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shù)習(xí)題集(一)_第1頁
模擬電子技術(shù)習(xí)題集(一)_第2頁
模擬電子技術(shù)習(xí)題集(一)_第3頁
模擬電子技術(shù)習(xí)題集(一)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章常用半導(dǎo)體器件自測題一、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用“”和“×”表示判斷結(jié)果填入空內(nèi)。(1)在 N 型半導(dǎo)體中如果摻入足夠量的三價元素,可將其改型為 P型半導(dǎo)體。()(2)因為 N 型半導(dǎo)體的多子是自由電子,所以它帶負(fù)電。()(3)PN 結(jié)在無光照、無外加電壓時,結(jié)電流為零。()(4)處于放大狀態(tài)的晶體管,集電極電流是多子漂移運(yùn)動形成的。()(5)結(jié)型場效應(yīng)管外加的柵-源電壓應(yīng)使柵-源間的耗盡層承受反向電壓,才能保證其 RGS大的特點(diǎn)。()( 6)若耗盡型 N 溝道 MOS 管的 UGS大于零,則其輸入電阻會明顯變小。( )解:(1)(2)×( 3)(4)×(

2、5)(6)×二、選擇正確答案填入空內(nèi)。(1)PN 結(jié)加正向電壓時,空間電荷區(qū)將。A. 變窄B. 基本不變C. 變寬(2)設(shè)二極管的端電壓為 U,則二極管的電流方程是。A.I S eUB. IU U TU UT1)eC. IS(eS(3)穩(wěn)壓管的穩(wěn)壓區(qū)是其工作在。A. 正向?qū)˙.反向截止C.反向擊穿(4)當(dāng)晶體管工作在放大區(qū)時,發(fā)射結(jié)電壓和集電結(jié)電壓應(yīng)為。A. 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 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 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5)UGS0V 時,能夠工作在恒流區(qū)的場效應(yīng)管有。A.結(jié) 型 管B. 增強(qiáng)型 MOS 管C. 耗盡型 MOS管解:(1)A(2)C(3)C(4)B(5)A

3、 C'.三、寫出圖 T1.3所示各電路的輸出電壓值,設(shè)二極管導(dǎo)通電壓 UD0.7V 。圖 T1.3解: UO1 1.3V , UO2 0, UO3 1.3V , UO4 2V , UO5 1.3V ,UO6 2V 。四 、已 知 穩(wěn) 壓 管 的 穩(wěn) 壓 值 U Z 6V ,穩(wěn) 定 電 流 的 最 小 值 I Z m i n 5mA 。求 圖 T1.4 所示電路中 UO1和 UO2各為多少伏。圖 T1.4解: UO1 6V , UO25V 。'.五、某晶體管的輸出特性曲線如圖 T1.5 所示,其集電極最大耗散功率 PCM 200mW , 試 畫 出 它 的 過 損 耗 區(qū) 。圖

4、T1.5解圖 T1. 5解 : 根 據(jù)P C M 200mW可 得 : U C E 40V時I C 5mA , U C E 30V時I C 6.67mA, U C E 20V時 I C 10mA , U C E 10V時 I C 20mA , 將 各 點(diǎn) 連 接 成曲線,即為臨界過損耗線,如解圖 T1.5所示。臨界過損耗線的左邊為過損耗區(qū) 。六 、 電 路 如 圖 T1.6所 示 , V C C 15V , 100 , U B E 0.7V 。 試 問 :( 1 ) Rb 50k 時 , uO ?( 2 ) 若 T 臨 界 飽 和 , 則 Rb ?解 :( 1 ) Rb 50k 時 , 基 極

5、 電 流 、 集電極電流和管壓降分別為VBBU BE26 AI BRbI CI B2.6mAU CEVCCI CRC 2V所以輸出電壓 UOUCE2V。圖 T1.6(2)設(shè)臨界飽和時 UCESUBE0.7V ,所以VCCU CES2.86mAI CRcI C28.6AI BVBBU BE45.4kRbI B'.七測得某放大電路中三個 MOS 管的三個電極的電位如表 T1.7 所示,它們的開啟電壓也在表中。試分析各管的工作狀態(tài)(截止區(qū)、恒流區(qū)、可變電阻區(qū)),并填入表內(nèi)。表 T1.7管號U GS( t h )/VU S/VU G/VUD/V工作狀態(tài)T 14 513T 2 43310T 3

6、4605解:因為三只管子均有開啟電壓,所以它們均為增強(qiáng)型 MOS 管。根 據(jù)表中所示各極電位可判斷出它們各自的工作狀態(tài),如解表 T1.7 所示。解 表 T1.7管號U G S( t h )/VU S/VUG/VUD/V工作狀態(tài)T 14 513恒 流 區(qū)T 2 43310截 止 區(qū)T 3 4605可變電阻區(qū)習(xí)題1.1 選擇合適答案填入空內(nèi)。(1)在本征半導(dǎo)體中加入元素可形成 N 型半導(dǎo)體,加入元 素可形成 P型半導(dǎo)體。A.五 價B. 四價C.三 價(2)當(dāng)溫度升高時,二極管的反向飽和電流將。A.增 大B. 不變C.減 ?。?3 ) 工 作 在 放 大 區(qū) 的 某 三 極 管 , 如 果 當(dāng) I

7、B 從 12 A 增 大 到 22 A 時 ,I C 從 1mA 變 為 2mA , 那 么 它 的 約 為。A. 83B. 91C. 100( 4 ) 當(dāng) 場 效 應(yīng) 管 的 漏 極 直 流 電 流 I D 從 2mA 變 為 4mA 時 , 它 的 低 頻 跨導(dǎo) g m 將。A.增大B.不變C.減小解:(1)A ,C(2)A(3)C(4)A'.1.2能否將 1.5V的干電池以正向接法接到二極管兩端?為什么?解:不能。因為二極管的正向電流與其端電壓成指數(shù)關(guān)系,當(dāng)端電壓為 1.5V 時,管子會因電流過大而燒壞。1.3電 路 如 圖 P1.3所 示 , 已 知 u i 10sin t(v

8、) , 試 畫 出 u i 與 u O 的 波 形 。設(shè)二極管正向?qū)妷嚎珊雎圆挥?。圖 P1.3解 圖 P1.3解 : u i 和 u o 的 波 形 如 解 圖 P1.3 所 示 。1.4電 路 如 圖P1.4所 示 , 已 知u i 5sin t(V) , 二 極 管 導(dǎo) 通 電 壓U D 0.7V 。 試 畫 出 u i 與 uO 的 波 形 , 并 標(biāo) 出 幅 值 。圖 P1.4解 圖P1.4解:波形如解圖 P1.4 所示。'.1.5 電 路 如 圖 P1.5 ( a) 所 示 , 其 輸 入 電 壓 u I 1 和 u I 2 的 波 形 如 圖 ( b ) 所示 , 二

9、極 管 導(dǎo) 通 電 壓 U D 0.7V 。 試 畫 出 輸 出 電 壓 u O 的 波 形 , 并 標(biāo) 出 幅 值 。圖 P1.5解 : u O 的 波 形 如 解 圖 P1.5 所 示 。解圖 P1.5'.1.6電 路 如 圖 P1.6 所 示 ,二 極 管 導(dǎo) 通 電 壓 U D 0.7V ,常 溫 下 U T 26mV ,電 容 C 對 交 流 信 號 可 視 為 短 路 ; u i 為 正 弦 波 , 有 效 值 為 10mV 。試問二極管中流過的交流電流有效值為多少?解:二極管的直流電流I D ( V U D ) / R 2.6mA其動態(tài)電阻r D U T / I D 10

10、 故動態(tài)電流有效值I d U i /r D 1mA圖 P1.61.7現(xiàn)有兩只穩(wěn)壓管,它們的穩(wěn)定電壓分別為 6V 和 8V,正向?qū)妷簽?0.7V 。試問:( 1)若將它們串聯(lián)相接,則可得到幾種穩(wěn)壓值?各為多少?( 2)若將它們并聯(lián)相接,則又可得到幾種穩(wěn)壓值?各為多少?解:(1)兩只穩(wěn)壓管串聯(lián)時可得1.4V 、6.7V 、8.7V和14V等四種穩(wěn)壓值 。(2)兩只穩(wěn)壓管并聯(lián)時可得 0.7V和 6V 等兩種穩(wěn)壓值。1.8 已知穩(wěn)壓管的穩(wěn)定電壓UZ 6V, 穩(wěn) 定 電 流 的 最 小 值 I Z mi n 5mA ,最 大 功 耗 P Z M 150mW。試求圖P1.8 所示電路中電阻 R的取值范

11、圍。解:穩(wěn)壓管的最大穩(wěn)定電流I Z M P ZM /U Z 25mA電 阻 R 的 電 流 為 I Z M I Z m i n ,所 以 其 取 值范 圍 為UI UZ0.361.8k圖 P1.8RI Z'.1.9已知圖P1.9 所示電路中穩(wěn)壓管的穩(wěn)定電壓UZ6V,最小穩(wěn)定電流I Z m i n 5mA ,最 大 穩(wěn) 定 電 流 I Z ma x 25mA 。(1)分別計算 UI為 10V 、 15V 、 35V三種情況下輸出電壓 UO的值;( 2)若 UI 35V時負(fù)載開路,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解:( 1)當(dāng) UI10V時,若 UOUZ6V ,則 穩(wěn) 壓 管 的 電 流 為4m

12、A , 小 于 其 最 小 穩(wěn) 定電流,所以穩(wěn)壓管未擊穿。故U ORLU I3.33VRRL當(dāng) UI 15V時,穩(wěn)壓管中的電流大于最圖 P1.9小 穩(wěn) 定 電 流 I Z mi n , 所 以UO UZ6V同理,當(dāng) UI35V時,UOUZ6V 。(2) IDZ(UI UZ) R29mA I Z M 25mA ,穩(wěn) 壓 管 將 因 功 耗 過 大 而 損壞 。1.10 在圖 P1.10 所示電路中,發(fā)光二極管導(dǎo)通電壓 UD 1.5V , 正 向 電 流 在 5 15mA 時 才 能 正 常 工 作 。 試 問 :( 1)開關(guān) S在什么位置時發(fā)光二極管才能發(fā)光?( 2)R的取值范圍是多少?解:(1

13、)S閉合。(2)R的范圍為Rmin(VU D ) I Dmax233Rmax(VU D ) I Dmin700 。圖 P 1.10'.1.11 電 路 如 圖 P1.11 ( a)、( b ) 所 示 , 穩(wěn) 壓 管 的 穩(wěn) 定 電 壓 U Z 3V , R 的 取 值合 適 , u I 的 波 形 如 圖 ( c) 所 示 。 試 分 別 畫 出 u O1 和 u O2 的 波 形 。圖 P1.11解:波形如解圖 P1.11 所示解 圖 P1.111.12在 溫 度20 時 某 晶 體 管 的I C B O 2 A , 試 問 溫 度 是60 時I CB O ?解 : 60 時 I

14、C B O I CBO5(T20 C) 32 A 。'.1.13 有 兩 只 晶 體 管 ,一 只 的 200 ,I C E O 200 A ;另 一 只 的 100 , I C E O 10 A , 其 它 參 數(shù) 大 致 相 同 。 你 認(rèn) 為 應(yīng) 選 用 哪 只 管 子 ? 為 什 么 ?解 : 選 用 100 、 I C B O 10 A 的 管 子 , 因 其 適 中 、 I C E O 較 小 , 因 而溫度穩(wěn)定性較另一只管子好。1.14 已 知 兩 只 晶 體 管 的 電 流 放 大 系 數(shù) 分 別 為 50 和 100 ,現(xiàn) 測 得 放 大 電路中這兩只管子兩個電極的電

15、流如圖 P1.14 所示。分別求另一電極的電流,標(biāo)出其實際方向,并在圓圈中畫出管子。圖 P1.14解:答案如解圖 P1.14所示。解 圖P1.14'.1.15 測得放大電路中六只晶體管的直流電位如圖 P1.15 所示。在圓圈中畫出管子,并分別說明它們是硅管還是鍺管。圖 P1.15解:晶體管三個極分別為上、中、下管腳,答案如解表 P1.15 所示。解 表 P1.15管 號T 1T 2T 3T 4T 5T 6上ecebcb中bbbeee下ceccbc管 型PNPNPNNPNPNPPNPNPN材 料SiSiSiGeGeGe1.16電 路 如 圖P1.16所 示 , 晶 體 管 導(dǎo) 通 時U

16、B E 0.7V , =50 。 試 分 析V B B 為 0V 、 1V 、 1.5V三 種 情 況 下 T 的 工 作 狀 態(tài) 及 輸 出 電 壓 u O 的 值 。解 :( 1 ) 當(dāng) VB B 0 時 , T 截 止 , u O 12V 。(2)當(dāng) VBB1V 時,因為VBBU BEQI BQ60 ARbI CQI BQ3mAuOVCCI CQ RC9V所以 T處于放大狀態(tài)。(3)當(dāng) VBB3V 時,因為'.I BQVBBU BEQ160 A圖 P1.16RbI CQI BQ8mAuOVCCI CQ RCU BE所以 T處于飽和狀態(tài)。1.17電路如圖P1.17 所 示 ,試 問

17、 大 于 多 少時晶體管飽和?解:取 UCESUBE,若管子飽和,則VCC U BEVCC U BERbRCRbRC所 以 ,Rb100時,管子飽和。RC圖 P 1.171.18 電 路 如 圖 P1.18 所 示 ,晶 體 管 的 50 , |U B E | 0.2V ,飽 和 管 壓 降 |U C E S| 0.1V ; 穩(wěn) 壓 管 的 穩(wěn) 定 電 壓 U Z 5V , 正 向 導(dǎo) 通 電 壓 U D 0.5V 。 試 問 : 當(dāng) u I 0V 時 u O ? 當(dāng) u I 5V 時 uO ?解 :當(dāng) uI 0 時 ,晶 體 管 截 止 ,穩(wěn) 壓 管擊 穿 , u O U Z 5V 。當(dāng) u

18、I 5V 時 , 晶 體 管 飽 和 , u O 0.1V 。因為I BuI U BE480ARbI CI B24mAU ECVCCI C RCVCC圖P1.18'.1.19分別判斷圖 P1.19所示各電路中晶體管是否有可能工作在放大狀態(tài)。圖 P1.19解 :( a) 可 能( b ) 可 能( c) 不 能( d ) 不 能 , T 的 發(fā) 射 結(jié) 會 因 電 流 過 大 而 損 壞 。( e) 可 能1.20 已 知 某 結(jié) 型 場 效 應(yīng) 管 的 I D S S 2mA , U G S( o f f ) 4V ,試 畫 出 它 的轉(zhuǎn)移特性曲線和輸出特性曲線,并近似畫出予夾斷軌跡。

19、解:根據(jù)方程i DI DSS(1uGS) 2U GS(th)逐 點(diǎn) 求 出 確 定 的 u G S 下 的 i D , 可 近 似 畫 出 轉(zhuǎn) 移 特 性 和 輸 出 特 性 ; 在 輸 出 特 性中 ,將 各 條 曲 線 上 u G D U GS ( o ff ) 的 點(diǎn) 連 接 起 來 ,便 為 予 夾 斷 線 ;如 解 圖 P1.20 所 示 。'.解 圖 P1.201.21 已知放大電路中一只 N 溝道場效應(yīng)管三個極、的電位分別為 4V、8V、12V ,管子工作在恒流區(qū)。試 判斷它可能是哪種管子(結(jié)型管、 MOS 管、增強(qiáng)型、耗盡型),并說明 、與 G、S、D 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解:

20、管子可能是增強(qiáng)型管、耗盡型管和結(jié)型管,三個極、 、 與 G、S、D 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解圖 P1.21 所示。解 圖 P1.21'.1.22已知場效應(yīng)管的輸出特性曲線如圖 P1.22所示,畫出它在恒流區(qū)的轉(zhuǎn)移特性曲線。圖 P1.22解 : 在 場 效 應(yīng) 管 的 恒 流 區(qū) 作 橫 坐 標(biāo) 的 垂 線 如 解 圖 P1.22 ( a )所 示 ,讀 出 其與 各 條 曲 線 交 點(diǎn) 的 縱 坐 標(biāo) 值 及 U G S 值 ,建 立 i D f( u G S)坐 標(biāo) 系 ,描 點(diǎn) ,連 線 ,即 可 得 到 轉(zhuǎn) 移 特 性 曲 線 , 如 解 圖 P1.22 ( b ) 所 示 。解 圖 P1

21、.22'.1.23 電路如圖 1.23 所示,T 的輸出特性如圖 P1.22所 示 ,分 析 當(dāng) u I 4V 、8V 、12V 三種情況下場效應(yīng)管分別工作在什么區(qū)域。解:根據(jù)圖 P1.22 所示 T 的輸出特性可知,其開啟電壓為 5V,根據(jù)圖 P1.23 所示電路可知所以u G S uI 。當(dāng) u I 4V 時 , u GS 小 于 開 啟 電 壓 , 故 T 截 止 。當(dāng) u I 8V 時 , 設(shè) T 工 作 在 恒 流 區(qū) , 根 據(jù)輸 出 特 性 可 知 i D 0.6mA , 管 壓 降u D S V D D i D Rd 10V因 此 , u G D uG S u D S

22、2V , 小 于 開 啟 電 壓 ,圖 P1.23說明假設(shè)成立,即 T 工作在恒流區(qū)。當(dāng) uI 12V時 , 由 于 VD D 12V , 必 然 使 T 工 作 在 可 變 電 阻 區(qū) 。1.24分別判斷圖P1.24所示各電路中的場效應(yīng)管是否有可能工作在恒流 區(qū) 。圖 P1.24解 :( a) 可 能( b ) 不 能( c) 不 能( d ) 可 能第二章基本放大電路自測題一、在括號內(nèi)用“”或“×” 表明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只有電路既放大電流又放大電壓,才稱其有放大作用;()'.(2)可以說任何放大電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3)放大電路中輸出的電流和電壓都是由有源元

23、件提供的;()(4)電路中各電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號源提供的;()(5)放大電路必須加上合適的直流電源才能正常工作;()(6)由于放大的對象是變化量,所以當(dāng)輸入信號為直流信號時,任何放大電路的輸出都毫無變化;()(7)只要是共射放大電路,輸出電壓的底部失真都是飽和失真。()解:(1)×(2)(3)×(4)×(5)(6)×( 7 ) ×二 、試分析圖 T2.2 所示各電路是否能夠放大正弦交流信號,簡述理由。設(shè)圖中所有電容對交流信號均可視為短路。'.圖 T2.2解 :( a) 不 能 。 因 為 輸 入 信 號 被 V B B 短 路 。(

24、 b ) 可 能 。( c) 不 能 。 因 為 輸 入 信 號 作 用 于 基 極 與 地 之 間 , 不 能 馱 載 在 靜 態(tài) 電 壓之上,必然失真。( d ) 不 能 。 晶 體 管 將 因 發(fā) 射 結(jié) 電 壓 過 大 而 損 壞 。( e) 不 能 。 因 為 輸 入 信 號 被 C 2 短 路 。( f ) 不 能 。 因 為 輸 出 信 號 被 VC C 短 路 , 恒 為 零 。( g ) 可 能 。( h ) 不 合 理 。 因 為 G-S 間 電 壓 將 大 于 零 。( i ) 不 能 。 因 為 T 截 止 。'.三、在圖 T2.3所示電路中,已知 VCC 12

25、V,晶體管的 100 , Rb' 100k 。 填 空 : 要 求 先 填 文 字 表 達(dá) 式 后 填 得 數(shù) 。( 1 ) 當(dāng) U i 0V時,測得 UBEQ0.7V ,若要 基 極 電 流 I B Q 20 A , 則 R '和 RW 之 和 Rbbk ; 而 若 測 得 U C E Q 6V , 則 Rc k 。( 2 ) 若 測 得 輸 入 電 壓 有 效 值 U i =5mV 時 , 輸 出電 壓 有 效 值 U o' 0.6V,則電壓放大倍數(shù)Au 。若負(fù)載電阻 RL值與 RC相等 ,則帶上負(fù)載圖 T2.3后 輸 出 電 壓 有 效 值 U o V 。VCCU

26、BEQ )IBQ,; VUCEQ )IBQ,。解:(1)(565(CC3( 2) U o U i120;RLU o'0.3 。RCRL四 、已 知 圖 T2.3 所 示 電 路 中 VC C 12V , RC 3k ,靜 態(tài) 管 壓 降 U C E Q 6V ;并 在 輸 出 端 加 負(fù) 載 電 阻 RL ,其 阻 值 為 3k 。選 擇 一 個 合 適 的 答 案 填 入 空內(nèi) 。( 1 ) 該 電 路 的 最 大 不 失 真 輸 出 電 壓 有 效 值 U o m ;A.2VB.3VC.6V( 2 )當(dāng) U i 1mV時,若在不失真的條件下,減小 RW,則輸出電壓的幅值 將;A.減

27、小B.不變C.增大( 3 )在 U i 1mV時 ,將 Rw調(diào)到輸出電壓最大且剛好不失真,若此時增大輸入電壓,則輸出電壓波形將;A.頂部失真B.底部失真C.為正弦波(4)若發(fā)現(xiàn)電路出現(xiàn)飽和失真,則為消除失真,可將。A.RW減小B. Rc 減 小C.VCC 減小解:(1)A(2)C(3)B(4)B'.五、現(xiàn)有直接耦合基本放大電路如下:A.共射電路B.共集電路C.共基電路D.共源電路E.共漏電路它 們 的 電 路 分 別 如 圖 2.2.1 、 2.5.1(a)、 2.5.4(a)、 2.7.2和 2.7.9(a)所 示 ;設(shè) 圖 中 Re < Rb , 且 I CQ 、 I D Q

28、 均 相 等 。選擇正確答案填入空內(nèi),只需填 A、B、(1)輸入電阻最小的電路是,最大的是;(2)輸出電阻最小的電路是;(3)有電壓放大作用的電路是;(4)有電流放大作用的電路是;(5)高頻特性最好的電路是;(6)輸入電壓與輸出電壓同相的電路是;反相的電路是。解:(1)C,DE(2)B(3)A C D(4)ABDE(5)C(6)BCE,AD六、未畫完的場效應(yīng)管放大電路如圖 T2.6 所示,試將合適的場效應(yīng)管接入電路,使之能夠正常放大。要求給出兩種方案。解:根據(jù)電路接法,可分別采用耗盡型 N 溝道和 P溝道 MOS 管,如解圖 T2.6 所示。圖 T2.6解 圖T2.6'.習(xí)題2.1 按

29、要求填寫下表。電路名連 接 方 式 ( e 、 c、 b )稱公 共輸 入輸 出極極極共射 電路共集 電路共基 電路解:答案如表所示。連接方式電 路 名公共輸入輸出稱端端端共 射 電ebc路共 集 電cbe路共 基 電bec路性能比較(大、中、小)AA iRiRo其 它u性能比較(大、中、?。〢uA iR iR o其 它大大小大小大大小大小小大頻帶寬2.2分別改正圖P2.2所示各電路中的錯誤,使它們有可能放大正弦波信號。要求保留電路原來的共射接法和耦合方式。'.圖 P2.2解 :( a) 將 VC C 改 為 V CC。( b ) 在 V C C 與 基 極 之 間 加 Rb 。( c

30、) 將 V B B 反 接 , 且 在 輸 入 端 串 聯(lián) 一 個 電 阻 。( d ) 在 VB B 支 路 加 Rb , 在 V CC 與 集 電 極 之 間 加 Rc。2.3畫出圖 P2.3 所示各電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設(shè)所有電容對交流信號均可視為短路。'.圖 P2.3解:將電容開路、變壓器線圈短路即為直流通路,圖略。圖 P2.3 所示各電路的交流通路如解圖 P2.3 所示;解 圖 P2.32.4電 路 如 圖 P2.4 ( a)所 示 ,圖( 0.7V 。利用圖解法分別求出 RL和真 輸 出 電 壓 U o m ( 有 效 值 )。b )是 晶 體 管 的 輸 出 特 性

31、,靜 態(tài) 時 U B E Q R L 3k 時 的 靜 態(tài) 工 作 點(diǎn) 和 最 大 不 失'.圖 P2.4解 : 空 載 時 : I B Q 20 A , I CQ 2mA , U C E Q 6V ; 最 大 不 失 真 輸 出 電壓峰值約為 5.3V ,有效值約為 3.75V 。帶 載 時 : I B Q 20 A , I C Q 2mA , U CE Q 3V ; 最 大 不 失 真 輸 出 電 壓 峰 值 約 為2.3V ,有效值約為 1.63V。如解圖 P2.4 所示。解 圖 P2.42.5 在 圖 P2.5所示電路中,已知晶體管的 80 ,r b e 1k , U i 20

32、mV ;靜態(tài)時 UBEQ 0.7V, U C E Q 4V , I B Q 20 A 。判 斷 下 列 結(jié) 論 是 否 正 確 ,凡 對的在括號內(nèi)打“ ”,否則打“×”。圖 P2.5'.( 1 ) Au4200 (45.71(10 3)( 2 ) Au)200.7805400 (802.5( 3 ) Au)( 4) Au200()11( 5 ) Ri20)k1k ( 6 )Ri0.7)k35k (()()200.02( 7 ) Ri3k()( 8 ) Ri1k ()( 9) Ro5k()( 10 ) Ro2.5k ()( 11 ) U s 20mV ()( 12 ) U s

33、60mV ()解:(1)×(2)×(3)×(4)(5)×(6)×(7)×(8)(9)(10)×(11)×(12)2.6 電路如圖 P2.6所示,已知晶體管50,在下列情況下,用直流電壓表測晶體管的集電極電位,應(yīng)分別為多少?設(shè) VCC12V,晶體管飽和管壓降 U CES 0.5V 。(1)正常情況( 2 ) Rb 1( 4 ) Rb 2 開 路(5)RC短 路( 3 ) Rb 1 開 路短 路圖 P2.6解:設(shè) UBE0.7V。 則( 1)基極靜態(tài)電流VCCU BEU BE0.022mAI BRb2Rb1UCVCCI

34、 C Rc6.4V(2)由于 UBE 0V,T 截止,UC12V 。'.(3)臨界飽和基極電流VCCU CES0.045mAI BSRc實際基極電流VCCU BE0.22mAI BRb2由于 IBIBS,故 T 飽和,UCUCES0.5V 。( 4)T截止,UC12V 。( 5)由于集電極直接接直流電源,UCVCC12V2.7 電路如圖 P2.7所示,晶體管的 80 , rbb' =100 。 分 別 計 算 RL 和 RL 3k 時 的 Q 點(diǎn) 、 A 、 Ri和 Ro 。u圖 P2.7解 2.7 在 空 載 和 帶 負(fù) 載 情 況 下 , 電 路 的 靜 態(tài) 電 流 、 r

35、 b e 均 相 等 , 它 們 分 別 為I BQVCCU BEQ U BEQ22ARbRI CQI BQ1.76mArberbb'(1) 26mV1.3kI EQ空載時,靜態(tài)管壓降、電壓放大倍數(shù)、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分別為'.U CEQVCCI CQ Rc6.2VAuRc308rbeRiRb rberbe1.3kAusrbeAu93RsrbeRoRc5kRL 5k 時 , 靜 態(tài) 管 壓 降 、 電 壓 放 大 倍 數(shù) 分 別 為U CEQRLI CQ ( Rc RL ) 2.3VRcRLAuRL'115rbeAusrbeAu47r beRsRiRb rberbe1.

36、3kRoRc 5k2.8 在圖 P2.7 所示電路中,由于電路參數(shù)不同,在信號源電壓為正弦波時 , 測 得 輸 出 波 形 如 圖 P2.8 ( a )、( b )、( c) 所 示 , 試 說 明 電 路 分 別 產(chǎn) 生 了 什么失真,如何消除。圖 P2.8解 :( a) 飽 和 失 真 , 增 大 Rb , 減 小 Rc 。( b ) 截 止 失 真 , 減 小 Rb 。( c) 同 時 出 現(xiàn) 飽 和 失 真 和 截 止 失 真 , 應(yīng) 增 大 V C C。2.9 若 由 PNP 型 管 組 成 的 共 射 電 路 中 ,輸 出 電 壓 波 形 如 圖 P2.8( a)、( b)、( c) 所 示 , 則 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