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三專題《報任安書》學案 練習2_第1頁
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三專題《報任安書》學案 練習2_第2頁
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三專題《報任安書》學案 練習2_第3頁
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三專題《報任安書》學案 練習2_第4頁
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三專題《報任安書》學案 練習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報任安書學案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的行文特點: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結(jié),迂回曲折,但又脈絡(luò)清晰。      2體會文中表現(xiàn)出的作者身受極辱后憂愁幽思、激憤慷慨的情感。      3學習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生死觀。      學習重難點      1把握課文內(nèi)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點。      2通過具體句段,揣摩體會作者遭受

2、奇恥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書雪恥的頑強意志。     一、 預(yù)習提示:     1體裁解說:“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就是“書信”的意思。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說明是寫給誰的信,信題多為“報書”“答書”“與書”“上書”“寄書”等,例如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與朱元思書(吳均)、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等等。      2寫作背景:報任安書是司馬遷給朋友任安的一封復信。司馬遷因李陵之禍(對此稍作解釋),被捕下獄,慘遭宮刑。出獄后,任中書令;表面上看,這是宮中的機要職務(wù),實際上卻是以一個宦者的身份在內(nèi)廷侍候

3、,為一般士大夫所鄙視。在這期間,任安寫信給他,希望他利用中書令的地位“推賢進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訓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深刻認識,司馬遷覺得實在難以按任安的話去做,所以一直沒有復信。后來,任安以重罪入獄,司馬遷擔心任安一旦被處死,就會永遠失去給他回信的機會,使他抱憾終生,同時自己也無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積憤,于是寫下了這篇報任安書。     二、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對照注釋,誦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除了課文注釋外,每段需要解決的重點詞句有:   

4、;   第1段:再、務(wù)、流俗,表謙稱和敬稱的詞語(牛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戲弄、特、勉勵      第3段:各個典故含義,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無能之詞、考、綜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無乃乎、不信      2.內(nèi)容與形式梳理。思考:從課題和背景介紹看,這是一封復信,其回復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樣具體展開的呢?   &#

5、160;  提示: 此文線索脈絡(luò)十分清晰,大意是講“刑余之人”難以“推賢進士”,唯有隱忍茍活,著書以償前辱之債。具體梳理如下:      復信目的:對任安“推賢進士”的期望“略陳固陋”。(第1段)      復信內(nèi)容:地位低下(主上所戲弄,流俗之所輕),身遭極辱,不能勝任。(第2段)      效古之賢人忍辱負重,退而著書,“思垂空文以自見”。(第3、4段)      再次表現(xiàn)自己無可比擬的憂憤處境,點明自己有負囑托的原因。(

6、第5段)      三、具體研讀,突破重難點。      1.研習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內(nèi)容:復信是要為自己無法“推賢進士”“略陳固陋”。      2.研習第2段:此段在內(nèi)容上有幾個層次?與無法“推賢進士”有何關(guān)系?      明確:兩個層次。一是說自己史官地位低微,“為流俗之所輕”,與“螻蟻”無異;一是說自己身受極辱,如虎陷“檻阱”,“積威約之漸也”

7、。下獄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慘痛的打擊,側(cè)面說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賤的地位,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賢進士”的任務(wù)的原因。      3.研習第3、4段:兩段文字上的聯(lián)系是什么?內(nèi)容上似與“推賢進士”無關(guān),為什么要這樣寫?      明確:第3段寫古代“倜儻非常之人”受辱處困,退而著書,“思垂空文以自見”。第4段寫仿效古之賢人,“就極刑而無慍色”,著史記以“償前辱之責”。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樣和力量,兩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負重的原因。這似與回復內(nèi)容無關(guān),實際上有著合理的邏輯關(guān)系:一者,

8、上段已經(jīng)敘述了自己所受的極辱,自然會讓人想到他何以能“茍活”,在第4段對此作了回答,是因為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對好友(也只能對好友)傾吐個人情懷是極為正常的,所以作者說“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4.研習第5段:此段在結(jié)構(gòu)上有何作用?      明確:此段在內(nèi)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慘處境上,描寫自己“腸一日而九,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的無限痛苦和寂寞,從而回應(yīng)第1段,結(jié)構(gòu)十分嚴密。    

9、; 小結(jié):全文呈現(xiàn)出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賢進士”數(shù)語,圍繞一個“辱”字,訴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難以形容的苦痛,表現(xiàn)了自己發(fā)憤著書、雪恥傳名的頑強意志。      四、欣賞品味。     1.自選語段來閱讀,體會作者的憂憤情感,然后討論交流。      明確(以第2段為例):      第2段:作者著力表現(xiàn)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寫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戲弄”幾句來表現(xiàn)其低下,進而使用一組假設(shè)關(guān)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誅

10、,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來突出其低賤。寫自己遭受的屈辱,列舉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對比,更顯“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淺入深依次排開,恥辱感逐次加強,最后點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這樣寫來,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慘處境和由此產(chǎn)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2欣賞品味。      主要通過品讀課文來領(lǐng)會其文辭流暢優(yōu)美,與思想感情的表達配合無間的特點。比如,作者特別善于運用排比和對偶手法來抒情,課文第2段寫“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寫古代賢人被辱

11、著書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對偶手法,表達情感一氣貫下,酣暢淋漓。      報任安書課內(nèi)演練    一.選擇題(每題4分)     1.下列詞語,加粗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曩(nng)者      闕(què)然     囹圄 (líng yú)        B.倜儻

12、(tìtng)    憤懣 (mèn)       放失 (shì)     C.縲(léi)紲       閨合(hé)       剌(là)謬     D.強(qing)顏     將相(xiàng) &

13、#160;  慍色(yùn)     2.下列加粗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    A.下至于茲(現(xiàn)在)  不遜(不謙虛)       B.若望仆不相思(怨恨) 幸勿為過(過錯)     C.彌甚(更加)  若有所亡(失)           D.累百世(積累,經(jīng)歷)  曼辭(美好)    

14、E.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考訂)             F.亦以究天人之際(推斷,研究)     3.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     A.吾視其轍亂                 B.窺鏡而自視 

15、60;   C.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D.瞋目視項王     4.下列加粗字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仆誠以著此書       B.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C.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D.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5.下列沒

16、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B.思垂空文以自現(xiàn)C.放矢舊聞             D.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      E.則仆償前辱之責      F.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6.下列加粗詞古今意義相同的是( 

17、;    )     A.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B.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C.恨私心有所不盡            D.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7.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     A.吾視其轍亂     

18、            B.窺鏡而自視     C.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D.瞋目視項王     8.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譯: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殺,就像在九頭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與殺死一只螻蟻有什么區(qū)別呢? &#

19、160;   B.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譯:所以,在地上劃圈為牢,氣節(jié)之士勢必不肯進去;用木頭削成獄吏,氣節(jié)之士也認為不可受它審訊,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殺。     C.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譯:我雖然怯弱,想茍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會自甘沉溺于牢獄的侮辱之中呢?     D.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于俗,不信,適足取辱耳。   &

20、#160; 譯:時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飾打扮,用傲慢的言辭為自己解脫也無濟于事,一般人不會相信,只不過自取侮辱罷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6題。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21、0; 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9.對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摩:通“磨

22、”     B.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稱:稱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窮     D.羅天下放失舊聞       失:失去     10.對下列兩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與相同,與相同   B.與相同,

23、與不同     C.與不同,與不同   D.與不同,與相同     11.下列句子中,“會”的用法與“會遭此禍”的“會”相同的一組是( )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      會天大雨     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     會征促織     會不相從許       &

24、#160; 俱會大道口     會其怒     A.    B.  C.   D.     12.句式與“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項是( )     A.石之鏗然有聲者       B.洎牧以讒誅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D.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13.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文中談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發(fā)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況。     B.作者身受“腐刑”卻不以為辱,反而把它作為著書立說的動力。     C.在作者看來富貴順達者難成大事,唯有歷經(jīng)磨難.卓越非常之人才能發(fā)憤而有所成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