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_安全隱患排查標準規(guī)范對照表_第1頁
安全生產_安全隱患排查標準規(guī)范對照表_第2頁
安全生產_安全隱患排查標準規(guī)范對照表_第3頁
安全生產_安全隱患排查標準規(guī)范對照表_第4頁
安全生產_安全隱患排查標準規(guī)范對照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全隱患排查標準規(guī)范對照表目 錄一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 50016-20141二 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CB50160 2008 (儲罐、電氣)7三 儲罐區(qū)防火堤設計規(guī)范GB 50351-20059四 工業(yè)企業(yè)總平面設計規(guī)范 GB50187-201210五 工業(yè)企業(yè)廠內鐵路、道路運輸安全規(guī)程GB4387 -200811六 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12七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guī)范GB50493-200916八 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160-200817九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guī)范GB50493- 200918十 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yè)開業(yè)條

2、件和技術要求(GB18265 2000)19十一 易燃易爆罐區(qū)安全監(jiān)控預警系統(tǒng)驗收技術要求GB17681 -199921十二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2005版)GB50084-2001 (2005版)22十三 爆炸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C350058- 201423十四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257-201424十五 XX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26十六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 201027十七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28十八 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 第1部分 鋼直梯GB4053. 1- 200929十九 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GB40

3、53. 2-200930二十 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第2部分:鋼斜梯GB4053. 3-200931二十一 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2894-2008)32二十一 生產過程安全衛(wèi)生要求總則GB/T12801-200833二十二 消防安全標志設置要求GB15630-199534二十三 生產設備安全衛(wèi)生設計總則GB5083- 199935二十四 工作場所職業(yè)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0336二十五 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GBZ1-201037二十六 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4-201138二十七 重點單位重要部位安全技術防范系統(tǒng)要求第2部分:劇毒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DB31/329.2

4、 -200539二十八 深度冷凍法生產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guī)程GB16912-200840二十九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TSG 21- 201642一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 50016-2014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1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1.2條3.1.2同一座廠房或廠房的任一防火分區(qū)內有不同火災危險性生產時,廠房或防火分區(qū)內的生產火災危險性類別應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部分確定;當生產過程中使用或產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較少,不足以構成爆炸或火災危險時,可按實際情況確定;當符合下述條件之一時,可按火災危險性較小的部分確定:1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部分占本層或本防火分區(qū)

5、建筑面積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發(fā)生火災事故時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當采用封閉噴漆工藝,封閉噴漆空間內保持負壓、油漆工段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tǒng)或自動抑爆系統(tǒng),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的比例不大于20%。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1.4條同一座倉庫或倉庫的任防火分區(qū)內儲存不同火災危險性物品時,該倉庫或防火分區(qū)的火災危險性應按其中火災危險性最大的類別確定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1.4條丁、戊類儲有物品倉庫的火災危險性,當可燃包裝重量大于

6、物品本身重量1/4 或可燃包裝體積大于物品本身體條積的1/2時,應按丙類確定。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2.2條高層廠房,甲、乙類廠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建筑面積不大于300的獨立甲、乙類單層廠房可采用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5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2.3條3.2. 3單、多層丙類廠房和多層丁、戊類廠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使用或產生丙類液體的廠房和有火花、赤熱表面、明火的丁類廠房,其耐火等級均不應低于二級:當為建筑面積不大于500的單層丙類廠房或建筑而積不大于1000的單層丁類廠房時,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

7、16-2014第3.2.9條3.2.9甲、乙類廠房和甲、乙、丙類倉庫內的防火墻,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4.00h。7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2.11條3.2.11采用白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全保護的一級耐火 等級單、多層廠房(倉庫)的屋頂承重構件,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除一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外,下列建筑構件可采用無防火保護的金屬結構,其中能受到甲、乙、內類條液體或可燃氣體火焰影響的部位應采取外包覆不燃材料或其他防火保護措施:1.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單層丙類廠房的梁、柱和屋項承重構件:2.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多層丙類廠房的屋頂承重構件;3.單、多層丁、戊類廠房(倉庫)的粱、柱和屋頂

8、承重構件。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8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3.1條 3.3.1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外,廠房的層數和每個防火分醫(y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應符合表3.3.1的規(guī)定。9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3.5條3.3.5員工宿舍嚴禁設置在廠房內。辦公室、 休息室等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內,確需貼鄰本廠房時,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并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 的防爆墻與廠房分隔和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辦公室、休息室設置在丙類廠房內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墻和1.0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并應至少設置1個獨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

9、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10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3.9條3.3.9員工宿舍嚴禁設置在倉庫內。辦公室、 休息室等嚴禁設置在甲、乙類倉庫內,也不應貼鄰。辦公室、休息室設置在丙、丁類倉庫內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50h的防火隔墻和1.0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并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11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4.1條注: 1乙類廠房與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50m,與明火或散發(fā)火花地點,不宜小于30m.單、多層戊類)房之間及與戊類倉庫的防火間距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減少2m,與民用建筑的防

10、火間距可將戊類廠房等同民用建筑按本規(guī)范第5.2.2 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為丙、丁、戊類廠房服務而單獨設置的生活用房應按民用建筑確定,與所屬廠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1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4.2條3.4.2甲類廠房與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50m,與明火或散發(fā)火化地點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0m。1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4.8條3.4.8除高層廠房和甲類廠房外,其他類別的數座廠房占地面積之和小于本規(guī)范第3.3.1條規(guī)定的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按其中較小者確定,但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限者,不應大于10000) 時,可成組布置。當廠

11、房建筑高度不大于7m時,組內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4m;當廠房建筑高度大于7m時,組內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1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4.12條廠區(qū)圍墻與廠區(qū)內建筑的間距不宜小于5m,圍墻兩側建筑的間距應滿相應建筑的防火間距要求。15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7.1條廠房的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每個防火分區(qū)或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相鄰2個安全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1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7.2條3.7.2廠房內每個防火分區(qū)或一個防火分區(qū)內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

12、少于2個;當符合下列條件時,可設置1個安全出口:1.甲類廠房,每層建筑而積不大于100,且同一時間的作業(yè)人數不超過5人:2.乙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不大于150,且同一時間的作業(yè)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1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3.7.2條人數不超過10人:3.丙類廠房,每層建筑而積不大于250,且同一時間的作業(yè)人數不超過20人:4.丁、戊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不大于400,且同一時間的作業(yè)人數不超過30人:5.地下或半地下廠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層建筑面積不大于50,且同一時間的作業(yè)人數不超過15人。17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4.2.1條注:1.當甲

13、、乙類液體儲罐和丙類液體儲罐布置在同一儲罐區(qū)寸,罐區(qū)的總容量可按1m³甲、乙類液體相當于5m³丙類液體折算。2.儲罐防火堤外側基腳線至相鄰建筑的距離不應小于10m。3.甲、乙、丙類液體的固定項儲罐區(qū)或半露天堆場,乙、丙類液體桶裝堆場與甲類廠房(倉庫)、民用建筑的防火問距,應按本表的規(guī)定增加25%,且甲、乙類液體的固定項儲罐區(qū)或半器天堆場,乙、丙類液體桶裝堆場與甲類廠房(倉庫)、裙房、單,多層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5m, 與明火或散發(fā)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應按本表有關四級耐火等級建筑物的規(guī)定增加25%。4.浮頂儲罐區(qū)或閃點大于120的液體儲罐區(qū)與其他建筑的防火間距,可按本表

14、的規(guī)定減少25%。5.當數個儲罐區(qū)布置在同一庫區(qū)內時,儲罐區(qū)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本表相應容量的儲罐區(qū)與四級耐火等級建筑物防火間距的較大值。免費資料關注公眾號:安全生產管理。6.直埋地下的甲、乙、丙類液體臥式握,當單罐容量不大于50m³,總容量不大于200 m³時,與建筑物的防火間距可按本表規(guī)定減少50%。7.室外變、配電站指電力系統(tǒng)電壓為35kV- 500kV且每臺變壓器容量不小于10MV.A的室外變、配電站和工業(yè)企業(yè)的變壓器總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壓變電站。18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4.2.2條3.兩排臥式儲罐之間的防火向趕不應小于3m.4.當單罐容

15、量不大于1000m³且采用固定冷卻系統(tǒng)時,甲、乙類液體的地上式固定頂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0.6D.5.地上式儲罐同時設m波下噴射泡沫滅火系統(tǒng)、固定冷如水系統(tǒng)和撲救防火堤內液休火災的泡沫火火設施時,儲球之間的防火間距可近當減小,但不宜小于0.4D,6.閃點大于120的液體,當單罐容量大于1000m³時,儲罐之問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5m;當單罐容顯不大于1000m³時。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m。19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4.2.5條4.2.5甲、乙、丙類液體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儲罐或儲罐組,其四周應設置不燃性防火堤。防火堤的設置應符合下列

16、規(guī)定:1.防火堤內的儲罐布置不宜超過2排,單罐容量不大于1000m³且閃點大于120的液體儲罐不宜超過4排;2.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應小于其中最大儲罐的容量。對于浮頂罐,防火堤的有效容最可為其中最大儲罐容量的一半:3.防火堤內側基腳線至立式儲罐罐壁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防火堤內側基腳線至臥式儲罐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m; 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19建筑設計火防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4.2.5條4.防火堤的設計高度應比計算高度高出0.2m,且應為1.0m2.0m, 在防火堤的適當位置應設置便于滅火救援人員進出防火堤的踏步:5.沸溢性油品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儲罐,每個儲罐均

17、應設置一個防火堤或防火隔堤:6.含油污水排水管應在防火堤的出口處設置水封設施,雨水排水管應設置閥門等封閉、隔高裝置。20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4.4.2條4.4.2液化石油氣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罐的直徑。數個儲罐的總容積大于3000m³時,應分組布置,組內儲罐宜采用單排布置。組與組相鄰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0m。21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4.4.3條液化石油氣儲罐與所屬泵房的距離不應小于15m。當泵房面向儲罐一側的外墻采用無窗洞口的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減少至6m。液化石油氣泵露天設置在儲罐區(qū)內時,泵與儲罐之間的距離不限

18、。2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6.1.3條6.1.3建筑外墻為難燃性或可燃性墻體時,防火墻應凸出墻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墻兩側的外墻均應為寬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墻體,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外墻的耐火極限。建筑外墻為不燃性墻體時,防火墻可不凸出墻的外表面,緊靠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m;采取設置乙級防火窗等防止火災水平蔓延的措施時,該距離不限。2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6.2.9條6.2.9建筑內的電梯井等豎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梯井應獨立設置,井內嚴禁敷設可燃氣體和甲、乙、內類液體管道,不應敷設與電梯無關的

19、電纜、電線等。電梯井的井壁除設置電梯門、安全逃生門和通氣孔洞外,不應設置其他開口;2.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向井道,應分別獨立設置。井壁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井壁上的檢查門應采用丙級防火門。3.建筑內的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建筑內的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4.建筑內的垃圾道宜靠外墻設置,垃圾道的排氣口應直接開向窒外,垃圾斗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并應能自行關閉。5.電梯層門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梯層門耐火試驗完整性、隔熱性和熱通雖測定法GB/T

20、27903規(guī)定的完整性和隔熱性要求。6.2.10戶外電致發(fā)光廣告牌不應直接設置在有可燃、難燃材料的墻體上。戶外廣告牌的設置不應遮擋建筑的外窗,不應影響外部滅火救援行動。2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6.4.5條6.4.5室外疏散樓梯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欄桿扶手的高度不應小于1.10m,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0.90m;2.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3.梯段和平臺均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梯段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2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6.4.5條 4.通向室外樓梯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并

21、應向外開啟:5.除疏散門外,樓梯周圍2m內的墻面上不應設置門、窗、澗口。疏散門不應正對梯段。25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6.4.7條6.4.7疏散用樓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階梯不宜采用螺旋樓梯和扇形踏步:確需采用時,踏步上、下兩級所形成的平而角度不應大于10°,且每級離扶手250mm處的踏步深度不應小于220mm。6.4.8建筑內的公共疏散樓梯,其兩梯段及扶手間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0mm :2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6.5.1條6.5.1防火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置在建筑內經常有人通行處的防火門宜采用常開防火門。常開防火門應能在火災時自行

22、關閉,并應具有信號反饋的功能:2.除允許設置常開防火門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門均應采用常閉防火門。常閉防火門應在其明顯位置設置"保持防火門關閉"等提示標識;3.除管井檢修門和住宅的戶門外,防火門應具有自行關閉功能。雙扇防火門應具有按順序自行關閉的功能;4.除本規(guī)范第6.4.11條第4款的規(guī)定外,防火門應能在其內外兩側于動開啟:5. 設置在建筑變形縫附近時,防火門應設置在樓層較多的一側,并應保證防火開啟時門扇不跨越變形縫;6.防火門關閉后應具有防煙性能;27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7.1.3條7.1.3工廠、倉庫區(qū)內應設置消防車道。高層廠房,占地面積大于

23、3000 的甲、乙、丙類廠房和占地面積大于的乙、丙類倉庫,應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沿建筑物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28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7.1.4條7.1.4有封閉內院或天井的建筑物,當內院或天井的短邊長度大于24m時,宜設置進入內院或天井的消防車道;當該建筑物沿街時,應設置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29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7.1.5條7.1.5在穿過建筑物或進入建筑物內院的消防車道兩側,不應設置影響消防車通行或人員安全疏散的設施。30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7.1.8條7.1

24、.8消防車道應符合下列要求:1. 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0m;2.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3.消防車道與建筑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4.消防車道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5.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31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7.2.4條7.2.4廠房、倉庫、公共建筑的外墻應在每層的適當位置設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3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7.3.1條7.3.1下列建筑應設置消防電梯: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2.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

25、2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3.設置消防電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3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8.1.4條8.1.4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內的儲罐應設置移動水槍或固定水冷卻設施。高度大于15m或單罐容量大于2000³的甲、乙、丙類液體地上儲罐,宜采用固定水冷卻設施。3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8.1.5條8.1.5總容積大于50m³或單罐容積大于20m³的液化石油氣儲罐 (區(qū))應設置固定水冷卻設施,埋地的液化石油條氣儲罐可不設置固定噴水冷卻裝置??側莘e不大

26、于50m³或單罐容積不大于20m³的液化石油氣儲罐(區(qū)),應設置移動式水槍。35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8.4.3條第8.4.3建筑內可能散發(fā)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場所應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3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9.3.2條9.3.2廠房內有爆炸危險場所的排風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和有爆炸危險的房間隔墻。37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10.1.5條10.1.5建筑內消防應急照明和燈光疏散指示標志的備用電源的連續(xù)供電時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應小于1.5h;2.醫(yī)療建筑、老年人建筑

27、、總建筑面積大于100000公共建筑,不應少于1.0h:3.其他建筑,不應少于0.5h。38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第10.3.1條10.3.1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廠房和丙類倉庫的下列部位應設置疏散照明:1.封閉樓梯問、防煙樓梯問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問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避難層(間);2.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和建筑面積大于200的營業(yè)廳、餐廳、演播室等人員密集的場所;3建筑而積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動場所;4公共建筑內的疏散走道:5人員密集的廠房內的生產場所及疏散走道。二 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CB50160 2008 (儲罐、電氣

28、)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39GB501602008第6.2.2條可燃液體的儲罐宜設自動脫水器,并應設液位計和高液位報警器,必要時可設白動聯(lián)鎖切斷.40GB501602008第5.7.7條 可燃液體泵不得使用皮帶傳動。41GB501602008第6.2.4條甲B類液體固定頂罐或低壓儲罐應采取減少日曬升溫的措施42GB501602008第6.2.1條設有事故存液池的罐組應設導液管(溝),使溢漏液體能順利地流出罐組并自流入存液池內;43GB501602008第6.2.19條甲B、乙類液體的固定頂罐應設阻火器和呼吸閥;對于采用氮氣或其他氣體氣封的甲B、乙類液體的儲罐還應設置事故泄壓設備。44GB5016

29、02008第6.2.22條設有蒸汽加熱器的儲罐應采取防止液體超溫的措施。45GB501602008第6.2.24條儲罐的進料管應從罐體下部接入:若必須從上部接入,宜延伸至距罐底200mm處。46GB50160-2008第6.2.25條儲罐的進出口管道應采用柔性連接。47GB50160-2008第7.1.4條永久性的地上、地下管道在跨越罐區(qū)泵房的可燃液體的管道上不應設置閥門及易發(fā)生泄漏的管道附件。48GB50160-2008第7.2.1條可燃液體金屬管道除需要采用法蘭連接外,均應采用焊接連接。49GB50160-2008第7.2.4條可燃液體管道應架空或沿地敷設。必須采用管溝敷設時,應采取防止可

30、燃氣體、液化烴和可燃液體在管溝內積聚的措施,管溝內的污水應經水封井排入生產污水管道。50GB50160-2008第7.2.11條可燃液體泵應在其出口管道上安裝止回閥。51GB50160-2008第7.2.14條當可燃液體容器內可能存在空氣時,其入口管應從容器下部接入:若必須從上部接入,宜延伸至距容器底200mm處。52GB50160-2008第9.2.3條甲B、乙類可燃液體地上固定頂罐,當頂板厚度小于4m時,應裝設避雷針、線,其保護范圍應包括整個儲罐:53GB50160-2008第9.2.4條可燃液體儲罐的溫度、液位等測量裝置應采用鎧裝電纜或鋼管配線,電纜外皮或配線鋼管與罐體應作電氣連接。54

31、GB50160-2008第9.3.1條對爆炸、火災危險場所內可能產生靜電危險的設備和管道,均應采取靜電接地措施55GB50160-2008第9.3.2條可燃液體的管道在下列部位應設靜電接地設施:1.進出裝置或設施處:2.爆炸危險場所的邊界:3.管道泵及泵入口水久過濾器、緩沖器等。三 儲罐區(qū)防火堤設計規(guī)范GB 50351-2005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56GB 50351-2005第3.1.2條防火堤、 防護墻必領采用不燃燒材料建造.且必須密實、閉合57GB 50351-2005第3.1.3條進出儲罐組的各類管線、電纜宜從防火堤、防護墻頂部跨越或從地面以下穿過。當必須穿過防火堤、防護墻時,應設置套

32、管并應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也可采用固定短管且兩端采用軟管密封連接的形式。58GB 50351-2005第3.1.5條每一儲罐組的防火堤、防護墻應設置不少于2處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設置在不同方位上。防火堤內側高度大于等于1.5 m時.應在兩個人行踏步或坡道之間增設踏步或逃逸爬梯。隔堤、隔墻亦應設里人行踏步或坡道。59GB 50351-2005第3.3.7條儲端組內應設置集水設施,并設置可控制開閉的排水設施60GB 50351-2005第4.2.1條防火堤堤 身必須密實、不滲漏61GB 50351-2005第4.2.3條防火堤及防護墻變形縫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變形縫的間距應根據建筑材料、

33、氣候特點和地質條件按有關結構設計規(guī)范確定。2.變形縫縫寬宜為3050mm, 采用非燃燒的柔性材料填充或采取可靠的構造措施。3.變形縫不應設在防火堤及防護墻的交叉處或轉角處62GB 50351-2005第4.2.5條防火堤內側噴涂隔熱防火涂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防火涂層的抗壓強度不應低于1. 5 MPa,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不應小于0.15M Pa,耐火極限不應小于2h,凍融實驗15次強度無變化2.防火涂層應耐雨水沖刷并能適應潮濕工作環(huán)境。63GB 50351-2005第4.2.7條鋼筋混凝上防火堤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堤身及基礎底板的厚度應由強度及穩(wěn)定性計算確定不應小于200mm,2.受

34、力鋼筋應由強度計算確定并滿足下列耍求:1).鋼筋混凝土防火堤應雙向雙面配筋:豎向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2mm ,水平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0 mm;鋼筋間距不宜大于200mm2).豎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 基礎底板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當有墊層時不應小于40mm,無墊層時不應小于70mm3).堤身的最小配筋率和耐久性要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 50010) 執(zhí)行。64GB 50351-2005第4.2.11條隔堤、隔墻的構造應符合:鋼筋混凝土襲堤、隔墻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可按構造配單層鋼筋網。65GB 50351-2005第5.1.1 條防火堤設計應按承載能力極

35、限狀態(tài)進行堤內滿液工況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計算。在7度及7度以上地區(qū),應進行地展作用效應和其他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計算。四 工業(yè)企業(yè)總平面設計規(guī)范 GB50187-2012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66 GB50187-2012第3.0.1條廠址選擇應符合國家的工業(yè)布局、城鎮(zhèn)(鄉(xiāng))總體規(guī)劃及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67 GB50187-2012第5.1.2條總平面布置應節(jié)約集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布置時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在符合生產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物、構筑物等設施,應采用聯(lián)合、集中、多層布置:2.應按企業(yè)規(guī)模和功能分區(qū),合理地確定通道寬度:3.廠區(qū)功能分區(qū)及建筑物、構筑物的外形宜

36、規(guī)整:4.功能分區(qū)內各項設施的布置,應緊湊、合理。68 GB50187-2012第5.1.3條總平面布置的預留發(fā)展用地,應符合下列要求:1.分期建設的工業(yè)企業(yè),近遠期工程應統(tǒng)一規(guī)劃。近期工程應集中、緊湊、合理布置,并應與遠期工程合理銜接:2.遠期工程用地宜預留在廠區(qū)外,當近、遠期工程建設施工期間隔很短,或遠期工程和近期工程在生產工藝、運輸要求等方面密切聯(lián)系不宜分開時,可預留在廠區(qū)內。其預留發(fā)展用地內,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等設施:3.預留發(fā)展用地除應滿足生產設施發(fā)展用地外,還應預留輔助生產、動力公用、交通運輸、倉儲及管線等設施的發(fā)展用地。69 GB50187-2012第6.4.1條企業(yè)內

37、道路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滿足生產、運輸、安裝、檢修、消防安全和施工的要求;2.應有利于功能分區(qū)和街區(qū)的劃分:3.道路的走向宜與區(qū)內主要建筑物、構筑物軸線平行或垂直,并應呈環(huán)行布置:4.應與豎向設計相協(xié)調,應有利于場地及道路的雨水排除;5.與廠外道路應連接方便、短捷:6.潔凈廠房周圍宜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環(huán)形消防車道可利用交通道路設置,有困難時,可沿廠房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70 GB50187-2012第5.1.10條工業(yè)企業(yè)的建筑物、構筑物之間及其與鐵路、道路之間的防火間距,以及消防通道的設置,應執(zhí)行現行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CB50016等有關的規(guī)定五 工業(yè)企業(yè)廠內鐵路、道路運輸安

38、全規(guī)程GB4387 -2008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71GB4387 -20085. 1.1路面平整,路基穩(wěn)固、邊坡整齊、排水良好,應有良好的的照明設施72GB4387 -20085.1.2跨越道路上空架設管線距路面的最小凈高不得小于5米73GB4387 -20085.1.2跨越道路上空的建構物距路面的最小凈高應按行駛車輛的最大高度或車輛裝載物料后的最大高度另加0.5 1米的安全間距采用,并不宜小于5米77GB4387 -20085.1.3免費安全資料加微anquan2022;廠內道路應根據交通量設置交通標志78GB4387 -20085.1.4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區(qū)域或貯存?zhèn)}庫區(qū),應根據安全生

39、產的需要,將道路劃分為限制車輛通行或禁止車輛通行路段,并設置標志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79GB4387 -20085. 1.8大、中型企業(yè)廠內道路應采取交通分流,人流較大的主干道兩側應修筑人行道:人流較大的次干道兩側宜設人行道80GB4387 -20085. 1.8職工下,下班時間內人流密集的出入口和路段,應停止行駛貸運機動車輛81GB4387 -20085.1. 10廠內道路在彎道的橫凈距和交叉口的視距三角形范圍內,不得有妨礙駕駛員視線的障礙物82GB4387 -20085.1.11路面寬9米以上的道路,應劃中心線,實行分道行車六 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83冷庫

40、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4. 1冷庫應由具備冷庫工程設計、壓力管道設計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84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4.2冷庫應使用具有相關生產資質企業(yè)制造的制冷設備。85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4.3冷庫施工單位應具備相應施工資質。86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5.1.3制冷壓縮機聯(lián)軸器或傳動皮帶應設置安全保護裝置。87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5.1.5制冷劑泵、油泵、水泵等外露的轉動部位。均應設置安全保護裝置。88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5.2.4壓力表每年應經有相應資質的檢驗部門校驗。89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5.2.5

41、 壓力表應安裝在便于操作和觀察的位置,須防凍和防振動。90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5.2.7冷凝器、貯液器、低壓循環(huán)桶、中間冷卻器等制冷輔助設備上應設置安全閥。91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5.2.10貯液器應設液位指示器。92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6.3冷庫內應具備應急逃生設施。93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6.5氨制冷機房內應配置防護用品和搶救藥品,并防止與易獲取的位置94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1在氨制冷機房門口外側便于操作的位置,應設置切斷制冷系統(tǒng)電源的緊急控制裝置,并應設置警示標識。每套制冷壓縮機組啟動控制柜(箱)及機組控制臺應設緊

42、急停機按鈕。95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2制冷機房應裝有事故排風裝置。氨制冷機房的事故排風裝置應采用防爆型。當制冷系統(tǒng)發(fā)生事故而被切斷電源時,應能保證事故排風裝置的可靠供電。96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3氨制冷機房、 高低壓配電室應設置應急照明,照明燈具應選用防爆型,照明持續(xù)時間不應小于30min。97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4氨制冷機房應安裝氨氣濃度檢測報警裝置及供水系統(tǒng)。98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5水冷卻式制冷壓縮機應設置斷水保護。99冷庫安全規(guī)程7.6機房門應向外開,且數量應確保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快速離開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GB28

43、0092011100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7設在室外的制冷輔助設備應設防護欄,并設置警示標識。高壓貯液器設在室外時,應避免太陽直射。101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8庫房內應采用防潮型照明燈具和開關。102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9庫房內燈具安裝高度小于或等于2. 2m時,應采用安全電壓供電,燈具金屬外殼均應接保護線。103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10低于0的庫房內動力及照明線路,應采用適臺庫房溫度的耐低溫絕緣電纜.104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7.11穿過庫房隔熱層的電氣線路,應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105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

44、0920119.2食品冷庫庫房內不得存放有毒、有害、有異味物品或其他易燃、易爆品。106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9.5應設有庫內溫度記錄裝置。107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9.6貨物應分類、 單獨存放,并應定期檢查貨物質量,及時清理變質和過期貨物,應記錄每批貨物的出入庫時間、溫度和保質期等,該記錄資料應保持至該批貨物保質期后六個月。108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10.1冷庫運營單位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109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10.2特種作業(yè)人員應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及國家相關規(guī)定,持證上崗。110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

45、110.4冷庫運營單位應對廠房、機房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維護。111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10.5冷庫的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不得擅自拆除。112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10.6冷庫運營單位應建立重大事放的應急救援預案和人員救援預案,定期演練。113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10.7壓力容器的管理: a)冷庫運營單位應依據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規(guī)定,做好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b) 冷庫運營單位應根據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要求,逐臺辦理壓力容器的使用登記手續(xù)。c)冷庫運營單位應按照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要求,定期對壓力容器進行檢查。d) 壓力

46、容器使用不得超出其設計允許使用范圍。e)安全附件更換時,應選用具有相應制造許可證的單位生產的相應規(guī)格的產品,應隨帶產品質量證明書,并在產品上裝設牢固的金屬銘牌。114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11.5.4貯液器液位高度不得高于80%。115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12.2壓力容器、非專業(yè)操作人員免進區(qū)域、關鍵操作部件等均應設置安全標識。116冷庫安全規(guī)程GB28009201112. 3制冷管道應標示管內制冷劑或載冷劑名稱117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4.1.1條第2款庫址宜選擇在城市規(guī)劃的物流園區(qū)中,且應位于周圍集中居住區(qū)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下風側。使用氨制冷工質的冷

47、庫,與其下風側居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住區(qū)的防護距高不宜小于300m,與其他方位居住區(qū)的衛(wèi)生防護距離不宜小于150m。118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4.6.1條第3款氮制冷機房的控制室和操作人員值班室應與機器間隔開,并應設固定密閉觀察室。119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4.6.1條第7款氨制冷機房、配電室和控制室之間連通門均為乙級防火門。120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6.4.1條第1款活塞式制冷壓縮機排出口處應設止逆閥:螺桿式制冷壓縮機吸氣管處設止逆閥。121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6.4.1第2款制冷壓縮機冷卻水出水管上應

48、設斷水停機保護裝置。122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6.4.1第3款應設事故緊急停機按鈕123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6.4.2冷凝器應設冷凝壓力超壓報警裝置,蒸發(fā)式冷凝器應增設壓力表、安全閥及風機故障報警裝置。124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6.4.3條第1款液泵斷液自動停泵裝置125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6.4.3條第2款泵的排液管上應裝設壓力表、止逆閥。126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6.4.3條第3款泵的排液總管上應加設旁通泄壓閥。127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6.4.8安全閥應設置泄壓管。氨制冷系統(tǒng)的安全總泄壓管出口應高于周圍5

49、0m內最高建筑物(冷庫除外)的屋脊5m,并應采取防止雷擊、防止雨水、雜物落入泄壓管內的措施。128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7.2.1氨制冷機房應設置氨氣體濃度報警裝置,當空氣中氨氣濃度達到100ppm或150ppm 時,應自動發(fā)出報警信號,并應自動開啟制冷機房內的事故排風機,氨氣濃度傳感器應安裝在氨制冷機組及貯氨容器上方的機房頂板上。129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7.2.2氨制冷機房應設事故排風機,在控制室排風機控制柜上和制冷機房門外墻上應安裝人工啟??刂瓢粹o。130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7.2.6氨制冷機房應設控制室,控制室可位于機房一側.氨制冷壓縮機組啟動控

50、制柜、冷凝器水泵及風機、機房排風機控制柜、氨氣濃度報警裝置、制冷機房照明配電箱等宜集中布置在控制室中。131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7.2.7每臺氨制冷壓縮機組及每臺氨泵均應在啟動控制柜(箱)上安裝電流表,每臺氨制冷壓縮機組控制臺上應安裝緊急停車按鈕/開關。132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7.2.11制冷機房照明宜按正常環(huán)境設計。照明方式宜為一般照明,設計照度不應低于150Lx。133冷庫設計規(guī)范GB5007220107.3.10冷藏間內宜在門口附近設置呼喚按鈕,呼喚信號應傳送到制冷機房控制室或有人值班的房間,并應在冷藏間外設有呼喚信號顯示。設有呼喚信號按鈕的冷藏間,應在冷藏

51、間內門的上方設長明燈。設有專用疏散的冷藏間,應在冷藏間內疏散門的上方設置長明燈七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guī)范GB50493-2009序號標準名稱條款內容134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guī)范GB50493-20093.0.4報警信號應發(fā)送至現場報警器和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現場操作室的指示報警設備,并且進行聲光報警。135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guī)范GB50493-20096.1.2有毒(氨氣)檢(探)測器,其安裝高度應高出釋放源0.52m八 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160-2008137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160-20085.2. 25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門應向外開啟。甲、乙、丙類房間的安全疏散門不應少于2個,面積小于等于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