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化驗報告》ppt課件_第1頁
《讀懂化驗報告》ppt課件_第2頁
《讀懂化驗報告》ppt課件_第3頁
《讀懂化驗報告》ppt課件_第4頁
《讀懂化驗報告》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化驗報告分析化驗報告分析吉大一院吉大一院 檢驗科檢驗科李琳李琳參考范圍的概念 參考范圍,是指絕大多數(shù)“正常人的某目的值范圍。這里的“絕大多數(shù)可以是90、95、99等,最常用的是95。所謂“正常人不是指安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響所研討目的的疾病和有關(guān)要素的同質(zhì)人群。參考范圍的制定方法 1.決議參考值范圍的單雙側(cè) 根據(jù)一個目的能否過大、過小均屬異常,決議該目的的參考值范圍是雙側(cè)范圍還是單側(cè)范圍。 1雙側(cè)參考值范圍:假設(shè)一個目的過大、過小均屬異常,那么相應(yīng)的參考值范圍既有上限又有下限; 2單側(cè)參考值范圍:假設(shè)一個目的僅過大或僅過小屬異常,那么此目的的參考值范圍只需上限。參考值范圍的制定方法 2.利用大

2、樣本資料制定參考值范圍 隨機抽取一個大樣本后,假設(shè)目的服從正態(tài)分布,就采用正態(tài)分布法制定其參考值范圍。假設(shè)目的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就采用百分位數(shù)法。 一、血常規(guī) 二、電解質(zhì) 三、腎功能 四、肝功能 五、血脂 六、心肌標志物 七、血糖一、血常規(guī) (Complete Blood Count) 一、血常規(guī)主要包括 3 種細胞的檢測一紅細胞參數(shù):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濃度、血細胞比容、平均紅細胞容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容積分布寬度。二白細胞參數(shù):白細胞計數(shù)和白細胞分類。三血小板參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比容、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一紅細胞參數(shù)1.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

3、蛋白濃度 RBC是血液中數(shù)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Hb是RBC的運輸?shù)鞍?,兩者是診斷和治療貧血及紅細胞增多的主要目的。1.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濃度RBC Count1012/LHb concentrationg/LMale 4.0-5.5 120-160Female 3.5-5.0 110-150Newborn 6.0-7.0 170-200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濃度的參考范圍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濃度的參考范圍1.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濃度RBC計數(shù):Hb濃度=1:3 兩者在正常時大致平行,但大細胞性貧血及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會發(fā)生改動。臨床意義:RBC計數(shù)及Hb濃度減少:包括生理性減少和病理性減少。1

4、.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濃度臨床意義:生理性減少: 1出生后3個月-15歲 2妊娠中晚期 3部分老年人1.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濃度臨床意義:病理性減少:1生成減少:再生妨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巨幼細胞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2破壞增多:遺傳性紅細胞膜缺陷病、先天性紅細胞酶缺陷病、行軍性血紅蛋白尿、燒傷所致溶血等。3喪失過量:急、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大出血、月經(jīng)過多、痔瘡等1.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濃度RBC計數(shù)及Hb濃度增多的臨床意義相對性增多:血漿量較少使紅細胞數(shù)相對增多。猛烈嘔吐、嚴重腹瀉、大面積燒傷、多汗、多尿等。絕對性增多:缺氧導(dǎo)致EPO增多,使紅細胞數(shù)增多。慢性心肺疾患、發(fā)紺型先天性

5、心臟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及腫瘤等。2.紅細胞比容Hct概念:抗凝全血經(jīng)離心沉淀后,測得下沉的RBC在全 血中所占容積的百分比值。參考范圍:男性:42%49% 女性:37%48%臨床意義: 添加:血液濃縮,如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 汗、大面積燒傷等。 減少:各種類型貧血。 3.紅細胞平均指數(shù)1MCV 平均紅細胞容積:每個紅細胞的平均體積 82-95fL2MCH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每個紅細胞內(nèi)所含血紅蛋白的平均量 27-31pg3MCHC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紅蛋白濃度 320-360g/l3.紅細胞平均指數(shù) Classification of anemia with

6、MCV、MCH and MCHCMCV MCH MCHCdiscorders正細胞性貧血normalnormalnormal急性失血、溶血性貧血、再生妨礙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9531normal巨細胞性貧血及惡性貧血單純小細胞性貧血8227normal慢性感染、炎癥、肝病、尿毒癥、惡性腫瘤等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8227320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珠蛋白生成妨礙性貧血4.紅細胞容積分布寬度RDW 概念:反映外周血RBC異質(zhì)性的參數(shù)。 參考范圍:RDW:200mol/L 腎前性少尿血肌酐濃度多不超越200mol/L(一)肌酐檢測臨床意義:3.慢性腎衰竭時血肌酐濃度用于評價病變程度及分期期別

7、血肌酐mol/L腎衰竭代償期 178腎衰竭期445尿毒癥期707(二)尿素氮 參考范圍:1.8-7.1mmol/L臨床意義 1.生理性要素:高蛋白飲食可引起血清尿素升高,男性比女性高,隨年齡增長有增高傾向。2.病理性要素: (1)腎前性:失水,引起血液濃縮,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而使尿素潴留。見于猛烈嘔吐、幽門梗阻、腸梗阻和長期腹瀉、肝腎綜合征等(2)腎性: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病晚期、腎衰及中毒性腎炎。血尿素測定不能作為腎臟疾病早期檢查目的,但對慢性腎炎,尤其是尿毒癥,其增高程度與病情嚴重性一致。(二)尿素氮臨床意義:(3)腎后性:前列腺肥大、尿路結(jié)石、尿道狹窄、

8、膀胱腫瘤等導(dǎo)致的尿路受壓都可使尿路阻塞引起血液中尿素添加。(4)蛋白質(zhì)分解或攝入過多:如急性傳染病、高熱、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積燒傷、嚴重創(chuàng)傷、大手術(shù)和甲亢等,但血肌酐普通不高。 血尿素減少較為少見,常提示較嚴重的肝病如肝炎合并廣泛肝壞死。 四、肝功能Liver Function Tset一總蛋白、白蛋白、一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測定球蛋白測定 概念:血清總蛋白為血清所含的各種蛋白質(zhì)的總概念:血清總蛋白為血清所含的各種蛋白質(zhì)的總稱,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由肝臟合成。稱,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由肝臟合成。 白蛋白是主要血清蛋白,主要功能為:白蛋白是主要血清蛋白,主要功能為:1 1維持血液膠體浸透壓維

9、持血液膠體浸透壓2 2是機體的內(nèi)源性營養(yǎng)物質(zhì)是機體的內(nèi)源性營養(yǎng)物質(zhì)3 3是主要血漿載體蛋白是主要血漿載體蛋白 球蛋白:指血清總蛋白減去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質(zhì),球蛋白:指血清總蛋白減去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質(zhì),是多種蛋白質(zhì)的混合物。是多種蛋白質(zhì)的混合物。 血清蛋白質(zhì)檢測主要是反映肝臟的合勝利能的重血清蛋白質(zhì)檢測主要是反映肝臟的合勝利能的重要目的。臨床意義要目的。臨床意義: : 一總蛋白、白蛋白、一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測定球蛋白測定1.正常成人總蛋白TP:60-80g/L 臨床意義: (1) TP降低見于:蛋白合成妨礙(肝功嚴重受損時,蛋白合成減少,以ALB降低最顯著);蛋白喪失添加(嚴重?zé)齻?大量血漿滲

10、出;腎病綜合征;潰瘍性結(jié)腸炎);營養(yǎng)不良或耗費添加 ;血漿稀釋(如靜注過多低滲溶液或各種緣由引起的水鈉潴留)。 (2) TP增高見于:蛋白合成添加(多發(fā)性骨髓瘤,異常球蛋白添加);血漿濃縮(急性脫水,外傷失血等)。一總蛋白、白蛋白、一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測定球蛋白測定2.白蛋白ALB:40-50g/LALB 臨床意義:(1)ALB增高:常見于嚴重脫水所致血漿濃縮。(2)ALB降低:與TP降低緣由大致一樣,主要見于:蛋白合成妨礙,蛋白喪失添加,營養(yǎng)不良或耗費添加 ,血漿稀釋。急性降低主要見于大出血和嚴重?zé)齻宦越档鸵娪谀I病蛋白尿、肝功受損、惡性腫瘤等。血清ALB低于20 g/L,臨床出現(xiàn)水腫

11、。一總蛋白、白蛋白、一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測定球蛋白測定2.ALB 2.ALB 臨床意義:臨床意義:(3)(3)先天性先天性ALBALB缺乏癥:缺乏癥:ALBALB合成妨礙,極合成妨礙,極少見。少見。一總蛋白、白蛋白、一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測定球蛋白測定3.球蛋白GBL臨床意義:增高:1肝臟慢性炎癥和纖維化2M蛋白血癥多發(fā)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癥3本身免疫性疾病SLE、風(fēng)濕病4肝外的慢性炎癥和感染結(jié)核、麻風(fēng)降低:1先天性B淋巴細胞缺陷 2用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治療 3嚴重肝、腎疾病晚期(二)膽紅素參考范圍: 總膽紅素3.4-17.1mol/L;結(jié)合膽紅素0-6.8mol/L臨床意義: 1.判別

12、有無黃疸及黃疸程度 隱性黃疸: TBIL17.1mol/L但34.2mol/L; 輕度黃疸: TBIL 34.2-171mol/L; 中度黃疸: TBIL 171-342mol/L; 重度黃疸: TBIL 342mol/L.(二)膽紅素臨床意義:2.根據(jù)黃疸程度推斷黃疸病因 溶血性黃疸通常TBIL 85.5mol/L,肝細胞 黃疸為17.1-171mol/L,不完全性阻塞性黃疸為171-265mol/L,完全性阻塞性黃疸342mol/L。 3.根據(jù)TBIL、DBIL及IBIL增高程度判別黃疸類型 溶血性黃疸: TBIL、IBIL; 梗阻性黃疸:TBIL 、DBIL; 肝細胞性黃疸:TBIL、D

13、BIL及IBIL均。三轉(zhuǎn)氨酶 用于肝臟疾病檢查的轉(zhuǎn)氨酶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和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 轉(zhuǎn)氨酶生物化學(xué)特征 1ALT大量存在于肝組織,其次為腎、心等。ALT主要存在于細胞漿中,其次線粒體內(nèi)。 2AST廣泛存在于多種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順序為心、肝、骨骼肌和腎等,肝細胞中70%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AST有兩種同工酶ASTs 和ASTm,分別存在于細胞漿和線粒體。細胞輕度損傷時ASTs 升高,而嚴重損傷時,那么ASTm大量出現(xiàn)于血清中。 三轉(zhuǎn)氨酶參考范圍 ALT:5-40U/L;AST:8-40U/L臨床意義 1.急性肝炎:ALT 可在臨床病癥(如黃疸)出現(xiàn)前急劇升高,且ALTAS

14、T。急性乙型肝炎ALT顯著升高,假設(shè)繼續(xù)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闡明轉(zhuǎn)為慢性。重癥肝炎時由于大量肝細胞壞死,血中ALT逐漸下降,而膽紅素卻進展性升高,出現(xiàn)“酶膽分別景象,是肝壞死前兆。 2.慢性肝炎、肝硬化:ALT輕度上升。三轉(zhuǎn)氨酶臨床意義:臨床意義:3.3.其其 他:他: 心功能不全致肝淤血,可有心功能不全致肝淤血,可有ALTALT升高。升高。脂肪肝、膽管炎、藥物性肝損害等脂肪肝、膽管炎、藥物性肝損害等ALTALT升高。升高。4.4.心肌損傷:心肌損傷:AST AST 在心肌細胞含量較多,在心肌細胞含量較多, AMI AMI發(fā)病發(fā)病6-8h6-8h,48-60h48-60h到達高到達高 峰,峰,4-5

15、d4-5d恢復(fù)正常。但由恢復(fù)正常。但由于于ASTAST在在AMI AMI 時升高遲于時升高遲于CKCK,恢復(fù)早于,恢復(fù)早于LDLD,故診斷,故診斷AMIAMI價值不大。心肌炎等其他心肌損傷可引起不同價值不大。心肌炎等其他心肌損傷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程度的AST AST 增高。增高。5.5.膽道疾患、肌炎,胸膜炎、腎炎及肺炎也可引起膽道疾患、肌炎,胸膜炎、腎炎及肺炎也可引起AST AST 輕度增高。輕度增高。四-谷氨酰轉(zhuǎn)移酶 生物化學(xué)特征-谷氨酰轉(zhuǎn)移酶-GT或GGT,主要分布于腎、肝、胰腺的細胞膜和微粒體上,肝臟中的-GT主要分布在肝細胞毛細膽管側(cè)和整個膽管系統(tǒng)。四 -谷氨酰轉(zhuǎn)移酶參考范圍: 50U

16、/L臨床意義 -GT增高1、合成-GT增多如肝細胞癌、膽管癌等2、肝、膽等細胞分泌的-GT才干加強3、膽道梗阻,膽汁淤滯, -GT排泄受阻4、肝本質(zhì)性損傷、肝細胞-GT釋放增多。 五、血脂五、血脂 概述 血漿脂質(zhì)簡稱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磷脂PL和游離脂肪酸FFA;總膽固醇是游離膽固醇FC和膽固醇酯CE的總和。一膽固醇一膽固醇(CHO)(CHO)參考范圍:成人2.8-5.2mmol/L;兒童1.04mmol/L. 臨床意義:HDL-C程度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發(fā)病危險添加。四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參考范圍:3.37mmol/l 臨床意義:LDL-C程度與缺血性心血管病發(fā)生

17、相對危險及絕對危險上升趨勢及程度與膽固醇類似。病例分析 簡要病史 患者男性,48歲,體檢化驗結(jié)果如下 化驗報告血脂檢查:TG 14mmol/L,CHO 28.2mmol/L,LDLC 2.82 mmol/L, HDLC 0.87mmol/L,空腹血清在4放置后呈奶油樣均勻混濁 參考化驗報告作出初步臨床診斷 高脂血癥病例分析 簡要病史 患者男性,35歲,乏力、食欲減退、肝區(qū)不適6個月 化驗報告 生化檢查:ALT 188 IU/L,TBil 56mol/L,DBil 21mol/L,總蛋白 47g/L,白蛋白 21g/L 參考化驗報告作出初步臨床診斷 慢性肝炎活動期 六、心肌標志物Cardiac

18、Marker一心肌肌鈣蛋白cTn測定 生物化學(xué)特性 心肌肌鈣蛋白cTn由肌鈣蛋白TTnT、肌鈣蛋白ITnI和肌鈣蛋白CTnC三種亞單位組成。 TnT和TnI是心肌特有的抗原。一心肌肌鈣蛋白cTnI測定 參考范圍:參考范圍:cTnI 0-0.14g/LcTnI 0-0.14g/L 臨床意義臨床意義 1.cTnI1.cTnI是非常敏感和特異的是非常敏感和特異的AMIAMI標志物。心肌內(nèi)標志物。心肌內(nèi)cTnIcTnI很豐富,心肌損傷后很豐富,心肌損傷后4-6h4-6h釋放入血,到達診釋放入血,到達診斷決議值,心肌缺血病癥發(fā)作后斷決議值,心肌缺血病癥發(fā)作后14-36h14-36h出現(xiàn)頂峰,出現(xiàn)頂峰,頂

19、峰時間與血中頂峰時間與血中CKCK、CK-MBCK-MB類似。繼續(xù)類似。繼續(xù)3-73-7天,部天,部分可達分可達1414天。天。 2.cTnI2.cTnI可敏感地測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損傷,不可敏感地測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損傷,不穩(wěn)定心絞痛和非穩(wěn)定心絞痛和非Q Q 波波MIMI。 一心肌肌鈣蛋白cTnI測定心肌肌鈣蛋白的評價 1.優(yōu)點(1)心肌中肌鈣蛋白含量遠多于CK,敏感度高于CK,能檢出AMI,也能檢測微小損傷,如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心肌炎。(2)在恰中選擇肌鈣蛋白特異的氨基酸序列作為抗原決議簇挑選出的肌鈣蛋白抗體,其檢測特異性高于CK。(3)有較長的窗口期,cTnT長達7天,cTnI長達10天,

20、甚至14天。有利于診斷遲到的AMI、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心肌炎(4)雙峰的出現(xiàn),易于判別再灌注勝利與否。(5)肌鈣蛋白和心肌損傷范圍有較好相關(guān)性,可用于判別病情,指點治療。胸痛發(fā)作6h后,肌鈣蛋白正常可排除AMI 。一心肌肌鈣蛋白cTnI測定心肌肌鈣蛋白的評價2.缺陷(1)損傷發(fā)作6h小時內(nèi),敏感度較低,對確定能否早期運用溶栓療法價值較小。(2)由于窗口期長,診斷近期發(fā)生的再梗死效果較差。二肌紅蛋白Mb生物化學(xué)特性 Mb是一種氧結(jié)合蛋白,廣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約占肌肉中一切蛋白的2。Mb分子量小,小于CK-MB84kD更小于乳酸脫氫酶134kD,且位于細胞質(zhì)內(nèi),故出現(xiàn)較早。到目前為止,它

21、是AMI發(fā)生后最早的可測標志物。二肌紅蛋白Mb 參考范圍 10-92g/L 臨床意義 1.AMI后Mb釋放入血,2h即升高。6-9h達頂峰,24 -36h恢復(fù)正常。Mb陰性預(yù)測價值為100,在胸痛發(fā)作2-12h內(nèi),其陰性可排除AMI。 2.除AMI外,開胸手術(shù)、過度體育鍛煉、骨骼肌創(chuàng)傷、進展性肌萎縮、休克、嚴重腎衰、肌肉注射等血清Mb都會升高。當胸痛發(fā)作2h前或15h后測定Mb,往往呈假陰性。Mb臨床運用的主要問題是特異性不高。 3.由于Mb消除很快,因此是判別再梗死的良好目的。 二肌紅蛋白Mb 肌紅蛋白的評價 1.優(yōu)點 1在急性心肌梗死發(fā)作12h內(nèi)診斷敏感性很高,有利于早期診斷,是至今出現(xiàn)最

22、早的急性心肌梗死標志物。 2能用于判別再灌注能否勝利。 3能用于判別再梗死。 4在胸痛發(fā)作2-12h內(nèi),肌紅蛋白陰性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診斷。 2.缺陷 1特異性較差,但如結(jié)合CA,可提高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特異性。 2窗口期太短,回降到正常范圍太快,峰值在12h,急性心肌梗死發(fā)作后16h后測定易見假陰性。三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生物化學(xué)特性 肌酸激酶CK廣泛分布于全身,在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是心肌和腦。測定樣品宜用血清或肝素化血漿。 CK在細胞質(zhì)內(nèi)存在3種同工酶,即CK-BB腦型,CK-MB心肌和CK-MM骨骼肌和心肌。三CK-MB 參考范圍: 0-3.38ng/ml 臨床意義: 1急性心肌梗死:AMI時CK-MB在起病3-6小時內(nèi)升高,12-24小時內(nèi)達頂峰,2-3天恢復(fù)正常。 2其他心肌損傷:嚴重心絞痛、心包炎、房顫、腦血管不測、腦膜炎及心臟手術(shù)等,可見CK-MB升高。三 CK-MB CK-MB是早期診斷AMI的較敏感的目的。CK-MB增高的程度能較準確地反映梗死的范圍。但對于AMI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不及肌鈣蛋白。 七、其他Others一血糖臨床意義臨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