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金水區(qū)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情況調(diào)查_第1頁
鄭州市金水區(qū)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情況調(diào)查_第2頁
鄭州市金水區(qū)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情況調(diào)查_第3頁
鄭州市金水區(qū)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情況調(diào)查_第4頁
鄭州市金水區(qū)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情況調(diào)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鄭州市金水區(qū)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情況調(diào)查系部:教育系班級:小學教育一班姓名:彭慧娟 08張婷婷 12劉慧 03鄭慧敏 13蔡保紅 22陳茜 36劉青雯 07鄭州市金水區(qū)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情況調(diào)查一、前言 目前社會上以各種名義開辦的輔導班層出不窮,家長與學生也正如奔波于各種輔導班之間。為了了解鄭州市金水區(qū)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基本情況、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輔導班學校教學的優(yōu)劣對比以及家長與在校教師對學生參加輔導及社會上輔導班的看法,我們組的人于月日與日分別到緯五路一小和金橋小學做問卷調(diào)查(份)以及訪問家長、老師。希望能為小學生參加與選擇輔導班提供一些建議,也正確自己對此的看法。二、調(diào)查前期準備及問

2、卷、訪談設計前期準備:討論研究主題。設計問卷及訪談問題并到小學發(fā)放問卷,采訪家長及在校任職教師。問卷、訪談設計:共設計一份問卷,兩份訪談問題。針對學生的問卷分四部分共道題(見附錄一);針對家長的訪談從個問題展開(見附錄二);針對老師的訪談從個問題展開(見附錄三)。三、調(diào)查結果與分析在所選出的份問卷中:()沒有說班里同學不上輔導班的;其中8%的是班上一小部分上輔導班;86%的是一半以上參加了輔導班;6%的是全部都上了輔導班。()的學生在幼兒園就開始上輔導班;的從一年級開始上;的從二年級開始上;的從三年級開始上;在四年級開始上;的從五年級才開始上輔導班。()在所填寫問卷的小學生中,有是自愿上輔導班

3、;的是因為家長讓報的;是跟風,看別人報了,自己也報;是老師要求報的。()在目前同時上的輔導班中,參加了作文輔導班;上了數(shù)學輔導班(以奧數(shù)為主),的上了英語輔導班;另有參加了藝術類輔導班(書法、美術、音樂、舞蹈、武術等)。()在所參加的輔導班中,的想上作文輔導班;的想上數(shù)學輔導班;的想上英語輔導班;的想上藝術類輔導班。問其原因:覺得是與同班同學一起上,很開心,并且老師講的也很有趣;是因為成績不好,需要補;覺得可以提高學習成績與藝術修養(yǎng),對自己有幫助;是自愿報的,就是喜歡上;是因為報的是主科,要學;是怕跟不上學校的學習進度。()有喜歡上的,也就有不喜歡上的,的學生不喜歡上作文輔導班;的不想上數(shù)學輔

4、導班;的不想上英語輔導班;只有的不想上藝術類輔導班。原因有:不是自愿的,是老師與家長要求報的;的就是不喜歡上,也說不出原因;是在學校學習較好或很好,不想再補了;是在輔導班學的內(nèi)容與輔導班老師講的都很枯燥無趣;是因為上輔導班就沒時間寫作業(yè)了;是輔導班講的內(nèi)容太多了,跟不上也聽不懂;是學習不好但也不想補;是主科在學校能學到,不想再補了。()填寫問卷的小學生中的一周上h的輔導班;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的上;還有的上。()填寫問卷的小學生都覺得上輔導班有用;的覺得有一點幫助;的覺得有很大幫助。在學校與輔導班的優(yōu)劣對比中,()的學校班上一班人,的是人;而所上的輔導班中,的是一班

5、人以下;的是一班人;的是一班人;的是人;的是人以上。()的學生覺得輔導班的老師講課講的好;的覺得學校老師講得好;的覺得講的都差不多;的學生更愿意上學校老師的課;的更愿意上輔導班老師的課;的覺得都可以,無所謂。()的學生覺得在學校學得多;的覺得在輔導班學得多;覺得學得都差不多;還有的自己也不知道在哪兒學得多。至于學校老師的態(tài)度方面,的學生說老師支持;的老師不支持;的學生說老師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的學生不知道老師的態(tài)度。由以上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上輔導班的人數(shù)非常之多,并且絕大部分在三年級之前就報過輔導班了。家長在孩子剛開始上學就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最早的甚至在幼兒園就報過輔導班了。()自愿報

6、輔導班與家長報的基本對半,但自愿的占主要。由此可見,現(xiàn)在的小學生對學習還是有很強的自主性的。()上英語輔導班的人數(shù)最多,上數(shù)學的次之,之后是上藝術類的,上作文輔導班的人最少。說明家長、學生對英語的重視度超過其他科目。()想上英語輔導班與不想上英語輔導班的人數(shù)都很多,已經(jīng)形成了兩級分化:一類是對英語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興趣,越學越有趣,越學越想學;另一類是厭惡了英語,越學不會越不想學。()一周上輔導班的時間集中在小時之間。()學校一個班的人數(shù)因地區(qū)和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是:重點小學一班在人以上,非重點小學一班在人左右。而輔導班的人數(shù)大都在人以下。相對于學校的大班教學,輔導班的小班教學更有助于老師顧及每

7、個學生的能力及習慣,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大部分學生覺得學校老師講得好,在學校學得多??磥?,小學生的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學校上,不應盲目的報那么多課外輔導班,不然只會適得其反。四、訪談記錄與總結(一)對家長的訪談記錄與總結、訪談記錄訪問者:彭慧娟(以下簡稱彭) 被訪問者:家長(以下簡稱家)彭:阿姨,您好。家:你好。彭:我們是鄭州師范學院的學生,在做有關小學生上課外輔導班的調(diào)查研究。請問您能接受我們的采訪嗎?家:這個······(猶豫中)彭:(忙解釋)我們只是為了完成作業(yè)而做一份調(diào)查,不會對您有任何影響的。家:那··&

8、#183;···好吧。彭:謝謝您!那我們開始吧?家:行,開始吧。彭:請問您給孩子報了幾個輔導班?家:個。彭:這么多?家:嗯。跳舞個,鋼琴個,英語個,奧數(shù)個,不就是個嗎。彭:嗯,是的。那報這些輔導班您都征求孩子的意見了嗎,她都愿意上嗎?家:那······這······肯定有的想上有的不想上。彭:那您給孩子報輔導班的初衷是什么?就是您為什么要給孩子報輔導班?家:想提高她的學習能力。彭:那您給孩子報輔導班的途徑是什么?是朋友介紹還是自己根據(jù)傳單找的?家

9、:大都是朋友介紹的,感覺比較可靠。彭:您覺得您的孩子上輔導班對她有用嗎?家:當然有用啦。彭:能舉個例子嗎?家:嗯······就說數(shù)學吧。沒給她報奧數(shù)之前,她學起數(shù)學來很吃力,上過奧數(shù)之后再做學校布置的作業(yè)就容易多了,也不用輔導了。這就挺好的。彭:哦。那您怎么看待社會上輔導班過多這一現(xiàn)象的?家:太多的話,嗯······也不太好。有些輔導班的實力不行,會耽誤學生學習。最好是有關部門能進行審核,這樣會好一點吧。彭:哦,那您覺得輔導班的收費合理嗎?您可以接受嗎?家:收費可以,可以接受

10、。彭:那我問完了,謝謝您。家:嗯,沒事。、總結通過對個家長的訪談(集中在緯五路一小和南陽路一小的學生家長)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學校的家長對輔導班的認識有很大的不同。南陽路一小的學生家長比較支持孩子上輔導班,但他們給孩子報輔導班時會提前征求孩子的意見,對于孩子不愿上的輔導班會仔細考慮后再決定報不報。他們給孩子報的輔導班以英語和奧數(shù)為主,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讓孩子養(yǎng)成每天看英語單詞、聽英語聽力、讀課文等學習習慣)。他們選擇輔導班的途徑主要是通過朋友介紹和輔導班的宣傳,在選擇輔導班時他們比較注重輔導班教師的講課水平及距家遠近。他們覺得輔導班人數(shù)少,教師講課針對

11、性較強,有利于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但是,他們覺得現(xiàn)在這個現(xiàn)象有些畸形發(fā)展,不僅會給孩子增加學習負擔,還會給家長增加經(jīng)濟負擔。他們覺得應以學校教育為主,也許學校加強管理、多布置作業(yè)可以抑制一下這種不良現(xiàn)象。有的家長還提到:有的老師覺得孩子在外報的有輔導班,就不好好講課了,導致一些想學習的孩子學不到知識只能在外報輔導班,。據(jù)我們調(diào)查的緯五路一小的學生家長支持孩子上輔導班,并且給孩子報了很多輔導班(重復報的不在少數(shù))。他們說給孩子報藝術類的輔導班可以鍛煉身體、塑形(女孩為主)、鍛煉膽量、培養(yǎng)興趣、陶冶情操等;報學業(yè)類的可以提高成績。有家長聲稱孩子到三年級就必須報奧數(shù)。當我們問到如果有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

12、好,報不了輔導班怎么辦,有位家長直接回答了一句:“那就只考一、二十分的了”。這讓我們很驚訝,她把輔導班當做孩子學習的重點了。在問到對輔導班泛濫、收費高等問題的看法時,家長們表示:他們也很無奈,別的孩子報,而自己的孩子不報的話,怕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磥?,大多數(shù)家長還是支持孩子上輔導班,但不排除很多家長是盲目跟風,沒有結合自己孩子實際。并且,家長們對輔導班收費高的問題都深惡痛絕,但也無可奈何。(二)對教師的訪談記錄與總結、訪談記錄訪問者:劉慧(以下簡稱劉)記錄者:張婷婷 彭慧娟 被訪問者:老師(以下簡稱老)由張婷婷聯(lián)系的老師帶我們進辦公室,并向辦公室的老師做了說明介紹。因此,我們直接進入了話題。劉

13、:老師,您好。老:嗯,你們好。劉:我能問一下您教哪門課嗎?老:英語。劉:是幾年級。老:三年級。劉:那您教的一班大約有多少人?老:教了四個班,總共多人。劉:據(jù)您所知您任教的班大約有多少人參加了課外補習?老:這個······不清楚。因為我也不是班主任,了解的不太多。這個你們最好問一下班主任。劉:那據(jù)您了解,參加輔導班人數(shù)最多的是哪個科目。老:那······應該······是英語吧,這個我也不敢確定(笑)。劉:您覺得學生上

14、完輔導班效果大嗎?老:這個······怎么說呢。課堂上看不出誰上誰沒上,有的學習好,報了之后學習更好。有的病急亂投醫(yī),這種即使報了也沒多大提高。主要看學生學習能力與習慣,有的學生學得多但不精。劉:您在外代過課嗎?老:沒。學校規(guī)定在校教師不準外出代課(另一位老師附和道)。劉:您對學生參加輔導班怎么看?老:上輔導班是家長把孩子推到那一步的。我不支持輔導班,但也很無奈。輔導班太風靡了也不太好,越發(fā)展越畸形。這個······怎么說呢,很矛盾。劉:您對新課程有什么看法?您覺得內(nèi)容合理嗎

15、?老:教材是專家研究的,還是很合理的。劉:現(xiàn)在有的家長說書本內(nèi)容太簡單了,考學的話就要報奧數(shù)等輔導班,您怎么看?老:這個······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那些重點學校就像個指揮棒。特別是外國語中學,考題越來越難,有的甚至都考到高二內(nèi)容,這都很不正常。我是看不慣。劉:還有家長將孩子學習好都歸結到上輔導班,您怎么看呢?老:實際上,我們老師也很無奈,老師壓力也很大,對于我們,本職工作就是教好教材。其實呀······唉,老師的工作也很被動,自己教的東西被認為是別人的功勞。劉:那

16、3;·····老師,我們問完了,謝謝您啦。老:沒事,有什么不懂的直接問就行。我們:沒有了,那我們先走了,再見!2、總結我們分別在緯五路一小和金橋小學各訪問了兩位老師。這些老師對于參加輔導班的態(tài)度卻大相徑庭。 緯五路老師的態(tài)度是不支持。她認為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應該學習的內(nèi)容和知識。如今輔導班現(xiàn)象已經(jīng)走入了一個畸形的軌道,很多家長完全就是跟風,生怕孩子少學到什么東西。導致該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很重要的原因是選拔考試的出現(xiàn),現(xiàn)在小升初競爭很激烈,為了優(yōu)中選優(yōu),所謂的名校增加考試難度。為了讓孩子上名校,家長不吝惜金錢,請最好的老師,上最好的輔導學校。重點中學就像

17、是一個指揮棒,指到哪,孩子家長就奔到哪。如果取締了這種特殊招生,輔導班現(xiàn)象就不會這么泛濫。對于英語學習這一問題,另一位老師則表示,一二年級開設英語毫無意義,容易與漢語拼音相混淆。因此,家長開始在校外瘋狂的給孩子報英語班,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金橋小學的老師則表示支持學生報輔導班。一位數(shù)學老師說:孩子不好管,自覺性不強,參加了課外輔導報班,可以找到一個寫作業(yè)的地方,省得家長操心。另外,對于老師來說,學校課程設置有限,沒有講評時間,練習也達不到,在課下有人監(jiān)督練習,自然能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成績。另一位語文老師說,由于學生家長文化水平有限,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平時還要忙于工作,根本顧不得孩

18、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給孩子報個輔導班,幫助孩子完成作業(yè)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兩校的老師都提到了一點,報不報班,要因人而異,如果你的接受能力強,同時經(jīng)濟條件也允許的話,報班提高一下也是未嘗不可的。但是如果孩子不想上,家長強求也是沒有用的。家長在這方面的認知水平還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五、總結建議 針對對小學生、家長、在校老師的調(diào)查及總結,我們對小學生上課外輔導班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家長、學生不要盲目跟風,根據(jù)學生自身學習實際能力、家庭經(jīng)濟情況選擇輔導班。()報輔導班是不能只求多,要求精,選擇能真切為學生服務的,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上輔導班的時間應

19、合理,不能過多,不要過分透支孩子精力。畢竟學生的主要知識來源是學校教學,學生的經(jīng)歷應主要放在學校的學習上,不能本末倒置。()政府應制定關于課外補習政策(對家長進行宣傳教育,使其觀念趨向科學化、合理化),加強對輔導班的管理。()調(diào)整班級人數(shù)設置,盡量達到小班教學,以便于尊重兒童的人格,正確看待兒童的個體差異,注重培養(yǎng)兒童的興趣,還兒童以游戲,還兒童以童年,實現(xiàn)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6)改革升學考試制度。六、感悟彭慧娟:在我們正式設計問卷時,我們進行了好幾次討論,研究主題也是一變再變,最后才確定了下來。在設計問卷時,為了把問卷設計的完美一些,我們組的人還逃了一次課到電子閱覽室查資料。之后我們把設

20、計的問題拿給老師看,老師指出了我們問卷中的不足:問題有重復的、沒有對問題進行分類顯得很亂沒有章法、有些問題問得很模糊不清不楚等。之后我們對問卷進行了修正并拿給老師做最后的審核。在查資料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相關論文雖多,但內(nèi)容大多重復,符合我們要求的很少。我們?nèi)ゾ曃迓芬恍≈?,本打算在學生進校之前發(fā)放一些問卷。但到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人家學校2:00就開校門了(比我們預想的早)并且校門口的學生也不是很多。因此,我們決定不大面積發(fā)放問卷了,只是每人拿幾份自己找學生寫。我先開始是讓小學生自己寫,但發(fā)現(xiàn)他們寫的很慢。所以之后的幾份都是他們說我寫,這樣就快多了。去之前,就害怕有的小學生不愿意填寫問卷,我還

21、專門帶上了學生證。但還是有些小學生不愿意填寫。當時心里有些失落,覺得做社會調(diào)查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小學生上課后,因為聯(lián)系的老師還沒來,所以我們就到附近的德克士整理資料,順便也暖和一下。誰知,一進去,就發(fā)現(xiàn)里面坐了很多家長。之前我們還在為怎么采訪家長而煩惱呢,這下好了,得來全不費工夫,這么多家長,足夠我們采訪的啦。在我們整理問卷時,旁邊坐了一位阿姨。她一直往我們這邊看,我覺得她應該會接受我們的采訪,就試探性的問了一下,結果她同意了。在我準備問時,我們組有人拿出了手機想看東西,結果那個阿姨忙擺了下手說:“別拍照啊,要是拍照的話我就不說了?!蔽覀兠忉屩皇菃枂栴}不拍照,她才放心了。別的同學在

22、采訪時提到一個細節(jié):她們問一個年輕的阿姨給孩子報奧數(shù)沒時,那個阿姨剛一回答沒,旁邊就有一位年齡稍大一點的阿姨說:“到了三年級,就一定要報奧數(shù)?!蓖ㄟ^這次采訪,我總結出一條規(guī)律:德克士促進了輔導班的發(fā)展這些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后,就不上班了,在家專職帶孩子。把孩子送到學校之后,就在德克士三五成群的圍坐在一起,交談給孩子報輔導班的問題。我們當時就感嘆,自己以后如果有了孩子,絕對不能這樣。因為長時間呆在這種環(huán)境中,早晚會被她們同化,做出一些違背自己意愿的決定,這樣盲目的給孩子報輔導班,只會過于加重孩子的負擔,超過他們的承受壓力,不見得對孩子的成長就有利。同時,也學到了:在做采訪時,一定要給別人解釋清楚,

23、不然一個很小的舉動就有可能引起他人的誤會而做不成訪問。因為在緯五路一小沒有做夠問卷,所以我們又聯(lián)系了一個學校。劉慧聯(lián)系了以前教過自己的一個老師,讓我們周五去。周五我們到的有些早,那個老師還在上課,所以我們就在外面轉(zhuǎn)了幾圈,好冷啊。見到那個老師之后,她讓我們在班里直接發(fā)放問卷(當時很感動,覺得那個老師太好了),這次,問卷做得夠數(shù)了。最后,為了感謝老師的幫助,我們提出幫她批改作業(yè)。在改作業(yè)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原本以為很簡單知識實際上自己也拿不準,我就借了一本語文書,對著書改。下課后,那些小學生就圍在我們身邊嘰嘰喳喳的說話。我當時聽得頭暈眼花。課程實驗老師說她給我們上完課后要閉口,改作業(yè)時我想的是我要

24、閉耳。看來,小學老師也沒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當。不僅要把知識記得準確無誤,還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可以忍受小學生的吵鬧。在整理問卷時,也有很多麻煩事。我們的問卷有一些問答題,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很不好歸類整理。并且,有的可能覺得會對他們不利,直接寫上:這個問題我不能回答。這也可能和我們沒解釋清楚讓學生誤會了有關。這次的綜合實踐讓我受益良多,了解到做任何事都沒有那么簡單。我們光聯(lián)系老師就聯(lián)系了好幾遍。有的直接告訴我們會對他們不利,不愿意接受采訪。下次再有這種活動,我會更注意問卷的設計、時間的安排、與人交流的技巧。張婷婷:完成了歷時一個月的調(diào)查報告,學到的,感受到的東西頗多。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也讓我更多

25、的了解到現(xiàn)在小學生的學習狀況,讓我對以后成為怎樣的一個教師有了更多的思考。本來在確定研究主題的時候我是打算進行說課之類的,覺得調(diào)查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對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沒有太大的用處,而說課比賽更貼近我們,但最后小組其他成員都同意調(diào)查小學生,最后我們也就確定了這個主題。首先,調(diào)查對象確定為學生、家長兩方。11月10日晚上,我們開始制定家長的訪談問卷,這是第一周的主要任務。問卷的問題大家東一個西一個的提出,但覺得很無序,就好像在瞎撞一樣,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有些問題還會偏離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的主題,不知是要調(diào)查參加情況還是參加原因,這時才開始認識到主題不是那么的明確。最后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制定

26、了大概的訪談內(nèi)容,由劉慧周末帶回家先進行一次。在討論中,不時還有大火花出現(xiàn),有些意見不合,還好沒有出現(xiàn)“流血”事件。周末,13號晚上,劉慧把她的訪問情況向我們敘述了一下,我那時就感到這個話題是個值得深入了解的。在分析中得出,如今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已經(jīng)成為一個惡性循環(huán)。那三位家長反映,孩子在學校學不到多少東西,就在外面報班,而老師覺得學生報班了,就更不認真講了。此時,我們認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覺得有必要也要采訪一些在校老師。下一步就是怎樣聯(lián)系學校,采訪老師了。我們先于15號下午翹了兩節(jié)美術鑒賞課來圖書館查資料,制定學生問卷和老師訪談內(nèi)容,然后在周四讓老師指導一下,給些意見。對于采訪老師的計劃真是

27、步履艱難啊,之前劉慧通過關系聯(lián)系了一個,但對方擔心傷及自己的利益之類的,不愿接受采訪。我們真是一下掉進了山谷,感覺這事真是不容易,也更清晰地認識到這個社會的利益性是多么強。后來我又找了個姐姐,她同意去她們學校采訪。我們訪問的是三年級的英語組組長,該老師說她一個人帶四個班,每班80個學生,班里應該有一半以上同學參加課外班,具體情況不太清楚。這和我們之前了解和設想的差不多。在分析小學生為什么如此瘋狂地參加課外輔導班時,她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而且很深遠的看法因為選拔考試的原因。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上重點中學,而進入門檻就是考試過關,而這考試也非一般的考試,都是優(yōu)中選優(yōu),尖中選尖,所以題就會特別難,尤

28、其像外語中學,知識都考到高二的水平了。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孩子怎么可能學那么深,只有在外報班了。而在這個問題上,這些重點高中就是指揮棒,指到哪,學生、家長打到哪,這是一種很畸形,很不正常的教育現(xiàn)象。小學老師的職責就是教好應在小學學習的內(nèi)容就可以了,她們也沒有那么大的精力再做別的。后來我們又去了金水區(qū)另一個小學,這個是非重點小學,學生比較少,每班大概50人左右,而且家長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所以對學生的重視不如重點小學。當問到一個數(shù)學老師是否支持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時,她說,對于不自覺的學生,家長找個輔導班也算是找個寫作業(yè)的地方,也減輕了負擔,而且因為課程設置的原因,每周幾乎沒有講評時間,練習時間也達不

29、到,所以報班也不反對,但要有針對性。而另一個語文老師也提到這需要因人而異,因情而定,對家境富裕的 ,報質(zhì)量高的,有很大幫助。而對于學困生,學習習慣不好,報班先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長的認知程度至此,調(diào)查基本結束在調(diào)查中不僅得到了相關的信息,還有個最大的收獲,就是對自己人生道路的選擇,由之前的考研到選擇就業(yè),還有就是不同地區(qū)的學校教育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緯五路一小算是金水區(qū)的重點小學,英語課程更是鄭州市的重點,竟然從一年級就開始上了。但是有些老師都覺得沒有必要開這么早的課,上層的專家領導真是應該到基層聽聽意見,看看現(xiàn)狀。在反思整個報告時,我發(fā)現(xiàn)研究的課題的原因越來越多的歸結為一點家長

30、的觀念。這和之前看到的一篇碩士論文的觀點一致,當初還不理解這怎么會是根本,但最后分析、概括卻是如此,而且再看這篇論文的時候,越發(fā)覺得很有道理。由此次的調(diào)查活動,我也該改變以后對自己孩子的教育計劃,每階段的孩子都有每個階段的發(fā)展規(guī)律,應順應其發(fā)展,順便加以引導與開發(fā),而不應該過早的透支孩子,不必事事都第一,不必一定上重點中學,不必一點上清華、北大,只要能發(fā)揮到最好就ok,給孩子一個盡量正常、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與發(fā)展空間。劉慧:老師一布置完作業(yè),我們小組就開始熱情高漲地開始了準備工作。選題很順利,大家的意見一致。因為考慮到現(xiàn)在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的現(xiàn)象特別普遍,所以從這個角度入手,調(diào)查小學生參加課外輔

31、導班的情況。首先,我們想到,課外輔導班最關鍵的三個主體是家長,學生,老師。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了解不同角色對這一現(xiàn)象的觀點和看法,最終得出結論。(其實在這個初步階段,我們并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確定了調(diào)查題目,最終,通過調(diào)查、研究、分析,想得出一個怎樣的結論,反映怎樣的現(xiàn)象。當時,我曾提過這個想法,可是組內(nèi)有同學說,結論是在調(diào)查之后才得出的,現(xiàn)在確定下來,調(diào)查顯得沒有意義,引起了分歧。聽了同學的想法,我覺得也有道理,便這樣開始了調(diào)查。)第二天是周六,便決定先從家長入手。經(jīng)過一番討論,初步確定了4個大問題。我先找到附近的家長,挨家挨戶的進行訪談調(diào)查。這次任務進行的順利,因為都是熟人,這些阿姨都很熱

32、情地回答我的問題,沒有遇到什么阻力??墒牵覀兊骄曃迓沸W進行調(diào)查時,在德克士遇到了幾個在等著接孩子的家長。這些家長邊織毛衣,邊回答我們的問題,顯出有些不耐煩的樣子。當時我的準備也不是很充分,提出一個問題,家長們回答了三言兩語,說著說著,她們便交談起來,甚至插入了其他話題。出于禮貌,我也不好意思打斷她們的談話,情況有些尷尬。之后,我們對家長的觀點進行整理,家長掌握上輔導班的最終決定權。這個學校的學生家庭狀況優(yōu)越,像這些家長就是專職接送孩子上下學,平時在德克士里,這個家長今天說給孩子報了某個班,明天其他的家長便紛紛讓孩子去上課。這是個信息交流的聚集地,家長跟風現(xiàn)象很嚴重。吸取訪談家長的教訓,我們

33、又開始對老師的調(diào)查。這次,我們先分工確定了各自的職責,熟悉問題,見到老師后,表現(xiàn)得十分禮貌,說明自己來訪的目的,這次訪談也很順利。老師的觀點很明確,清楚地表達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見解,給我們的調(diào)查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調(diào)查進行至此,我感到有些迷惑。老師有老師的觀點,家長也有自己的立場。貌似都正確。如果按這個思路繼續(xù)下去,似乎研究的任務更大,需要分析的更多。我們及時向老師求助,并查閱了有關論文和社會上關于這一現(xiàn)象的報道。我認為,導致目前這個困惑的局面是因為當初的目標不明確。如果我們確定好方向(不是結論),最終會分析得出結論。一不做二不休,經(jīng)過再次討論,我們決定把研究方向確定在家長這一方面。這下有了

34、針對性的目的,整個過程便清晰了。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全組同學都積極參與,大家相互合作,其間有矛盾,有分歧,有時甚至因為小問題而爭得面紅耳赤,有時也會因為一些不謀而合的想法而歡喜。大家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要多一些傾聽,尊重,善于去接納別人的想法,如果與他人的想法產(chǎn)生沖突,要學會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再協(xié)商。這次歷練,讓我們更加成熟,增加了彼此的信任,學會與他人合作,而分享共贏的樂趣。第二,掌握一種技巧方法與別人進行交談,讓一個陌生人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訪談。第三,通過合作學習,大家在一起討論,使我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體驗了過程,對其中的步驟細節(jié)了解并實踐,能力有所提升。我

35、想,今后要多關注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多經(jīng)過幾次練習,以提高自己的能力。鄭慧敏:老實來說,針對我們所選的主題鄭州市金水區(qū)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情況的調(diào)查而言,調(diào)查過程、結果與最后的總結,都是一個相當深刻的經(jīng)歷。這個調(diào)查用了我們一個多月,從最初的選題、計劃、前期準備、搜集資料、修改、實地調(diào)查、總結調(diào)查、出稿,每一步都是那么真實與深刻,仿佛,如同一個工作般。在整個過程中,我并不想說我們討論與一次次的計劃,行動內(nèi)容,而是想表達,在這其中,我的感覺。這不是一個小的工程老實說,所以大家的通力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其次,是親身的經(jīng)歷與認知。再者,是對當前調(diào)查結果的感悟。雖然并不是每次討論都是全員參加,但是大部分時候

36、,關鍵性活動,往往能體現(xiàn)出凝聚力(甚至為了調(diào)查,我們集體逃課,結果很不幸地成為了唯一一次點名而我們又撞槍的悲催現(xiàn)實)。到現(xiàn)在,每一次的討論,我們的感覺,都有一種多方會談的感覺。那感覺是我們在很嚴肅而又不失詼諧地完成一件神圣的事(雖然場合不那么隆重)。那次調(diào)查,專門去了小學,親自去采訪,體驗真實的調(diào)查,也對某些小學生的結果反映感到訝異(譬如,那個一周上的小女孩),也聽到了老師對現(xiàn)狀的無奈與擔憂,更有家長的攀比、盲目跟風、無奈與壓力。一個課外輔導班,承載的,不僅僅只是那一紙成績。而我們的通力合作,也使調(diào)查基本順利。其次,是我參加的這次調(diào)查,親身的體驗。有些事,真的是需要自己親身經(jīng)歷,你才會知道,這

37、件事情的真正意義是什么,而不僅僅是完成了它。這個調(diào)查,在初期,曾經(jīng)內(nèi)容缺乏,可是后來,逐漸地充實與擴展,完備與成形,這個過程,問題有多少,有哪些,又是難是易,怎么取舍,這是沒有經(jīng)歷的人所不能感受到的。我很慶幸我們組的人都有這個經(jīng)歷。它不僅僅是完成一次調(diào)查,寫成報告那么簡單,而是不斷地豐富,修改,加深認識,在這一系列的步驟過程里。再者,對調(diào)查本身的內(nèi)容。我們調(diào)查了三個對象,小學生為主,老師和家長為輔。相比于調(diào)查之前的設想答案,得到的真實答案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我對現(xiàn)在的小學生表示無限的同情。同時,也有對家長的復雜感覺,因人而異。對老師的無奈。參加課外輔導,我覺得,可以說,最終根源在經(jīng)濟與利益

38、。使我再次真切地感受到,這就是另一個經(jīng)濟社會。金錢壓力下,地位、權力,全都是那么,而在這種攀比之下,有意或無意地,就形成了越來越早地使競爭意識滲透于每個人,每個孩子的心里。這是好事?還是悲哀?而最終導致了這種競爭的變態(tài)與畸形發(fā)展。感觸太多。有些事,并不是我們自己所能掌握的。掌控舵手未必懂得船客的悲喜厭惡,對方向感,對目標,對獲取過程。更多時候,事情并不會按你的意思發(fā)展。也許正是這樣,生活才會是未知的,生活才有起伏,我們才會感受到這些真實。而不是僅僅靠自己的臆想與猜測,覺得,事情應該是怎樣的。就如,我們起初猜測最后的調(diào)查結果,結果卻并非如此一樣。蔡保紅:這次的課題,自從確定下來之后,大家一直在討

39、論擬定幾個問題,對學生、對老師、對家長分別問什么樣的問題,討論的越多,問題也是越多,最后寫成三份表,列上問題,然后找老師咨詢,經(jīng)過幾次修改,終于確定了調(diào)查表的格式和樣本,對小學生調(diào)查表復印了60份,然后寢室六人去緯五路一小門口調(diào)查。小朋友們對我們的調(diào)查有了積極響應,有的報以戒心,我們告訴他們我們是大學生,有學生證,只是調(diào)查一下,但是有些孩子還是不愿接受調(diào)查,但基本上大部分小朋友都參與了調(diào)查。等他們上課了,我們就去德克士調(diào)查了一些家長,家長給予了我們幫助,又抽出三個人去調(diào)查了老師,最后滿載而歸! 通過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課題可以分出好多課題,但為了明確目標,大家進行了多次討論,接下來的分工合作讓我

40、們明白了團結,相互幫助非常重要,而且對于與別人的交際能力也是一種培養(yǎng)。另外,普通話也是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們都是說普通話,而且很標準,所以,我們又加強了普通話練習。已經(jīng)長大的我們,看著孩子們背著大書包,而且周末參加那么多的補習班,沒有時間娛樂,孩子們的天性被一點點泯滅,大家說:“以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給他充足的自由時間,做他喜歡做的。”沒做調(diào)查之前,心想,做調(diào)查很簡單,找?guī)讉€孩子問問就行了。但是在實踐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信任。小孩子接受調(diào)查與否,反映了這一現(xiàn)實。一次調(diào)查活動,是一種能力的鍛煉,讓我們學會了很多,看清了很多社會問題,為我們以后踏入社會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陳茜:近年來,專門針對

41、小學生的課外輔導班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各種層次、質(zhì)量的補習班層出不窮。家長們都希望通過對孩子進行不斷地加強教育以達到提高學習成績,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目的。為深入了解這種情況,我們小組分工合作,對小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對老師和家長進行了訪談。令我記憶深刻的是我訪談的一位家長,當問及現(xiàn)在輔導班費用頗高為什么還會選擇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時,她回答說:“跟風唄,其實很無奈”本來我以為,她會回答說,只要能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其他的都無所謂什么的。由此,我得出,其實部分家長對給孩子報輔導班也感到很無奈,純粹是跟風,隨大眾。并且她們覺得學校的課業(yè)本來就不輕松,如果缺乏必要的休息,學習效果也得不到保證。但是為了

42、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她們也只能選擇跟風。這一小插曲讓我深深體會到,事實和理論還是有差距的,所以為了得到更真實、準確的結論,我們要親身實踐。對小學生進行的問卷調(diào)查,還算挺順利的。雖然有個別小學生不是很配合,但是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還是很有禮貌的積極配合。對付這些小家伙,首先你要有足夠的親和力。其次是記錄速度要快,因為雖然是問卷調(diào)查,但本質(zhì)上卻是問答。小學生閱讀、寫字的速度遠遠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在我調(diào)查的學生中,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報的有輔導班,甚至不只是一兩個。有一個四年級的女生,竟然報了五個種類的輔導班,一星期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之前,我想象過現(xiàn)在小學生的壓力有多大,但是沒想到他們竟然會這么累。真是出乎我

43、的意料!比起他們我真是幸福多了!通過這次親身實踐,參與,我深刻地認識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劉青雯:歷經(jīng)一個多月的努力,我們的調(diào)查報告終于完成了。在老師布置完作業(yè)以后,我們就開始了對調(diào)查主題的思考。面對許許多多的主題,我們剛開始顯得無所適從,但最后我們定了主題為對小學生上輔導班情況的調(diào)查。起初剛定下來這個主題時,我覺得這個主題不好進行,想一想就覺得很復雜。如果我一個人做,我想我肯定是做不好的。但是大家一起努力,我就覺得大家可以一起分擔一些,我的心里就又有了前進的力量。在調(diào)查中,我們首先想到對小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在對小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基本上小學生都有上輔導班的情況。他們現(xiàn)

44、在已經(jīng)不是一個單純,快樂的小孩子,他們失去了童年的快樂。他們中有的小學生對上輔導班采取厭煩的態(tài)度,而有的小學生是愿意上輔導班的,因為他們覺得輔導班對成績的提升起到了作用。我們又詢問了一部分家長,家長也不希望孩子過得太累,可是沒辦法,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初中,高中,大學,他們不得不讓孩子失去童年的歡樂。這些是家長所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我國的應試教育方針和“唯分數(shù)論”。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輔導班與學校也有一定的關系。輔導班的興旺使得多數(shù)學生學習到了比學校更多的知識,而學校的老師因為學生上輔導班學習,對于講課就不大重視,于是,學生又紛紛轉(zhuǎn)投輔導班的陣營,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下去。這真的是一個越來越不好的社會現(xiàn)象。

45、調(diào)查結束后,我們對輔導班的選擇與否仍不知如何判定。輔導班之所以如此興盛,必然有許多原因,來自家長、學生,甚至老師。我想,小孩子還是需要一個美好的童年的,置于報班,就有針對性的,有選擇性的。參考文獻:1、 劉道溶,綜合實踐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 廖麗芳,當代教師的必修課研究性學習,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3、 奚冬琪,學校學一套,外面學一套為何輔導班成了教學主流,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1月9日。4、 謝麗玲,課外補習:落實終身教育理念的必要措施,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第6期。5、 余時中,小學生課外補習問題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

46、位論文,2010年5月。6、 彭湃,“影子教育”:國外關于課外補習的研究與啟示,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年第9期。7、 張淑芳,王曉英,關于小學英語課外輔導的調(diào)查及建議以山西省臨汾地區(qū)為例,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4期。8、 孟新霞,淺談小學課外輔導,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S4期。9、 盧陽,小學生課外教育情況調(diào)查,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S2期。附錄一鄭州市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情況調(diào)查一、 基本信息學校 班級 二、 1、據(jù)你所知,你班上上輔導班的有多少人? ( )A、無 B、一小部分 C、一半以上 D、全部 2、你從幾年級開始上

47、輔導班? 年級 3、你上輔導班的原因是什么? ()、自愿、家長讓報的、別人報,我也報、老師讓報的、你目前同時上的輔導班有哪些(可多選)()、作文、數(shù)學、英語、藝術類(書法、音樂、美術、舞蹈等) 、這些輔導班哪些是你想上哪些不想上 、你一周上幾節(jié)輔導課(小時節(jié)) ( )、你覺得上輔導班對你有用嗎? ( )、無、有一點、有很大幫助三、學校與輔導班的優(yōu)劣對比、你所在的班有多少人?,所上的輔導班大約有多少人?。、學校老師與輔導班老師的課,誰講得好?你更愿意上誰的課?、你覺得你是在學校學得多還是在輔導班學得多?()、學校、輔導班、都差不多、不知道四、學校老師的態(tài)度、你的老師對你們上輔導班的態(tài)度是什么?(

48、)、支持、不支持、無所謂、我也不知道老師的態(tài)度附錄二、您給孩子報了幾個輔導班?都哪些科目?、報這些輔導您征求孩子的意見了嗎?、您給孩子報輔導班是通過什么途徑?、通過輔導班的學習,對您的孩子是否有幫助(舉例)?、怎樣看待輔導班這一現(xiàn)象(輔導班的教師水平、收費)附錄三、您教哪門課?幾年級?一班大約有多少人?、您任教的班大約有多少人參加了課外輔導?補習參加人數(shù)最多的是哪個科目?、您覺得學生上過輔導班后效果大嗎?、您在輔導班代過課嗎?、您對學生參加輔導班的態(tài)度和看法是什么?、您對新課程有什么看法?您覺得教材內(nèi)容合理嗎?、對于家長說的課本內(nèi)容簡單的問題您怎么看?、有的家長將孩子學習好歸結到上輔導班,您怎

49、么看?目錄一、 前言··············································1二、調(diào)查前期準備及問卷、訪

50、談設計······················1三、調(diào)查結果與分析··························

51、;··········1四、訪談記錄······································

52、3;···2(一)家長訪談記錄及結論······························2(二)教師訪談記錄及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