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市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選修)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0分)1下列做法不利于“開源節(jié)流”的是()A開發(fā)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B大力開采煤、石油和天然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C大力發(fā)展農村沼氣,將廢棄的秸稈轉化為清潔高效的能源D減少資源消耗,注重資源的重復使用、資源的循環(huán)再生2改變外界條件可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針對H2(g)+I2(g)2HI(g),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加的是增加反應物濃度 增大氣體的壓強 升高體系的溫度 使用催化劑()ABCD3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說
2、法正確的是()A2L氟化氫氣體分解成1L的氫氣和1L的氟氣吸收270kJ熱量B1mol氫氣與1mol氟氣反應生成2mol液態(tài)氟化氫放出的熱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條件下,1mol氫氣與1mol氟氣的能量總和大于2mol氟化氫氣體的能量D1個氫氣分子與1個氟氣分子反應生成2個氟化氫分子放出270kJ熱量41000K時,反應C(s)+2H2(g)CH4(g)的 K=8.28×107,當各氣體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H20.7molL1、CH4 0.2molL1時,上述平衡()A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達到平衡D無法判斷移動方向5下列反應均為吸熱反應,其中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的是()A(
3、NH4)2CO3(s)=NH4HCO3(s)+NH3(g)B2N2O5(g)=4NO2(g)+O2(g)CMgCO3(s)=MgO(s)+CO2(g)D2CO(g)=2C(s)+O2(g)6制取水煤氣的反應為C(s)+H2O(g)CO(g)+H2(g)H0,欲提高反應的速率和C(s)的轉化率,可采用的措施為()A降溫B增大水蒸氣的濃度C增大C(s)的量D增大壓強7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冰鎮(zhèn)的啤酒打開后泛起泡沫B對N2+3H22NH3的反應,使用鐵觸媒可加快合成氨反應的速率C工業(yè)制取金屬鉀Na(l)+KCl(l)NaCl(l)+K(g)選取適宜的溫度,使K成蒸汽從反應混合物
4、中分離出來D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當加入NaOH溶液后顏色變淺8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X(g)+bY(g)cZ(g)+dW(g),反應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當再次達到平衡時,W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a+bc+dCY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DX的轉化率下降9在相同溫度相同體積的甲、乙兩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化學反應速率:乙甲B平衡后O2的濃度:乙甲C平衡后
5、SO2的轉化率:乙甲D平衡后混合氣體的密度:乙2甲10已知丙烷的燃燒熱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燒后生成1.8g水,則放出的熱量約為()A55kJB220kJC550kJD1108kJ二、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0分)11反應A(g)+B(g)C(g)+D(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吸熱反應B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升高溫度,A的轉化率增大C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對反應熱沒有影響D在反應體系中加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1、E2均減小12下列反應既符合圖象又符合圖象的是()AN2(g)+3H2(g)2NH3(g)H0B2SO3(g)2SO2(g)+
6、O2(g)H0C4NH3(g)+5O2(g)4NO(g)+6H2O(g)H0DC(s)+H2O(g)H2(g)+CO(g)H0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H原子形成1molHH鍵要吸收熱量BC(石墨,s)C(金剛石,s)H=+1.9 kJ/mol,則可判定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C500、30 MPa下,0.5 mol N2(g)和1.5 mol H2(g)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 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H=38.6 kJmol1D已知Ni(CO)4(s)=Ni(s)+4CO(g)H=Q kJmol1,則Ni(s)+4CO(g)=Ni(CO)4(s)H=Q
7、 kJmol114羰基硫(COS)可作為一種糧食熏蒸劑,能防止某些昆蟲、線蟲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將CO和H2S混合加熱并達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反應前CO的物質的量為10mol,平衡后CO物質的量為8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建立平衡過程中,CO減少的濃度大于H2S減少的濃度B通入CO后重新達平衡,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C反應前H2S物質的量為7molDCO的平衡轉化率為80%15在容積固定的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g)+2B(g)C (g)H0,各物質濃度如表所示:濃度時間c(A)/molL1c(B)/molL1c(C)/molL10
8、0.81.602min0.6x0.24min0.30.60.56min0.30.60.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24 min內用B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3 molL1min1B反應在第2 min時改變了條件,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劑C反應在第2 min時改變了條件,可能是增加了B的濃度D若加入催化劑,平衡時氣體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三、解答題(共6小題,滿分80分)16(12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NH3及其鹽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用NH4Cl和Ca(OH)2制備NH3,反應發(fā)生、氣體收集和尾氣處理裝置依次為、(填字母)(2)恒定溫度下在特制的密閉真空容器中充入2molNH3、1molCO
9、2,發(fā)生反應制備氨基甲酸銨 2NH3(g)+CO2(g) NH2COONH4(s)(假設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若容器體積不變,可以判斷該反應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的是(填字母)A(NH3)=2(CO2) B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C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在恒溫下壓縮容器體積,重新達平衡后混合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填“增加”、“減小”或“不變”)(3)銨鹽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水解平衡:NH4Cl+H2ONH3H2O+HCl,研究表明,濃度、溫度、pH均對銨鹽水解程度(即上述反應中中NH4Cl的轉化率)產生影響某興趣小組探究某一種因素對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響試劑與儀器:
10、固體NH4Cl、蒸餾水、100mL容量瓶、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藥匙、天平、pH計、溫度計、恒溫水浴槽(可控制溫度)設計實驗方案,pH為擬測定的數(shù)據(jù),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NH4Cl溶液的體積物理量實驗序號V(溶液)/mLNH4Cl/g溫度/pH1100mT12100mT231002mT2請分析,實驗1、2的目的是探究對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響,實驗2、3的目的是探究對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響17(10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利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下列問題(1)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藍)+4ClCuCl42(綠)+4H2O,請寫出一個能使黃綠
11、色CuCl2溶液向藍色轉化的操作是(2)將鐵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熱,待反應一發(fā)生即停止加熱,反應仍可持續(xù)進行,直至反應完全生成新物質硫化亞鐵這現(xiàn)象說明了(3)乙苯催化脫氫制苯乙烯反應:H=+124kJmol1工業(yè)上,通常在乙苯蒸氣中摻混水蒸氣(原料氣中乙苯和水蒸氣物質的量之比為1:9),控制反應溫度600,并保持體系總壓為常壓的條件下進行反應在不同反應溫度下,乙苯的平衡轉化率和某催化劑作用下苯乙烯的選擇性(指除了H2以外的產物中苯乙烯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示意圖如圖:摻入水蒸氣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轉化率,說明水蒸氣的加入相當于(填“加壓”或“減壓”)的效果控制反應溫度為600的理由是18(14分)(2015
12、上海)白云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MgCO3,在我國有大量的分布以白云石為原料生產的鈣鎂系列產品有廣泛的用途白云石經煅燒、消化后得到鈣鎂的氫氧化物,再經過碳化實現(xiàn)Ca2+、Mg2+的分離碳化反應是放熱反應,化學方程式如下:Ca(OH)2+Mg(OH)2+3CO2CaCO3+Mg(HCO3)2+H2O完成下列填空(1)Ca(OH)2的堿性比Mg(OH)2的堿性(選填“強”或“弱”)Ca(OH)2的溶解度比Mg(OH)2的溶解度(選填“大”或“小”)(2)碳化溫度保持在5060溫度偏高不利于碳化反應,原因是、溫度偏低也不利于碳化反應,原因是(3)已知某次碳化時溶液中鈣離子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13、在10min到13min之內鈣離子的反應速率為15min之后鈣離子濃度增大,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4)Mg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Ca原子最外層電子的能量Mg原子最外層電子的能量(選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9(12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稱為燃料利用合成氣(主要成分為CO、CO2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發(fā)生的主反應如下:CO(g)+2H2(g)CH3OH(g)H1=99kJmol1CO2(g)+3H2(g)CH3OH(g)+H2O(g)H2=58kJmol1CO2(g)+H2(g)CO(g)+H2O(g)H3=+41kJmol1回答下列問
14、題:(1)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為圖中能正確反映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變化關系的曲線為(填“a”或“b”),其判斷理由是(2)合成氣的組成=2.60時,體系中的CO平衡轉化率(a)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分析其主要原因有:反應為放熱反應,平衡向左移動,使得體系中CO的量增大;還有(3)若在一定條件下,容積恒定為VL的反應室中充入amolCO與2amolH2,在催化劑作用下僅發(fā)生反應,下列措施一定使增大的是(填字母)A升高溫度 B充入Ar(g)使體系的總壓增大C恒溫恒容再充入H2 D恒溫恒容再充入a mol CO和2a mol H220(16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用Cl2生產某些含氯有機物
15、時會產生副產物HCl利用反應A,可實現(xiàn)氯的循環(huán)利用反應A:4HCl(g)+O2(g) 2Cl2(g)+2H2O(g)(1)研究表明反應A通過如圖1所示的催化劑循環(huán)實現(xiàn)反應為:2HCl(g)+CuO(s)H2O(g)+CuCl2(g)H1反應生成1molCl2(g)的反應熱為H2,則A反應的反應熱表示為(用H1和H2表示)(2)反應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熱量,且部分化學鍵斷裂示意圖如圖2:H2O的電子式是,反應A的熱化學方程式是斷開1mol HO鍵與斷開 1mol HCl 鍵所需能量相差約為kJ,H2O中HO 鍵比HCl中HCl鍵(填“強”或“弱”)(3)新型RuO2
16、催化劑對上述HCl轉化為Cl2的總反應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實驗測得在一定壓強下,總反應的HCl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HClT曲線如圖3所示,若壓縮體積使壓強增大,畫出相應HClT曲線的示意圖,并簡要說明理由21(16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氫氣的制取是氫能源利用領域的研究熱點(1)納米級的Cu2O可作為太陽光分解水的催化劑一定溫度下,在2L密閉容器中加入納米級Cu2O并通入0.10mol水蒸氣發(fā)生反應:2H2O(g)2H2(g)+O2(g)H=+484kJmol1,不同時段產生O2的量見下表:時間/min20406080n(O2)/mol0.00100.00160.002
17、00.0020上述反應過程中能量轉化形式為光能轉化為能,達平衡過程中至少需要吸收光能為kJ(2)現(xiàn)有反應:CO(g)+H2O(g)CO2(g)+H2(g)H0,在相同溫度和相同體積下進行甲、乙、丙、丁四組實驗,實驗起始時放入容器內各組分的物質的量見下表:物質的量COH2 OCO2H2甲a mola mol0mol0mol乙0mol0mol2a mola mol丙0mol0mola mola mol丁a mola mola mola mol上述四種情況達到平衡后,甲、乙、丙、丁容器中n(CO)的大小順序為(3)金屬鎢用途廣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質或耐高溫的合金,以及燈泡的燈絲高溫下,在密閉容器中用H
18、2還原WO3得金屬鎢,總反應為WO3 (s)+3H2 (g)W (s)+3H2O (g)請回答下列問題:某溫度下反應達平衡時,H2與水蒸氣的體積比為2:3,則H2的平衡轉化率為上述總反應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各階段主要成分與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所示:溫度25550600700主要成份WO3 W2O5 WO2 W假設WO3完全轉化為W,則三個階段消耗H2物質的量之比為鎢絲燈管中的W在使用過程中緩慢揮發(fā),使燈絲變細,加入I2可延長燈管的使用壽命,其工作原理為:W(s)+2I2 (g) WI4 (g)下列說法正確的有(填字母)A燈管內的I2可循環(huán)使用BWI4在燈絲上分解,產生的W又沉積在燈絲上CWI4在
19、燈管壁上分解,使燈管的壽命延長D溫度升高時,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減慢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市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選修)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0分)1下列做法不利于“開源節(jié)流”的是()A開發(fā)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B大力開采煤、石油和天然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C大力發(fā)展農村沼氣,將廢棄的秸稈轉化為清潔高效的能源D減少資源消耗,注重資源的重復使用、資源的循環(huán)再生【考點】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 【分析】A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是清潔能源; B煤、石油和天然氣是化石能源;C沼氣是可再生能源;D減少資源消耗,
20、注重資源的重復使用、資源的循環(huán)再生,符合開源節(jié)流【解答】解:A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是清潔能源,且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資源,故A正確; B大力開采煤、石油和天然氣,不能減少化石燃料的運用,故B錯誤;C沼氣是可再生能源,故在農村地區(qū)開發(fā)沼氣能源,符合開源節(jié)流的思想,故C正確;D減少資源消耗,增加資源的重復使用,符合開源節(jié)流思想,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化石燃料對環(huán)境的污染與新能源的開發(fā),把握“開源節(jié)流”,是解題關鍵,培養(yǎng)學生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觀念,難度不大2改變外界條件可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針對H2(g)+I2(g)2HI(g),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加的是增加反應物濃度 增大氣體的壓強
21、升高體系的溫度 使用催化劑()ABCD【考點】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分析】升高溫度或加入催化劑可提高反應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濃度、增大壓強時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shù)目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不變,據(jù)此進行判斷【解答】解:增大反應物濃度,增大了單位體積的活化分子數(shù),沒有改變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故錯誤;增大壓強,相當于增大了濃度,活化分子數(shù)目增大,沒有改變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故錯誤;升高溫度,升高了分子能量,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故正確;加入催化劑,降低了反應能量,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影響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的因素,題目難度不大,注意相關知識的積累3已知:H2(g)+F2(g)
22、2HF(g)H=270kJ/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L氟化氫氣體分解成1L的氫氣和1L的氟氣吸收270kJ熱量B1mol氫氣與1mol氟氣反應生成2mol液態(tài)氟化氫放出的熱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條件下,1mol氫氣與1mol氟氣的能量總和大于2mol氟化氫氣體的能量D1個氫氣分子與1個氟氣分子反應生成2個氟化氫分子放出270kJ熱量【考點】熱化學方程式 【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分析】A、由熱化學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氫氣體分解成1mol的氫氣和1mol的氟氣吸收270kJ熱量;B、液態(tài)氟化氫的能量比氣態(tài)氟化氫的能量低,根據(jù)反應熱與能量關系判斷;C、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23、為放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為吸熱反應;D、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物質的量,不表示分子個數(shù)【解答】解:A、由熱化學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氫氣體分解成1mol的氫氣和1mol的氟氣吸收270kJ熱量,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物質的量,不是體積,故A錯誤;B、液態(tài)氟化氫的能量比氣態(tài)氟化氫的能量低,根據(jù)能量守恒,1mol氫氣與1mol氟氣反應生成2mol液態(tài)氟化氫放出的熱量大于270kJ,故B錯誤;C、反應為放熱反應,在相同條件下,1mol氫氣與1mol氟氣的能量總和大于2mol氟化氫氣體的能量,故C正確;D、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物質的量,不表示分子個數(shù),故D錯誤故選:C【點評】考
24、查學生對熱化學方程式的理解、反應熱與能量關系,難度不大,注意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為放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為吸熱反應41000K時,反應C(s)+2H2(g)CH4(g)的 K=8.28×107,當各氣體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H20.7molL1、CH4 0.2molL1時,上述平衡()A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達到平衡D無法判斷移動方向【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分析】計算此時刻的濃度商Qc,與平衡常數(shù)比較,若Qc=k,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Qck,反應向逆反應進行,若Qck,反應向正反應進行,據(jù)此解答【解答】解:對于反應C(s)+2H2(g)CH4(
25、g),當H2 0.7molL1、CH4 0.2molL1時,此時的濃度商Qc=0.418.28×107,反應向正反應進行,故選A【點評】考查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與意義,難度不大,注意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用途:1、判斷反應進行的程度,2、判斷反應的熱效應,3、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4、計算轉化率5下列反應均為吸熱反應,其中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的是()A(NH4)2CO3(s)=NH4HCO3(s)+NH3(g)B2N2O5(g)=4NO2(g)+O2(g)CMgCO3(s)=MgO(s)+CO2(g)D2CO(g)=2C(s)+O2(g)【考點】反應熱和焓變 【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分析】
26、化學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取決于焓變和熵變的綜合判據(jù),當HTS0時,反應可自發(fā)進行,以此解答該題【解答】解:A、B、C反應的S0,在加熱條件下,可滿足HTS0時,反應可自發(fā)進行,而D中S0,HTS0,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反應熱與焓變,難度不大,注意判斷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可根據(jù)HTS的差值判斷6制取水煤氣的反應為C(s)+H2O(g)CO(g)+H2(g)H0,欲提高反應的速率和C(s)的轉化率,可采用的措施為()A降溫B增大水蒸氣的濃度C增大C(s)的量D增大壓強【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分析】提高反應的速率即可以升溫、升壓、增加濃度等;提高C的轉化
27、率,可以使平衡正向進行,根據(jù)化學平衡移動原理來回答判斷【解答】解:A降溫,反應速率減慢,故A錯誤;B增大水蒸氣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動,C的轉化率也增大,故B正確;C增大C(s)的量,平衡不移動,故C錯誤;D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增大,但平衡逆向移動,C的轉化率減小,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平衡移動原理的應用,屬于基本知識的考查,注意知識的積累是解題的關鍵,難度不大7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冰鎮(zhèn)的啤酒打開后泛起泡沫B對N2+3H22NH3的反應,使用鐵觸媒可加快合成氨反應的速率C工業(yè)制取金屬鉀Na(l)+KCl(l)NaCl(l)+K(g)選取適宜
28、的溫度,使K成蒸汽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D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當加入NaOH溶液后顏色變淺【考點】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為: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時,該反應必須是可逆反應,否則勒夏特列原理不適用【解答】解:A、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由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溫時打開啤酒瓶時,瓶內的壓強減小,因此瓶內的二氧化碳會從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不選;B、對N2+3H22NH3的反應,使用鐵觸媒可加快合成氨反應的速率,但是不會引起平衡移動,不
29、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B選;C、Na(l)+KCl(l)NaCl(l)+K(g),使K成蒸汽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即減小產物的濃度,能讓平衡向著正方向進行,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不選;D、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當加入NaOH溶液后平衡正向移動,所以氯氣的濃度減小,顏色變淺,故D不選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分析判斷,影響因素的分析,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8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X(g)+bY(g)cZ(g)+dW(g),反應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當再次達到平衡時,W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原平衡的1.
30、8倍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a+bc+dCY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DX的轉化率下降【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分析】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X(g)+bY(g)cZ(g)+dW(g),反應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當再次達到平衡時,不考慮平衡移動,只考慮體積改變,W濃度應為原來的2倍,題干中W的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說明平衡逆向進行,依據(jù)平衡移動方向分析選項【解答】解: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X(g)+bY(g)cZ(g)+dW(g),反應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當再次達到平衡時,不考慮平衡移動,只考慮體積改變,W濃度應為原
31、來的2倍,題干中W的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說明平衡逆向進行,A、依據(jù)條件改變分析判斷平衡逆向進行,故A正確;B、壓縮容器體積,壓強增大,平衡逆向進行,所以逆向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所以a+bc+d,故B正確;C、反應平衡逆向進行,Y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故C錯誤;D、平衡逆向進行,X轉化率減小,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判斷和影響因素分析,掌握平衡移動原理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9在相同溫度相同體積的甲、乙兩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化學反應速率:乙甲
32、B平衡后O2的濃度:乙甲C平衡后SO2的轉化率:乙甲D平衡后混合氣體的密度:乙2甲【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分析】在相同溫度相同體積的甲、乙兩容器中,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乙容器中壓強是甲容器中壓強的2倍,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以及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分析【解答】解:A、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乙容器中壓強是甲容器中壓強的2倍,所以化學反應速率:乙甲,故A正確;B、在相同溫度相同體積的甲、乙兩容器中,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乙容器中壓強是甲容器中壓強的2倍,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
33、導致的結果是平衡后O2的濃度2甲乙甲,故B正確;C、在相同溫度相同體積的甲、乙兩容器中,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乙容器中壓強是甲容器中壓強的2倍,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導致平衡后SO2的轉化率:乙甲,故C正確;D、容器體積不變,據(jù)反應前后質量守恒,乙中氣體質量是甲的2倍,所以混合氣體的密度:乙=2甲,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題目難度不大10已知丙烷的燃燒熱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燒后生成1.8g水,則放出的熱量約為()A55kJB220kJC550kJD1108kJ【考點
34、】有關反應熱的計算 【分析】已知丙烷的燃燒熱H=2215kJmol1,則丙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根據(jù)生成水的質量計算放出的熱量【解答】解:已知丙烷的燃燒熱H=2215kJmol1,則丙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燒后生成1.8g水,則放出的熱量約為=55.375kJ55kJ;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燃燒熱的概念、反應熱的計算,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把握燃燒熱的概念即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放出的熱量二、
35、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0分)11反應A(g)+B(g)C(g)+D(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吸熱反應B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升高溫度,A的轉化率增大C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對反應熱沒有影響D在反應體系中加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1、E2均減小【考點】反應熱和焓變;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分析】A、圖象分析可知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依據(jù)能量守恒分析;B、依據(jù)圖象分析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進行;C、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化學平衡;D、催化劑同等程度改變正逆反應速率【解答】解:A、圖象分析可知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應前后能量守恒,反應是放熱反應,故A錯誤;
36、B、圖象分析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進行,A的轉化率減小,故B錯誤;C、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化學平衡,反應的反應熱不發(fā)生變化,故C正確;D、催化劑同等程度改變正逆反應速率,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1減小,E2減小,故D正確;故選CD【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的特征分析,圖象分析判斷,注意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平衡的分析理解,題目較簡單12下列反應既符合圖象又符合圖象的是()AN2(g)+3H2(g)2NH3(g)H0B2SO3(g)2SO2(g)+O2(g)H0C4NH3(g)+5O2(g)4NO(g)+6H2O(g)H0DC(s)+H2O(g)H2(g)+C
37、O(g)H0【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分析】根據(jù)圖象可知,溫度高,平衡時生成物濃度越高,說明升溫平衡正向移動;由圖象得出,達平衡后,壓強越大,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即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說明該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由圖象可知,溫度高,平衡時生成物濃度越高,說明升溫平衡正向移動,即該反應為吸熱反應;由圖象得出,達平衡后,壓強越大,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即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說明該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所以符合條件的反應應該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則AC錯誤,BD正確;故選:BD【點評】本題結合圖象考查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分析,掌握平衡移動原理是解題關鍵,題目難
38、度中等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H原子形成1molHH鍵要吸收熱量BC(石墨,s)C(金剛石,s)H=+1.9 kJ/mol,則可判定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C500、30 MPa下,0.5 mol N2(g)和1.5 mol H2(g)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 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H=38.6 kJmol1D已知Ni(CO)4(s)=Ni(s)+4CO(g)H=Q kJmol1,則Ni(s)+4CO(g)=Ni(CO)4(s)H=Q kJmol1【考點】反應熱和焓變 【分析】A、根據(jù)形成化學鍵要放出熱量;B、根據(jù)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判斷;C、根據(jù)可逆反應的
39、特點: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為產物來回答;D、根據(jù)可逆反應,正逆反應的焓變數(shù)值相等,符合相反判斷【解答】解:A、因形成化學鍵要放出熱量,故A錯誤;B、因為C(石墨,s)C(金剛石,s)H=+1.9 kJ/mol,則金剛石能量高,所以可判定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故B錯誤;C、根據(jù)可逆反應的特點: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為產物,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kJ,1mol N2和3molH2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完全反應生成NH3(g),放熱大于38.6kJ,故C錯誤;D、因可逆反應,正逆反應的焓變數(shù)值相等,符合相反,所以Ni(CO)4(s)=Ni(s)+4
40、CO(g)H=Q kJmol1,則Ni(s)+4CO(g)=Ni(CO)4(s)H=Q kJmol1,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是一道涉及反應熱和焓變知識的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梳理和應用情況,難度中等14羰基硫(COS)可作為一種糧食熏蒸劑,能防止某些昆蟲、線蟲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將CO和H2S混合加熱并達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反應前CO的物質的量為10mol,平衡后CO物質的量為8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建立平衡過程中,CO減少的濃度大于H2S減少的濃度B通入CO后重新達平衡,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C反應前H2S物
41、質的量為7molDCO的平衡轉化率為80%【考點】化學平衡的計算;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化學平衡計算【分析】ACO與H2S按物質的量1:1反應,二者濃度減少相等;B通入CO后瞬間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不變,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到新平衡時相等;C反應前CO的物質的量為10mol,平衡后CO物質的量為8mol,轉化的CO為2mol,設反應前H2S物質的量為nmol,表示出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由于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用物質的量代替濃度代入平衡常數(shù)K=0.1列方程計算解答;DCO轉化率=×100%【解答】解:ACO與H2S按物質的量1
42、:1反應,二者濃度減少相等,故A錯誤;B通入CO后瞬間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不變,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到新平衡時相等,故通入CO后重新達平衡,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故B正確;C反應前CO的物質的量為10mol,平衡后CO物質的量為8mol,轉化的CO為2mol,設反應前H2S物質的量為nmol,則: CO(g)+H2S(g)COS(g)+H2(g) 起始(mol):10 n 0 0變化(mol):2 2 2 2平衡(mol):8 n2 2 2由于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用物質的量代替濃度計算平衡常數(shù),則K=0.1,解得n=7,故C正確;DCO轉化率=×1
43、00%=20%,故D錯誤,故選:BC【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化學平衡建立,難度不大,注意三段式在化學平衡計算中應用15在容積固定的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g)+2B(g)C (g)H0,各物質濃度如表所示:濃度時間c(A)/molL1c(B)/molL1c(C)/molL100.81.602min0.6x0.24min0.30.60.56min0.30.60.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24 min內用B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3 molL1min1B反應在第2 min時改變了條件,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劑C反應在第2 min時改變了條件,可能是增加了B的濃度D若加入催化劑,平衡時氣體混合物的總物質的
44、量保持不變【考點】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分析】A、依據(jù)化學反應速率概念計算,單位時間內物質濃度變化計算反應速率;B、反應在第2min時改變了條件,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C、反應在第2min時改變了條件,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D、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平衡移動【解答】解:A、2min4min內,依據(jù)圖表可知x=1.2mol/L,B消耗濃度為0.6mol/L,用B表示的速率=0.3mol/(Lmin),故A正確;B、依據(jù)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2min時A濃度變化為0.2mol/L,2min到4minA濃度變化為0.3mol/L,說明反應速率增大,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劑,故B正確;C、依據(jù)
45、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2min時A濃度變化為0.2mol/L,2min到4minA濃度變化為0.3mol/L,說明反應速率增大,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劑,故C錯誤;D、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平衡移動,所以加入催化劑,平衡時氣體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分析,數(shù)據(jù)分析利用的能力,反應速率的計算應用,題目難度中等三、解答題(共6小題,滿分80分)16(12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NH3及其鹽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用NH4Cl和Ca(OH)2制備NH3,反應發(fā)生、氣體收集和尾氣處理裝置依次為A、C、G(填字母)(2)恒定溫度下在特制的密閉真空容器中
46、充入2molNH3、1molCO2,發(fā)生反應制備氨基甲酸銨 2NH3(g)+CO2(g) NH2COONH4(s)(假設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若容器體積不變,可以判斷該反應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的是BC(填字母)A(NH3)=2(CO2) B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C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在恒溫下壓縮容器體積,重新達平衡后混合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填“增加”、“減小”或“不變”)(3)銨鹽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水解平衡:NH4Cl+H2ONH3H2O+HCl,研究表明,濃度、溫度、pH均對銨鹽水解程度(即上述反應中中NH4Cl的轉化率)產生影響某興趣小組探究某一種因素對溶
47、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響試劑與儀器:固體NH4Cl、蒸餾水、100mL容量瓶、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藥匙、天平、pH計、溫度計、恒溫水浴槽(可控制溫度)設計實驗方案,pH為擬測定的數(shù)據(jù),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NH4Cl溶液的體積物理量實驗序號V(溶液)/mLNH4Cl/g溫度/pH1100mT12100mT231002mT2請分析,實驗1、2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對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響,實驗2、3的目的是探究NH4Cl濃度對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響【考點】氨的制取和性質 【分析】(1)依據(jù)反應物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發(fā)生裝置,根據(jù)氨氣為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性質選擇收集裝置,
48、氨氣極易溶于水,尾氣處理需考慮倒吸,據(jù)此分析解答;(2)根據(jù)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 依據(jù)方程式:2NH3(g)+CO2(g) NH2COONH4(s)可知反應物為氣體,生成物為固體,且反應物中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而充入2molNH3、1molCO2,依據(jù)反應物轉化量之比等于方程式計量系數(shù)之比,可知,兩種氣體的體積百分比不變;(3)依據(jù)影響鹽類水解因素及圖表中數(shù)據(jù)解答【解答】
49、解:(1)實驗室用加熱固體氯化銨和熟石灰制取氨氣(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反應發(fā)生為固體與固體加熱制取氣體的裝置,因防止藥品中的濕存水以及反應產生的水使反應試管受熱不均勻,所以選擇試管口向下的A裝置制備氨氣,氨氣為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需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所以選擇C裝置,氨氣極易溶于水,尾氣處理需考慮倒吸,倒扣的漏斗空間大,水柱不易極速上升,能防止倒吸,故選G裝置,故答案為:ACG;(2)A沒有指明正、逆速率,不能判斷是否到達平衡或是反應向哪進行,故A不選;B該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減小的可逆反應,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密閉容器中
50、總壓強不變,故B選;C隨反應進行混合氣體的質量不斷變化,容器的容積不變,反應混合氣體的密度不斷變化,當密度不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C選;故選:BC; 依據(jù)方程式:2NH3(g)+CO2(g) NH2COONH4(s)可知反應物為氣體,生成物為固體,且反應物中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而充入2molNH3、1molCO2,依據(jù)反應物轉化量之比等于方程式計量系數(shù)之比,可知,兩種氣體的體積百分比不變;故答案為:BC;不變;(3)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為:溫度、濃度,圖表中實驗1、2數(shù)據(jù)溫度不同,氯化銨的質量、溶液體積相同,可知實驗1、2的目的是探究的是溫度對氯化銨水解程度的影響;圖表中實
51、驗2、3數(shù)據(jù)溫度相同,氯化銨質量不同,溶液體積相同,可知實驗2、3的目的是探究的是NH4Cl濃度對氯化銨水解程度的影響;故答案為:溫度; NH4Cl濃度;【點評】本題為綜合題,涉及氨氣的制備,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影響化學平衡狀態(tài)移動因素,影響鹽類水解因素,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化學平衡理論是解題關鍵17(10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利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下列問題(1)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藍)+4ClCuCl42(綠)+4H2O,請寫出一個能使黃綠色CuCl2溶液向藍色轉化的操作是加入硝酸銀溶液(2)將鐵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熱,待反應一發(fā)生即停止加熱,反應仍可持續(xù)進
52、行,直至反應完全生成新物質硫化亞鐵這現(xiàn)象說明了鐵粉和硫粉發(fā)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3)乙苯催化脫氫制苯乙烯反應:H=+124kJmol1工業(yè)上,通常在乙苯蒸氣中摻混水蒸氣(原料氣中乙苯和水蒸氣物質的量之比為1:9),控制反應溫度600,并保持體系總壓為常壓的條件下進行反應在不同反應溫度下,乙苯的平衡轉化率和某催化劑作用下苯乙烯的選擇性(指除了H2以外的產物中苯乙烯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示意圖如圖:摻入水蒸氣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轉化率,說明水蒸氣的加入相當于減壓(填“加壓”或“減壓”)的效果控制反應溫度為600的理由是600時乙苯的轉化率與苯乙烯的選擇性均較高,溫度過低,反應速率較慢,轉化率較低,溫度過高,選擇性下降,高溫下可能使催化劑失去活性,且消耗能量較大【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分析】(1)使溶液由黃色變成藍色,應使平衡向左移動,可以加入硝酸銀溶液降低氯離子濃度;(2)將鐵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熱,待反應一發(fā)生即停止加熱,反應仍可持續(xù)進行,直至反應完全生成新物質硫化亞鐵這現(xiàn)象說明了鐵粉和硫粉發(fā)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3)保持壓強不變,加入水蒸氣,容器體積應增大,等效為降低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600時乙苯的轉化率與苯乙烯的選擇性均較高;結合溫度對乙苯轉化率、苯乙烯選擇性、溫度對反應速率與催化劑的影響及消耗能量等,分析控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鋁顏料行業(yè)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鋁冶煉市場競爭格局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鎢行業(yè)未來投資預測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四川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2025-2030年中國過氧化鋅市場運營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車蠟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盈利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調味香料市場發(fā)展前景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紙基覆銅板市場十三五規(guī)劃及投資風險評估報告
- 高二數(shù)學(含創(chuàng)意快閃特效)-【開學第一課】2023年高中秋季開學指南之愛上數(shù)學課
-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概述-pp課件
- 全國醫(yī)學英語統(tǒng)考醫(yī)學英語詞匯表
- 【品牌建設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5000字】
- 國家電網(wǎng)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電力通信部分)(試行)
- 第八版-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中文)
- 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名登記表
- 生態(tài)毒理學第三章毒物的分子效應與毒理學機制
- 智能財務共享在京東的應用研究
- 衛(wèi)生和微生物基礎知識培訓-
- 2023年鎮(zhèn)江市高等??茖W校單招綜合素質題庫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