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級語文部編教案18 懷疑與學問_第1頁
秋九年級語文部編教案18 懷疑與學問_第2頁
秋九年級語文部編教案18 懷疑與學問_第3頁
秋九年級語文部編教案18 懷疑與學問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8懷疑與學問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一個人學習,總是希望學有所獲,學有所成的。但是,從實際情況看,并非所有的求學者其最終收效都一樣,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卻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異,有的甚至差異很大,非常懸殊。無論歷史上,還是現(xiàn)實中,都存在這種情況。這是什么緣故呢?我們?nèi)绾尾拍茏屪约簩W習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這個問題,吸取有益的經(jīng)驗,對我們搞好學習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懷疑與學問這篇文章談的就是這方面的問題,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啟發(fā),很有價值的見解,學好這篇文章對我們很有意義。二、自我研學生成新知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1文學常識(1)作者簡介 顧頡剛(18

2、931980),江蘇蘇州人,我國當代史學家。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先后任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通信研究員和院士。(2)背景鏈接這篇文章論述的是懷疑精神在治學過程中的作用。顧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懷疑和辨?zhèn)?,有不少?chuàng)建。據(jù)說他幼年讀書就不肯盲從前人之說,敢于提出疑問。顧先生讀書總喜歡把自己的主張批注在書上,書上寫不下了,便記入筆記本里。 2生難字詞(1)字音 顧頡剛(jié)程頤(yí)腐草為螢(yíng)師塾(shú)停滯(zhì)(2)詞義 【不攻自破】不用攻擊,自己就潰敗了,多形容觀點、情節(jié)等站不住腳,經(jīng)不起反駁或責問。

3、【停滯】因為受到阻礙,不能順利地運動或發(fā)展。 【啟迪】開導;啟發(fā)。 【盲從】不問是非地附和別人;盲目隨從?!灸亍繎?zhàn)國時墨子善于守城,后來用“墨守成規(guī)”形容因循守舊,不肯改進?!颈?zhèn)稳ネ勘鎰e虛偽的,清除去掉不合理的。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1朗讀指導(1)聽錄音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2)輕聲自由朗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2熟讀課文,歸納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明確: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治學必須有“懷疑精神”(或“學者先要會疑”,或“學則須疑”)的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第35段):論證懷疑是消極方面辨?zhèn)稳ネ谋仨毑襟E。 第三部分(第6段):論證懷疑是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fā)明的基本條件。

4、 3教師小結(jié):本文的結(jié)構(gòu)是層層深入的遞進式結(jié)構(gòu)。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入了解1課文第1、2段的破折號后注明了作者,這表明了什么?明確:是完整的引用格式,體現(xiàn)了作者治學嚴謹?shù)娘L格。2引用這兩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明確:提出中心論點,并證明中心論點。3課文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總論點,這個總論點是什么? 明確: 本文的總論點是借用古代學者的名言提出的,總論點是“學者先要會疑”,或者是“學則須疑”。如果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表達,總論點就是“研究學問必須有懷疑精神”。4朗讀課文,找出第3、4段中舉的三個事例,說說它們要證明的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明確:“在國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

5、的傳說,“三皇”“五帝”的傳說和“腐草為螢”的傳說。第一個事例論證的是傳說不一定可靠,不能隨便相信;第二和第三個事例論證的是“對于傳說要善于懷疑”的論點,告訴人們怎樣以懷疑精神做學問。5對課文第3段中四句話之間的層次關系怎樣理解? 明確: 因果關系:因為(1)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證據(jù),而(2)事實和證據(jù)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這種可靠。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這種不一定可靠)(3)譬如國難危急的時候,所以(4)做學問所依據(jù)的材料也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jù),這種材料最要緊最可靠;一種是別人的傳說,這種材料不一定可靠)。 6. 課文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是舉例論證還是

6、類比論證?明確: 這句是類比論證,通過跟做學問有相同特點的事例來進行類推,從而說明“事實和證據(jù)”的兩種“來源”,不是舉例論證。如果是舉例論證,那就要舉出做學問的實例,此句中“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學問的實例。7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明確: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個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緊緊相連。這段講了做學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依據(jù)是“靠別人的傳說”,自然就要出現(xiàn)一個問題如何對待“傳說”,而下文緊接著就談論這個問題。二、形成層進,使文章論說深入一步,進了一層。這段講學問的基礎是什么,下面進一步講如何對待這個基礎,內(nèi)容深入了。 三、鋪石奠基,使文章的說服力增強。做學問應該如何對待傳說這個

7、關系到全篇中心議題的問題,本段雖未加以論說,而“別人的傳說,不一定可靠”這點已在本段得到說明,這就為后文論述“做學問應該如何對待傳說”奠下了基石,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8課文中第5段“懷疑、思索、辨別”三步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明確:不能。因為人只有先懷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別是非,三個步驟是按人對事物進行懷疑時的先后順序排列的,進行調(diào)換后就不符合人的認知規(guī)律了。步驟四深層探究領悟?qū)懛?課文中第5段和第4段同是談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意義,為什么寫了第4段還寫第5段?兩段的內(nèi)容有何不同? 明確:(1)第4段說的是對于“傳說”要用懷疑的精神對待,第5段則說“我們對于不論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

8、都要經(jīng)過自己的懷疑”,各種各樣的書本,各家各派的學問,做學問者時時在評判,常常要棄取,這方面論及了,文章的論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將是缺陷。寫了第4段,又寫第5段,可見作者構(gòu)思的周到。 (2)第4段側(cè)重說懷疑思索是為了取“是”棄“非”,攻破“一切虛妄的學說”,第5段側(cè)重說懷疑思索的三個步驟及其目的:“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jīng)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后,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 課文第5段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明確:本段用了對比論證(正反對比:因懷疑而思索否則便是盲從,便是迷信。)和引用論證(引用名言: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兩種論證方法。3課文第6段的第一

9、句在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起的作用是什么。明確:在結(jié)構(gòu)上是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內(nèi)容上前半句歸結(jié)上一部分所論述的論點,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論點。4課文第6段中共有三個“這樣”,把它們找出來,說說它們分別指代的是什么。明確:第一個“這樣”指代“對于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地承認”;第二個和第三個“這樣”指代的是“對于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要抱懷疑的態(tài)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5本文中論據(jù)的種類有哪些? 明確:本文中共用了兩種類型的論據(jù):道理論據(jù)和事實論據(jù)。道理論據(jù)體現(xiàn)在第1、2、5、6段中。事實論據(jù)體現(xiàn)在第4段和第6段中。 6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明確:本文的語言明白樸實,簡

10、潔準確,通達流暢,長短相宜。四、當堂演練達成目標步驟五總結(jié)課文拓展延伸1課堂小結(jié)本文論述了“學者先要會疑,學則須疑”的觀點,強調(diào)了懷疑精神在治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學者應有懷疑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作者關于懷疑與學問之間關系的論述對今天的治學者或讀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备郀柣?jīng)說過:“愛書吧,它是你知識的源泉?!睂τ谶^去的文化,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要批判地吸收。”邦達列夫(蘇聯(lián))曾經(jīng)說過:“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懷疑,在探索?!闭驗樗麄兊膽岩桑庞辛撕髞淼膶W問。凡事多問些“為什么”吧!2拓展延伸你一定有過不少懷疑的經(jīng)歷。請選擇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嘗到了懷疑的甜頭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3布置作業(yè)(1)完成課后相應的練習題。(2)美國一家工廠的大型機器發(fā)生了故障,許多人都未能修好,老板請來一位專家。專家仔細檢查后用粉筆在機器的某個地方畫了一條橫線,機器很快修好了,老板為此付給這位專家一萬美元。有人不服氣,這位專家說:“畫一條線,只值一美元;知道在哪畫,值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問:從這則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觀點,并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明確: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知識有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