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教師中心稿)過秦論中心.doc_第1頁
過秦論(教師中心稿)過秦論中心.doc_第2頁
過秦論(教師中心稿)過秦論中心.doc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過秦論 (老師中心稿)過秦論中心邱龍濤 教學目的1理解作者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張在當時條件下的進步意義及其歷史局限。教育學生不應只著眼于秦之興衰,而應學習作者把研究歷史與指導現(xiàn)實相結(jié)合的可貴精神,從而明白“以史為鑒”“古為今用”的意義,到達把知識轉(zhuǎn)化為才能的目的。2學習課文從史實比照中引出結(jié)論的.寫作方法;理解課文中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并結(jié)合單元知識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譯中恰當處理修辭格的知識。教學設想1通過預習指導,使學生借助課文的注釋、工具書和參考資料理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講授課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張的歷史局限時,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

2、因上旁征博引,同時對文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及史實,也不要過多介紹。可在課外指導學生讀點通史或歷史故事如東周列國志,雖是小說,但根本領件多見諸其書。3文言文翻譯,是本單元主要知識點。在研習新課中要有意識設計必要的討論題,引導學生用單元知識短文所講的道理來解決疑難問題,獲取新知識。4本文邏輯嚴密,文辭優(yōu)美,可利用錄音等手段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體會文章氣勢之磅礴,說理之透徹。在熟讀根底上背誦課文的后三段。教學時數(shù) 3教時。第一教時教學要點1預習全文,疏通文句,理解大意。2學習課文第一段。西漢賈誼就說過:“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他的史論過秦論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寫的,通過.總結(jié)秦不施仁義二世而亡的

3、教訓,來諷諫漢朝統(tǒng)治者。1關于 賈誼前20_前168,西漢洛陽人。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眾著稱。20多歲時漢文帝召為博士,不久提升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屢次提出改革建議,觸犯權貴,被謫為長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為文帝寵子梁懷王太傅。死時僅33歲。他的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也稱治安策論積貯疏等,表達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改革現(xiàn)實的堅決態(tài)度。他的文章峻拔鋒利,針砭時弊,淋漓酣暢,對后世散文創(chuàng)作很有影響。其文章,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新書十卷。他的為人,很為司馬遷推崇,司馬遷把他和不同時代的屈原相提并論,撰寫了屈原賈生列傳。2時代

4、背景:春秋以來,戰(zhàn)亂頻仍,加之秦統(tǒng)一后的暴政、秦末農(nóng)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jīng)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特大破壞。農(nóng)民大量流亡異鄉(xiāng),不得耕作;還有些為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為奴。戰(zhàn)亂使人口銳減,商業(yè)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比嗣窈苄枰蒺B(yǎng)生息。針對這種現(xiàn)實,為穩(wěn)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guī)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3自讀課文及注釋,結(jié)合課文前“預習提示”疏通課文, 明確:文章開場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國、獨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對諸侯各國虎視耽耽的情態(tài)、咄咄逼人的氣勢

5、。同時也為后文寫孝公之后的歷代秦君的赫赫功業(yè)張本,為后文寫秦一統(tǒng)天下之后的頃刻覆亡形成比照并作了鋪墊??傊鶕?jù)表達的需要,這里的繁筆增加了氣勢;同義短語的疊用,又使表達生動形象。4文章從秦孝公寫起,為什么不從孝公以前的一國君如秦穆公寫起?從本段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點?明確:材料是為中心效勞的。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考慮和練習”一已讀到,而秦的攻奪天下正是從秦孝公開場的。關于這點,本段課文已經(jīng)明白闡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窺周室”告訴我們,孝公在攝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對“周室”亦只是暗中“窺伺”。后來由于“商君佐之”,才開場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動,雖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

6、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條件。5秦孝公在“攻”天下時,是否施行了“仁義”?明確:賈誼所謂“仁義”,仍然是孔孟所說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內(nèi)立法度”及縱橫家們的“斗諸侯”。對后者,賈誼在過秦論中中稱為“酷刑法”“高詐力”,可見在賈誼看來,這并不是“仁義”。賈誼認為“夫兼并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之術也?!边@也告訴我們,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賈誼的“仁義”的根底上。布置作業(yè):1完成“考慮和練習”三、四兩題。2熟讀課文。3書面翻譯第1段。第二教時教學要點1研習課文第2、3自然段。3繼續(xù)重點講授文言文翻譯方面的知識。3從分析p 段內(nèi)層次入手,學習運用材料為中心效勞的技巧。

7、檢查講評作業(yè):重點講評文言翻譯中一些修辭方式的處理。本段突出強調(diào)兩點:其一,如上節(jié)所講,同義疊用的“凝縮”原那么;其二,夸大修辭格的處理,即意譯或添加語詞而保存,如“拱手而取”可譯成“毫不費力地奪取了”或“拱手之間就奪取了”研習新課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譯文,其中有些地方譯得不正確,請指出來,并說說理由。譯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兒子惠文王,孫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業(yè),沿襲前代的政策,在南邊奪取了漢中,在西邊攻取了巴、蜀,在東邊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邊收復了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明確:好的譯文標準是“信”“達”“雅”,即準確、通暢、優(yōu)美生動。上面譯文在這三方面都有欠缺。

8、其一,個別語詞不準確:“蒙故業(yè)”的“故”,澤為“原有的”為好;“因遺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東”“北”譯成“在南邊”之類不能準確表現(xiàn)秦的擴張行徑,譯成“向南”“向西”等為好;“收”不是“收復”,和“取”同義。其二,不“達”、不“雅”:對于專名,直接“搬”過即可,不必把注釋當譯文抄在譯文中。譯文對“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處理就有這方面的缺乏,結(jié)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義。2指名讓學生口譯第2段,其他學生或老師訂正。3第2自然段的層次劃分有下面幾種意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1分4層:“孝公既沒要害之郡”是第1層,“諸侯恐懼已困矣”是第2層,“于是從散弱國入朝”是第3層

9、,其余是第4層。2分2層:“孝公既沒弱國入朝”是第1層,其余是第2層。3“弱國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層,分法如第一種意見前3層的劃分;“延及國家無事”應單列一段。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國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這只要聯(lián)絡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寫秦孝公,這是秦攻奪天下的開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國君有共同的特點“蒙故業(yè),因遺策”,繼續(xù)執(zhí)行孝公攻奪天下的既定國策,雖然孝文、莊襄因“享國之日淺”,無所建樹,但不等于放棄攻天下的“遺策”。總的說來,五位國君是在開展吞并天下的業(yè)績。第3自然段寫秦始皇,是秦攻奪天下雄心的實現(xiàn),即標志“攻”的階段的完畢,下面轉(zhuǎn)入“守”天下的階段。所以第三種意見似不可取。第

10、二種意見根本合理。作者按時間先后和建樹狀況把五位國君分為兩類來寫:前者評寫,后者略寫,但不管評略,二者的關系是并列的。為了學習方便,我們可以對第一層再分3個小層分法如第一種意見前層的劃分。第一種分法實際上是把第一層的3個小層與第二大層并列,這在邏輯上是有缺點的。說明:假設有學生問,作者為什么把前三位國君合寫而不一獨段分寫?亦可參看上面分析p ,從中找出答案。4 提問: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層中,3個小層是否都是寫秦的?有人說,第1小層寫秦攻各國,第2小層寫各國攻秦,第3小層寫雙方戰(zhàn)爭結(jié)果。這種說法對不對?結(jié)合課文加以說明。明確:還可以有一種理解,3個小層都是寫秦的。第1小層,寫秦對諸侯各個擊破的“

11、攻”?!澳先 薄拔髋e”“東割”“北收”,既說明了這點,又說明這種進“攻”所向披靡,任何一個諸侯都難于單獨與之抗衡,從而也說明了諸侯之所以“會盟而謀弱秦”的原因。第2小層,還是寫秦攻諸侯,“攻”取合起來的九國諸侯。九國之師的“叩關攻秦”不過是以攻為守,其本質(zhì)還是守。面對九國聯(lián)軍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時的“君臣固守”,而是“開關延敵”,以“攻”對“攻”。第3小層寫秦擊潰九國之師后的影響,說明其席卷天下之勢已完全形成。假設非孝文、莊襄“享國之日淺”,那么一統(tǒng)天下的宏圖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實現(xiàn)。5指名或集體誦讀第3自然段有條件的可跟隨錄音讀幾遍,然后從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誤的譯文,讓學生指出正誤,說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例如句,口述所附譯文。附例句并譯文例句下A、B為譯文:1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A舉起長鞭來驅(qū)趕天下諸侯。B舉起長鞭來奴役天下百姓。2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A用殘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百姓。B拿著敲和撲這些刑具來鞭打天下百姓。3乃使蒙恬到北筑長城而守藩籬。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長城并且守衛(wèi)邊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籬笆一樣重要的長城。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A搜集天下的軍隊。把他們集中到咸陽,讓他們銷毀兵刃和箭頭,鑄成十二個金屬人。B 搜集天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