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三、四等水準測量 (2008-10-10 23:27:42) 標簽:教育 /v/三、四等水準測量 控制測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測量外,還要進行高程控制測量。小區(qū)域地形測圖或施工測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準測量作為高程控制測量的首級控制。 一、三、四等水準測量(leveling)的技術(shù)要求1、高程系統(tǒng):三、四等水準測量起算點的高程一般引自國家一、二等水準點,若測區(qū)附近沒有國家水準點,也可建立獨立的水準網(wǎng),這樣起算點的高程應(yīng)采用假定高程。2、布設(shè)形式:如果是作為測區(qū)的首級控制,一般布設(shè)成閉合環(huán)線;如果進行加密,則多采用附合水準路線或支水準路線。三、四等水準路線一般沿公路
2、、鐵路或管線等坡度較小、便于施測的路線布設(shè)。3、點位的埋設(shè):其點位應(yīng)選在地基穩(wěn)固,能長久保存標志和便于觀測的地點,水準點的間距一般為115km,山嶺重丘區(qū)可根據(jù)需要適當加密,一個測區(qū)一般至少埋設(shè)三個以上的水準點。4、三、四等及五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和技術(shù)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三、四等水準測量觀測應(yīng)在通視良好、望遠鏡成像清晰及穩(wěn)定的情況下進行。一般采用一對雙面尺。1、 三等水準一個測站的觀測步驟:(后-前-前-后;黑-黑-紅-紅)(1) 照準后視尺黑面,精平,分別讀取上、下、中三
3、絲讀數(shù),并記為(1)、(2)、(3)。(2) 照準前視尺黑面,精平,分別讀取上、下、中三絲讀數(shù),并記為(4)、(5)、(6)。(3) 照準前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shù),記為(7)(4) 照準后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shù),記為(8)這四步觀測,簡稱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紅一紅)”,這樣的觀測步驟可消除或 減弱儀器或尺墊下沉誤差的影響。對于四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允許采
4、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 紅一黑一紅)”的觀測步驟。 2、 一個測站的計算與檢核:觀測記錄參看書本表7-11。視距的計算與檢核 后視距 (9)=(1)(2)X100m 前視距 (10)=(4)(5)Xl00m 三等75m,四等l00m 前、后視距差 (11)=(9)(10) 三等3m,四等5m 前、后視距差累積 (12)=本站(11)+上站(12)
5、 三等6m,四等l0rn水準尺讀數(shù)的檢核 同一根水準尺黑面與紅面中絲讀數(shù)之差: 前尺黑面與紅面中絲讀數(shù)之差 13)=(6)十K(7) 后尺黑面與紅面中絲讀數(shù)之差 (14)=(3)十K(8) 三等2mm,四等3mm (上式中的K為紅面尺的起點數(shù),為4687m或4787m)高差的計算與檢核 黑面測得的高差
6、; (15)=(3)(6) 紅面測得的高差 (16)=(8)(7) 校核:黑、紅面高差之差 (17)=(15)(16)±0100 或 (17)=(14)(13)
7、; 三等3mm,四等5mm 高差的平均值 (18)= (15)+(16)±0100/2在測站上,當后尺紅面起點為4687m,前尺紅面起點為4787m時,取十0100,反之,取0100。 3、每頁計算校核高差部分 在每頁上,后視紅、黑面讀數(shù)總和與前視紅、黑面讀數(shù)總和之差,應(yīng)等于紅、黑面高差之和。 對于測站數(shù)為偶數(shù)的頁: 2(3)+(8)2(6)+(7)=(15)+(16)=2(18) 對于測站數(shù)為奇數(shù)的頁: (3)+
8、(8)2(6)+(7)= (15)十(16)=2(18)±0100 視距部分 在每頁上,后視距總和與前視距總和之差應(yīng)等于本頁末站視距差累積值與上頁末站視距差累積值之差。校核無誤后,可計算水準路線的總長度。 (9)(10)=本頁末站之(12)上頁末站之(12),水準路線總長度=(9)+ (10) 4、成果整理 三、四等水準測量的閉合路線或附合路線的成果整理,首先其高差閉合差應(yīng)滿足表7-10 的要求。然后,對高差閉合差進行調(diào)整,調(diào)整方法可參見第二章有關(guān)部分,最后按調(diào)整后的高差計算各水準點的高程。若為
9、支水準路線,則滿足要求后,取往返測量結(jié)果的平均值為最后結(jié)果,據(jù)此計算水準點的高程。 5、四等水準采用塔尺進行觀測的步驟如下:后(上、下、中)-前(上、下、中)-改變儀器高-前(中)-后(中) 注:第2章2.3節(jié)介紹的圖根水準測量成果處理方法是一種近似的成果處理方法,他不能用于三、四等水準測量的成果處理。城市測量規(guī)范規(guī)定,各等級高程控制網(wǎng)(指一、二、三、四等水準網(wǎng))應(yīng)采用條件平差或間接平差進行成果計算,條件平差或間接平差是符合最小二乘原理的嚴密平差方法,本書沒有介紹它們的內(nèi)容,所以,三、四等水準測量成果處理的方法已經(jīng)超出了本書的范圍。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專用平差計算軟件如武漢大
10、學測繪學院開發(fā)的“科傻”軟件或南方測繪公司的“平差易”軟件進行計算。 §7-8 三角高程測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 原因:1、丘陵地區(qū)和山區(qū),地面高低起伏較大2、水準點位于較高建筑物上。方法:測距儀三角高程測量(可以代替四等水準測量)、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經(jīng)緯儀三角高程測量(主要用于山區(qū)圖根高程控制) 一、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已知:A點高程觀測:儀器高i、覘標高l、豎直角、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DAB則可求得A、B兩點間的高差
11、; hAB = DAB tan +i l上述公式?jīng)]有考慮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適合于兩點距離小于200m的高差計算。二、三角高程測量的等級及技術(shù)要求對于三角高程控制測量,般分為兩級,即四等和五等三角高程測量,它們可作為測區(qū)的首級控制。其技術(shù)要求見表。三、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球氣差改正數(shù))在做三角高程測量時,在一定情況下,還需要考慮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對所測高差的影響,即要進行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改正,簡稱球氣兩差改正。1地球曲率的改正在用三角高程測量兩點間的高差時,若兩點間的距離較長(超過300m),則圖7-15中的大地水準面不能再用水平面來代替,而應(yīng)按曲面看待,因此還應(yīng)考
12、慮地球曲率影響的改正,簡稱為球差改正,其改正數(shù)用f1表示。2、大氣折光的改正在觀測豎直角時,由于大氣的密度不均勻,視線將受大氣折光的影響而總是成為一條向上拱起的曲線,這樣使所測得的豎直角(水平方向與視線的切線方向)總是偏大,因此,要進行大氣折光的改正,簡稱氣差改正,其改正數(shù)用f2表示3、三角高程嚴密計算公式的推導 4、 措施球氣兩差在單
13、向三角高程測量中,必須進行改正。對于雙向三角高程測量(又稱對向觀測或直反覘觀測,即5、 三角高程測量的觀測和計算 先在已知高程的A點安置經(jīng)緯儀,在另一B點立覘標,測得高差hAB,稱為直覘。然后再在B點安置經(jīng)緯儀,A點立覘標,測得高差hBA,稱為反覘。若將直、反覘測得的高差值取平均值,可以抵消球氣兩差的影響,所以三角高程測量一般都用對向觀測,且宜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 一、方法與步驟 1、了解四等水準測量的方法雙面尺法四等水準測量是在小地區(qū)布設(shè)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常用方法,是在每個測站上安置一次水準儀,但分別在水準尺的黑、紅兩面刻劃上讀數(shù),可以測得兩次高差,進行測站檢核。除
14、此以外,還有其他一系列的檢核。2、四等水準測量的實驗(1)從某一水準點出發(fā),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路線長度200400米,設(shè)置46站,視線長度30m左右。(2)安置水準儀的測站至前、后視立尺點的距離,應(yīng)該用步測使其相等。在每一測站,按下列順序進行觀測:后視水準尺黑色面,讀上、下絲讀數(shù),精平,讀中絲讀數(shù);前視水準尺黑色面,讀上、下絲讀數(shù),精平,讀中絲讀數(shù);前視水準尺紅色面,精平,讀中絲讀數(shù);后視水準尺紅色面,精平,讀中絲讀數(shù)(3)記錄者在“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中按表頭表明次序記錄各個讀數(shù), 為計算結(jié)果:后視距離=100× - 前視距離=100× - 視距之差=-視距差=上站+
15、本站紅黑面差=+K-,(K=4.687或4.787)=+K-黑面高差=-紅面高差=-高差之差=-=-平均高差=1/2 + 每站讀數(shù)結(jié)束( ),隨即進行各項計算( ),并按技術(shù)指標進行檢驗,滿足限差后方能搬站。(4)依次設(shè)站,用相同方法進行觀測,直到線路終點,計算線路的高差閉合差。按四等水準測量的規(guī)定,線路高差閉合差的容許值為±20L mm,L為線路總長(單位:km)。二、注意事項(1)四等水準測量比工程水準測量有更嚴格的技術(shù)規(guī)定,要求達到更高的精度,其關(guān)鍵在于:前后視距相等(在限差以內(nèi));從后視轉(zhuǎn)為前視(或相反)望遠鏡不能重新調(diào)焦;水準尺應(yīng)完全豎直,最好用附有圓水準器的水準尺。(2)
16、每站觀測結(jié)束,已經(jīng)立即進行計算和進行規(guī)定的檢核,若有超限,則應(yīng)重測該站。全線路觀測完畢,線路高差閉合差在容許范圍以內(nèi),方可收測,結(jié)束實驗。三、四等水準測量 (2008-10-10 23:27:42) 標簽:教育 三、四等水準測量 控制測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測量外,還要進行高程控制測量。小區(qū)域地形測圖或施工測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準測量作為高程控制測量的首級控制。 一、三、四等水準測量(leveling)的技術(shù)要求1、高程系統(tǒng):三、四等水準測量起算點的高程一般引自國家一、二等水準點,若測區(qū)附近沒有國家水準點,也可建立獨立的水準網(wǎng),這樣起算點的高程應(yīng)采用假定高程。2
17、、布設(shè)形式:如果是作為測區(qū)的首級控制,一般布設(shè)成閉合環(huán)線;如果進行加密,則多采用附合水準路線或支水準路線。三、四等水準路線一般沿公路、鐵路或管線等坡度較小、便于施測的路線布設(shè)。3、點位的埋設(shè):其點位應(yīng)選在地基穩(wěn)固,能長久保存標志和便于觀測的地點,水準點的間距一般為115km,山嶺重丘區(qū)可根據(jù)需要適當加密,一個測區(qū)一般至少埋設(shè)三個以上的水準點。4、三、四等及五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和技術(shù)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三、四等水準測量觀測應(yīng)在通視良好、望遠鏡成像清晰及穩(wěn)定的情況下進行。一般采用一對雙面尺。1、 三等水準一個測站的觀測步驟:(后-前-前-后;黑-黑
18、-紅-紅)(1) 照準后視尺黑面,精平,分別讀取上、下、中三絲讀數(shù),并記為(1)、(2)、(3)。(2) 照準前視尺黑面,精平,分別讀取上、下、中三絲讀數(shù),并記為(4)、(5)、(6)。(3) 照準前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shù),記為(7)(4) 照準后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shù),記為(8)這四步觀測,簡稱為
19、“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紅一紅)”,這樣的觀測步驟可消除或 減弱儀器或尺墊下沉誤差的影響。對于四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允許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 紅一黑一紅)”的觀測步驟。 2、 一個測站的計算與檢核:觀測記錄參看書本表7-11。視距的計算與檢核 后視距 (9)=(1)(2)X100m 前視距 (10)=(4)(5)Xl00m 三等75m,四等l00m 前、后視距差 (11)=(9)(10)
20、160; 三等3m,四等5m 前、后視距差累積 (12)=本站(11)+上站(12) 三等6m,四等l0rn水準尺讀數(shù)的檢核 同一根水準尺黑面與紅面中絲讀數(shù)之差: 前尺黑面與紅面中絲讀數(shù)之差 13)=(6)十K(7) 后尺黑面與紅面中絲讀數(shù)之差 (14)=(3)十K(8) 三等2mm,四等3mm (
21、上式中的K為紅面尺的起點數(shù),為4687m或4787m)高差的計算與檢核 黑面測得的高差 (15)=(3)(6) 紅面測得的高差 (16)=(8)(7) 校核:黑、紅面高差之差 (17)=(15)(16)±0100
22、160; 或 (17)=(14)(13) 三等3mm,四等5mm 高差的平均值 (18)= (15)+(16)±0100/2在測站上,當后尺紅面起點為4687m,前尺紅面起點為4787m時,取十0100,反之,取0100。 3、每頁計算校核高差部分 在每頁上,后視紅、黑面讀數(shù)總和與前視紅、黑面讀數(shù)總和之差,應(yīng)等于紅、黑面高差之和。 對于測站數(shù)為偶數(shù)的頁:&
23、#160; 2(3)+(8)2(6)+(7)=(15)+(16)=2(18) 對于測站數(shù)為奇數(shù)的頁: (3)+(8)2(6)+(7)= (15)十(16)=2(18)±0100 視距部分 在每頁上,后視距總和與前視距總和之差應(yīng)等于本頁末站視距差累積值與上頁末站視距差累積值之差。校核無誤后,可計算水準路線的總長度。 (9)(10)=本頁末站之(12)上頁末站之(12),水準路線總長度=(9)+ (10) 4、成果整理 三、四等水準測量的閉合路線或附合路線的成果整理,首先其高差
24、閉合差應(yīng)滿足表7-10 的要求。然后,對高差閉合差進行調(diào)整,調(diào)整方法可參見第二章有關(guān)部分,最后按調(diào)整后的高差計算各水準點的高程。若為支水準路線,則滿足要求后,取往返測量結(jié)果的平均值為最后結(jié)果,據(jù)此計算水準點的高程。 5、四等水準采用塔尺進行觀測的步驟如下:后(上、下、中)-前(上、下、中)-改變儀器高-前(中)-后(中) 注:第2章2.3節(jié)介紹的圖根水準測量成果處理方法是一種近似的成果處理方法,他不能用于三、四等水準測量的成果處理。城市測量規(guī)范規(guī)定,各等級高程控制網(wǎng)(指一、二、三、四等水準網(wǎng))應(yīng)采用條件平差或間接平差進行成果計算,條件平差或間接平差是符合最小二乘原理的嚴密平
25、差方法,本書沒有介紹它們的內(nèi)容,所以,三、四等水準測量成果處理的方法已經(jīng)超出了本書的范圍。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專用平差計算軟件如武漢大學測繪學院開發(fā)的“科傻”軟件或南方測繪公司的“平差易”軟件進行計算。 §7-8 三角高程測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 原因:1、丘陵地區(qū)和山區(qū),地面高低起伏較大2、水準點位于較高建筑物上。方法:測距儀三角高程測量(可以代替四等水準測量)、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經(jīng)緯儀三角高程測量(主要用于山區(qū)圖根高程控制) 一
26、、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已知:A點高程觀測:儀器高i、覘標高l、豎直角、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DAB則可求得A、B兩點間的高差 hAB = DAB tan +i l上述公式?jīng)]有考慮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適合于兩點距離小于200m的高差計算。二、三角高程測量的等級及技術(shù)要求對于三角高程控制測量,般分為兩級,即四等和五等三角高程測量,它們可作為測區(qū)的首級控制。其技術(shù)要求見表。三、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球氣差改正數(shù))在做三角高程測量時,在一定情況下,還需要考慮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對所測高差的影響,即要進行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改正,簡稱球氣兩差改正。1地球曲率的改正在用三角高
27、程測量兩點間的高差時,若兩點間的距離較長(超過300m),則圖7-15中的大地水準面不能再用水平面來代替,而應(yīng)按曲面看待,因此還應(yīng)考慮地球曲率影響的改正,簡稱為球差改正,其改正數(shù)用f1表示。2、大氣折光的改正在觀測豎直角時,由于大氣的密度不均勻,視線將受大氣折光的影響而總是成為一條向上拱起的曲線,這樣使所測得的豎直角(水平方向與視線的切線方向)總是偏大,因此,要進行大氣折光的改正,簡稱氣差改正,其改正數(shù)用f2表示3、三角高程嚴密計算公式的推導
28、; 4、 措施球氣兩差在單向三角高程測量中,必須進行改正。對于雙向三角高程測量(又稱對向觀測或直反覘觀測,即5、 三角高程測量的觀測和計算 先在已知高程的A點安置經(jīng)緯儀,在另一B點立覘標,測得高差hAB,稱為直覘。然后再在B點安置經(jīng)緯儀,A點立覘標,測得高差hBA,稱為反覘。若將直、反覘測得的高差值取平均值,可以抵消球氣兩差的影響,所以三角高程測量一般都用對向觀測,且宜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 四等水準測量外業(yè)記錄表 日期: _ 年 _ 月 _ 日 天氣: _
29、儀器型號: _ 組號: _ 觀測者: _ 記錄者: _ 司尺者: _ 測 點編 號 后 尺 上絲 前尺 上絲 方向 及 尺號 標 尺 讀 數(shù) K+ 黑 減紅 (mm) 高差 中數(shù) ( m ) 備 注 下絲 下絲 黑面 ( m ) 紅面 ( m ) 后距 前距 視距差 累加差 ( 1 ) ( 4 ) 后尺 1# ( 3 ) ( 8 ) ( 14 ) ( 18 ) 已知水準點的高程 = _m 。 尺 1# 的 K= &
30、#160; 尺 2# 的 K= ( 2 ) ( 5 ) 前尺 2# ( 6 ) ( 7 ) ( 13 ) ( 9 ) ( 10 ) 后 - 前 ( 15 ) ( 16 ) ( 17 ) ( 11 ) ( 12 )
31、0;
32、60;
33、160; &
34、#160;
35、 收藏本頁: 點這里復制本頁地址發(fā)送給您QQ/MSN上的好友實驗一 水準儀的認識和使用一、目的與要求 1. 認識水準儀的基本結(jié)構(gòu),了解其主要部件的名稱及作用。2. 練習水準儀的安置、瞄準與讀數(shù)。3. 練習用水準儀讀水準尺的方法及計算兩點間高差的方法。4. 每5人一組,觀測、記錄計算、立尺輪換操作。 二、儀器準備 DS3水準儀1臺,水準
36、尺1把,記錄板1塊,測傘1把。 三、實驗步驟 1. 安置儀器 安置儀器于兩點之間。先將三腳架張開,使起高度適當,架頭大致水平,并將架腳踩實;再開箱取出儀器,將其和腳架連接螺旋牢固連接。2. 認識儀器各部件,并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準星和照門;目鏡調(diào)焦螺旋;物鏡調(diào)焦螺旋;制動螺旋;微動螺旋;腳螺旋;圓水準器;管水準器等等。3.
37、粗略整平 先用雙手同時向內(nèi)(或向外)轉(zhuǎn)同一對腳螺旋,使圓水準器泡移動到中間,再轉(zhuǎn)動另一只腳螺旋使氣泡居中。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復進行。旋轉(zhuǎn)螺旋時應(yīng)注意氣泡移動的方向與左手大拇指或右手食指運動方向一致。4. 瞄準 轉(zhuǎn)動目鏡調(diào)焦螺旋,使十字絲分劃清晰;松開制動螺旋,轉(zhuǎn)動儀器,用準星和照門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轉(zhuǎn)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位于視場中央;轉(zhuǎn)動物鏡調(diào)焦螺旋,使水準尺清晰,注意消除視差。詳述參見教科書內(nèi)容。5.
38、160; 精平與讀數(shù) 眼睛通過位于目鏡左方的符合氣泡觀察窗觀看水準器泡,右手轉(zhuǎn)動微動螺旋,使氣泡亮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圓弧狀),即符合氣泡嚴格居中,用十字絲橫絲在水準尺上讀取四位數(shù)字,讀數(shù)時應(yīng)從小往大讀,m、dm、cm、mm的次序,一次報出四位數(shù)。 豎立水準尺與A點上,用望遠鏡瞄準A點 上的水準尺,精平后讀取后視讀數(shù),并記入手?。辉賹⑺疁食吡⒂贐點上,瞄準B
39、160; 點上的水準尺,精平后讀取前視讀數(shù),并記入手薄。計算A,B兩點的高差HAB = 后視讀數(shù)前視讀數(shù)。 改變儀高,由第二人做一遍,并檢查與第一人所測結(jié)果是否相同。實驗二 普通水準測量一、目的與要求 1練習等外水準測量的施測、記錄、計算、閉合差調(diào)整及高程計算方法。2熟悉閉合水準路線的施測方法。3路線高差閉合差的限差值。各項操作輪流進行,每人至少作一個測站的觀測。 二、儀器準備DS3水準儀1臺,水準尺2把,記
40、錄板1塊,尺墊2個。 三、方法與步驟 1.場地布置:選一適當場地,在場中選1個堅固點作為已知高程點A(假定為一整數(shù)),選定B,C,D三個堅固點作為待定高程點,進行閉合水準路線測量。由水準點到待定點的距離,以能安置23站儀器為宜。2. 安置水準儀于A點和轉(zhuǎn)點TP1大致等距離處,進行粗略整平和目鏡對光。水準測量水準儀安置與水準尺距離示例3. 后視A點的水準尺,精平后讀取后視讀數(shù),記入手薄;前視TP1點上的水準尺,精平 后讀取前視讀數(shù),記入手薄。并計算兩點間高差。4. 沿著選定的路線,將儀器搬至TP1點和B點大致等距離處,仍用第一站
41、施測的方法進行觀測。依次連續(xù)設(shè)站,經(jīng)過C點和D點,連續(xù)觀測,最后回至A點。5. 計算檢核:前視讀數(shù)之和減前視讀數(shù)之和應(yīng)等于高差之和。6. 高差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
42、160; ,當 時成果合格,否則必須返工重測。根據(jù)A點高程和各點間改正后的高差推算B、C、D、A四個點的高差,最后算出得的A點高差應(yīng)與已知值相等,以資 校核。實驗三 水準儀的檢驗
43、與校正一、目的與要求1.認識水準儀各軸線之間應(yīng)該滿足的條件。2.掌握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的方法。3.每人一組,輪流操作。二、儀器準備DS3級1臺,水準尺根,尺墊個,記錄板塊。三、方法與步驟1圓水準器的檢驗與校正 檢驗方法:先調(diào)節(jié)腳螺旋使圓水準氣泡居中,然后將望遠鏡旋轉(zhuǎn)180°,如果氣泡仍然居中,表明圓水準軸平行于豎軸。否則兩者不平行,需要校正。 校正方法:先調(diào)節(jié)腳螺旋,使氣泡向中心退回偏離量的一半,再用校正針撥動圓水準器下面的校正螺絲,使氣泡退回另一半。重復以上步驟,直至氣泡完全居中。2 十字絲橫絲的檢驗與校正 檢驗方法:整平儀器后,用十字絲橫絲的一端瞄準一個固定點,將制動螺旋旋緊,轉(zhuǎn)
44、動微動螺旋。在轉(zhuǎn)動過程中,如果該點始終在橫絲上移動,表明橫絲垂直于豎軸。否則需要校正。 校正方法:旋下望遠鏡目鏡端的十字絲環(huán)護罩,松開十字絲環(huán)的四個固定螺絲,輕輕轉(zhuǎn)動十字絲環(huán),至橫絲水平。擰緊固定螺絲,上好十字絲環(huán)護罩。3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的檢驗與校正 檢驗方法:如圖示,在相距6080m的平坦地面上選擇兩點、,水準儀置于A、B兩點的中間(位置),用變更儀高法測定A、B兩點間的高差(兩次高差之差3mm時,取平均值作為正確高差)。再將水準儀置于距A點35m處(位置),精平儀器后讀取近尺A上的讀數(shù)a,計算遠尺B上的正確讀數(shù)b(bah)。在瞄準遠尺B,精平儀器后讀取遠尺B上的讀數(shù)b,若bb,則表明水
45、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若bb,則由公式b×AB(其中bbb,i±,206265)計算b的容許值,如b超限時,進行校正。
46、60; 校正方法:調(diào)節(jié)微傾螺旋,使中橫絲對準B尺上的應(yīng)讀數(shù)b,此時符合水準氣泡不再居中,用校正針撥動水準管端部的上、下兩個校正螺絲,將該端升高或降低,使氣泡居中。四、注意事項1撥水準管校正螺絲時,要先松后緊,松緊適當,校正工作應(yīng)反復進行。2需要校正部分,應(yīng)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得隨意撥動儀器的各個螺絲。 實驗四 測回法觀測水平角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測回法觀測水平角的觀測與計算方法。2進一步熟悉經(jīng)緯儀的操作。3每人對同一角度觀測一個測回,兩個半測回的較差不超過±40。4每人一組,每人測一
47、個測回。 二、儀器準備DJ6級經(jīng)緯儀臺,記錄板塊。 三、方法與步驟 1在一個指定的點上安置經(jīng)緯儀,進行對中和整平。2選擇兩個明顯的固定點作為觀測目標。3盤左:先瞄左目標,讀取平盤讀數(shù),順時針旋轉(zhuǎn)照準部,再瞄右目標,讀取平盤讀數(shù),計算半測回角值。4盤右:先瞄右目標,讀取平盤讀數(shù),逆時針旋轉(zhuǎn)照準部,再瞄左目標,讀取平盤讀數(shù),計算半測回角值。5成果校核,盤左盤右兩個半測回的較差不超過±40時,取兩個半測回的平均值作為一測回的角值。6當進行n個測回的觀測時,需將盤左起始方向的讀數(shù)按180°/n進行度盤的配置。 四、注意事項 1 如果
48、度盤變換器為復測式,在配置度盤時,先轉(zhuǎn)動照準部,使讀數(shù)為配置度數(shù),將復測扳手扳下,再瞄準起始目標,將扳手扳上;如果為撥盤式,則先瞄準起始目標,再撥動度盤變換器,使讀數(shù)為配置度數(shù)。2在觀測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氣泡移動一格時,應(yīng)重新整平重測該測回。3每人獨立觀測一個測回,測回間應(yīng)改變水平度盤位置。實驗五 豎直角觀測及豎盤指標差檢驗一、目的與要求 1熟悉經(jīng)緯儀豎盤部分的構(gòu)造;并掌握確定豎直角計算公式的方法。2掌握豎直角觀測、記錄、計算及指標差的檢驗方法。3每三人一組,輪換操作。 二、儀器準備DJ6級經(jīng)緯儀1臺,記錄板1塊,測傘1把,拔針1根。 三、方法與步驟 1在某
49、指定點上安置經(jīng)緯儀。2以盤左位置使望遠鏡實現(xiàn)大致水平。看豎盤指標所指的讀數(shù)是90°或0°,以確定盤左時的豎盤起始讀數(shù),記著L始;同樣,盤右位置看盤右時的豎盤起始讀數(shù),記著R始。一般情況下:R始L始±180°3以盤左位置將望遠鏡物鏡端抬高,當視準軸逐漸向上傾斜時,觀察豎盤注記形式是增加還是減少,借以確定豎直角和指標差的計算公式。 (1)當望遠鏡物鏡抬高時,如果豎盤讀數(shù)逐漸減少,豎直盤注記形式為順時針,則豎直角計算公式為:左L始L讀右R讀R始(舉例:如L始90°,則左90°L讀;若R始270°,則右R讀270°
50、;)豎直角:(+)豎盤指標差: 或 (2)當望遠鏡物鏡抬高時,如豎盤讀數(shù)逐漸增大,豎直盤注記形式為逆時針,則豎直角計算公式為:左L讀L始右R始R讀(舉例:如L始90°,則左L讀90°;若R始270°,則右270°R讀)豎直角:(+)豎盤指標差:或 不管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注記的度盤均可按 計算豎盤指標差。 (3)注意:豎盤指標差X值有正有負。盤左位置觀測時用X來計算就能獲得正確的豎直角;而盤右位置觀測時用X計算才能夠獲得正確的豎直角。 eq oac(,4)4用上述公式算出的豎直角,如果符號為“”時,則為仰角;如果符
51、號為“”時,則為俯角。4 用測回法測定豎直角,其觀測程序如下:1)安置好經(jīng)緯儀后,盤左位置照準目標,讀取豎盤的讀數(shù)L讀。記錄者將讀數(shù)值L讀記入豎直角測量記錄表中。2)根據(jù)以上所確定的豎直角計算公式,在記錄表中計算出盤左時的豎直角左。3)再用盤右的位置照準目標,并讀取其豎直度盤的讀數(shù)R讀。記錄者將讀數(shù)值R讀記入豎直角測量記錄表中。4)根據(jù)所定豎直角計算公式,在記錄表中計算出盤右時的豎直角右。5)計算一測回豎直角值和豎盤指標差。 四、注意事項 1觀測過程中,對同一目標應(yīng)用十字絲中橫絲切準同一部位。每次讀數(shù)前應(yīng)使指標水準 管氣泡居中。2計算豎直角和指標差應(yīng)注意正、負號。實習六:全
52、站儀測量及點位放樣一、實習目的和要求:(1)了解TOPCON全站儀的構(gòu)造和原理。(2)掌握TOPCON全站儀的測角測邊測三維坐標的功能。(3)掌握TOPCON全站儀放樣三維坐標點的功能。二、儀器設(shè)備:每組TOPCON全站儀1臺、小鋼尺1把、帶腳架棱鏡2個、單棱鏡1個、記錄板1個。三、實習任務(wù):每組完成2個水平角、2段水平距離、2個點的坐標測量及2個坐標點的實地放樣任務(wù)。四、實習要點及流程:(1)要點:全站儀各鍵操作,不要死記,要注意按英文提示的狀態(tài)。(2)流程:用TOPCON全站儀的測角模式進行水平角、豎直角測量;距離測量模式進行平距、斜距測量;坐標測量模式進行點的三維坐標測量;主菜單模式進行
53、點的平面位置放樣,并標出填挖高度。實驗七 四等水準測量一、實習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雙面尺進行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記錄、計算方法。2掌握四等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shù)指標,測站及水準路線的檢驗方法。3高差的閉合差應(yīng)±6 mm(山地),或±20mm(平地)。4每四人一組,輪換操作儀器。 二、儀器準備1由儀器室借領(lǐng):DS3級水準儀一臺,雙面尺2根,記錄板1塊,尺墊2個,測傘1把。2自備工具:計算器、鉛筆、小刀、計算用紙。 三、方法與步驟 1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其長度以安置46個測站為宜。沿線標定待定點(轉(zhuǎn)點)的地面標志。2在起點與第一個待定點分別
54、立尺,然后在兩立尺點之間設(shè)站,安置好水準儀后,按以下順序進行觀測:照準后視尺黑面,進行對光、調(diào)焦,消除視差;精平(將水準氣泡影象符合)后,分別讀取上、下絲讀數(shù)和中絲讀數(shù),分別記入記錄表(1)、(2)、(3)順序欄內(nèi)。照準前視尺黑面,消除視差并精平后,讀取上、下絲和中絲讀數(shù),分別記入記錄表(4)、(5)、(6)順序欄內(nèi)。照準前視尺紅面,消除視差并精平后,讀取中絲讀數(shù),記入記錄表(7)順序欄內(nèi)。照準后視尺紅面,消除視差并精平后,讀取中絲讀數(shù),記入記錄表(8)順序欄內(nèi)。這種觀測順序簡稱為“后-前-前-后”,目的是減弱儀器下沉對觀測結(jié)果的影響。3測站的檢核計算計算同一水準尺黑、紅面分劃讀數(shù)差(即黑面中
55、絲讀數(shù)+K紅面中絲讀數(shù),其值應(yīng)3mm),填入記錄表(9)、(10)順序欄內(nèi)。(9)=(6)+K(7)(10)=(3)+K(8)計算黑、紅面分劃所測高差之差,填入記錄表(11)、(12)、(13)順序欄內(nèi)。(11)=(3)(6)(12)=(8)(7) (13)=(10)(9)計算高差中數(shù),填入記錄表(14)順序欄內(nèi)。(14)= (11)+(12)±0.1002計算前后視距(即上、下絲讀數(shù)差×100,單位為m),填入記錄表(15)、(16)順序欄內(nèi)。 (15)
56、=(1)(2)(16)=(4)(5)計算前后視距差(其值應(yīng)5m),填入記錄表(17)順序欄內(nèi)。(17)=(15)(16)計算前后視距累積差(其值應(yīng)10m),填入記錄表(18)順序欄內(nèi)。(18)=上(18)本(17)4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施測其它各站。5各站觀測和驗算完后進行路線總驗算,以衡量觀測精度。其驗算方法如下:當測站總數(shù)為偶數(shù)時:(11)+(12)=2(14) 當測站總數(shù)為奇數(shù)時:(11)+(12)=2(14)±0.100m
57、 末站視距累積差: 末站(18)=(15)(16) 水準路線總長:L=(15)+(16) 高差閉合差:=(14)高差閉合差的允許值:允=±20 或允=±6,單位是mm,式中L為以公里為單位的水準路線長度;N為該路線總的測站數(shù)。如果算的結(jié)果是允,則可以進行高差閉合差調(diào)整,若允,則應(yīng)立即進行重
58、測該閉合路線。 四、注意事項 1每站觀測結(jié)束后應(yīng)立即進行計算、檢核,若有超限則重新設(shè)站觀測。全路線觀測并計算完畢,且各項檢核均已符合,路線閉合差也在限差之內(nèi),即可收測。2注意區(qū)別上、下視距絲和中絲讀數(shù),并記入記錄表相應(yīng)的順序欄內(nèi)。3四等水準測量作業(yè)的集體性很強,全組人員一定要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相互體諒。4嚴禁為了快出成果而轉(zhuǎn)抄、涂改原始數(shù)據(jù)。記錄數(shù)據(jù)要用鉛筆,字跡要工整、清潔。5有關(guān)四等水準測量的技術(shù)指標限差規(guī)定如下表:等 級視線高度(m)視距長度(m)前后視距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黑、紅面分劃讀數(shù)差(mm)黑、紅面分劃所測高差之差(mm)路線高差閉合差(mm)四0.28051035±20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外窗加裝限位器施工方案
- 高中下學期開學季家長會主題課件
- 炎黃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機械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大學物理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州師范學院《經(jīng)濟學基本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Flash動畫設(shè)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大學《紀檢監(jiān)察學基礎(ch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海洋職業(yè)學院《商務(wù)外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輕工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創(chuàng)新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合肥信息技術(shù)職業(yè)學院《檢測技術(shù)與控制工程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3.1 歌曲《音階歌》課件(10張內(nèi)嵌音頻)
- 中醫(yī)適宜技術(shù)-中藥熱奄包
- 2024年儲能行業(yè)市場全景分析及發(fā)展趨勢展望報告
- 2024-2025學年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青島版(六三制2024)教學設(shè)計合集
- 文言文雙文本閱讀:重耳出亡(附答案解析與譯文)
- DL∕T 664-2016 帶電設(shè)備紅外診斷應(yīng)用規(guī)范
- 團體標準-電化學儲能電站能量管理系統(tǒng)技術(shù)規(guī)范
- 二年級下冊計算小能手帶答案
- 2024年臨滄市工業(yè)產(chǎn)業(yè)發(fā)展集團限公司招聘2名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2023年3月云南專升本大??肌堵糜螌W概論》試題及答案
- 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幾和第幾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