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質學復習概要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1.gif)
![普通地質學復習概要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2.gif)
![普通地質學復習概要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3.gif)
![普通地質學復習概要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4.gif)
![普通地質學復習概要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b3a3a3ca-ac64-4cb8-8d99-4f842a2c87f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地質學復習概要u 適用專業(yè):資源勘查工程(油氣勘查方向)u 適用教材:普通地質學一、 地質學、地球概述1. 地質學: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綜合性自然科學。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巖石圈。2. 巖石圈:地殼加上軟流圈之上的固體地幔合稱為巖石圈。結構關系:巖石圈巖石礦物元素。3. 將古論今:根據保留在地層和巖石中的各種痕跡和現(xiàn)象,結合現(xiàn)在正在發(fā)生的各種地質現(xiàn)象來分析和推斷地質歷史時期各種地質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4. 地質作用:由自然動力引起地球(主要是地幔和巖石圈)的物質組成、內部結構、構造和地表形態(tài)變化和發(fā)展的作用。內動力地質作用:構造運動、地震作用、巖漿作用、變質作用。外動力地質作用:風化作
2、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巖作用。5. 地球表面高低不平,以海平面為界分為海洋和陸地兩大地理單元。6. 地內溫度分層:外熱層/變溫層、常溫層、內熱層。7. 地溫梯度:地溫隨深度增加而逐漸增加,受地球內部熱能影響,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溫度。8. 地球圈層劃分外部圈層:大氣圈(分為對流層、平流層)、水圈、生物圈。其中,平流層是氣候現(xiàn)象的發(fā)源地。內部圈層:莫霍面(地殼地幔分界面)、古登堡面(地幔地核分界面)。內部圈層劃分依據是地震波。9. 地殼:分為上地殼(硅鋁層/花崗巖層,分布于大陸區(qū))和下地殼(硅鎂層/玄武巖層,分布于整個地球區(qū))。二、 礦物10. 礦物:由地質作用形成,具有一
3、定化學成分,并在一定物理化學條件下相對穩(wěn)定存在的單質或化合物。礦物是構成巖石的基本單元。礦物三要素:純凈物、地質作用形成、相對穩(wěn)定。11. 克拉克值/地殼元素豐度:地殼中元素平均含量與總質量的比值。12. 地殼中的元素含量前四:O、Si、Al、Fe;地球上的元素含量前四:Fe、O、Si、Mg。13. 礦物的物理性質:透明度、光澤、顏色(自色、他色、假色)、條痕(礦物在無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劃時留下的粉末的顏色)、解理(晶體受到外力打擊時能沿著一定結晶方向分裂成解理面的能力極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斷口(礦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開面)、硬度、密度、磁性。14. 常見白色礦物及區(qū)別:石英(透明度
4、高)、方解石(加稀鹽酸冒泡)、白云母(片狀、珍珠光澤)、斜長石。15. 晶體:其內部原子或離子在三維空間呈周期性平移重復排列的固態(tài)物質。16. 硅酸鹽礦物晶體的基本結構單元是硅氧四面體。17. 摩氏硬度計:用來衡量礦物相對硬度的十種礦物,即滑石、石膏、方解石、螢石、磷灰石、正長石、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三、 巖漿巖18. 三大巖類相互轉化/內、外動力地質相互作用關系巖漿巖、變質巖,經外力作用沉積巖沉積巖、變質巖,經熔融作用巖漿巖沉積巖、巖漿巖,經變質作用變質巖19. 巖漿:地球深處天然產出的高溫、高壓、含大量揮發(fā)組分,成分復雜的硅酸鹽熔融體。巖漿可按SiO2含量分類為:超基性巖漿(<
5、45%)、基性巖漿(5245)、中性巖漿(6552)、酸性巖漿(>65),粘度(由溫度、化學性質影響)由小到大,溫度由高到低。20. 巖漿作用分類:噴出作用(分為中心式噴發(fā)和裂隙式噴發(fā),形成噴出巖)、侵入作用(分為深成侵入>5km和淺成侵入<5km,形成侵入巖)。21. 世界火山分布帶:環(huán)太平洋火山帶、地中海印度尼西亞火山帶、洋脊火山帶、紅海沿岸與東非火山帶22. 侵入巖的產狀及特點:巖墻(狹長板狀)、巖床(板狀,方向平行圍巖層理)、巖盆/巖蓋(中部下凹/底平而頂凸)、巖株(巖基的分支,底部與其相連)、巖基(規(guī)模極大)23. 同化作用:巖漿融化圍巖(即包圍侵入體的原有巖石),
6、將圍巖改變成巖漿的一部分?;烊霂r漿的圍巖碎塊可完全被熔化,也可部分被熔化。部分未熔化的碎塊稱為捕虜體?;烊咀饔茫簬r漿因同化圍巖而改變自己原有的成分的過程。24. 鮑溫反應系列暗色礦物淺色礦物侵入巖噴出巖礦物晶出順序溫度逐漸降低不連續(xù)橄欖石-橄欖巖科馬提巖輝石基性斜長石連續(xù)輝長巖玄武巖角閃石中長石閃長巖安山巖黑云母酸性斜長石花崗巖流紋巖鉀長石不連續(xù)白云母石英25. 巖漿巖的結構:按礦物顆粒相對大小可分為等粒、不等粒結構;不等粒結構又分為斑狀、似斑狀結構。26. 巖漿巖的構造:塊狀構造、球狀構造、晶洞構造、層狀構造、流動構造、氣孔構造、枕狀構造、原生節(jié)理。巖漿巖特有構造:流動構造、氣孔構造、枕狀構
7、造、原生節(jié)理。27. 巖漿巖分類(按SiO2含量和形成條件分類)巖石類型超基性巖基性巖中性巖酸性巖噴出巖玄武巖安山巖流紋巖侵入巖橄欖巖輝綠巖、輝長巖閃長巖花崗巖四、 變質巖28. 變質作用:地殼中已經形成的巖石在基本上處于固體狀態(tài)下,受到溫度、壓力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的作用,發(fā)生巖石結構、構造和物質成分變化的地質作用。影響因素:溫度、壓力、活動性流體。29. 正變質巖:由巖漿巖變質而成的巖石。副變質巖:由沉積巖變質而成的巖石。30. 變質巖的結構:變晶結構(通過重結晶和變質結晶而形成的結構。按礦物顆粒相對大小可分為等粒變晶、斑狀變晶;按礦物顆粒絕對大小可分為粗粒、中粒、細粒等)、變余結構、碎裂結構
8、、交代結構。31. 變質巖的構造:變成構造(分為斑點狀構造、板狀構造、片理構造、片麻狀構造、片狀構造、拉伸線理)、變余構造。32. 變質作用類型:接觸變質作用(角巖、斑點角巖、大理巖、石英巖、矽卡巖)、區(qū)域變質作用(板巖、千枚巖、片巖、片麻巖、麻粒巖)、混合巖化作用(混合巖、混合花崗巖)、動力變質作用(碎裂巖、角礫巖、糜棱巖)。33. 復合命名法:次要在前,主要在后。五、 沉積巖34. 沉積作用:搬運物在條件適宜的地方發(fā)生沉積的作用。35. 固結成巖作用:松散沉積物變?yōu)閳杂矌r石的作用。主要途徑:壓實作用、膠結作用(膠結物硅質、鈣質、鐵質+基質=填隙物)、重結晶作用、新礦物的生長。36. 沉積巖
9、:是在地表及地表附近不太深的地方,由母巖經過風化、剝蝕、搬運、沉積、成巖等外力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層狀巖石。37. 沉積巖的結構:碎屑結構(礫狀、砂狀、粉砂狀、泥狀)、非碎屑結構。38. 沉積巖的構造:層理(水平層理、平行層理、遞變層理、交錯層理)、波痕、泥裂、縫合線、結核、印模和重荷模。39. 沉積巖的類型:陸源碎屑巖、火山源碎屑巖、內源碎屑巖。40. 常見的沉積巖:礫巖和角礫巖、砂巖、粉砂巖、黏土巖、硅質巖、鐵/錳/鋁/磷沉積巖、石灰?guī)r、白云巖。六、 地質年代41. 地層年代確定方法1) 地層層序律:原始產出的地層具有下老上新的規(guī)律。2) 生物層序律:地層越老,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簡單、越低級;
10、地層越新,所含生物越進步、越復雜、越高級。不同時期的地層含有不同類型的化石及其組合,相同時期相同環(huán)境中形成的地層,只要是原來的海洋或陸地想通,基本都含有相同化石及其組合。3) 侵入關系: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圍巖)年代老。4) 切割或穿插關系:切割或穿插者年代新、被切割或被穿插者年代老。5) 包裹關系:包裹者年代新、被包裹者年代老。42. 巖石地層單位(巖石單位):群組段層43. 地質年代單位(時間單位):宙代紀世年代地層單位(地層單位):宇界系統(tǒng)44. 國際地質年代表宙/宇代/界紀/系世(晚、中、早)/統(tǒng)(上、中、下)顯生宙PH新生代Cz第四紀Q全新世Qh、更新世Qp新近紀N上新世N2、中
11、新世N1古近紀E漸新世E3、始新世E2、古新世E1中生代Mz白堊紀KK2、K1侏羅紀JJ3、J2、J1三疊紀TT3、T2、T1晚古生代Pz2二疊紀PP3、P2、P1石炭紀CC2、C1泥盆紀DD3、D2、D1早古生代Pz1志留紀SS4、S3、S2、S1奧陶紀OO3、O2、O1寒武紀4、3、2、1七、 地震45. 地震要素震源:引發(fā)地震、釋放深部能量的源區(qū)。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點。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離。46.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度量地震的兩種不同方法。同一地震只有一個震級,震級取決于地震釋放的能量。烈度是地震對地面的破壞程度,隨距離震中或震源的距離而不同。八、 構造作用與地質構造47.
12、 構造運動:地球內力引起的巖石圈變形、變位的機械運動。構造運動形成地質構造。48. 地質構造:組成地殼的巖層或巖體受力而發(fā)生變位、變形留下的形跡。49. 全球構造運動的階段(旋回)劃分:太古旋回、元古代旋回、震旦加里東旋回、海西旋回、印支旋回、燕山旋回、喜馬拉雅旋回。50. 產狀:產出地點的巖層面在三維空間的方位和產出狀態(tài)。產狀三要素:走向、傾向、傾角。產狀類型:水平巖層、傾斜巖層、直立巖層、倒轉巖層。產狀表示方法(用于地質平面圖,長線表示巖層走向,短線表示巖層傾向):51. 地質構造包括:褶皺(背斜、向斜);斷裂構造(節(jié)理、斷層)52. 褶皺基本類型:背斜,巖層向上凸曲,核心老外側新,地表出
13、露部分從中心到兩側由老到新對稱重復出現(xiàn);向斜,巖層向下凹曲,核心新外側老,地表出露部分從中心到兩側由新到老對稱重復出現(xiàn)53. 褶皺形成年代判斷方法形成年代介于組成褶曲的最新巖層年代和未參加該褶皺的上覆最老巖層年代之間。54. 斷層:上盤向下滑動,即上盤為下降盤的斷層為正斷層;上盤向上滑動,即上盤為上升盤的斷層為逆斷層;斷層兩側巖塊,沿著斷層面走向的水平方向相對移動的斷層為走滑斷層/平移斷層(對側向左滑動為左旋,對側向右滑動為右旋)。55. 斷層形成年代判斷方法斷層發(fā)生的年代晚于被斷層切割的最新地層年代,早于覆蓋在斷層之上未受斷層切割的最老地層的年代。56. 節(jié)理分類:按成因分為原生節(jié)理、次生節(jié)
14、理,按力學性質分為張節(jié)理、剪節(jié)理。57. 地層接觸關系:地殼下降接受沉積,上升則遭受剝蝕,再下降接受沉積,與原來的老地層之間就有了接觸面,這樣形成并記錄下來的各種接觸關系。沉積巖之間分為:a) 整合接觸,指相鄰的新老地層產狀一致,巖石性質與生物演化連續(xù)而漸變,沉積作用沒有間斷的接觸關系。意義:表明該地區(qū)地殼運動相對較為穩(wěn)定,一直處于持續(xù)下降或持續(xù)上升狀態(tài),因此沉積物能夠連續(xù)沉積而形成整合接觸。b) 假整合接觸,指相鄰的新老地層產狀一致,地層有缺失的接觸關系。分界面為沉積作用的間斷面或剝蝕面。意義:表明該地區(qū)老地層形成后,地殼均衡上升,使該地層遭受風化剝蝕,形成了剝蝕面,隨后地殼均衡下降,在剝蝕
15、面上重新接受沉積,并形成了新地層。(這種接觸關系是地殼升降的重要標志)。c) 角度不整合接觸,指相鄰的新老地層產狀不一致的不整合接觸關系。分界面為剝蝕面,并且剝蝕面產狀與新地層一致,老地層以不同角度斜交接觸。意義:表明老地層形成后經受了強烈的構造運動,使巖層發(fā)生了褶皺并遭受風化剝蝕,形成剝蝕面,然后地殼下降,在剝蝕面上接受沉積形成新地層。沉積巖與侵入巖之間分為:d) 侵入接觸,指侵入體與圍巖的接觸關系。侵入體與圍巖接觸帶有接觸變質現(xiàn)象。意義:表明該地區(qū)曾經發(fā)生過較強烈的構造運動,使巖漿侵入形成侵入體;圍巖年齡早于侵入體。e) 沉積接觸,指地層覆蓋在侵入巖之上的接觸關系。分界為剝蝕面。意義:表明
16、侵入體形成后,地殼上升遭受風化剝蝕,其上部的圍巖及部分侵入巖體被剝蝕掉了,形成剝蝕面,然后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形成新的地層。九、 風化作用58. 風化作用:地表及接近地表的巖石,在大氣、溫度、水和生物的影響下,使原來的巖石在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上發(fā)生改變的地質作用。59. 風化作用類型物理風化作用:熱脹冷縮、冰劈作用、層裂、鹽分結晶的撐裂作用。化學風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生物的化學破壞作用、根劈作用。60. 風化殼:指風化產物的覆蓋層,包括殘積物及其上覆的土壤。分層:土壤層、殘積層、半風化層、基巖。61. 古風化層:被較新巖層覆蓋而保留下來的風
17、化殼,是重要的儲油構造。62. 土壤:通過風化作用而形成的含有腐殖質的松散細粒物質。成分:腐殖質、礦物質、水分、空氣(腐殖質用以區(qū)分土壤和殘積物)。分層:表層土、淀積層、母質層。63. 主要造巖礦物抗風化能力從弱到強次序:(同鮑溫反應)橄欖石、鈣長石、輝石、角閃石、鈉長石、黑云母、鉀長石、白云母、黏土礦物、石英、鋁和鐵的氧化物。十、 河流的地質作用64. 地面流水1) 片流,暫時性,無固定流向,通過洗刷作用形成坡積物;2) 洪流,暫時性,固定流向,通過沖刷作用形成洪積物和沖溝。沖溝發(fā)展趨勢:衰老或發(fā)育為河流;3) 河流,長期性,固定流向,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沖積物。65. 河流地質作用1) 侵蝕作
18、用a) 下蝕/底蝕:河水垂直向下侵蝕,加深河谷的作用,可形成“V”型谷、瀑布、急流。b) 旁蝕:河水沖刷河道兩側以及坡谷,使河床左右遷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寬的作用,可形成“U”型谷、自由河曲、牛軛湖。c) 溯源侵蝕:指河流沿其源頭方向侵蝕而加長的作用,溯源侵蝕作用是下蝕作用的必然結果,可形成溯源侵蝕、河流襲奪現(xiàn)象。2) 搬運作用:拖運、懸運、溶運。3) 沉積作用:形成沖積物。沖積物特征:碎屑物組成、分選度好、磨圓度好、成層性好、韻律性清楚、具有波痕和交錯層理等原始沉積構造。沖擊物地貌類型:心灘、邊灘與河漫灘、三角洲頂積層、前積層、底積層。66. 去均夷化作用:影響河流下蝕的因素一旦變化,
19、河流獲得新的能量,于是下蝕復蘇。河流的去均夷化作用將形成深切曲流和階地。67. 河流階地:已形成河漫灘的河流因去均夷化而重新下蝕時,原來的谷底呈階梯狀殘留在新的谷坡上,成為在河谷兩坡的階梯狀地形??尚纬啥嗉夒A地,以一級、二級、三級等表示。類型:侵蝕階地(),由基巖構成,一般階地面較窄,沒有或零星有沖積物,階地崖較高;基座階地(),階地面上為沖積物,階地崖下部可見到基巖;堆積階地(),全部由沖積物構成,無基巖出露十一、 冰川的地質作用68. 冰川的形成:冰川是由雪堆積、壓實、結晶形成冰川冰,冰川冰由高處往低處或由冰層厚處往冰層薄處流動形成。69. 冰川的分類:大陸冰川(冰盾、冰蓋),面狀,由積雪中心向四面流動;山岳冰川,分布于中低緯度高山地帶山谷中,運動速度緩慢。70. 冰川的地質作用:剝蝕作用/刨蝕作用(挖掘作用、磨蝕作用);搬運作用(推運、載運);沉積作用。71. 冰磧物:冰川融化后堆積下來的冰川搬運物質。冰磧物特征:碎屑性、分選性差、無定向排列、無成層現(xiàn)象、大部分碎屑棱角分明。十二、 地下水的地質作用72. 地下水類型按埋藏條件劃分為:包氣帶水(在地面和地下水面之間以氣體形式存在)、潛水(地面下第一個穩(wěn)定隔水層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4 單元綜合測試卷(人教陜西版 2025年春)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四年級(上)期末數學試卷
- 高一化學1月月考試題解析版
- 2025年重組載體疫苗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買方信貸合作協(xié)議(三篇)
- 2025年個人的租房合同樣本(三篇)
- 2025年億家益公司蕪湖加盟加盟店加盟合同(三篇)
- 2025年個人購買汽車合同(2篇)
- 2025年二人合伙經營協(xié)議簡單版(4篇)
- 2025年中外合資企業(yè)勞務合同(2篇)
- 渤海大學《大數據分析與實踐》2023-2024學年期末試卷
- 2024版2024年《咚咚鏘》中班音樂教案
- GA 2139-2024警用防暴臂盾
- DL∕T 5810-2020 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設計規(guī)范
- 北京三甲中醫(yī)疼痛科合作方案
- QCT957-2023洗掃車技術規(guī)范
- 新外研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1單詞正序英漢互譯默寫本
- 自愿斷絕父子關系協(xié)議書電子版
- 2023年4月自考00504藝術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2023-2024學年美術一年級下冊
- 成都特色民俗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