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四首教學設計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四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詩四首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學習母親紙船,體味人間至愛真情。學習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品位詩中蘊涵的哲理。學習四首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三首詩。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體會通過生動的形象表達深刻的哲理及 “冰心體 ”詩歌的特點。教學方法:教師啟發(fā),點撥,學生自主探究。教學課時: 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2、
2、抓住重點字詞,品味詩歌的語言美;3、體味人間至愛親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教學過程:一,導入,讓學生回憶贊美母親的詩句,歌曲。二,簡介作者, 1 、(出示冰心年輕時代的照片和字幕)冰心(1900-1999 ),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學生朗讀,教師簡要評說: “中國文壇世紀老人未能跨越世紀門檻的確是我們民族的一種遺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純潔的靈魂和不朽的藝術作品卻時刻激勵感召著我們不斷前行)教師導入:同學們,更詳實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創(chuàng)作情況,將為我們更好的品評文學作品搭設一方平臺,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下面,讓我們共同來交流一下同學們預習的成果。讓我們
3、來更進一步走進冰心的世界。(學生自由交流查閱到的有關冰心生平創(chuàng)作的有關資料)三,誦讀詩歌,體味感情。教師范讀課文,然后指導學生朗讀讀前提出要求: 1、學生們用心體會本首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 、劃出詩歌中學生認為應該重讀的詞語。四,品位語言,探究問題體味 “躲 ”“從來”“妄棄 ”“留著 ”“拋 ”的妙處作者疊紙船的時候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除了愛還有悲哀?作者為什么要借紙船來抒發(fā)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五,完成練習一六,拓展延伸:紙船 寄母親這首詩歌是借助具體的形象來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抒發(fā)你對父母的愛。學生練筆,同學交流評價,老師點撥教師總結,布置作業(yè): 在這首
4、詩歌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志,賦予了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著作者的孤獨無依,象征著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希望我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夠獲得一把欣賞研讀詩歌的金鑰匙,同時,也在詩人的博大情懷中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早日成為一名建設祖國的棟梁。第二課時教學目標:成功的花中蘊涵的哲理,嫩綠的芽兒中闡述的積極的人生。教學過程:一,導入,一個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時,你很羨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榮譽嗎?正當青春年華的年輕人,在投入社會的大海時,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該怎樣寫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讓冰心來告訴我們這些人生的哲理吧。二,配樂詩朗誦學生自由朗誦這兩首詩,并推薦朗誦比較好的四人(
5、一小組一人),教師放音樂,這四人依次朗誦這兩首詩,要求學生認真聽讀,并評比出最佳朗誦者。評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話,并且正確、流利、有感情。三品讀兩首小詩,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下列問題:1 、讀完兩首小詩,你能品味出其中蘊含的哲理嗎 ?2、成功的花中第二句的結尾用了一個感嘆號,作者要抒發(fā)什么慨嘆?3 、體會 “明艷 “、 “然而 ”一詞在本詩中的作用;比較詞語: “驚羨 ”與 “羨慕 ”的區(qū)別;詩中的“泉 ”和 “雨 ”能否省略? “芽兒,花兒,果兒”的順序能否調換?4、你還羨慕別人成功所得到的榮譽嗎?花的成功歷程給了你什么樣的啟示?四,完成練習二,三五,拓展延伸【教學目標】1 .熟讀背誦四首詩,形成
6、積累。2 .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的內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3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窘虒W重難點】4 .背誦四首詩。5 .理解詩歌的內涵?!窘虒W時數(shù)】 二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談話,激情入題同學們,一個人的性情的涵養(yǎng)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憑借什么?是詩歌。“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發(fā)。 ”朗讀詩歌,我們可以接觸詩人的所思、所感,朗讀詩歌可以培植我們更多的涵養(yǎng)。讀熟一首詩,在休閑時間里吟誦一下,就像唱歌一樣,心靈上能補益無限。今天我們來感受這四位詩人的詩歌吧。二、粗讀感知第一、二首詩歌,把握思想感情1 .朗讀中感受形象。2 .指導朗讀,培養(yǎng)語
7、感。3 .師范朗讀,把握停頓和感情基調。4 .師生合作,掃除字詞障礙。5 .對照注釋,了解大意。三、賞析歸園田居1 .導入。由學生交流陶淵明及其詩歌的事跡入手,了解課文的背景及作者的性格,加深對本詩的理解。如:陶的剛正不阿,又適情任性,使得他與爾虞我詐、相互傾軋的官場格格不入。不為五斗米折腰使他辭別官場,歸隱田園。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我們已感受到了作者對和平、安寧、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陶的歸園田居一詩,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 .整體感知。(1) 學生自讀詩文,了解這首詩的大意。 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側重寫詩人對什么的體驗? 為什么寫這些景物?圍繞這些景物寫
8、了什么事?“但使愿無違”的 “愿 ”具體指什么 ?“ 但使愿無違”的 “愿 ”具體指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詩四首教學設計3【教材簡析】這四首古代詩歌都寫得情景交融,以景傳情,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詩人用他們的筆觸,帶領我們走進那色彩各異、形象鮮明的詩境之中。歸園田居表現(xiàn)的是陶淵明辭官歸隱樂于農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維是山水田園詩的代表,這首詩寫的卻是邊塞的風光,體現(xiàn)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點,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中表達的是初次離鄉(xiāng)時那種依依不舍之情,游山西村表達了陸游對農家淳樸風俗的留戀?!窘虒W設想】1 、歸園田居和游山西村都是描寫農家村居生活,使至塞上和渡荊門送別都通過畫面展示不
9、同空間內景物的風貌,可打亂課文的原順序,把它們分成兩組進行比較閱讀,通過朗讀體味詩的語言美,通過聯(lián)想與想象領會詩的意境美,通過討論加深對詩的印象。2、教學本課文要達到的課標要求:一朗讀并背誦、,默寫四首古詩;一培養(yǎng)學生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一品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3、教學的重點、難點: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默寫;感知古代詩歌的內容。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百美?!窘虒W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 學生學過桃花源記,可從陶淵明辭官歸隱設趣導入,也可從一般人們旅游都到風景區(qū),而古代有一個詩人陸游就與眾不同,他去游鄉(xiāng)村,他怎么游的?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二、預習課文結
10、合課本注釋和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三、朗讀課文1 、聽課文朗讀錄音或老師范讀。2、指導學生朗讀: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齊讀)精品 word 文檔 6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jié)拍、讀出韻味G青學生個人讀,具體指導的重點放在重音和節(jié)拍上 )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個人讀、分組讀或齊讀)四、品味詩意1 、對陶淵明和陸游這兩位古代詩人同學們了解多少?請簡要說一說。2 、同學們認為這兩首詩中哪些詩句寫得好?說一說理由。(開放式,不求統(tǒng)一或標準。)3、質疑探究:這兩首詩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分組討論)同學們對這兩首詩還有什么問題?說出來大家交流。(教師可參與討論,鼓勵學生多說
11、,不要急于下結論。 )4、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話把這兩首詩寫的畫面或場面的內容說出來。( 注意在同學們說的時候老師適當點撥,讓學生明白這就是品味詩的意境)5、賞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聯(lián)藝術上的特色;(簡單滲透對仗的知識 )用投影儀或發(fā)放文字材料,引導學生揣摩這兩句詩的運用:材料一:天發(fā)股份公司早就想獲得成品油的批發(fā)資格。但是,由于國家政策將成品油的批發(fā)經營權收歸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由他們壟斷全國的成品油批發(fā)銷售。這樣,一方面,天發(fā)股份公司成品油批發(fā)經營資格被中止,不能開展成品油批發(fā)及倉儲經營業(yè)務,導致公司投資數(shù)億元建成的三大油庫等優(yōu)質資產不能充分利用,處于低負荷的運轉狀態(tài);
12、另一方面,進油渠道也受到兩大集團的控制,成本居高不下,毛利率下降。天發(fā)股份公司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幾年后,天發(fā)股份終于如愿以償拿到成品油批發(fā)牌證。材料二:中國中場球員李鐵在未來的三年中,將以正式加盟球員的身份代表英超球隊埃弗頓隊征戰(zhàn)英超賽場。李鐵在上個賽季以租借的形式從遼寧隊轉會到埃弗頓隊。李鐵在租借期滿后的正式轉會過程中卻因為歐洲足壇經濟不景氣產生了一些波折。最終,在中國東莞星河傳說商住區(qū)建造有限公司的出資幫助下,各方解決了轉會費上的分歧,促成李鐵能能夠成功轉會英超埃弗頓。引導學生從運用和感悟中,體會詩句的哲理,它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蘊含著希望。6 、引導學生探究討論,比較賞析這兩首詩有什么
13、相同和不同之處?一相同:都寫的是鄉(xiāng)村生活;一不同:作者的身份不同,陶以農民身份,陸以客人身份 ;陶寫了自己一個人,陸寫了歡 聚的許多農人; 陶詩用語樸素不加修飾,陸詩語言生動感情豐富; 陶心情閑適,陸心情喜悅; 陶用的是五古,陸用的是七律。 (盡量讓學生引用詩句來證明自己的說法) 。五、鞏固教學1 、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詩當堂背誦 ;2 、請學生默寫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詩句。 ( 同桌互評 )六、布置作業(yè)1 、背誦并默寫這兩首詩;2、請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述這兩首詩的意境。第二課時一、復習前一課時所學的兩首詩歸園田居表現(xiàn)詩人辛勤勞動的詩句游山西村表達陸游對鄉(xiāng)村淳樸民風喜愛、留戀的詩句游山西村比喻困境
14、中蘊含希望的詩句二、導入新課( 學生在七年級之前已學過李白和王維的詩,可從這里所選的詩與以前所學的詩不同之處入手激趣導入 )三、朗讀課文1 、聽課文朗讀錄音或老師范讀;2、指導學生朗讀: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jié)拍、讀出韻味G青學生讀,個案指導)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個人讀或齊讀)四、品讀詩意1 、對王維和李白這兩位古代詩人同學們了解多少?請簡要說一說。2、讓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兩首詩描寫的畫面。使至塞上寫的是什么情景?(抓住邊塞風光即可)詩中的單、孤、征蓬等字詞透露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學生說出類似孤寂、荒涼、消沉等即可。 )體味詩的頸聯(lián)
1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重在體味詩句的畫面感。課后練習三的內容學生可以參看,但不必照搬,不強求惟一,鼓勵發(fā)散思維。 )試著用自己的話把你讀這首詩的感受描繪出來。(開放性,不求統(tǒng)一)渡荊門送別寫的是什么情景?(描繪舟過荊門時的所見景色)。想象一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畫面,說出自己的話把感受。(提示學生可結合地理課的有關知識聯(lián)想)3、比較閱讀這兩首詩:寫法上:都是詩中有畫,寫不同空間內景物的風貌,給人以很強的畫面感;都在最后一聯(lián)才含蓄地流露了作者的情緒。內容上:王詩寫西域,寫大漠,寫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李詩將長江兩岸的景色像畫卷一樣展開、變換。形式上:都是五律,但又有不同,王詩仄聲起
16、韻,李詩平聲起韻。( 適當滲透一點格律詩的音韻知識,但不能也不必講得過多、過深。 )同學們對這兩首詩還有什么其他感受?說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五、鞏固教學將詩中的好句子默寫出來。六、布景作業(yè)1 、背誦并默寫這兩首詩;2、喜歡繪畫的同學可以從這四首詩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詩,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圖畫描繪出來。詩四首教學設計4學習目標:2 、從成功的花中體會成功背后的辛苦。3 、從嫩綠的芽兒中探討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積極美好。3、體會紙船中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4、學習這些詩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教學重點1 品位這四首詩中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2 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
17、練的語言。3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三首詩。教學難點引 導學生體會通過生動的形象表達深刻的哲理及 “冰心體 ”詩歌的特點。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教學過程一、作者簡介冰心( 1900 一 1999 ),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的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詩以抒寫純真的重心和圣潔的母愛為主,影響 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xiàn)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 “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
18、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 “春水體 ”。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二、學習母親(一)全班分讀、齊讀課文 ,爭取背誦。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二)體會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 中躲表達了作者怎樣 的感情?詩人巧妙地借助前一個躲引出第二個躲字:如同鳥兒躲到 鳥巢里避風雨一樣,兒女的心靈(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擊,總會在母愛中得到慰藉。表現(xiàn)了詩人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tài),同時也謳歌了母愛的溫暖、無私、偉大。三、 學習紙 船(一)、熟悉全詩指導朗讀。1 請學生自己試讀全詩。2 教師范讀。要讀得低沉而富有深情。節(jié)奏和重音劃分如下:紙船-寄母親冰心
19、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 留著,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 / 拋下 / 在海里。有的 / 被天風吹卷到 /舟中的 / 窗里,有的 / 被海浪 / 打濕,泊在/ 船頭上。我/仍是 /不灰心的 /每天的 / 疊著,總希望 / 有一只 / 能流到 / 我要它 / 到的地方去。母親,倘若你夢中 / 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涼訝它無端入夢。這是 / 你至愛的 /女兒 / 含著淚 /疊的,萬水 / 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二 ) 、 分析、解讀全詩。1 請根據詩中給出的信息,想象這是詩人在何種情形下 寫的這首詩?海浪濤濤,天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 輪上,遠離親人
20、,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回到親人的懷抱?詩人因為強烈地思念故國、思念親人,愈發(fā)感到孤獨、惆悵。2 第一節(jié)中哪些詩句詞語表明詩人對母親思念之深,且 由來已久?“從不肯 ”“總是 ”表明詩人并非這一次出門遠行才有此舉動,而是對母親的依戀思念之情由來已久,一直就很濃烈, “一只一只 ”點出所疊紙船的數(shù)量多,表明詩人對母親的思念極深。3 第二節(jié)詩人寫出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后瞬間發(fā)生 的種種令人心碎的結果,并寫出自己明知沒有結果還是不灰心地疊,又在表達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實際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實現(xiàn),這對詩人來說并不重 要,最重要的是,這是詩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獨、憂傷的惟一方式
21、,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表達出詩人那種刻骨銘心的思4 第三節(jié)是詩人展開的想象。這一想象有何特點?在詩念之情。中起什么作用?紙船雖然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能漂入母親的夢中, 這一想象新奇、大膽、瑰麗,充分地寫出了詩人對母親強烈的思念之情,點明題旨。5 疊紙船原是兒童的一種游戲,詩中的這一行為意味著什么?詩中的紙船又象征著什么呢?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征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愿。詩人疊紙船這一行為表明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三)問題解惑1 、詩人為什么要疊紙船并把它拋進海里?詩人在船上無法與母親通音信,只幻想紙船
22、拋進海里能載著她對母親的一顆愛心飄到母親的懷抱中。2、詩人疊好的紙船有的被風卷進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濕了,沾在船頭上,可她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因為詩人心中保存著永遠的希望。3、全詩的點睛之筆是哪一句?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4、疊紙船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悲哀?因為與母親遠隔萬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親,思念不著最是難受,所以 “含淚 ”“悲哀” 。5、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抒發(fā)熱愛母親、思念母親的情感;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恩和回報。6 、本詩用 “紙船 ”做題有什么好處?詩人以紙船展開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變得具體可感,又富有童稚氣,適合表達子女
23、的心態(tài)。四、學習成功的花, 爭取背誦。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二)賞析這首詩這首詩只是一個意思,一個組織句子的單位:漂亮的花, 人們都只是驚嘆、羨慕她開花時的美麗,并沒有意識到它還在芽兒的時候,經歷了多少艱苦的奮斗和巨大的犧牲。“明艷 ”就是指色彩鮮明、艷麗。 “明艷 ”一詞,形象生 動地說明、突出了花的 “成功 ” ; 而 “驚羨 ”一詞用在這里比 “羨慕 ”多了一層驚嘆的意思,從而又更襯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艷。不管是艷麗的鮮花還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時,確實是令人羨慕 的、欣賞的,但她背后的艱辛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
24、驚嘆號抒發(fā)了她對人們僅僅懂得驚嘆、羨慕別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勞動的感慨?!叭欢?”一詞承接了 “只 ”字,自然地轉折,開啟了后面的思維:追溯成功的歷程?;ㄖ猿晒?,并不是生來就有的 ,是她還在小芽兒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努力奮斗了,到成為今天的明艷的花兒,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無盡淚水,撒遍了鮮紅的血淚,甚至付出了犧牲的代價。一句話, “成功的花 ”是血與淚滋潤的結 晶,是奮斗與犧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經歷這樣的一種洗禮,才會有花 “現(xiàn)時 ”的明艷,花的成功。作者將 “現(xiàn)時 ”與 “當初 ”對比,將 “奮斗 ”、 “犧牲 ”與 “成 功 ” 關聯(lián), “淚泉 ”、 “血淚 ”與
25、 “明艷 ”關聯(lián),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這首詩,表達了這樣的一個意旨:不要只驚羨別人的成功,更應該知道別人的成功是多少艱苦奮斗乃至犧牲的結果,并從中吸取成功的經驗。而且給我們以啟示:花 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業(yè)的成功,人的成長與發(fā)展,不也都是如此嗎?從而使人領悟到奮斗者與犧牲者的偉大。(三)問題解惑1 、 “人 們 只 驚 羨 她 現(xiàn) 時 的 明 艷 ! ”一句中 “驚 羨 ”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 “羨慕” ,為什么?“驚羨” ,有驚嘆羨慕的意思,“驚羨 ”比 “羨慕 ”多一層驚嘆的意味,也更能襯托成功之花的明 艷。2 、這是一首哲理小詩,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說教,而是大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
26、法進行說理,給人鮮明的印象,請問“花 ”“芽兒”“淚泉 ”“血雨 ”分別比作什么?“花 ”比作人生事業(yè)的成功; “芽兒 ”比作成就事業(yè)的 起步階段; “淚泉” 比作為培養(yǎng)花付出的辛勞; “血雨 ” 比作為滋潤花而作出的犧牲。3、這首詩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這首詩告訴人們,不要只看到并驚羨于別人成功所得到的 榮譽,而要了解在這成功的后面所蘊含著的艱苦努力,要學習花的奮斗和犧牲,從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長的經驗,這才是更重要 的。4 、讀了本詩,你受到了什么啟示?談談你自己的感想。只要能聯(lián)系自己,圍繞本首詩的道理來談即可。五、學習嫩綠的芽兒(一)全班分讀、齊讀課文, 爭取背誦。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fā)
27、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 ”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二)賞析這首詩 嫩綠的芽兒對青年說: “發(fā)展你自己!這是一個獨立的意思,如果拆開便不知所云了。 “嫩綠 ” 顯示了芽兒的健壯、活力與朝氣,在這里詩人運用了擬人手法,嫩綠的芽兒有著兒童般的天真無邪,對青年說,發(fā)展你自己。芽兒需要成長發(fā)展,正如青年人一樣也 需要學習與提高,來發(fā)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發(fā)展由芽兒長成花兒,那么,人呢? 淡白的花兒對青年說, “貢獻你自己! ”同樣是一個獨立的意思。 “淡白 ”說明了花的樸素無華, 純潔,不追求華麗的外表。植物用花兒來裝點這個世界,不孤芳自賞。人呢?在發(fā)展了
28、自己的基礎上,應當來為社會做貢獻。這里作者的意思又進了一層。 深紅的果兒對青年說 “犧牲你自己! ”用 “深紅 ”來修飾 “果兒” ,象征著“果兒 ”的成熟、豐碩和甜蜜。經歷了芽兒、花兒的積累、成長,成了深紅的果實,這時就要奉獻給人類了。如果沒有奉獻,這些果實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應該懂得奉獻自己,甚 至要有甘愿犧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顯得更完美,更充實。這首詩中的每一節(jié)都可以獨立成為一首詩,意思也相當完 整,但從思想境界、藝術造詣上講,它們又意聯(lián)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使意脈得以貫通。 “芽兒 ”“花兒 ”“果兒 ” 的排列順序,暗指果樹從抽芽發(fā)展、開花讓人們欣 賞到將結果奉獻于人類的過程,這一過
29、程正好對應了青年的人生過程。 “芽兒 ”需要成長發(fā)展,正如青年需要學習提高。當芽變成花時,不要孤芳自賞,而是要美化 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為社會作貢獻。最后結成 “果兒 ” ,又如青年要以犧牲精神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使人生更輝煌。全詩正是這樣,以植物的生長來 比喻青年的成長,從而告誡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發(fā)奮圖強,不斷充實、提高和發(fā)展自己,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詩中運用擬人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展示了一個純潔的心靈和現(xiàn)實的世界。同時,也謳歌了美好的青春,積極的人生。 “嫩綠的芽兒 ”的時候、 “淡白的花兒”的時候、 “深紅的果兒 ”的時候,組合起來正是整個純潔的人生。這樣的一種純潔的人生
30、,賦予了作者筆下的語言以詩意,使其散文詩化,而從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詩來解讀。也正因為這樣,作者才能將這些本來就難以組織 起來的話語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梢哉f,是她的純潔的心靈給世界、給語言帶來了一種獨特的體系,一種一般人及粗俗的語言所不可能具有的體系。(三)問題解惑1 、正當青春年華的年輕人,在投入社會生活的大海時, 該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詩中的原話作答。“發(fā) 展 你 自 己 ! ” 貢“ 獻 你 自 己 ! ”詩四首教學設計5學習目的:1 、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四首詩。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3、培養(yǎng)學生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不斷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學習準備:搜集作者生
31、平思想的有關資料。熟讀背誦這四首詩。有條件的查找有關資料,給詩歌插配有關的圖畫。教學設想:誦讀品味,感悟提升,審美情趣。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歸田園居游山西村一、作者生平,交流引讀。同樣是寫農村生活的詩人,陶淵明與陸游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各學習他們一首詩,通過比較來了解他們不同風格、思想感情。那么誰能夠說說他們的生平事跡呢?學生可能這樣說:陶淵明:(略)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他曾因極力主張北伐,被罷 官,回歸故里,內心郁悶。對照官場的偽詐,他更感受到鄉(xiāng)間生活的純樸自然。但他并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會重新為國出力。這種心境與游境相吻合,于是兩相交涉,產生了流傳千古
32、的游山西村。二、熟讀背誦,積累理解。1 、讀一讀:教師范讀二首詩歌,學生跟讀。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齊讀) 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jié)拍,讀出韻味;(請學生個人讀,具體指導的重點放在重音和節(jié)拍上) 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個人讀、分組讀或齊讀)學生反復朗讀直至背誦。2、譯一譯: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掃清障礙,理解詩歌內容。3、說一說:同學們,你覺得這兩首詩中哪些詩句寫得好?你能說一說理由嗎?三、研讀品析,語言品味。你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一下詩人歸園田居的情景嗎?詩人如釋重負,告別了那個令人壓抑的官場,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園。來到南山腳下,種下了
33、豆子,但因體力不支,農藝不精,所以草兒盛,豆苗稀。詩人只好一大早起來就扛著鋤頭去除草,晚上一直勞作到與星星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衫,可解脫了身心束縛的 詩人不以為苦,而深深地體味其中的樂趣。你能說說陶詩中的 “愿 ”指的是什么?意愿。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個農夫也比在官場 “為五斗米折腰”強。你覺得陶詩的語言怎樣,你能說說嗎?(語言 “自然、通俗”)游山西村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內容嗎?全詩圍繞一個 “游 ”字展開。在一個豐收的年景,詩人受到邀請,來到農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
34、,終于來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臨近,農民們衣著簡樸,吹簫擊鼓,結隊往來,熱鬧非凡。詩人盼望著以后能夠有時間乘月色出游,隨時拄著手杖來敲門拜訪。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表現(xiàn)了詩人陶醉、留戀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美中,留戀村民的好客、熱情、淳樸,對此次郊游發(fā)出了由衷的感嘆。你能說說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聯(lián)成為名句的理由嗎?A、對仗自然工整,顯示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B、富有哲理:比喻困境中依然蘊含著希望。四、比較賞析,學會評點。比較賞析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小組合作學習)相同:都寫的是鄉(xiāng)村生活;不同:作者的身份不同:陶以農民身份;陸以客人身份。陶寫了
35、自己一個人;陸寫了歡聚的許多農人。陶詩用語樸素,不加修飾;陸詩語言生動,感情豐富。陶心情閑適,遁世;陸心情喜悅,留戀。陶用的是五古;陸用的是七律。五、誦讀體驗,互動釋疑。1 、誦讀體驗:你認為我們該用用怎樣的情感進行朗讀?朗讀中你體驗到了什么?學生模仿古人朗讀表演。2、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六、總結存儲,課外延伸。1 、總結存儲:學了本詩后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呢?2、課外延伸: 朗讀背誦,加深理解。 請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述這兩首詩的意境。第二課時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教學設計:一、鞏固理解,解釋引讀。1 、鞏固理解: 歸園田居中表現(xiàn)詩人辛勤勞動的詩句; 游山
36、西村中表達陸游對鄉(xiāng)村淳樸民風喜愛、留戀的詩句; 游山西村比喻困境中蘊含希望的詩句;2、解釋引讀:這是一首邊塞詩,唐朝時由于邊境戰(zhàn)火不斷,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 “邊塞詩”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那么誰能夠說說王維呢?王維,盛唐著名詩人,人稱 “詩佛 ” 。當時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zhàn)勝吐魯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維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
37、。二、誦讀背誦,積累理解。1 、讀一讀: 教師范讀 學生反復朗讀詩歌,以至背誦。2、說一說: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理解詩歌內容。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三、品讀提升,感悟意境。1 、使至塞上寫的是什么情景內容?(奇特壯美的邊塞風光。) 2 、你能說說 “征蓬出漢塞,歸燕人胡天”一句的含義及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過了居延,就像 “蓬草 ”一樣隨風飄轉,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3、這里最能體現(xiàn)詩中有畫的是哪一聯(lián)詩句,你能畫畫它的圖景,說說它的意境嗎?(頸聯(lián)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充分體現(xiàn)了詩中有畫的
38、藝術特色。)大漠茫茫無邊,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顯得異常醒目。 “孤煙 ”兩字能狀其神韻, “孤煙 ”之后隨一 “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伴L河落日圓 ”寫出了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中。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將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 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四、送別詩歌,感受李白。渡荊門送別送別,是古今詩人墨客常寫的題材,如高適的別董大,那你還知道哪些送別詩呢?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送孟浩然之廣陵等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李白另一首送別詩 渡荊門送別,這又是誰送誰呢?那么
39、誰能夠說說李白寫這一首詩的背景呢?這首詩是詩人開元十三年(公元 725 年)出蜀至荊門時所作。五、誦讀背誦,積累理解。1 、讀一讀: 教師范讀 學生反復朗讀詩歌,直至背誦。2、說一說: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理解詩歌內容。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六、品讀提升,感悟意境。1 、渡荊門送別寫的是什么情景?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的景色,含蓄地表達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2 、你能想象一下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畫面,說出自己的感受。(允許學生自由發(fā)揮,言之有理即可)用游動的視角描寫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將靜
40、止的山嶺描繪出充滿動感與空間感的活動畫面來。后句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寫荊門一帶平原曠野寥廓高遠的景色。這兩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3、你能說說頸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意境呢?“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再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詩人以移步換景的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出長江的近景和遠景,奇妙多姿,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當時見到景象時的欣喜和新鮮。4、本詩抒發(fā)作者鄉(xiāng)愁的是哪一句?寫景的又是哪幾句?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從景物方
41、面著筆,表現(xiàn)的是作者寫出濃濃的鄉(xiāng)思?!吧诫S平野盡,江人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七、體驗拓展,互動釋疑。1 、體驗拓展:從本詩來看,它是否為朋友送行?如果是你,你又會怎樣表達呢?不是,是告別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水有情,不遠萬里,依依不舍送別遠去的游子,游子思鄉(xiāng)之情不言而喻。2、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八、總結存儲,課外延伸。2 、總結存儲:學生談自己的收獲與感受。2、課外延伸: 背誦這兩首詩; 喜歡繪畫的同學,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詩,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圖畫描繪出來。 課外摘抄高適、岑參的邊塞詩?!緦W習目的】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
42、背誦這四首詩。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3、培養(yǎng)學生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不斷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學習準備】搜集作者生平思想的有關資料。熟讀背誦這四首詩。有條件的查找有關資料,給詩歌插配有關的圖畫?!窘虒W設想】誦讀品味,感悟提升,審美情趣?!窘虒W設計】第一課時 歸田園居游山西村一、作者生平,交流引讀同樣是寫農村生活的詩人,陶淵明與陸游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各學習他們一首詩,通過比較來了解他們不同風格、思想感情。那么誰能夠說說他們的生平事跡呢?學生可能這樣說:陶淵明:(略)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他曾因極力主張北伐,被罷官,回歸故里,內心郁悶。對照官場的
43、偽詐,他更感受到鄉(xiāng)間生活的純樸自然。但他并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會重新為國出力。這種心境與游境相吻合,于是兩相交涉,產生了流傳千古的游山西村。二、熟讀背誦,積累理解1、讀一讀:教師范讀二首詩歌,學生跟讀。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齊讀) 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jié)拍,讀出韻味;(請學生個人讀,具體指導的重點放在重音和節(jié)拍上) 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個人讀、分組讀或齊讀)學生反復朗讀直至背誦。2、譯一譯: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掃清障礙,理解詩歌內容。3、說一說:同學們,你覺得這兩首詩中哪些詩句寫得好?你能說一說理由嗎?三、研讀品析,語言品味你能用生動
44、形象的語言描述一下詩人歸園田居的情景嗎?詩人如釋重負,告別了那個令人壓抑的官場,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園。來到南山腳下,種下了豆子,但因體力不支,農藝不精,所以草兒盛,豆苗稀。詩人只好一大早起來就扛著鋤頭去除草,晚上一直勞作到與星星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衫,可解脫了身心束縛的詩人不以為苦,而深深地體味其中的樂趣。你能說說陶詩中的愿指的是什么?意愿。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個農夫也比在官場為五斗米折腰強。你覺得陶詩的語言怎樣,你能說說嗎?(語言自然、通俗)游山西村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內容嗎?全詩圍繞一個游字展開。在一個豐
45、收的年景,詩人受到邀請,來到農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終于來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臨近,農民們衣著簡樸,吹簫擊鼓,結隊往來,熱鬧非凡。詩人盼望著以后能夠有時間乘月色出游,隨時拄著手杖來敲門拜訪。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表現(xiàn)了詩人陶醉、留戀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美中,留戀村民的好客、熱情、淳樸,對此次郊游發(fā)出了由衷的感嘆。你能說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聯(lián)成為名句的理由嗎?1、對仗自然工整,顯示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2、富有哲理:比喻困境中依然蘊含著希望。四、比較賞析,學會評點比較賞析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小組合
46、作學習)一相同:都寫的是鄉(xiāng)村生活;一不同:作者的身份不同:陶以農民身份;陸以客人身份。陶寫了自己一個人;陸寫了歡聚的許多農人。陶詩用語樸素,不加修飾;陸詩語言生動,感情豐富。陶心情閑適,遁世;陸心情喜悅,留戀。陶用的是五古;陸用的是七律。五、誦讀體驗,互動釋疑1、誦讀體驗:你認為我們該用用怎樣的情感進行朗讀?朗讀中你體驗到了什么?學生模仿古人朗讀表演。2、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六、總結存儲,課外延伸1、總結存儲:學了本詩后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呢?2、課外延伸: 朗讀背誦,加深理解。 請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述這兩首詩的意境。第二課時 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教學
47、設計】一、鞏固理解,解釋引讀1、鞏固理解:歸園田居中表現(xiàn)詩人辛勤勞動的詩句;游山西村中表達陸游對鄉(xiāng)村淳樸民風喜愛、留戀的詩句;游山西村比喻困境中蘊含希望的詩句;2、解釋引讀:這是一首邊塞詩,唐朝時由于邊境戰(zhàn)火不斷,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一王維的使至塞上。那么誰能夠說說王維呢?王維,盛唐著名詩人,人稱詩佛。當時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zhàn)勝吐魯番的河西 副大使崔希逸。王維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
48、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二、誦讀背誦,積累理解1、讀一讀: 教師范讀; 學生反復朗讀詩歌,以至背誦。2、說一說: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理解詩歌內容。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三、品讀提升,感悟意境1、使至塞上寫的是什么情景內容?(奇特壯美的邊塞風光。)2、你能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人胡天一句的含義及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過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3、這里最能體現(xiàn)詩中有畫的是哪一聯(lián)詩句,你能畫畫它的圖景,說說它的意境嗎?(頸聯(lián)大漠孤煙直
49、,長河落日圓 充分體現(xiàn)了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大漠茫茫無邊,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顯得異常醒目。孤煙兩字能狀其神韻,孤煙之后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長河落日圓寫出了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中。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將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四、送別詩歌,感受李白渡荊門送別送別,是古今詩人墨客常寫的題材,如高適的別董大,那你還知道哪些送別詩呢?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送孟浩然之廣陵等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李白另一首送別詩一渡荊門送別,這又是誰送誰呢?
50、那么誰能夠說說李白寫這一首詩的背景呢?這首詩是詩人開元十三年(公元7 2 5年)出蜀至荊門時所作。五、誦讀背誦,積累理解1、讀一讀: 教師范讀; 學生反復朗讀詩歌,直至背誦。2、說一說: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理解詩歌內容。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六、品讀提升,感悟意境1、渡荊門送別寫的是什么情景?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的景色,含蓄地表達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2、你能想象一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畫面,說出自己的感受。(允許學生自由發(fā)揮,言之有理即可)用游動的視角描寫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將靜止的山嶺描
51、繪出充滿動感與空間感的活動畫面來。后句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寫荊門一帶平原曠野寥廓高遠的景色。這兩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3、你能說說頸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意境呢?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再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詩人以移步換景的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出長江的近景和遠景,奇妙多姿,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當時見到景象時的欣喜和新鮮。4、本詩抒發(fā)作者鄉(xiāng)愁的是哪一句?寫景的又是哪幾句?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從景物方面著筆,表現(xiàn)的是作者寫
52、出濃濃的鄉(xiāng)思。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七、體驗拓展,互動釋疑1、體驗拓展:從本詩來看,它是否為朋友送行?如果是你,你又會怎樣表達呢?不是,是告別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水有情,不遠萬里,依依不舍送別遠去的游子,游子思鄉(xiāng)之情不言而喻。2、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八、總結存儲,課外延伸1、總結存儲:學生談自己的收獲與感受。2、課外延伸: 背誦這兩首詩; 喜歡繪畫的同學,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詩,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圖畫描繪出來。 課外摘抄高適、岑參的邊塞詩。詩四首教學設計7教學目標知識:1 、學會 7 個生字。2、看注釋和插圖,
53、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學古詩和背誦的能力。思品邊讀邊想象每首詩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借助詞典或注釋理解詩句。教學難點想象每首詩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查閱資料教學準備課件教學課時2第 1 課時學生活動時間(約)34 分鐘教師活動時間(約)6 分鐘教學要求邊讀邊想象每首詩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楓橋夜泊( 20 )一、整體感知。課件播放多媒體展示的詩文、意境圖,聽配樂朗誦,初步感知詩的節(jié)奏、韻律、意境。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二、自讀解惑。(一)自讀課文,對照文中的注釋,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二)小組交流,釋疑解惑。(三)全班交流
54、,質疑問難。(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在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能夠解決的, 可暫不作答。)三、品詞析句,想象悟情。找出詩中描寫景物的詞語:月落烏啼江楓霜滿天漁火鐘聲客船寒山寺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上述景物加以描繪,教師選擇板書。如:驚叫的烏鴉滿天的寒霜孤零零的客船悠遠的鐘聲等等。選擇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說這 些詞語表達的意象。如:江邊的漁火:江中亮起漁火,說明夜幕降臨,游子的又一個漂泊夜開始了。月亮落下,滿天寒霜:描繪了一幅幽暗、深遠寒冷的畫面,暗示黑夜漫長。驚叫的烏鴉、悠遠的鐘聲:更加襯托夜的寂靜、凄涼。 江邊的楓樹、孤獨的客船,隱約的古寺:顯示出停泊之地偏僻荒涼。引導想象: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江南秋夜圖?音樂渲染、感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水果店市場行情動態(tài)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手術室更衣室設計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金屬裝飾片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單頭十字風批行業(yè)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分析報告
- 2022-2027年中國克拉霉素片行業(yè)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2028年中國資金信托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年中國數(shù)控加工中心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廠房電氣系統(tǒng)安裝與維護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項目房地產開發(f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電線電纜品牌授權與加盟合同
- 咖啡店合同咖啡店合作經營協(xié)議
- 2025年山東鋁業(yè)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全套電子課件:技能成就夢想
- 藥膳與食療試題及答案高中
- 2025年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西城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歷年(2016-2024)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異構數(shù)據融合技術-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海外市場拓展合作協(xié)議4篇
- 北京市朝陽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標準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