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化處理技術應用情況介紹_第1頁
上海市生化處理技術應用情況介紹_第2頁
上海市生化處理技術應用情況介紹_第3頁
上海市生化處理技術應用情況介紹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海市生化處理技術應用情況介紹隨著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作為現(xiàn)代生物工程與傳統(tǒng)環(huán)境工程相結合的一項新興垃圾處理技術已得到人們的關注, 有機垃圾生化處理機在上海市正由試點運行逐步向推廣應用方向發(fā)展。 作為上海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直屬的科研單位, 我院多年來一直追蹤該項垃圾處理技術的進展情況,現(xiàn)結合有關科研成果 , 將生化處理機在上海市的應用情況介紹如下:一、技術簡介生化處理技術的本質是人工堆肥技術。堆肥是在自然或人工條件下,天然存在的微生物以垃圾中的有機物為養(yǎng)分, 通過其生命活動達到分解、消化有機物的目的,其代謝產物除釋放出水、氣之外,尚有部分低分子有機質、 無機質和微生物體以固態(tài)

2、的殘渣形式留存, 殘渣大多被用作肥料,故稱為堆肥。 生化處理是在垃圾堆肥過程中人為地添加了特定的微生物制劑,并通過處理機對堆肥溫度、濕度、供氧量等參數(shù)加以控制,達到微生物制劑的最佳活動環(huán)境, 從而促使有機垃圾以比傳統(tǒng)堆肥快數(shù)十倍的速率分解,而且分解程度更高。生化處理機添加的微生物制劑是由自然界中的放線菌、 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等多種微生物經過篩選、 分離、培養(yǎng)、馴化、伍配等步驟,組成高效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群體(一般為好氧或兼氧菌),制劑成品可以是凍干粉、 懸濁液或附著于固態(tài)載體。 生化處理機使用的微生物制劑被約定俗稱為“菌種”,這種菌種可以高效率地分解各類有機垃圾,如廚余垃圾、果皮、糞便、庭

3、園垃圾、動物尸體等。隨著上海市有關部門發(fā)文禁止餐飲業(yè)食物剩余物(俗稱“泔腳”、餐廚垃圾)直接飼喂家畜,又出現(xiàn)了耐鹽且可分泌脂肪酶的菌種。生化處理機主要用于分解處理易腐有機垃圾(簡稱有機垃圾)。將有機垃圾投入生化處理機、加入菌種并攪拌均勻后,控制相應的溫度、濕度和通風供氧條件,菌種會釋放出大量的分解蛋白(也稱酶),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糖、 脂肪酸和氨基酸等短鏈的低分子有機物,菌種以此為養(yǎng)分代謝出水、 氣體和生物熱能,同時以幾何級數(shù)迅速繁殖。如此菌種可以周而復始地不斷“吃”掉新投入的有機垃圾,生化處理機也因而被一些媒體和居民稱作“吃垃圾機器”。隨著代謝產物的累積,菌種會逐漸老化,一般經過數(shù)月至一年

4、,需要在生化處理機中投入新的菌種。通常菌種對有機垃圾的分解速度為1248 小時,平均約 24 小時,殘渣率為 10%20%。生化處理機排出的殘渣可作為有機肥料或飼料添加劑, 產生的水分可以通過表面蒸發(fā)、 循環(huán)調濕或直接排出,產生的氣體中可能會含有 H2S、NH3等惡臭物質,可以通過高溫分解除臭、生物噴淋塔脫臭、水噴淋除臭,也有的將脫臭微生物直接配入菌種,而使排出的氣體不含惡臭物質。生化處理機在攪拌、控制溫度、保持濕度、通風供氧、脫臭等過程中需要耗費較多電能, 也有菌種稱不需使用電能控制溫度和脫臭, 但小試結果提示可能需要增加破碎和脫水的前處理工藝。綜上所述,生化處理機是一種添加了高效菌種并控制

5、堆肥條件的動態(tài)快速有機垃圾堆肥器,它具有效率極高、分解徹底、能耗較大的顯著特點。二、應用情況上海市于 1996 年引進第 1 臺生化處理機,為日本大納夢株式會社贈建,椐稱建資為 80 萬元人民幣,該機日處理量 300kg,控制反應溫度 80。置于普陀區(qū)曹楊五村七委,該小區(qū)率先在上海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將生活垃圾分為有機、無機、有毒有害三類投放,有機垃圾投入生化處理機處理。 該生化處理機運行初期, 由于沒有配套除臭工藝,致使惡臭彌漫, 遭到居民的抗議,此后日方又贈建了填充式生物噴淋脫臭塔一臺, 經脫臭塔除臭后排出的氣體基本上能做到無色、無臭、無毒,處理過程無污水排出,殘渣率為 20%左右,無

6、異味。殘渣可每天清除大部分, 留下少量維持繼續(xù)運行; 菌種每兩周至一個月添加一次;全套設備日耗電約 100kwh。殘渣類似山泥且肥效較好,居民競相取用作家庭盆栽肥料, 還有養(yǎng)殖場前來聯(lián)系欲作為餌料添加劑。由于日方始終未能提供菌種報價等原因, 該項目至今未有新的進展。1998 年 2 月,上海建設路橋公司與日本阿妮優(yōu)公司合作(后更名為格爾普生物環(huán)保科技公司)研制的 BX-110 型生化處理機在普陀區(qū)怒江路 30 弄啟用,設備投資19.8 萬元人民幣,日處理有機垃圾90kg,控制反應溫度 50,惡臭氣體進入高溫除臭裝置脫臭。最終無排水,排氣無臭味,殘渣率10%左右,無異味。清理殘渣和添加菌種周期約

7、3 個月;單位耗電量 0.79kwh,主要消耗在高溫除臭中。1999 年,上海百復公司在楊浦區(qū)明星小區(qū)啟用該公司新研制的、采用國產菌種的生化處理機,日處理有機垃圾160kg,設備投資 21.8萬元。1999 年 5 月至 9 月,另有 6 臺 BX-110 型生化處理機在普陀區(qū)啟用。1999 年 10 月,上海玉壘公司與上海市環(huán)境衛(wèi)生設備廠合作研制成 “上環(huán)牌”生化處理機樣機。玉壘公司稱,該公司的 YLH67活性生物復合劑(菌種)為附著態(tài)兼氧菌,生化處理機無需加熱控溫,也無需脫臭裝置,因而日耗電僅 45kw.h ;降解周期僅 812h,而降解率可達 99%。但樣機小試結果沒能達到預期目標,分析

8、原因是:菌種要求物料含水率 40%50%,而有機垃圾含水率均高達 80%左右,致使菌種基質很快被粘結,破壞了供氧條件。如果調整工藝,在生化處理機前加入物料破碎和擠壓工藝,則可能解決含水率過高的問題。2000 年,又有豐業(yè)、東武、復旦浦發(fā)3 家公司相繼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生化處理機。上海豐業(yè)生物科技公司依托復旦大學的技術支撐, 研制出用于處理居民有機垃圾的 FYLC-60型生化處理機,采用電熱膜加熱和循環(huán)水噴淋除臭,有機垃圾減重率達 95.5%,單位耗電量降為 0.31Kwh/kg 。次年又研制出用于處理餐廚垃圾的 FYLC-120B型生化處理機,餐廚垃圾減重率 93.7%,單位耗電量 0.57 K

9、w h/kg 。運行結果顯示:處理高鹽分、高油脂的餐廚垃圾比處理普通的居民有機垃圾難度較大, 能耗更高,物料易粘結,菌種易老化。上海東武公司的 BM600-S型生化處理機, 采用日本菌種, 主要目的是產出堆肥,垃圾減重率 51.79%,單位耗電量 0.61Kwh/kg ,可處理居民有機垃圾和餐廚垃圾。并有系列產品,最大處理規(guī)模達1t/d 。上海復旦浦發(fā)公司的FPW-2100型生化處理機,用于處理居民有機垃圾,減重率 95.0%,單位耗電量 0.27Kwh/kg 。2001 年,上海耀豐公司推出的系列生化處理機,最小的有家用型處理機,最大的處理規(guī)模達10 t /d。2002 年,上海紀明機電五金

10、公司的JMW-100型生化處理機,用于處理居民有機垃圾和餐廚垃圾,減重率96.1%,單位耗電量0.19Kwh/kg 。同年,上海一本公司推出了處理規(guī)模100 kg /d 的餐廚垃圾生化處理機。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至2002 年 4 月,進入環(huán)衛(wèi)領域的生化處理機企業(yè)8家,而實際存在的生化處理機企業(yè)有十多家。投入運行的生化處理機約 60 臺,其中約 70%設在居民生活小區(qū), 30%設在賓館或飯店。至此,上海市生化處理機的發(fā)展呈現(xiàn)以下特點:1、處理規(guī)模從 12 kg /d的家用型到 110 t /d的集約型,出現(xiàn)了系列型產品;2、處理對象從單一的居民有機垃圾到高鹽分、高油脂的餐廚垃圾,出現(xiàn)了可處理多種有機

11、垃圾的產品;3、處理方式從消滅型 (追求減重效率) 到資源型(追求堆肥產出率) ,出現(xiàn)了多向選擇;4、處理成本從早期最高的單位耗電量0.79 Kwh/kg到后期最低的0.19Kwh/kg ,出現(xiàn)了逐步降低的趨勢;5、綜合上述特點,可見生化處理機的技術性能逐漸趨于成熟。三、生化處理機的作用生化處理機是現(xiàn)代生物工程與傳統(tǒng)環(huán)境工程相結合的產物,是一項新興的垃圾處理技術,它對于整治小區(qū)環(huán)境、推進垃圾分類收集、消除垃圾收集和運輸過程中的污染、 實現(xiàn)垃圾“三化”處理具有顯著效果,但尚有一定的局限性:1、生化處理機的運行依賴于垃圾分類收集,實踐證明,居民無法將破碎的紙巾、骯臟的包裝袋與細小的有機垃圾混合物分

12、類投放。 1999 年有機垃圾的理論值是 65.21%,但分類收集點的有機垃圾分類率僅為 15%30%,隨著市民垃圾分類習慣的逐漸形成,垃圾分類效率將逐漸提高,但肯定不可能達到完全分類,干垃圾不可能完全“干”,濕垃圾也不可能完全“濕”。假設垃圾的分類效率達到 80%,則經分類有機垃圾的理論值是52.17%。2、企業(yè)為保障生化處理機的處理效率和正常運行,往往要求管理人員不要將貝殼、長纖維類物質、粗大骨等投入生化處理機,此類物質約占有機垃圾總量的20%,前置破碎裝置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但會加大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3、根據(jù)初步分析,生化處理機在理論上可處理居民有機垃圾總量的72%,僅占居民生活垃圾總量

13、的46.95%,占市區(qū)生活垃圾總量的29.58%,約為 2000t/d 。而處理這 29.58%的垃圾需要配置日處理90kg的生化處理機2 萬 2 千多臺,耗費 45 億元人民幣的設備投資。4、基于上述理由,決定了生化處理機目前在本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tǒng)中無法成為主流處理模式, 僅能作為小區(qū)垃圾分類收集點的配套設施和垃圾處理多元化技術中的一種形式存在。四、熱點問題探討1、生化處理機與分類收集的關系垃圾分類收集推廣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之一是: 近期本市后續(xù)處理設施不配套,分類收集的垃圾不能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 使分類收集點的居民積極性蒙受打擊, 降低配合程度; 或僅僅配套了分類運輸而未跟進分類處理,垃圾

14、分類收集工作仍停留在“演習”階級。生化處理機的應用可在源頭實現(xiàn)后續(xù)處理的部分配套, 彌補近期內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的空白。將垃圾分類模式定為干垃圾、 濕垃圾和有害垃圾分類投放,濕垃圾主要由生化處理機就地處理, 有害垃圾按危險廢物單獨收集處理,余下的干垃圾和部分濕垃圾近期內填埋, 遠期可作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或綜合處理。2、生化處理機與垃圾運輸?shù)年P系生化處理機的應用可以省略對濕垃圾運輸?shù)沫h(huán)節(jié), 但對垃圾總體運輸量的減省效果并不明顯。 因為垃圾運輸能力是以 “車噸位”來衡量的,所謂“車噸位” 是以垃圾運輸車的核定裝載量來統(tǒng)計的,濕垃圾的減量對重量的影響較大,但對體積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濕垃圾減量有一個明顯

15、的好處, 即減少了垃圾運輸過程中的滴漏現(xiàn)象。據(jù)計算,原生垃圾的平均含水率為 57.38%,濕垃圾減量 72%后,含水率下降為45.02%,而干垃圾具有一定的持水能力,為31.20%。事實上,分類收集的濕垃圾含水率更高,減量后的含水率下降更大,完全可以降至干垃圾的持水能力之下。因此,垃圾運輸過程中的滴水和惡臭現(xiàn)象將得以改善。3、生化處理機與其它處理設施的關系本市現(xiàn)有及規(guī)劃中的垃圾處理設施主要有: 小型壓縮式收集站、 衛(wèi)生填埋場、焚燒廠、有機垃圾堆肥廠、分揀中心等。(1)與小型壓縮式收集站的關系小型壓縮式收集站是一種對于垃圾混合收集方式和分類收集方式二者均適用的收集設施。它的作用是提高運輸效率,減

16、少污染點。小型壓縮式收集站與生化處理機的配合使用, 可改變現(xiàn)行的垃圾清運收集的頻率,并使小型壓縮式收集站的服務區(qū)域擴大。 但在一個小區(qū)同時投入二種設施會增加建設投資壓力。( 2)與衛(wèi)生填埋場的關系現(xiàn)行的垃圾收集方式是將垃圾混合收集后運往填埋場進行處置。 而根據(jù)衛(wèi)生填埋技術標準規(guī)定, 進衛(wèi)生填埋場混合垃圾中的有機物不能大于 30%。生化處理機的應用,可基本滿足這一要求,并可減少垃圾滲瀝水的處理壓力, 減少垃圾的最終處置量, 從而延長衛(wèi)生填埋場的使用壽命。(3)與焚燒廠的關系一般來說,生化處理機與焚燒廠處理的是不同種類的垃圾。 生化處理機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垃圾的熱值及焚燒廠的處理效率。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

17、及理論測算,垃圾每失水1%,低位熱值提高 1535kcal/kg 。據(jù)此推算,有機垃圾減量72%,可使垃圾失水12.36%,提高熱值 190430kcal/kg 。( 4)有機垃圾堆肥廠的關系生化處理機和有機垃圾堆肥廠處理的是同一種類的垃圾, 前者是在小區(qū)或特定的點上分散處理, 后者是在比較大的區(qū)域內集中處理。 前者最多可處理有機垃圾的 72%,后者可以處理全部有機垃圾。(5)與分揀中心的關系生化處理機與分揀中心處理的是不同種類的垃圾,具有很好的互補性。二者處理的前提都必須在垃圾的產生源頭實行分類收集。在分揀中心的服務區(qū)域內, 應重點推廣生化處理機或建立有機垃圾堆肥廠。4、成本分析由于 BX-

18、110 型生化處理機是目前本市僅有的小批量生產機型,故以此為例,對投資和運行成本進行分析。( 1)投資成本基建投資:未計設備投資: 19.8 萬元 / 臺(2)運行成本(未計基建和設備折舊、未計稅金)電費(按民用電價0.61 元/kw.h 計): 0.481 元/ kg ,占 23%;人工費(按正式工3 萬元 / 人年計): 1.333 元/kg ,占 63%;菌種費: 0.045 元/kg ,占 2%;維修費(維修費按0.5%,大修費按 0.5%計算): 0.060 元/kg ,占3%;管理費:按上述直接費10%計,占 9%;合計運行成本: 2.11 元/kg 。與本市目前垃圾收運、 處理成

19、本 0.24 元/kg 相比較,該處理設備 2.11元/kg 的運行成本顯然是偏高了。從運行成本構成比例來看,人工費占主要部分,其次是電費,兩者合計占86%。5、菌種管理生化處理機添加的菌種, 據(jù)稱是在自然界中經過分離篩選, 組合馴化的純天然微生物制劑, 但由于生物量極大且在非密閉系統(tǒng)中運行, 最后還將流散于開放系統(tǒng)中, 故而引起各方人士的重重疑慮及政府部門的慎之又慎。環(huán)境安全性是市場機制失效的范圍,必須由政府管理,為此上海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在廣泛征求各界意見的基礎上, 召集了本市微生物學會的部分專家專題研討菌種的安全性問題。與會專家認為:微生物的利用廣泛而古老,最早有釀造和漚肥,近代有產沼、堆肥、

20、活性污泥法水處理、保健品如昂立一號等,但如此高效率地處理有機垃圾是一種新技術,境外除日本外尚未見有應用報道。美國等對于基因工程微生物(人工微生物)在密閉系統(tǒng)中的運行有嚴格的監(jiān)管,而對于在開放系統(tǒng)中運行的極大生物量的天然微生物尚無管理辦法可供借鑒。天然微生物中包含致病菌、 條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有必要對生化處理機使用的菌種進行分離鑒別、急性毒性試驗(包括半致死劑量,呼吸道毒性,接觸性毒性試驗等);又由于微生物的變異性極強,可對某些屬種的微生物進行抗藥性和遺傳穩(wěn)定性試驗;還應考慮高濃度微生物進入自然界對生態(tài)平衡的影響;同時,為防止二次污染,應對可能產生的水、氣、殘渣進行檢測。由于生化處理機菌種母

21、株基本上來源于日本,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檢疫法規(guī)定,不允許商業(yè)性進口微生物,僅允許用于科研目的的少量進口,因此菌種生產必須國產化。綜合各方意見, 上海市建委決定政府職能分工:上海市容環(huán)衛(wèi)局負責生化處理機的使用效率評價,上海市環(huán)保局負責菌種的安全性評價。2000 年 9 月,上海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發(fā)布了有機垃圾生化處理菌種使用管理辦法,規(guī)定了菌種使用的管理部門、評價管理、市場準入條件、信息發(fā)布及各方的行為責任。目前已有 6 家企業(yè)通過了使用效率評價。2001 年 10 月,上海市環(huán)保局發(fā)布了上海市環(huán)境保護微生物菌劑應用的環(huán)境安全性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了管理部門、行政許可、申報要求、安全控制等內容。目前已有1

22、3 家企業(yè)通過了生物安全性初評。6、推廣風險生化處理機的推廣應用, 除了引人注目的環(huán)境與生態(tài)風險外, 還具有一定的投資風險。 微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具有選擇性, 每種生化處理機型都是根據(jù)特定菌種的生存環(huán)境設計的, 在生化處理機運行期間, 由企業(yè)提供配套菌種, 一旦發(fā)生企業(yè)倒閉或其它斷絕菌種來源的情況, 生化處理機就可能陷入癱瘓,使投資方蒙受損失。另外,菌種可能的變異和退化等也是風險因素之一。上海新風色織廠污水處理工程的設計上海新風色織廠主要生產靛藍純棉防縮強固呢 ( 俗稱“牛仔布”) ,產品全部外銷。 為擴大出口創(chuàng)匯, 利用外貸資金引進新型劍桿織機和漿染聯(lián)合機,進行技術改造, 形成年產 804.69

23、 萬 m牛仔布的新企業(yè),3同時建造日處理廢水 500m的污水處理設施。于 1991 年 9 月起進行培菌和試運轉。1992年 10 月經上海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監(jiān)測, 所有樣品 100% 全部達到或優(yōu)于上海市工業(yè)“廢水”排放標準,驗收合格投入正常使用。1.1生產工藝(1) 全廠生產工藝:白紗整經漿染織造燒毛預縮檢驗打包出廠(2) 染色車間生產工藝:白紗盤頭煮煉染色水洗烘干上漿烘干卷繞送織造車間1.2染色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染料及助劑染料:還原性靛藍染料助劑:燒堿、保險粉、滲透劑等1.3污廢水來源及特點1.3.1生產廢水主要來源于染色車間中漿染機的煮煉和水洗工段,其中染缸下腳以及第一道水洗槽排水濃度較大,

24、含有較多的染料, 應濃淡廢水分別處理。既利于回收染料, 降低生產成本,又便于提高廢水處理的質量,減少處理費用。1.3.2生活污廢水主要來源于廁所、食堂、浴室等,性質同普通生活污水。1.4總處理水量3設計,其中生產廢水33。按 500m/d450m/d,生活污廢水 50m/d1.5處理前水質指標及分析根據(jù)市紡織局化纖公司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和上海紡織工業(yè)環(huán)保監(jiān)測中心室 1988 年 1 月 25 日 31 日連續(xù)一周同時對該廠進行的水質測定,兩單位所得數(shù)據(jù)還是比較接近的。 因此以兩單位所測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作為處理前的水質指標 ( 見表 1) ,并以此進行工藝設計。表 1原水水質CODCrBOD5SSNH3NB

25、OD5樣品pH/mg/L/mg/L/mg/L/mg/L/CODCr1#2 284.67 1 035 721.5 2.195 10.040.4532#1 046.33194.25 95.01.3759.76 0.1883#903.4204.8 116.0 1.1559.47 0.2274#1 350.91466.83 224.51.4859.77 0.3465#690.35237.13 52.51.248.92 0.4026#1 055.80458.63114.01.729.50 0.4347#1 243.70498.38123.51.649.58 0.401其中 1#水樣是大掃除時所取水樣,

26、濃度偏高。因本工程擬采用染料回收裝置,經回收后廢水濃度會有較大改善,所以 1#水樣的水質不予考慮。從 2#7#水樣分析資料來看:(1) 多數(shù)水樣 BOD5/CODCr 比值為 0.35 0.43 之間,最不利值為0.188(2 #水樣 ) 。因此一般來說該廢水可生化性還是比較好的,采用以生化為主,輔以氣浮的工藝流程是可行的。(2)2 #7# 水樣 BOD5值均 500mg/L,因此采用好氧工藝是較合理的。(3) 若使出水 BOD530mg/L,BOD5去除率需達到 93.2%,因此采用延時曝氣生化法較合適。(4) 只有當 CODCr 去除率高達 92%時,出水 CODCr 才能達到上海市的排放

27、標準 CODCr100mg/L。在整個印染行業(yè)這是有一定難度的。1.6 處理后水質指標及分析根據(jù)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1992 年 10 月 15 日 1000 至 10 月 16 日1000 一晝夜的監(jiān)測采樣,各生產工段設備均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生產負荷達到規(guī)定要求,以此作為污水處理后的水質指標( 見表 2)。表 2處理后水質CODBODSS色度2-油NHNSCr53排放口pH/mg/L /mg/L /mg/L/ 倍 /mg/L /mg/L/mg/L最大值治理設8.701 5623331 7042000.426最小施7.384651531 210500.174值1 1122731 474670.303

28、進口平均值最大值治理設7.921119.355350.01010.6 1.91最小施7.6581.71.523750.0057.91 0.85出口值92.12.994550.0069.04 1.48平均值治理效率91.798.996.992.598.0/%出口達標10075100100100100率/%從數(shù)據(jù)結果看,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yōu)于上海市排放標準 ( 見表 3) ,特別是 CODCr 平均值 100mg/L,證明這套污水處理設施大體上適合該廠的污水治理,一般運行效果較好。表 3上海市工業(yè)“廢水”最高容許排放濃度值序號 有害物質或項目名稱及單位最高容許排放濃度值1pH692CODCr/mg/

29、L1003530BOD/mg/L4SS/mg/L2005色度/ 倍1006S2- /mg/L17315NHN/mg/L8油/mg/L102 工藝流程濃淡廢水分別處理, 濃廢水經超濾回收靛藍染料后,有機物濃度降低,減輕后續(xù)處理構筑物負荷,提高出水水質。其中濃廢水經超濾后的濾后水排入淡廢水調節(jié)池; 豎流式沉淀池中的泥用泵提升至真空過濾機,注入混凝劑,泥水分離,分離后的泥用車送往廠區(qū)煤渣堆場, 分離出來的水流回淡廢水調節(jié)池; 豎流式沉淀池中的剩余污泥用泵提升, 回流至延時曝氣池; 氣浮池和消毒池分別注入混凝劑與消毒劑。3 主要設備選擇和構筑物設計3.1設計參數(shù)3.1.1設計水量按廠方提供資料為3,其

30、中生產廢水3,生活污水500m/d450m/d350m/d 。3.1.2設計水質生產廢水: BOD5466.83mg/L,CODCr1 350.91mg/L生活污水: BOD5200mg/L,CODCr400mg/L混合廢水水質: BOD5(466.83 45020050)/500 440.15mg/LCODCr(1 350.91 45040050) 500 1255.82mg/L3.2調節(jié)池調節(jié)池容量按 6h 平均時廢水量計。3長寬高 8.2 4.35 3.5 125m。336h。停留時間 125m( 500md/24h/d)為提高污水處理效果, 防止大顆粒在池內沉淀, 在池底設穿孔布氣管,

31、采用 24h 連續(xù)曝氣。3.3延時曝氣池3(1) 每日去除 BOD5量: (440.15mg/L-30mg/L) 500m/d 205.1kg/d(2) 取污泥負荷 NS0.15kgBOD/(kgMLVSS.d)混合液污泥濃度MLSS4g/L混合液揮發(fā)性污泥濃度MLVSS與混合液污泥濃度MLSS的比值為0.7 ,則混合液揮發(fā)性污泥濃度MLVSS40.7 2.8g/L 。3.容積負荷率 NV0.15 2.8 0.42kgBOD5( m d)曝氣區(qū)容積 205.1 0.42 488.33m3取曝氣池長 39.35m,寬 3.1m, 深 4m3則水力停留時間 (39.35m3.1m4m)(500md

32、24hd) 23.42h(3) 按每去除 1kgBOD5耗氧 1.8kg 計算則耗氧量 205.1 1.8 369.18kgO2/d按氧利用率 5%,污水清水氧傳遞速率比值0.7 ,空氣含 O2 量 21%計算則供氣量 369.18/(5% 0.7 21%2460) 34.88m3/min3選用 4 臺 10m/min 羅茨風機,最大負荷時全部工作。采用穿孔管鼓風曝氣。3.4沉淀池采用豎流式沉淀池保證曝氣池活性污泥回流的需要。32.取沉淀時間 1h,沉淀池表面負荷 3m/(m d) ,污水在沉淀區(qū)的上升流速 0.000 83m/s ,中心管流速 0.3m/s 。3.5氣浮池反應時間 10min

33、,泥水分離時間 1h,溶氣水量 10.4m3/h(50%回流 ) 。用水力噴射器吸氣以減小噪聲。水在溶氣罐中停留3min。3.6污泥脫水按 0.3kg 干泥 / 去除 1kg BOD5 計算:205.1 0.3 61.53kg 干污泥折合成含水 98%的污泥量:61.53/0.02 3 076.5L/d選用繞帶式轉鼓真空過濾機2 臺。3.7超濾由中國紡織大學紡化系膜分離科研組對廢水進行膜分離可行性試驗,并選定膜的種類。采用丙烯腈- 聚氯乙烯 (PAN-PVC)膜。超濾器為外壓膜管式。從圖 1 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延長,廢水通量的下降速度較平緩,平均通量為 60L/(m 2. h) ,選用該膜是較好的。圖 1從圖 2 可以看出,對染料的截留率達99%100%,選用該膜是合適的。圖 2由圖 3 可知,廢水的平均通量隨壓力的增加而加大,另外,經試驗得知操作壓力對截留率幾乎沒有影響,即 R99%100%。實際操作壓力可根據(jù)需要,在 0.2 0.4MPa范圍內選擇。圖 3由圖 4 可知,在相同的操作壓力下, 廢水的平均通量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因 PAN-PVC膜可耐溫 6080,所以實際使用溫度可自行選擇。同樣,經試驗得知,操作溫度對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