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試驗與測試技術實驗指導書_第1頁
材料試驗與測試技術實驗指導書_第2頁
材料試驗與測試技術實驗指導書_第3頁
材料試驗與測試技術實驗指導書_第4頁
材料試驗與測試技術實驗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混凝土用沙的含泥量試驗(驗證性實驗)一、實驗意義和目的混凝土用沙的含泥量對混凝土的技術性能有很大影響,故在拌制混凝土時應對建筑用砂含泥量進行試驗,為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提供原材料參數(shù)。試驗依據(jù)為國家標準GB/T14684-2001建筑用砂和建設部行業(yè)標準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二、試驗理論依據(jù)沙的含泥量是指沙中粒徑小于0080mm的顆粒含量。石子的含泥量是指粒徑小于0080mm的顆粒含量。沙、石的含泥量會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或增加用水量,同時由于它們對骨料的包裹,大大降低了骨料與水泥石之間的界面粘結強度,從而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降低,變形增大。故對于含泥量高的沙

2、石在使前應用水沖洗或淋洗。三、沙的含泥量測定 1儀器設備 (1)托盤天平:稱量1kg,感量1g; (2)烘箱:能使溫度控制在1055; (3)篩:孔徑0080mm和125mm各一個; (4)洗沙用筒及烘干用的淺盤2試驗準備 將試樣在潮濕狀態(tài)下用四分法縮分至約1 100g,置于溫度在105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稱出400g的試樣()兩份。 3試驗步驟 (1)濾洗:將一份試樣置于容器中,注入飲用水,水面約高出沙面150mm。充分拌勻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沙樣,使塵屑、淤泥和粘土與沙粒分離并使之懸浮或溶于水中。將篩子用水濕潤,125mm的篩套在0080mm的篩子上,將渾濁液緩

3、緩倒入套篩,濾去小于0080 mm的顆粒。在整個過程中嚴防沙粒丟失。再次向筒中加水,重復淘洗過濾,直到筒內洗出的水清澈為止。 (2)烘干稱量:用水沖洗留在篩上的細粒,將0080 mm的篩放在水中,使水面高出沙粒表面,來回搖動,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 mm的顆粒。仔細取下篩余的顆粒,與筒內已洗凈的試樣一并裝入淺盤。置于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稱其質量()。 (3)結果評定 沙的含泥量ws,按下式計算(精確至01)。ws=100。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如兩次試驗結果的差值超過05時,結果無效,須重做試驗。四: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按照沙含泥量判斷該沙是否可用

4、于配制混凝土五:思考題:1,如果兩次試驗的算術平均值差值超過0.5%,分析其原因,2,砂含泥量對混凝土有什么樣的影響,3,石子的含泥量測定可否使用沙含泥量測定方法。粉煤灰燒失量試驗(驗證性實驗)一、試驗目的與依據(jù);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加入的, 具有一定細度的和活性的用于改善新拌混凝土性能的粉煤灰的主要成分是SiO2、Al2O3、以及少量的Fe2O3、CaO、MgO等。以直徑在幾微米的實心和空心玻璃微珠及少量莫來石、石英等結晶物質組成。粉煤灰由于使用的煤的成分差別很大,因此其成分變化,活性波動也很大,粉煤灰的燒失量也有很大不同,目前一級粉煤灰要求燒失量必須不大于5%,最好不大于不大于3%。對粉煤灰

5、燒失量的檢測為粉煤灰用于混凝土提供必要的數(shù)據(jù)。二、儀器設備; (1)高溫爐:應使用溫度控制器,準確控制爐溫,并定期進行校準; (2)分析天平:不低于4級,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mg。三、檢測流程1)首先稱取烘干的粉煤灰試樣約1g置于瓷坩堝中,2)將瓷坩堝放入高溫爐爐內并逐漸升高溫度,平穩(wěn)升溫至950-1000下灼燒15-20分鐘,然后關閉高溫爐的溫度控制器,關閉爐門降溫至可以安全取出坩堝。3)將坩堝置于干燥皿中冷卻降溫至室溫后,取試樣稱重,4)反復灼燒至恒重,5)計算恒重后的燒失量。 四、燒失量計算 燒失量XLOI按下式計算(精確至0.01): XLoI= 100式中 XLoI燒失量的質量百分數(shù)

6、,; ml試樣的質量,g; m2灼燒后試樣的質量,g。 由于試驗存在一定危險,本試驗只做一次,并以此試驗的結果表示粉煤灰燒失量的試驗值 五、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根據(jù)試驗結果確定試驗用粉煤灰的燒失量。六、思考題:粉煤灰燒失量對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有什么影響?;炷聊Y時間(演示性試驗)一、試驗目的與依據(jù);本方法適用于從混凝土拌合物中篩出的砂漿用貫入阻力法來確定坍落度值不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凝結時間的測定。二、儀器設備1)、貫人阻力儀:如圖511所示,由加荷裝置、測針、砂漿試樣筒和標準篩組成,可以是手動的,也可以是自動的。貫人阻力儀應符合下列要求: 1加荷裝置:最大測量值應不小于1000N,精度為

7、10N; 2測針:長為100mm,承壓面積為100mm2、50mm2和20mm2三種測針,在距貫人端25mm處刻有一圈標記; 3砂漿試樣筒:上口徑為160mm,下口徑為150ram,凈高為150mm剛性不透水的金屬圓筒,并配有蓋子; 。 4標準篩:篩孔為5mm的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金屬圓孔篩。 5其他:鐵制拌和板、吸液管和玻璃片。圖3-1;貫入阻力儀示意圖1主體;2-刻度盤;3-手輪:4測針三、試樣制備 1取混凝土拌和物代表樣,用5mm篩盡快地篩出砂漿,再經(jīng)人工翻拌后,裝入一個試模。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個試樣,共取三個試樣,分裝三個試模。 2砂漿裝入試模后,用搗棒均勻插搗(平面尺寸為150m

8、m150mm的試模插搗35次),然后輕擊試模側面以排除在搗實過程中留下的空洞。進一步整平砂漿的表面,使其低于試模上沿約lOmm。也可用振動臺代替人工插搗。3試件靜置于溫度盡可能與現(xiàn)場相同的環(huán)境中,蓋上玻璃片或濕布。約lh后,將試件一側稍微墊高約20ram,使傾斜靜置約2min,用吸管吸去泌水。以后每次測試前約5min,重復上述步驟,用吸管吸去泌水(低溫或緩凝的混凝土拌和物試樣,靜置與吸水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若在貫入測試前還泌水,也應吸干。四、試驗步驟1將試件放在貫入阻力儀底座上,記錄刻度盤上顯示的砂漿和容器總質量。2根據(jù)試樣的貫入阻力大小選擇適宜的測針。一般測定初凝時間用截面積為100m2的

9、試針,測定終凝時間用20m2的試針,當砂漿表面測孔邊出現(xiàn)微裂縫時,應立即改換小截面積。的測針。測針選用可參考下表 貫入阻力(MPa) O23.5 3.520O 20.028O 測針針頭截面積(m2) 100 50 203測定時,測針應距試模邊緣至少25mm,測針貫入砂漿各點間凈距至少為所用測針直徑的兩倍。三個試模每次各測l一2點,取其算術平均值為該時間的貫入阻力值。4每個試樣做貫入阻力試驗不小于6次,最后一次的單位面積貫入阻力應不低于28MPa。從加水拌和時算起,常溫下基準混凝土3h后開始測定,以后每間隔lh測一次;摻早強劑混凝土,則宜在成型后12h開始測定,以后每隔0.5h測一次;摻緩凝劑混

10、凝土在成型后4.6h開始測定,以后每05h或1h測定一次,但在臨近初、終凝時,可以縮短測定間隔時間。 注:每次測點應避開前一次測孔,其凈距為試針直徑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試針與容器邊緣之距離不小于25mm。五、計算結果及評定 1單位面積貫入阻力按下式計算fPR= P/A式中:fPR貫入阻力值,MPa; P測針貫入深度達25mm時的貫入壓力,N; A貫入儀測針的截面面積,m2。 2凝結時間從水泥與水接觸時開始計算。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個試樣,凝結時間取三個試樣的平均值。但初凝時間誤差不大于30min,如果三個數(shù)值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中有一個與中間值之差超過30min時,則把最大值與最小值一

11、并舍去,取中間值作為該組試驗的凝結時間;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大于30min,則該組試驗結果無效,試驗應重做。 3以貫入阻力為縱坐標,測試時間為橫坐標,繪制貫入阻力與測試時間關系曲線。求出貫入阻力值達3.5MPa時對應的時間作為初凝時間及貫入阻力值達28MPa時對應的時間作為終凝時間。六、思考題:如果混凝土濕篩困難,是否可以按混凝土中砂漿的配合比直接稱料,用人工拌成砂漿,如這樣做,還應考慮什么問題。外加劑工作性試驗(驗證性試驗)一、試驗目的與依據(jù);外加劑本身通常不與水泥其化學反應生成新的水化產物,而只是起表面物理化學過程,因此外加劑的性質跟表面活性作用有很大關系。在水泥和水的分散體系中

12、,水泥粒子是分散相,磨細的水泥粒子由于礦物成分和粒子大小的不同都具有差別很大的比表面積,不同種類水泥的水化溶液濃度、及粒子比表面積的不同都對外加劑工作性能產生不同影響。另外由于水泥分散體系中的動電性質,水泥礦物含量的不同,-電位變化很大,也對外加劑的工作性影響很大。因此,針對不同品種、強度等級、型號的水泥,需要測試特定外加劑對其的工作性和適應性。二、儀器設備 a)水泥凈漿攪拌機。 b)截錐圓模:上口直徑36mm,下口直徑60mm,高度為60mm,內壁光滑無接縫的金屬制品。 c)玻璃板:400mm400ram5mm。d)秒表。 e)鋼直尺:300mm。 f)刮刀。 g)天平:稱量l00g,分度值

13、0.1g。 h)天平:稱量1000g,分度值lg。四、試驗步驟 1,將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濕布抹擦玻璃板、截錐圓模、攪拌器及攪拌鍋,使其表面濕而不帶水漬。將截錐圓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濕布覆蓋待用。 2,稱取水泥500g,倒入攪拌鍋內。加入一定摻量的外加劑及水145g,自動攪拌3min。 3,將拌好的凈漿迅速注入截錐圓模內,用刮刀刮平,將截錐圓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時開啟秒表計時,任水泥凈漿在玻璃板上流動,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的最大直徑,取平均值作為水泥凈漿流動度。4, 適當調整外加劑的摻量,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水泥凈漿流動度沒有明顯變化,如果任意兩次試驗之間流動度

14、變化過大,應適當選取該兩次摻量之間的摻量重復試驗以取得均勻的流動度變化值。記下所有流動度值以及其對應外加劑摻量。 五、計算結果及評定 以外加劑摻量為橫坐標,以水泥凈漿流動度為縱坐標,繪制外加劑摻量和流動度的關系曲線,在曲線上確定流動度隨摻量變化而變化不明顯段曲線開始部分所對應的外加劑摻量代表該外加劑對這種水泥的最佳摻量。同時根據(jù)此最佳摻量確定該外加劑針對該水泥的適應性好壞。注意事項:1、表示凈漿流動度時,需注明用水量,所用水泥的強度等級標號、名稱、型號及生產廠和外加劑摻量。 2、允許差 室內允許差為5mm; 室間允許差為l0mm。六、思考題:為什么針對不同水泥同種外加劑可能會有不同的工作性指標

15、。水泥凈漿試驗的結果可否應用到混凝土中。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測定(驗證性試驗)一、實驗理論和目的目的:1,學習AgN03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方法;2,掌握沉淀滴定法中以K2Cr04指示劑以測定氯離子的方法原理: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測定可采用銀量法測定。銀量法按指示劑的不同可分為莫爾法、佛爾哈德法、法楊司法,三種方法的要點見下表。莫爾法佛爾哈德法法楊司法指示劑K2CrO4鐵銨礬吸附指示劑變色原理分步沉淀法生成有色配合物表面電荷變化用量5mol.L-10.015mol.L-1適量適用酸度Ph6.510.5有氨6.57.2強酸介質中視指示劑不同而不同特點干擾較多測氯離子因存在AgCl向AgSCN的

16、轉化而得不到正確終點,需加保護劑。干擾相對較少指示劑種類和應用范圍直接相關,干擾情況也因為指示劑不同而不同用莫爾法測定Cl-1離子含量為本實驗的基本要求。由于莫爾法的操作最為簡單,盡管干擾較多,但測定一般水樣中的氯離子時多數(shù)仍選用莫爾法。在中性或弱堿性介質中,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因而在用AgN03標準溶液滴定試樣中的Cl-1時,首先生成AgCl沉淀,當AgCl沉淀完全后,過量的AgNO,溶液與CrO-24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指示終點的到來。其反應方程式為:Ag+C1-AgCl (Ksp=1.810-10)白色 2Ag+Cr02-4 Ag2CrO4 (Ksp=2.010-12

17、)磚紅色滴定必須在中性或弱堿性介質中進行,最佳pH范圍為65105(有NH+4存在時pH縮小為6.57.2)。酸度過高會因Cr02-4質子化而不產生Ag2CrO4沉淀,過低則生成Ag2O沉淀。根據(jù)肉眼一般能觀察到的指示劑色變,指示劑量一般控制在510-3 mol.L-1。在莫爾法測定中,凡是能與Ag+離子形成難溶化合物或配合物的陰離子都會干擾測定,如PO3-4、AsO3-4、SO2-3、等。相比較而言,佛爾哈德法是在酸性介質中進行滴定,干擾就要少得多。二、儀器設備、試劑; 1AgN03(CP或AR) 2NaCI(基準試劑) 35(質量分致)K2Cr04三、試驗步驟10.05 mol.L-1Ag

18、N03溶液的配制:在臺秤上稱取配500mL0.05mol.L-1AgN03溶液所需固體AgN03溶于500 mL不含C1-1離子的水中,將溶液轉入棕色細口中,置暗處保存,以減緩因見光而分解的作用。 20.05 mol.L-1AgN03溶液的標定:準確稱取所需NaCl基準試劑(準確稱量至小數(shù)點后第幾位?)置于燒杯中,用水溶解,轉入25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準確移取25.00 mL NaCl標準溶液(也可以直接稱取一定量NaCI基準試劑)于錐形瓶中,加25 mL水、1 mL 5K2Cr04溶液,在不斷搖動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白色沉淀中出現(xiàn)磚紅色,即為終點。 根據(jù)NaCl標準

19、溶液的濃度和滴定所消耗的AgN03標準溶液體積,計算AgN03標準溶液的濃度。 3試樣分析:準確稱取一定量(學生自行計算)氯化物試樣于燒杯中,加水溶解后,轉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準確移取25.00 mL氯化物試液于250 mL錐形瓶中,加入25 mL水,1mL5K2CrO4,溶液,在不斷搖動下,用AgNO3標準溶液滴定,至白色沉淀中呈現(xiàn)磚紅色即為終點。四、思考題: 1AgNOs溶液應裝在酸式滴定管內還是堿式滴定管內?為什么?2滴定中對指示劑K2CrO,的量是否要加以控制?為什么?苯系物的分析實驗(驗證性試驗)一、實驗理論和目的目的:1,了解氣相色譜填充柱的制備方法,了解

20、氣相色譜儀(熱導檢測器TCD)的使用方法 2,掌握保留值的測定方法。3,掌握分離度、校正因子的測定方法和歸一法定量原理。 原理:苯系物系指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包括對二甲苯、間二甲苯:鄰二甲苯)、異丙苯、三甲苯等組成的混合物。苯系物可用色譜法分離、并進行分析。實驗圖30.1為苯系物的色譜圖。保留值是非常重要的色譜參數(shù),本實驗有關的保留值如下:死時間:tM(當檢測器采TCD時時,以空氣峰的保留時間作為死時間)保留時間: tR調整保留時間:tR= tR- tM相對保留值:ris = tR(i)tR(s) (i為待測組分,s為參比物質)實驗圖30.1 苯系物色譜圖1-己烷(溶劑) 3甲苯;4乙苯;

21、5對二甲苯 6對二甲苯:7鄰二甲苯分離度(R)表示兩個相鄰色譜峰的分離程度,以兩個組分的保留值之差與其平均峰寬值之比定義: 由于檢測器對各個組分的靈敏度不同,計算試樣某組分含量時應將色譜圖上的峰值加以校正。 校正因子 (s為參比物質,i為待測組分) 當檢測器采用TCD時,常用苯為參比物質。試樣中全部組分都顯示出色譜峰時,測量全部峰值經(jīng)相應校正因子校準歸一后,計算每個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的方法叫歸一法。 式中試樣中組分i的質量分數(shù); 組分i的校正因子; 組分i的峰面積。 二、儀器設備、試劑; 1氣相色譜儀(檢測器TCD) 2秒表 3100和5微量注射器 4N2、H2鋼瓶 5回流裝置 6旋轉蒸發(fā)器 71

22、01白色載體 8有機皂土 9鄰苯二甲酸二壬酯 10. 苯、甲苯、乙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 均以正已烷配成溶液。三、試驗步驟1,色譜柱的制備:固定相配比:有機皂土、鄰苯二甲酸二壬酯和101載體的質量比為3:2.5:100。篩分6080目101載體,用體積分數(shù)為5的HCI浸袍30 min,再用H2O反復洗滌、濾干;于130烘干后稱取約40 g。另用兩個小燒杯分別稱取有機皂土約1.2g和鄰苯二甲酸二壬酯約1.0 g。先加少量苯于有機皂土中,用玻棒調成糊狀至無結塊為止; 另用少量苯溶解鄰苯二甲酸二壬酯,然后將兩者混合均勻,再用苯稀釋至體積稍大于載體體積。將此溶液轉移到燒瓶中,將稱好的載體加入,裝上回流

23、冷凝器,于78水浴中回流2 h。然后將固定相用旋轉蒸發(fā)器60減壓揮去溶劑,再于60烘6 h,最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取長2 m,內徑3 mm的不銹鋼色譜柱管一只,洗凈。烘干。色譜柱的出口端用玻璃棉堵住,包上紗布,用橡皮管連接緩沖瓶,再與抽氣泵相連,調節(jié)負壓,使有一定的抽力即可。色譜柱的入口端連接一只小漏斗。在不斷抽氣下,緩緩地將制備好的固定相傾入漏斗中,并不斷輕敲柱管,使固定相均勻、緊密地充滿柱管,然后用玻璃棉填住入口端。打開色譜儀柱箱,將色譜柱填充時入口端接在進樣口的一端,在不接檢測器的情況下于95通N2氣老化8h。最后將色譜柱的出口端接上檢測器,檢查、調節(jié)系統(tǒng)至不漏氣。2保留值的測定: 色譜

24、儀操作條件如下: 載氣:H2載氣流速50 mL.min-1;柱溫:60;氣化室溫度:160;橋(電)流:120 mA。 先通載氣,然后打開總電源。開啟柱箱和氣化室的溫控開關,并調節(jié)柱溫和氣化室溫度至各自所需的溫度(若采用國產102G型氣相色譜儀,其TCD安置在柱箱內,故TCD的溫度等于柱溫)。待柱溫、氣化室溫度穩(wěn)定后,將“檢測器轉換”開關扳至“熱導”位置,打開熱導電源開關,將橋流加到所需值。打開記錄儀,調節(jié)“熱導平衡”、“熱導調零”,待基線平直后即可進樣。 首先注入一定體積(50100)空氣,記下tM,再注入適當體積(022)苯系物溶液,得到苯系物的色譜圖并記下各組分的tR值。 3分離度(R)

25、和校正因子(f)的測定 在色譜圖上畫出基線,量出各組分色譜峰的峰寬(W),按R的定義式計算相鄰兩個組分的分離度。 準確稱取苯、鄰二甲苯,以己烷為溶劑配成溶液。溶液中參比物質(苯)和待測組分(鄰二甲苯)的質量比(msmi)即為已知。在一定的色譜條件下,取此溶液進樣,得色譜圖,在色譜圖上量出苯的峰面積(As)和鄰二甲苯的峰面積(Ai),即可求出鄰二甲苯的校正因子(f)。 同樣,亦可測定其他待測組分的校正因子。 實驗測定f值,必須使用色譜純(或優(yōu)級純)試劑,并注明檢測器類型和操作條件。附苯系物校正因子的文獻值(載氣:He,檢測器:TCD)組分苯甲苯乙苯對二甲苯間二甲苯鄰二甲苯f1.001.0l1.0

26、51.041.04-1.08四、實驗記錄及結果計算1通過試驗完成下表: 組分保留冶空氣苯甲苯乙苯對二甲苯間二甲苯鄰二甲苯tRtR 計算相對保留值:r甲苯苯,r乙苯甲苯,r乙苯,苯和r苯甲苯。 2計算間二甲苯峰和鄰二甲苯峰的分離度以及對二甲苯和間二甲苯的分離度,并將二者進行比較。 3通過苯和鄰二甲苯溶液的色譜分析,計算鄰二甲苯的校正因子,并與文獻值比較。(ms/mi的值由實驗室提供)。 4用歸一法計算苯系物中鄰二甲苯的質量分數(shù)(f采用文獻值)。五,思考題: 1保留值在色譜分析中有什么意義? 2色譜柱填充好后為什么要“老化”?老化時應注意些什么? 3使用TCD,開啟時應注意些什么?實驗結束,關閉T

27、CD時,應注意些什么。玻璃幕墻性能檢測一、實驗意義和目的冪墻(curtain walls)系指懸掛在承重結構上的,由金屬、玻璃和密封材料等所構成的圍護構件。玻璃幕墻設計應按照JGJl 02進行,其他類型幕墻如搪瓷板幕墻、石板幕墻等可參照執(zhí)行。當幕墻高度大于150米,地震裂度超過8度時,應進行結構和抗震試驗,符臺設計要求后,方可采用。幕墻檢測主要包括,物理性能、風壓變形性,雨水滲漏性能,空氣滲透性能,以及保溫隔熱性能等。其中物理性能、風壓變形性,雨水滲漏性能,空氣滲透性能在幕墻使用中影響很大。幕墻的物理性能等級應依據(jù)GBT 15225按照建筑物所在地區(qū)的地理、氣候條件、建筑物高度、體型和環(huán)境以及

28、建筑物的重要性等選定。風壓變形性系指建筑幕墻在與其相垂直的風壓作用下,保持正常使用功能,不發(fā)生任何損壞的能力。風壓變形性檢測包括:1)變形檢測 檢測試件在風荷載作用下,主要受力桿件的面法線撓度的變化規(guī)律,以主要受力桿件的相對面法線撓度達到贏時所對應的壓力值進行評價。2)反復受荷檢測 檢測試件在波動風荷作用下,能否避免發(fā)生損壞的能力,以是否發(fā)生功能障礙和損壞進行評價。3)安全檢測檢測試件在最大瞬時風荷載作用下,能否避免發(fā)生損壞的能力,以是否發(fā)生使用功能障礙、殘余變形或損壞進行評價??諝鉂B透性能是指在風壓作用下,其開啟部分為關閉狀況的幕墻透過空氣的能力。在標準狀態(tài)下,每小時通過整個幕墻試件的空氣流

29、量為總空氣滲透量。雨水滲漏性能是指在風雨同時作用下,幕墻透過雨水的性能。雨水滲入幕墻內側,把設計中不應該被浸濕的部位浸濕的現(xiàn)象叫做雨水嚴重滲漏,以雨水滲入幕墻內側,持續(xù)流出試件界面作為出現(xiàn)嚴重滲漏的標志,而此時的壓力差值為雨水滲漏壓力差二、試驗設備1,風壓變形性能檢驗:檢測裝置應具有安裝試件所需足夠大的開口部位,具有檢測幕墻風壓變形性能的能力。試件各組成部分應為生產廠家檢測合格的產品,試件的安裝、鑲嵌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加設任何特殊附件或采用其他特殊措施。試件所使用的玻璃和膠應和工程所使用的相同。試件寬度最少應包括三個垂直承力桿件,其中最少有一個能承受設計負荷;試件的高度最少應包括一個層高,并

30、在垂直方向上要有兩處或兩處以上和承重結構相連接。試件的安裝和受力狀況應盡可能和實際相符。試件必須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縫和水平接縫。2、空氣滲透性能檢測檢測裝置應具有安裝試件所需足夠大的開口部位,具有檢測幕墻空氣滲透性能的能力。壓力箱除了開口部位外,必須保持其密閉性。試件各組成部分應為生產廠家檢測合格的產品,試件的安裝、鑲嵌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加設任何特殊附件或采用其他特殊措施。試件所使用的玻璃和膠應和工程所使用的相同。試件寬度最少應包括三個垂直承力桿件,其中最少有一個能承受設計負荷;試件的高度最少應包括一個層高,并在垂直方向上要有兩處或兩處以上和承重結構相連接。試件的安裝和受力狀況應盡可能和實際相

31、符。試件必須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縫和水平接縫。試驗裝置的試件安裝口和試件間的接縫部位不得有空氣滲漏。3、雨水滲漏性能檢測:檢測裝置應具有安裝試件所需足夠大的開口部位,具有檢測幕墻雨水涉滲漏性能的能力。設備的噴淋裝置應該能夠將水均勻地噴向試件表面,形成連續(xù)水幕。檢測裝置應設有安全網(wǎng),以防止試件突然破壞造成傷害。試件各組成部分應為生產廠家檢測合格的產品,試件的安裝、鑲嵌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加設任何特殊附件或采用其他特殊措施。試件所使用的玻璃和膠應和工程所使用的相同。試件寬度最少應包括三個垂直承力桿件,其中最少有一個能承受設計負荷;試件的高度最少應包括一個層高,并在垂直方向上要有兩處或兩處以上和承重結構

32、相連接。試件的安裝和受力狀況應盡可能和實際相符。試件必須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縫和水平接縫。試驗裝置的試件安裝口和試件間的接縫部位不得有空氣滲漏。三、試驗步驟:1,風壓變形性能檢驗:試件安裝完畢后,須經(jīng)核查,待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開始進行檢測。檢查時,將試件的可開啟部分開關數(shù)次,最后關緊。在試件所要求布置測點的位置上,安裝好位移測量儀器。測點規(guī)定為:受力桿件的中間測點布置在桿件的中點位置;兩端測點布置在桿件兩端點向中點方向移10mm處。鑲嵌部分的中心測點布置在兩對角線交點位置上,兩端測點布置在鑲嵌部分的長度方向兩端向中點方向,距鑲嵌邊緣l0mm處。以250Pa的壓力加荷5min,作為預備加壓等泄壓平

33、穩(wěn)后,記錄各測點的初始位移量。預備壓力為P0。先進行正壓檢測,后進行負壓檢測檢測壓力分級升降。每級升、降壓力不超過250Pa,每級壓力作用時間不少于10s。壓力升、降直到任一受力桿件撓度值達到L360為止,記錄每級壓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線位移量和達到L360時之壓力值P1。以每級檢測壓力為波峰,波幅為二分之一壓力值,進行波動檢測。最高波峰值為P11.5,每級波動壓力持續(xù)時間不少于60s,波動次數(shù)不少于10次。記錄尚未出現(xiàn)功能障礙或損壞時的最大檢測壓力值。如反復受荷檢測未出現(xiàn)功能障礙或損壞,則進行安全檢測,使檢測壓力升至P3,隨后降至0,再降至-P3,然后升至零,升、降壓時間不少于l秒,壓力持續(xù)時間

34、不少于3秒。必要時可持續(xù)至10秒。然后記錄功能障礙、殘余變形或損壞情況和部位。P3=2 P1對撓度L/180。如撓度絕對值超過20mm時,以20mm所對應的壓力值為P0值。2,空氣滲透性能檢測試件安裝完畢后須經(jīng)核查,待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開始進行檢測。檢查時,將試件可開啟的部分開關數(shù)次,最后關緊。預備加壓:以250Pa的壓力對試件進行預備加壓,持續(xù)時間為5min。然后使壓力降為0,在試件撓度消除后開始進行檢測。按表中所規(guī)定的各壓力級依次加壓,每級壓力作用時間不得少于l0s,記錄各級壓力差作用下通過試件的空氣滲透量測定值,并以l00Pa作用下的測定值,作為q(m3h)。加壓順序1234567891

35、0ll1213檢測壓力10203050701001501007050302010將幕墻試件上可開啟部分的開啟縫隙密封起來后,再按表中所規(guī)定的各壓力級依次加壓, 每級壓力作用時間不得少于l0s,記錄各級壓力差作用下通過試件固定部分的空氣滲透量測定值。并以l00Pa作用下的測定值作為q (m3h)3、雨水滲漏性能檢測:試件安裝完畢后須經(jīng)核查,待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開始進行檢測。檢查時,將試件可開啟的部分開關數(shù)次,最后關緊。預備加壓:以250Pa的壓力對試件進行預備加壓,持續(xù)時間為5min。然后使壓力降為0,在試件撓度消除后開始進行檢測。淋水:以4Lm2min的水量對整個試件均勻地噴淋,直至檢測完畢。

36、水溫應在825的范圍內。加壓:在淋水的同時,按規(guī)定的各壓力級依次加壓。每級壓力的持續(xù)時間為l0min,直到試件開啟部分和固定部分室內側分別出現(xiàn)嚴重滲漏為止。加壓形式分為穩(wěn)定和波動兩種。波動范圍為穩(wěn)定壓的35,波動周期為3s。分別見表1,表2。記錄:記錄滲漏時的壓力差值、滲漏部位和滲漏狀況。表1加壓順序l23456789穩(wěn)定壓100150250350500700100016002500表2加壓順序l23456789波動壓上限值100150、250350500700100016002500平均值701:10j18025035050070011001750下限值407O110150200300400

37、6001000判斷:以試件出現(xiàn)嚴重滲漏時所承受的壓力差值作為雨水滲漏性能的判斷基礎。以該壓力差的前一級壓力差作為試件雨水滲漏性能的分級指標值。四: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1, 風壓變形性能檢驗檢測數(shù)值的整理方法 變形檢測中求取受力桿件中間點的面法線撓度的方法,按下式計算:式中:a0、b0、C0各測點在預備加壓瑤的穩(wěn)定初始讀數(shù)值,mm; a、b、c為某級檢測壓力作用過程中的穩(wěn)定讀數(shù)值,mm; 為中間測點的面法線撓度值,mm。2, 空氣滲透性能檢測測定值整理方法。1)、幕墻試件上開啟部分的空氣滲透量 (m3h):2)、將和換算成10Pa作用下標準狀態(tài)固定部分的空氣滲透量 (m3h)和開啟部分的空氣滲透

38、量透量 (m3hm):式中:P檢測室氣壓值,kPa; T檢測室空氣溫度值,K。3)、計算標準狀態(tài)下,固定部分單位縫長的空氣滲透量(m3hm)和開啟部分單位縫長的空氣滲透量(m3hm)分別以和作為幕墻固定部分和開啟部分空氣滲透性能的分級指標值。3、雨水滲漏性能檢測:判斷:以試件出現(xiàn)嚴重滲漏時所承受的壓力差值作為雨水滲漏性能的判斷基礎。以該壓力差的前一級壓力差作為試件雨水滲漏性能的分級指標值?;貜椃z測混凝土強度(設計性實驗)A, 回彈法測試長齡期自然養(yǎng)護條件下混凝土的強度;一, 實驗意義和目的; 自然養(yǎng)護條件下長齡期試塊,由于混凝土表面產生了碳化現(xiàn)象,即表面生成了硬度較高的碳酸鈣層,使得在相同強

39、度情況下,已碳化的試件回彈值高,未碳化的試件回彈值低,這就對強度以及相應的回彈值之間的相關關系,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齡期越長,這種現(xiàn)象越明顯。不同水泥因其礦物組成不同,在相同條件下其碳化速度不同。普通水泥水化后生成大量的氫氧化鈣,使得混凝土與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鈣,需要較長的時間,亦即碳化速度慢,而礦渣水泥及粉煤灰水泥中俄參合料含有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鋁,他們和氫氧化鈣結合形成具有膠凝性的活性物質,降低了堿度,加速了混凝土表面形成碳酸鈣的速度。從而表現(xiàn)了不同的fcuR相關曲線。不同的碳化深度對強度的影響不一樣,同一碳化深度對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的影響也有差異。對于自然養(yǎng)護三年內不同強度的混凝土,

40、雖然回彈值隨著碳化深度的增長而增大,但是當碳化深度達到一定數(shù)值, 如大于6毫米,這種影響作用基本不再增長。本試驗中,學生通過對兩年左右齡期的混凝土試塊進行回彈檢測,并對比碳化深度,了解碳化對混凝土強度回彈值的影響。 二,儀器設備;(1)回彈儀:回彈儀的技術要求如下: 1)示值系統(tǒng)為指針直讀式或數(shù)顯式; 2)有制造廠的產品合格證、檢定單位的檢定合格證,并有計量器具制造許可標志CMC及許可證證號: 3)水平彈擊時,擊錘與擊桿碰撞的瞬間,拉簧應處于自由狀態(tài),擊錘起跳點應在刻度尺的零點; 4)在鋼砧上回彈儀的率定值為802: 5)回彈儀使用時的環(huán)境溫度為一440。 (2)鋼砧:洛氏硬度HRC為602。

41、 (3)酚酞酒精溶液:濃度為1。三,檢測流程; (1)準備工作:檢測前應了解混凝土結構的的種類、尺寸、外形、混凝土所用材料、表面狀況(平整、干濕情況)、混凝土成型日期、環(huán)境或災害對混凝土的影響等;對回彈時有可能產生顫動的薄型或小型構件應予固定。 (2)測區(qū)布置:1)每一構件的測區(qū)數(shù)不少于10個,對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構件,其測區(qū)數(shù)量可以適當減少,但不少于5個; 2)相鄰兩測區(qū)間距應控制在2m以內,測區(qū)離構件端部或施工縫邊緣的距離不宜大于05m,也不宜小于02m; 3)測區(qū)應選在使回彈儀處于水平方向檢測的混凝土表面;并應均勻布置,其面積不宜大于004m; 4)測區(qū)選

42、好后,用有色筆畫出測區(qū)的位置,并編號。 5)測試面應清潔、平整、干燥,不應有接縫、飾面層或油污,避開蜂窩、麻面。 (3)回彈:回彈操作時,回彈儀與混凝土表面應保持規(guī)定的角度;緩慢施壓,準確讀數(shù),快速復位;每一測區(qū)彈擊16點,相鄰兩測點的凈距不宜小子30mm;避免在外露石子上、不平處或預埋件處彈擊。讀數(shù)精確至lmm。 (4)測量碳化深度:用工具在測區(qū)表面形成直徑約為5mm的孔洞,其深度大于碳化深度,清理孔洞中的粉末后,將酚酞溶液滴在孔洞內壁,并測量已碳化和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表面的距離,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讀數(shù)精確至0.5mm。四: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1)計算測區(qū)平均回彈值:從測區(qū)16個

43、回彈值中剔除3個最大值和3個最小值,將余下的計算平均值。 (2)根據(jù)碳化深度、回彈角度及是否為泵送混凝土,將回彈值換算為抗壓強度值。其換算表見下列表。 表1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表平均回 彈值 Rm 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 (MPa) 平均碳化深度值dm(mm) O O5 1O 1.5 2O 2.5 3O 3.5 4.0 4:5 5O 5.5 6.020.0 lO3 10.120.2 10.5 lO3 10.020.4 10.7 10.5 10.220.6 11.0 10.8 10.4 10.120.8 11.2 11.0 10.6 10.321.0 11.4 11.2 10.8 10.5 10O2

44、1.2 11.6 11.4 11.0 10.7 10.221.4 11.8 11.6 11.2 lO9 10.4 10.021.6 12.0 11.8 11.4 11O 10.6 10.221.8 12.3 12.1 11.7 11.3 10.8 10.5 10.122.0 12.5 12.2 11.9 11.5 11.0 10.6 10.222.2 12.7 12.4 12.1 11.7 11.2 10.8 10.4 10.022.4 13.0 12.7 12.4 12.0 11.4 11.0 10.7 lO3 10.022.6 13.2 12.9 12.5 12.1 11.6 11.2 1

45、0.8 10.4 lO222.8 13.4 13.1,12.7 12.3 11.8 11.4 11.0 10.6 10.323.0 13.7 13.4 13.0 12.6 12.1 11.6 11.2 10.8 10.5 10.123.2 13.9 13.6 13.2 12.8 12.2 11.8 11.4 11O 10.7 10.3 10.023.4 14.1 13.8 13.4 13O 12.4 12O 11.6 11.2 10.9 10.4 10.223.6 14.4 14.1 13.7 13.2 12.7 12.2 11.8 11.4 11.1 10.7 10.4 10.123.8 1

46、4.6 14.3 13.9 13.4 12.8 12.4 12.0 11.5 11.2 10.8 10.5 10.224.0 14.9 14.6 14.2 13.7 13.1 12.7 12.2 11.8 11.5 11.0 10.7 10.410.124.2 15.1 14.8 14.3 13.9 13.3 12.8 12.4 11.9 11.6 11.2 10.9 10.60.3124.4 15.4 15.1 14.6 14.2 13.6 13.1 12.6 12.2 11.9 11.4 11.1 10.8O.424.6 15.6 15.3 14.8 14.4 13.7 13.3 12.8

47、 12.3 12.0 11.5 11.2 10.910.6 24.8 15.9 15.6 15.1 14.6 14.0 13.5 13O 12.6 12.2 11.8 11.4 11.110.725.0 16.2 15.9 15.4 14.9 14.3 13.8 13.3 12.8 12.5 12O 11.7 11.310925.2 16.4 16.1 15.6 15.1 14.4 13.9 13.4 13O 12.6 12.1 11.8 11.511.025.4 16.7 16.4 15.9 15.4 14.7 14.2 13.7 13.2 12.9 12.4 12.0 11.711.225

48、.6 16.9 16.6 16.1 15.7 14.9 14.4 13.9 13.4 13.0 12.5 12.2 11.811.325.8 17.2 16.9 16.3 15.8 15.1 14.6 14.1 13.6 13.2 12.7 12.4 12O11.526.0 17.5 17.2 16.6 16.1 15.4 14.9 14.4 13.8 13.5 13.0 12.6 12.211.626.2 17.8 17.4 16.9 16.4 15.7 15.1 14.6 14O 13.7 13.2 12.8 12.411.826.4 18.0 17.6 17.1 16.6 15.8 15.3 14.8 1t2 13.9 13.3 13.0 12.6120續(xù)表平均回彈值 Rm 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 (MPa) 平均碳化深度值dm(mm)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O 4.5 5O 5.5 6.0 26.6 18.3 17.9 17.4 16.8 16.1 15.6 15.0 14.4 14.1 13.5 13.2 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