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三農”問題要有長效機制_第1頁
解決“三農”問題要有長效機制_第2頁
解決“三農”問題要有長效機制_第3頁
解決“三農”問題要有長效機制_第4頁
解決“三農”問題要有長效機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公文范文管理資料精選公函范文最新解決“三農”問題要有長效機制解決“三農”問題要有長效機制當前,我國“三農”問題得到高度重視,出現可喜變化。但由于農民基數龐大,人均擁有土地資源和其他農業(yè)資源很少,加上城鄉(xiāng)分割的二元體制障礙,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yè)發(fā)展滯后,農民受教育條件差和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等,要根本解決“三農”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必須從長計議,更多地考慮一些治本之策,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一、客觀估價當前“三農”形勢2004年,在政策好、糧價高、人努力、天幫忙的多種因素促動下,我國“三農”實現“三突破”:一是糧食生產突破4550億公斤的預期目標,達到4695億公斤,增長

2、9%,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xù)5年下降的局面。二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突破5%的預期目標,達到2936元,增長6.8%,是1997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長最多的一年,農民僅售糧收入就增加600多億元。三是農業(yè)效益取得新的突破,糧食畝產比上年提高19公斤,實現增產增收。與此同時,農村市場活躍,農村面貌得到進一步改善。展望200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各項支農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弱,已經實行的政策不能改變,已經給農民的實惠不能減,隨著國家財力物力的增加,還要逐步加大支農力度。主要包括大力加強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全面增強農業(yè)發(fā)展后勁,加大農業(yè)稅免征減征力度,加大對農民的補

3、貼力度,加大對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進步的支持力度等。接著,中央一號文件從九個方面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可以預期,隨著這些政策的貫徹落實,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fā)展的好勢頭將會保持下去。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農民收入的增長還只是恢復性的,下一步如果沒有新的思路和對策,不僅農民收入難以進一步提高,而且“三農”問題也難以根本解決。從長遠看,影響“三農”發(fā)展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高糧價和減免稅收余地有限。過去農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糧食價格的提高和政府減輕農民稅費負擔,今后這個方面的情況將有所變化。其一,糧食價格上漲幅度有限。2004年上半年糧食

4、價格逐月上漲,與2003年12月比較,上半年累計稻谷、大豆、小麥和玉米價格分別上漲30.89%、20.02%、14.9%和13.86%。但糧食價格是受國際糧食市場制約的,2004年5月以來,國際糧食市場現貨價格持續(xù)走低,目前國內批發(fā)價格與進口價格相比,只有玉米每噸低300元左右,小麥價格與進口價基本持平,大米每噸還高出進口價格100元,隨著國內糧食產量繼續(xù)增加,糧食價格將保持平穩(wěn),即使上漲,幅度也不會很大。其二,減免稅收余地有限。2003年,全國農業(yè)稅338億元,占當年全國稅收總額不到2%。無論是沿海發(fā)達地區(qū),還是農業(yè)大省,農業(yè)稅在稅收總額中都已不占重要地位,有的地區(qū)如浙江一些地方,雖然名義上

5、保留農業(yè)稅,但實際上都是集體代交了,農民已沒有多少農業(yè)稅負擔。2005年初以來,不僅沿海發(fā)達地區(qū)都宣布取消農業(yè)稅,就連許多中西部地區(qū)如重慶、河南、陜西、安徽、內蒙古、貴州、寧夏等也紛紛宣布取消農業(yè)稅,目前有25個省市區(qū)將全部免除農業(yè)稅。取消農業(yè)稅對當地財政影響多大呢,多的河南影響10億元,少的貴州影響1.35億元,而浙江只涉及6000多萬元。換句話說,即使全國都免除農業(yè)稅,農民也只能相對增加300多億元的收入,按9億多農民計算,人均不過30多元。第二,農民基數龐大和人均農業(yè)資源嚴重匱乏。2005年1月6日,我國大陸人口達到13億。在這13億人口中,如果按照“五普”口徑有7.7億農民,依照戶籍口

6、徑有9.6億農人。能夠說人口過量尤其是農村人口過量,是我國的大體國情,也是困擾“三農”問題解決的最大問題。我在讀小學的時候,講義就說我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土地遼闊,資源豐碩。但此刻看來,由于人口增加過快,按人均一分,地也不大,物也不博。目前全國人均耕地只有1.43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假設依照9.6億農村人口算也只有1.91畝,相應的草原、湖泊、叢林、礦產資源等人均占有量也很少。不僅如此,隨著人口增加和工業(yè)用地、城市建設用地的增加,人均資源還會減少。如1996年到2003年,7年間全國耕地減少1億畝,有2000多萬農人失去土地。另據有關部門分析,從2000年到2030年,全國打算占用

7、耕地將超過5450萬畝,將有1億多農人失去土地。這些失地農人的前途如何,需要早作研究。第三,城鄉(xiāng)分割的二元體制阻礙著農民有序流動。20世紀50年代制定的城鄉(xiāng)分割的戶籍制度,尤其是附加在戶籍制度上的許多對農民的限制性甚至歧視性政策,如就學、就業(yè)、參軍退伍安置、住房、醫(yī)療、社會保障等,城鄉(xiāng)居民都有很大差異,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政府補貼,而農民則基本沒有。這種狀況至今沒有根本轉變。不僅如此,新的無形壁壘正在悄然強化,如現在大學畢業(yè)后要自謀職業(yè),堵死了農村子弟通過上大學改變身份的天然通道,再如現在城市商品房價格奇高,每平方米售價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加上城市消費價格水平高,打工農民難以在城市立足定居,只

8、能成為來往于城市和農村的流民,延續(xù)中國特有的“民工潮”。第四,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yè)發(fā)展滯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發(fā)展速度是驚人的,但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也是驚人的,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呈擴大趨勢。現在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建設檔次也比較高,甚至比歐美發(fā)達國家也不遜色。但廣大的農村地區(qū)尤其是山區(qū)海島,道路泥濘,校舍破爛不堪,農民缺醫(yī)少藥,住房難以遮風避雨等,也不是個別現象。如果不加解決,很可能會出現“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的情況。第五,農民受教育條件差,人均受教育程度低。我國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但農民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億農村勞動力中,小學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