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病毒科有兩個亞科_第1頁
痘病毒科有兩個亞科_第2頁
痘病毒科有兩個亞科_第3頁
痘病毒科有兩個亞科_第4頁
痘病毒科有兩個亞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痘 病(POX)痘病毒科有兩個亞科:1.脊索動物病毒亞科,包括六個涉及所有動物痘病毒的屬;2.昆蟲痘病毒亞科,只有一個屬,包括所有昆蟲的痘病毒在內。 動物痘病是由脊索動物痘病毒亞科引起的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特征是在皮膚或某些部位粘膜上發(fā)生痘。病初發(fā)生紅斑、血疹形成水皰、膿皰,最后結痂。病 原 痘病毒(Pox Virus)為最大型的病毒。分為6個屬: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副痘病毒屬(Parapoxvirus)、山羊痘病毒屬(Capripoxvirus)、禽痘病毒屬(Avipoxvirus)、野兔痘病毒屬(Leporipoxvirus)和豬痘病毒屬(Suipoxvirus

2、)。 病毒粒子呈磚形或卵圓形,大小約為300450170 260nm。有含類脂質和管狀或球狀蛋白質結構的外膜,包著1個或2個側體(Lateral bodies)和1個雙股DNA的核芯。在受侵害的細胞內繁殖時,于胞漿內形成包涵體,該包涵體直徑比細胞核還大。在包涵體內有許多更小的顆粒,在普通顯微鏡下即可見到,這些小的顆粒稱為原生小體或原質小體。 正痘病毒屬包括牛痘、痘苗病毒(Vaccinia)、天花(Variola)、類天花(alastrim)、鼠痘(ectromelia)、兔痘、猴痘、水牛痘、駱駝和馬痘。禽痘病毒屬包括雞痘、鴿痘、火雞痘、金絲雀痘、鵪鶉痘、情鳥痘(lovebirdpox)、麻雀痘

3、和燕八哥痘(starlingpox)等。 山羊痘病毒屬內有綿羊痘、山羊痘和疙瘩皮膚?。╨umpy skin disease)。 在兔痘病毒屬中有粘液瘤病毒以及兔、野兔和松鼠的纖維瘤病毒。 豬痘病毒屬包括豬瘟。 副痘病毒屬包括綿羊觸染性膿皰性皮炎(orf)。 痘病毒含5 7.5%雙鏈DNA,分子量為160106。其磚形或卵圓形粒子,具有排列不整齊的絲狀亞單位的雙層膜,圓筒形亞單位的雙層膜組成并含有DNA的內體(芯髓)。某些痘病毒對乙醚有抵抗力。病毒的復制發(fā)生在細胞質內,主要在上皮細胞中。 動物痘,除狗、貓外,可發(fā)生于所有家畜,其特征是皮膚上形成膿皰,發(fā)生在人的疾病稱為天花(Varida或Smal

4、lpox)。禽痘很少感染哺乳動物,反之,哺乳動物痘也很少能使禽類感染。各種禽痘病毒均有血凝性。牛痘病毒可以成功地感染人,天花病者也可以使牛感染。 培養(yǎng)特性:痘病毒可在易感動物的皮膚或其他上皮細胞和睪丸內培養(yǎng)傳代,這是過去制造疫苗的方法。此外,也可以接種雞胚絨尿膜上培養(yǎng)或用易感的組織細胞單質進行培養(yǎng)。 痘病毒的抵抗力:對熱的抵抗力不強,55 20分鐘或37 24小時均可使病毒滅活。對寒冷及干燥的抵抗力較強。紫外線或直射陽光可將病毒直接殺死。0.5%福爾馬林、3%碳酸、0.01%碘溶液、3%硫酸和3%鹽酸可在數分鐘內使其死亡。綿羊痘(Variola Ovina, Sheep Pox) 在所有的動物

5、痘中,綿羊痘是最具有破壞性的。 此病的特征:在皮膚上出現全身性痘疹,類似的病變常發(fā)生在咽部和氣管粘膜,有時甚至發(fā)生在真胃內。在肺中發(fā)生干酪樣結節(jié)和卡他性肺炎區(qū)。死亡率5%50%以上。病 原 培養(yǎng):病毒在綿羊、山羊和小牛的皮膚、腎及睪丸的細胞培養(yǎng)物中產生細胞病變,并在連續(xù)傳代后不改變其對綿羊的毒力。流行病學 通過呼吸道感染,病毒也能通過損傷的皮膚和粘膜侵入機體。 綿羊痘廣泛流行于養(yǎng)羊地區(qū),傳播快、發(fā)病率高。所有品種、性別和年齡的綿羊均可感染,尤以細毛羊富有易感性,羔羊較成年羊易感。在自然條件下,綿羊痘發(fā)生于綿羊,不能傳遞給山羊或其他家畜。 本病主要流行于冬末春初。癥狀 潛伏期平均為6 8天。病羊

6、體溫升高到41 42 ,有漿液、粘液或膿性分泌物從鼻孔流出。 發(fā)痘期:約經14天后發(fā)痘。痘疹多發(fā)生于皮膚無毛或少毛部分,開始為紅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膚表面。丘疹逐漸增大,變成淡紅色,結節(jié)。結節(jié)在5 7天之內變成水皰,在此期間內體溫稍下降。 化膿性:由于白細胞的浸潤以及化膿菌的侵入,水皰的內容物發(fā)生混濁,繼之變?yōu)槟撔裕w溫再次上升,一般持續(xù)2 3天。 結痂期(痊愈期):如果在發(fā)痘過程中沒有其他病原菌侵入而繼發(fā)并癥時,化膿期很快轉入痊愈期,即膿皰內容物逐漸干涸,痘疹處形成褐色或黑褐色的痂皮,好象生銹的鐵釘釘在皮膚上一樣。 在初次感染的群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但在地方流行性發(fā)生時,發(fā)病率

7、、死亡率則很低。 病程嚴重時,也可能出現其他非典型的惡性經過,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融合痘(臭痘)痘疹密集,覆蓋在大部分皮膚上,痘疹相互融合連成一片,以后出現同樣大的痂皮,由于化膿菌的侵入,在痂皮下積聚大量的膿液。皮膚發(fā)生彌漫性腫脹和壞死,放出惡臭的氣味,并伴發(fā)熱和重劇的全身癥狀。 出血痘(黑痘)其特征是在痘疹聚集的部位發(fā)生出血和淤血,膿胞呈黑紅色或紫紅色。 壞疸痘,由于侵入的壞死桿菌的作用,使痘疹形成潰瘍,皮膚壞死深達肌肉層。 綿羊痘由于發(fā)痘的輕重不同其病程也不一樣,典型發(fā)痘的病程一般是3 4周。病 變 尸體的外部可以看到皮膚上的各期痙疹,眼結膜和鼻粘膜潮紅腫脹,并有數量不等的漿液性或粘

8、液膿性的眼眵和鼻液等。 內部檢查主要在呼吸道和胃腸道的粘膜常見有出血性炎癥,特征性病變是在咽喉、氣管、肺和第四胃等部位出現痘疹。羊痘:頭部皮膚痘疹羊痘:皮膚痘疹之皮下觀羊痘:瘤胃黏膜痘疹羊痘:肺痘疹診 斷 應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檢查,如在羊群中檢出有典型羊痘病程的羊,并結合流行病學等綜合判斷,就可以得出較為確實的診斷。如遇到非典型病程,實難確診時,可以用羔羊進行生物學試驗,以資確診。其切面做成極薄的涂抹標本,用Paschen, Giemsa, Herzberg或Mopo3oB氏等任何一種染色法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有原生小體時,即可診斷為本病。 病理組織學方法檢查感染細胞漿內的包涵體,或應用凝

9、膠沉淀反應試驗,中和試驗均有助于診斷本病。防 制(一)平時的預防措施1.飼養(yǎng)管理:羊圈內要經常清掃,定期消毒,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經常保持干燥。保證羊吃飽喝足。2.檢疫:新引入的羊只要隔離21天,經觀察和檢疫后證明完全健康的方可與原有的羊群混養(yǎng),不從疫區(qū)購羊。3. 預防注射 羊痘雞胚化膿弱毒疫苗: 雞胚苗的特征:它對綿羊的毒力顯著地減弱,并且保持了優(yōu)良的免疫原性。 不論哪種方法制造的羊痘弱毒疫苗,均可安全地用于不同品種的成年羊、羔羊、懷孕母羊及瘦弱羊,劑量一律是0.5ml,在尾內面或腋下無毛部皮內接種,接種后第4天部分羊就可以產生免疫力,至第6天可全部獲得堅強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續(xù)1 1.5年。

10、4. 羊痘組織培養(yǎng)細胞苗:對綿羊完全無害,注射動物不擴散本病,因產生免疫力快,可用于緊急接種,已廣泛使用,免疫期1年。禽痘(Variola Avium) 禽痘是由病毒引起的禽類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發(fā)病特征為短暫的炎癥過程,無毛部皮膚(尤以頭部皮膚)濾泡增生,繼而形成結痂和上皮脫落。有的病例,在口腔和咽喉粘膜出現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癥,常形成假膜,故又稱禽白喉。通常分為皮膚型和粘膜型。 在禽痘的包涵體內有1種小的球狀成分分或原生小體(elementary bodies),原生小體即為Borrel體。 禽痘病毒是痘病毒科的一個亞屬。雞痘病毒是禽痘病毒的代表種。 感染性病毒顆粒DNA在胞

11、漿內合成及裝配的位置是痘病毒的特征。 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對乙醚的抵抗力是痘病毒分類的標準之一。流行病學 雞和火雞痘病毒感染是養(yǎng)雞業(yè)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疾病。 任何日齡的易感鳥均可發(fā)病。 上呼吸道和口腔粘膜上皮細胞對病毒的易感性較高。癥狀 該病在雞、火雞和鴿,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約4 10天,金絲雀則為4天。 該病可表現為皮膚型或白喉型,也可表現為兩種的混合型。皮膚型表現為諸如冠、肉髯、眼瞼和其他身體無毛部位的結節(jié)狀病灶。白喉型(濕痘)病例,口腔、食道或氣管粘膜見到潰瘍或白喉樣黃白色病灶。 患雞常表現增重不良,衰弱,蛋雞患病時還可出現暫時性產蛋下降。病程一般3 4周。 雞和火雞的死亡率較低,但嚴重病

12、例,則可高達50%,鴿發(fā)病時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與雞相似。金絲雀的痘病可導致80% 100%的死亡率。病 變 雞的皮膚型痘病的特征性病變是局灶性上皮形成結節(jié)狀增生。 第5或第6天形成血疹,接著是水皰期,約兩周后或更短的時間內,病灶基部發(fā)炎并出血。結痂的形成可能會持續(xù)12周的時間,隨著退化上皮層的脫落而完成。 白喉型病例雞白痢(Avian diphtheria),粘膜表面形成微隆起、白色不透明結節(jié),迅速增大,并常愈合而成黃色,奶酪樣壞死的偽白喉,不易剝去,如將其剝去可見出血糜爛。皮膚型雞痘:病雞眼瞼有痘,眼瞼腫,有粘性分泌物。雞冠、肉髯、喙角潰瘍,有痘斑。皮膚型雞痘,眼瞼、喙角等無毛部位潰瘍,有痘斑

13、皮膚型雞痘,病雞腿部、趾部潰瘍,有痘斑黏膜型雞痘,在喉頭、氣管黏膜處出現黃白色的痘狀結節(jié),痘斑不易剝離黏膜型雞痘,氣管黏膜出現黃白色的痘狀結節(jié)診 斷 以Wright 氏或Gimenez法染色的病變涂片可見禽痘病毒的原生小體(Borrel氏體)。 動物接種:將感染組織病料的懸液通過冠劃痕、翼刺和毛囊接種可將禽痘病毒傳播給易感禽。雞痘病毒很易在雞群內傳播,5 7天后產生特征性皮膚病灶。 雞胚接種:以皮膚或白喉病灶的懸浮液接種于9 12日齡SPF雞胚的絨毛尿囊膜上,接種5 7天后檢查痘斑。防制 雞痘病毒可以通過翼翅刺種方法接種于4周齡的雞或產蛋前1 2月的育成母雞,該疫苗不適合于正在產蛋的雞群。預防

14、接種 在秋、冬季多發(fā)病地區(qū),常在春夏季進行。預防接種常在三種情況下進行:1.往年發(fā)過病的禽場或圈舍。2.如果頭年發(fā)生痘病而采用鴿疫苗進行過接種,而應使用雞痘苗進行主復接種。3.在痘病流行地區(qū),應用雞痘苗來預防來自相鄰禽群的感染。 正痘病毒屬包括牛痘、痘苗病毒(Vaccinia)、天花(Variola)、類天花(alastrim)、鼠痘(ectromelia)、兔痘、猴痘、水牛痘、駱駝和馬痘。禽痘病毒屬包括雞痘、鴿痘、火雞痘、金絲雀痘、鵪鶉痘、情鳥痘(lovebirdpox)、麻雀痘和燕八哥痘(starlingpox)等。 痘病毒含5 7.5%雙鏈DNA,分子量為160106。其磚形或卵圓形粒子,具有排列不整齊的絲狀亞單位的雙層膜,圓筒形亞單位的雙層膜組成并含有DNA的內體(芯髓)。某些痘病毒對乙醚有抵抗力。病毒的復制發(fā)生在細胞質內,主要在上皮細胞中。綿羊痘(Variola Ovina, Sheep Pox) 在所有的動物痘中,綿羊痘是最具有破壞性的。 此病的特征:在皮膚上出現全身性痘疹,類似的病變常發(fā)生在咽部和氣管粘膜,有時甚至發(fā)生在真胃內。在肺中發(fā)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