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項目項目9 9 掌握國民收入的核算理論掌握國民收入的核算理論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核算體系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總量國民收入循環(huán)模型及恒等式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五個基本總量及其相互關系實際GDP與名義GDP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兩部門循環(huán)模型及恒等式三部門循環(huán)模型及恒等式四部門循環(huán)模型及恒等式【知識結構圖】【知識結構圖】知識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國內生產總值及相關總量的概念2、熟悉核算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方法3、理解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區(qū)別4、理解掌握國民收入循環(huán)模型及恒等式能力目標:能力目標:1、初步建立起學生分析經濟問題的宏觀思維能力2、培養(yǎng)學生通過假設
2、簡化經濟問題的分析技巧任務一 衡量國民收入的主要總量指標國民收入國民收入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經濟活動業(yè)績的數(shù)量指標。具體說,它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投入生產資源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及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個數(shù)量指標。9.1 GDP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個國家的國土范圍內,本國和外國居民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要理解這個概念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最終產品的價值都是用貨幣加以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最終產品的價值都是用貨幣加以衡量的。衡量的。(2)GDP測度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價值不計入測度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價值不計入GDP,
3、否,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如:棉花、紗、布、制衣廠)則會造成重復計算。(如:棉花、紗、布、制衣廠)(3)GDP是一定時期內(往往為一年)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是一定時期內(往往為一年)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終產品價值終產品價值 。(4)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家務勞動、自給自足生產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家務勞動、自給自足生產等非等非 市場活動不計入市場活動不計入GDP中。中。1、 NNP國內生產凈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DP)是指一個國
4、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新增加的產值,即從國民生產總值(GNP)中扣除資本消耗(折舊)以后的價值。它表示的是能夠用于消費、追加固定資產及儲備的產品和服務的總量。 9.1.1從國內生產總值到個人可支配收入它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qū)別在于:前者不包括折舊,而后者包括折舊。用公式表示就是:國內生產凈值(NNP)國內生產總值 折舊 國內生產凈值(NDP)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本國居民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即從國內生產總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的資本消耗(折舊)后的價值。用公式表示為: NDP國內生產總值 折舊 9.1.2NI、PI與DI1 NI國民收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國民收入泛指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等國民
5、收入核算的各個總量指標。狹義的國民收入就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所有生產要素的報酬之和。 國民收入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凈值(NNP) 轉移支付 間接稅 + 政府補貼 2 PI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個人從各種來源所得到的收入的總額。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個人收入(PI)=國民收入(NI)(未分配利潤+所得稅+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政府對個人的轉移支付 3 DI 個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I)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所有個人實際得到的、可用于消費和儲蓄的收入。它是對國民生產總值作了一系列扣除之后,加上政府對個人的轉移支付而得到的。
6、DP = PI-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非稅收性支付非稅收性支付五個基本總量的關系 國民內生產總值(GDP)減:資本消耗(折舊)等于:國內生產凈值(NNP)減:間接稅 企業(yè)未分配利潤 企業(yè)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加:對個人的轉移支付等于:個人收入(PI)減:個人所得稅和非稅支出等于:個人可支配收入(PDI)GDP 折舊折舊 NDP間接間接稅稅 NI PIPI= =NINI- -公司未公司未分配利分配利潤潤- -公司公司所得稅所得稅- -社會保社會保險稅險稅( (費費)+)+政政府轉移府轉移支付支付+ +國國債利息債利息個人個人所得所得稅及稅及非稅非稅收性收性支付支付 PDI 國民生產總值可分為GDP與
7、GNPGNP國民生產總值(GNP),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國民在國內、國外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從概念上講,GNP和GDP都是指一個國家一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但它們所指“國家”的含義有所不同。GNP所說的“一國”指一國國民,即只要是該國公民,無論在什么地方創(chuàng)造的最終產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都應計入。GDP所說的“一國”指一國境內,即只要是在該國領土上,無論哪國人創(chuàng)造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都應計入。 GDP和GNP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可以用以下公式來表示: GNP=GDP+本國公民在國外創(chuàng)造的價值總和-外國公民在本國創(chuàng)造的價值總和 任務二 國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在國
8、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計算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指標。所以,我們以GDP的核算為例介紹國民收入核算的三種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和增殖法。下面一一介紹: 9.2.1 支出法與實例分析1支出法支出法是根據(jù)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方法??傊С鍪侵冈谝欢〞r期內一國經濟在購買最終產品上的支出總額。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或被當期售出,或未被售出,未被售出的最終產品總額作為存貨計入投資支出,所以,總支出等于國內生產總值??傊С龅扔趪鴥壬a總值??梢杂孟率接嬎銍鴥壬a總值:國內生產總值(GDP)= P1 Q1 + P2 Q2 + Pn Qn 按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主要有四大部分:消費支出(
9、C) 投資支出(I) 政府采購(G)凈出口(XM) 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存貨投資存貨投資企業(yè)掌握的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企業(yè)掌握的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 2、投資(、投資(I)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包括廠房、住宅、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包括廠房、住宅、機械設備及存貨機械設備及存貨)的支出。的支出。 3、政府購買(、政府購買(G)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國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國防、筑路、建校)。轉移支付不計入、公債利息不計入。防、筑路、建校)。轉移支付不計入、公債利息不計入。4、凈出口(、凈出口(XM)出口(出口(X) 進口(進口(M)投資投資存貨投資存貨投資
10、重置投資重置投資凈投資凈投資 1、消費(、消費(C)是指居民個人消費支出,包括購買耐用消費品、是指居民個人消費支出,包括購買耐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和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內。非耐用消費品和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內。用公式表示就是:GDP=C+I+G+(XM) 2 實例分析年份 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投資凈出口199018319.511365.26444.0510.3199121280.413145.97517.0617.5199225863.715952.19636.0275.619934500.720182.114998.0-679.4199446690.726796.0
11、19260.6634.1199558510.533635.023887.0998.5199668330.440003.926867.21459.3199774894.243579.428457.62857.2199879003.346405.929545.93051.5199982673.149722.730701.62248.8200089112.554617.232255.02240.3在該表中,由于政府采購為零,所以國內生產總值等于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之和。例如,200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等于相應年份的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之和,即89112.5=54617.2+32255.0+2240.3 9
12、.2.2 收入法與實例分析1 收入法是從收入的角度出發(fā),將投入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所取得的各種收入加總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因此又稱要素收入法。 工資、利息和租金等這些生產要素的報酬。工資、利息和租金等這些生產要素的報酬。非公司企業(yè)主收入,如醫(yī)生、律師、農民和小店鋪主的收入。非公司企業(yè)主收入,如醫(yī)生、律師、農民和小店鋪主的收入。公司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股東紅利及公司未公司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股東紅利及公司未 分配利潤等。分配利潤等。企業(yè)轉移支付及企業(yè)間接稅。企業(yè)轉移支付及企業(yè)間接稅。資本折舊資本折舊國民總收入國民總收入=工資工資+利息利息+利潤利潤+租金租金+間
13、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折舊折舊GDP上述各項之和即為國內生產總值,用公式表示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非企業(yè)主收入+間接稅+企業(yè)轉移支付+折舊 2 實例分析1工資或其他雇員補貼4427凈利息425個人的租金收入1464企業(yè)間接稅,調整和統(tǒng)計誤差5535折舊8306非公司企業(yè)收入5207稅前公司利潤736股息305未分配利潤202公司所得稅229國內生產總值7636在表中,按照收入法計算國民生產總值,就是將表中的工資或其他雇員補貼、凈利息、個人的租金收入、企業(yè)間接稅,調整和統(tǒng)計誤差、折舊、非公司企業(yè)收入、稅前公司利潤這些項目加總求和。其中:稅前利潤是股息、未分
14、配利潤和公司所得稅這三者之和。9.2.3 增加值法它是根據(jù)生產過程各個階段上產品的增值或貢獻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方法。在一國經濟中,許多行業(yè)專門生產中間產品,不同生產階段上企業(yè)間中間產品的銷售,往往會產生重復計算,這樣計算的企業(yè)產品的市場價值會遠大于當期的國內生產總值。為了避免重復計算,經濟學家提出只計算增值部分的算法。一個企業(yè)產品的增值是該企業(yè)銷售收入與其中間產品價值之間的差額。所有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增值的總額等于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值法以生產的總成果(即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為出發(fā)點,從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的價值,得到增加值;各個部門的增加值之和便是GDP。所以,又稱為生產法或部門法。
15、2 實例分析:用增值法按部門計算的GDP (國內生產總值)3256.5農業(yè) 72.7采礦業(yè) 112.4建筑業(yè) 130.7制造業(yè) 685.2交通和公用事業(yè) 306.8批發(fā)和零售商業(yè) 536.2金融、保險和不動產 542.5勞務 477.5政府 392.1統(tǒng)計誤差 5根據(jù)增加值法,我們知道,國內生產總值是所有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增值的總和。在實際計算中,通常把經濟中的企業(yè)按部門分類,加總各個部門的增值,得到國內生產總值。在表中 ,GDP就等于農業(yè)、采礦業(yè)、建筑業(yè)、交通和公用事業(yè)、批發(fā)和零售商業(yè)、金融保險和不動產、勞務、政府這些部門增加值之和。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加值法實際上是從國民經濟運行的不同角度來計
16、算國內生產總值。從支出的角度看,它等于最終用于消費、投資、庫存增加、政府采購和凈出口的總和;從收入的角度看,它是各部門中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非企業(yè)主收入、間接稅、企業(yè)轉移支付、折舊等項的價值之和;從增值的角度看,它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之和。收入法產出法工資和薪金20000生產出成品(紗)200000利息15000減:購買原料棉花150000租金5000利潤10000總收入50000產出(增值)50000 一個假設的紡紗廠年產出和收入報表返回任務三 國民收入的流轉及其恒等式上一節(jié)我們介紹了三種核算國民收入的方法,從理論上說,這三種方法代表著不同的概念,即總產出和總收入描述的是社會對最終產
17、品和服務的總供給,總支出描述的是社會對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需求情況。但從數(shù)量上講,這三種方法在扣除誤差后應該相等。因此,從不同的國民收入核算方法中可以得到這樣一個恒等式:總需求(AD)總供給(AS) 這一恒等關系在宏觀經濟學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從該恒等式出發(fā),通過對國民收入流轉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到很多恒等關系。下面我們從最簡單的兩部門國民收入流轉模型出發(fā),進而研究三部門和四部門國民收入流轉情況。9.3.1 兩部門國民收入流轉及其恒等式在兩部門國民收入流轉模型中,只包括了企業(yè)和家庭這兩個部門,經濟中沒有政府和對外貿易的參與。基本決策單位只有兩個:家庭和企業(yè)。 家庭單位和企業(yè)單位以市場為媒體,在經濟上
18、形成了雙方之間的聯(lián)系,如下圖: 1.兩部門經濟流量循環(huán)模型及恒等關系 國民收入從支出角度國民收入從支出角度Y=C+IY=C+I 國民收入從收入角度國民收入從收入角度Y=C+SY=C+SIS提供商品提供商品購買產品購買產品廠商廠商家庭家庭支付支付報酬報酬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漏出漏出儲蓄儲蓄注入注入投資投資要素市場要素市場產品市場產品市場提供生產要素提供生產要素從上圖可以看出,此時整個經濟處于一個均衡循環(huán)狀態(tài),生產要素市場中的要素收入等于國民收入,與最終產品及勞務市場中的總支出完全相等,只是收入和支出的流動方向正好相反。 從總需求(總支出)方面看,兩部門經濟的總需求等于消費需求加投資需求,即Y=C+I
19、 從收入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就等于總收入??偸杖氲囊徊糠钟糜谙M,剩下的用于儲蓄,即 Y=C+S 在兩部門經濟中,只有總需求等于總供給,最終產品市場上的全部產品才能出清,所以有 C+I C+S兩邊消去C,得到I=S 這就是兩部門經濟中的投資儲蓄恒等式。這一等式表明:無論經濟體的運行現(xiàn)狀如何(是否均衡、是否通脹),在經濟總體中都存在未用于購買消費品的收入總量(儲蓄)等于經濟體中可用于投資的最終產品的總量。 9.3.2 三部門國民收入流轉及其恒等式在兩部門經濟的基礎上引進政府部門后就構成三部門經濟。在這種經濟中,政府的經濟活動體現(xiàn)在:一方面,政府通過向居民和廠商征稅形成政府收入T;另一方面,政府采
20、取購買商品和勞務,以及對居民和企業(yè)的轉移支付等方式形成政府支出G。 2.三部門經濟循環(huán)模型及恒等關系提供商品提供商品購買產品購買產品廠商廠商家庭家庭支付報酬支付報酬金融市場金融市場儲儲蓄蓄投投資資要素市場要素市場產品市場產品市場提供生產要素提供生產要素政政 府府轉轉移移支支付付政政府府購購買買征稅征稅征稅征稅 國民收入從支出角度Y=C+I+G 國民收入從收入角度Y=C+S+TIGST從支出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等于消費、投資以及政府支出的總和,即Y=C+I+G從收入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由下式成立:Y=C+S+TN 把兩式結合起來就有:C+I+GC+S+TN即:I+G=S+ TN則I=S +(
21、TNG) 9.3.3 四部門國民收入流轉及其恒等式在三部門經濟的基礎上加入國外部門就構成四部門經濟,這樣就更接近于實際的經濟結構。在四部門經濟中,總供給除了家庭、政府外,還有國外的供給,即進口M;總需求中,除了家庭的消費需求C、廠商的投資需求I和政府的需求G外,還包括國外的需求,即出口X。3.四部門經濟循環(huán)模型及恒等關系 廠商廠商家庭家庭支付報酬支付報酬消費支出消費支出金融市場金融市場儲儲蓄蓄投投資資政府政府征稅征稅征征稅稅國外國外轉轉移移支支付付政府購買政府購買進進口口出出口口進口進口關稅關稅 從總供給的角度Y=AS=C+S+T+M 從總需求的角度Y=AD=C+I+G +XIGXSTM總供給
22、和總需求相等意味著下面的等式成立:C+S+ T +M=C+I+G+X 兩邊消去C后,得S+ T +M= I+G+X 上式的左端為國民收入的漏出量,右端為國民收入的注入量,該式表明在四部門結構經濟中,國民收入流轉的均衡條件是:國民收入的注入量與漏出量必須相等。9名義GDP和實際GDP名義GDP是指在一年內該國境內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與勞務的數(shù)量按當年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市場價值。實際GDP是指在一年內該國境內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與勞務按不變價格(某一基年的市場價格)計算得出的市場價值。實際GDP=名義GDP/GDP價格指數(shù)2000年名義GDP2012年名義GDP 2012年實際GDP香蕉15萬單位
23、1美元=15萬美元20萬單位1.5美元=30萬美元20萬單位1美元=20萬美元上衣5萬單位40美元=200萬美元6萬單位50美元=300萬美元6萬單位40美元=240萬美元合計215萬美元3302609.4 國民收入核算的調整及其局限性國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各種缺陷越來越受到經濟學家的重視,許多經濟學家力圖提出糾正或調整這些缺陷的新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托賓和威廉 諾德豪斯曾共同在成長論過時了嗎?一文提 出 了經濟福利尺度(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簡稱MEW)概念,并運用這一念對國內生產總值進行修正。爾后,新古典綜合學派的薩繆爾森(P.A.S
24、amuelson)提出了意義更為確切的經濟凈福利(Net Economic Welfare,簡稱 NEW )的概念來修正國內生產總值。 9.4.1國民收入核算的調整經濟學家們是從以下幾方面對國內生產總值進行修正的: (1)加入無償家務勞動的價值 (2)加入日常生活中物物交換活動和自給性服務活動所產生的價值 (3)加入閑暇的價值 (4)扣除不能直接對改善生活做出貢獻的產品或服務支出 (5)扣除對福利有負作用的項目 9.4.2 GDP的局限性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以GDP來衡量國民經濟總產出水平,衡量經濟發(fā)展程度,衡量生活水平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是有缺陷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1 GDP不能反映出大量的
25、非市場的經濟活動 2 GDP不能很好的衡量精神收入3 GDP不能反映經濟發(fā)展對環(huán)境和資源所造成的負面影響4 GDP不能全面反映人們的福利狀況5 GDP不能準確地反映產品質量的改進 2.4.3綠色GDP正如上述提到的,GDP只反映了一國經濟活動總體水平的部分情況,而沒有反映出經濟發(fā)展對資源和環(huán)境的影響,容易過高估計經濟規(guī)模和經濟增長水平。為此聯(lián)合國提出了綠色GDP的概念,要求把環(huán)境改善等因素考慮到經濟發(fā)展中來。1年,聯(lián)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統(tǒng)計處在修改后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首次提出這一新的統(tǒng)計概念。 綠色GDP是在傳統(tǒng)GDP概念的基礎上,考慮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等因素后得出的新GDP數(shù)值,反映一國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綜合福利水平,也被稱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國內生產總值,它是對傳統(tǒng)GDP的補充和完善,是衡量一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重要指標。所謂綠色GDP就是指用以衡量各國扣除自然資產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云浮市云城區(qū)招聘教育人才筆試真題
- 2024年南昌職業(yè)大學輔導員考試真題
- 法學概論學習方法與技巧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西安市第一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
- 加強行業(yè)分析能力的行動計劃
- 廣東省深圳市羅芳中學2025年八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明確目標客戶群的識別計劃
- 數(shù)據(jù)可視化技術的應用前景試題及答案
- 賦能團隊領導力提升計劃
- 豐富校園經歷的實習社活動計劃
- DB62∕T 3176-2019 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墻體保溫系統(tǒng)應用技術規(guī)程
- WDM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指南
- 電子商務客戶服務5套綜合測試題帶答案
- 微觀經濟學課件第二章(高鴻業(yè))
- 實測實量方案交底
- 醫(yī)院科室6S管理制度
- 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12021病歷書寫規(guī)范試題.doc
-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年度進展報告》
- 電廠保安人員管理制度
- ge核磁共振機房專用精密空調機技術要求
- 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個別差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