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科學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科學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科學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科學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電與磁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1、磁性:磁鐵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zhì),磁鐵的這種性質(zhì)叫做磁性。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質(zhì)叫做磁體。3、磁極:磁體各部分的磁性強弱不同,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做磁極,它的位置在磁體的兩端??梢宰杂赊D動的磁體,靜止后恒指南北。為了區(qū)別這兩個磁極,我們就把指南的磁極叫南極,或稱S極;另一個指北的磁極叫北極,或稱N極。4、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5、磁體可分為天然磁體和人造磁體,通常我們看到和使用的磁體都是人造磁體,它們都能長期保持磁性,通稱為永磁體。6、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得到磁性的過程。鐵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稱為軟

2、磁體。鋼被磁化后,磁性能夠長期保持,稱為硬磁體或永磁體,鋼是制造永磁體的好材料。人造磁體就是永磁體。7、磁場:磁場的基本性質(zhì):它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chǎn)生磁力的作用,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而發(fā)生的。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8、磁感線:為了形象地描述磁體周圍的磁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線模型:依照鐵屑排列情況,畫出一些帶箭頭的曲線。9、磁感線的特點:(1)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由磁體的北極(N極)到磁體的南極(S極)。(2)磁感線的方向就是該點小磁針北極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針靜止后北極所指的方向。(3)磁感線密的地方磁場強,磁感線疏的地方磁場

3、弱。(4)在空間每一點只有一個磁場方向,所以磁感線不相交。10、地磁場:地球產(chǎn)生的磁場。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地球南北極與地磁的南北極并不重合,它們之間存在的一個5°夾角。第2節(jié) 電生磁1、奧斯特實驗現(xiàn)象:導線通電,周圍小磁針發(fā)生偏轉;通電電流方向改變,小磁針偏轉方向相反 結論: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2、直線電流的磁場 直線電流的磁場的分布規(guī)律:以導線上各點為圓心的一個個同心圓,離直線電流越近,磁性越強,反之越弱。3、安培定則(一) 用右手握住導線,讓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那么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線環(huán)繞方向。4、通電螺

4、線管的磁場通電螺線管周圍能產(chǎn)生磁場,并與條形磁鐵的磁很相似。改變了電流方向,螺線管的磁極也發(fā)生了變化。5、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關系:安培定則(二)(右手螺旋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6、通電螺線管的磁性強弱由什么因素決定?電磁線圈的匝數(shù)越多,通過線圈的電流越大,線圈的磁性越強;插入鐵芯,線圈的磁性大大增強。第3節(jié) 電磁鐵的應用1、電磁鐵:帶鐵芯的通電螺線管。電磁鐵與普通磁鐵相比,電磁鐵容易控制,它的磁性有無可以由通斷電控制,它的磁性強弱可以由電流的大小控制,它的磁極的方向可以由改變電流方向來控制。電磁鐵的應用:電鈴,電磁起重機,電磁繼

5、電器,磁懸浮列車,磁記錄2、電磁繼電器:由電磁鐵控制的自動開關,分為控制電路和工作電路可用低電壓和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和強電流3、磁懸浮列車: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上海磁懸浮是世界上首次投入商業(yè)運營的。4、信息的磁記錄:硬盤、銀行卡等磁卡、錄音機和錄像機。第4節(jié) 電動機1、通電直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實驗 a.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安培力)的作用. b.磁場對通電導體作用力的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 c.當只改變電流方向或只改變磁場方向時,通電導體受到的磁場的力方向發(fā)生改變. d.同時改變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時,通電導體受到的磁場的力的方向不變 e.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大小

6、與磁場強弱、電流大小、導體長短有關。2、左手定則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三者之間的關系,可用左手定則來判定。伸開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個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內(nèi),把左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入手心,使四個手指所指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電導體受力的方向。3、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1)通電線圈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而轉動,但不能持續(xù)。(2)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3)通電線圈所在的平面與磁場方向垂直時線圈受到一對平衡力的作用,線圈的這一位置叫平衡位置。(4)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

7、作用,是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結果。當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一致或反向時,受到的作用力為零。當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垂直作用時,受到的作用力最大。 (5)通電線圈轉到平衡位置時,不會立即停下來,而是擺地動幾下才停下來4、直流電動機 換向器的作用:當線圈剛轉過平衡位置時,換向器能自動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從而改變線圈受力方向,使線圈連續(xù)轉動。直流電動機工作原理: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直流電動機制作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當線圈轉過平衡位置時,通過換向器改變電流方向,從而改變線圈的受力方向,以保證線圈沿同一方向持續(xù)轉動。直流電動機的構造; 磁極、線圈、換向器、電刷。(定子,轉子)5、交流電動機也是依靠通電

8、導體在磁場中所受的力來運轉的。第5節(jié) 磁生電1、磁生電電磁感應(1)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chǎn)生電流,這種現(xiàn)象叫做電磁感應。產(chǎn)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2)電路不閉合,當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沒有感應電流,但是導體中卻有感應電壓。(3)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電路閉合且一部分導體作切割磁感線運動。(4)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運動方有關;改變其中的一個,電流方改變;若同時改變這兩個方向,電流方向不變(5)在電磁感應中,機械能轉變成了電能。2、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方向、磁場的方向有關。這三個方向可用右手定則來判定。右手四指與大拇指垂直并在

9、同一平面內(nèi),手心對著N極(讓磁感線垂直穿過手心),大拇指指向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則四指所指示的方向就是導體中感應電流的方向。3、影響感應電流大小的因素是導線切割的速度大小、磁場強度、切割導線的條數(shù)、切割導線的有效長度。而與導線切割的速度方向無關。4、交流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1)呈閉合回路的矩形線圈在磁場中不斷地轉動時,線圈中就有方向不斷改變的感應電流產(chǎn)生。(2)交流發(fā)電機就是根據(jù)電磁感應現(xiàn)象制成的。(3)矩形線圈、圓環(huán)、電刷、電流表組成了閉合電路。當線圈在磁場中轉動時,切割磁感線,線圈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4)分析線圈運動到幾個特殊位置時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情況:當線圈平面和磁感線垂直時,兩邊的運

10、動方向和磁感線平行,不切割磁感線,線圈上無感應電流。當線圈平面和磁感線平行時,兩邊的運動方向和磁感線垂直,切割磁感線,線圈上有感應電流。(注意兩次的切割方向,及電流方向的改變)(5)線圈在磁場轉動一周,感應電流方向改變兩次;線圈不斷轉動,則感應電流方向不斷作周期性變化。這種周期性改變方向的電流就是交流電。交流電跟我們從電池得到的電流有所不同,從電池得到的電流的方向不變,通常叫做直流電。我國交流電的周期是0、02秒,頻率為50赫茲,即發(fā)電機線圈轉一周用0.02秒,即1秒內(nèi)線圈轉50周,每秒出現(xiàn)50個周期,方向改變100次。發(fā)電機由轉子和定子組成。一般采用線圈不動、磁極旋轉的方法來發(fā)電,還用電磁鐵

11、代替永磁體。5、發(fā)電機和電動機的結構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因此電動機也可以做發(fā)電機。 交流發(fā)電機發(fā)電時,線圈內(nèi)是交流電,對外供應也是交流電;直流發(fā)電機發(fā)電時,線圈內(nèi)是交流電,對外部供電是直流電。第6節(jié) 家庭用電1、家庭電路的組成。(1)組成:進戶線(零線,火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插座、開關、用電器(2)開關與電燈串聯(lián) (3)插座與電燈及各用電器之間是并聯(lián)(4)電能表串聯(lián)在干路,保險絲也是串聯(lián)的2、認識火線和零線及它們之間的電壓(220V)3、測電筆的結構、正確作用方法判別零線和火線4、電能表的作用,認識討論“220V5A”表示的意思 220V表是額定電壓,5A表示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5、熔斷器

12、:分為封閉管式和敞開插入式保險絲的材料特點、作用:(1)材料特點: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高的鉛銻合金做成。(2)作用:當電路中電流增大而超過線路設計的允許電流值時,能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護電路作用。132接地接火線接零線6、斷路器:用來代替閘刀開關和熔斷器,起到電路過載或短路的保護作用7、開關必須接在火線上8、三孔插座的中間孔接地,三腳插頭的中間腳接用電器的外殼9、當火線與用電器的外殼接觸,而外殼接地時,電流會直接經(jīng)接地線進入大地。此時會由于家庭電路中的電流過大而使斷路器自動斷開,切斷電路。因此,接地線是用電器的安全線。第7節(jié) 電的安全使用1、安全電流和電壓(1)觸電:通過人體的電流達到一定

13、值時對人體的傷害事故。(2)安全電流:在30毫安以下。超過30毫安,人會感到劇痛,神經(jīng)麻木,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3)安全電壓:在36伏以下的電壓是安全的。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安全電壓可以是24伏或12伏以下。2、家庭電路電壓是220伏,動力電路的電壓是380伏。3、觸電事故:觸電大多是人直接接觸火線造成的。高壓觸電只要靠近它就會觸電。4、安全用電常識 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和符號第1節(jié) 模型、符號的建立與作用1、符號: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用到一些如錄音機、隨身聽上類似的符號來表示事物,我們曾經(jīng)用過的符號有:速度v、時間t、質(zhì)量m、密度、壓強p、電流I、電壓U

14、、電阻R、冷鋒、暖鋒等,你可以對以前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我們生活中,用過的符號有:廁所符號、電源符號、交通標志等。符號的作用和意義:a.用符號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b.用符號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亂c.用符號可避免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2、模型:建構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的到的事物。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體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則是抽象的(如一個數(shù)學或科學的公式)。第2節(jié) 物質(zhì)的微觀粒子模型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一種微粒。分子在化學變化中是可分的,而原

15、子是不可分的。在水通電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它們不再保持水的化學性質(zhì)了,該實驗充分說明了:水分子是由兩種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構成的氫原子和氧原子;這種比分子更小的微觀粒子就是原子。2、物質(zhì)的構成: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zhì):金屬、稀有氣體、少數(shù)非金屬的固體如碳、硅。3、原子的種類比較多,現(xiàn)在已知的有幾百種原子。不同種類和不同數(shù)量的原子就能構成各種不同的分子,從而使自然界中有種類繁多的物質(zhì)。它們之間的互相組合就好比是26個英文字母可組合成無數(shù)個英文單詞一樣。 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種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種原子。 同種原子構成不同物質(zhì)時結構是不一樣的,如金剛石和石墨。 原子是一種微粒,

16、具有一定的質(zhì)量和體積,通常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米數(shù)量極,不同種類的原子質(zhì)量不同,體積也不同。第3節(jié) 原子結構的模型1、原子模型的建立:原子內(nèi)部結構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歷程:道爾頓原子模型(1803年) 實心球模型湯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 西瓜模型(湯姆生發(fā)現(xiàn)原子中有電子,帶負電)盧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行星繞太陽模型(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的存在)波爾原子模型(1913年) 分層模型電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 電子云模型2、質(zhì)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顯電中性)3、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所占的質(zhì)量很大,但占據(jù)的體積很小

17、。核內(nèi)質(zhì)子和中子的質(zhì)量接近,電子的質(zhì)量所占的比重極小,幾乎可忽略。4、對質(zhì)子和中子的內(nèi)部結構的研究還在繼續(xù),科學家認為質(zhì)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構成,對夸克的研究已成為科學上的一個熱點。5、元素:科學上把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zhì)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6、同位素: 原子中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相同的同類原子統(tǒng)稱為同位素。同位素在工業(yè)、農(nóng)業(yè)、醫(yī)療、國防等方面由廣泛的應用。7、帶電的原子離子: 原子得失電子形成帶正、負電荷的離子。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之間會相互作用,構成物質(zhì)。離子也是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之一。第4節(jié) 組成物質(zhì)的元素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zhì)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18、物質(zhì)(純凈物)根據(jù)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2、物質(zhì)的分類:3、常見的元素符號: 金屬元素:鉀 K 鈣 Ca 鈉 Na 鎂 Mg 鋁 Al 鋅 Zn 鐵 Fe 錫 Sn 鉛 Pb 銅 Cu 汞 Hg 銀 Ag 鉑 Pt 金 Ag (鋇 Ba 錳 Mn 鋰 Li 鈹 Be )非金屬:碳 C 硅 Si 硫 S 磷 P 氫 H 氧 O 氮 N 氟 F 氯 Cl 溴 Br 碘 I 稀有氣體:氦 He 氖 Ne 氬 Au 4、元素的分布:(不均勻)第5節(jié) 表示元素的符號1、元素符號:國際上統(tǒng)一用拉丁文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來表示元素,當元素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可再寫上該元素名稱的第二個字母以示區(qū)

19、別。2、元素符號的含義:既有宏觀的含義,又有微觀的意義。 表示一種元素; 這種元素的1個原子。3、表:元素、原子、離子、分子的涵義及相互關系:項目概念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分子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一種微粒4、熟練記住常見的16種元素符號:H、O、C、N、S、Si、Na、Fe、Cu、Cl、Ca、Ag、Al、I、K、P第6節(jié) 表示物質(zhì)的符號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zhì)分子組成的式子稱為化學式?;瘜W化的書寫要注意規(guī)則:單質(zhì)化學式書寫時要注意稀有氣體通常用元素符號直接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金屬和部分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zhì)的結構比較復雜,習慣上也用元

20、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衔锘瘜W式的書寫通??梢愿鶕?jù)讀法來寫,且要注意通常用原子個數(shù)(或離子)最簡單整數(shù)比表示?;瘜W化的讀法:一般是從右向左讀成“某化某”?;瘜W化所傳遞的信息:表示某種物質(zhì);表示該種物質(zhì)的1個分子;表示組成物質(zhì)的元素種類;表示該物質(zhì)的1個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及原子的數(shù)量。2、離子符號:離子符號表示時在元素的右上角要標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帶電原子團是較為復雜的離子,在書寫時也要注意所帶的電荷數(shù)。3、化合價: 、單質(zhì)里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價(化合價只在形成化合物時才表現(xiàn)出來) 、化合物里元素的正價總數(shù)與負價總數(shù)的代數(shù)和為:零 、記住常見的化合價: H、K、Na、Ag、NH4+為1價

21、; Ca、Mg、 Ba、 Zn 、Cu、 Fe(亞鐵)、 Hg為2價; Al、Fe為 3價; F、Cl、NO3-(硝酸根) 、OH-(氫氧根)為1價; O、S、SO4 2-(硫酸根)、CO32-(碳酸根)為 2價;4、化合價的計算的總原則: 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 單質(zhì)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根據(jù)元素化合價,正確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有三個步驟: 按一定順序寫出元素符號; 在元素符號正上方標出化合價; 再根據(jù)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寫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第7節(jié) 元素符號表示的量1、相對原子質(zhì)量:涵義:以一種碳原子的質(zhì)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zhì)量跟它比較所得得數(shù)值,就是這

22、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一個比值,無單位。由于原子的主要質(zhì)量集中在原子核上(電子的質(zhì)量是質(zhì)子質(zhì)量的1/1834),所以: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zhì)量2、相對分子質(zhì)量: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總和。3、關于化學式的計算: 求得該物質(zhì)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求得組成該物質(zhì)得各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 求得該物質(zhì)中某種元素得質(zhì)量分數(shù); 結合第種計算,在已知該物質(zhì)的實際質(zhì)量時,求得該物質(zhì)中某種元素的實際質(zhì)量第三章 空氣與生命第1節(jié) 空氣與氧氣1、空氣是由幾種單質(zhì)和幾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2、空氣的組成:(體積比)氮氣:78% 氧氣:21% 稀有氣體: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zhì)

23、0.03%3、空氣的利用。(1)氮是構成生命體蛋白質(zhì)的主要元素。氮氣的用途:燈泡、食品中作保護氣;制化肥、炸藥、染料等;液態(tài)氮可作冷凍劑。(2)氧氣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氧氣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潛水等支持燃燒、氣焊、氣割、煉鋼等(3)稀有氣體:化學性質(zhì)很穩(wěn)定,通電時能發(fā)出各種有色光。用途:制作保護氣;制成各種電光源;用于激光技術。第2節(jié) 氧氣和燃燒1、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通常情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或難溶于水);三態(tài)變化,液態(tài)氧、固態(tài)氧呈淡藍色。2、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供呼吸、支持燃燒、化學性質(zhì)較活潑、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氣中燃燒:S + O2=SO2 在

24、氧氣中燃燒時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 = Fe3O4 燃燒時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注意:鐵絲燃燒時要綁一根火柴來引燃,瓶底要放點水或細砂防止炸裂瓶底)3、氧化反應:物質(zhì)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燃燒: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可引起爆炸緩慢氧化:速率緩慢的氧化反應,可引起自燃4、氧氣的制?。?)實驗室制取實驗室常用分解過氧化氫或加熱高錳酸鉀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的方法來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2H2O2 =2H2O +O22KMnO4=K2MnO4+ MnO2

25、+O22KClO3 =2KCl +3O2實驗室裝置圖課本45和46頁排水法(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或難溶于水)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排水法(2)工業(yè)制法:分離空氣法(屬于物理變化的過程)5、催化劑。一變:改變其他物質(zhì)化學反應的速度二不變:(1)本身質(zhì)量;(2)本身化學性質(zhì)?;瘜W反應前后不變6、滅火和火災自救(1)可燃物燃燒條件: a.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下; b.跟氧氣充分接觸。滅火方法: a.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下; b.跟氧氣隔絕。第3節(jié) 化學方程式1、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1)化合反應:A+B=C(2)分解反應:A=B+C2、質(zhì)量守恒定律(1)定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

26、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這個定律叫質(zhì)量守恒定律。(2)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解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變化;原子數(shù)目沒有增減。(3)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量:原子種類; 元素種類; 原子數(shù)目;物質(zhì)總質(zhì)量3、化學方程式。(1)定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2)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一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二是要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3)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驟。(4)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 表示反應的條件表示反應物、生成物間原子、分子個數(shù)比表示反應物、生成物間的質(zhì)量比4、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1)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jù):化學方程式能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zhì)間的質(zhì)量

27、比。(2)計算步驟:設未知量=>寫出化學方程式=>寫出有關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和已知量=>列出方程求解=> 寫出簡明答案第4節(jié) 二氧化碳1、實驗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與鹽酸反應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因為密度比空氣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為二氧化碳可溶水)驗滿方法: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 可溶于水 三態(tài)變化,其固體稱干冰。3、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不能供呼吸; 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與水反應:CO2 +H2O = H2CO3與澄清石灰水反應:CO2+Ca(OH)2= CaCO3 +H2O(檢驗二氧化碳的

28、方法)4、二氧化碳的用途:滅火 作化工原料,制純堿、汽水等;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第5節(jié)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1、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1)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兩大部分組成。(2)呼吸運動吸氣:肋間外肌、膈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膈機頂部下降)=>胸腔容積擴大=>肺擴張,導致肺內(nèi)氣壓減小=>外界氣體進入肺泡。呼氣:肋間外肌、膈肌舒張=>肋骨下降,膈機頂部回升=>胸腔容積縮小=>肺 借彈性縮回,導致肺內(nèi)氣壓增大=> 肺內(nèi)氣體排出肺泡(3)肺泡內(nèi)氣壓變化吸氣時,肺泡內(nèi)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呼氣時,肺泡內(nèi)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2、動

29、物的呼吸: 動物和人一樣,也要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3、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氣之間也有氣體交換,也會呼吸,也是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第6節(jié) 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過程(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陽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zhì)制造有機物,并放出氧氣的過程。(2)光合作用的反應過程可表示為:二氧化碳 +水=有機物(淀粉)+氧氣(3)光合作用的實質(zhì):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4)光合作用的意義:光合作用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 光合作用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為一切生物提供氧氣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剛好相反的兩個過程,區(qū)別如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植物的葉綠體內(nèi)

30、進行植物成活部分都能進行在光照下才能進行有無光都能進行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貯藏能量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聯(lián)系: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物質(zhì)(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兩者互相依存和對立。第7節(jié) 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1、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1)自然界產(chǎn)生氧氣的途徑:植物的光合作用。(2)自然界消耗氧氣的途徑:生物呼吸和物質(zhì)燃燒。2、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1)自然界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途徑: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質(zhì)的燃燒。(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植物的光合作用。3、保護臭氧層。(1)臭氧層的作用:阻擋和削弱來自太陽

31、光的過強的紫外線,對生物起保護作用。(2)臭氧層的破壞和保護。引起臭氧層破壞的原因:氯氟烴等物質(zhì)對臭氧的作用。臭氧層的保護措施:禁止生產(chǎn)和使用含氯氟烴的制冷劑、發(fā)泡劑、噴霧劑等化學物質(zhì)。4、溫室效應。(1)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地球的保溫作用。(2)溫室效應的好處:適度的溫室效應能保證地球上氣溫的穩(wěn)定,有利于動植物的生存。(3)溫室效應的壞處:過度的溫室效應會導致全球性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等。第8節(jié) 空氣污染與保護1、空氣污染(1)引起空氣污染的因素:工業(yè)廢氣和煙塵的排放;土地沙漠化;車輛尾氣的排放;部分建筑材料釋放有害氣體。空氣污染的種類:汽車尾氣;可吸入顆粒物(煙塵); SO2酸雨

32、。2、保護空氣(1)潔凈的空氣才能保證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長。(2)保護空氣的措施:使用清潔能源;控制污染源;加強空氣質(zhì)量監(jiān)測和預防;植樹造林。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順序:第一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第二步:將高錳酸鉀加入試管中。第三步:用一團棉花放在靠近試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導管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第四步: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第六步: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滅酒精燈。第四章 植物與土壤第1節(jié) 土壤的成分1、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如細菌、真菌、放線菌。我們把土壤中的微生物、動物、植物等稱為土壤生物。 2、土壤中的非生物有水、空氣、有機物(腐殖質(zhì))、無機物(礦物質(zhì)顆粒)。土壤是由這些組成的 3、土壤中的有機物主要來自于生物的排泄物與死亡的生物體。 無機物是由巖石風化形成的。 4、巖石是在長期的風吹雨打、冷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