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怎么辦 中醫(yī)3種方法止瀉去痛_第1頁
腹瀉怎么辦 中醫(yī)3種方法止瀉去痛_第2頁
腹瀉怎么辦 中醫(yī)3種方法止瀉去痛_第3頁
腹瀉怎么辦 中醫(yī)3種方法止瀉去痛_第4頁
腹瀉怎么辦 中醫(yī)3種方法止瀉去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腹瀉怎么辦 中醫(yī)3種方法止瀉去痛 腹瀉是一種常見病癥,許多人都曾經受過,同時也困擾著許多的人,許多人會選擇止瀉藥來解決,然而這種方法并不能治本!那么你知道腹瀉怎么辦么?腹瀉的緣由有哪些?同時又有哪些食物可以防止腹瀉呢?帶著這些問題,抓緊去下文查找答案吧! 腹瀉怎么辦 3方治療腹瀉 1.成藥自療法 (1)脾腎雙補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于脾腎虛寒者。 (2)補脾益腸丸,每次6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于脾氣虛者。 (3)逍遙丸,每次9克,每日3次,濕水吞服。用于肝旺克脾者。 2.驗方自療法 (1)厚樸、五味子、石榴皮、烏梅、黃芪各10克,雞內金5克。每日一帖,分2次煎服。 (2)

2、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實10克、甘草6克、法半夏15克、陳皮12克、茯苓3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于大便秘結與泄瀉交替消失、夾帶粘液多者。 (3)赤石脂、禹余糧、浮小麥、大棗各30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于精神緊急、心情感動即瀉者。 3.外治自療法 (1)腹部按摩。用手掌魚際從腹部外圍左下方開頭,按逆時針方向漸漸推揉至右下腹,約6分鐘。再在臍周、臍下揉摩6分鐘,最好產生熱感。每日數次。 (2)轉腰腹。雙手叉腰,兩腳分開同肩寬,兩膝微屈,臀部作前左后右的逆時針轉動(俗稱扭屁股),每日多次。 (3)按揉穴位。重力按揉天樞穴,足三里穴。每穴5分鐘左右。 天樞穴:在肚臍兩邊2

3、寸處。呈三里穴:在外膝眼下4橫指,脛骨外一橫指處。 (4)獨頭蒜1個,生姜3片搗爛敷于臍上,膠布固定,每晚調換。 (5)等量補骨脂、吳萸、肉豆莞、附子、五靈脂、五味子、白芍、烏藥、炒蒲黃、罌栗殼,研粉裝肚兜內,護住腹部,每2周更換。 中藥治腹瀉食療法: 腹瀉是一種癥狀。中醫(yī)認為脾胃虛寒則完谷不化;食生冷或遇寒則泄瀉;脾腎陽虛則納后脘脹,瀉下清稀或作五更瀉;油膩冷食也可導致泄瀉。夏秋之際,痢疾桿菌引起腸道感染可致腹痛腹瀉。阿米巴原蟲也可引起腹瀉。其臨床表現(xiàn)為:一般指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溏薄,水瀉或完谷不化,甚或帶有膿血,腹痛,不思飲食,倦怠。若由于多種疾病引起,癥狀有所不同,而腹瀉在l天內次數多至

4、78次,10次或10次以上則為其共同點。下述驗方有時可獲意外療效。 l、楊梅果:楊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吃3枚,或飲楊梅汁半杯。楊梅消食止嘔,和五臟,滌腸胃。該招能治痧氣和腹痛吐瀉。 2、荔枝干:荔枝干25g,大棗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氣,散滯去濕寒。此術可治脾虛泄瀉。 3、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紅糖適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澀腸止血,殺菌驅蟲。本方專治久瀉久痢,腸風下血。 4、山藥山楂:鮮山楂肉、山藥等份,加適量白糖,調勻蒸熟,冷后壓薄餅食。山楂補脾,消積食.活血破瘀,止瀉。該方能治小兒疳瀉和脾虛久瀉。 5、豬腎:豬腎l具切開,摻骨碎補末,煨熟食之。豬腎理腎氣,消積滯,骨碎補6

5、、豬肚山藥粥:豬肚、大米、山藥各適量。豬肚洗凈切片,與大米、山藥煮粥,加鹽、姜調味服食。豬肚補中益氣,山藥健脾胃。本方專治滑泄。 7、黃牛肉湯:黃牛肉,由姜、鹽調味,煮湯適量常服。黃牛肉補脾胃,療百損,能治脾虛久瀉。 8、赤小豆:赤小豆適量,煮至將熟,加入鵪鶉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湯。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瀉,鵪鵓蛋補益氣血,對一些過敏食物引起的腹瀉有抑制作用。 9、鵪鶉:鵪鶉1只,去毛及內臟洗凈,赤小豆50g,生姜數片,煮熟食用。鵪鶉清利濕熱,本招專治濕熱類腹瀉。 10、豆腐:豆腐適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氣和胃,清熱解毒,能治腹瀉。 11、黃瓜鮮葉:黃瓜鮮葉適量,切碎調醋煎雞蛋。黃瓜葉可

6、清熱鎮(zhèn)痛。醋殺菌治心腹痛,此方可治腹瀉。 12、蕎麥面:蕎麥面適量做飯吃,連吃4天。蕎麥寬腸降氣,治積滯,消腫痛。本法專治腹瀉。 腹瀉的緣由 季節(jié)因素:由于季節(jié)高溫多雨的季節(jié)變化,為細菌、病毒供應了一個很好的滋生環(huán)境,在日常生活中不留意的就很簡單感染,外傷的感染、疾病的傳播等都會引發(fā)腹瀉。 消化不良:春秋季節(jié)剛剛回暖,飲食無規(guī)律、進食過多、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動力不足導致食物在胃內滯留,引起腹脹、腹瀉、惡心、嘔吐、返酸、燒心、噯氣等癥狀。 食物中毒:由于患者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攝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特點是患者消失嘔吐、腹瀉、腹痛、發(fā)熱等急性胃腸道癥狀。

7、 腸道疾病:如慢性細菌性疾病、腸結核、吸血蟲病、難辨梭狀芽胞桿菌腸炎、大腸癌、淋巴瘤、類癌綜合癥、炎癥性腸病、尿毒性腸病、膠原性腸炎等病癥。 腸對脂肪汲取不良:本類腹瀉糞便呈淡黃色或灰色,油膩糊狀,氣味惡臭。 慢性腹瀉的緣由有哪些: 1、潰瘍性結腸炎: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可急可緩,癥狀輕重不等,腹瀉系在炎癥刺激下,腸蠕動增加及腸腔內水、鈉汲取障礙所致。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數頻繁,糞便多為糊狀,混有黏液、膿血。 2、大腸癌:大腸癌多數發(fā)生在中年以后,位于左側結腸者常為環(huán)狀生長,伴有排便習慣轉變。當腫瘤有糜爛、潰瘍、壞死時,可表現(xiàn)為腹瀉、血便和里急后重,尤其是腫瘤位于直腸

8、者,主要表現(xiàn)為血便、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暢和里急后重。 3、糖尿?。禾悄虿∫鸬母篂a與其導致的胃腸道植物神經病變有關。腹瀉呈頑固性、間歇性,發(fā)作時間可為幾天至幾周;間歇期可為數周至數月,腹瀉晝夜均可發(fā)生,約5%的腹瀉病人同時有脂肪瀉。 4、肝癌:以腹瀉為首發(fā)癥狀的肝癌并不少見。肝癌患者的肝臟解毒功能下降,腸黏膜在有害化學物質的刺激下產生腸毒素,促使肥大細胞增殖,釋放組織胺,使腸黏膜變性水腫,通透性增加,對水分的重汲取削減,致大量水分排入腸腔引些腹瀉。 5、克隆病:又稱節(jié)段性腸炎,發(fā)病年齡主要在20-40歲,起病緩慢,以腹痛、腹瀉開頭,漸漸加重,大便稀或水樣,常無膿血。病變腸段的炎癥、蠕動增加及繼發(fā)腸道汲取不良是引起腹瀉的主要緣由。多為間歇性發(fā)作,病程后期呈持續(xù)性。 6、甲亢:甲狀腺機能亢進癥患者由于腸道蠕動快,消化汲取不良而消失大便頻繁甚至腹瀉,大便一般呈糊狀,含較多未消化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