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中醫(yī)診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1.gif)
![如何學習中醫(yī)診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2.gif)
![如何學習中醫(yī)診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3.gif)
![如何學習中醫(yī)診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4.gif)
![如何學習中醫(yī)診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6934c4d7-598f-46bb-ad33-8b8a7ae3d71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學習中醫(yī)診脈?中醫(yī)切診方法是指醫(yī)生用手指觸按病人的動脈搏動,以探查脈象,從而了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 切脈的部位可分為遍診法、三部診法、寸口診法三種,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診法。寸口位于兩手腕后橈動脈搏起動處,分為寸、關、尺三部。掌后高骨處為關,關前為寸,關后為尺。寸口脈可分候臟腑之氣,左寸候心,小腸;左關候肝、膽;左尺候腎、膀胱;右寸候肺,右關候脾、胃;右尺候腎。 切脈應注意時間、姿勢、指法。時間應選在清晨病人未活動時,若病人活動,應休息15分鐘左右再進行脈診。病人可坐位或臥位,手臂伸平,手心向上,使手臂與心臟接近于同一水平。切診時,三指要同時切脈,用力要平衡,由輕到重,分為浮取、中取、沉取三
2、種指力。診脈時間應不少于1分鐘。 健康人脈象應為一次呼吸跳4次,寸關尺三部有脈,脈不浮不沉,和緩有力,尺脈沉取應有力。常見病脈有浮脈、沉脈、遲脈、數(shù)脈、虛脈、實脈、滑脈、洪脈、細脈、弦脈等。 浮脈:輕按可得,重按則減。主病:表證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時,衛(wèi)氣抗邪,脈氣鼓動于外,故脈位淺顯。浮而有力為表實;浮而無力為表虛。內(nèi)傷久病因陰血衰少,陽氣不足,虛陽外浮,脈浮大無力為危證。 沉脈:輕按不得,重按乃得。主?。豪镒C。有力為里實,無力為里虛。邪郁于里,氣血阻滯陽氣不暢,脈沉有力為里實;臟腑虛弱,陽虛氣陷,脈氣鼓動無力,則脈沉無力。 遲脈:脈搏緩慢,(每分鐘脈搏在60次以下)。主?。汉C。有力為實寒
3、,無力為虛寒。寒則凝滯,氣血運行緩慢,脈遲而有力為實寒證。陽氣虛損,無力運行氣血,脈遲而無力,為虛寒證。 數(shù)脈:脈搏急促,(每分鐘脈搏在90次以上)。主?。簾嶙C。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熱。外感熱病初起,臟腑熱盛,邪熱鼓動,血行加速,脈快有力為實熱。陰虛火旺,津血不足,虛熱內(nèi)生,脈快而無力為虛熱。 虛脈:寸關尺三部脈皆無力。重按空虛。主?。禾撟C:多為氣血兩虛,氣血不足,難以鼓動脈搏,故按之空虛。 實脈:寸關尺三部脈皆有力。主?。簩嵶C:邪氣亢盛而正氣充足,正邪相搏,氣血充盈脈道,搏動有力。 滑脈:按之流利,圓滑如按滾珠。多見于青壯年氣血充實。妊娠婦女滑脈是氣血旺盛養(yǎng)胎之現(xiàn)象。均屬生理現(xiàn)象。 洪脈:脈
4、大而有力,如波濤洶涌,來盛去衰。主病:熱盛。內(nèi)熱盛脈道擴張,脈形寬大,因熱盛邪灼,氣盛血涌,使脈有大起大落。 細脈:脈按之細小如線,起落明顯。主?。禾撟C,多見于陰虛、血虛證。又主濕病。陰血虧虛不能充盈脈道,或濕邪阻壓脈道,脈細小。 弦脈:端直而長,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膽病、痛證、痰飲。氣機不利,肝失疏泄,脈道拘急而顯弦脈。病則氣亂或痰飲內(nèi)停,致使氣機輸轉(zhuǎn)不利,出現(xiàn)弦脈。 脘腹是人體的重要部位,臍上屬胃,臍下屬腸,大腹屬脾,臍腹屬腎,少腹屬肝。通過手指的觸摸、按壓可了解局部的冷熱、軟硬、脹滿、腫塊及壓痛等情況,有助于了解臟腑的病情。一般以觸摸、按壓虛里穴(心夾搏動處)診斷病況. 虛損病證:跳
5、動明顯,按之搏指。 肺氣虛證:跳動散漫而數(shù) 肝氣郁滯:兩脅脹痛,痛處按此連彼。 肝虛:脅痛喜按,脅下按之空虛無力。 瘀血:脅下腫塊,刺痛拒按,痛處不移。 肝癌:脅下腫塊,按之表面凹凸不平,則應警惕肝癌。 肝氣犯胃:胃部脹痛,按之旁及兩脅。 胃寒:胃痛驟烈,疼痛拒按,發(fā)冷怯寒。 氣虛:胃腹痛經(jīng)久不愈,按之痛緩或痛止。 虛:腹痛喜暖喜按,按腹軟無力。 實:腹痛脹滿拒按,按腹充實,叩之聲音重濁,或按之有包塊不移者 。凡是看過中醫(yī)的患者,往往會看到醫(yī)生先給病人“號脈”教科書上叫“切脈”,切脈的同時醫(yī)生會先“看”,看病人的“動”、“靜”,也就是病人的“神”然后觀察病人氣色、通過氣色的明快和晦暗以及脈象的
6、遲數(shù)和尺膚的寒溫,分清疾病屬“陰”屬“陽”屬“寒”屬“熱”,再看病人的舌,舌體分上、中、下,舌質(zhì),舌底,上以求上“心、肺、頭、上焦”,中以求中“脾胃、中焦”,下以求下“肝腎、下焦”。通過舌苔的厚薄,以及脈象的浮沉,探求疾病的“表里”,通過脈象的有力、無力,分清患者的“虛實”?!鞍司V”既明,通過病人對疾病的主訴,進一步辨明疾病所屬的臟腑、經(jīng)絡。以此辯證,論治。 下面分別論述“脈因證治” 首先論“脈”,脈包括,切脈、望脈絡。脈絡分體表脈絡及舌底脈絡。 體表脈絡主要觀察面部皮膚的細小絡脈,青紫為寒,紅赤為熱為出血??菰餅榻蛱潱诪楹?。 舌底脈絡是家傳秘法: 一:舌下絡脈細而短,色淡紅,周圍小絡脈不明
7、顯,舌色和舌下粘膜色偏淡者屬于氣血不足。 二:舌下絡脈粗狀,或色呈青紫,紫紅,絳紫,紫黑色,或舌下細小絡脈呈暗紅色或紫色網(wǎng)狀或絡脈曲張者屬血瘀。 三:舌底脈絡細暗,屬氣虛血瘀。 四:舌底脈絡紫暗怒張屬氣滯血瘀。 五:舌底脈絡紅紫夾雜,屬于脾虛血瘀。 總之心開竅與舌,通過舌質(zhì)根據(jù)分經(jīng)可很直觀地看出何臟何腑病變。但是如果這時看出的病變往往很重,而舌底脈絡所反映疾病的征象常常早于舌質(zhì)的變化。正常的舌底脈絡主干呈單支、雙支、三支幾種形態(tài),分支又有若干小分支成樹枝樣分布。主干脈以暗紅為佳,分支脈以粉紅色的網(wǎng)狀小脈絡,多不顯露于外并且沒有瘀點。舌底脈絡的異常能真實地反映臟腑氣血的寒熱虛實。虛者舌底脈絡淡紅
8、而細短,瘀者青紫而粗(怒張)。寒者脈絡淡紫緊束,熱者紫紅而怒張。正常的舌伸縮抬舉自如。舌僵不語、偏斜,是中風。 切脈 切脈也叫號脈、把脈、平脈。實際上平脈其義自現(xiàn):以醫(yī)者的平靜之脈體察患者脈位:寸、關、尺脈,脈形,脈數(shù),脈勢。通過位、數(shù)、形、勢,體察患者臟腑氣血的太過與不及。太過為實,不及為虛。切診中的三才診法極為實用。八卦由三個爻組成,上要為“天”中爻為“人”下爻為“地”;寸為“天”,關為“人”,尺為“地”。浮取為“天”,中取為“人”,沉取為“地”。按照全息理論,“天”應“上”為心與肺、頭?!叭恕睉薪蛊⑽??!暗亍睉陆埂⒏?、腎、膀胱、下肢。并無需嚴格的分左右手。 平 脈 法 問曰:脈何以知
9、氣血臟腑之診也?師曰:脈乃氣血先見。氣血有盛衰,臟腑有偏盛。氣血俱盛,脈陰陽俱 盛;氣血俱衰,脈陰陽俱衰。氣獨盛者,則脈強;血獨盛者,則脈滑;氣偏衰者,則脈微;血偏衰者,則脈澀; 氣血和者,則脈緩;氣血平者,則脈平;氣血亂者,則脈亂;氣血脫者,則脈絕;陽迫氣血,則脈數(shù);陰阻氣 血,則脈遲;若感于邪,氣血擾動,脈隨變化,變化無窮,氣血使之。病變百端,本原別之;欲知病源,當憑 脈變;欲知病變,先揣其本;本之不齊,在人體躬,相體以診,病無遁情。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wèi)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 作,肖象形榮。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
10、,變無經(jīng)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 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轍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愿為俱陳,令得分明。 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wèi)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jīng) 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環(huán),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 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蓄,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shù)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 大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奸,審查表里,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臟腑,獨見若 神,為子條記,傳于賢人。 師曰:平脈大法,脈分三部。浮部分經(jīng),以候皮膚經(jīng)絡之氣;沉部分經(jīng),以候
11、五臟之氣;中部分經(jīng),以候 六腑之氣。 師曰:脈分寸關尺,寸脈分經(jīng)以候陽,陽者氣之統(tǒng)也;尺脈分經(jīng)以候陰,陰者血之注也;故曰陰陽。關上 陰陽交界,應氣血升降,分經(jīng)以候中州之氣。 問曰:經(jīng)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 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 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 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若見損至脈來,為難治。 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肝病自得濡弱者, 愈也;假令得純弦脈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此是肝臟傷,故知死也
12、。 南方心脈,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 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脈來頭小本大,故曰復,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 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 數(shù)者,則?。缓我灾??數(shù)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 北方腎脈,其形何似?師曰:腎者水也,其脈沉而石,腎病自得此脈者,愈;若得實大者,則劇;何以知 之?實大者,長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臟立涸也。 師曰:人迎脈大,趺陽脈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陽平
13、等為逆;人迎負趺陽為大逆;所以然者,胃氣上升, 動在人迎,胃氣下降,動在趺陽,上升力強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為逆,大逆則死。 師曰:六氣所傷,各有法度,舍有專屬,病有先后。風中于前,寒中于背;濕傷于下,霧傷于上。霧客皮 腠,濕流關節(jié);極寒傷經(jīng),極熱傷絡;風令脈浮, 寒令脈緊,又令脈急;暑則浮虛;濕則濡澀,燥短以促,火 燥而數(shù)。風寒所中,先客太陽;暑氣炎熱,肺金則傷;濕生長夏,病入脾胃;燥氣先傷,大腸合肺;壯火食氣, 病生于內(nèi),心與小腸,先受其害。六氣合化,表里相傳,臟氣偏勝,或移或干,病之變證,難以殫論,能合色 脈,可以萬全。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愿聞其說。師
14、曰:夫色合脈,色主形外,脈主應內(nèi); 其色露臟,亦有內(nèi)外;察色之妙,明堂闕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闕庭,推而上之。 五色應五臟,如肝色青, 脾色黃,肺色白,心色赤,腎色黑,顯然易曉。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 難與為言。 色青者,病在肝與膽。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黃白者,半死半生也。 色赤者,病在心與小腸。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黃者,生;黑者,死;黃黑者,半死半生也。 色黃者,病在脾與胃。假令身色黃,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黃青者,半死半生也。 色白者,病在肺與大腸。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黃赤者,半死半生也。 色黑者,病在腎與膀胱。假令身
15、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黃者,死;黃赤者,半死半生也。 闕庭脈,色青而沉細,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隨轉(zhuǎn)者,病在膽。 闕庭脈,色赤而沉細,推之參差不齊者,病在心;赤而橫戈,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腸。 闕庭脈,色黃,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闕庭脈,色青白,推之久不還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腸。 闕庭脈,色青黑直下晴明,推之不變者,病在腎;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明堂闕庭色不見,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積;推之明于水者,病在上焦有飲;推之黑赤參差者,病在 下焦有寒熱。 問曰:色有內(nèi)外,何以別之?師曰:一望而知之者,謂之外;在明堂闕庭,推而見之者,謂之內(nèi)。 病暴至者
16、,先形于色,不見于脈;病久發(fā)者,先見于脈,不形于色;病入于臟,無余證者,見于脈,不形 于色;病痼疾者,見于脈,不形于色也。 問曰:色有生死,何謂也?師曰:假令色黃如蟹腹者,生;如枳實者,死。有氣則生,無氣則死,余色仿 此。 師曰:人秉五常,有五臟,五臟發(fā)五聲,宮商角徵羽是也;五聲在人,各具一體。假令人本聲角,變商聲 者,為金克木,至秋當死;變宮徵羽,皆病,以本聲不可變故也。 人本聲宮變角者,為木克土,至春當死;變商徵羽皆病。 人本聲商變徵聲者,為火克金,至夏當死;變宮角羽皆病。 人本聲徵變羽聲者,為水克火,至冬當死;變角宮商皆病。 人本聲羽變宮聲者,為土克水,至長夏當死,變角商徵皆病。 以上所
17、言,皆人不病而聲先變者,初變可治,變成難療,詞聲之妙,差在毫厘,本不易曉,若病至發(fā)聲則 易知也。 師曰: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里痛也;行遲者,表強也; 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_者,腰痛也;里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病人長嘆聲,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處;聲唧唧而 嘆者,身體疼痛;問之不欲語,語先淚下者,必有憂郁;問之不語,淚下不止者,必有隱衷;問之不語,數(shù)問 之而微笑者,必有隱疾。 實則譫語,虛則鄭聲,假令言出聲卑者,為氣虛;言出聲高者,為氣實;欲言手按胸中者,胸中滿痛;欲 言手按腹者,腹中滿痛;欲言
18、聲不出者,咽中腫痛。 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卒眩仆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nèi)虛,以少谷 神,雖困無苦。 師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nèi)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 遲入疾,名曰內(nèi)實外虛也。 寸口衛(wèi)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wèi)氣弱,名曰揲,榮氣弱,名曰卑,揲卑相 搏,名曰損;衛(wèi)氣和,名曰緩,榮氣和,名曰遲;緩遲相搏,名曰沉。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
19、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 肝用事,肝屬木,脈應濡弱,反得毛浮脈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師曰: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痛重者,須發(fā)其汗;若明日身不痛不重者,不須發(fā)汗;若汗 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脈洪大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仿此。 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何以別之?師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 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師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shù)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 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師曰
20、: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 計其余命_镃3生死之期, 期以月節(jié)克之也。 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假令濡而上魚際者,宗氣泄也;孤而下尺中者,精不藏 也;若乍高乍卑,乍升乍墜,為難治。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發(fā)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 薄鮮梗,陰陽相抱,榮衛(wèi)俱行,剛?cè)嵯嗟?,名曰強也?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里;數(shù)為在腑,遲為在臟;假令脈遲,此為在臟也。 寸口脈,浮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wèi),緊則傷榮;榮衛(wèi)俱病,骨節(jié)煩痛,當發(fā)其汗也。 寸口脈,浮而數(shù),浮為風,數(shù)為熱;風為虛,虛為寒;風虛相
21、搏,則灑淅惡寒也。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者,而復發(fā)熱者何也?師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也。何謂陽 脈不足?師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何謂陰脈不足?師曰:假令遲脈 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fā)熱也;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澀者,榮氣微也,其 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wèi)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fā)熱而躁煩也。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于上焦,濁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于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于下名曰渾也; 陰中于邪必內(nèi)栗也;表氣虛微,里氣不守,故使邪中于陰也。 陽中于邪,必發(fā)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 所謂陽中霧露之氣,
22、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里氣微急,三焦 相溷,內(nèi)外不通,上焦拂郁,臟氣相熏,口爛食斷也;中焦不治,胃氣上沖,脾氣不轉(zhuǎn),胃中為濁,榮衛(wèi)不通, 血凝不流;若胃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于經(jīng)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 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nèi)入,嚏而出之,聲慍咽塞;寒厥相追,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 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shù)難,齊筑湫痛,命將難全。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干燥,倦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 人微發(fā)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
23、,反大發(fā)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nèi)痛者, 必欲利也。 寸口脈,陰陽俱緊,至于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fā), 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寸口脈,浮而大,有熱,心下反梗,屬臟者,攻之不令發(fā)汗;屬腑者,不令溲數(shù),溲數(shù)則大便梗;汗多則 熱盛。脈遲者,尚未可攻也。 問曰:病有戰(zhàn)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師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zhàn)而汗出也;其人本虛 是以發(fā)戰(zhàn),以脈浮緊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數(shù),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fā)戰(zhàn)也。 問曰:病有不戰(zhàn)而汗出解者何也?師曰:脈大而浮數(shù),故不戰(zhàn)而汗出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zhàn)
24、不汗出而解者何也?師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nèi)無津液, 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zhàn)汗出而解也。 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shù)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師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浮而解者,濈然汗出 也;數(shù)而解者,必能食也;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zhàn)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fā)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未欲解也;若脈和,其人不煩,目重瞼內(nèi) 際黃者,此欲解也。 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nèi),欲知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 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
25、今復宜下之。 師曰:病家人請云,病人苦發(fā)熱,身體痛,病人自臥。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 凡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內(nèi)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 差也。凡里有病者,脈當沉細,今反浮大,故知愈也。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fā)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設 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咽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 服吐下藥,針灸數(shù)十百處乃愈。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 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
26、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得此吐利?師曰: 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fā)作,故為災怪耳。 傷寒雜病論卷第二 平 脈 法 下 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師曰:凡脈大浮數(shù)動滑,此名陽也;凡脈沉澀遲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 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fā)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脈數(shù)見于關上,上下無頭尾, 如豆大,厥厥然動搖者,名曰動也;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jié);脈來數(shù),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陽 盛則促,陰盛則結(jié),此皆病脈。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shù),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jié)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 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27、。脈陰陽俱促,當病血,為實;陰陽俱結(jié),當亡血,為 虛;假令促上寸口者,當吐血,或衄;下尺中者,當下血;若乍促乍結(jié)為難治。脈數(shù)者,久數(shù)不止,止則邪結(jié), 正氣不能復,卻結(jié)于臟;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shù)者不可下,下之必煩利不止。 問曰:脈有陽結(jié)陰結(jié)者,何以別之?師曰:其脈浮而數(shù),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jié)也,期十七日 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梗,名曰陰結(jié)也,期十四日當劇。 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jié)也。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jié)也。脈瞟瞟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脈縈縈 如蜘蛛絲者,陰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脈,名
28、曰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 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謂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 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師曰:五臟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脈陰陽俱弦,無寒熱,為病飲。在浮部,飲在皮膚;在中部,飲在經(jīng)絡;在沉部,飲在肌肉;若寸口弦,飲在 上焦;關上弦,飲在中焦;尺中弦,飲在下焦。 脈弦而緊者,名曰革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緊者如轉(zhuǎn)索無常也。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chǎn)漏下,男子則 亡血失精。 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 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虛冷,故令脈緊也。 寸口脈浮而緊,醫(y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緊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yī)乃不知,而反飲冷 水,令汗不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飼。 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 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癮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曰泄風,久久為痂癩。 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山地自行車公開賽項目政府采購合同執(zhí)行方案3篇
- 2025年度紅木家具原材料采購合同
- 二零二五版沿街商品房出租與商業(yè)推廣合同3篇
- 2025年新型環(huán)保河沙供應合同標準范本
- 2025年度國內(nèi)物流行業(yè)保理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合法的買賣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新型戶外廣告牌智能管理系統(tǒng)采購合同
- 2025北京市禽蛋買賣合同書
- 二零二五年度民間借貸法律風險防范合同
- 2025年度荒地土地開發(fā)項目規(guī)劃設計合同范本
- 2024-2025學年北京石景山區(qū)九年級初三(上)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單元測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
- JD37-009-2024 山東省存量更新片區(qū)城市設計編制技術導則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
- GB/Z 44765.3-2024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tǒng)和電網(wǎng)側(cè)管理系統(tǒng)間的接口第3部分:架構(gòu)
- 初中音樂聽課筆記20篇
- 央國企信創(chuàng)化與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規(guī)劃實施
- 商標基礎知識課件
- 涉詐風險賬戶審查表
- 2023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模擬真題及答案
- 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寒假輔導提高班課件 第1講 眼花繚亂的數(shù)據(jù)(66張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