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單元練習_第1頁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單元練習_第2頁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單元練習_第3頁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單元練習_第4頁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單元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單元練習一、選擇題 1在相同條件下,2 mL X(氣)跟5 mL C2(氣)反應,生成4 mL AC2(氣)與2 mL B2C(氣),則X的分子式是 ( B )A. AB B. A2B2 C. B2C D. BC2 E. AC 2在標準狀況下,8 g某氣體的分子數(shù)與22 g二氧化碳的分子數(shù)相等, 則該氣體的密度是 ( B ) A. 0.714 g / mL B. 0.714 g / L C. 0.179 g / L D. 0.357 g / L3下列物質(zhì)在標準狀況下體積最大的是 ( C )A. 71 g氯氣 B. 30 g氧氣C. 66 g二氧化碳氣 D. 1000 g水 (

2、北師88.1)4下列幾種氣體中,在同溫同壓下,等質(zhì)量時所占體積最大的是(MCE87.二.18)( D )A. 一氧化碳 B. 氯化氫 C. 二氧化碳 D. 氖氣 E. 氯氣5n mol N2和n mol 14CO相比較,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D )A. 在同溫同壓下體積相等 B. 在同溫同壓下密度相等(MCE88.一.5)C. 在標準狀況下質(zhì)量相等 D. 分子數(shù)相等6同溫同壓下,等質(zhì)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較,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D )A. 密度比為1611 B. 密度比為1116(MCE88.一.6)C. 體積比為11 D. 體積比為1116 7下列數(shù)量的物質(zhì)中含原子個數(shù)最多的是

3、( C ) A. 0.4 mol氧氣 B. 標準狀況下5.6 L二氧化碳 C. 4時5.4 mL水 D. 10 g氖(MCE88.一.3) 2. 使16 g硫和32 g氧氣充分反應后,總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 ( C ) A. 5.6 L B. 11.2 L C. 22.4 L D. 6.72 L 8 A L硫酸鋁溶液中,含有B mol鋁離子,則此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 C )A. mol / L B. mol / L C. mol / L D. mol / L 9配制500 mL 0.1 mol / L硫酸銅溶液,需用膽礬 ( D ) A. 8.00 g B. 16.0 g C. 25.0 g

4、 D. 12.5 g52 g甲烷含有m個分子,則下列數(shù)值中跟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相等的是 ( D )A. m B. 16m C. 32m D. 8m (六師85.一.8) 10將15.6 g Na2O2投入到84.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 C ) A. 15.6% B. 16% C. 16.5% D. 16.1%11質(zhì)量相等的兩份氣體樣品,一份是SO2,另一份是SO3,這兩份氣體樣品中,SO2與SO3所含氧原子的原子個數(shù)之比是 ( D )A. 11 B. 23 C. 65 D. 56 E. 54(MCE87)12與12.8 g二氧化硫(0)所含原子數(shù)相等的一氧化氮(273)的質(zhì)量為

5、 ( C )A. 3.0 g B. 6.0 g C. 9.0 g D. 18.0 g(上海88.一.20)1346 g金屬鈉在空氣中充分燃燒得到淡黃色粉末,該粉末跟水反應放出氣體的體積(標準狀況)是(MCE86.一.7) ( B )A. 44.8 L B. 11.2 L C. 22.4 L D. 5.6 L E. 89.6 L 14在H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鋁離子濃度是0.4 mol / L,硫酸根離子濃度是0.7 mol / L,則氫離子濃度最接近于 ( B ) A. 0.1 mol / L B. 0.2 mol / L C. 0.3 mol / L D. 0.4 mol

6、 / L150.3 mol O2和0.2 mol O3(臭氧)的 ( BC )A. 氧氣和臭氧的分子數(shù)相等 B. 氧氣和臭氧的原子數(shù)相等C. 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比是32 D. 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比是2316下列數(shù)量的各物質(zhì)所含原子個數(shù)按由大到小順序排列的是 ( A ) 0.5 mol氨氣 標準狀況下22.4 L氦 4時9 mL水 0.2 mol磷酸鈉 A. B. C. D. 19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1體積X2(氣)跟3體積Y2(氣)化合生成兩體積氣體化合物,則該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MCE86.一.13) ( A )A. XY3 B. XY . X3Y D. X2Y3 E. X3Y2 20有3 mo

7、l / L的鹽酸和硫酸各100 mL,分別加入等質(zhì)量的鐵粉,反應完畢后生成的氣體的質(zhì)量比為34,則鹽酸中加入鐵粉的質(zhì)量 ( C ) A. 5.6 g B. 8.4 g C. 11.2 g D. 16.8 g21某氣體的分子式為A2B型,它由氣體A2跟氣體B2化合而成(生成物只有A2B)。同溫同壓下,生成150 mL A2B,那么參加反應的氣體A2的體積是 ( C )A. 100 mL B. 50 mL C. 150 mL D. 75 mL22在273和1.02×105 Pa條件下,將1.40 g氮氣、1.60 g氧氣和4.00 g氬氣混合,該混合氣體的體積是(MCE89.28) (

8、C )A. 3.36 L B. 6.72 L C. 8.96 L D. 4.48 L 23有一含雜質(zhì)4.2%的某稀土元素的氧化物樣品,其中含該稀土元素78%;在26 mL 0.05 mol / L的該稀土元素的硫酸鹽溶液中,加入0.1 mol / L BaCl2溶液26 mL時,可使其中的完全沉淀,則該稀土元素的原子量為 ( A ) A. 140 B. 114 C. 70 D. 105 24有Na2CO3、NaHCO3、CaO和NaOH組成的混合物27.2 g,把它們?nèi)苡谧懔康乃谐浞址磻螅芤褐蠧a2+、均轉化為沉淀。將反應容器內(nèi)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體物質(zhì)共29 g。則原混合物中Na2

9、CO3的質(zhì)量是 ( A ) A. 10.6 g B. 5.3 g C. 5.9 g D. 無法確定25體積為V mL、密度為d g / cm3的溶液,含有分子量為M的溶質(zhì)m g,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 mol / L,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W%。下列表示式中正確的是 ( BD )A. c B. mV·d(MCE89.27)C. W% D. c26在標準狀況下,8 g某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與22 g二氧化碳的分子數(shù)相等,則該氣體的密度是 (北師88.5) ( B )A. 0.714 g / mL B. 0.714 g / L C. 0.179 g / L D. 0.357 g / L27150時,

10、碳酸銨安全分解產(chǎn)生的氣態(tài)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 ( C )A. 96 B. 48 C. 12 D. 3228一定量14%的氫氧化鉀溶液,若將其蒸發(fā)掉50 g水后,其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恰好增大一倍,體積變?yōu)?2.5 mL。則濃縮后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 B )A. 2.2 mol / L B. 4 mol / L C. 5 mol / L D. 6.25 mol / L29在同溫同壓下,同質(zhì)量的氣體X和Y,已知Y的體積大于X,則它們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關系式 ( A )A. MXMY B. MXMY C. MXMY D. 無法確定30標準狀況下,112 mL某氣體的質(zhì)量是0.17 g,該氣

11、體可能是 ( C )A. O2 B. N2 C. H2S D. CO2二、填空題1與2.2 g二氧化碳所含原子數(shù)相同的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 。1. 2.25g2含有相同分子數(shù)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其質(zhì)量比是 ,摩爾質(zhì)量比是 ,物質(zhì)的量比是 ,所含氧原子個數(shù)比是 ,碳原子數(shù)比是 。2. 711;711;11;12;113在10%氫氧化鈉溶液中,OH-的離子數(shù)和水分子數(shù)之比是 。3. 1204 g KOH溶解在100 g水中,才能使每100個分子中溶解2個K+ 。4. 6.2 g50.3 mol的氧氣和0.2 mol的臭氧(O3),它們的質(zhì)量 等,它們所含的分子數(shù) 等,原子數(shù) 等,它們的體積比(同溫、

12、同壓)是 。5. 相;不;相;32 (MCE80.一.1) 6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0 (1) 某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為M,是用_來表示這種氣體的_質(zhì)量的值; (2) 某種氣體中存在的分子總數(shù)為X,是用_來表示這種氣體的_; (3) 某單質(zhì)的晶體中,存在的原子總數(shù)為Y,元素的摩爾質(zhì)量為A,是用_表示的這種單質(zhì)晶體的_。 6. (1) g; 一個分子的 (2) mol; 物質(zhì)的量 (3) g; 質(zhì)量7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p%、密度為d g / cm3的硫酸溶液V mL,其中含有 mol。將此溶液用水稀釋為5V mL,取出V mL,其中含H2SO4 g。7. ;8把一定量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蒸發(fā)掉

13、8 g水以后,還剩下溶液25 mL,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變?yōu)?2.5%。這種濃縮后的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mol / L。8. 49某可溶性鹽RxAy的分子量為M,在一定溫度下,a g鹽溶于水形成b mL 飽合溶液,此溶液的密度為d g / cm3,試用上述各字母表示: (1) 該鹽溶液的溶解度為_,溶液中該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 (2) 該鹽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Ry+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溶液中Ax的物質(zhì)的量為_。 9. (1)g; (2) mol / L; mol / L; mol10相同條件下,甲、乙兩容器中分別盛有CO2和CO兩種氣體:(1) 若兩容器中氣體的體積和壓強均相等,則甲、乙兩容器中

14、氣體的質(zhì)量之比為 ;(2) 若兩容器中氣體的壓強和質(zhì)量均相等,則甲、乙兩容器中氣體的體積之比為 ;(3) 若兩容器中氣體的體積和質(zhì)量均相等,則甲、乙兩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之比為 ;10. (1) 117 (2) 711 (3) 711解析:(1) 同T、P時,當V同,則n同, (2) 同T、P時,當m同,(3) 同T時,當V、m同,P的大小由n引起,三、計算題 1某溫度下22% NaNO3溶液150 mL,加入100 g水稀釋后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變?yōu)?4%。求原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1. 設原溶液的質(zhì)量為x,0.22 x0.14(x100 g)x175 g,n (NaNO3)0.453 mol,c3.0

15、mol / L。 2常溫下,將20.0 g 14.0%的NaCl溶液,跟30.0 g 24.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為1.15 g / cm3的混合溶液。計算: (1) 該混合溶液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 該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3) 在1000 g水中需溶入多少摩NaCl,才能使其濃度恰好與上述混合溶液的濃度相等。2. (1) w(2) 43.48 cm3;c 3.93 mol / L (3) 設1000 g水中需溶解NaCl的物質(zhì)的量為x,則,x = 4.27 mol。 3不同的鹵素原子之間可化合形成一系列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叫鹵素互化物?,F(xiàn)將4.66 g BrClx溶于水后,通

16、入足量SO2氣體與其反應生成氫溴酸、鹽酸和硫酸。再用堿將溶液調(diào)至中性后加入過量Ba(NO3)2溶液,充分反應后濾去沉淀物,再向濾液中加過量的AgNO3溶液,最后得鹵化銀沉淀15.46 g。 (1) 計算參加反應的AgNO3的物質(zhì)的量; (2) 計算確定BrClx中x的值。 3. (1) 參加反應的AgNO3的物質(zhì)的量是 (15.464.66)108 0.1(mol) (2) BrClx (x1)AgNO3 8035.5x x1 4.66g 0.1 mol 列式: (8035.5x)4.66 (x1)0.1 解得 x 3 450.0 mL 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過量BaCl2

17、溶液后得到14.51 g白色沉淀,用過量稀硝酸處理后沉淀量減少到4.66 g,并有氣體放出。試計算:(1) 原混合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2) 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MCE95.35) 4. (1) Na2SO4 0.40 mol / L;Na2CO3 1.0 mol / L (2) 1.12 L 5有Na2SO4和Na2CO3混合溶液10.0 mL,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以過濾、洗滌和烘干,得到白色沉淀1.451 g。將沉淀與過量鹽酸反應,得到112 mL CO2氣體(標準狀況)。求原混合溶液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三南

18、91.44) 5. Na2SO4 BaCl2 2NaCl BaSO4 Na2CO3 BaCl2 2NaCl BaCO3 BaCO3 2HCl BaCl2 H2O CO2 n(Na2CO3) n(BaCO3) n(CO2) 11222400 0.005(mol) m(BaCO3) 0.005×197 0.985(g) m(BaSO4) 1.4510.985 0.466(g) n(Na2SO4) n(BaSO4) 0.466233 0.002(mol) C(Na2SO4) 0.0020.01 0.2(molL) C(Na2CO3) 0.0050.01 0.5(molL) 6用1體積水吸收了560體積的氨(標準狀況),所得氨水的密度為0.9 g / cm3。計算:(1) 該氨水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2) 該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注:1 mL水按1 g計算)6. (1) 29.8% (2) 15.8 mol / L7將100 mL 98%(密度為1.84 g / cm3)濃硫酸與400 mL蒸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