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點掌握_第1頁
本章重點掌握_第2頁
本章重點掌握_第3頁
本章重點掌握_第4頁
本章重點掌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章重點掌握本章重點掌握 1 1微生物的分類單位。微生物的分類單位。 2 2微生物學名的書寫及意義。微生物學名的書寫及意義。 3. 3. 菌種鑒定的方法。菌種鑒定的方法。 了解了解 1 1微生物的分類系統(tǒng)。微生物的分類系統(tǒng)。 2. 2. 菌種鑒定的條件。菌種鑒定的條件。微生物的分類(微生物的分類(classificationclassification): : 按照它們進化的親緣關系,根據(jù)形態(tài)、生理性狀的差異,把它們有次序地、分門別類地,排列成一個系統(tǒng),這就是微生物的分類。 微生物的鑒定(微生物的鑒定(identificationidentification): : 對某個未知微生物,根據(jù)培養(yǎng)

2、特征,與已知的菌種特征進行對比分析,按照“對號入座”的原則,設法從分類檢索表中查找出具體的位置和“名字”。如是新種,則給以新的名稱,補充到檢索表中去。 學習和掌握微生物的分類鑒定知識,對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有著重要的意義:1、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認識熟悉微生物界全貌,以利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這一豐富的微生物資源。2、掌握了分類方面的知識,可以減少菌種篩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3、有利于各國微生物學工作者之間的交流。4、有利于對未知菌種的鑒定。 由于微生物形體微小,發(fā)育過程簡單,種類繁多,缺乏古生物資料,很多微生物的親緣關系尚未搞清楚。到目前為止,微生物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完整的分類系統(tǒng),而是幾個不盡

3、完善的、看法分歧的分類系統(tǒng)。這樣的分類系統(tǒng)難免或多或少地帶有“人為的因素”。 按照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被分成六界: 病毒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植物界和動物界。 據(jù)此,微生物的研究對象在六界生物分類系統(tǒng)中分屬于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 一、微生物的分類單位一、微生物的分類單位 1 1、微生物的分類單位:、微生物的分類單位: 和高等動植物分類一樣,微生物的分類單位也依和高等動植物分類一樣,微生物的分類單位也依次分為次分為界(界(KingdomKingdom)、)、門門( (PhylumPhylu

4、m)、)、綱綱(ClassClass)、)、目(目(orderorder)、)、科(科(FamilyFamily)、)、屬屬( (Genus)Genus)、種(種(SpeciesSpecies)。這是分類中所用的主要分這是分類中所用的主要分類等級單位。類等級單位。有時在兩個主要分類單位之間,可添上次級分類有時在兩個主要分類單位之間,可添上次級分類單位,如單位,如“亞門亞門”、“亞綱亞綱”、“亞亞 目目”、“亞亞科科”、“亞屬亞屬”等。在科與屬之間有時還可有等。在科與屬之間有時還可有“族族”(TribeTribe)一級。一級。*人:動物-脊椎動物-哺乳動物-靈長目-人科以啤酒酵母為例,它在分類學

5、上的地位是:以啤酒酵母為例,它在分類學上的地位是: 真菌門真菌門EumycophytaEumycophyta 子囊菌綱子囊菌綱AscomycetesAscomycetes 內孢霉目內孢霉目Endomycetales Endomycetales 內孢霉科內孢霉科E.domcetaceaeE.domcetaceae 酵母屬酵母屬SaccharomycesSaccharomyces 啤酒酵母啤酒酵母S SCerevisiae HansenCerevisiae Hansen2 2、幾個概念:、幾個概念: 1 1)種)種:種是一個基本分類單位:種是一個基本分類單位, ,它是一大群表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

6、相似、親緣關系極其接近、與同屬內型特征高度相似、親緣關系極其接近、與同屬內其他種有著明顯差異的菌株的總稱。其他種有著明顯差異的菌株的總稱。 種內的個體都是來自共同的祖先,有著相近的種內的個體都是來自共同的祖先,有著相近的親緣關系,同時在形態(tài)和生理特征上都表現(xiàn)出十親緣關系,同時在形態(tài)和生理特征上都表現(xiàn)出十分相似。分相似。 2 2)變種)變種:從自然界中分離得到的某一微生物的純種,必須與文從自然界中分離得到的某一微生物的純種,必須與文獻上記載的典型種的特征完全一致,才能鑒定為同一個種。獻上記載的典型種的特征完全一致,才能鑒定為同一個種。實際上有時分離到的純種,除了大多數(shù)指標符合典型種的實際上有時分

7、離到的純種,除了大多數(shù)指標符合典型種的特征外,還有某一個顯然不同的特征,而此特征又是穩(wěn)定特征外,還有某一個顯然不同的特征,而此特征又是穩(wěn)定的。我們就把這種微生物稱為典型種的的。我們就把這種微生物稱為典型種的“變種變種”。 例如,巨大芽孢桿菌是以巴氏例如,巨大芽孢桿菌是以巴氏18841884年原始報告為標年原始報告為標準。準。19531953年有人從土壤中分離到一株分解有機磷能力很強年有人從土壤中分離到一株分解有機磷能力很強的巨大芽孢桿菌,而且性狀穩(wěn)定,因此將它稱為巨大芽孢的巨大芽孢桿菌,而且性狀穩(wěn)定,因此將它稱為巨大芽孢桿菌變種,稱之為桿菌變種,稱之為巨大芽孢桿菌解磷變種巨大芽孢桿菌解磷變種

8、。3 3)亞種或小種()亞種或小種(subspeciessubspecies):在微生物學中,通常把在實驗室中所獲得的變在微生物學中,通常把在實驗室中所獲得的變異型菌株,稱之為亞種或小種。異型菌株,稱之為亞種或小種。 例如,例如,大腸桿菌野生型大腸桿菌野生型的一個菌株稱的一個菌株稱“ “ K K1212”,它不需要某種氨基酸。通過變異,可以從它不需要某種氨基酸。通過變異,可以從K K1212中獲得中獲得需要某種氨基酸的生化缺陷型菌株。那么該菌株就需要某種氨基酸的生化缺陷型菌株。那么該菌株就稱為稱為K K1212的亞種或小種。的亞種或小種。 4 4)型()型(typetype):在自然界中,同一

9、地區(qū)也可能有同一種微生物的在自然界中,同一地區(qū)也可能有同一種微生物的各種類型同時存在著。它們彼此之間的區(qū)別往往不象各種類型同時存在著。它們彼此之間的區(qū)別往往不象變種那樣顯著,一般往往表現(xiàn)在菌體的化學組分(抗變種那樣顯著,一般往往表現(xiàn)在菌體的化學組分(抗原等結構上)原等結構上) 例如例如傷寒桿菌傷寒桿菌應用噬菌體反應可分為應用噬菌體反應可分為2020多個型;多個型;結核分枝桿菌結核分枝桿菌依其寄主的不同,可分為人型、牛型和依其寄主的不同,可分為人型、牛型和禽型。禽型。型常用于變種以下的細分。型常用于變種以下的細分。 5 5)菌株或品系()菌株或品系(strainstrain):): 它是指來源不

10、同的同一個種的純培養(yǎng)物它是指來源不同的同一個種的純培養(yǎng)物。 由于世界上不存在兩個絕對相同的個體,因而由于世界上不存在兩個絕對相同的個體,因而從自然界中分離到的微生物純培養(yǎng)物,盡管它們同從自然界中分離到的微生物純培養(yǎng)物,盡管它們同屬一個種,但由于來源不同,總會表現(xiàn)出細微的差屬一個種,但由于來源不同,總會表現(xiàn)出細微的差異。異。為了表現(xiàn)出這些細微的差異和工作方便,我們?yōu)榱吮憩F(xiàn)出這些細微的差異和工作方便,我們就采用菌株或品系這個名稱來代表某個具體的微生就采用菌株或品系這個名稱來代表某個具體的微生物純培養(yǎng)物。這樣,從自然界中分離到的每一個微物純培養(yǎng)物。這樣,從自然界中分離到的每一個微生物純培養(yǎng)物都可以稱

11、為一個菌株或品系。生物純培養(yǎng)物都可以稱為一個菌株或品系。 一般地講,自然界中的一般地講,自然界中的“種種”應是有限的,但應是有限的,但菌株是無限的。菌株是無限的。 菌株的表示方法菌株的表示方法常在種名后面寫上編號、字母、地址或其它常在種名后面寫上編號、字母、地址或其它符號等。符號等。例如生產淀粉酶的枯草桿菌例如生產淀粉酶的枯草桿菌BF.7658BF.7658,生產生產蛋白酶的棲土曲霉蛋白酶的棲土曲霉3.9423.942等。在微生物研究工作等。在微生物研究工作中,有時雖然是相同的種但是中,有時雖然是相同的種但是由于所用的菌株不由于所用的菌株不同,其結果往往不完全同,其結果往往不完全一樣。因此,我

12、們在總結一樣。因此,我們在總結科研、生產的成果或撰寫論文時,保藏或索取菌科研、生產的成果或撰寫論文時,保藏或索取菌種時,通常種時,通常不但要寫出種名,而且要注明菌株號不但要寫出種名,而且要注明菌株號碼碼。類群(類群(group seriesgroup series)通常指屬以下幾個比較近似的種的集合。具體做法通常指屬以下幾個比較近似的種的集合。具體做法是選一些特征最為明顯的典型菌株,再把和它近似的菌是選一些特征最為明顯的典型菌株,再把和它近似的菌株放在一起歸為一個類群。株放在一起歸為一個類群。例如,抗生素的主要產生菌例如,抗生素的主要產生菌鏈霉菌屬,為了篩鏈霉菌屬,為了篩選新種的方便,把該屬中

13、的近似的種,歸納為選新種的方便,把該屬中的近似的種,歸納為1414個類群。個類群。又如,曲霉屬內,根據(jù)屬內近似的種,歸納為又如,曲霉屬內,根據(jù)屬內近似的種,歸納為1818個類群。個類群。有的時候,類群可用來表示兩種微生物和介于這兩有的時候,類群可用來表示兩種微生物和介于這兩種微生物之間的中間類型。例如大腸桿菌菌群就包括大種微生物之間的中間類型。例如大腸桿菌菌群就包括大腸桿菌、產氣桿菌以及介于它們之間的中間類型。腸桿菌、產氣桿菌以及介于它們之間的中間類型。二、微生物的命名規(guī)則二、微生物的命名規(guī)則 同一種微生物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常有不同的名稱,這就是俗名。俗名在局部地區(qū)可以使用,但不便于交流,容易

14、引起混亂。 學名(學名(scientific namescientific name):為在世界范圍內便于交流為在世界范圍內便于交流和開展工作,要求給每一種微生物取上一個為大家所公和開展工作,要求給每一種微生物取上一個為大家所公認的科學名稱,這就是認的科學名稱,這就是學名學名 。 命名規(guī)則命名規(guī)則采用生物學中一貫沿用的林奈(采用生物學中一貫沿用的林奈(LinnaeusLinnaeus)氏的氏的“雙名雙名法法”。這種國際命名法的一般規(guī)則如下:。這種國際命名法的一般規(guī)則如下:(1 1)每一種具有顯著區(qū)分的微生物,稱之為)每一種具有顯著區(qū)分的微生物,稱之為“種種”。(2 2)每一個種給一個名字每一個

15、種給一個名字。其學名通常是用。其學名通常是用2 2個拉丁詞個拉丁詞組成。例如組成。例如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桿菌)??莶菅挎邨U菌)。(3 3)第一個詞是屬名第一個詞是屬名,屬名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屬名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屬名。屬名是拉丁詞或希臘詞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所構成。它是一個是拉丁詞或希臘詞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所構成。它是一個名詞,用以表示該屬的主要特征。名詞,用以表示該屬的主要特征。例如芽孢桿菌(例如芽孢桿菌(BacillusBacillus)表示能形成芽孢的桿狀菌。表示能形成芽孢的桿狀菌。屬名有時可用人名或地名來表示。例如屬名有時

16、可用人名或地名來表示。例如Pasteurella Pasteurella pestis pestis ( (鼠疫巴斯德氏菌鼠疫巴斯德氏菌), ),志賀氏桿菌屬(志賀氏桿菌屬(S Shigellahigella)。)。屬名在屬名在上下文重復上下文重復出現(xiàn)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情況下,可以縮寫可以縮寫。例如。例如BacillusBacillus可用可用BacBac表示。表示。(4)學名的第二個詞為種名。種名是拉丁語中的種名是拉丁語中的形容詞形容詞,表示微生物的次要特征。,表示微生物的次要特征。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Stophylococcns aureusStophylococcns

17、aureus)中的中的aureusaureus是形容詞,意思是是形容詞,意思是“金黃色的金黃色的”。 種名也有用種名也有用人名或地名來表示的。例如巴氏芽孢桿菌(人名或地名來表示的。例如巴氏芽孢桿菌(Bacillus Bacillus pasteuriipasteurii),),保加利亞乳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teriurn Lactobacteriurn bulgaricusbulgaricus)。)。 種名首字母不大寫種名首字母不大寫。 學名在印刷時,要用斜體字表示學名在印刷時,要用斜體字表示,或者在正排字下,或者在正排字下面面加一條橫線加一條橫線表示。例如表示。例如Baci

18、llus subtilisBacillus subtilis或者或者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subtilis。 值得注意的是,在屬以上的名稱,例如門、綱、目、值得注意的是,在屬以上的名稱,例如門、綱、目、科等,其名稱第一個字母要科等,其名稱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大寫,而且不印成,而且不印成斜體字斜體字。(5 5)通常在種名的后面還跟著命名這個種的人的姓)通常在種名的后面還跟著命名這個種的人的姓以及命名時間。這是由于自然界中的種實在太多了,大家以及命名時間。這是由于自然界中的種實在太多了,大家都在命名,容易混淆誤解,所以要在正式的拉丁名稱之后都在命名,容易混淆誤解,所以要在

19、正式的拉丁名稱之后附上命名人的姓名和命名時間。附上命名人的姓名和命名時間。 例如例如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Hansen中第三個字中第三個字母就是命名者的姓。母就是命名者的姓。 如果對以前的命名有所改動,也有一定的規(guī)則。如果對以前的命名有所改動,也有一定的規(guī)則。例如例如: : 枯草芽孢桿菌,最早(枯草芽孢桿菌,最早(18381838年)由年)由EhrenbergEhrenberg描述,定名為描述,定名為“Vibrio subtillisVibrio subtillis( (枯草弧枯草弧菌菌) )Ehren

20、bergEhrenberg,1838”1838”。到了到了18721872年,年,CohnCohn認為弧認為弧狀不是它的特征,提出轉屬,但保留其種名,更名狀不是它的特征,提出轉屬,但保留其種名,更名為為“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Ehrenberg)CohnCohn1872”1872”。用括號把最初定名人保留下來,括用括號把最初定名人保留下來,括號外加上改名人的姓氏和改名時間,借以標明這個號外加上改名人的姓氏和改名時間,借以標明這個種的命名演變過程。種的命名演變過程。 在這里,有一點需要指出,種名后附加的人名,并非在這里,有一點需要

21、指出,種名后附加的人名,并非完全表示這個人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和研究這種微生物的,而是完全表示這個人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和研究這種微生物的,而是指該人首先給它定名。指該人首先給它定名。 命名人的命名人的姓一律用正體字印刷姓一律用正體字印刷。 綜上所述,微生物學名的格式如下:綜上所述,微生物學名的格式如下:學名學名= =屬名屬名+ +種名種名+(+(最初定名人最初定名人)+)+后來定名人后來定名人+ +命名時間命名時間 主要部分主要部分 次要部分(一般可省略)次要部分(一般可省略)(6 6)有時,)有時,“種種”還須區(qū)分成變種,就要在學名后面還須區(qū)分成變種,就要在學名后面附加拉丁詞表示之。例如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

22、種附加拉丁詞表示之。例如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Bacillus subtilis varBacillus subtilis varnigerniger)。)。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微生物的分類系統(tǒng)微生物的分類系統(tǒng)一、細菌的分類系統(tǒng)一、細菌的分類系統(tǒng) 細菌的分類系統(tǒng)很不統(tǒng)一。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和細菌的分類系統(tǒng)很不統(tǒng)一。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和有參考價值的分類系統(tǒng)有有參考價值的分類系統(tǒng)有3 3個:個:1 1、前蘇聯(lián)的克拉西里尼科夫著的細菌和放線菌的鑒、前蘇聯(lián)的克拉西里尼科夫著的細菌和放線菌的鑒定。定。2 2、法國的普雷沃(、法國的普雷沃(PervotPervot)著的細菌分類學。著的細菌分類學。3 3、美國

23、布瑞德(、美國布瑞德(R.S.BreadR.S.Bread)等人主持編寫的伯杰氏鑒等人主持編寫的伯杰氏鑒定細菌學手冊(定細菌學手冊(Bergeys Manual of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其中以伯杰氏鑒定細菌學手冊一書影響較大其中以伯杰氏鑒定細菌學手冊一書影響較大,第八版(第八版(19741974年)集中了年)集中了1414個國家的細菌學家參加了編個國家的細菌學家參加了編寫工作,內容豐富,描述詳盡,被許多國家的微生物學寫工作,內容豐富,描述詳盡,被許多國家的微生物學

24、工作者所采用?,F(xiàn)在第九版也已相繼出版。工作者所采用。現(xiàn)在第九版也已相繼出版。 伯杰氏鑒定細菌學手冊伯杰氏鑒定細菌學手冊先按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和能否進行光合作用等特征,將原核生物界 分為二門:藍色光合菌門和細菌門。藍色光合菌門只包括一類細菌。細菌門再依據(jù)形態(tài)、生理、生態(tài)等特征將它們分為19部分。各部分以下再分科、屬和種。科的劃分以形態(tài)為主,屬和種的劃分則以形態(tài)和生理生化特征為主,結合生態(tài)特征和細胞化學組分,特別是 DNA中的 GC堿基對含量百分比值為依據(jù),進行分類鑒定。 二、放線菌的分類系統(tǒng)二、放線菌的分類系統(tǒng)放線菌在國外比較有代表性的分類系統(tǒng)有兩個:1、前蘇聯(lián)的克拉西里尼科夫(1965)的分類系統(tǒng)

25、2、美國的瓦克斯曼(Waksma,1961)的分類系統(tǒng)。 在國內,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有關分類專家,吸收了瓦氏和克氏兩個分類系統(tǒng)的優(yōu)點,結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放線菌分科分屬檢索表”。其具體內容可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放線菌分類組編寫的鏈霉菌鑒定手冊一書。三、真菌的分類系統(tǒng)三、真菌的分類系統(tǒng) 近年來在真菌分類方面,趨向于采用Ainsworth and Bisbys的真菌學辭典(Dictionary of the Fungi, sixth edition, 1971)所介紹的分類系統(tǒng)。該分類系統(tǒng)認為真菌不屬于低等植物,而是屬于單獨成立的真菌界(Kingdom Fungi)。界以下分為粘

26、菌門(Myxomycoto)的和真菌門(Eumycota)。 真菌門再分為以下亞門:5個亞門: 1 1鞭毛菌亞門(鞭毛菌亞門(MastigomycotinaMastigomycotina) 營養(yǎng)體單細胞或沒有隔膜的菌絲體。孢子或配子,營養(yǎng)體單細胞或沒有隔膜的菌絲體。孢子或配子,其中之一是可游動的。根據(jù)鞭毛的數(shù)目和位置,下分其中之一是可游動的。根據(jù)鞭毛的數(shù)目和位置,下分3 3個綱:壺菌綱、絲壺菌綱和卵菌綱。個綱:壺菌綱、絲壺菌綱和卵菌綱。 2 2接合菌亞門接合菌亞門( (ZygomvcotinaZygomvcotina) 營養(yǎng)體是菌絲體;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沒有游營養(yǎng)體是菌絲體;有性繁殖形成接

27、合孢子。沒有游動孢子。根據(jù)生活習性或生態(tài)特征可分為動孢子。根據(jù)生活習性或生態(tài)特征可分為2 2個綱:接合個綱:接合菌綱和毛菌綱。菌綱和毛菌綱。 3 3子囊菌亞門(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Ascomycotina) 營養(yǎng)體是有隔膜的菌絲體,極少數(shù)是單細胞。有性營養(yǎng)體是有隔膜的菌絲體,極少數(shù)是單細胞。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根據(jù)是否形成子囊果和子囊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根據(jù)是否形成子囊果和子囊果的類型以及子囊的結構,分為果的類型以及子囊的結構,分為6 6個綱:半子囊菌綱、個綱:半子囊菌綱、不整子囊菌綱、核菌綱、盤菌綱、蟲囊菌綱和腔菌綱。不整子囊菌綱、核菌綱、盤菌綱、蟲囊菌綱和腔菌綱

28、。4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營養(yǎng)體是有隔膜的菌絲體。有性繁殖形成擔孢子。根據(jù)擔子果的有無以及開裂與否,分為3個綱:冬孢菌綱、層菌綱和腹菌綱。 5半知菌亞門(Deuteromycotina) 營養(yǎng)體是有隔膜的菌絲體或單細胞。只有無性繁殖階段,沒有或還沒有發(fā)現(xiàn)其有性繁殖階段。根據(jù)菌絲體有無、發(fā)育程度以及分生孢子產生的場所不同,分為3個綱:芽孢綱、絲孢菌綱和膠孢菌綱。關于酵母關于酵母雖然從系統(tǒng)分類上講,它是分屬于真菌的有關亞門中,雖然從系統(tǒng)分類上講,它是分屬于真菌的有關亞門中,但由于研究酵母的分類方法較研究一般絲狀真菌特殊,更但由于研究酵母的分類方法較研究一般絲狀真菌特殊,更多

29、地采用生理性狀,因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分類系統(tǒng)。多地采用生理性狀,因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分類系統(tǒng)。目前比較普遍采用的一種分類系統(tǒng)是羅德(目前比較普遍采用的一種分類系統(tǒng)是羅德(LodderLodder)的酵的酵母分類系統(tǒng)。母分類系統(tǒng)。在在19701970年出版的酵母的分類研究年出版的酵母的分類研究 一書中,記載一書中,記載了了3939個屬,個屬,372372個種。根據(jù)有無有性過程,能否形成子囊個種。根據(jù)有無有性過程,能否形成子囊孢子、擲孢子、擔孢子、冬孢子以及孢子的數(shù)目、特點、孢子、擲孢子、擔孢子、冬孢子以及孢子的數(shù)目、特點、形狀等特征,將這些屬種分別歸為四大類:形狀等特征,將這些屬種分別歸

30、為四大類: 第一類:能產生子囊孢子的酵母,歸入子囊菌綱的原第一類:能產生子囊孢子的酵母,歸入子囊菌綱的原子囊菌亞綱的內孢霉目的子囊菌亞綱的內孢霉目的3 3個科內。這個科內。這3 3個科是:內孢霉科、個科是:內孢霉科、酵母菌科和依精霉科。共酵母菌科和依精霉科。共2222個屬,個屬,179179個種個種。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微生物的鑒定微生物的鑒定 微生物的鑒定不僅是微生物分類學的一個重微生物的鑒定不僅是微生物分類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在具體工作中經常遇到的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在具體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例如在篩選菌種時,篩選出菌種以后,就問題。例如在篩選菌種時,篩選出菌種以后,就要給它鑒定取

31、名,這樣便于記載和交流。要給它鑒定取名,這樣便于記載和交流。一、菌種鑒定的條件一、菌種鑒定的條件鑒定菌種,至少要具備下面鑒定菌種,至少要具備下面3 3個條件:個條件: 1 1待鑒定的菌種一定是純種待鑒定的菌種一定是純種 如果菌種不純,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則是混合現(xiàn)象,這如果菌種不純,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則是混合現(xiàn)象,這樣自然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因此在鑒定之前,首先要將樣自然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因此在鑒定之前,首先要將菌種純化。菌種純化。 純化方法,一般有純化方法,一般有2 2種:平板劃線單菌落分離法和種:平板劃線單菌落分離法和單細胞分離法。前一種操作簡便,效果良好,適用范圍廣。單細胞分離法。前一種操作簡便

32、,效果良好,適用范圍廣。 2 2選一本比較好的鑒定手冊選一本比較好的鑒定手冊 鑒定時以此手冊為標準,開展鑒定工作。根據(jù)多數(shù)人的經驗,鑒定時以此手冊為標準,開展鑒定工作。根據(jù)多數(shù)人的經驗,我們認為在細菌鑒定方面,使用伯杰氏鑒定細菌學手冊一書我們認為在細菌鑒定方面,使用伯杰氏鑒定細菌學手冊一書較為合適。較為合適。 在具體鑒定時,可參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細菌分類組在具體鑒定時,可參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細菌分類組編著的一般細菌常用鑒定方法一書。編著的一般細菌常用鑒定方法一書。在放線菌鑒定方面,可以參看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編著的在放線菌鑒定方面,可以參看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編著的鏈霉菌鑒定手冊(鏈霉

33、菌鑒定手冊(19751975年)一書。年)一書。真菌的鑒定可參看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編著的常見與常用真菌的鑒定可參看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編著的常見與常用真菌(真菌(19731973年)一書。荷蘭羅德的酵母的分類研究年)一書。荷蘭羅德的酵母的分類研究(19701970年)一書,對酵母菌的分類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年)一書,對酵母菌的分類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3 3要有合適的鑒定方法要有合適的鑒定方法微生物種類繁多,特征各異,性狀有主次之分。因此,在鑒定某種微生物時,要選用合適的鑒定方法,確定主要的測試項目。例如,鑒定的微生物若是霉菌,則菌落形態(tài)觀察十分重要;若是酵母菌,有性繁殖的方式、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

34、中的糖的發(fā)酵和同化,硝酸鹽的同化就是主要指標。 二、菌種鑒定方法、菌種鑒定方法(一)傳統(tǒng)方法 在傳統(tǒng)的分類中,微生物的分類依據(jù),在傳統(tǒng)的分類中,微生物的分類依據(jù),主要是形態(tài)主要是形態(tài)特征、生理生化反應特征、生態(tài)學特征以及血清學反應、特征、生理生化反應特征、生態(tài)學特征以及血清學反應、對噬菌體的敏感性等。對噬菌體的敏感性等。在鑒定時,我們就把這些依據(jù),作在鑒定時,我們就把這些依據(jù),作為鑒定項目,進行一系列的觀察和鑒定工作。為鑒定項目,進行一系列的觀察和鑒定工作。 1 1形態(tài)學特征形態(tài)學特征(1)細胞形態(tài)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外形大小、形狀、排列等;細胞構造;革蘭氏染色反應;能否運動、鞭毛著生部位和數(shù)目

35、;有無芽孢和莢膜、芽孢的大小和位置;放線菌和真菌的繁殖器官的形狀、構造;孢予的數(shù)目、形狀、大小、顏色和表面特征等。 (2)用群體形態(tài)群體形態(tài)特征: a.在一定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菌落特征,包括外形、大小、光澤、粘稠度、透明度、邊緣、隆起情況、正反面顏色、質地、氣味、是否分泌水溶性色素等; b.在一定的斜面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菌苔特征,包括生長程度、形狀、邊緣、隆起、顏色等沒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上經穿刺接種后的生長情況; c.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生長情況,包括是否產生菌膜、均勻混濁、還是發(fā)生沉淀?有無氣泡、培養(yǎng)基的顏色等。如是酵母菌,還要注意是成醭狀、環(huán)狀還是島狀。 2 2生理生化反應特征生理生化反應特征(1) 利

36、用物質的能力 a. 對各種碳源利用的能力(能否以 CO2為唯一碳源、各種糖類的利用情況等) b. 對各種氮源的利用能力(能否固氮、硝酸鹽和銨鹽利用情況等) c. 能源的要求(光能還是化能、氧化無機物還是氧化有機物等) d. 對生長因子的要求(是否需要生長因子以及需要什么生長因子等)。 (2)代謝產物的特殊性 這方面的鑒定項目非常之多,例如是否產生H2S、吲哚、CO2、醇、有機酸、能否還原硝酸鹽、能否使牛奶凝固、凍化等等。(3)與溫度和氧氣的關系 測出適合某種微生物生長的溫度范圍以及它的最適溫度、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 對氧氣的關系,是看它好氧、微量好氧、兼性好氧、耐氧還是專性厭氧。 Catala

37、st test (觸酶試驗)正反應產氣泡 負反應不產氣泡Trypticase soy agar (pH 7.3)觸酶試驗Trypticase 15.0 Phytane 5.0 Sodium chloride 5.0Agar 15.0 P 370Methyl red test (甲基紅試驗)左 未接種中 正反應(紅色)右 負反應(黃色)(4.4-6.0變紅)試劑:甲基紅0.1g 95乙醇300ml 蒸餾水 200ml左 未接種中 正反應(紅色)右 負反應(黃色)MR-VP broth (pH 6.9)VP試驗試驗Peptone 7.0Dextrose 5.0Potassium phosphate

38、 5.0VP test (伏普試驗)Nitrate reduction test (硝酸鹽還原試驗)左1未接種左2加A, B試劑正反應右2加A, B試劑及鋅粉負反應右1加A, B試劑及鋅粉正反應Trypticase nitrate broth (pH 7.2)硝酸鹽還原試驗Trypticase 20.0 Disodium phosphate 2.0 Dextrose 1.0 Agar 1.0 Potassium nitrate 1.0Urease test (脲酶試驗) p378正反應 (紅色)負反應 (黃色) Urea broth尿酶試驗Urea broth concentrate 10.0

39、 ml(filter-sterilized solution)Sterile distilled water 90.0 mlNote: Aseptically add the urea broth concentrate to the sterilized and cooled distilled water. Under aseptic conditions, dispense 3-ml amounts into sterile tubes. Citrate utilization test (檸檬酸鹽利用)左 未接種中 正反應(藍色)右 負反應(綠色)Simmons citrate aga

40、r (pH6.9)檸檬酸鹽利用試驗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1.0Dipotassium phosphate 1.0Sodium chloride 5.0 Sodium citrate 2.0Magnesium sulfate 0.2 Agar 15.0 P368Brom thymol blue 0.08 正反應(黑色)負反應(黃色)SIM agar (pH 7.3)硫化氫試驗Peptone 30.0 Beef extract 3.0 Ferrous ammonium sulfate 0.2 Sodium thiosulfate 0.025Agar3.0 Hy

41、drogen sulfide test (硫化氫試驗)Litmus milk reactions (石蕊乳反應)左1未接種左2產酸, 石蕊還原 產氣, 凝乳右2堿性反應右1蛋白質分解Oxidast test (氧化酶試驗)正反應藍色負反應不變色Trypticase soy agar (pH 7.3)氧化酶試驗Trypticase 15.0 hytane 5.0 Sodium chloride 5.0Agar 15.03 3生態(tài)學特征生態(tài)學特征 生態(tài)學特征主要包括它與其它生物之間的關系(是寄生還是共生?寄主范圍以及致病的情況)、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pH情況、水分程度等)、滲透壓情況(是否耐高滲、

42、是否有嗜鹽性等)。 4 4血清學反應血清學反應很多細菌有十分相似的外表結構(如鞭毛)或有作用相同的酶(如乳酸桿菌屬內各種細菌都有乳酸脫氫酶)。雖然它們的蛋白質分子結構各異,但在普通技術下(如電子顯微鏡或生化反應),仍無法分辨它們。然而利用抗原與抗體的高度敏感特異性反應,就可用來鑒別相似的菌種,或對同種微生物分型。 它是用已知菌種、型或菌株制成抗血清,根據(jù)它是否與待鑒定的對象發(fā)生特異性的血清學反應來鑒定未知菌種、型或菌株。 該法常用于腸道菌、噬菌體和病毒的分類鑒定。利用此法,已將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等菌分成數(shù)十種菌型。 5 5生活史生活史 生物的個體在一生的生長繁殖過程中,經過細胞數(shù)目的變化和不

43、同的發(fā)育階段。這種過程對特定的生物來講,是重復循環(huán)的,常稱為該種生物的生活周期或生活史(life history,life cycle)。 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史。在分類鑒定中,生活史有時也是一項指標。例如粘細菌就是以它的生活史作為分類鑒定的依據(jù)的。 6 6對噬菌體的敏感性對噬菌體的敏感性 與血清學反應相似,各種噬菌體有其嚴格的寄主范圍。利用這一特性,可以用某一已知的特異性噬菌體鑒定其相應的寄主,反之亦然。 (二)新技術新方法(二)新技術新方法 1數(shù)值分類法 與傳統(tǒng)分類法相反,利用電子計算機的數(shù)值分類方法是用菌株間的總相似性來歸類的,它與傳統(tǒng)的分類方法的主要差別在于所采用的原則方面。傳統(tǒng)的分

44、類方法對特征的處理有主次之分,列出雙歧式檢索表。數(shù)值分類對特征的處理是以“等重要原則”來衡量的, 即對所有的分類性狀不分主次一律同等地看待,歸群時通常以“單連鎖比較”(即菌株兩兩進行相比),求其相似值而進行歸類。應用此法時,為了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必須測定很多的特征,一般50-6O個,多的在100個以上的性狀。這樣在整理結果時,工作量極大,而且每兩菌株間的總相似值還需一一進行比較,所以必須借助于電子計算機才行。 這種方法得到的結果同傳統(tǒng)分類法得到的結果基本上相一致。2. 2. 分子和遺傳的分類法分子和遺傳的分類法(1)(1)DNADNA中的堿基組成中的堿基組成同種同種MM的的DNADNA一定有著相同的堿基組分。相反一定有著相同的堿基組分。相反, ,表型相表型相似而遺傳物質不同的微生物一定有不同的堿基組分。親緣似而遺傳物質不同的微生物一定有不同的堿基組分。親緣關系越遠的種關系越遠的種, ,其堿基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