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Flyback電路原理_第1頁
講義Flyback電路原理_第2頁
講義Flyback電路原理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開始很高興有這么一個機會,和大家一起學習和討論 Flaback 電路的原理。 今天介紹的內(nèi)容中,公式比較多,有些枯燥;但是經(jīng)過理論推導,期望能讓大家對于Flyback電路的“工作原理,伏秒平衡定律,以及C.C.M.和兩種工作模 式”等內(nèi)容的理解,能更加透徹些。Flyback 轉換器原理主要內(nèi)容:一、Flyback 電路簡述二、Buck-Boost 轉換器原理三、Flyback 轉換器原理四、Flyback 電路改進版本介紹附錄:I Flyback 變壓器設計II Flyback 電路的 EMI 分析Flyback 轉換器應用相當廣泛,其原因有:從電路的角度看,F(xiàn)lyback 電路有最少元件的特

2、性;從設計的角度看,F(xiàn)lyback 電路有簡單高可靠度的特點;從經(jīng)濟的角度看,F(xiàn)lyback 電路成本最低,醉適合一般小功率的電源使用。在實際的應用中,用在接市電的低瓦數(shù)電源,多半用Flyback電路來實現(xiàn),例如:30-40W的筆記本電腦, 70-80W的個人電腦, 40-50W的傳真機與影像掃描機, 20W以下的Adapter (適配器)未來的電子產(chǎn)品講究輕薄短小又省電,所以 Flyback 電路會更風行。Flyback轉換器電路是由Buck-Boost電路,利用磁性元件耦合的功能衍生而來,所以要探討Flyback電路,必須先從Buck-Boost電路開始Flyback電路簡介(一) Fly

3、back電路架構Flyback變換器,俗稱單端反激式 Db DC變換器,又稱為返馳式(Flyback)轉 換器,或"Buck-Boost"轉換器,因其輸出端在原邊繞組斷開電源時獲得能量,因此 得名.Flyback變換器是在主開關管導通期間,電路只儲存而不傳遞能量;在主開關 管關斷期間,才向負載傳遞能量的一種電路架構。(1) Flyback變換器理論模型如圖。(2)實際電路結構根據(jù)Flyback變壓器的同名端繞制方式,有下面兩種形式,這兩個電路實 質(zhì)上是一樣的。當然,F(xiàn)lyback電路還有其他衍生形式(見附錄I )。(二) Flyback變換器優(yōu)點(1)電路簡單,能高效提供多

4、路直流輸出,因此適合多組輸出的要求D1(2)轉換效率高,損失小(3)匝數(shù)比值較小。(4)輸入電壓在很大的范圍內(nèi)波動時,仍可有較穩(wěn)定的輸出,目前已可實現(xiàn)交流輸入在85 265V間,無需切換而達到穩(wěn)定輸出的要求。(三) Flyback 變換器缺點( 1)輸出電壓中存在較大的紋波,負載調(diào)整精度不高,因此輸出功率受到限制 通常應用于150W以下。(2)轉換變壓器在電流連續(xù) (C.C.M.) 模式下工作時,有較大的直流分量,易導致 磁芯飽和,所以必須在磁路中加入氣隙,從而造成變壓器體積變大。(3)變壓器有直流電流成份,且同時會工作于 C.C.M./D.C.M. 兩種模式,故變壓 器在設計時較困難,反復調(diào)

5、整次數(shù)較順向式多,迭代過程較復雜。Buck- Boost轉換器工作原理所有的導出型轉換器都保留其基本轉換器的特性;要了解Flyback轉換器,要從其基本轉換器Buck- Boost電路開始。(一)Buck- Boost 電路組成Buck- Boost電路由一個開關晶體管,一個功率二極管,一個儲能電感和一個輸出電容組成,見圖1圖1 Buck Boost電路結構(二)電路特性(1)輸出電壓為負電壓(2)輸出電壓的大小可高于或低于輸入電壓(3)輸入端與輸出端的電流波形都是脈波形式。(三)工作原理為方便理解電路工作原理,先介紹一下楞次定律。楞次定律:電感總是“阻礙外電路通過電感的磁通(電流)的變化”,

6、即:外電路通過電感的磁通i (電流ij增大,電感將產(chǎn)生與'i (電流ij反向的磁 通2 (電流i2),阻礙外電路磁通i (電流h)的增大;外電路通過電感的i (電流ij減小,電感將產(chǎn)生與'i (電流ii)同向的磁通'2 (電 流i2),阻礙外電路1 (電流ij減小的減小。以下就Buck Boost穩(wěn)態(tài)電路的工作作一個簡要說明。假設一個周期的開始時間為:開關晶體管 Q1導通時(Turned On或Closed )。此時輸入電壓完全跨在電感之上,電感的電流將成線性增加。由棱次定律,“外電路通過電感的電流ii增大,電感將產(chǎn)生與ii反向的電流i2,阻礙外電路電流ii的增大”。

7、外電路電流ii (主要是主電路電流)從同名端流出,原邊的同名端為負,異名端為正, 所以電感電壓Vi為“+”,電感所存儲的能量因此逐漸增加;變壓器副邊的同名端為 負,異名端為正,所以功率二極管反偏,負載所需的能量完全由輸出電容提供,此 時電容的電壓會有些降低(要看電容的大小)。當開關晶體的控制信號(電壓或電流),使開關晶體Q1不導通時(Turned Off或Opene©,此時外電路通過電感的電流i1急劇減小(幾乎為零),由楞次定律,“電感將產(chǎn)生與磁通i (電流h)同向的磁通2 (電流i2),阻礙外電路i (電流ii) 的減小”;外電路電流ii (主要是電感電流),從同名端流出,原邊的同

8、名端為正,異 名端為負,所以電感電壓Vi為“-”,變壓器副邊的同名端為正,異名端為負,所以 功率二極管正偏,變壓器副邊電壓大小恰等于輸出電壓。通過二極體的電感電流將 線性減少,除了提供給負載外,還給輸出電容充電(輸出電容的電壓會增高些), 這個情形將持續(xù)到下一個周期開始為止。開關晶體導通的時間占整個周期的比率,稱為工作周期(Duty Cycle,簡稱為D), D越大,表示電感充能的時間越長,依照“伏秒平衡”原理(后面介紹), 輸出電壓一定越高。(四)公式推導以下公式推導時作如下假設:1)開關晶體與二極管均為理想元件,也就是導通時呈短路,不導通時呈斷 路。2)電感不會飽和,且電感值為不變的常數(shù),

9、也就是 B H曲線為線性,且銅 損/鐵損忽略不計。3)電感與輸出電容構成的等效濾波器,可以有效的將輸出電壓濾成紋波很 小的直流電壓?;蛘哒f,電感與輸出電容構成低通濾波器的角頻率遠低于切換頻率。1.連續(xù)導通模式()公式推導(1)在開關晶體ON的時間,0 r豈DTs(2.1 )VL(tp Vi1 tL(t)= L(0) - 0Vl( )dVit= L(0) L(2.2 )(2.3)(2.4 )iL(tp L(DTs)1tL DTsVL()d(2.5 )在t二DTs時,iL(DTs)= iL(0)(2)當開關晶體被OFF時,DT t Ts,二級管順偏導通,所以VL(t)V。當t = Ts時,iL(T

10、sP iL(DTs)-Vo(VD)Ts(2.6 )在穩(wěn)態(tài)操作情況下,iL(0)= (Ts),將(2.3)代入(2.6 )得也就是ViDTs 7。(1- D)Ts( 2.8)(2.8 )就是所謂的“伏秒平衡” 定律。電感的電壓,對時間積分一個周期,結果為零,如此才可確保電感器不會飽和。由(2.8),可得輸出與輸入電壓關系式:匕 _D_VI 1 - D,當工作周期D小于0.5時,輸出電壓小于輸入電壓;當D大于0.5時,輸出電壓大于輸入電壓。(3)電路波形厶輸入端的電流波形,即開關晶體的電流為脈波形狀,實際應用中,必須加入濾 波器(C或LC才不會影響其他系統(tǒng);二極管的電流也是脈波型,所以通過輸出電

11、容的紋波電流較大,所以使用的電容也需大,而且對等效串聯(lián)電阻ESR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備注:ESR是指在AC或DC下的串聯(lián)等效阻抗(Equivale nt Series Resista nee)Cdc ESRvuc o°R LeakESL 在 AC下 的串聯(lián)等效低電感(Equivale nt Series In dueta nee)。ESR ESLVAC0II匚1QCESR與頻率關系:電解電容的ESR會隨著使用頻率的上升而下降。廠商標稱的ESR是在一定工作頻率(120Hz,1KHz,100KHZ下的ESR見下表:t &3 V.Cl*V*2:5OV(ilC hF).63 V 1QQ

12、V2.不連續(xù)導通模式(D.C.M)公式推導以上所推導的公式是在連續(xù)導通模式 (Co ntin uous Con duction ModeC.C.M)下操作的Buck-Boost電路,也就是電感的電流恒高于零。它的物理意義是,電感的能量在(1-D)Ts的期間并未完全釋放。從圖上顯示,如果輸入與輸出電壓不變,電感與電容值也固定的情形下,負載電流與電感的平均電流成正比,當負載電流逐漸減小時,電感的平均電流也會逐漸降低,低到電感在某 一時段的瞬時電流為零。此時我們稱轉換器即將進入不連續(xù)導通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D.C.M)操作。也就是說,電感的能量在充放之間

13、,會將能量完全的釋出。其實影響C.C.M./D.C.M.的因素不只是負載電流,以一個輸出電壓固定的穩(wěn)壓電路為例,切換頻率,電感大小,輸入電壓與負載電流,都會影響轉換器的操作模式,前兩者在設計階段制定,后兩者才是實際應用上主要的影響因素。于是C.C.M./D.C.M.存在一個以輸入電壓與負載電流的邊界線,在邊界上,恰好是電感電 流碰到零的操作點。(邊界線將在后面講述)在D.C.M.的工作模式下,轉換器有著與C.C.M.不同的特性,一般將一個工作周 期分成三個部分:D1Ts -開關晶體導通期間D2T -開關晶體被OFF且電感電流大于零期間D3Ts -開關晶體被OFF且電感電流等于零期間。(1)在0

14、到DiTs期間,即開關晶體導通期間,電感上依舊跨著輸入電壓,電感的電流也是線性上升,只不過是從零點上升在開關晶體ON期間,即0遼DiTs,VL(t) = Vi1 tL(t)= L(0) l 卜()d=VitL(2.10)(2.11)iL(DiTs)Vi DJsL(2.12)在t = DiTs時,(2)當開關晶體被OFF且電感電流大于零時,DJs空t豈(D D 2 )Ts,二級體順偏,Vl (t)二Vo(2.13)iL(t)二iL(DJs)1 tL D1TsVL( )diL(DTs) -V°(t- D1Ts)(2.14)當 t (D1D2 )Ts 時,iL(DD2)Ts= iL(DTs

15、)-VoD2Ts = 0(2.15)(3)由(2.14 )可以看出,電感的電流以一個斜率下降,當電流降到零時,極體不再導通,負載所需的能量不再由電感提供,將由輸出電容負擔。這時電感電流為零,電感的電壓也為零,我們稱此轉換器已工作在D3Ts期間,D V D D2。(D< D2)Ts空t豈T期間,(2.16)iL(tP0(2.17)由2.12與2.15可得,VDTs = V0D2TS(2.18)(2.18 )依舊是磁性元件“伏秒平衡”式子,如果由負載電流的角度(負載電流連續(xù)期間)來看,其大小恰等于通過二極體電流的平均值,也就是IV°= 2iL(DlTs)D2,(面積公式)由(2.1

16、5 )可得V0D2TSLQTs) -l ,所以loWs2L(2.19)其中R為負載電阻值,將(2.18)化簡,得到d2得關系式,D2(2.20)代入(2.18 )得,(2.21 )»糾“ l由以上得推導得知,在 D.C.M.工作的時候,工作周期Di與負載的輕重有關(2.20 ),這個現(xiàn)象與C.C.M.是不同的。從以上分析推論知(2.21 ):輸入電壓低,切換頻率高,電感大,負載電流大 都有將轉換器推向C.C.M.的趨勢,這從公式推導和電路物理意義,都容易得到?,F(xiàn)在如果將切換頻率Ts,電感值L與輸出電壓V。固定,則可以得到一條代表C.C.M.與D.C.M.的邊界曲線公式:2 = V 由

17、(221)得D1VOD2_ Vid2 D1V|VO)2V|(V| Vo)2代入(2.19),得(2.22 )V°Ts Vi22L Vi2 VO2計。(4)電路曲線7?+1鋰-C5+ 5'R這條曲線在設計轉換器與分析轉換器的工作范圍都很重要,設計就是依此曲線設三、Flyback轉換器工作原理Flyback不同于Buck-Boost的地方,僅在于將電感器衍生成一個“耦合電感”, 也就是俗稱的“變壓器”,但不同于一般變壓器,耦合電感“實實在在”的存儲能 量,不只是變壓器的磁化能量。就是因為將電感變成耦合電感,所以可以將初 /次級隔離,而且利用匝數(shù)比的 控制,使轉換器的工作點設計更有

18、彈性。另外,多組輸出的應用更簡單容易。公式推導和Buck-Boost幾乎一樣,為更接近實際情況,將二極體順向壓降考 慮進去(在低輸出電壓時相差很大)。SD(一)先推導C.C.M.的工作情形(1)在開關晶體on期間,即0空t空DTs ,VLP(t)二 Vi( 2.23)1 tiLP (tp iLP(0)0vlp( )dLP二 Ilp(O)嚴lp此時,二極體反偏不導通,負載電流全部由輸出電容提供。NsiLS(t) = 0在t二DT s時,心切廠心(0)Vi DTsLp(2)當開關晶體OFF時,二極體順偏,VLS (t )二一(V。VD )(2.24)(2.25)(2.26)(2.27)(2.28)

19、(2.29)1iLs(tp Ils(DTs)-NP加D“其中 iLs (DTs)二可以得到tVls( )dDTs(V。Vd)(DTs)LsNP i応IlpQTs)就是“變壓器公式”得到的。對應到初級側,NpVLP(t)(V。Vd)Ns心食)=0當t二Ts時,iLS(Ts) =NpNsiLp(DTs)V°(D)TsLS(2.30)(2.31 )(2.32 )由(2.27 ) 和 iLP(0)NSSiLs(0)Np,所以NpiLp(DTs) =Ns步心(0) “兀Ns.P iLs(0)LpN p ViDTsNsLpNp Vi DTs因為iLS仃s)二iLS(0)所以,Ns Lp二 V&#

20、176;(1 - D)Ts因為S = (_NP)2Ls(Ns),所以ViD = (Vo Vd)(1 - D)Ns(2.33)Np (Vo Vd)D或 NsVi1 - D(2.34)(2.34)就是C.C.M.中輸出/輸入電壓關系式3)電路波形ItP:Ng亠+5C PR(5 + 5)ONOFF一 (5+5)觀察各元件的電壓與電流波形,除了耦合電感的特性外,Flyback電路確實與Buck-Boost電路完全類似,電流的導通模式都完全一樣(二) 公式推導(1)在 t = D1Ts 時,LpQTs)Vi DJsLp對應到次級側,Vls (t)NsNpViiLS(tp 0(2)當開關晶體被OFF的瞬間

21、,二極體順偏,(2.37)(2.38)(2.39)i LS ( D1TS )Np ViDJsNs LpNs Vi DiTsNp Ls在次級側電感電流大于零期間,DiTs -t-(Di D2)TsVLS (t) = - (VO VD )1 tiLS (t)二 i LS (DiTs)dT VLS( )dLS d1's(2.42)二 Ns ViDJs(V。VD)(t - DJs)N P LSLS在 t = (DD2)Ts 時,iLs(D1D2)TsP 0,所以(2.42)變成(2.43)NVi DiTs 二(Vo Vd)D2TsNP同樣可以得到“伏一秒平衡式”。由(2.42)可以看出,電感的

22、電流依一個斜率 下降,當電流降到零時【t = (Di D2)Ts】,電感的能量已消耗殆盡,二極管 不再導通,負載所需的能量不再由電感提供,轉由輸出電容負擔,這時電感的電流為零,相對電感的電壓也為零,我們稱工作在D3Ts期間。(3)D3 = 1 - Di - D2,VLP(t)二 VLs(t)二 0(2.44)i lp (t)二 i ls (t)二 0(2.45)負載電流大小恰為通過二極體電流的平均值,也就是I。= ¥ = 2iLs(DJs)D2R 2(Vo V°)D;Ts2Ls(2.46)其中,R為負載電阻值,將(2.46)化簡,可得關系式D22IoLs(Vo Vo 八,由

23、(2.43)可得,DiN p VoVdNs ViD2由以上的推導可知,在D.C.M.工作的時候,工作周期(Di)與負載的輕重有關,這個現(xiàn)象與C.C.M.是不同的。(4)電路波形lQNp % + 5)(5) C.C.M.與D.C.M.的分界線000如果將匝數(shù)比、電感值、切換頻率與輸出電壓固定,可推導出一條代表C.C.M.與D.C.M.的分界線公式:NSSViiTs(V。Vd)Np2LsNsNVip2(Vo Vd)與D.C.M.臨界線時電路波形:yr-(乙+5)0/ 0四、FL YBAC電路改進形式、 進的 flyback topology 電路(一)電路如下:(二) Improved Fly-Back 輸入輸出關系In put: 24Vdc ; Output: 330 Vdc/500W根據(jù)Improved Fly-Back電路工作原理,在Fly-Back電路穩(wěn)定工作時(運行工況Vo與導通比D變壓器匝數(shù)比n ( Ni /2)的:C.C.M.),推導輸入輸出電壓 M、關系;計算電容兩端電壓Vc。TiVldt(1)T27(15L2N2NiV ILi' I12(4)Vi (Vo 化)n 二 Vc由以上四個方程聯(lián)立求解,可以得到,Vi nV0n 1n(V。- Vi )Vi nVoLi(備注:L2理論計算結果:可得:由 Vi = 24V、Vo = 330V、n 二 4 / 17D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