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易達模具設計(16)_第1頁
偉易達模具設計(16)_第2頁
偉易達模具設計(16)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行位設計7.1常用行位機構類型對有側向分型、抽芯的機構統(tǒng)稱行位機構。行位機構類型較多,分類方法多種多樣。根據各類行位結構的使用特點,常用行位機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類:(1) 前模行位機構(2)后模行位機構(3)內行位機構(4)哈呋模機構(5)斜頂、擺桿機構(6)液壓(氣壓)行位機構7.2行位設計要求(1)行位機構的各組件應有合理的加工工藝性,尤其是成型部位。一般要求:a. 盡量防止出現行位夾線。假設不可防止,夾線位置應位于膠件不明顯的位置,且夾線長度盡量短小,同時應盡量采用組合結構,使行位夾線部位與型腔可一起加工。如圖 ,7.2.1b 所示。夾線b. 為了便于加工,成型部位與滑動局部盡量做

2、成組合形式。如圖所示。圖 加工工藝性不好,因為行 位上的成型局部不可以同前模 一起加工,圖示“夾線部位 不易接順,影響模具質量。圖 加工工藝性好,因為行位上 的成型局部(去掉鑲針)可以同前 模一起加工,圖示“夾線部位 容易接順,可提高模具質量。夾線*2行位機構的組件及其裝配部位應保證足夠的強度、剛度。行位機構一般依據經驗設計,也可進行簡化計算計算參閱第五章5.3節(jié),為保證足夠的強度、剛度,一般情況采用:A. 結構尺寸最大。在空間位置可滿足的情況下,行位組件采用最大結構尺寸B .優(yōu)化設計結構。例如以下幾種情況易彎曲行位針懸空,圖 2加大斜頂的斷面尺寸,減小斜頂的導滑斜度,防止斜頂桿彎曲,如圖所示

3、,在膠件結構空間“ D允許的情況下,加 大斜頂的斷面尺寸“ a“ b,尤其是尺寸“ b,同時,在滿足側抽芯的前提下,減小角 度“A,防止斜頂在側向力的作用下桿部彎 曲。圖 減小角度“ A 增強頂桿強度3改變鏟雞的結構,增強裝配部位模具的強度。如圖7.2.5a , 7.2.5b , 7.2.6b 所示。結構性不好,此處強度較弱,易 損壞。圖 圖 結構性較好,此 處強度較強,不 易損壞。1對較長行位針末端定位,防止行位針彎曲,如圖改變鏟雞的裝配位 置,增大碼模坑與鏟 雞之間的距離,提 高模具強度。另外 也可取消鏟雞裝配 位的碼??訄D4增加鎖緊,提高鏟雞的強度。參閱第五章5.33行位機構的運動應合理

4、為了行位機構可以正常的工作,應保證在開、合模的過程中,行位機構不與其它結構部件發(fā)生干預,且運動順序合理可靠。通常應多考慮以下幾點:A.采用前模行位時,應保證開模順序。如圖727,在開模時,應從A-A處首5后模6 拉桿7 連接器8 油缸先分型,然后B B處分型r nr圖 圖 B. 采用液壓氣壓行位機構時,行位 的分型與復位順序必須控制好,否那么行位 會碰壞。圖中,只有當鎖緊塊2離開 行位后,行位機構才可以分型,合模前,行 位機構須先行復位,合模后由鎖緊塊2鎖緊行位。圖中,由于行位針穿過前模,1 油缸報2 支架3 拉桿4 行位5前模6 行位針7 固定板8 后模圖 7.2.9須在開模前抽出行位針,合

5、模后行位機構才 可復位,由油缸壓力鎖緊行位。C. 行位機構在合模時,防止與頂出機構發(fā)生干預。當行位機構與頂出機構在開模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時,應考慮采用先復位機構,讓頂出機構先行復位。(復位機構參見第八章8.6)D. 當驅動行位的斜導柱或斜滑板較長時,應增加導柱的長度。導柱長度LD+15mm如圖7210所示加長導柱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在斜導柱或斜滑板導入行位機構的驅動位置之前,前后 模已由導柱、導套完全導向,防止行位機構 在合模的過程中碰壞。(4) 保證足夠的行位行程,以利于膠件脫模行位行程一般取側向孔位或凹凸深度加上0.52.0mm斜頂、擺桿類取較小值,其它類型取較大值。但當用拼合模成型線圈骨架一類

6、的膠件時,行程應大于側凹的深 度,如圖所示,行程S由下式計算形式哈呋模成型:S=S1+(0.52.0)mm=R 2-r2 +(0.5 2.0)mm多拼塊模成型:S=S1+(0.52.0)mm=R 2-A2 + r 2-A2 +(0.5 2.0)mm圖 (5) 行位導滑應平穩(wěn)可靠,同時應有足夠的使用壽命。行位機構一般采用T型導滑槽形式進行導滑。圖所示為幾種常用的結構行位/導滑槽a)導滑面b)n / /當行位機構完成側分型、抽芯時,行位塊留在導滑槽內的長度不小于全長的2/3。當模板大小不能滿足最小配合長度時,可采用延長式導滑槽,如圖延長導滑槽II導滑面圖 鑲件a 一般形式槽形式b用延長導滑行位導滑

7、面即運動接觸面及受力面應有足夠的硬度和潤滑。一般來說,行位組 件須熱處理,其硬度應到達 HRC4C以上,導滑局部硬度應到達 HRC5256,導滑局部應 加工油槽。在斜頂擺桿類的行位機構中,導滑面為配合斜頂擺桿的孔壁。為了減少導滑面磨 損,實際配合面不應太長。同時,為了增加導滑面的硬度,局部應使用高硬 度的鑲件制作。如圖所示。6行位定位應可靠當行位機構終止分型或抽芯動作后,行位應停留在剛剛終止運動的位置,以保證 合模時勝利復位,為此須設置可靠的定位裝置,但斜頂、擺桿類的行位機構無需設置 定位裝置。下面是幾種常用的結構形式,如圖,所示。圖普遍使用,但因內置彈簧的限制,行距較小。圖適用于模具安裝后,

8、行位塊位于上方或側面和行距較大的行位,行位 塊位于上方時,彈簧力應為行位塊自重的1.5倍以上。圖適用于模具安裝后,行位塊位位于側面。AGCp模具設計指南圖7.2.15d)適用于模具安裝后,行位塊位位于下方,利用行位自重停留在擋塊上。1彈簧2限位塊3行位7.2.15b)1 定位珠2 行位7.2.15c)1行位2限位塊7.2.15d)(7) 行位開啟需由機械機構保證,防止單獨采用彈簧的形式。圖采用由彈簧單獨提供開啟動力,結構不合理。圖主要由拉塊3提供,行位開啟動力得到保證,結構合理。一I行位開啟動力僅由彈簧提供1面板2壓塊3拉板4流道推板5彈簧6行位7A板合理結構圖 7.3刖模行位機構前模行位機構

9、是指行位設置在前模一方,因此須保證行位在開模前先完成分型或 抽芯動作;或利用一些機構使行位在開模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與膠件的水平位置不變并 完成側抽芯動作。因為行位設置在前模一方,前模行位所成型的膠件上的位置就直接影響著前模強 度。為了滿足強度要求,前模行位所成型的膠件上的位置應滿足下面要求,當不能滿 足時,應同相關負責人協(xié)商。當行位成型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時,如圖圖當行位成型形狀為長方形時,邊間距取決于“L的長度。如圖所示。L 20.0mm時,D 5.0mm L 20.0mE時,D L/4,并按實際適當調整“ D的大小并改善模具結構,如圖所示。改善模具結構斜面過渡*1前模2行位型芯3后模4后模鑲件

10、圭寸膠距離5.0mm圖 另外,在設計前模行位時,除了受膠件特殊結構影響外,應盡力防止因行位孔而產生薄鋼、應力集中點等缺陷,提高模具強度。如圖7.3.4a ; 1前模2前模行位3后模不合理結構圖 取消了臺階, 消除了應力集 中點,增強了 此處鋼位強度121前模2前模行位3后模較合理結構圖 前模行位機構典型結構: 結構1根本結構如圖前模行位機構的根本形式。開模時由于拉勾6的連結作用,模具在彈弓膠5的作用下首先沿A A面分型,與此同時,行位4在鏟雞2斜滑槽的作用下完成側抽芯,當 開模到一定距離時,由于定距拉板1的作用,拉勾6翻開,完成BB面分型。(2)結構2(簡化結構)如圖736使用于簡化型細水口模

11、坯的前模行位機構。開模時由于拉勾1的連結作用,模具在彈簧4的作用下首先沿A A面分型,與此同時,行位3在鏟雞2斜滑槽的作用下完 成側抽芯,當開模到一定距離時,由于定距拉板5的作用,拉勾1翻開,完成B B面分型。1拉勾 2 鏟雞 3 行位 4 彈簧 5 定距 拉板7.4后模行位機構后模行位機構的主要特點為行位在后模一方滑動,行位分型、抽芯與開模同時或延遲進行,一般由固定在前模的斜導柱或鏟雞驅動,開模時行位朝遠離膠件的方向運動。其典型結構如下: 結構1如圖行位3在鏟雞2斜;滑槽的作用下完成分型、抽芯動作。特點:結構緊湊,工作穩(wěn)定可靠,側向抽拔力大。適用于行位較大、抽 拔力較大的情況。缺點:制作復雜

12、,鏟雞與斜滑槽之間的摩擦力較大,其接觸面需提高 硬度并潤滑。結構2如圖7.4.行位3在斜導柱的作 用下完成分型、抽芯動作。特點:結構簡單。適用于行程較小、抽拔力較小的情況。鎖緊塊與行位的接觸 面需有較高硬度并潤滑。鎖緊塊斜面角應 大于斜導柱斜度角23q缺點:側向抽拔力較小。行位回位時,大局部行位需由斜導柱啟動,斜導柱受力狀況不好1 A板2 鏟雞3 行位4彈簧5 B板6 托板圖 1 A 板 2鎖緊塊3 行位4 限位釘5 彈簧6 B板特別注意:當驅動行位的斜導柱或斜滑板開始工作前,前、后模必須由導柱導向必須增加圓角1 內行位2壓塊3斜銷4彈簧5擋塊圖 當內行位空間較小 時,為了防止此處 彎曲,壓塊

13、應取較 小的厚度8.0mm,但行位須做成“ T結1內行位2壓塊3彈簧4擋塊5鑲塊厚度允許小于7.5內行位機構內行位機構主要用于成型膠件內壁側凹或凸起,開模時行位向膠件“中心方向運動。其典型結構如下:(1)結構1如圖,內行位成型膠件內壁側凹。內行位1在斜銷3的作用下移動,完成對膠件內壁側凹的分型,斜銷3與內行位1脫離后,內行位1在彈簧4的作用下使之定位。因須在內行位 1上加工斜孔,內行 位寬度要求較大。注意此處強度結構2如圖,行位1上直接加工斜尾,開模時內行位1在鑲塊5的A斜面驅動下 移動,完成內壁側凹分型。此形式結構緊湊,內行位寬度不受限制,占用空間小圖 結構3如圖內行位成型凸起。在這種形式的

14、結構中,為了防止膠件頂出時,后模刮壞成型的凸起局部,一般要求圖示尺寸D0.5mm注意al應大于a1 內行位2斜導柱3彈簧4擋塊圖 7.6哈咲模由兩個或多個滑塊拼合形成型腔,開模時滑塊同時實現側向分型的行位機構稱為 哈咲模。哈咲模的側行程一般較小。哈咲模常采用的典型結構如下:結構1如圖所示,型腔由兩個位于前模一方的斜滑塊組成。開模時在拉勾 1及彈 簧的作用下,斜滑塊3沿斜滑槽運行,完成側向分型。分型后由彈簧 2及限位塊4對 斜滑塊3進行定位。拉勾1的結構及裝配形式通常采用圖 右側所示的兩種方式。斜滑塊的斜角A一般不超過301拉勾2彈簧3斜滑塊4限位塊圖 結構2如圖所示,型腔由兩個 位于后模一方的

15、斜滑塊組成。 頂出時斜滑塊3在頂桿5的作用 下,沿斜滑槽移動,完成側向 分型,同時推出膠件。斜滑塊的斜角A般以不超 過30為宜。1 A板2擋塊3斜滑塊4 B板5頂 桿page15of19A|GCp模具設計指南7.7斜頂、擺桿機構斜頂、擺桿機構主要用于成型膠件內部的側凹及凸起,同時具有頂出功能,此機構結構簡單,但剛性較差,行程較小。常采用的典型結構如下:(1)結構1斜頂機構圖為最根本的斜頂機構。在頂出過程中,斜頂1在頂出力的作用下,沿后模的斜方孔運動,完成側向成型。斜頂根部要求使用圖示裝配結構,圖為其裝配的分拆示意1 斜頂 2鑲塊 3滑塊 4固疋塊5上頂針板6下頂針板圖圖 在斜頂機構中,為了保證

16、斜頂工作穩(wěn)定、可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A) 斜頂的剛性。增強斜頂剛性一般采用:1. 在結構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加大斜頂橫斷面尺寸。(參見第七章7.2節(jié))2. 在可以滿足側向出模的情況下,斜頂的斜度角“A盡量選用較小角度,斜角A一般不大于20并且將斜頂的側向受力點下移,如增加圖中的鑲塊2,同時鑲塊可以具有較高的硬度,提高模具的壽命。(B) 斜頂橫向移動空間。如圖所示尺寸“ D,為了保證斜頂在頂出時不 與膠件上的其它結構發(fā)生干預,應充分考慮斜頂的側向分模距離、斜頂的斜度角“ A,以保證有足夠的橫向移動空間“ D。般采用下面的結構形式。如圖7.7.2a ; 。(C) 斜頂在開模方向的復位。為了保證合模后,斜頂回復到預定的位置,一在圖中,通常利用平行于開模 方向的平面或柱面“ A對斜頂進行限 位,保證斜頂回復到預定的位置Page170f 19圖在圖中,通常利用垂直于開模 方向的平面“ A對斜頂進行限位,保 證斜頂回復到預定的位置。臺階平面 也可設計于斜頂的另兩個側面.D斜頂底部在頂針板上的滑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