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FB問題定位三步法_第1頁
CSFB問題定位三步法_第2頁
CSFB問題定位三步法_第3頁
CSFB問題定位三步法_第4頁
CSFB問題定位三步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CSFB問題定位“三步法”1.1 “三步法”快速定位問題出現階段結合CSFB的業(yè)務流程,針對CSFB問題小區(qū)可通過“4G尋呼分析”、“4G釋放分析”、“2G接入分析”三個步驟快速定位問題出現的階段。其中涉及的指標公式如下CSFB尋呼成功率=Extend Service Request次數+Service Notification次數Paging Request次數×100%S1釋放成功率=RR Connection Release次數Extend Service Request次數+Service Notification次數×100%CSFB被叫回落成功率=Pagin

2、g Response次數Paging Request次數×100%1.2 第一步:4G尋呼分析1.2.1 分析流程4G尋呼階段是CSFB最常出現問題的環(huán)節(jié),現網約40%的CSFB問題均與4G尋呼有關。導致4G尋呼問題的原因除了無線弱覆蓋、重疊覆蓋引起的質差等常見原因外,2/3/4G互操作、聯合TAU以及核心網BUG,也會引發(fā)尋呼失敗問題。因此4G尋呼問題的分析需要從2、3/4G網絡協同角度入手,結合核心網SGs/S1口信令,逐段排查可能的問題原因。常規(guī)的4G尋呼問題分析流程如下所示1.2.2 各環(huán)節(jié)分析要點(1)確認核心網尋呼是否下發(fā)現象:Ø 主叫側聽到“用戶正在通話中”或

3、“用戶已關機”的錄音通知分析要點:Ø 從主叫側CALL Proceeding時間,推算被叫側尋呼下發(fā)時間?,F網4G的SGs口尋呼策略為3.5秒一次,一共發(fā)3次,因此從開始尋呼到尋呼失敗約有10秒的周期,分析尋呼失敗原因時需要重點分析這10秒期間終端的狀態(tài)。Ø 從被叫MME的SGs口和S1口確認是否有Paging Request。如果沒有發(fā)現尋呼消息,或在尋呼超時前,尋呼消息下發(fā)小于3次,則進一步檢查以下兩項n 檢查被叫側當時是否正在發(fā)起數據業(yè)務請求(service request)、正在進行TAU或3/4互操作。目前諾西MSC的并發(fā)處理機制不完善,當尋呼與用戶主叫業(yè)務或TA

4、U并發(fā)時,將直接停止尋呼,并給主叫側播放“用戶通話中”的錄音通知。n 檢查eNodeB是否存在S1口閃斷告警或RRU偶斷連告警,會影響空口尋呼消息的下發(fā)。(2)確認尋呼消息下發(fā)的TAC是否正確現象:Ø 用戶所處地點無線環(huán)境良好,移動性低,平時CSFB尋呼成功率也較高,但偶爾出現“您撥打暫時無法接通”的情況分析要點:Ø 核查用戶是否處于TAC/LAC邊界、3/4G覆蓋邊緣,以及TAU頻次是否過高,如果尋呼下發(fā)時用戶正重選到新TAC還未發(fā)起TAU則網絡側會將尋呼發(fā)往舊TAC/LAC。Ø 檢查用戶上一次CSFB通話后是否及時返回4G進行了TAU,如果用戶未能返回4G,且

5、在2G側未及時LAU,則MSC仍然將用戶關聯在4G網絡上,會造成后續(xù)尋呼由于核心網不清楚用戶已返回2G,還會將尋呼發(fā)往4G側。Ø 此類問題可通過CSFB平臺的SGs口詳單進行確認,篩選SGs口詳單上CDR TYPE=1(即SGsAP-PAGING)和CDR TYPE=5(即SGsAP-LOCATION-UPDATE)的詳單,并根據詳單上尋呼下發(fā)的TAC和TAU后的NEW LAI判斷尋呼是否下發(fā)正確。其中LAI需先轉為16進制,取最后四位就是TAC。(3)尋呼消息解碼失敗現象:Ø 用戶所處環(huán)境長期尋呼成功率低,主叫側聽到“暫時無法接通”的錄音通知Ø 現場明顯弱覆蓋R

6、SRP<-115dbm,或SINR<0分析要點:Ø 從終端底層LOG可看到PDCCH上收到P-RNTI DCI但PDSCH解碼失敗,主要原因在于終端在空閑態(tài)只能根據6個RE來進行信道估計,因此SINR低于-3時,尋呼消息解碼高概率失敗。Ø 通常弱覆蓋和低SINR地點均位于室內,測試人員難以直接發(fā)現問題地點,可根據路測LOG和經驗值判斷是否存在室內低SINR隱患。SINR與RSRP基本是線性相關的,即RSRP減少1dbm,SINR降低1db,因此,若路測中發(fā)現RSRP=100dbm時,SINR<10,或RSRP=-90時,SINR<20,則可推算用戶位

7、于室內-110dbm以下的環(huán)境時,一定會出現SINR<0的問題Ø 造成低SINR的主要原因是4G重疊覆蓋度高,當4G重疊覆蓋度超過5時,SINR將小于5,因此覆蓋調整是解決低SINR的根本方法。目前新開站機械下傾角普遍較小,建議站間距小于500米且地形開闊的地區(qū),站高超過35米的站點總下傾(機械+內置)不小于12度,如遇天線美化罩或下傾已調至最大的情況,需工程改造拆除美化罩、更換大傾角天線支架或下降天線高度。(4)核心網用戶狀態(tài)變更不及時現象:Ø 用戶處于連接態(tài)時,正常情況下CSFB的尋呼消息應以Service Notification信令從專用信道下發(fā),此時終端對于

8、從共用信道下發(fā)的Paging不響應。分析要點:Ø 檢查尋呼消息是否與終端發(fā)起數據業(yè)務和釋放信道同時發(fā)生,諾西MME采用并發(fā)機制處理用戶的連接狀態(tài)變更請求和尋呼消息,因此導致將Paging信息發(fā)給連接態(tài)用戶的BUG。Ø 此類問題可通過增加不活動計時器時長,降低數據業(yè)務發(fā)起和釋放頻次進行緩解。但修改不活動計時器會引起掉線率的惡化。(5)檢查TMSI是否有效現象:Ø 用戶已收到paging消息,其中攜帶的TMSI與用戶一致,但終端不發(fā)起Extend Service Request。Ø TMSI失效會導致用戶連續(xù)多次尋呼失敗,直至下一次正常的TAU后恢復正常。分

9、析要點:Ø 在2G弱覆蓋或干擾的情況下,如果終端在2G進行LAU時發(fā)生失敗,終端會認為TMSI已失效,當用戶返回4G后進行TAU的TAU Request信令中會攜帶“TMSI not available ”屬性,要求MSC重新分配TMSI。但由于諾西MSC存在位置更新信令流程粘連的BUG,可能不響應這次聯合TAU的TMSI分配請求,導致TAU ACCEPT信令中未包含TMSI值。而終端因為沒有可用TMSI所以不響應尋呼消息。Ø 此類問題易出現在2G高干擾地區(qū),在用戶前一次CSFB通話回落失敗時,終端會自動在2G發(fā)起原因為IMSI ATTACH的LAU,但由于高干擾會繼續(xù)導致

10、LAU失敗,從而引發(fā)TMSI失效。(6)ESR發(fā)送失敗現象:Ø 用戶在4G側RRC接入失敗,導致Extend Service Request消息無法發(fā)出分析要點:Ø 檢查eNodeB是否存在硬件故障Ø 4G側參數核查,重點檢查時隙、子幀、功率類參數設置Ø 根據網管RRC失敗原因的分類統(tǒng)計,確認RRC接入性差的原因1.3 第二步:4G釋放分析1.3.1 分析流程4G釋放階段是從終端上發(fā)Extend Service Request開始,到網絡下發(fā)RR Connection Release結束,主要影響因素在于4G側eNodeb參數設置和設備故障,但也存在由于

11、4G規(guī)范對并發(fā)流程考慮不足導致的并發(fā)流程沖突問題。其常規(guī)分析流程如下1.3.2 各環(huán)節(jié)分析要點(1)未收到RR Connection Release信令現象:Ø 終端上發(fā)Extend Service Request信令后,在上下文建立階段、釋放請求階段出現異常,導致終端未能收到RR Connection Release信令,無法進行回落。問題分析:Ø 此類問題主要與S1口的eNodeb和MME設備相關,4G網管統(tǒng)計能夠提供CSFB上下文建立成功率和CSFB釋放準備成功率的指標,正常情況下上述指標均在99.9%左右,如發(fā)現有小區(qū)該指標低于99%,則需要進行硬件故障和參數核查。

12、(2)4G并發(fā)流程沖突現象:Ø 終端收到RR Connection Release信令中未攜帶CSFB頻點信息。問題分析:Ø 檢查終端發(fā)出Extend Service Request信令后,是否發(fā)生了切換。由于4G協議中未明確定義切換后MME要將CSFB請求轉至新eNodeB,所以導致新小區(qū)由于不知道用戶要進行CSFB業(yè)務,從而在釋放信令中不攜帶CSFB頻點。Ø 檢查終端發(fā)出Extend Service Request信令前,是否正在進行TAU。4G協議并為明確定義TAU與CSFB業(yè)務沖突時的處理機制,因此當TAU與CSFB并發(fā)時,網絡側下發(fā)的TAU流程的RR C

13、onnection Release會被終端認為是CSFB的RR Connection Release。(3)CSFB開關或頻點設置錯誤現象:Ø 終端上發(fā)Extend Service Request信令后,沒有收到RR Connection Release信令。問題分析:Ø 檢查eNodeB的CSFB開關、網絡優(yōu)先級、頻點組序號參數為空或為01.4 第三步:2G接入分析1.4.1 分析流程相比普通的2G呼叫,CSFB業(yè)務流程的差異主要發(fā)生在UE從4G側回落2G過程中的駐留小區(qū)選擇過程,大部分問題也都發(fā)生在這個過程中,一旦選擇好合適的2G小區(qū)進行接入,后續(xù)的過程與普通2G呼叫是

14、一致的。4G小區(qū)占用的合理的情況下,UE回落2G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以下流程所示: 1.4.2 各環(huán)節(jié)分析要點(1)駐留2G小區(qū)失敗現象:4G的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包括2G頻點組,但UE駐留2G失敗返回4G,或者在TD發(fā)起呼叫分析要點:Ø 4G小區(qū)配置的2G頻點組是否合理,有無缺少應有頻點的問題Ø 2G側覆蓋是否存在問題,如弱覆蓋或者下行C/I較差Ø 2G側C1參數設置是否合理(2)LAU失敗現象:Ø 占用不合理的小區(qū),如與UE距離遠、場強非最好Ø 成功占用SD發(fā)起LAU,但SD掉話未能完成LAU過程Ø

15、 發(fā)起接入請求后SD占用失敗,有下行系統(tǒng)消息5、6、5ter,但是沒有上行的MR發(fā)送Ø 發(fā)起接入請求后,系統(tǒng)沒有響應,未能占用SD信道Ø 鑒權請求不下發(fā),核心網計時器超時后結束LAU過程Ø 鑒權請求延時很長時間下發(fā),由于SD信道沒有開啟切換,導致SD掉話分析要點:Ø 占用的小區(qū)的頻率是否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更好的小區(qū)的頻點是否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2G測試在這個位置占用那些小區(qū);場強好的小區(qū)下行C/I是否較差導致不被選擇Ø 小區(qū)是否存在軟硬件故障,KPI指標是否異常;小區(qū)是否有上

16、行干擾,其強度足夠導致本次接入的C/I無法滿足Ø 核心網是否存在04號告警(3)LUA成功,系統(tǒng)釋放SD資源現象:正常情況下,TA與LA不一致時,UE回落2G后會發(fā)起位置更新,并在LAU請求中標記CSFB標識,完成位置更新過程后系統(tǒng)不釋放SD資源,UE繼續(xù)進行CSFB呼叫的接續(xù)。Ø 位置更新完成后系統(tǒng)釋放了SD資源導致后續(xù)過程無法繼續(xù)。Ø GSM小區(qū)CSFB開關未打開,BSC將會截留終端的攜帶回落指示的LAU信令,位置更新無法完成。分析要點:Ø 核查華為小區(qū)是否開啟了CSFB功能開關開啟指令:SET GCELLSOFT: IDTYPE=BYNAME, C

17、ELLNAME="xx", SUPPORTCSFB=SUPPORT;(4)LUA成功,后續(xù)流程失敗現象:位置更新后系統(tǒng)沒有釋放SD資源,但是在后續(xù)接續(xù)過程中SD掉話分析要點:占用小區(qū)是否合理等一切可能導致SD掉話的因素Ø 占用的小區(qū)的頻率是否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更好的小區(qū)的頻點是否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2G測試在這個位置占用那些小區(qū);場強好的小區(qū)下行C/I是否較差導致不被選擇Ø 小區(qū)是否存在軟硬件故障,KPI指標是否異常;小區(qū)是否有上行干擾,其強度足夠導致本次接入的C/I無法滿足Ø

18、; SD占用時間過長,或移動較快,由于無法切換導致質量下降Ø 其他2G側常見導致SD掉話的問題(5)未進行位置更新,SD占用失敗現象:Ø 占用不合理的小區(qū),如與UE距離遠、場強非最好Ø 成功占用SD發(fā)起LAU,但SD掉話未能完成LAU過程Ø 發(fā)起接入請求后SD占用失敗,有下行系統(tǒng)消息5、6、5ter,但是沒有上行的MR發(fā)送Ø 發(fā)起接入請求后,系統(tǒng)沒有響應,未能占用SD信道分析要點:Ø 占用的小區(qū)的頻率是否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更好的小區(qū)的頻點是否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2G測試在這個位置占用那些小區(qū);場強好的小區(qū)下行C/I是否較差導致不被選擇Ø 小區(qū)是否存在軟硬件故障,KPI指標是否異常;小區(qū)是否有上行干擾,其強度足夠導致本次接入的C/I無法滿足(6)未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