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安全監(jiān)測設計推薦預案_第1頁
大壩安全監(jiān)測設計推薦預案_第2頁
大壩安全監(jiān)測設計推薦預案_第3頁
大壩安全監(jiān)測設計推薦預案_第4頁
大壩安全監(jiān)測設計推薦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421設計條件1.1工程概況1、地理位置馬槽河水庫工程位于巴東縣水布埡鎮(zhèn),為橋河流域水電開發(fā)的龍頭水庫,為充分利用水庫形成的水頭發(fā)電,在壩后設置馬槽河電站。橋河又名磨刀河,系清江中游左岸支流、長江二級支流。 橋河流域位于恩施自治州巴東縣南部,地處巫山山脈南麓的鄂西南山區(qū)。流域地理位置為:東徑110 12110 23,北緯30 2430 40。壩址位于已建成的橋河一級電站壩區(qū)上 游,距巴鶴公路、野三關鎮(zhèn)的距離分不為16km 26km工地從左岸經(jīng)八字巖新建公路到野三關15km2、工程特性馬槽河水庫工程為流域龍頭水庫,要緊任務是調(diào)節(jié)流域水量 分布,向下游兩級電站供水發(fā)電。橋河流域流域總面積2

2、09.4km2, 干流河道全長37.50km,總落差1150m河道加權(quán)平均坡降32.78%。壩址位于巴東縣水布埡鎮(zhèn)橋河尹家坪河段,馬槽河水 庫壩址操縱流域面積139.9km2,干流河道長22.2km,加權(quán)平均 坡降21.66%。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3.11m3/s,多年平均年徑流 量9821萬m3 P=2%洪峰流量:2 / 42693.0m3/s;P=0.33%洪峰流量:914.5m3/s。本工程屬W等?。?)型工程,工程由擋水建筑物、泄洪建 筑物、放水(放空)建筑物等組成。擋水建筑物為混凝土面板堆 石壩,最大壩高56.80m,泄水建筑物為左岸岸邊開敞式正槽溢 洪道。1.2樞紐布置樞紐要緊由大壩

3、、溢洪道、放空洞(由導流洞改建)、發(fā)電引水隧洞、電站廠房、開關站、輸變電系統(tǒng)、治理設施等建筑物 組成。馬槽河水庫工程擋水建筑物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本工程壩頂無專門交通要求,壩頂寬取5.5m,為減少壩體回填工程量, 在壩頂上游側(cè)設“L”形防浪墻,壩頂高程832.30,壩軸線長110.14m,防浪墻墻頂高程833.50m。 防浪墻墻高5.0m, 埋入堆 石3.8m, 高出壩頂1.2m,墻頂寬0.30m,墻底高程為828.50m, 高出正常蓄水位1.00 m。河床趾板建基面高程775.50m,最大壩 高56.80m。上游壩坡1:1.4,下游壩坡1:1.3,壩體總填筑方量25.02x104mi,采納灰

4、巖分區(qū)填筑。馬槽河水庫工程面板壩面板總面積7230.0m2,垂直縫間距為10.0m,共設垂直縫10條。采納等厚面板,面板厚度為40.0cm。岸坡趾板及河床段需進行固結(jié)灌漿?;炷林喊骞探Y(jié)灌漿孔,孔、排距均為3.0m,基巖段孔深5.0m,灌漿孔呈梅花形布 置,灌漿壓力0.5MPa。泄洪建筑物為采納弧形閘門操縱的左岸岸坡開敞式溢洪道,堰頂高程819.5m,1孔,凈寬10.0m,深14.0m。溢洪道由進口段、閘室段、泄槽段、鼻坎段組成,軸線總長156.8m。發(fā)電引水隧洞布置在左岸,由進口建筑物、弓冰隧洞組成。進水口距離大壩77.5m,進水口設1孔,孔口尺寸3.0mx3.0m, 底板高程805.00m

5、,發(fā)電死水位810.00mm進口設攔污柵和檢修 門槽。進水口設計最大引用流量6.4m3/s。地面式廠房布置在壩下游15m處,主廠房尺寸為26.53mx12mx 17.6m(長x寬x高),內(nèi)裝兩臺HLA551- WJ- 64/SFW800-8/1430型水輪發(fā)電機組,單機容量0.8MW總裝機1.6MW水 輪機安裝高程787.68m。開關站平行布置在廠房上游, 為戶內(nèi)式, 面積為6.5mx5.2m(長x寬),地面高程為794.22m。1.3施工導流方案及導流建筑物(1)攔河壩施工期導流采納河床一次斷流,上、下游土石4 / 423 / 42圍堰擋水,右岸布置一條導流隧洞泄流的施工導流方案。(2) 導

6、流隧洞及導流明渠布置在河床右岸,導流明渠進水口底板高程789.0m,進口明渠擴散段軸線長44.52m;導流隧洞 為城門洞型, 全長343.24m, 過水斷面底寬3.2m, 高4.2m, 頂 拱為半徑1.85m的120圓弧,側(cè)墻高3.28m;出口底板高程787.3m,長15.388m,導流隧洞與明渠縱坡均為1:125。隧洞進、出口段,進口漸變段洞身采納全斷面鋼筋混凝土襯 砌,其余洞段其余部分的隧洞采納20cm厚的C20混凝土護底,邊墻為厚度10c m的混凝土噴護及沙漿抹面,頂拱噴錨支護,噴 混凝土厚度10cm錨桿長度3.0m, 梅花形布置, 孑L、 排距為1.95m(夾角60)、2.0m。放空洞

7、利用導流隧洞中部隧洞結(jié)合采納預 埋放空鋼管及操縱閘閥改造而成。(3) 上游圍堰長約46.2m,頂寬3.0m,高程為794.0m。圍堰采納1.0m的粘土心墻,將河床清基0.5m深后進行填筑。在堰 頂布置灌漿平臺對河床基礎進行防滲帷幕灌漿,灌漿深入基巖以下1.0m,取210m,單排布孔,孔距2.0m。下游圍堰采納粘土 心墻圍堰,堰體結(jié)構(gòu)同上游圍堰。6 / 421.4水文氣象和工程地質(zhì)1、水文氣象本流域?qū)僦衼啛釒Ъ撅L濕潤性氣候區(qū),暖濕多雨,云多風小。流域內(nèi)有河谷、高山等復雜地形,氣候變化多樣:河谷地區(qū)風和 日麗、無霜期長、熱量多;高山地區(qū)降雨相對較多,夏季多雷暴, 冬季多雪日。橋河流域暴雨以氣旋雨、

8、鋒面雨為主,臺風雨有時也直接或 間接阻礙本流域。雨季一般自4月開始,至10月底結(jié)束,暴雨 要緊集中在67月,其暴雨中心多發(fā)生在流域上游。7月份西風環(huán)流減弱,西南季風加強,氣溫高,水汽豐沛,暴雨機會較多, 降水強度普遍增大,歷時長。7月下旬至8月初,副高北進,赤 道輻合帶也明顯北移,現(xiàn)在臺風、東風波等熱帶系統(tǒng)均能直接或 間接阻礙本流域,挾帶大量水汽,造成暴雨或大暴雨,歷時一般 較短。8月中下旬副高接著加強北躍,本流域受副高脊操縱,一 般降水較少。橋河流域徑流要緊來自降雨,徑流年內(nèi)分配與降水差不多一 致,徑流年內(nèi)分配不均,豐水期為410月,水量約占全年的82.8%,11次年3月為枯水期,水量約占全

9、年的17.2%。流域 多年平均降雨量1290mm雨量分布受地形阻礙隨高程降低而呈5 / 42表13分期設計洪峰流量成果表單位:7 / 42遞減趨勢。本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發(fā)生洪水時刻與暴雨相對應。 每年410月為汛期,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出現(xiàn)在57月,且頻率較高。馬槽河水庫水位庫容關系見表11;馬槽河水庫壩址處水位流量關系見表12;施工分期、分月洪水見表13。表11水庫水位庫容關系水位(m面祝(10 m)容機(10 m)水位(m)面積2(10 m)容積3(10 m)787.50.00.083522.23564.87901.951.684024.22680.87954.0916.484526.408

10、07.48007.7245.585028.87945.58059.4988.485532.171098.081011.32140.4860P 35.021266.0815P 13.36202.0865P 38.421449.582015.91275.187041.741649.982518.45360.987542.631860.883020.45458.1馬槽河水庫壩址水位流量關系水位(m)787.4788789790791792793794795796797798799流量(m3/s)0945115235405635919124816262054253130598 / 42mi/s時段設計

11、洪峰流量5%10%20%33%50%馬槽河 水庫 壩址10次年4月194156116866010次年3月19214498643811次年4月14411686644511次年3月916744281510月156.8115.575.647.226.811月69.347.928.315.77.212月11.07.64.72.81.61月5.03.82.51.61.32月9.47.25.43.92.73月58.638.421.111.05.74月129.4102.074.353.235.95月182.0146.11C9.280.656.46月259.7 : 210.9 1599 120 686.62、

12、工程地形地質(zhì)(1)地形地貌表13分期設計洪峰流量成果表單位:9 / 42工程區(qū)屬于碳酸鹽和碎屑巖組成的中低山區(qū),因河流侵蝕,沖溝切割、構(gòu)造侵蝕、剝蝕及溶蝕等作用,區(qū)內(nèi)總體呈現(xiàn)山峰、峽谷及層狀地貌相間的鄂西南高原地貌景觀。橋河流域發(fā)源于野三關,總的流向由北向南,河流與主體構(gòu) 造線差不多一致,呈NNE向展布。河谷地貌多為對稱的“V”型或“U”型谷,谷底高程2801300m,兩岸谷坡高陡,地形 坡度3060,局部形成3090m高的懸崖,一般峰頂高程9001500余米,最高峰頂達1544.0m(梅家山),谷峰高差4001000m受后期侵蝕、剝蝕及溶蝕作用,區(qū)內(nèi)形成多級夷平面,呈階梯狀。按地文期大致可分為:鄂西期(高程1300m以上),為區(qū)內(nèi)最高一級剝夷面;山原期(高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