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和數(shù)學(xué)及化學(xué)Word版_第1頁
高中物理和數(shù)學(xué)及化學(xué)Word版_第2頁
高中物理和數(shù)學(xué)及化學(xué)Word版_第3頁
高中物理和數(shù)學(xué)及化學(xué)Word版_第4頁
高中物理和數(shù)學(xué)及化學(xué)Word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數(shù)學(xué)三角函數(shù)公式表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 倒數(shù)關(guān)系: 商的關(guān)系: 平方關(guān)系: tan ·cot1 sin ·csc1 cos ·sec1 sin/costansec/csc cos/sincotcsc/sec sin2cos21 1tan2sec2 1cot2csc2 (六邊形記憶法:圖形結(jié)構(gòu)“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間1”;記憶方法“對角線上兩個函數(shù)的積為1;陰影三角形上兩頂點的三角函數(shù)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頂點的三角函數(shù)值的平方;任意一頂點的三角函數(shù)值等于相鄰兩個頂點的三角函數(shù)值的乘積?!保?誘導(dǎo)公式(口訣: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sin()sin cos

2、()cos tan()tan cot()cot sin(/2)cos cos(/2)sin tan(/2)cot cot(/2)tan sin(/2)cos cos(/2)sin tan(/2)cot cot(/2)tan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in(3/2)cos cos(3/2)sin tan(3/2)cot cot(3/2)tan sin(3/2)cos cos(3/2)sin tan(3/2)cot cot(3/2)tan sin(2)sin cos(2)cos

3、tan(2)tan cot(2)cot sin(2k)sin cos(2k)cos tan(2k)tan cot(2k)cot (其中kZ)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shù)公式 萬能公式 sin()sincoscossin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 tantan tan() 1tan ·tan tantan tan() 1tan ·tan 2tan(/2) sin 1tan2(/2) 1tan2(/2) cos 1tan2(/2) 2tan(/2) tan 1tan2(/2)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4、 三角函數(shù)的降冪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2sincos cos2cos2sin22cos2112sin2 2tan tan2 1tan2 sin33sin4sin3 cos34cos33cos 3tantan3 tan3 13tan2 三角函數(shù)的和差化積公式 三角函數(shù)的積化和差公式 sinsin2sin·cos 2 2 sinsin2cos·sin 2 2 coscos2cos·cos 2 2 coscos2sin·sin 2 2 1 sin ·cos-sin()sin() 2 1 cos &#

5、183;sin-sin()sin() 2 1 cos ·cos-cos()cos() 2 1 sin ·sin -cos()cos() 2 化asin ±bcos為一個角的一個三角函數(shù)的形式(輔助角的三角函數(shù)的公式集合、函數(shù) 集合 簡單邏輯 任一xA xB,記作A B A B,B A AB A Bx|xA,且xB A Bx|xA,或xB card(A B)card(A)+card(B)card(A B) (1)命題 原命題 若p則q 逆命題 若q則p 否命題 若 p則 q 逆否命題 若 q,則 p (2)四種命題的關(guān)系 (3)A B,A是B成立的充分條件 B A,

6、A是B成立的必要條件 A B,A是B成立的充要條件 函數(shù)的性質(zhì) 指數(shù)和對數(shù) (1)定義域、值域、對應(yīng)法則 (2)單調(diào)性 對于任意x1,x2D 若x1x2 f(x1)f(x2),稱f(x)在D上是增函數(shù) 若x1x2 f(x1)f(x2),稱f(x)在D上是減函數(shù) (3)奇偶性 對于函數(shù)f(x)的定義域內(nèi)的任一x,若f(x)f(x),稱f(x)是偶函數(shù) 若f(x)f(x),稱f(x)是奇函數(shù) (4)周期性 對于函數(shù)f(x)的定義域內(nèi)的任一x,若存在常數(shù)T,使得f(x+T)f(x),則稱f(x)是周期函數(shù) (1)分數(shù)指數(shù)冪 正分數(shù)指數(shù)冪的意義是 負分數(shù)指數(shù)冪的意義是 (2)對數(shù)的性質(zhì)和運算法則 lo

7、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指數(shù)函數(shù) 對數(shù)函數(shù) (1)yax(a0,a1)叫指數(shù)函數(shù) (2)xR,y0 圖象經(jīng)過(0,1) a1時,x0,y1;x0,0y1 0a1時,x0,0y1;x0,y1 a 1時,yax是增函數(shù) 0a1時,yax是減函數(shù) (1)ylogax(a0,a1)叫對數(shù)函數(shù) (2)x0,yR 圖象經(jīng)過(1,0) a1時,x1,y0;0x1,y0 0a1時,x1,y0;0x1,y0 a1時,ylogax是增函數(shù) 0a1時,ylogax是減函數(shù) 指數(shù)方程和對數(shù)方程 基本型 logaf(x)b f(x)ab(a0,a1) 同底型 logaf(x

8、)logag(x) f(x)g(x)0(a0,a1) 換元型 f(ax)0或f (logax)0 數(shù)列 數(shù)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數(shù)列 (1)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anf(n) (2)數(shù)列的遞推公式 (3)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的關(guān)系 an+1and ana1+(n1)d a,A,b成等差 2Aa+b m+nk+l am+anak+al 等比數(shù)列 常用求和公式 ana1qn1 a,G,b成等比 G2ab m+nk+l amanakal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 重要不等式 ab ba ab,bc ac ab a+cb+c a+bc acb ab,cd a+cb+d ab,c0 acbc ab,c0 acb

9、c ab0,cd0 acbd ab0 dnbn(nZ,n1) ab0 (nZ,n1) (ab)20 a,bR a2+b22ab |a|b|a±b|a|+|b| 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比較法 (1)要證明不等式ab(或ab),只需證明 ab0(或ab0即可 (2)若b0,要證ab,只需證明 , 要證ab,只需證明 綜合法 綜合法就是從已知或已證明過的不等式出發(fā),根據(jù)不等式的性質(zhì)推導(dǎo)出欲證的不等式(由因?qū)Ч┑姆椒ā?分析法 分析法是從尋求結(jié)論成立的充分條件入手,逐步尋求所需條件成立的充分條件,直至所需的條件已知正確時為止,明顯地表現(xiàn)出“持果索因” /復(fù)數(shù) 代數(shù)形式 三角形式 a+bic

10、+di ac,bd (a+bi)+(c+di)(a+c)+(b+d)i (a+bi)(c+di)(ac)+(bd)i (a+bi)(c+di )(acbd)+(bc+ad)i a+bir(cos+isin) r1(cos1+isin1)?r2(cos2+isin2) r1?r2cos(1+2)+isin(1+2) r(cos+sin)nrn(cosn+isinn) k0,1,n1 解析幾何 1、直線 兩點距離、定比分點 直線方程 |AB| | |P1P2| yy1k(xx1) ykxb 兩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 夾角和距離 或k1k2,且b1b2 l1與l2重合 或k1k2且b1b2 l1與l2相交

11、或k1k2 l2l2 或k1k21 l1到l2的角 l1與l2的夾角 點到直線的距離 2.圓錐曲線 圓 橢 圓 標準方程(xa)2(yb)2r2 圓心為(a,b),半徑為R 一般方程x2y2DxEyF0 其中圓心為( ), 半徑r (1)用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和圓的半徑r判斷或用判別式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 (2)兩圓的位置關(guān)系用圓心距d與半徑和與差判斷 橢圓 焦點F1(c,0),F(xiàn)2(c,0) (b2a2c2) 離心率 準線方程 焦半徑|MF1|aex0,|MF2|aex0 雙曲線 拋物線 雙曲線 焦點F1(c,0),F(xiàn)2(c,0) (a,b0,b2c2a2) 離心率 準線方程 焦半徑|MF1

12、|ex0a,|MF2|ex0a 拋物線y22px(p>0) 焦點F 準線方程 坐標軸的平移 這里(h,k)是新坐標系的原點在原坐標系中的坐標。1集合元素具有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2集合表示方法列舉法 描述法韋恩圖 數(shù)軸法3集合的運算 A(BC)=(AB)(AC) Cu(AB)=CuACuBCu(AB)=CuACuB4集合的性質(zhì)n元集合的子集數(shù):2n真子集數(shù):2n-1;非空真子集數(shù):2n-2高中數(shù)學(xué)概念總結(jié)一、 函數(shù)1、 若集合A中有n 個元素,則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個數(shù)為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個數(shù)是 。二次函數(shù) 的圖象的對稱軸方程是 ,頂點坐標是 。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時,解析式的

13、設(shè)法有三種形式,即 , 和 (頂點式)。2、 冪函數(shù) ,當n為正奇數(shù),m為正偶數(shù),m<n時,其大致圖象是3、 函數(shù) 的大致圖象是由圖象知,函數(shù)的值域是 ,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是 ,單調(diào)遞減區(qū)間是 。二、 三角函數(shù) 1、 以角 的頂點為坐標原點,始邊為x軸正半軸建立直角坐標系,在角 的終邊上任取一個異于原點的點 ,點P到原點的距離記為 ,則sin = ,cos = ,tg = ,ctg = ,sec = ,csc = 。2、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關(guān)系中,平方關(guān)系是: , , ;倒數(shù)關(guān)系是: , , ;相除關(guān)系是: , 。3、誘導(dǎo)公式可用十個字概括為: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如: , = , 。4、 函數(shù)

14、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周期是 ,頻率是 ,相位是 ,初相是 ;其圖象的對稱軸是直線 ,凡是該圖象與直線 的交點都是該圖象的對稱中心。5、 三角函數(shù)的單調(diào)區(qū)間: 的遞增區(qū)間是 ,遞減區(qū)間是 ; 的遞增區(qū)間是 ,遞減區(qū)間是 , 的遞增區(qū)間是 , 的遞減區(qū)間是 。6、 7、二倍角公式是:sin2 = cos2 = = = tg2 = 。8、三倍角公式是:sin3 = cos3 = 9、半角公式是:sin = cos = tg = = = 。10、升冪公式是: 。11、降冪公式是: 。12、萬能公式:sin = cos = tg = 13、sin( )sin( )= ,cos( )cos( )=

15、= 。14、 = ; = ; = 。15、 = 。16、sin180= 。17、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 0 sin 0 1 0 cos 1 0 0tg 0 1 不存在 0 不存在ctg 不存在 1 0 不存在 018、正弦定理是(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19、由余弦定理第一形式, = 由余弦定理第二形式,cosB= 20、ABC的面積用S表示,外接圓半徑用R表示,內(nèi)切圓半徑用r表示,半周長用p表示則: ; ; ; ; ; 21、三角學(xué)中的射影定理:在ABC 中, ,22、在ABC 中, ,23、在ABC 中: 24、積化和差公式: , , , 。25、和差化積公式: , , , 。三、

16、 反三角函數(shù) 1、 的定義域是-1,1,值域是 ,奇函數(shù),增函數(shù); 的定義域是-1,1,值域是 ,非奇非偶,減函數(shù); 的定義域是R,值域是 ,奇函數(shù),增函數(shù); 的定義域是R,值域是 ,非奇非偶,減函數(shù)。2、當 ; 對任意的 ,有: 當 。3、最簡三角方程的解集:四、 不等式 1、若n為正奇數(shù),由 可推出 嗎? ( 能 )若n為正偶數(shù)呢? ( 均為非負數(shù)時才能)2、同向不等式能相減,相除嗎 (不能)能相加嗎? ( 能 )能相乘嗎? (能,但有條件)3、兩個正數(shù)的均值不等式是: 三個正數(shù)的均值不等式是: n個正數(shù)的均值不等式是: 4、兩個正數(shù) 的調(diào)和平均數(shù)、幾何平均數(shù)、算術(shù)平均數(shù)、均方根之間的關(guān)系

17、是6、 雙向不等式是: 左邊在 時取得等號,右邊在 時取得等號。五、 數(shù)列1、等差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是 ,前n項和公式是: = 。2、等比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是 ,前n項和公式是: 3、當?shù)缺葦?shù)列 的公比q滿足 <1時, =S= 。一般地,如果無窮數(shù)列 的前n項和的極限 存在,就把這個極限稱為這個數(shù)列的各項和(或所有項的和),用S表示,即S= 。4、若m、n、p、qN,且 ,那么:當數(shù)列 是等差數(shù)列時,有 ;當數(shù)列 是等比數(shù)列時,有 。5、 等差數(shù)列 中,若Sn=10,S2n=30,則S3n=60;6、等比數(shù)列 中,若Sn=10,S2n=30,則S3n=70;六、 復(fù)數(shù)1、 怎樣計算?(先求n被4

18、除所得的余數(shù), ) 2、 是1的兩個虛立方根,并且: 3、 復(fù)數(shù)集內(nèi)的三角形不等式是: ,其中左邊在復(fù)數(shù)z1、z2對應(yīng)的向量共線且反向(同向)時取等號,右邊在復(fù)數(shù)z1、z2對應(yīng)的向量共線且同向(反向)時取等號。4、 棣莫佛定理是: 5、 若非零復(fù)數(shù) ,則z的n次方根有n個,即:它們在復(fù)平面內(nèi)對應(yīng)的點在分布上有什么特殊關(guān)系?都位于圓心在原點,半徑為 的圓上,并且把這個圓n等分。6、 若 ,復(fù)數(shù)z1、z2對應(yīng)的點分別是A、B,則AOB(O為坐標原點)的面積是 。7、 = 。8、 復(fù)平面內(nèi)復(fù)數(shù)z對應(yīng)的點的幾個基本軌跡: 軌跡為一條射線。 軌跡為一條射線。 軌跡是一個圓。 軌跡是一條直線。 軌跡有三種

19、可能情形:a)當 時,軌跡為橢圓;b)當 時,軌跡為一條線段;c)當 時,軌跡不存在。 軌跡有三種可能情形:a)當 時,軌跡為雙曲線;b) 當 時,軌跡為兩條射線;c) 當 時,軌跡不存在。七、 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1、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各適用于什么情形?有什么特點?加法分類,類類獨立;乘法分步,步步相關(guān)。2、排列數(shù)公式是: = = ; 排列數(shù)與組合數(shù)的關(guān)系是: 組合數(shù)公式是: = = ; 組合數(shù)性質(zhì): = + = = = 3、 二項式定理: 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 八、 解析幾何1、 沙爾公式: 2、 數(shù)軸上兩點間距離公式: 3、 直角坐標平面內(nèi)的兩點間距離公式: 4、 若點P分有向線段

20、成定比,則= 5、 若點 ,點P分有向線段 成定比,則:= = ; = = 若 ,則ABC的重心G的坐標是 。6、求直線斜率的定義式為k= ,兩點式為k= 。7、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點斜式: , 斜截式: 兩點式: , 截距式: 一般式: 經(jīng)過兩條直線 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是: 8、 直線 ,則從直線 到直線 的角滿足: 直線 與 的夾角滿足: 直線 ,則從直線 到直線 的角滿足: 直線 與 的夾角滿足: 9、 點 到直線 的距離:10、兩條平行直線 距離是11、圓的標準方程是: 圓的一般方程是: 其中,半徑是 ,圓心坐標是 思考:方程 在 和 時各表示怎樣的圖形?12、若 ,則以線段AB為直徑

21、的圓的方程是 經(jīng)過兩個圓, 的交點的圓系方程是: 經(jīng)過直線 與圓 的交點的圓系方程是: 13、圓 為切點的切線方程是一般地,曲線 為切點的切線方程是: 。例如,拋物線 的以點 為切點的切線方程是: ,即: 。注意:這個結(jié)論只能用來做選擇題或者填空題,若是做解答題,只能按照求切線方程的常規(guī)過程去做。14、研究圓與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即: 判別式法:>0,=0,<0,等價于直線與圓相交、相切、相離; 考查圓心到直線的距離與半徑的大小關(guān)系:距離大于半徑、等于半徑、小于半徑,等價于直線與圓相離、相切、相交。15、拋物線標準方程的四種形式是: 16、拋物線 的焦點坐標是: ,準

22、線方程是: 。 若點 是拋物線 上一點,則該點到拋物線的焦點的距離(稱為焦半徑)是: ,過該拋物線的焦點且垂直于拋物線對稱軸的弦(稱為通徑)的長是: 。17、橢圓標準方程的兩種形式是: 和 。18、橢圓 的焦點坐標是 ,準線方程是 ,離心率是 ,通徑的長是 。其中 。19、若點 是橢圓 上一點, 是其左、右焦點,則點P的焦半徑的長是 和 。20、雙曲線標準方程的兩種形式是: 和 。21、雙曲線 的焦點坐標是 ,準線方程是 ,離心率是 ,通徑的長是 ,漸近線方程是 。其中 。22、與雙曲線 共漸近線的雙曲線系方程是 。與雙曲線 共焦點的雙曲線系方程是 。23、若直線 與圓錐曲線交于兩點A(x1,

23、y1),B(x2,y2),則弦長為 ; 若直線 與圓錐曲線交于兩點A(x1,y1),B(x2,y2),則弦長為 。 24、圓錐曲線的焦參數(shù)p的幾何意義是焦點到準線的距離,對于橢圓和雙曲線都有: 。25、平移坐標軸,使新坐標系的原點 在原坐標系下的坐標是(h,k),若點P在原坐標系下的坐標是 在新坐標系下的坐標是 ,則 = , = 。九、 極坐標、參數(shù)方程 1、 經(jīng)過點 的直線參數(shù)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2、 若直線 經(jīng)過點 ,則直線參數(shù)方程的標準形式是: 。其中點P對應(yīng)的參數(shù)t的幾何意義是:有向線段 的數(shù)量。若點P1、P2、P是直線 上的點,它們在上述參數(shù)方程中對應(yīng)的參數(shù)分別是 則: ;當點P分

24、有向線段 時, ;當點P是線段P1P2的中點時, 。3、圓心在點 ,半徑為 的圓的參數(shù)方程是: 。3、 若以直角坐標系的原點為極點,x軸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點P的極坐標為 直角坐標為 ,則 , , 。4、 經(jīng)過極點,傾斜角為 的直線的極坐標方程是: ,經(jīng)過點 ,且垂直于極軸的直線的極坐標方程是: ,經(jīng)過點 且平行于極軸的直線的極坐標方程是: ,經(jīng)過點 且傾斜角為 的直線的極坐標方程是: 。5、 圓心在極點,半徑為r的圓的極坐標方程是 ;圓心在點 的圓的極坐標方程是 ;圓心在點 的圓的極坐標方程是 ;圓心在點 ,半徑為 的圓的極坐標方程是 。6、 若點M 、N ,則 。十、 立體幾何 1、

25、求二面角的射影公式是 ,其中各個符號的含義是: 是二面角的一個面內(nèi)圖形F的面積, 是圖形F在二面角的另一個面內(nèi)的射影, 是二面角的大小。2、若直線 在平面 內(nèi)的射影是直線 ,直線m是平面 內(nèi)經(jīng)過 的斜足的一條直線, 與 所成的角為 , 與m所成的角為 , 與m所成的角為,則這三個角之間的關(guān)系是 。3、體積公式: 柱體: ,圓柱體: 。 斜棱柱體積: (其中, 是直截面面積, 是側(cè)棱長); 錐體: ,圓錐體: 。 臺體: , 圓臺體: 球體: 。4、 側(cè)面積:直棱柱側(cè)面積: ,斜棱柱側(cè)面積: ;正棱錐側(cè)面積: ,正棱臺側(cè)面積: ;圓柱側(cè)面積: ,圓錐側(cè)面積: ,圓臺側(cè)面積: ,球的表面積: 。

26、5、幾個基本公式: 弧長公式: ( 是圓心角的弧度數(shù), >0); 扇形面積公式: ; 圓錐側(cè)面展開圖(扇形)的圓心角公式: ; 圓臺側(cè)面展開圖(扇環(huán))的圓心角公式: 。 經(jīng)過圓錐頂點的最大截面的面積為(圓錐的母線長為 ,軸截面頂角是):十一、比例的幾個性質(zhì)1、比例基本性質(zhì): 2、反比定理: 3、更比定理: 5、 合比定理; 6、 分比定理: 7、 合分比定理: 8、 分合比定理: 9、 等比定理:若 , ,則 。十二、復(fù)合二次根式的化簡當 是一個完全平方數(shù)時,對形如 的根式使用上述公式化簡比較方便。并集元素個數(shù):n(AB)=nA+nB-n(AB)5N 自然數(shù)集或非負整數(shù)集Z 整數(shù)集 Q有

27、理數(shù)集 R實數(shù)集6簡易邏輯中符合命題的真值表p 非p真 假假 真二函數(shù)1二次函數(shù)的極點坐標:函數(shù) 的頂點坐標為 2函數(shù) 的單調(diào)性:在 處取極值 3函數(shù)的奇偶性:在定義域內(nèi),若 ,則為偶函數(shù);若 則為奇函數(shù)。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jīng)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 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 同旁內(nèi)角互

28、補,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 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17 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19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的和 20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nèi)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對應(yīng)角相等 22邊角邊公理(SAS) 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3 角邊角公理( 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4 推論(

29、AAS)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5 邊邊邊公理(SSS) 有三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6 斜邊、直角邊公理(HL)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8 定理2 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29 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即等邊對等角) 31 推論1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并且垂直于底邊 3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論3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

30、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35 推論1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6 推論 2 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上的一半 39 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41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42 定理

31、1 關(guān)于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兩個圖形關(guān)于某直線對稱,那么對稱軸是對應(yīng)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44定理3 兩個圖形關(guān)于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yīng)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么交點在對稱軸上 45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yīng)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guān)于這條直線對稱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于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guān)系a2+b2=c2 ,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邊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360° 49四邊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邊形內(nèi)角和定理

32、n邊形的內(nèi)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論 任意多邊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定理1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53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定理2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54推論 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55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定理3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56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1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7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2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8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3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9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 一組對邊平行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60矩形性質(zhì)定理1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33、61矩形性質(zhì)定理2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質(zhì)定理1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65菱形性質(zhì)定理2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66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質(zhì)定理1 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質(zhì)定理2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71定理1 關(guān)于中心對稱的兩個

34、圖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關(guān)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jīng)過對稱中心,并且被對稱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yīng)點連線都經(jīng)過某一點,并且被這一 點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guān)于這一點對稱 74等腰梯形性質(zhì)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79 推論1 經(jīng)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論2 經(jīng)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

35、 三邊 81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線定理 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并且等于兩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wc呁/S? 84 (2)合比性質(zhì)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質(zhì)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yīng) 線段成比例 87 推論 平行

36、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yīng)線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yīng)線段成比例,那么這條直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并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yīng)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構(gòu)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兩角對應(yīng)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兩邊對應(yīng)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邊對

37、應(yīng)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 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yīng)成比例,那么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質(zhì)定理1 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高的比,對應(yīng)中線的比與對應(yīng)角平 分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質(zhì)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質(zhì)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銳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銳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銳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圓是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102圓的內(nèi)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于半徑的點

38、的集合 103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于半徑的點的集合 104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105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 徑的圓 106和已知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著條線段的垂直 平分線 107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108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條平行線平行且距 離相等的一條直線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 110垂徑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111推論1 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弦的垂直平分線經(jīng)過圓心,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

39、弧 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的直徑,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另一條弧 112推論2 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 113圓是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 114定理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 相等,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論 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么它們所對應(yīng)的其余各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117推論1 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 118推論2 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 對的弦是直徑 11

40、9推論3 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于這邊的一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圓的內(nèi)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并且任何一個外角都等于它 的內(nèi)對角 121直線L和O相交 dr 直線L和O相切 d=r 直線L和O相離 dr ? 122切線的判定定理 經(jīng)過半徑的外端并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123切線的性質(zhì)定理 圓的切線垂直于經(jīng)過切點的半徑 124推論1 經(jīng)過圓心且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jīng)過切點 125推論2 經(jīng)過切點且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jīng)過圓心 126切線長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 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127圓的外切四邊形的兩組對邊的和相等 1

4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129推論 如果兩個弦切角所夾的弧相等,那么這兩個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圓內(nèi)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 相等 131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 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132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 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133推論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134如果兩個圓相切,那么切點一定在連心線上 135兩圓外離 dR+r 兩圓外切 d=R+r 兩圓相交 R-rdR+r(Rr) 兩圓內(nèi)切 d=R-r(

42、Rr) 兩圓內(nèi)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弦 137定理 把圓分成n(n3): 依次連結(jié)各分點所得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內(nèi)接正n邊形 經(jīng)過各分點作圓的切線,以相鄰切線的交點為頂點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外切正n邊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和一個內(nèi)切圓,這兩個圓是同心圓 139正n邊形的每個內(nèi)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邊形的半徑和邊心距把正n邊形分成2n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邊形的面積Sn=pnrn2 p表示正n邊形的周長 142正三角形面積3a4 a表示邊長 143如果在一個頂點周圍有k個正n邊形的角

43、,由于這些角的和應(yīng)為 360°,因此k×(n-2)180°n=360°化為(n-2)(k-2)=4 144弧長計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內(nèi)公切線長= d-(R-r) 外公切線長= d-(R+r) 乘法與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

44、-4ac)/2a -b-(b2-4ac)/2a 根與系數(shù)的關(guān)系 X1+X2=-b/a X1*X2=c/a 注:韋達定理 判別式 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 b2-4ac<0 注:方程沒有實根,有共軛復(fù)數(shù)根 三角函數(shù)公式 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

45、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物理受力分析專題研究順口溜:分析對象先隔離,已知各力畫上面。接觸點、面要找全,不能遺漏,推拉擠壓彈力顯。糙面滑動動摩擦,欲動未動靜摩現(xiàn)。隔離體上力畫全,不多不少展笑顏。(一)受力分析物體之所以處于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是由于它們的受力情況不同要研究物體的運動,必須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正確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是研究力學(xué)問題的關(guān)鍵,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如何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呢?主要依據(jù)力的概念、從物體所處的環(huán)境(有多少

46、個物體接觸)和運動狀態(tài)著手,分析它與所處環(huán)境的其它物體的相互了解;一般采取以下的步驟分析:1確定所研究的物體,然后找出周圍有哪些物體對它產(chǎn)生作用 采用隔離法分析其他物體對研究對象的作用力,不要找該物體施于其它物體的力,譬如所研究的物體叫A,那么就應(yīng)該找出“甲對A”和“乙對A”及“丙對A”的力而“A對甲”或“A對乙”等的力就不是A所受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體上的力錯誤地認為通過“力的傳遞”作用在研究對象上2要養(yǎng)成按步驟分析的習(xí)慣 先畫重力: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心 次畫接觸力(彈力和摩擦力):繞研究對象逆時針(或順時針)觀察一周,看對象跟其他物體有幾個接觸點(面),對每個接觸點(面)若有擠壓,則畫

47、出彈力,若還有相對運動或趨勢,則畫出摩擦力要熟記:彈力的方向一定與接觸面或接觸點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著接觸面與物體相對運動(或趨勢)方向相反。分析完一個接觸點(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觸點(面)再畫其他場力:看是否有電、磁場力作用,如有則畫出場力順口溜:一重、二彈、三摩擦、再其它。3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項:初學(xué)者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往往不是“少力”就是“多力”,因此在進行受力分析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1) 只分析研究對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對象對其他物體所施加的力。(2) 每分析一個力,都應(yīng)找到施力物體,若沒有施力物體,則該力一定不存在這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檢查一下畫出的每個力

48、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體,特別是檢查一下分析的結(jié)果,能否使對象與題目所給的運動狀態(tài)(靜止或加速)相一致,否則,必然發(fā)生了多力或漏力現(xiàn)象(3) 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時作為物體受到的力。(4)只分析根據(jù)力的性質(zhì)命名的力(如重力、彈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據(jù)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上升力等)。(二)受力分析練習(xí):1。畫出物體A受到的彈力:(并指出彈力的施力物)AFAAA沿著斜面向上運動2。畫出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并寫出施力物:(表面不光滑)FAA靜止不動FAA向右勻速AA沿著斜面向下運動AA相對斜面靜止FAA靜止FAA勻速下滑3:對下面物體受力分析:1)重新對1、2兩題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在圖的右側(cè)畫)2)對物體A進行受力分析(并寫出各力的施力物)沿傳送帶勻速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