題。11112管理學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學性。從科學管理理論誕生那一天起,尋求管理的定量化、標準化、最優(yōu)化就是現(xiàn)代管理科學學派不斷追求的方向。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各種科學技術方法不斷的被引入到管理科學中來。在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高科技技

4、術手段的應用可謂發(fā)展到了極至,管理的科學性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112管理學是一門藝術從管理活動涉及的內容來看,管理涉及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組織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我們會發(fā)現(xiàn)管理學是具有經(jīng)驗性、博弈性、人性指向性的科學。11211管理學在很大程度上是關于人的學問。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對人的管理。而作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雙方都是具有思維能力的、復雜歷史文化背景和社會關系、差異化性格和行為方式的人,有著各自的價值觀念、偏好和情感,因此管理學研究中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將人看作是“物”,而必須從人的本性及價值的角度來考慮人,也正因為如此,對于管理活動中人的研究是很難量化的,人們無法將管理系統(tǒng)本體和環(huán)

5、境隔離處理,也就難以實驗和驗證,而管理者的直覺和判斷此時則可能比科學的理性有更好的效果。因此,成功的管理者要有較高的情商,通過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來達到有效管理的目的。這是對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管理要具備藝術性。11212管理是挖掘人的潛能和價值的活動。管理活動不僅僅涉及具有客觀性的“物”,更多的是涉及對“人”的管理,而且往往對人的管理構成了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對人的管理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調整,因而管理理論始終關注著人的尊嚴和價值。作為社會的人,要對其實現(xiàn)有效的管理必然涉及有關人之本性、人之價值等更為基礎的問題。西蒙就在他的管理行為一書中指出管理決策中的價值命題難以用

6、科學方法去處理,提出管理領域中決策的準則應以“滿意”替代曾盛行一時的“最優(yōu)”這一意義重大的命題。這意味著管理研究中曾一度追求的客觀最優(yōu)值,應讓位給最終的主觀判定的滿意值,揭示了人的價值判斷在管理決策中的重要意義。2管理學在管理手段上更加追求科學與藝術的結合211令人信服既是管理的起點,也是管理的目標要讓別人采取行動,首先必須讓人相信你所說的話,如果別人對你所說的根本不信,管理也就無從談起。采用“以理服人”的手段來進行管理是最難的,因為需要掌握非常有力的理論工具,否則明知道對方說的是歪道理可就是無法用道理說服對方。不過,管理的最高境界絕對不是停留在“以理服人”的層次,而是“文化”,即“無為”。就

7、是以文“化”人,通過形成一種優(yōu)良的企業(yè)文化,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任務完成后下屬都說“我本來就是這樣做的”,管理者“功成而弗居”。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212中西方管理手段的結合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西方在管理中運用的基本手段與方式就是理性化的利益機制,即“以理性的契約來確立雇主與雇24收稿日期:2009-08-17 馬茹科學與藝術管理學的融合之美2009年第23期員之間的利益關系,通過利益上的獎與懲來激勵和約束員工的行為,使其驅向管理目標?!迸c此不同,國內的管理者在運用理性的利益機制的同時,也特別注重情感激勵、思想發(fā)動和精神動員的作用,把倫理與人情作為激勵和約束員工行為的重要因素,

8、甚至把利益機制也打上倫理的色彩。運用重人、重信、重義、重情的精神對員工進行管理,督促其實現(xiàn)管理目標,是國內管理手段的特點。管理者認為要時刻考慮如何能使員工由你讓他們干好轉化為心甘情愿的自己干好,使他們在廠同在家里一樣,把廠家的事當成自家的事。雖然說制度管理在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非常重要,但還必須有一些情感因素在里面。而中國的管理以“求善”、“求治”為目標,恰恰非常強調心理的作用,依靠領導者榜樣“身教”的力量和道德感召力來調動和團結全體群眾,達到管理的目標。雖然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多種管理方式,但以人道、仁義和群體力中心,以心理情感為紐帶,以情理滲透為原則的“德治”方式和“內圣外王之”的管理思想則始終占據(jù)

9、著主導地位。應該說,這種把利益與倫理、理性與情感等機制結合起來進行管理的方式是一種更合乎人性,也更為有效的方式。它更能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更高的經(jīng)濟效益。3管理追求的完美境界快樂管理311快樂管理,就是讓員工感到快樂的管理方式,其本質是讓員工從工作中感到幸福就個體而言,快樂管理不僅強調工作條件等外在因素與工作內容等內在因素的統(tǒng)一,而且強調工作與人的統(tǒng)一。就團體而言,它強調一種和諧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工作是為了獲得某種心理體驗,人們要獲得的不僅是得到某種滿足這一結果,更重要的是要在體驗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鞓饭芾韽娜说呐d趣出發(fā),使工作適應人,而不是純粹讓人去適應工作。如果說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

10、考慮到了人心理上的滿足,那么快樂管理讓人不僅要從心理上,更要從情感上獲得滿足,而情感上的滿足更為重要??鞓饭芾碓谄髽I(yè)中建立了一種精神契約,在這種契約中,人性得到充分肯定與發(fā)揮,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312從人們的需求表現(xiàn)形式中挖掘其根本需求,從人們的行為中探索其終極目標人的共性是內心深處對幸福的追求,人們的行為都是追求幸福的過程。由于個人看待幸福的方式不同,在不同幸福觀的引導下,人們的具體目標也就不盡相同,這是人的差異性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人們工作也是為了獲得幸福。從工作中獲得幸福有兩種方式:從工作本身獲得幸福,從工作所得中獲得幸福。前者符合幸福人假設,而且也是快樂管理所要達到的目的。而后者則是為了

11、獲得收入,或是為了某種目的去工作,工作是不得不做的一種選擇,這一類人會認為工作是痛苦的,是不讓人感到幸福愉悅的,這種現(xiàn)實感受與其內心深處追求幸福的需要相矛盾,他們會不自覺地降低工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快樂管理能否實施顯得尤為重要。管理者運用快樂管理能幫助員工在工作中獲得幸福感,員工會將工作看成生活的一部分。313快樂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員工工作的幸福感積極心理作為獲得幸福感的一種主導心理狀態(tài),自然成為快樂管理的研究重點??鞓饭芾韽膯T工積極心理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培育與維持員工積極心理,幫助員工獲得工作幸福感。31311營造積極的工作環(huán)境。消極的工作環(huán)境只會造成逆向選擇,好的員工沒有進入或留下,留

12、下的要么能力不夠,要么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積極的工作環(huán)境主要包括兩種因素:物質因素與精神因素。物質因素指滿足員工生理與安全需要的一系列因素,如基本工資、工作條件與工作設備等。精神因素指領導者的個人因素、工作制度與工作氛圍等。員工會從優(yōu)秀的領導者身上看到企業(yè)的希望,從糟糕的領導者身上感到失望并進而對企業(yè)失望。31312影響人格類型的因素有工作動機、工作能力和潛力。工作動機是一個價值維度,影響員工對工作的認知水平,管理者要培養(yǎng)員工積極的工作動機,員工才會認識工作的意義,提高認知水平,對工作本身形成高的價值判斷。管理者要根據(jù)組織的發(fā)展和工作的要求,對員工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有計劃的培訓不但可以提高員工的

13、工作能力,而且可以讓員工感到在企業(yè)中受到重視和關懷。潛力的發(fā)掘更多的是幫助員工維持積極的人格,當外界環(huán)境不斷發(fā)展時,員工可以通過有效的自我調節(jié)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31313培養(yǎng)員工積極的情感體驗。員工對工作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在結果中會體驗到自我價值得到實現(xiàn)的價值感,工作的內容、過程和結果,都會讓他們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獲得快樂。這樣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一方面會提升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精神,增添企業(yè)活力,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員工更深刻地體驗積極情感,不僅可以拓延思想與行為,而且對情感體驗本身也有一種拓延的功能。31314工作環(huán)境是影響員工情感體驗的外在因素,人格是影響員工情感體驗的內在因素,快樂管理必須考慮將這兩點整合起來。員工的積極情感體驗也可分為感官和心理兩方面,管理者必須注意這兩方面的統(tǒng)一,關鍵是對愛的認識??鞓饭芾碇械膼?是企業(yè)給員工提供種種實現(xiàn)個人目標的可能,讓員工自己抓住機遇達到個人幸福與組織目標的統(tǒng)一。綜上所述,管理學科學管理與藝術管理的有效結合。參考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