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之五(文言文、古詩閱讀)_第1頁
2019年浙江省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之五(文言文、古詩閱讀)_第2頁
2019年浙江省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之五(文言文、古詩閱讀)_第3頁
2019年浙江省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之五(文言文、古詩閱讀)_第4頁
2019年浙江省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之五(文言文、古詩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2019年浙江省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一、文言文閱讀部分(2019杭州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甲)少述足下:某到京師已數(shù)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為火所燔,為生之具略盡,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適意,豈獨我乎?然足下之親愛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處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時當邂逅,以少釋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數(shù)十日亦當?shù)靡还僖猿龅恢翁幎VT不一一,千萬自愛?。ㄟx自臨川先生文集,有刪改)(乙)孫少述,一字正之,與王荊公交最厚,故荊公別少述詩云:“應須一曲千回首,西去論心有幾人?”其相與如此。及荊公當國,數(shù)年不復相聞,人謂二公之交遂睽。然少述初不

2、以為意也。及荊公再罷相歸,過高沙,少述適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見,惟相勞苦,兩公皆自忘其窮達。遂留荊公,置酒共飯,劇談經(jīng)學,抵暮乃散。荊公曰:“退即解舟,無由再見。”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謝矣?!比汇饔邢e之色。人然后知兩公之未易測也?!保ㄟx自老學庵筆記,有刪改)【注釋】某:我,謙稱。這里是王安石自稱。乙文王荊公即王安石。燔:焚燒。睽:背離,不合。惟相勞苦:只是相互安慰。窮達:政治上的失意與顯達。劇:流暢,痛快。解舟:退居江湖。奉謝:奉,敬辭。奉謝,表示謝意。17.下列對甲文中王安石處境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遠離家鄉(xiāng) B.謀官不順 C.財物受損 D.身體不適18.請用“/”給文中

3、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某自度不能數(shù)十日亦當?shù)靡还僖猿龅恢翁幎?9.參考詞典解釋,談談“亟”在文中的表達效果。(3分)亟往造之,少述出見,惟相勞苦,兩公皆自忘其窮達。古代漢語詞典“亟”的義項:急速,趕快。危急。通“極”,至。古代20.用現(xiàn)代漢語書寫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遂留荊公,置酒共飯,劇談經(jīng)學,抵暮乃散。21.王安石和孫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給了你哪些啟示?請結(jié)合兩文簡要分析。(4分)【參考答案】17.D18.某自度不能數(shù)十日/亦當?shù)靡还僖猿?但不知何處耳。19.“亟”為急速、趕快的意思。寫出了王安石想見到孫少述的急切心情,體現(xiàn)友情的深厚。20.(孫少述)于是就留下

4、王安石,擺設酒宴,一起吃飯,暢談經(jīng)學,到晚上才分開。21.朋友要相互關心:王安石寫信給孫少述告知近況,讓他不必擔心;真正的友情不會受時間、距離、地位的影響:王安石為官時與孫少述來往不多,罷官回鄉(xiāng)后交往如故;朋友要相互信任:人們議論他們關系不和,孫少述從不放在心上。(2019寧波中考)文言文閱讀(16分)【甲】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乙】示兒燕孫枝蔚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便須動圈點為是

5、,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飯碗,明知是舊窯,當珍惜;然貧家止有此器,將忍渴忍饑作珍藏計乎?兒當知之【注釋】孫枝蔚:清初詩人。高閣:束之高閣,不去閱讀。遑:閑暇,空閑。舊窯:指年代久遠的珍貴古瓷?!颈恐I兒書吳汝綸忍讓為居家美德。不聞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爭為勝,乃是大愚不靈,自尋煩惱。人生在世,安得與我同心者相與共處乎?凡遇不易處之境,皆能掌學問識見。孟子“生于憂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咀⑨尅繀侨昃]:清代作家。掌:同“長”。疢(chèn)疾:疾病,比喻憂患?!踞屃x·懂文】13.根據(jù)文意,選出【乙】【丙】兩文標

6、題中“示”“諭”最恰當?shù)牧x項。(2分)(1)示( ) A.上天對人類顯示吉兇禍福 B.給人看 C.表示 D.教導(2)諭( ) A.上對下的文告、指示 B.告訴 C.知道 D.比喻1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效此也。_(2)凡遇不易處之境,皆能掌學問識見。_【圈點·品味】15.參照示例,結(jié)合加點詞語賞析下面句子,體會文中父親說話時的語氣和情感。(4分)【示例】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須”是必須的意思,連用兩個“須”表達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語氣?!胺菬o以”雙重否定,強調(diào)了“學習”和“立志”的重要,表現(xiàn)

7、了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1)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_(2)人生在世,安得與我同心者相與共處乎?_【摘錄·明理】16.下面是從三則家書中摘錄的蘊含著修身治學智慧的話,根據(jù)語境把合適的內(nèi)容填在相應的橫線上。(填序號)(4分)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 忍讓為居家美德 若必以相爭為勝,乃是大愚不靈,自尋煩惱 生于憂患,存乎疢疾讀書須注重方法,務實求知,我們可以按照古人說的“(1)_”去做;面對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話“(2)_”來勉勵自己;當我們放縱懈怠、內(nèi)心浮躁時,可以提醒自

8、己“(3)_”;當我們追逐名利、失去目標時,可以告誡自己“(4)_”?!緟⒖即鸢浮浚ㄋ模?6分)13.(1)D(2)B(2分,每小題1分)14.(1)愛惜書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貴人家)藏書的人所做的事,我們貧窮人家沒有空閑(余力)效仿這種做法。(2)凡是遇到逆境(不順的處境),都能增長學問和見識。(6分。每小題3分,意對即可)15.(1)“切莫”是千萬不要的意思,語氣堅決,強調(diào)了要讀書就不必愛惜書,表現(xiàn)了孫枝蔚要兒子務實求知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2)“安得乎”以反問的語氣,告訴兒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難,要學會忍讓,表現(xiàn)了吳汝綸對兒子擁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4分。每小題2分,語氣、情感各1

9、分)16.(1)(2)(3)(4)(4分,每小題1分)(2019紹興中考)古詩文閱讀(9分)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1620題?!驹娨砸娦浴磕详柕乐刑锖檀箫捕鞲杳鲝堅砉韧ざ煽邴湷跏?,綠野黃云繞茅屋。筑場老子酒半醺,眼前顆粒皆珠玉。刀劍家家盡買牛,燈火村村可投宿。農(nóng)夫勤動亦可憐,行人莫騁驊蹓足。【注釋】稔(rn):谷物成熟。張元忭:紹興府山陰縣人,張岱曾祖父。驊蹓足:驊,駿馬名;蹓(liù),慢慢走,散步。16.詩題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讀全詩,你認為詩人為何而喜?(3分)_【文以識人】(甲)張元忭字子藎,別號陽和,越之山陰人。父天復,行太仆卿。隆慶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

10、太仆釋歸,先生如京訟冤。事解,又歸慰太仆于家。一歲之中,往來凡三萬余里,年逾三十二發(fā)白種種,其至性如此。辛未,登進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萬歷己卯,教習內(nèi)書堂。先生謂“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賢不肖為國治亂所系”。因取中鑒錄諄諄誨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侍讀。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選自明儒學案,有刪減)(乙)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長好讀書。安人憐之,戒無溺苦于學。公乃張燈幕中候母寢夜頌不令母知。總角時,岳岳負意氣,數(shù)矢口談時政得失,人物減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會楊忠慜諫死,公遙為誄詞,慷慨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嘗讀書至朱子格言篇,輒乙其處而沉思。有異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屬公。公扮之

11、,恩義隆備。居常飯脫粟,衣洗補,而販施宗黨若弗及。蓋公行益,力追古人。(選自續(xù)藏書,有刪減)【注釋】安人:指張元忭之母。岳岳:鋒芒畢露的樣子。楊忠慜(mn):明代大儒,諫臣。誄(li):致悼詞。乙:讀書時勾畫記號。扮(fn):合并。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1)因取中鑒錄_ (2)三月卒官_(3)安人憐之_ (4)病以屬公_18.文中畫橫線句未作斷句,請仔細揣摩,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句子意思。(3分)公乃張燈幕中候母寢夜頌不令母知。_19.小傳講求記述簡略,但人物形象鮮明。甲乙兩文在刻畫張元忭這一人物時使用了不同描寫方法,請從下列句子中任選一句簡要評析。(3分)(1)一歲之

12、中,往來凡三萬余里,年逾三十二發(fā)白種種,其至性如此。_(2)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_20.明代政治家王錫爵在為張元忭撰寫的銘文中贊道:“爾貞爾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式如全?!币馑际?,張元忭如金似玉的品性可做儒林的表率。結(jié)合上述詩、文中張元忭的言談行事,談談中國傳統(tǒng)儒者有怎樣的精神追求。(6分)_【參考答案】(四)古詩文閱讀16.谷物豐收;鄉(xiāng)村景美;鄉(xiāng)風淳樸、平和祥樂。17.(1)于是,就(因此) (2)死,去世 (3)憐惜,憐愛 (4)同“囑”,囑咐,囑托18.張元忭就把燈點在帳幕中,等母親睡了才開始讀書,不讓母親知道。(意對即可)19.(1)此句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或外貌描寫),張元忭30多歲

13、就已“白發(fā)種種”,究其原因,是張元忭為父親“就逮”一事四處奔波、憂思煩愁,由此體現(xiàn)其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質(zhì)。(2)此句運用了側(cè)面描寫,通過對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描寫,襯托出張元忭年少多才、明辨是非、率真正直的形象。20.通過材料中張元忭的言談行事,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儒者在精神上追求的是孝悌、忠誠于仁愛。一是孝悌。張元忭在父親危難之時,侍之以往,為其訟冤,又歸慰于家;對父親的囑托,牢記于心,對異母兄弟恩義隆備;面對母親的憐愛,沒有因此疏懶,而是“候母寢夜誦,不令母知”,盡是體貼。二是忠誠。張元忭在書堂講習時,極其重視學生品性的培養(yǎng),認為為人之德事關國家治亂,所以諄諄教誨,體現(xiàn)了他忠君愛國的赤誠

14、之心。三是仁愛。張元忭在南陽道中見谷物豐收,百姓和樂,內(nèi)心歡喜,同時他還惠施鄉(xiāng)黨族人,可見他對天下蒼生心懷“仁愛”。(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來談即可。)(2019金華、麗水、義烏中考)文言文閱讀(11分)洗心亭記(唐)劉禹錫天下聞寺數(shù)十輩,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荊吳云水交錯如繡。始予以不到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覽贊嘆,于竹石間最奇處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畫鰲背上物,即之四顧,遠邇細大,雜然陳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征其經(jīng)始,曰僧義然。嘯侶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虛,萬景坌來。詞人處之,思出常格;禪子處之,遇境而寂;憂人處之,百慮冰息。鳥思猿情,繞梁歷榱。月來松閑,雕縷軒墀。

15、石列筍虡,藤蟠蛟螭。修竹萬竿,夏含涼飔。斯亭之實錄云爾。然上人舉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遠夫!”余始以是亭環(huán)視無不適,始適乎目而方寸為清,故名洗心。長慶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劉某記。(選自劉禹錫集)【注釋】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為著名。弭:消除。槃(pan):回旋,彎曲。坌(ben):并,一起。榱(cui):椽子。墀(chi):臺階。虡(ju):柱子。然上人:指義然。上人,對僧的尊稱。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釋義相同的一組是( )(2分)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B.修竹萬竿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C.既志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D.故名洗心 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16.用

16、“/”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斷三處)(3分)17.是“月來松閑”中“閑”字的繁體篆書,“月色入戶”是為。請賞析“月來松閑”中“閑”的妙處。(3分)_18.有同學認為,吳均與朱元思書中有“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語,本文中又有“憂人處之,百慮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請你比較“息心”“洗心”的內(nèi)涵,說說劉禹錫為何將此亭命名為“洗心亭”。(3分)_【參考答案】(五) 文言文閱讀(11 分) 15.A 16.蹲名山/俯大江/荊吳云水/交錯如繡。 , 17.示例:“月來松閑”令人聯(lián)想到王維的詩句“明月松間照”,古詩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營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擬人手法

17、,以松之“閑”表現(xiàn)景之清幽與人之清閑,“松閑”實則作者自己內(nèi)心的觀照。 18.示例:“憂人”“鳶飛戾天者”“經(jīng)綸世務者”指耽于塵世俗務、患得患失之人,或極力追求名利、處心積慮之人,“息心”指平息他們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適乎目而方寸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變得恬淡、純凈,“洗心”指人們都可以在此洗去心靈上的塵埃,重獲心靈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較而言,“洗心”更契合劉禹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精神氣質(zhì)。(2019湖州中考)文言文閱讀(11分)【甲】楚王絕纓楚莊王賜群臣酒,日暮酒酣,燈燭滅。乃有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絕其冠纓,告王曰:“今者燭滅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纓持之。趣火來上,視絕纓者。”王曰:“賜人酒

18、,使醉失禮,奈何欲顯婦人之節(jié)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與寡人飲,不絕冠纓者不歡?!比撼及儆杏嗳?,皆絕去其冠纓而上火,卒盡歡而罷。(節(jié)選自說苑·復恩)【乙】醉吐相茵丙吉字少卿,魯國人也。為人深厚,不伐善。地節(jié)三年,立皇太子,吉為太子太傅,數(shù)月,遷御史大夫。后五歲,代魏相為丞相。吉馭吏嗜酒,嘗從吉出,醉嘔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彼觳蝗ヒ?。(節(jié)選自漢書·丙吉傳)【注釋】纓:系在領下的帽帶。趣:cù通“促”。茵:墊子。1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A.乃有引美人之衣者

19、屬引凄異 (三峽)B.不絕纓者不歡 往來而不絕者 (醉翁亭記)C.不伐善 陳康肅公善射 (賣油翁)D.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1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文字斷句。(限斷兩處)(2分)今 者 燭 滅 有 引 妾 衣 者 妾 援 得 其 冠 纓 持 之1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2分)吉馭吏嗜酒,嘗從吉出,醉嘔丞相車上。16.閱讀【甲】【乙】兩端文字,結(jié)合下面句中加點詞,分析楚莊王和丙吉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共同特點。(4分)(1)奈何欲顯婦人之節(jié)而辱士乎?(2)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緟⒖即鸢浮浚ㄋ模┪难晕拈喿x13.B14.今 者 燭 滅 有 / 引 妾 衣 者 /

20、 妾 援 得 其 冠 纓 持 之 (每處1分)15.丙吉的車夫非常喜歡喝酒,曾經(jīng)跟隨丙吉外出,(有一次)喝醉吐在了丞相的車上。16.“乎”加強反問語氣,表明楚莊王不想讓“士”受辱的堅決態(tài)度。“耳”是“罷了”的意思,表明丞相丙吉對車夫吐臟車墊的事情不以為意。兩者都表現(xiàn)了人物寬宏大量的特點。評分標準:加點字評析各1分,人物特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2019溫州中考)文言文閱讀(14分)跋呂侍講歲時雜記 宋陸游承平無事之日,故都節(jié)物及中州風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記。自喪亂來七十年,遺老凋落無在者,然后知此書之不可闕。呂公論著,實崇寧、大觀間,豈前輩達識,固已知有后日耶?然年運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

21、亭對泣者,正未易得。撫卷累欷。慶元三年二月乙卯,笠澤陸某書。(選自渭南文集)【注釋】跋:文體的一種。呂侍講:與文中的“呂公”同指歲時雜記的作者。喪亂:戰(zhàn)亂,指金兵攻取北宋首都,北宋滅亡。崇寧、大觀:宋徽宗年號。新亭對泣:世說新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勠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累欷:屢次嘆息抽泣。13.解釋下列各組加點詞。(4分)(1)【固】A.固已知有后日耶 B.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2)【易】A.正未易得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14.對于“故都節(jié)

22、物及中州風俗”,為何從“若不必記”變?yōu)椤安豢申I”?請簡述原因。(3分)15.根據(jù)上下文,聯(lián)系注釋,推斷文中“新亭對泣者”指哪一類人。(2分)16.“撫卷累欷”,字字千鈞,吟指更覺有味,你吟讀時會將重音落在哪里?結(jié)合全文,闡述理由。(5分)【參考答案】13.(1)A.本來 B.頑固 (2)A.容易 B.交換14.因為故都淪陷至今已七十年,前朝遺老差不多都不在了,原來人人皆知的故都節(jié)物及中州風俗,現(xiàn)在已逐漸無人知曉,這本書就變得尤為珍貴了。15.指思念故國又無可奈何的一類人。16.示例1:累欷。作者閱讀歲時雜記時,慶幸有呂公所著此書,讓后人重溫往昔,但想到故都節(jié)物及中州風俗只能在書中看到,不禁悲從

23、中來。眼下士大夫們偏安已久,連傷懷故國、痛惜山河的人都難以找到,不禁屢次嘆息抽泣。重讀“累欷”,可以突出山河淪喪、志士難尋、故國未復的悲痛之情。 示例2:撫卷。陸游閱讀歲時雜記,故都節(jié)物及中州風俗在眼底展現(xiàn),手撫此書,心中五味雜陳,慶幸之中,更增感慨。而想到眼下士大夫茍安旦夕,連傷懷故國、痛惜山河的心情也未必常有,手撫之心痛之,嘆息連連。重讀“撫卷”,可以突出作者志士難尋、故國未復的悲痛之情。(2019臺州中考)文言文閱讀(14分)(一)王荊公再罷政,以使相判金陵。筑第于南門外七里,去蔣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驢,從數(shù)僮游諸山寺。欲入城,則乘小舫,泛潮溝以行,蓋未嘗乘馬與肩輿也。所居之地,四無人家。

24、其宅僅蔽風雨,又不設垣墻,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勸筑垣墻,輒不答。元豐末,荊公被疾,奏舍此宅為寺,有旨賜名報寧。既而荊公疾愈,稅城中屋以居,竟不復造宅。(選自東軒筆錄,有刪改)【注釋】王荊公:指王安石。使相:官職名。肩輿:轎子。(二)荊公退居金陵,蔣山學佛者俗姓吳,日供灑掃,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風墮掛壁舊烏巾,吳舉之復置于壁。公適見之,謂曰:“乞汝歸遺父。”數(shù)日,公問幞頭安在,吳曰:“父村老,無用,貨于市中,嘗賣得錢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賜也。”公嘆息之。因呼一仆同吳以元價往贖,且戒茍以轉(zhuǎn)售,即不須訪索。果以弊惡回猶存,乃贖以歸。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腳刮磨粲然黃金也蓋禁中所賜者。乃復遺吳。(選自墨莊漫錄,

25、有刪改)【注釋】乞:給:幞(fú)頭:古代男子用的一種頭巾。弊惡:破舊。15.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4分)(1)去蔣山亦七里 (2)公適見之 (3)且戒茍以轉(zhuǎn)售 (4)乃復遺吳 16.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3分)公 命 取 小 刀 自 于 巾 腳 刮 磨 粲 然 黃 金 也 蓋 禁 中 所 賜 者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3分)其宅僅蔽風雨,又不設垣墻,望之若逆旅之舍。 18.兩文都寫罷政后的王荊公,但側(cè)重點不同,請結(jié)合語段簡要分析他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 【參考答案】(五)文言文閱讀(14分)15.(1)距離(2)恰好(3)告誡(4)給予,

26、贈送評分標準:共4分。每空1分。16.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腳刮磨/粲然黃金也/蓋禁中所賜者評分標準:共3分。每處1分。17.他的住宅只能夠遮蔽風雨,又沒有設置圍墻,遠遠看去好像旅店的房屋,評分標準: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18.語段(一)寫王荊公住處偏僻,房屋簡陋,出行不坐馬和轎子,是一個生活簡樸、內(nèi)心恬淡安然的人;語段(二)寫王荊公把宮中所賜的烏巾兩次送給田家子,是一個富有同情心、慷慨大方、講信用的人。評分標準:共4分。每點2分。(2019衢州中考)(二)13.下面這則短文的順序己被打亂,請按正確句序排列。(2分)王亦學之。有人向張華說此事。張曰:“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膘炄?/p>

27、嘗集子任燕飲。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選自世說新語·德行)(三)杜祁公衍,越州人,父早卒,遺腹生公,其祖愛之。幼時,祖父脫帽,使公執(zhí)之,會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結(jié)投一竿與之,使挾以自泛。公一手扶竿,一手執(zhí)帽,漂流久之,救得免,而帽竟不濡。前母有二子,不孝悌,其母改適河陽錢氏。祖父卒,公年十五六,其二兄以為母匿私財以適人,就公索之,不得,引劍斫之,傷腦。走投其姑,姑匿之重橑上,出血數(shù)升,僅而得免。乃詣河陽,歸其母。繼父不之容,往來孟、洛間,貧甚,傭書以自資。嘗至濟源,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資用稍給。舉進士,殿試第四。及貴,其長兄猶存,待遇甚有恩禮。二兄及錢氏、姑氏子孫,受公蔭補官者

28、數(shù)人,仍皆為之婚嫁。 (選自司馬光涑水記聞)【注釋】杜祁公衍:杜行,別稱祁公,北宋名臣。適:女子出嫁。重橑(lo):房屋重疊處的夾層。傭書:受雇抄寫書札。14.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父早卒,遺腹生公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B.會山水暴至聞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C.其二兄以為母匿私財以適人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D.嘗至濟源 嘗貽余核舟15.結(jié)合你的感受,寫一則批注,評價杜行。(4分)16.能否認為本文是杜行的傳記?請運用傳記的知識闡釋。(3分)【參考答案】13.(2分)14.(2分)D15.(4分)示例1:杜銜命運多外,是遺腹子,又遭遇母改嫁、祖父卒、二兄索財追殺等悲慘

29、之事。但與生俱來的剛強、堅忍,幫助他渡過劫難,贏得貴人相助,獲取功名。不經(jīng)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杜行這段渡盡劫難修成正果的經(jīng)歷,實在是人間一段佳話。示例2:杜街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幼年時,他在洪水中漂流很久得救,手中的帽子競不被打濕:十五六歲,被二兄用劍傷腦,出血數(shù)升,卻能幸免于難:無依無靠,傭書自資:富貴后還能以德報怨,幫助曾經(jīng)傷害他的人。這一系列傳奇的經(jīng)歷,既是他天性純良、仁義的體現(xiàn),也是命運之神的垂憐。杜行超越常人之舉,令人感佩。(自己的感受1分,人物的特點1分,事件的分析2分)16. (3分)示例1:能。傳記強調(diào)真實性,杜街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作者按時間順序,記錄了杜衍人生的重要經(jīng)

30、歷。傳記用事實說話,作者將情感隱藏在敘述中,不加評論。傳記表現(xiàn)人物言行,本文杜行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因此,可以把本文作為杜銜的傳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2:不能。真實是傳記最基本的要求,雖然本文的形式、內(nèi)容及寫法和傳記這種文體很接近,但文中所寫之事的時間不具體。本文的出處一涑水記聞 沒有證據(jù)表明記錄的是真實信息,也不能據(jù)此判定本文所寫之事是真實的。因此,不能簡單認為本文就是杜銜的傳記。(言之成理即可)二、古詩閱讀部分(2019杭州中考)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2)題。(6分)西溪獨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間。真性憐高鶴,無名羨野山。經(jīng)寒叢竹秀,人靜片云閑。泛泛誰為侶,唯應共月還?!咀?/p>

31、釋】素舸:不加裝飾的船。唯應:只有。(1)作者通過寫高鶴、野山、秀竹、閑云等景物,營造了_的氛圍。(2分)(2)本詩尾聯(lián)與王維竹里館“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在情感表達上相似,請加以賞析。(4分)【參考答案】22.(1)清幽恬靜 (2)尾聯(lián)寫詩人西溪泛舟而歸,只有月亮陪伴;王維竹里館寫詩人獨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兩處都通過寫月亮作伴,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安閑自得的情懷。(2019寧波中考)古詩閱讀(5分)牧童詞唐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細雨,蘆管臥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牧童唐棲蟾牛得自由騎,春見細雨飛。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撫

32、掌歸。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17.兩位詩人向往的生活一樣嗎?結(jié)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5分)_ _(2019金華、麗水、義烏中考)古詩閱讀(4分)秀州報本禪院鄉(xiāng)僧文長老方丈(宋)蘇軾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明年采藥天臺去,更欲題詩滿浙東。(選自蘇軾兩浙詩選)【注釋】此詩為蘇軾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轉(zhuǎn)道秀州返杭時所作。文長老,蜀人,報本禪院方丈。吳音:指江浙一帶方音。搜句:作詩。浙東:指錢塘江以南越、婺、處、臺七州。13.詩人離開家鄉(xiāng)已經(jīng)很久了,詩中最直接體現(xiàn)這個意思的一句是_。(2分)14.第三、四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

33、樣的情感?(2分)_ _ _【參考答案】古詩閱讀(4 分) 13.吳音漸已變兒童 14.表達了詩人對文長老淡泊、安閑生活的羨慕,自己除了作詩之外一事無成的無奈,遍賞浙東山水寄托詩情的愿望。 (2019湖州中考)古詩閱讀(4分)奉誠園聞笛(唐)竇卑曾絕朱纓吐錦茵,欲披荒草訪遺塵。秋風忽灑西園淚,滿目山陽笛里人。次韻剛父即事絕句(元)趙孟頫溪頭月色白如沙,近水樓臺一萬家。誰向夜深吹玉笛,傷心莫聽后庭花。【注釋】奉誠園:原始唐代名將馬燧的園苑,馬氏因功高蓋主,遭德宗猜忌。西園:系漢末建安詩人宴游之所。山陽笛:“山陽”為魏晉之際竹林七賢舊游之地。七賢中的嵇康被司馬氏殺害后,向秀重過其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樂,作思舊賦。趙孟頫:湖州人,宋王室后裔。17.笛聲中有故事,笛聲中有情感,請結(jié)合典故分別賞析兩首詩歌的情感。(4分)【參考答案】(五)古詩閱讀17.奉誠園聞笛:詩人由如泣如訴的笛聲聯(lián)想到馬燧、嵇康的不幸遭遇,表達詩人的不平之鳴和追慕先賢的心情以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吊古傷感之情。次韻剛父即事絕句:趙孟頫在月色如沙的深夜聽到一曲后庭花,借“后庭花”的典故表達內(nèi)心的亡國之痛。 評分標準:典故和情感各2分,意思相近即可。(2019溫州中考)古詩閱讀(4分)玉仙館 唐張籍長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陰云盡向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