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全冊科學教案與反思_第1頁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全冊科學教案與反思_第2頁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全冊科學教案與反思_第3頁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全冊科學教案與反思_第4頁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全冊科學教案與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1課 地 球教學目的:1、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2、基本了解地球表面海陸分布和面積的大小。3、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4、了解地球內部的基本結構。教學重點: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教學難點:地球內部的結構。教具準備:地球儀、小船模型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常??吹酱贿M港出港。為什么從遠處駛來進港的船只總是先看見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而出港向遠方駛去的船只總是先不見船身,然后桅桿才逐漸隱沒在海平線下? 出現這種現象是什么原因?與地球的形狀有關嗎?二、新課(一)地球的形狀實驗:模擬實驗:將小船模形

2、貼著地球儀表面來回移動,從另一側觀察小船模型。 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能夠說明地球是一個圓形的球體。月食的時候地球的陰影是條曲線。是誰最早證實了地球的形狀?指導閱讀p4 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漫長歷程簡介 麥哲倫環(huán)繞地球的航行第二課時一、復習地球是什么形狀?是誰最早證實了地球的形狀?二、新課(一)地球有多大?地球的直徑約為12800千米(二)海洋和陸地觀察地球儀,了解地球表面海陸的分布情況,估算海洋和陸地的面積,使學生對地球表面海陸的分布情況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海洋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0 陸地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3/10(三)拓展平原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多少? 平原面積占陸地面積的1/4(四

3、)地球內部有什么(a )、介紹地球內部概況(b )、指導閱讀p8的 “地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三、作業(yè):1、查找、收集人類近代探索地球形狀的歷史和數據。2、查找資料,了解更多有關地球內部結構和物質組成的知識。板書設計:第1課 地 球一、地球的形狀是誰最早證實了地球的形狀?麥哲倫環(huán)繞地球的航行二、地球有多大?地球的直徑約為12800千米三、海洋和陸地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的7/10平原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1/4陸地約占地球表面的3/10其他地形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3/4四、地球內部有什么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讓學生了解地球形狀、大小,從中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在教學中,我先創(chuàng)設了一個

4、實驗,引出問題,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傮w來說,本課教學還是比較流暢,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第2課 太 陽教學目的1、認識到太陽對地球萬物的重要作用。2、了解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教學重點:太陽對地球萬物的重要作用教學難點:有關太陽的一些知識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導入萬物生長靠太陽嗎?二、新課(一)太陽給地球帶來了什么?1、太陽直接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2、太陽輻射維持了地表的溫度,成為大氣、水運動及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來源;3、煤炭、石油等礦產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積累下來的太陽能;4、太陽能還可以被太陽灶、太陽能電池等裝置被人們利用。(二)討論:如果沒有太陽,地球萬物會怎么樣?(三)

5、拓展: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太陽第二課時一、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內容二、教學新課(一)能量巨大的太陽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反應區(qū)、輻射區(qū)、對流層和大氣層。核反應區(qū)半徑約是太陽半徑的1/4,其間進行的氫核聚變提供了太陽經久不衰的巨大輻射的能源。在輻射區(qū)內,通過光子的多次吸收、再發(fā)射過程把核反應區(qū)發(fā)射的高能射線變成低能的可見光和其他形式向外傳送到對流層。對流層里物質的對流、湍流(及湍流產生的噪聲)和大尺度的環(huán)流把太陽內部的能量傳輸到太陽表面,并通過光球輻射出去。 太陽每分鐘發(fā)出的總能量約為每分鐘2.273×1028焦。而地球上僅接收到這些能量的22億分之一。太陽每年送給地球的能量相當于100億億度電

6、的能量。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無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三、作業(yè):調查周圍的人們怎樣利用太陽能。板書設計第2課 太 陽萬物生長靠太陽嗎?一、太陽給地球帶來了什么?1、太陽直接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2、太陽輻射維持了地表的溫度,成為大氣、水運動及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來源;3、煤炭、石油等礦產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積累下來的太陽能;4、太陽能還可以被太陽灶、太陽能電池等裝置被人們直接利用。二、能量巨大的太陽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無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到太陽對地球萬物的重要作用,通過討論,了解太陽對地球萬物的重要作用。整個教學過程,基本能夠達到教學要求。第3課 月

7、球教學目的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2、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3、了解更多的有關月球的知識。教學重點: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教學難點: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教具準備:三球儀、教學掛圖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農歷二月初一晚上,某牛棚的的牛被偷走了。第二天,探長把某嫌疑犯捉回來審問。疑犯對探長說:“我昨晚借著月光,看見張三從牛棚中偷走了?!?。探長馬上斷定疑犯在撒謊。為什么探長說他在撒謊?是不是牛被偷的晚上根本沒有月光?每個月的初一是否有月光?怎樣能知道呢?二、新課(一)觀察月相的變化教師在教室制作一張大的觀察記錄表,讓學生把每天觀察的記錄畫到表中。同學們對月相進行了一個月的觀察,大家有什么發(fā)現?

8、分析觀察記錄表,找出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二)月相變化的原因做一做模擬實驗,思考產生月相變化的原因。(出示月球模型。)月球黑和白的一面分別代表什么?月球繞地球轉一圈大約要多長時間?第二課時一、復習二、新課教師:月球黑的一面是太陽照不到的一面,從地球上看就是黑色的。月球繞地球轉一圈需要29.5天,代表一個月相變化周期。演示三球儀(一)觀察三球儀三球間的相互運動,思考月相變化的原因。(二)對月相變化的原因進行解釋。(三)登陸月球出示美國宇航員成功登陸月球的圖片。假如你是宇航員,即將登陸月球,應該做哪些準備呢?地球和月球的環(huán)境有哪些差異? 說說登陸月球應該作的準備,并說明為什么?三、作業(yè):搜集更多有關月

9、球的資料,制作月球知識手抄報。板書設計第3課 月 球一、觀察月相的變化二、月相變化的原因三、登陸月球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了解月球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并根據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推理、歸納。并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和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在這些過程中,希望學生能感受自然界的奇妙無窮與多姿多彩,激發(fā)他們探究興趣和欲望;同時學會與人交流、合作。第4課 白天與黑夜教學目的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24小時。2、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造成的。3、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與哥白尼的貢獻。4、探究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

10、約24小時。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造成的。教學難點: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教具準備:地球儀、手電筒。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我們把白天簡稱為晝,黑夜簡稱為夜,晝夜交替一次為一天。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晝夜不停地交替出現呢?二、新課(一)、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1、我們用手電筒表示太陽,地球儀表示地球,做一個晝夜交替的模擬實驗。2、出示地球自轉示意圖。 小結: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行星,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約需24小時,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一天。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在一天當中,正對太陽時就是白天,繞到背向太陽的一面時就是黑夜。(二)、古人是怎樣認識晝夜變化的?指導閱

11、讀P21第二課時一、復習1、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2、古人是怎樣認識晝夜變化的?二、新課(一)、世界各地的晝與夜在同一時刻,北京的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紐約的太陽已經向西落下,世界各地的晝夜變化存在著差異。由于世界各地的晝夜存在著差異,同學們可以借助網上交流了解在同一時刻各地的時間、晝夜狀態(tài)是不同的,體會世界各地晝夜的差異,進一步理解晝夜變化是由于地球自轉造成的。(二)、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晝夜變化也會對動植物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指導閱讀P23哪幾種動植物的生長活動受晝夜變化的影響較明顯?小結:大多數動植物的生長活動都受晝夜變化的影響。三、作業(yè):查找資料,了解更多有關動植物生長活動受晝夜變化

12、影響的知識。板書設計第4課 白天與黑夜一、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二、古人是怎樣認識晝夜變化的?三、世界各地的晝與夜四、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24小時。通過資料收集和網上討論等活動,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與哥白尼的貢獻。豐富了學生對自然現象的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興趣濃厚,發(fā)言積極,基本能達到教學要求。第5課 春夏與秋冬教學目的1、了解四季的變化與地球的公轉有關。2、認識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教學重點:通過陽光直射與斜射的對比實驗,觀察并了解陽光的直射與斜射不同的效果。教學難點:四季形成的原因。教具準備:兩塊大小一樣的金屬片

13、,每塊的背面粘貼一支溫度計、大鏡子、手電筒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為什么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的,冬天的太陽暖洋洋的?二、新課(一)、直射與斜射有什么差異?出示一個手電筒,分別在黑板上演示直射和斜射,引導學生觀察直射和斜射時光束有什么不同。(直射時光線集中,照射面積??;斜射時光線不集中,照射面積大。)直著照和斜著照,得到的光束有什么不同?被照射區(qū)域的溫度有什么區(qū)別?直射和斜射是否會形成不同的溫度呢?做書上的實驗,邊實驗邊記錄。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陽光在同樣的高度直射與斜射會形成明顯不同的溫度。(二)、四季的成因我們已經知道,陽光在同樣的高度直射與斜射會形成明顯不同的溫度,地球以一年為周期圍繞太陽

14、公轉,由于地球始終是傾斜著身子在公轉,所以對某一地區(qū)來說,每年夏季和冬季太陽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現了明顯差異,也就形成了明顯不同的溫度。第二課時一、復習1、太陽直射與斜射有什么差異?2、四季是怎樣形成的?二、新課(一)、四季變化與我們的生活地球上不同地區(qū)的四季氣候不同。有的地區(qū)冬天特別冷,夏天比較涼爽;有的地區(qū)冬天比較溫和,夏天特別酷熱。我們所在的地區(qū)屬于哪一種呢?我們通常是如何躲避嚴寒酷暑的呢?(二)、動植物怎樣抵御嚴寒酷暑? 動植物寒冬沒有棉衣,酷暑沒有空調。他們是如何抵御嚴寒酷暑的呢?介紹動植物抵御嚴寒酷暑的典型方式。三、作業(yè):查找資料,了解更多動植物抵御嚴寒酷暑的方式。板書設計第5課

15、春夏與秋冬一、直射與斜射有什么差異?二、四季的成因三、四季變化與我們的生活 四、動植物怎樣抵御嚴寒酷暑?教學反思: 以生活中了解四季的變化與地球的公轉有關,在教學中,我通過陽光直射與斜射的對比實驗,觀察并了解陽光的直射與斜射不同的效果。因此讓學生認識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和四季形成的原因。第6課 祖國各地的春天教學目的1、認識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2、通過網絡課堂了解祖國各地春天的差異,認識祖國各地春天的特征。教學重點: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教學難點:祖國各地春天的差異。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春天有什么特征?春天從一年之中的什么時候開始?今天,我們就通過網絡課堂來探究、了解祖國各地春天的

16、差異,認識祖國各地美麗的春天!二、新課指導閱讀P30-31.關于春天的研究內容是很多的,如氣溫升高、降水、花開、蛙鳴、小草返青、大樹發(fā)芽等等,我們首先要“提出研究內容”,然后“完成各項研究內容”,再“討論與交流”,最后“綜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一)、現在,我們就選定一個研究內容:如“一周氣溫變化”。1、研究內容:一周氣溫的變化2、完成各項研究內容;記錄本地一周每天的平均氣溫3、討論與交流:通過網絡課堂與全國各地小朋友討論、交流4、綜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得出祖國各地春天有哪些差異,并把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小學科學網”上,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第二課時一、復習1、春天有什么特征?2、春天從一年之中的什么

17、時候開始?二、新課(一)我們也可以選定另一個研究內容:如“油菜開花的研究”。1、研究內容:油菜開花的研究2、完成各項研究內容;記錄本地油菜開花始期、開花盛期、開花末期。3、討論與交流:通過網絡課堂與全國各地的小朋友討論、交流4、綜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得出祖國各地春天有哪些差異,并把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小學科學網”上,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教學反思 : 通過網絡課堂了解祖國各地春天的差異,認識祖國各地春天的特征,知道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定期觀察記錄的能力,并能把記錄進行整理和分析。第7課 種子和幼苗教學目的1、了解種子的基本結構。2、知道種子萌發(fā)需要的一些外界條件。3、了解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發(fā)生

18、的變化。教學重點:知道種子萌發(fā)需要一定的外界條件教學難點:了解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我們平時見到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由種子萌發(fā)生長而成的。是不是每一顆種子都可以發(fā)芽呢?什么樣子的種子能發(fā)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種子和幼苗(板書課題)。二、新課(一)、什么樣的種子能發(fā)芽?出示兩組菜豆種子(被蟲蛀過的菜豆種子和未被蟲蛀的菜豆種子)以及提前幾天用兩組菜豆種子(被蟲蛀過的菜豆種子和未被蟲蛀的菜豆種子)做的發(fā)芽情況的實驗。解剖一顆完整的菜豆種子,觀察其內部結構。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對比,然后說說什么樣的種子才能發(fā)芽。得出:結構完整的種子才能發(fā)芽。(二)、喚醒種子里的生命同樣的種

19、子,為什么在倉庫中不發(fā)芽,種到地里就會發(fā)芽?種子萌發(fā)需要什么樣的外部條件?出示一組(三個杯子)發(fā)芽情況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三個杯子里分別放了相同數量的種子和土壤,只是1號杯空氣充足,無水;2號杯水和空氣均適量;3號杯水較多,缺乏空氣。觀察不同情況下種子的萌發(fā)情況,思考種子萌發(fā)需要什么樣的環(huán)境條件?得出:種子萌發(fā)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條件是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第二課時一、復習1、什么樣的種子能發(fā)芽?2、種子萌發(fā)需要什么樣的環(huán)境條件?二、新課(一)、觀察種子萌發(fā)的過程觀察種子萌發(fā)的過程,并用簡單的文字或圖畫記錄下來。1、種子從外界吸收足夠的水分后,原來干燥、堅硬的種皮逐漸變軟,整個種子

20、因吸水而呈現膨脹,終于將種皮撐破。2.、種子吸水后,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貯存在胚乳或子葉里的不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簡單的可溶性物質。3.、種子的胚根、胚芽、胚軸很快地生長起來。4.、種子里胚根首先突破柔軟的種皮,向下生長,形成主根。5.、胚根伸出不久,胚軸的細胞也相應生長和伸長,把胚芽或胚芽連同子葉一起推出土面。)(二)、拓展:子葉的作用子葉在幼苗生長的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幼苗萌發(fā)后的子葉為什么不會慢慢長大,反而慢慢枯萎呢?你認為子葉對幼苗的生長有什么作用呢?同學們可以課后做個實驗來驗證子葉的作用:選用兩株剛出土且差不多大小的幼苗,一株去除子葉,另一株不去除,然后把兩株幼苗種在一個盆里,

21、過幾天觀察看看實驗的結果是什么樣的。三、作業(yè)網上學:各種各樣的種子1、請同學們上網了解更多植物種子的特點和用途。2、請同學們觀察和收集自己周圍一些植物種子方面的資料并和同學交流。板書設計第7課 種子和幼苗一、什么樣的種子能發(fā)芽?結構完整的種子才能發(fā)芽。二、喚醒種子里的生命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是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三、觀察種子萌發(fā)的過程四、子葉的作用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實驗,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了解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以及種子萌發(fā)的有關知識,體會植物的奧秘。第8課 植物長大了教學目的1、通過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guī)律。2、了解植物的生長是有周期性的。教學重點1.了

22、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guī)律。2.了解植物生長的四個主要階段:種子、幼苗、開花、結果。教學難點:收集植物生長過程的數據,分析數據并找出規(guī)律。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一株植物萌發(fā)以后生長很迅速,但它會一直這樣快速地生長嗎?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會有哪些變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植物長大了(板書課題)。二、新課(一)探究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1、數據記錄植物生長過程中會有很多變化,比如植株長高、葉子變多等,我們可以用測量、統計等方法記錄這些變化。定期觀察一株植物的生長過程,并把收集的數據記錄下來,例如綠豆可以采用記錄高度變化的方法、黃瓜則可以記錄新增葉片的數量等等,請同學們選定一株植物進行觀察,然后把觀察的結

23、果記錄在P43的記錄表里。想一想,植物生長過程中還會發(fā)生哪些變化?2、數據處理用圖表把數據列出來,有助于對數據進行分析。第二課時一、復習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二、新課(一)、分析結果分析植物生長高度變化記錄表可以發(fā)現哪些規(guī)律?(二)、植物生長有哪幾個階段?植物一生的四個階段是:種子、幼苗、開花、結果,根據你的記錄填寫P45的圖表。不同種類的植物生長周期是不是都一樣呢?三、作業(yè):查找資料,探究不同植物其生長過程的規(guī)律一樣嗎?板書設計第8課 植物長大了一、探究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1、數據記錄2、數據處理3、結果分析二、植物生長有哪幾個階段?植物一生的四個階段是:種子、幼苗、開花、結果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栽培植

24、物,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guī)律,初步學會收集數據,用圖表對數據簡單處理和對數據進行簡單分析的方法。對探究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產生興趣并能長期堅持科學探究活動。第9課 養(yǎng) 蠶教學目的1、了解蠶一生的不同階段的特點。2、了解蠶幼蟲期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guī)律。3、經歷飼養(yǎng)小動物的過程,描述動物生長的大致過程。教學重點:蠶一生的生長和變化。教學難點:觀察、比較蠶不同階段的特點,研究蠶幼蟲期生長過程中的規(guī)律。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蠶寶寶多可愛啊,它長大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呢?讓我們一起進入蠶寶寶的世界,看看它的一生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課題)二、新課蠶和很多動物一樣,生命都是從卵開始的。(一)觀察蠶卵剛生出來的蠶

25、卵是淡黃色橢圓形的,長1.21.3毫米。(二)蠶卵是怎樣孵化的?適合的溫度下蠶卵會逐漸變成紫黑色,兩個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蟻蠶。蟻蠶把卵殼咬破后,先露出頭部,然后爬出卵殼。(三)蠶寶寶怎樣長大? 1、蠶寶寶剛孵化出來時,小小黑黑的,頭部和身體也是黑黑的顏色,大約只有3毫米,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身體全部都是毛,看起來很像小螞蟻,所以叫做“蟻蠶”。因為蟻蠶的身體很小,所以要移動蟻蠶時,不要用手去抓,最好用毛筆驅趕蟻蠶到紙片上再將其移走。2、要注意養(yǎng)蠶的注意事項(P48)。3、觀察蠶在幼蟲階段體長的變化,記錄觀察數據,并將數據用圖表表示出來。4、分析圖表,蠶的幼蟲在生長過程中體長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四

26、)觀察蠶的幼蟲蠶幼蟲的身體結構:蠶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共13節(jié)。頭部有口和六對單眼,胸部有三對尾端尖突的足(胸足)。腹部有四對圓形肉質的足(腹足)及一對尾足。腹足可以幫助蠶在桑葉上四處爬行。蠶的身體兩側有黑色的小點,稱為“氣孔”,是蠶的呼吸器官。蟻蠶生長幾天后就要脫皮。脫皮后,蟻蠶就變成了二齡蠶。蠶幼蟲在生長過程中要脫四次皮,最后變成五齡蠶。蟻蠶和五齡蠶的異同點:不同點蟻 蠶:頭部較大、身體發(fā)黑、全身都長毛。五齡蠶:頭部很小、身體白色、全身無毛、外形有差異。相同點蟻 蠶:身體都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五齡蠶:身體都具有三對胸足,四對腹足及一對尾足,身體結構相同第二課時一、復習1、蠶卵是怎樣

27、孵化的?2、蠶寶寶怎樣長大?二、新課(一)、蠶繭里有什么?五齡蠶后,蠶的身體變黃且呈透明狀,皮膚緊繃,且不愛吃桑葉,這時蠶就準備結繭吐絲了,蠶先向周圍吐絲,以固定繭的位置,然后再吐絲將自己包圍起來。一只蠶所吐的絲,其長度可達10001500米。蠶繭內還有一套蠶皮,那是化蛹時,蠶蛻下來的。剛開始,蠶蛹是白色柔軟的,不久就漸漸變色,最后呈褐色變硬。蠶蛹的身體的正面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蠶蛹的腹部可以隱約看到翅膀的紋路和觸須及三對足,蛹的側面有氣孔。(二)、觀察蠶蛾的外形X|k |B| 1 . c| O |m經過1015天,蛹會蛻去蛹殼而羽化成蛾。蠶蛾頭部上有發(fā)達的復眼、梳狀的觸角,口器退化。胸部三節(jié),有三

28、對足,兩對翅。腹部雌性7節(jié)、雄性8節(jié),7對氣門。腹部末端有發(fā)達的外生殖器,雄蠶蛾身體較小,觸角稍大;雌蛾身體較大,但觸角稍小。蠶蛾雖然有嘴巴,卻不再吃任何東西。雌蛾尾端散發(fā)氣味引誘雄蛾前來交配,交配后不久雄蛾死去,雌蛾開始產卵。雌蛾一般可以產五百個左右的卵。產完卵后不久,雌蛾也會死去。(三)、蠶的生長階段蠶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蠶卵、幼蟲、蠶蛹、蠶蛾。三、作業(yè)網上學:動物的一生1.比較蝴蝶和青蛙的一生與蠶的一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了解其他一些常見的動物的一生。板書設計第9課 養(yǎng) 蠶一、觀察蠶卵二、蠶卵是怎樣孵化的?三、蠶寶寶怎樣長大? 四、觀察蠶的幼蟲五、蠶繭里有什么?六、觀察蠶蛾的外形七、

29、蠶的生長階段蠶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蠶卵、幼蟲、蠶蛹、蠶蛾。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仔細觀察、比較發(fā)現蠶不同階段有什么特點。以及根據實驗和數據分析,研究蠶幼蟲期生長過程中的一些規(guī)律。然后,經歷飼養(yǎng)小動物的過程,描述動物生長的大致過程,了解各種動物的一生是復雜多樣的,認識到生命活動的豐富多彩。第10課 我們在成長教學目的1、了解自己成長過程中外貌發(fā)生的變化。2、知道一些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變化的特點,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識。教學重點:了解人在成長過程中外貌發(fā)生的變化,知道一些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教學難點:青春期的主要身心變化的特點,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識。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30、一、導入最近彬彬的聲音怎么變得沙啞了?彬彬要長大了嗎?從哪些方面能夠說明人在不斷生長著?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課我們在成長(板書課題)。二、新課(一)、相冊里記錄的變化搜集一些自己不同年齡的照片,仔細研究一下,看看自己從小到大的外貌是怎樣變化的,描述自己的外貌變化情況,把它記錄在P55里。(二)、研究身高、體重的變化少年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但外貌發(fā)生了變化,身高和體重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怎樣才能知道近幾年自己在身高和體重等方面的變化情況呢?1、到校醫(yī)室查一查自己幾年來的身高和體重的記錄,并將收集到的數據設計成表格記錄下來。2、分析數據,發(fā)現身高和體重的變化規(guī)律。3、你的身高和體重每年增加的情況

31、都一樣嗎?在哪一年增加得最快?(男生的身高和體重從12、13歲開始增長較快,女生的身高和體重從11、12歲開始增長較快)。第二課時一、復習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內容二、新課(一)、我們長大了除了身高、體重增加之外,我們的身體還出現了哪些變化?在長大的過程中,少年兒童的身體會悄悄地發(fā)生變化。男生開始長胡須,頸部開始出現突起的喉結,聲音變得很低沉;女生的乳房開始漸漸地發(fā)育,月經也開始出現,無論男女都開始出現“青春痘”。這些變化是進入青春期的重要標志。(二)、健康成長指導閱讀P58資料小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時期。發(fā)育得好,能給一生的健康打下很好的基礎;發(fā)育得不好,往往會影響一生的健康。所以,我們要特

32、別注意青春期的保健。由于人在青春期各方面生長發(fā)育很快,所以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增加營養(yǎng)。另外,還要注意保證睡眠,加強鍛煉,預防疾病。三、作業(yè):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的青春期保健知識。板書設計第10課 我們在成長一、相冊里記錄的變化二、研究身高、體重的變化男生的身高和體重從12、13歲開始增長較快。女生的身高和體重從11、12歲開始增長較快。三、我們長大了四、健康成長 教學反思:通過本課知道一些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變化的特點,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識。然后根據收集資料、分析數據,發(fā)現自己身高體重增加的一些簡單規(guī)律。并且能以健康的成長心理對待自己身體、心理的變化。第11課 植物生長靠什

33、么教學目的1、認識植物生長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養(yǎng)分。2、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對植物生長會產生影響。3、知道影響植物生長因素有水、養(yǎng)分、空氣、陽光、溫度等。教學重點:知道影響植物生長因素包括水、養(yǎng)分、空氣、陽光、溫度等。教學難點:砂土、壤土、黏土的特征與作用。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波波、妍妍、琪琪三個好朋友走到一個墻角邊,發(fā)現墻角邊的兩株植物長得大小不同。為什么生長在相鄰位置的兩株植物的生長狀況有很大不同呢?植物的生長需要什么條件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一課植物生長靠什么(板書課題)。二、新課(一)、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觀察書上的一組對比實驗,得出植物的生長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營養(yǎng)

34、。(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土壤里有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這些養(yǎng)分溶解在水中,能被植物吸收。(三)、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1、壤土能保水保肥,養(yǎng)分豐富,最適合植物生長。2、黏土能保水保肥,養(yǎng)分較豐富,但透氣透水性差。3、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養(yǎng)分較少。根據三種土壤的特點,把你的預測填寫在P64“我的預測”里。第二課時一、復習1、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2、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3、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二、新課(一)、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和營養(yǎng),除此以外,還有哪些因素對植物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陽光、空氣、溫度會對植物產生什么影響呢?1、如果植

35、物的生長缺少了陽光,植物會有什么變化?2、如果植物的生長缺少了空氣,植物會有什么變化?3、如果植物的生長沒有適宜的溫度,植物會有什么變化?得出:陽光、空氣、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二)、拓展:制作豆苗迷宮:指導閱讀P67三、作業(yè):制作豆苗迷宮板書設計第11課 植物生長靠什么一、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三、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1.壤土:保水保肥、養(yǎng)分豐富2.黏土:能保水保肥、養(yǎng)分較豐富,但透氣透水性差3.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養(yǎng)分較少四、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1.、陽光 2.、空氣 3、溫度五、制作豆苗迷宮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認識植物生

36、長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養(yǎng)分,而且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對植物生長會產生影響。從而達到養(yǎng)學生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和實驗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科學問題。第12課 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教學目的1、了解不同的動物吃不同的食物,能夠按照動物的食性不同進行正確的分類。2、知道動物要維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來補充能量。教學重點:知道動物要維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來補充能量。教學難點:按照動物的食性不同進行分類。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刺猬冬眠后真的不需要吃東西嗎?冬眠的動物可以幾個月不吃不喝,它真的不需要吃東西嗎?今天,我們學習第十二課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板書課題)。二、新課(一

37、)、動物吃什么?動物都要吃食物嗎?這些動物要吃些什么東西?1、植食動物:以植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植食性動物。2、肉食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肉食性動物。3、雜食動物:以植物和其他動物為食物的動物叫雜食性動物。第二課時一、復習1、刺猬冬眠后真的不需要吃東西嗎? 2、動物都要吃食物嗎?這些動物要吃些什么東西?二、新課(一)、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動物運動需要能量,生長需要營養(yǎng),所以動物必須吃食物。食物在動物的身體里會轉化成身體需要的物質和能量,支持動物的生長、運動和維持體溫等作用。(二)、資料:小動物,大食量指導閱讀P71資料“小動物,大食量”。三、作業(yè):網上學:四大家魚和它們的食性板書設計第

38、12課 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一)、動物吃什么?1、植食動物:以植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植食性動物。2、肉食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肉食性動物。3、雜食動物:以植物和其他動物為食物的動物叫做雜食性動物。(二)、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動物運動需要能量,生長需要營養(yǎng)(三)、小動物,大食量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了解不同的動物吃不同的食物,能夠按照動物的食性不同進行正確的分類,并且動物要維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來補充能量。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分析信息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的興趣。第13課 植物繁殖的奧秘教學目的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2、了解植物可用不同的器官繁殖。3、關注和了解植物繁殖的新

39、技術。教學重點: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了解花的多種傳粉方式、種子的多種傳播方式。教學難點:植物繁殖的多種方式。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彬彬、妍妍、波波、琪琪一起去瓜園參觀,發(fā)現了有的花已經結了果才凋謝,而有的花凋謝了但卻沒有結果。為什么有些花會結果,有些花不會結果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三課植物繁殖的奧秘(板書課題)。二、新課(一)、探究植物結果的奧秘出示剛開放就摘除了雌蕊的花和保留了雌蕊的花的圖片。如果摘除了花的雌蕊,花還能不能結果呢?討論得出:有雌蕊的花可以結果,摘除雌蕊的花不能結果。(二)、給植物傳粉出示一個結籽不飽滿的玉米和一個結籽飽滿的玉米。是什么原因令這兩個玉米棒結籽飽滿的程度不同?植物雄蕊的花粉要通過不同的傳粉方式到達雌蕊上才能使植物結果。所以在農業(yè)生產上,利用人工授粉可以使植物結出更多、更飽滿的果實。指導閱讀P78的資料:蟲媒花、風媒花小結:花粉傳播的方式有:依靠昆蟲傳粉、依靠風力傳粉以及人工傳粉 第二課時一、復習1、如果摘除了花的雌蕊,花還能不能結果?2、花粉傳播有哪些方式?二、新課(一)、了解種子的傳播植物結果后,是怎樣將果實和種子傳播出去的?種子的傳播有哪些方式?鬼針草種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