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考點講與練19:實詞虛詞,重點掌握_第1頁
閱讀考點講與練19:實詞虛詞,重點掌握_第2頁
閱讀考點講與練19:實詞虛詞,重點掌握_第3頁
閱讀考點講與練19:實詞虛詞,重點掌握_第4頁
閱讀考點講與練19:實詞虛詞,重點掌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積一時之跬步臻千里之遙程初中語文試卷馬鳴風蕭蕭“決勝 2010”閱讀考點講與練19:實詞虛詞,重點掌握考點名稱:實詞虛詞,重點掌握考點指向:本考點主要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和理解。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實詞,是學習文言文的鑰匙,要重點掌握常見實詞的詞義,并能根據具體的語境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的詞義。文言虛詞在文言文中,數量比實詞少,但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要重點掌握

2、一些常用虛詞的不同用法,能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常見的“之”、“者”、“于”、“以”、“而”、“乎”、“焉”、“哉”等虛詞的用法。達到能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要求。考點分析:本考點考查的主要題型有: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文言實詞的詞義;辨析常用虛詞在不同語境中的詞義和用法;對詞義的理解能溝通、鏈接,觸類旁通;能在給定的語境中恰當運用文言實詞或虛詞。解答這一類題型的基本方法是:平時要多積累掌握一些常用的實詞的詞義或虛詞的用法。在做題目時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理解,從文章整體理解入手,抓住關鍵詞語,瞻前顧后, 學會揣摩,準確辨析,并且要善于聯想曾經學過的相同或相類似的字詞的含義,然后準確答題??键c示例一閱讀下

3、面甲、乙兩文,然后答題。(甲) 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 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绷家蚬种蛟唬骸爸Z?!保ㄒ遥┰扔凶?,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諫父日:“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負義也?!备覆粡模鬏?,捐祖于野。谷隨,收輿歸。父日:“汝何以收此兇具?”谷日:“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备笐M,悔之,乃載祖歸養(yǎng)。注釋:原谷:人名。捐:拋棄。諫

4、:好言相勸。輿:手推的小車。兇:不吉 利。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有一老父衣褐()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父以足受,笑而去()谷年十有五()是負義也()乃載祖歸養(yǎng)()解題思路:本題重在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和積累。文言實詞詞義是中考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掌握一定數量的實詞是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條件,要求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的詞義。 這些詞在原文中都是比較關鍵的詞語,其內涵比較豐富。有的詞語與現代漢語常用義有很大的差別。答題時要調動積累,根據語境,認真思考,準確回答。參考答案:(1)穿著(2)回頭看(3)離開(4)通“又”(5)這(6)于是、就考點示例二閱讀下面三峽文言文段,然后答題。三峽

5、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崛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下面詞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組是()A.之:春冬之時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其:其間千二百里其真無馬邪C.以: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以其境過清D 故:故漁者歌曰故自號曰醉翁也解題思路:本題重在考查虛詞的不同用

6、法。文言虛詞的量不大,但運用的頻率很高,一個虛詞用法有多種,這是文言文閱讀中的一個難點。考查的題型有多種。以上這道題考查的是文言虛詞的多種用法,采用常見的選擇題型,涉及的虛詞有“之”、“其”、“以”、“故”,考查對這些常見虛詞的掌握程度和遷移能力,考查的容量較大。答題時,要回憶這些詞常用的用法,并讀懂文中句子與句子,句子內部的前后關系;理解了句子的關系,就能準確判斷虛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參考答案:D考點示例三閱讀王著教帝學書,然后答題太宗朝,有王著學右軍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帝聽政之余,留心筆札,數遣內侍持書示著,著每以為未善,太宗益刻意臨學。又以問著,對如初。或詢其意,著曰:“書固佳矣,若遽

7、稱善,恐帝不復用意?!逼浜螅酃P法精絕,超越前古,世以為由著之規(guī)益也。(王辟之澠水燕談錄)【注釋】太宗:宋太宗趙匡義。朝:一代君主的統治時期。右軍:指晉代著名書 法家王羲之。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遽:匆忙。依據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義,寫出一個成語。太宗益刻意臨學解題思路:本題重在考查對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理解與遷移運用能力。要求積累掌握一些今天仍在常用的文言實詞,這些詞的古今意義變化不大,答題時要借助語境先弄清楚這個詞語在文段中的意思,如此題中“益”在文中是“更加”的意思,然后據此展開聯想,按要求寫出含有這個詞語并與此意思相同的成語即可。參考答案:更加;精益求精??键c示例四閱讀滇游日記然后答題忽見

8、層崖之上,有洞東南,余竟仰攀而上。(1)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 2)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堅,踐之輒隕,攀之亦隕馬明風整理» » » » » » » » »積一時之陛步臻千里之遙程,間得一稍粘者,繃足掛指,如平貼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無援欲下亦無地生平所歷危境無逾此者。久之,先試得其兩手兩足四處不摧(3)石,然后懸空移一手,隨懸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懸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墜;又手足無力欲自墜,久之,幸攀而上。節(jié)選自徐霞客游記削陡峭。隕墜落。摧崩裂。文言文要讀出

9、韻味。請認真閱讀原文,憑你的語感,將文言詞“之”、“以”、“其” 正確填入文中的(1)、 ( 2)、 ( 3)處。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虛詞的恰當運用。答題時要在讀通讀懂全文的基礎上, 聯系前后句子,仔細揣摩語氣,結合這些詞語常用的用法,準確辨析這些詞的細微差別,然 后答題。參考答案:(1)其(2)以(3)之【考點訓練】考點訓練一苦齋記先生之言曰:“樂與苦,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 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天膏粱之子,燕坐于華堂之上,口 不嘗荼蓼(lido)之味,身不歷農畝之勞,寢必重(ch mg)褥,食必珍美,郵入必輿(y u)隸,是人

10、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顛沛生于不測,而不知醉醇鐵( yu)肥之腸 ,不可以實疏糊(H);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御蓬翟(di曲)。雖欲效野夫賤隸, 嗣(ju)跳竄伏(11),偷性命于榛(zhen)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 故孟子曰: 體膚。趙子曰:良藥苦口利于病。彼之苦,吾之樂; 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毋亦猶明?劉基苦齋記注釋(相為倚伏)互相依托。伏,隱藏。(膏粱之子)吃膏粱的子弟,富貴家子弟。膏粱,精美的食物。膏,肥肉;粱,美谷。(燕坐)閑坐,安坐。燕同“宴”。(荼)苦菜。(蓼)草本植物,味苦。(重)雙層。(輿隸)仆役名,

11、此動詞。(艾)停止。(醉醇鐵肥)醉于醇酒,飲于肥肉。(籍柔覆溫)鋪著柔軟的墊褥,蓋著溫暖的被子。籍同“藉”,墊。(蓬翟)用蓬草、草等編的衣物。(11)(嗣跳)慌 張的樣子。 嗣,局促。(榛莽)草木叢生的地方。1 .解釋加點的詞。相去能幾何哉()燕坐于華堂之上()一旦運窮福艾()雖欲效野夫賤隸()毋亦猶是夫()2 .翻譯下列句子。1 .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于樂。2 .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3 .回答下列問題。孟子的原句是 。 此句出 自我們讀過的課文 « »?!傲妓幙嗫诶诓 毕戮涞某烧Z是 ?!岸篡`以嘗膽興”與成語 相應??键c訓練二名讀書明

12、浮白主人車胤囊螢讀書,孫康映雪讀書。一日,康往拜胤,不遇。問何往?門者日:“出外捉螢火蟲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見康閑立庭中。問:“何不讀書?”康日:“我看今 日這天不像個下雪的?!弊⑨屇椅炞x書:出自晉書?車胤傳。車胤少時好學不倦。家貧,夏夜以絲囊盛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讀書:出自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晉朝人孫康,好學。家貧, 常映雪讀書。己而:不久。答拜:回拜。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名讀書 ()(2)車胤囊螢讀書()(3) 一日,康往拜胤()(4)見康閑立庭中()馬明風整理積一時之跬步臻千里之遙程2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是()和()A.即出詩四句,并自為其名。B.死即舉大

13、名其。C.山不在高,有仙則名。D.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E.名讀書。F.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3 .把下面句子中的省略成份補寫在括號里。()問()()何往?門者曰:“( )出外捉螢火蟲去了。”4 .世上有許多事物一旦被普遍搬用,往往會走向它的反面,比如“囊螢讀書”之類。請從你熟悉的成語(或比喻)中舉出一例,并加以分析。5 .結合你學習的實際情況,談談你讀了名讀書的感想。(約50 字)考點訓練三下邊的古詩、聯、文,表現了古代的高雅之士對自然之美、環(huán)境之美的熱愛和追求。請借助工具書,認真閱讀下邊幾段材料,然后答題?!静牧?】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

14、山排間送青來。【材料2】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a淋間自在啼?!静牧?】對聯屋后松竹添秀色門前梅蘭【材料4】養(yǎng)鳥有道鄭板橋但養(yǎng)之有道爾。欲養(yǎng)鳥莫如多種樹,使繞屋數百株扶疏茂密為鳥國鳥家。將旦時,睡夢初醒,尚展轉在被,聽一片喟啾(zhau ji u),如云門、咸池之奏;2) 樂而及(b)披衣而起見(1)揚翠振彩,倏往倏來,目不暇給,固非一籠一羽已。大率平生樂處,欲以天地為囿,江漢為池,各適其天,斯為大快。這是作者題在湖陰先生居室墻壁上的一首詩。排間(ta):意思是推門(而入)。揚翠(hu i)振彩扇動五彩翅膀。1材料1前兩句詩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人勤。請你

15、也用2 個字概括后兩句詩的內容。馬明風整理3 個字。2請在材料3下聯中的橫線上,填寫能夠與上聯相對應的3.將材料4中加橫線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后用2個逗號把它斷開。4.文言文中“之”、“其”、“而”、“以”這樣的詞語很多,多讀便能讀順口、讀明白。請你憑語感,在所給的文言詞中,選擇2個分別填入材料4的、處,使文句通暢。5. 根據上下文,分別寫出材料2 和材料 4 中加點的“及”字的意思。6. 用名人名言、詩文名句對文章進行概括,是一種讀書方法。請你在材料2 中選擇恰當詩句對材料4進行概括。7. 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詩文中表現他們對居室環(huán)境之美的追求,請你舉出一個這樣的句子。考點訓練四林積拾珠不昧林積

16、南劍人少時入京師至蔡州息旅邸既臥覺床第間有物逆其背,揭席視之,見一布囊,其中有錦囊,又其中則錦囊實以北珠數百顆。明日,詢主人日:“前夕何人宿此?”主人以告:“乃巨商也?!绷终Z之曰:“此吾故人,脫復至,幸令來上庠相訪?!庇纸移涿谑胰眨骸澳衬昴吃氯談δ狭址e假館。”遂行。商人至京師,取珠欲貨,則無有,急沿故道處處物色之。至蔡邸,見其榜,既還訪林于上庠。林具以告曰: “元珠俱在, 然不可但取,可投牒府中,當悉以歸?!?商如其教,林詣府盡以珠授商,府尹使中分之,商曰: “固所愿。林不受,曰:“使積欲之,前日已為己有矣。”秋毫無所取。積一時之跬步臻千里之遙程選自李元綱厚德錄注釋北珠:一稱“東珠”,即松花

17、江下游及其支流所產的珍珠,顆大光潤,為當地人 對外交換物品之一。脫:倘若。上庠(ximg詳):原指西周的大學,這里指郡府的官學。假館:寄宿。1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息旅?。?林具以告之: 固所愿: 秋毫無所取: 2 .給畫橫線處斷句(用“ / ”線)。3 .林積發(fā)現珍珠后,為什么不交給店主人,而是說自己與前日住店巨商是老朋友?4 .從哪里可以看出林積誠心還珠?5 .用一成語概括林積品質。6 .談談本文對自己的啟示??键c訓練五閱微草堂筆記(節(jié)選)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歲,僧募金重修,求二 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耙,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者設

18、 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 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 顛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 斷歟?(紀日勻閱微草堂筆記)7 :干:岸邊。圮(p):倒塌。閱:經歷。棹 億h(0):船槳,這里作動詞用。 柿(fd):木片。顛:顛倒、

19、荒唐。河兵:治河的士兵。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兩項是()A.滄州南一寺臨河干(面對)B.二石獸并沉焉(合并)C.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畢竟)D.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停止)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A.二石獸于水中B.以為順流下矣C.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D 如其言,果得之于數里外乃取一葫蘆置于地然得而臘之以為餌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則移其民于河東一講學者設帳寺中,聞之一老河兵聞之A.和句相同,和句不同 C.和句不同,和句相同 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沿河求之,不亦顛乎果得之于數里外B.和句相同,和句相同D.和句相同,和句相同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5為什么“學者”的結論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結論是正確的?請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考點訓練參考答案】考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