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shù)學專題試卷(包含詳解答案)《四邊形》提高測試_第1頁
中考數(shù)學專題試卷(包含詳解答案)《四邊形》提高測試_第2頁
中考數(shù)學專題試卷(包含詳解答案)《四邊形》提高測試_第3頁
中考數(shù)學專題試卷(包含詳解答案)《四邊形》提高測試_第4頁
中考數(shù)學專題試卷(包含詳解答案)《四邊形》提高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四邊形提高測試(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若一個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是外角和的5倍,則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是( )(A)9 (B)10 (C)11 (D)122已知菱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之和為l,面積為S,則它的邊長為( )(A) (B) (C) (D)3如圖,矩形ABCD的邊長AB6,BC8,將矩形沿EF折疊,使C點與A點重合,則折痕EF的長是( )(A)75 (B)6 (C)10 (D)54已知:如圖,在ABCD中,E、F分別是邊AD、BC的中點,AC分別交BE、DF于G、H,并有下列結(jié)論:(1)BEDF; (2)AGGHHC;(3)EGBG; (4)SABE3 SAGE其中正確的結(jié)論有

2、( )(A)1個 (B)2個 (C)3個 (D)4個5如圖,E為矩形ABCD的邊CD上的一點,ABAE4,BC2,則BEC是( )(A)15 (B)30 (C)60 (D)756順次連結(jié)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四邊形是矩形,則原圖形一定是( )(A)菱形 (B)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C)對角線垂直的四邊形 (D)對角線垂直且互相平分的四邊形7如圖,周長為68的矩形ABCD被分成7個全等的矩形,則矩形ABCD的面積為( )(A)98 (B)196 (C)280 (D)2848如圖,在ABCD中,EFBC,GHAB,EF、GH的交點P在BD上,則圖中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有( )(A)0對 (B)1對 (C

3、)2對 (D)3對(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18分)9一個多邊形的一個內(nèi)角的補角與其他內(nèi)角的和恰為500,那么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是_10如圖,P是ABCD內(nèi)的一點,則_11用任意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圖形:平行四邊形 矩形 菱形正方形 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其中一定能夠拼成的圖形是_(只填題號)12如圖,如果四邊形CDEF旋轉(zhuǎn)后能與正方形ABCD重合,那么在圖形所在平面內(nèi),可以作為旋轉(zhuǎn)中心的點的個數(shù)為_13如圖,梯形ABCD中,ABP的面積為20平方厘米,CDQ的面積為35平方厘米,則陰影四邊形的面積等于_平方厘米14如圖,將邊長為1的正方形ABCD繞A點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30,至正方形AB

4、CD,則旋轉(zhuǎn)前后正方形重疊部分的面積是_(三)計算題(每小題6分,共12分)15如圖,一個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且中位線長為l,求這個等腰梯形的高16如圖,矩形紙片ABCD中,AB3 cm,BC4 cm現(xiàn)將A,C重合,使紙片折疊壓平,設(shè)折痕為EF,試求AF的長和重疊部分AEF的面積(四)證明題(每小題5分,共20分)17已知:如圖,梯形ABCD中,ADBC,過C作CEAB且CEAB,連結(jié)DE交BC于F求證:DFEF18如圖,E是矩形ABCD的邊AD上一點,且BEED,P是對角線BD上任意一點,PFBE,PGAD,垂足分別為F、G求證:PFPGAB19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M

5、、N分別是AB、CD的中點,MEAN交BC于點E,求證AMNE20已知:如圖,以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為邊作菱形AEFC,B在FE的延長線上求證:AE、AF把BAC三等分(五)解答題(每小題6分,共18分)21如圖,已知M、N兩點在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BD上移動,MCN為定角a,連結(jié)AM、AN,并延長分別交BC、CD于E、F兩點,則CME與CNF在M、N兩點移動過程,它們的和是否有變化?證明你的結(jié)論22如圖(1),AB、CD是兩條線段,M是AB的中點,SDMC、SDAC和SDBC分別表示DMC、DAC、DBC的面積當ABCD時,有SDMC (1)如圖(2),若圖(1)中ABCD時,式是否成立

6、?請說明理由(2)如圖(3),若圖(1)中AB與CD相交于點O時,SDMC與SDAC和SDBC有何種相等關(guān)系?證明你的結(jié)論圖(1) 圖(2) 圖(3)23已知:如圖,ABC中,點O是AC上邊上一個動點,過點O作直線MNBC,MN交BCA的平分線于點E,交BCA的外角平分線于點F(1)求證EOFO(2)當點O運動到何處時,四邊形AECF是矩形?證明你的結(jié)論四邊形提高測試1.【提示】為了便于計算,設(shè)每個內(nèi)角都相等,那么每個內(nèi)角是每個外角的5倍【答案】D2.【提示】設(shè)兩對角線長的一半為a與b,則S2 ab,l2(ab),邊長為利用a2b2(ab)22 ab【答案】C3.【提示】設(shè)AEx,則ED8x,

7、CEx,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x2(8x)262,解出x,而OAAC5【答案】A4.【提示】BG2 FH2 GE【答案】D5.【提示】作EFAB于F點,則由AE2 BC2 EF,得知EAB30【答案】D6.【答案】C7.【提示】設(shè)小矩形的長為x,寬為y,則有 x10,y4 xy40【答案】C8.【提示】由SBPESBPH,SPDGSPDF和SABDSCBD可知有一邊過P點的3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答案】D9.【提示】由于五邊形內(nèi)角和為540500,所以多邊形的邊數(shù)不可能超過5顯然它不可能是三角形因此分四邊形、五邊形兩種情況驗證是否存在符合要求的圖形【答案】4或510.【提示】過P點分別作AB和BC

8、的平行線,與ABCD的邊相交,找出4對全等三角形由此可見,ABP與CDP的面積之和為ABCD面積的一半【答案】11.【答案】12.【提示】施轉(zhuǎn)中心必須在公共邊CD上【答案】313.【提示】連結(jié)MNSMNPSABP,SMNQSCDQ【答案】5514.【提示】設(shè)CD與BC的交點為M,則AM為兩正方形的對稱軸又設(shè)MDx,則AM2 x,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并解之即可【答案】15.【提示】如下圖,過B點作AC的平行線【答案】過B作BGAC,交DC的延長線于G點在梯形ABCD中,ABDC, 四邊形ABGC為平行四邊形 CGAB,BGAC EF為梯形中位線, DGDCAB2 EF2 l ACBD且ACBD BG

9、BD且BGBD BDG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高BHDGl16.【提示】把AF取作AEF的底,AF邊上的高等于AB3由折疊過程知,EF經(jīng)過矩形的對稱中心,F(xiàn)DBE,AECEAF由此可以在ABE中使用勾股定理求AE,即求得AF的長【答案】如圖,連結(jié)AC,交EF于點O,由折疊過程可知,OAOC, O點為矩形的對稱中心E、F關(guān)于O點對稱,B、D也關(guān)于O點對稱 BEFD,ECAF,由EC折疊后與EA重合, ECEA設(shè)AFx,則BEFDADAF4x,AEAFx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E2AE2,即 32(4x) 2x2解得 x SAEF3(cm2)故AF的長為cm,AEF的面積為cm217.【提

10、示】連結(jié)AE交BC于O,要證DFEF,因為ADBC,所以只要證OAOE,只要證四邊形ABEC為平行四邊形【答案】連結(jié)AE交BC于O點, CEAB, 四邊形ABEC為平行四邊形, OAOE又 ADBC, DFEF18.【提示】延長GP交BC于H,只要證PHPF即可,所以只要證PBFPBH【答案】 BEDE, EBDEDB 在矩形ABCD中,ADBC, DBCADB, EBDCBD延長GP交BC于H點 PGAD, PHBC PFBE,P是EBC的平分線上 PFPH 四邊形ABHG中,AABHBHGHGA90 四邊形ABHG為矩形, ABGHGPPHGPPF故 PFPGAB19.【提示】延長AN交B

11、C延長線于點F證明NE為ABF的中位線【答案】延長AN交BC的延長線于點F, DNCN,ANDFNC,又由ADBC,得ADNFCN, ADNFCN ANNF AMBM且MEAF, BEEF NE為ABF的中位線, NEABAM20.【提示】證出CAE30即可【答案】連結(jié)BD,交AC于點O,作EGAC,垂足為G點 四邊形AEFC為菱形, EFAC GEOB 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 OBAC, OBGE, AEAC,OBBDAC, EGAE, EAG30 BAE15在菱形AEFC中,AF平分EAC, EAFFACEAC15 EABFAEFAC即AE、AF將BAC三等分21.【提示】BD為正方形A

12、BCD的對稱軸, 13,24,用1和2表示MCN以及EMCFNC【答案】 BD為正方形ABCD的對稱軸, 13,24, EMC1801318021同理 FNC18022 EMCFNC3602(12) MCN180(12), EMCFNC總與2MCN相等因此EMCFNC始終為定角,這定角為MCN的2倍22.【提示】DAC,DMC 和DBC 同底CD,通過它們在CD 邊上的高的關(guān)系,來確定它們面積的關(guān)系【答案】(1)當ABCD時,式仍成立分別過A、M、B作CD的垂線,AE、MN、BF的垂足分別為E、N、F M為AB的中點, MN(AEBF) SDACSDBCDCAEDCBFDC(AEBF)2 SDMC SDMC(2)對于圖(3)有SDMC證法一: M是AB的中點,SADMSBDM,SACMSBCM,SDBCSBDMSBCMSDMC, SDACSADMSACMSDMC 得:SDBCSDAC2 SDMC SDMC證法二:如右圖,過A作CD的平行線l,MNl,垂足為N,BEl,垂足為E設(shè)A、M、B到CD的距離分別h1、h0、h2則MNh1h0,BEh2h1 AMBM, BE2 MN h2h12(h1h0), h0 SDMC23.【提示】(1)證明OEOCOF;(2)O點的位置首先滿足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然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