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六第43講_第1頁
選修六第43講_第2頁
選修六第43講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43 講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chǎn)與 具有 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考 試 標 準考試內(nèi)容考核要求考情播報1.佛羅倫薩的文化遺產(chǎn) (1)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經(jīng)濟、 文化發(fā)展的背 景 (2)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著名文化遺產(chǎn)及其 建筑風格、藝術特色和人文主義精神 (3)佛羅倫薩在文藝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bc c2.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chǎn)(1)圣彼得大教堂的歷史、 宗教、建筑和藝術方 面的成就(2)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畫作品(3)米開朗琪羅、 拉斐爾、貝爾尼尼在世界文化 史上的地位b bc(2016 ·10月,34 題第一問 )考查 西斯廷小教堂 壁畫3.殖民罪惡的見證 戈雷島 (

2、1)西方殖民者進行奴隸貿(mào)易的見證地 (2)殖民主義的罪惡 (3)戈雷島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原因b b c(2016 ·4 月, 34 題第一問 )綜合 考查戈雷島的 標志性建筑和 列為世界遺產(chǎn) 的原因4.德國法西斯的殺人工廠 奧斯威辛集中營 (1)德國法西斯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罪行 (2)奧斯威辛集中營列入 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的意 義(3)人類為吸取歷史教訓、 避免重蹈歷史覆轍而 做出的努力bcc(2015 ·10月,34 題第二問 )綜合 考查奧斯威辛 集中營考點一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chǎn)梳理·基礎知識一、佛羅倫薩的文化遺產(chǎn)1. 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

3、背景 (b)(1) 政治上:從 12 世紀開始,意大利逐漸發(fā)展成為城市共和國,為文藝復興的興 起奠定了政治前提。(2) 經(jīng)濟上:從 14 世紀開始,佛羅倫薩出現(xiàn)了歐洲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構成 了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經(jīng)濟基礎。(3) 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文藝和建筑活動的大力扶植和資助,極大地推動了文 藝復興運動的發(fā)展。(4) 文化基礎:意大利地處東西方貿(mào)易的中轉站,經(jīng)濟發(fā)達,而且作為古羅馬文 化的繼承者,有豐富的古羅馬文化的遺存,深受其益。2. 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著名文化遺產(chǎn)及其建筑風格、 藝術特色和人文主義精神 (c)(1) 圣母瑪利亞大教堂 建筑風格:磚塊壘砌,彩色大理石裝飾; 鼓座以大圓頂

4、覆蓋, 圓頂上有小尖塔。 成為佛羅倫薩標志性建筑之一,標志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誕生。 建造初衷就是體現(xiàn)公民精神,以彰顯人類的勤勉和力量。(2) 烏菲齊博物館和帕拉蒂納美術館 烏菲齊博物館原為共和國行政中心;因收藏達 ·芬奇的天使、拉斐爾的圣 母像、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和春神圖等作品,成為歐洲乃至世界 藝術寶庫。 帕拉蒂納美術館收藏拉斐爾的椅子中的圣母 戴面紗的女人、提香的英 國人畫像等重要文藝復興繪畫大師的作品。3. 佛羅倫薩在文藝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 (c)(1) 佛羅倫薩是歐洲最早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的城市之一,是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 1415 世紀一躍成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中心。(2

5、) 佛羅倫薩孕育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喬托、達 ·芬奇、米開朗琪羅等眾 多文藝復興巨匠,涌現(xiàn)出一大批文學藝術的杰作, 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 二、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chǎn)1. 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畫作品 (b)(1) 拉斐爾的杰作:雅典學院。(2) 米開朗琪羅的杰作: 創(chuàng)世紀和最后的審判 。2. 圣彼得大教堂的歷史、宗教、建筑和藝術方面的成就 (b)(1) 歷史成就: 16 世紀初,在舊圣彼得教堂基礎上改建,先后由布拉曼特、拉斐 爾、米開朗琪羅、貝爾尼尼參與修改和施工, 1626 年竣工。(2) 宗教成就:圣彼得大教堂不僅超過了羅馬萬神殿,而且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 天主教

6、堂。(3) 建筑成就:教堂大圓頂是羅馬全城的最高點,是真正的球面形,立體感更強; 兩個廣場兩側柱子之間的光線互相掩映,產(chǎn)生復雜的明暗對比效果。(4) 藝術成就: 教堂內(nèi)鑲嵌有喬托的名畫 小帆與米開朗琪羅的大理石雕像 哀 悼基督,各種雕刻、壁畫和玻璃鑲嵌畫都精美絕倫。3. 米開朗琪羅、拉斐爾、貝爾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c)(1) 米開朗琪羅:佛羅倫薩人,文藝復興代表人物之一。 西斯廷小教堂壁畫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世紀中,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神學中的英雄。用 強健的體魄和突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 這是一個人類能夠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代。 參 與圣彼得大教堂的設計與施工,設計教堂大圓頂,創(chuàng)作著名雕像哀悼基督 。(2)

7、拉斐爾: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創(chuàng)作著名壁畫雅典學院 ,充分表現(xiàn)了其 高超的寫實技巧和人文主義思想。(3) 貝爾尼尼:設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及主祭壇上面鍍金青銅華蓋。 突破·核心要點要點一 圣彼得大教堂史料 (梵蒂岡 )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由教廷總建筑師,也曾主管圣彼得大教 堂建筑的貝爾尼尼設計。廣場以 1586 年豎立的方尖碑為中心。 梯形廣場的 地面向教堂逐漸升高, 當教皇在教堂前為信徒們祝福時, 全場都能看到他。 在橢圓形廣場的長軸上, 方尖碑的兩側, 各有一個噴泉, 它們顯示出廣場的幾何 形狀。在廣場中央, 可以比較好地看到大教堂的穹頂, 它向人們指示了一個觀賞 大教堂的最

8、佳位置, 多少彌補了一點因大教堂前面增加了一段巴西利卡、 人們在 一定距離內(nèi)看不到完整的大穹頂?shù)娜焙丁?貝爾尼尼說, 柱廊像歡迎和擁抱朝覲 者的雙臂。陳志華外國建筑史 (19 世紀末葉以前 ) 讀史用史 史料中強調(diào)教堂的“圣”和“威”,指教堂的“迎”和“融”。 史料表明圣彼得大教堂設計寓意既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 又昭示著異教徒的皈依和羅 馬教皇的神圣地位。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大教堂收藏的眾多蜚聲世界的藝術珍品。 提示 :米開朗琪羅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 、喬托鑲嵌畫小帆、貝爾尼尼的 雕塑圣水缽等。要點二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在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的體現(xiàn) 史料 識圖解史 圖一中世紀的圣母像圣母和圣嬰坐姿僵硬

9、,神態(tài)嚴肅,形象呆板; 圖二文藝復興時期的圣母像圣母溫柔美麗, 圣嬰表情可愛。 圖示顯示了文藝復興 時期的藝術家將神人性化, 充分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色彩。 結合所學知識, 指出佛 羅倫薩大教堂在意大利文藝復興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提示 :佛羅倫薩大教堂被公認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第一個作品, 是新時 代的第一朵報春花。 它體現(xiàn)了不同于來世主義、 禁欲主義和蒙昧主義, 而是崇尚 理性,注重人性,追求現(xiàn)世幸福,肯定自我,樂觀進取,尊重知識和人才的人文 主義精神。精練·選考題組視角 1 歷史解釋 宗教改革與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chǎn)1. (2018 ·紹興 3 月測試)(加試題)

10、“他借鑒了布魯內(nèi)列斯奇的大穹頂,但又向前跨 進了一大步,從外觀上看更有表現(xiàn)力, 真正球面形的圓頂結構, 表現(xiàn)出單純、 明確、渾然一體、 無始無終的特點。 如果非要找一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性 形象的話,這個穹頂可以是一個答案。 ”下列與此建筑相關的言語,正確的是()A. 馬丁·路德發(fā)起宗教改革與修繕此建筑的“贖罪券”有關B. 建筑邊有喬托設計的白色大理石鐘樓,稱為“喬托鐘樓”C. 建筑內(nèi)有米開朗琪羅所作的著名天花板壁畫創(chuàng)世紀D. 彰顯了人類的勤勉和力量,標志著文藝復興建筑的誕生解析 “借鑒布魯內(nèi)列斯奇 ”“ 球面形的圓頂結構 ”“ 文藝復興時期 ”可知此 建筑為圣彼得大教堂。 1517

11、 年,教皇以修繕圣彼得大教堂的名義大量出售 “贖 罪券 ”,引發(fā)宗教改革,故 A 項正確;喬托沒有參與設計圣彼得大教堂,故 B 項錯誤;米開朗琪羅的創(chuàng)世紀壁畫是在西斯廷小教堂中創(chuàng)作的,故 C 項錯 誤; “彰顯了人類的勤勉和力量 ”的是圣母瑪利亞大教堂,故 D 項錯誤。 答案 A視角 2 史料實證 西斯廷小教堂壁畫2. (2015 ·9 月浙江選考調(diào)研 )下圖是米開朗琪羅為某一教堂所創(chuàng)作的著名壁畫 (局部 ),這一教堂是 (A.科隆大教堂C.圣彼得大教堂B.西斯廷小教堂D.圣母瑪利亞大教堂解析 由圖可知,該壁畫是最后的審判 ,這是西斯廷小教堂祭壇后面墻壁上 的壁畫。答案 B 視角 3

12、 時空觀念 羅馬文化遺產(chǎn)的辨識3. (2017 ·浙江 4 月選考)世界文化遺產(chǎn)有其特定的時代性與區(qū)域性, 下列所示羅馬 文化遺跡,按其建成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B.C.D.解析 是圖拉真紀功柱, 是圣彼得大教堂, 是圣彼得大教堂前廣場, 是 羅馬大斗獸場。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其先后順序是 。答案 C考點二 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梳理·基礎知識一、殖民罪惡的見證 戈雷島1. 西方殖民者進行奴隸貿(mào)易的見證地 (b)(1) 背景: 15世紀中期 19 世紀,罪惡的奴隸貿(mào)易。(2) 概況位置:非洲最西, 距北美最近,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 是進入非洲的天然跳板, 連接

13、非洲與歐、美大陸海上航線的重要樞紐。 歷史:從 1444 年歷經(jīng)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的爭奪,到 1960年塞內(nèi)加爾 獨立。 作用:販賣黑人奴隸的中轉站與集散地,黑奴貿(mào)易的樞紐。(3) 代表建筑 奴隸堡概況: 18 世紀,荷蘭殖民者修建,戈雷島的標志性建筑。作用:關押、屠殺、交易黑奴的場所。 警示:近代血腥奴隸貿(mào)易的直接見證。2. 殖民主義的罪惡 (b)(1) 時間: 15 世紀中期至 19 世紀。(2) 動因:隨著歐洲殖民者對美洲新大陸的開發(fā),許多種植園對廉價勞動力的需 求。(3) 過程:奴隸販子的船隊從歐洲到非洲,在那里裝上黑人,運到美洲賣給種植 園主,再用販賣所得從美洲購買蔗糖、煙草等

14、物品,運回歐洲出售,稱為“三角 貿(mào)易”。(4) 影響:給殖民者帶來暴利,給非洲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3. 戈雷島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原因 (c) 戈雷島曾經(jīng)是罪惡的奴隸貿(mào)易集散地,三百年間被轉賣出去的黑人奴隸多達 2_000 萬,是人類黑暗歷史和殘暴罪行的見證,屬于有特殊內(nèi)涵,具有警示意 義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將這類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目的是要時刻提醒人們 牢記歷史,從中汲取教訓,防止類似的罪惡、暴行重演。 二、德國法西斯的殺人工廠 奧斯威辛集中營1. 德國法西斯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罪行 (b)(1)根源:納粹的種族主義理論和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2)集中營的建立: 1940 年,德國納粹開始在

15、奧斯威辛建立集中營。(3) 集中營的罪惡 1942 年,德國納粹制定了消滅猶太人的“最后解決”方案,然后在歐洲占領 區(qū)瘋狂逮捕猶太人,并押送到奧斯威辛。奧斯威辛集中營成為一個有計劃屠殺猶太人的中心。 有毒氣室、 焚尸間,殘害 猶太人。 對猶太人進行分類:送到各苦役營做苦工,或送到滅絕營進行毒殺。 據(jù)估計,奧斯威辛集中營被害人數(shù)約在四百萬人以上。2. 奧斯威辛集中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意義 (c) (1)是德國納粹在人類歷史上實行種族滅絕政策的一個罪證。 (2)建立紀念館表達對納粹暴政的憤怒與對受害者的哀悼。(3) 作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義的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加以保護。3. 人類為吸取歷史教

16、訓、避免重蹈歷史覆轍而做出的努力 (c)(1)1947 年波蘭政府把奧斯威辛集中營改建為殉難者紀念館,劃定默哀區(qū),表達 人類對納粹暴行的憤慨與對受害者的哀悼。(2)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作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義的文化遺 產(chǎn),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加以保護。(3) 戰(zhàn)后,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始終以反面教材的獨特形態(tài)向后人見證著曾發(fā)生 的歷史悲劇。(4) 1970 年西德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代表德國政府表示哀悼。 1995年德國總理 科爾重申德國政府的道歉。突破·核心要點要點一 戈雷島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原因史料 戈雷島瀕臨塞內(nèi)加爾海岸, 面向達喀爾,自 1519世紀,相繼被葡萄牙

17、、 荷蘭、英國和法國占領, 是非洲海岸 最大的奴隸貿(mào)易中心, 島上簡陋的奴隸居 住區(qū)和裝飾華麗的奴隸貿(mào)易場所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戈雷島的建筑極具特色。 今天戈雷島既是人類發(fā)掘研究的 考古遺址,也是旅游勝地和自然保護區(qū)。 1978 年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對戈雷島的評價 讀史用史 (1)史料中指奴隸貿(mào)易的見證, 指戈雷島肩負著歷史教育使命。 結 合所學知識,指出戈雷島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戈雷島是近代血腥奴隸貿(mào)易的直接見證地。 (2)結合所學知識,如何理解塞內(nèi)加爾重修奴隸堡?提示 :展現(xiàn)西非古代文化和歐洲殖民者販賣黑人的慘痛歷史, 目的是不忘這段滅 絕人性、踐踏人權的罪惡歷史, 銘記

18、這段歷史的慘痛教訓。 在此基礎上提倡非洲 與歐洲、美洲等發(fā)達國家進行交流與對話,實現(xiàn)互諒,關注人類共同發(fā)展,從而 實現(xiàn)全世界的和平發(fā)展。要點二 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警示意義史料一 (2015·浙江 10 月選考 T34 改編)在希特勒看來,戰(zhàn)爭不僅是奪取 “生存 空間”的手段,也成為維護 “優(yōu)等種族”的目的。為“徹底解決”猶太人,德國 不僅進行了大規(guī)模屠殺,更建立了遍布各地的死亡集中營、毒氣室、焚尸爐。盡 管納粹分子企圖銷毀證據(jù), 但是這些遺址仍保留下來, 并成為曾經(jīng)發(fā)生的歷史悲 劇的重要見證。 據(jù)丁建弘德國通史整理史料二 讀史用史 (1)史料一中“歷史悲劇重要見證”的遺址為史料二圖示奧

19、斯威辛集 中營,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主要特點。根據(jù)史料一概括法西斯主義的實質(zhì)。 提示 :特點: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法西斯建 造的規(guī)模最大的集中營和滅絕營, 是納粹實行種族滅絕的鐵證。 實質(zhì):對外侵略 性與種族滅絕性。(2)1979 年,奧斯威辛集中營作為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 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可以警示世人,牢記歷史,不讓歷史悲劇重演。精練·選考題組視角 1 綜合考查戈雷島1. (2016 ·4 月浙江選考 )近代殖民主義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怪胎”。閱讀材 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奴隸販子把從各地綁架、 誘拐或交易來的黑人押解到這里, 男人、婦女 和孩子分開關押, 然后在院內(nèi)進行買賣。 成交的奴隸很快就會被買主裝上販奴船 運走,從不耽擱。 正面底部的中間有一條走廊直通后門, 后門外就是波濤洶 涌的大海。手足被枷鎖銬住的奴隸就從這里被趕上船,販賣到異國他鄉(xiāng)。因此, 這座門又稱作 “不歸之門 ”。 歷史選修 6 材料二 15 世紀,葡萄牙首創(chuàng)了使用黑人奴隸勞動力的甘蔗種植園模式。 16、 17 世紀之交,這種模式被英國人和法國人引入加勒比海諸島,挽救了白人殖民 地的經(jīng)濟頹勢。 此后,從非洲販來的黑奴數(shù)量直線上升。 隨著奴隸種植園在美洲 的大量建立, 金、銀礦山的開采也引進了

21、黑人奴隸制。 每年由美洲運往歐洲的主 要由黑人勞動力生產(chǎn)的白銀有 50萬磅,黃金 1 萬磅;蔗糖、棉花、煙葉、木材 等黑奴種植園生產(chǎn)的熱帶產(chǎn)品大量運往歐洲, 成為生產(chǎn)出口工業(yè)品的原料, 這促 進了人類史上開篇未有之世界貿(mào)易的發(fā)生。摘編自鄭家馨殖民主義史 (非洲卷 ) (1)指出材料一所描述的建筑物的名稱及其建造者,說明以它為標志的地點被列 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早期殖民主義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 歷史影響。答案 (1)奴隸堡。荷蘭殖民者。原因: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歐洲殖 民者販賣奴隸活動的中轉站,殖民主義罪惡的歷史見證。(2)特點:販賣黑奴,全球性

22、掠奪,不平等貿(mào)易。影響: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 積累;加快了世界市場建立的步伐; 加劇了殖民地的貧困與落后, 迫使其卷入近 代化進程;促使區(qū)域史開始逐漸演變?yōu)槿蚴?。視?2 歷史解釋 對戈雷島的認識2. 下列關于戈雷島的描述,正確的有 ( )相繼被荷蘭、 法國、葡萄牙等殖民國家占領 是歐洲殖民者販賣奴隸活動的 中轉站 是旅游勝地也肩負著歷史教育的使命 荷蘭殖民者 18 世紀在島上 修建了奴隸堡A. 1 處B.2 處C.3 處D.4 處解析 1519 世紀,這個島嶼相繼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占領,故錯 誤;戈雷島在歐洲殖民者統(tǒng)治下,雖數(shù)易其主,但無論是在葡萄牙、荷蘭,還是 法國殖民統(tǒng)治時期,

23、 都一直充當販賣黑人奴隸的中轉站的角色, 故正確; 同世 界上其他旅游勝地相比, 戈雷島沒有綺麗的風光美景、 燦爛的藝術名勝, 它的出 名,是來自這里保存的奴隸堡、 炮臺和一尊尊大炮所記載的非洲人民被西方殖民 主義者侵略、奴役、壓榨的苦難歷史,故正確;奴隸堡是18 世紀荷蘭人修建的,故 正確, C 項符合題意。答案 C視角 3 史料實證 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認識3. 奧斯威辛是波蘭南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小鎮(zhèn), 但在現(xiàn)代史上與它緊密相連的卻 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滔天罪惡,因為在此地德國納粹曾對猶太人實施 ( )B.隔離居住A. 童工剝削C.種族滅絕大屠殺D.奴隸貿(mào)易答案 C視角 4 家國情懷 世界警示文

24、化遺產(chǎn)的目的和宗旨4.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置世界警示文化遺產(chǎn)的宗旨是 ( )A. 杜絕人類社會彼此殺戮的罪惡行徑B. 批判種族主義的反動謬論C. 呼喚人類珍惜生命權,反省重蹈覆轍D. 追悼在人類殺戮中蒙難的亡靈 答案 C課時作業(yè)一、選擇題1. (2018 ·浙江 5 月預測二)意大利建筑師布魯內(nèi)萊斯基在 14301436年間為佛羅 倫薩大教堂建造了一個 41 米寬、 106 米高的大圓頂,不再完全封閉,而是在上 面開有讓陽光照射進來的窗洞。該設計反映出 ( )A. 人類擺脫束縛奔向自由的精神B. 啟蒙運動的光輝照耀人們前進C. 新宗教理念開始支配人類行為D.歐洲已告別專制迎來新的曙光

25、解析 材料時間是 15 世紀前半期,不是啟蒙運動時期,窗洞設計體現(xiàn)文藝復興 時期對人的自由精神的向往。故選 A 項。答案 A2. (2018 ·浙江 5 月預測一 )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佛羅倫薩和全盛時期的中心羅馬為 后世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下列屬于拉斐爾留存的文化遺產(chǎn)是 ( )A. B.C.D.解析 項的作者是波提切利。排除 項,故選 C 項 答案 C3. (2018 ·溫州六校高二期中聯(lián)考 )教堂外觀最顯著的部分, 就是在遠處可以看見的 大圓頂。為解決跨度過大又沒有立柱支撐的難題, 大圓頂被設計成兩塊半圓形的 殼形結構, 再用輻條狀的肋進行加固, 使大圓頂成為真正的球

26、面形, 顯得立體感 更強。該大圓頂?shù)脑O計者應該是 ( )A. 布魯內(nèi)列斯奇B.喬治 ·瓦薩里C.布拉曼特D.米開朗琪羅答案 D4. (2018 ·杭州高二期末 )下圖為布拉曼特、 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和貝爾尼尼等參與 設計和施工的某教堂,下列關于該教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標志著文藝復興建筑的誕生B. 為提高佛羅倫薩共和國聲譽而建C. 是教皇朱理二世為樹立羅馬教廷的威信而建D. 教堂里收藏著米開朗琪羅的創(chuàng)世紀答案 C5. (2018 ·金華十校高二期末 )有一座歐洲教堂被稱為“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 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羅馬教皇的教廷”。該教堂是 ( )

27、A. 科隆大教堂B.西斯廷小教堂C.圣彼得大教堂D.圣母瑪利亞大教堂答案 CB.科學精神6. (2018 ·91 高中聯(lián)盟高二期中 )下面兩個建筑的大圓頂都非常具有特色,它們 共同體現(xiàn)的精神不包括A.人文精神D.理性精神C.公民精神答案 C7. (2018 ·杭州高二期末 )戈雷島是非洲大陸最西端的一個海島, 島上良好的自然資 源和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歐洲殖民者爭奪的對象,戈雷島曾被幾易其手。 下列對戈雷島的爭奪順序表述正確的是 ( )A.法國葡萄牙荷蘭英國B. 葡萄牙 荷蘭英國法國C. 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D.葡萄牙法國荷蘭英國答案 B8. (2018 ·湖州

28、高二期末 )世界風景名勝縱覽認為:“戈雷島遺址有其獨特的價 值,它反映了 18 世紀末的燦爛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最野蠻的寫照。島 上房屋傳統(tǒng)的建筑風格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文明與野蠻交織的矛盾現(xiàn)象。 ”對此材料 理解錯誤的是 ( )A.“燦爛文明”指的是近代工業(yè)文明B. “最黑暗最野蠻的寫照”指的是奴隸貿(mào)易C. 戈雷島是歐洲殖民者販賣黑人奴隸的中轉站D. 島上最有名的建筑是葡萄牙殖民者修建的奴隸堡答案 D9. 影片辛德勒名單 再現(xiàn)了德國企業(yè)家奧斯卡 ·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保 護 1 200 名猶太人免遭納粹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辛德勒去世后,按照猶太人的傳統(tǒng),被作為“ 36 名正義

29、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從辛德勒的事跡中,我們能感受到的有 ( )人類的良知 反對納粹的智慧法西斯納粹的殘暴與非人道要汲取歷史的教訓A.B.C.D.答案 D10.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將戈雷島和奧斯威辛集中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主要目 的是 ()A.督促相關國家保存好這兩個歷史遺址B. 推動相關國家旅游業(yè)的發(fā)展C. 給下一代提供相關的歷史知識D. 提醒人們牢記歷史,汲取教訓,防止類似罪惡重演 解析 D 項體現(xiàn)了設立警示性文化遺產(chǎn)的目的和意義。 答案 D 二、非選擇題11. (2018 ·綠色教評聯(lián)盟 3 月聯(lián)考)近代西方文明首先興起于意大利。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材料一 意大利特殊發(fā)展的一個

30、主要原因是它的貴族階層的歷史。 至少是在 皇帝和教皇為唯一的但是軟弱的君主的意大利北部和中部, 大多數(shù)城市很早就發(fā) 展成為雖非合法但在實際上獨立的城邦 在大多數(shù)中心城市中, 特別是在佛羅 倫薩占有統(tǒng)治地位的商人階級,到了 13 世紀,一方面從事遠距離的貿(mào)易,一方 面生產(chǎn)呢絨這是歐洲最早的主要出口工業(yè)。佛羅倫薩大教堂建筑群摘自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教堂建筑作為宗教建筑的一部分, 同樣是通過建筑形象來表現(xiàn)它的宗教 觀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與宗教儀式 (圣彼得大教堂 )的不可替代,不僅因 為在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里陳列著無數(shù)的藝術珍品, 更因為在它長達一個 世紀的建造歷史上, 文藝復興時期

31、幾乎所有重要的建筑師和藝術家都參加過教堂 的設計和裝飾。據(jù)名建筑賞析:圣彼得大教堂等資料編寫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大多數(shù)城市很早就發(fā)展成 為雖非合法但在實際上獨立的城邦”的原因。為什么說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建造, 標志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誕生? (2)閱讀材料二,請您從教皇的角度,分析文藝復興在羅馬進入鼎盛時期的原因。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圣彼得大教堂的文化遺產(chǎn)價值。答案 (1)原因:貴族階層的影響;天主教會強盛,世俗王權弱?。毁Y本主義萌 芽最早出現(xiàn)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區(qū)。 (答出兩點即可 )理由:為提高共和國的聲 譽和公民的自豪感, 當局決定建造一座更宏偉、 更能體現(xiàn)

32、公民精神的大教堂; 大 圓頂是古羅馬以來歐洲最大的圓頂;大教堂的建成,彰顯了人類的勤勉和力量。 (2)原因:羅馬教皇熱衷于保護羅馬帝國的遺跡,不得不向世俗的愛好讓步,聘 請人文主義藝術家們設計建造大教堂和宮殿。 價值: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真 正球面形的大圓頂設計影響深遠; 匯聚眾多人文主義者的辛勤和智慧, 保留了大 量的藝術杰作,具有濃厚的人文精神。12. (2018 ·十校聯(lián)盟 3 月聯(lián)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世界形成后產(chǎn)生的一切, 全是我們依靠智慧的特殊和敏銳性所發(fā)現(xiàn)、 完 成和使之精美的。我們在周圍見到的所有的東西,所有的房屋、樹木、城市和地 上的一切建筑,全是我們

33、的,亦即人類的,因為都是人創(chuàng)造的。這一切東西是如 此之多,如此好 甚至可以認為不是人的,而是天使的作品,我們的繪畫、建 筑、藝術、科學,我們的智慧,我們幾乎所有的發(fā)明,我們的創(chuàng)作。 張椿年從信仰到理性 意大利人文主義研究材料二 以意大利,或者說以佛羅倫薩這種城市共和國為代表的發(fā)展模式與英法 模式略有不同 城市的獨立自主愈來愈強, 終于與封建體制斷然隔離, 發(fā)展為 封建社會內(nèi)部的一個表現(xiàn)新社會征候的核心, 亦即舊體制 “面” 上的一個新社會 的“點”。這種模式我們可稱之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發(fā)展模式。朱龍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起源與模式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內(nèi)涵。結合所學知識

34、簡述 佛羅倫薩人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建筑活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 概述佛羅倫薩能成為推動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 “新 社會的點'”的主要原因,并概括其在文藝復興運動史上的地位。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 “內(nèi)涵 ”,根據(jù)材料一 “我們在周圍見到的所有的東 西 全是我們的,亦即人類的,因為都是人創(chuàng)造的 ”,肯定了人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 第二小問成就,文學方面:結合所學,薄伽丘創(chuàng)作十日談 ,謳歌了人性,諷 刺了教會的虛偽和腐敗。 建筑方面: 圣母瑪利亞大教堂建造, 它是意大利文藝復 興建筑誕生的標志性成就。第(2)問,第一小問 “原因 ”,根據(jù)材料二 “佛羅倫薩這種城市共和國為代

35、表的 發(fā)展模式 城市的獨立自主愈來愈強,終于與封建體制斷然隔離 ”,城市共和 國發(fā)展模式自主性較強; 結合所學, 佛羅倫薩深受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 美第 奇家族對文藝復興的特殊貢獻;同時,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推動世俗文化興起;第 二小問 “地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佛羅倫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 答案 (1)內(nèi)涵:肯定人的智慧和對世界的創(chuàng)造。文學:但丁創(chuàng)作神曲,贊頌人的偉大, 率先揭露教會的貪腐; 薄伽丘創(chuàng)作 十 日談,謳歌人性,諷刺教會虛偽和腐敗。 (任選一點即可 ) 建筑:修建圣母瑪利亞大教堂,標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誕生。(2)原因:深受古希臘、羅馬文化影響;城市共和國取得自治權;城市

36、經(jīng)濟發(fā)展, 人們逐漸改變悲觀態(tài)度, 追求世俗生活樂趣; 美第奇家族對文藝復興和建筑活動 的大力扶植和資助。歷史地位:佛羅倫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13. (2018 ·湖衢麗三市高二期末 )意大利有兩個歷史的驕傲: 一個是古羅馬的鼎盛; 一個是文藝復興的輝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古羅馬大事記時間事件公元前 753 年羅馬建城公元前 509 年王政時代結束,共和國建立公元前 449 年羅馬頒布十二銅表法公元前 265 年羅馬統(tǒng)一意大利半島公元前 2 世紀左右希臘哲學的斯多亞學派傳入羅馬公元前 51 年西塞羅論共和國等發(fā)表公元前 27 年羅馬帝國成立公元 80 年羅馬大斗獸場建成公元 113 年圖拉真廣場和圖拉真紀功柱建成公元 120127 年重建萬神殿 摘編自杜艷麗古羅馬文化 材料二 隨著修道院農(nóng)耕地生產(chǎn)力的提高, 這些土地的 “地主 ”羅馬教廷的財力 隨之增強。到了中世紀后期, 包括農(nóng)業(yè)在內(nèi)的整個羅馬社會經(jīng)濟呈現(xiàn)出蒸蒸日上 的景象,羅馬教廷 “什一稅”的稅收進一步增加。文藝復興的導火索是復興古代, 所以一旦染上這種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